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细致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的12篇《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发现,阅读和联想力、创造力、感受力、理解力、记忆力都有极大的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能力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命运。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是英国作家艾登钱伯斯的作品,是他常年研究、推广儿童阅读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次数指导老师和家长通过环境与活动的整合,帮助儿童亲近图书,进而鼓励儿童愉悦的阅读。
我们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殊不知,为学生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更是培养兴趣的前提。“孟母三迁”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至今还为人称道,就足以说明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你可曾发现,一个再好学的孩子,你若把他带到游乐场,他也会和小伙伴们一起疯狂地玩耍;而一个再调皮的孩子,你若是带他去图书馆,他也会学着他人的样子捧起书本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可见环境对于读书而言是多么重要啊!
在我们培养学生读书时,老师和家长们要怎样为孩子打造好阅读的环境呢?
首先我们的身边要有一些可供阅读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这些书籍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种类。其次,除了要有适合儿童读的书,还要有合适的阅读时间。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都是以教材为主,课后也都以做作业为主。而且,一些学生由于缺少大人的督促,没有阅读的好习惯,即使在家有一些时间也被浪费了。 另外,“心境”和“情境”对营造阅读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在书中提到,所谓“心境”可以说是我们对事情的一种比较情绪化的感性态度,而“情境”指的是所置身的环境与我们所参与的活动是否合宜。作者还认为,心境的影响力比情境更大。因此,很明显不管是还是学生,对阅读的心境都将深深的影响阅读的成果,而这个成果又是因为周围的环境而有所变化。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的思考理想的阅读环境中每一项因素对人们阅读心境的影响。
给学生时间阅读,老师在学校中,家长在家庭中都应该帮助孩子们创造读书环境,帮助孩子们一点点增加阅读时间,品味文学,给他们带来读书乐趣,是老师及家长的一项重要工作。让我们一起来为孩子提供一个愉悦的环境,让他们能自在的遨游于阅读世界中。
精心选书一本用心挑选的图书
选书是阅读活动的开始,要想有书可读,就得先选出一本书来,当孩子注意到书架上的书,并能在书架上挑出一本他想读的书,最后终于能够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阅读这本书,就达到了阅读的起点。每次阅读,我们都在经历一定的阅读循环。帮学生选书的几种方式中老师全权做主的方式最值得探讨。倾听孩子的心声,要让选的书孩子爱读,尊重孩子们的品味尤其重要,孩子一旦受到鼓励,知道自己的所有意见都弥足珍贵,就能畅所欲言。如果让孩子们知道,不管什么样的阅读品味都能收到尊重,所以我们在选书时必须愿意考虑孩子们的选择。
创造空间一块心无旁骛的场所
我们通常在不同的场合通常会有不同的行为举止,比如,我们常常会看见,我们一踏入宗教场合时,就会变得一本正经起来。我们的心境、态度,会随着不同的认知环境而有所调整。一个心无旁骛的阅读场所,才能专注融入书本。在学校,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可以在中午的时候让孩子放下手中的笔,在教室安安静静地看书,不要和他人交谈,也别动来动去,影响其他的安静读书的小读者。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一些简单的阅读规则,让每个孩子感受到我们对阅读的重视,让每个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沉浸其中。
给予回应一块畅所欲言的良地
我们期望孩子阅读后有回应就是希望孩子在阅读后有再阅读的冲动,在回应中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书中确实有所得,有所感,在思维的碰撞中也能发现自我阅读时没感受到的空白区。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还觉得“回应”也可以增进小伙伴们之间的感情,其实我们以闲聊的方式谈及自己的阅读心得是,也是一种社交时的一部分,让孩子边读变交流边收获。
梅子涵以儿童文学作家和儿童文学教授的双重眼光来挑选他所讲述的对象。他的审美标准可谓是苛刻的、挑剔的,即:天真的趣味和深刻的智慧二者兼备。他挑选经典中的经典,优秀中的优秀,为的是让成年人带着他的生命履历、经验积累从中获得需要、安慰、享受和感动,更是为了孩子在最短暂最珍贵的童年时代读到最美丽最伟大的童书。
对于儿童文学创作,他认为,新世纪的儿童文学一定是以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作为基本的存在条件的,这是儿童文学的两个“翅膀”,儿童文学因此才可以高高地飞翔。事实上,生活中的梅子涵就相当幽默,幽默已经成为他的生命状态,并不需要刻意培养。在作品创作的时候,梅子涵强调孩子天真快乐的生活本身,而不附加很多成人的东西。儿童文学作家在与孩子们的接触中是否真正看得清楚、真正了解他们,这一点对于儿童文学创作非常重要。所以,梅子涵的家中常常有很多小客人,他们一起吃饭、聊天、打牌,到操场上跑步、踢足球,在孩子们中间,年过五十的梅子涵也“变”成孩子,他的故事永远追随着孩子们的真实生活。
梅子涵讲述前先要营造讲述的氛围,或诗意的,或温馨的,或幽默的,或欢快的……把自己激发调动起来,进入到要讲述作品的情境中。有时像老朋友谈话,亲切自然,侃侃而谈;有时像演讲,一连串的激情反问之后,是舒缓的肺腑之言:“亲爱的成人们……”有时又像睿智的过来人,话语不多却切中肯綮地点拨着忙碌又盲目的年轻人;有时他沿着合乎儿童生命逻辑,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故事、情感、想象统统都编织了进去,自我也成了讲述的对象……读着他率真、坦诚的个性文字,不觉中仿佛进入了讲演的现场,看到了他的体态和手势,他的眼神和笑容。除此之外,梅子涵讲述的魔力还在于善于抓取镶嵌在作品中的细节,它们情趣浓郁,内涵丰蕴。这些细节是有全息效应的,它不但活生生地折射出整部作品的风格,也轻轻波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感念。他每讲一句话的时候,就会引起我们内在的呼应,引起我们的情绪、思索和想法。
对于儿童阅读的推广,梅子涵认为:儿童是天真的,因为天真,他显然不知道眼前的路未来的路哪一条最适合他,书架上的书哪一本最适合他。我们尊重儿童的生命,我们敬重童年,可是我们不放弃对童年的幼稚生命的热情指导。因为惟有这样的指导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敬重和爱护。其实儿童的每件事情都是离不开成年人的那双手的,被大手握过的小手,长大后都可能为民族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在阅读这件事情上面,照样如此。要把最值得阅读的那些书、那些伟大的童话和作品放置到他们很短暂的童年面前。
认识这本书是在学校的阅读分享会上,小旭老师介绍了这本书。这是专为老师、家长、图书馆员写就的儿童阅读指南,并入选影响教师的100本必读书书目。作者是英国广受欢迎的儿童文学家兼阅读活动推广家艾登。钱伯斯。
正是读书交流会大家读书的分享,让我想一睹这本书的精彩!读完这本书,让我有了以下的感受:
没有想到为阅读的选书都要有这么多的准备。首先要有一批有用的藏书,即有我们感兴趣的种类,而且这些书是随时可以拿到手的。这些书如何陈列展示都很关键。当孩子注意到书架上的书,并能在书架上挑出一本她想读的书,最后终于找个地方坐下来好好阅读这本书,就达到了阅读的起点。
没有想到,阅读的回应也很重要。一个人读完一本喜欢的书后,期待能再经历相同的阅读乐趣。这种感觉会去使我们想重读这本书,或想去看看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是相同主题的更多作品。要么是在读完一本喜欢的书之后,迫不及待地想和人谈论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样可以驱使我们想去看看朋友们的书,想去阅读更多的觉得有趣的书。
更没有想到,讲故事和读故事更有讲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每一位听众。如何选择合适的故事?答案很简单,就是在犯错的过程中去不断地摸索。可以准备一些小故事,让孩子们适应你的风格,暖场后,在进入讲故事的情境之中。在读故事时,我们要善于把图书当做剧本,将文字转化成一幕幕影像,带孩子走进故事。听完故事后就想立刻再看一遍那本书,开启新的阅读循环。
读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是多么渺小无知!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
一、阅读时间要有保证。
我们不能期待每个孩子会利用下课或回家后去阅读,而且很多孩子都是来自没有阅读习惯的家庭中,可能都会因为看电视、电脑、玩耍而虚度了时间。所以可以的话,一定要在学校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在孩提时期或青少年时期若培养阅读习惯,那么他以后一定是个好的读者。
固定的阅读时间长短是指整个时段都用在阅读,这时间不包括准备、调整心情安定下来和老师指导时间。通常7岁左右的孩子,一次大约15分钟;9岁左右的孩子,一次大约30分钟;13岁左右的孩子,一次大约40-45分钟左右。有时我们看学生拿出书坐下来,一会儿又蠢蠢欲动时,也就是专心度减弱了。而在这个时候老师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老师应该避免利用这个时间批改作业本,老师也应该利用这段时间阅读自己想看的书!有时低年级的孩子看书,总喜欢和同学分享有意思的故事情节,进而比手画脚起来,这时间老师不需要刻意去要求他们安静,否则他们会觉得阅读被压抑了。中年级以上的孩子,便要要求他们安静,因为要开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了。
二、教会孩子做读书笔记。
很少人能够过目不忘,所以当我们再次翻阅这本书时,我们可能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到之前未能注意到的地方,而对一本书有不同的看法或是观点。所以,若是我们能对书中做个简单的记录时,就像念书记下重点,那对书中的情节会更有记忆,也会增加阅读的乐趣。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在阅读时没有留下任何记录,老师和其他人又将如何得知孩子的阅读历程?所以每个孩子都有必要记录下他们的阅读笔记,并善于运用。老师要不断鼓励孩子做这件事。
在记录时不要强迫孩子写下他们对书的感想,因为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在写评语时大部份只会写“很好看!”“很有趣!”所以不需要特别写读后感。此外,老师也绝对不要将同学之间互相做比较,老师和家长也避免在孩子的阅读笔记本上写“你写得太简单了!”,因为这纯粹是记录阅读笔记,如果将它看成一项作业,那么孩子会有压力的。
三、坚持 “讲故事 ,读故事”。
有专家指出,时常听讲故事的孩子将来也会有机会成为一位读者。讲故事,是着重在说者与听众间的互动活动;读故事,是着重在作品内容呈现的活动。孩子若不曾经历过听讲的话,便很难迈向自行阅读的阶段,为孩子念读故事是帮助孩子成为真正读者的必经历程。而作者也认为针对所有在学的孩子们来说,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必要,不是只有低年级的孩子们。最理想的状况,是应该让孩子每天都有机会听上一段文学念读,这学期开始,我想在班级试着做一做。
所以,我们可以试着将一个故事分成几天来读,每一个重要插曲间不要拖太长,如此一来孩子才有期待。相信每个老师都曾经念读故事给孩子听,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聆听的表情,在这当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彼此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所以若时间允许的话,多花些时间念故事给孩子听吧!
四、举行读书交流会和积极的回应。
有时候我们在选择一本书最普遍的理由,就是从友人处听到某某书不错,于是我们便会拿来看。所以,花些时间鼓励孩子们彼此谈论阅读过的一些书籍,就等于是帮助孩子们阅读更多的书。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固定的时段,让孩子畅所欲言他们所读过的书,以及他们希望同学也能读一读的书。这时候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主持人,尽可能的让同学交流。读书会的活动,也正是老师引导孩子们发挥同学影响力的最佳活动。
我们最希望孩子们能够有的阅读回应,就是他想再继续阅读,不管是再读一次刚看完的书或是读另一本书,因为孩子能够周而复始的阅读循环,才能真正的成为一位爱好文学的`读者。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只有一次,而当我们每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也是不可能有再重新来过的机会。当我们跟孩子接触到的第一天,我们就应该多协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
现代社会,阅读能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几乎所有的现代信息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班上的部分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各种问题。直到读了《走出儿童阅读障碍的困境》这本书,才解开了我的疑惑并为我今后的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走出儿童阅读障碍的困境》这本书总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阅读障碍的基础知识、阅读障碍的诊断及其影响因素、家长与儿童如何应对阅读障碍、阅读障碍儿童的指导和矫正以及外语和数学的阅读障碍这五大板块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其根据有着阅读障碍的学生所常见的阅读问题进行了周密的分类,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我从中了解到,阅读障碍主要分为记字困难型和阅读理解困难型。有的儿童在语言记忆和语言识别方面存在困难,有的儿童主要表现在审题困难。确实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有些学生读完这段话后根本就不记得自己刚才读了什么,还有些学生常常不能理解问题的意思。从而出现听写成绩差、错别字连篇、阅读速度慢等问题。这本书还总结出了影响阅读障碍的各种因素,并向家长和教师提出了许多对儿童进行阅读教育的宝贵建议,例如:家长要训练孩子进行有有目的地阅读、如何训练阅读障碍儿童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教师的教学矫正方法、如何培养阅读障碍儿童的速读能力和阅读概括能力等。并且我们教师还应更加重视针对学生语言记忆和语言识别方面的训练,巧妙地将这种训练渗透进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因此,应重视学生的听写及默写情况、有计划的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水平对其阅读速度进行相应的训练以及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内容。
看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使我对自己之前的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量的增加以及阅读难度的提高无一不在强调着阅读的重要性,生活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儿童的理解能力和辨识能力。阅读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也应该不断地从学习、实践和反思中调整教学策略。
阅读完《阅读的力量》后,我有继续来《打造儿童阅读环境》拿到这本书,给我清新感觉。读完了这本书,才真正感到我是孩子们阅读中重中之重的人物,确实要做个“有协助能力的大人”。
一个自己喜欢阅读的妈妈,一个了解童书出版的妈妈,一个了解儿童心智发展的妈妈,是培养早期儿童阅读习惯和能力的最重要的大人。看完后,我觉得十分惭愧,做为妈妈我做到的甚少,为孩子的习惯培养应从现在开始,因以前忽视,现在知道还容忽视吗?努力做个好妈妈。从另一方面我还是一群孩子的妈妈,更有责任、义务去努力为孩子们打造阅读环境。
关于阅读,永远也不会嫌迟!这句话影响了我,老是觉得自己不如从前什么都记不住,看书非常慢节奏,因此也为自己找借口不读吧!如果阅读不曾影响我们的生活;不曾改变我们些什么,不曾影响我的处地态度,那么它很快就会成为一项过时的娱乐。读书真的是能让我静思,真的像美女同事彩玲讲的从一个评价者慢慢走向学习者,做事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冲动,结果这样反而会有更多的意想不到收获。读书真是让我彻底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我应该去做这件有意义的事,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阅读的力量》给我了惊喜,在教育博客中我得到了第一篇精华文章,田保华局长还浏览了我的文章,阅读的力量真是无穷大。
读了这本书,关于书的陈列方式、阅读时间、掌握阅读状况我们都在行动,而且在不断进步,积累经验,觉得应该现在要做的是,九章、十章中读故事、讲故事,不光是年幼的孩子喜欢听故事,就连大孩子成人对听故事也是兴味十足。一些我们明知是故事里的人物,却愿意如此真实地相信他们环绕在我们身边,圣诞老人、灰姑娘、白雪公主等。听故事,很容易让学生重拾书本阅读的欲望。所以,我努力要做个有故事的人。讲故事时我们更像一名表演者,会给听众留下读故事是更深刻的印象。更重于表演者与听众间互动的活动,读故事则是一项着重于作品内容的活动。我现在开始坚持每天读个故事,希望从读故事,能慢慢走向讲故事,读故事的时候,语速必须要比讲故事时慢一点,自己必须先阅读之后再给孩子读故事,王校长的一句话多么经典,读者造就读者,我想说“读故事者造就读故事者、讲故事者。这样的阅读完美!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讲述了该如何正确打造出一个适合于儿童阅读的环境的方法。从书中的例子可以看出我们中国对于课外阅读的实施比国外时间要晚,当然,国外关于阅读的实施方法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参考。近年国家读书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国民养成自主阅读习惯的阅读率很低,所以说,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是需要从小就进行渗透和培养的。
那在《打造儿童阅读环境》一书中,里面有提到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阅读环境、如何选择图书、如何进行阅读指导,甚至包括书籍的摆放等具体问题。接下来,我就几点来说下我读过这本书的感受。
一、营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
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内心渴望为所有的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条件,让学生在合适的环境里,有着美好的乐读的心境,从而由内而发的主动地去阅读,那么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乐在其中。当然最理想状况,应该是孩子可以随时找到他们想看的书,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地拿到想要的书。那么在校时间我们如何给孩子营造温馨宁静的阅读环境呢?学校的阅读氛围在学生的阅读生活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如:校园里学生能在楼梯角落中、院子里的树荫下、花朵旁去读自己喜爱的图书,感觉肯定就会不一样。全校人人都在安安静静地读书,那轻轻地翻书声是校园里最美的乐章。每个教室里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角,孩子们可以随时去取书去阅读,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图书室就在身边”的感觉。
二、进行阅读指导
只有喜爱阅读的孩子,才能享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一种愉快的享受过程。因此,语文教师怎样帮助学生去读书,去选书,如何读整本书就显得很重要。如果要想孩子养成每日阅读的良好习惯,也必须得到有阅读经验的大人在一旁协助,让学生觉得阅读根本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它很容易,甚至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作为阅读路上的领路人,作为老师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做学生行为上的榜样,可以在课堂上可以大声为孩子读书,起到示范作用。每天早读陪同孩子们大声朗读以开启每天的学习,或许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阅读兴趣就会慢慢培养起来。来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而在周末时间,孩子在家时,家长们也应该在闲暇时间鼓励孩子去阅读,陪同孩子一起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保证阅读时间。
学校里,我们每天都有午读时间,每周都会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给学生阅读课外书,保证学生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在这个时候老师的态度也需要明确,老师应该避免利用这个时间批改作业本,老师也应该利用这段时间阅读自己想看的书!同时我们鼓励孩子放假在家时,可以去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也可以将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一写,记录下来。于是,我们学校就给孩子们建立了阅读卡,便于学生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情况。同时,也是为了激励学生爱上阅读。
一位诗人说: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有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低年级和中高年级,就会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只有一次,作为一名老师,需要用心打造孩子们喜欢的阅读环境,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们是一定会爱上阅读的!
梅教授说:“我们都是点灯人!”,其实他就是一位最好的点灯人,点亮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心灵之火,还有我们教师、所有关心孩子的人。我想这就是梅教授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所有教师的最亲切的希望。这样的希望是送给老师最真诚的祝福,也是送给孩子最精美的礼物。
对于一些内容,我总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灵魂深处的那些最微妙、精彩的地方,总是不大理解。每次读书就像在进行没有目标的机械运动,读就是读,从第一页一直翻到最后一页,读完了那就读完了。尽管有时自己不断的追问自己:“这书到底告诉给了我们什么?告诉孩子什么?”但是总是寻找不到答案。渐渐的也对童书失去了信心。
当看到梅教授的《阅读儿童文学》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童书中竟有着如此丰富、精彩的生活,这些生活无处不影响着、改变着孩子,激起他们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生活美的兴趣,从而让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当我读完《一百条裙子》的时候,我想认真地对孩子说:“人是要开心的。富人,有许多漂亮的裙子的人需要开心;穷人,只有一条裙子的人也需要开心。”……“一个以这样方式和水准画出自己的愿望的人,自己的愿望还可能不会实现吗?”……“原来一个不被别人‘看见’的人,竟是可能最优秀的,灵感和热情都让人望尘莫及。”……
这些话深深的刻在了孩子的心理,他们知道了许多:“不要伤害别人!他们也是需要开心的!即使最弱的人!”“原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有很多种方式!”“优秀的人是看不出来的!或许她就在你的身边!”……这些都是孩子告诉我的,而我所说得确是梅教授在这本书中所告诉给我们的。品味着这些话,我无不被梅教授的独特见解所折服。
这是一本凝结智慧的书,希望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我们也将带给孩子,愿他们会幸福,愿所有的人都喜欢这本书。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培养宝宝的阅的习惯也是一样的。妈妈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里面的影响力是最大的,要想成为有协助能力的家长,首先要爱上阅读,不断学习增加阅读经验。
书中第一章节讲述的是阅读循环的历程。从选书到阅读到回应周而复始的循环。
首先,合理选择并建立一批丰富的藏书。要选择图书,需要拥有一批藏书,数量和种类都要丰富,同时也要随手可以拿到并合理的陈列和展示这些书籍。
其次,学会阅读。很多宝宝在阅读中都要经历一些历程。从注意书架上的书到选出自己想要的书到确定要读的书,最终静下心阅读,都在一步步的向前发展。宝宝们在完成每一步时都会有成就感,这时候我们需要肯定他完成的每一个小步骤。营造给宝贝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其体味书中的乐趣并专心阅读,逐渐帮助宝贝们一点点的加长阅读,非常关键。
最后是回应。这指的就是读完一本书的收获和感悟。宝宝们刚开始一般把读书当作消遣或者只是单纯的想享受睡前时光。这时候需要家长去引导孩子感受书本的乐趣,通过一些讨论让宝宝学去想象并学会思考,领会阅读的境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了100个建议,在这100个建议中,有一半以上涉及到阅读的话题,他说:“30年的经验让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他反复向老师和家长们叮咛:“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
可是面对整天沉湎于电视和网络游戏中的孩子们,我们有时候真是手足无措,无计可施。今天有幸拜读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始人阿甲所着《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儿童阅读推广手册》,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茅塞顿开。书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只要愿意行动起来,每一个有文化的大人都可以成为孩子的阅读导师。也就是说,只要掌握基本的阅读原理,我们每一个有危机感的大人都可以轻松地帮助孩子解决这个令人发怵的难题。
书中穿插了一些改变观念的真实故事,很有说服力。比如:德国一位给孩子讲故事的老奶奶叫安娜丽雅,讲故事成了老人与孩子们感情交流的重要方式。一个经常听安娜丽雅讲故事的女孩深情地对读书奶奶说:“如果你活到1000岁,我会爱你1000年。”因此,结论显而易见,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其实也是加强和孩子的情感纽带,我们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自觉的、独立的、热诚的终身阅读者,也是强调亲子之间亲密的情感分享。那么,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呢?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书给孩子听!于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列举众多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教会我们如何掌握阅读技巧,轻松易懂、很好理解记忆。
一、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的要为孩子大声读书,每天至少坚持5~15分钟,长久下来,孩子和我们都会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
那么,我作为老师,是否可以在每天早上上早读之前,组织早来的孩子的先读书呢?是否可以在早读为孩子读一个故事呢?是否可以在课前坚持读一个小寓言或者是新闻呢?……看了这本书,我于是就有了以上的想法。
二、这本书还介绍了另一种读书的方式——持续默读,有人喜欢称之为“自由的自愿的阅读”,“持续的安静的不受干扰的独立阅读时间”“抛开一切,专心阅读”。
1、孩子独立阅读的时间必须限定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内。老师与父母应根据班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调整时间,以增加孩子的熟练程度。在教室内阅读的时间通常是10~15分钟。
2、每个学生应自行挑选要看的图书、杂志或者报纸,在阅读期间不得变换读物,所有读物须在阅读前选好。
3、教师与父母也要陪同阅读,以身作则。
4、不要求学生写读书报告,也不作任何分数记录。
书中还建议用各种与书相关的图画或装饰品来装点阅读环境,制作各种书卡,还有可以不断加长的“书虫”卡片,每读完一本书就增加一个卡片,在卡片上写书名和读者的名字。“书虫”悬挂在教室,激励孩子们努力“喂饱”它,一直延伸下去。
热爱阅读的儿童一般都来自于比较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儿童来说,他不会因为认识到阅读很重要而去阅读,生下来就热爱阅读的儿童很少。美国的一个调查发现,来自于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阅读兴趣的差异比较大。当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和一个劳工家庭的孩子一起走进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词汇积累、背景知识、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差异,当然学习能力的差异也会很大。在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也是一样,一个重视阅读的老师的班级出来的学生,一定比别的老师教的学生更加热爱阅读。
什么才叫一个好的阅读环境?我觉得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1、一个好的阅读环境首先是家长、教师要认识到阅读的作用。
2、孩子拥有可以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和足够多的书。
在家庭,在孩子可以开始阅读的时候,给他一个房间,房间内可以有一些玩具,更重要的要有一个书架、一个书桌,一些可以激发他兴趣的书。儿童阅读的环境跟成人不一样,他们可能需要矮桌子或是沙发,而不一定是端端正正地坐好。不用要求孩子坐有坐样站有站样,因为这样对孩子太“残忍”了。一个好的校长,应该想办法,让学校的图书馆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班级,教师应该想办法建立班级图书馆,并试图在班级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给学生安排可以享受阅读的时间。带着孩子们读书,带领孩子开展班级读书会,让孩子们走到书本的海洋里去。
3、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好时光。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的孩子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最好请你每天在孩子睡觉前关掉电视,把你精心挑选的、孩子可能会感兴趣的书读给他听,一直念到他睡着,把书角折起来明天晚上接着读。
哪怕一天只读15分钟。你坚持读下去,也许一个学期,也许三个月,也许一个月,你很快会发现,孩子的阅读兴趣会越来越浓,而你一定还会有另外的收获,那就是你觉得你们亲子关系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如果你是一个老师,那么你可以成为一个讲述者,在一个固定的时间,讲述你喜欢的故事给孩子听,或者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朗读者,选择经典的有趣的童书大声读给孩子听。老师也可以选择一本书,上课前就念五分钟,每天念,等你有一天不念的时候,就会有学生说:“老师,你知道你忘了什么吗?”他们是在期待你为他们朗读。
4、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并和他谈阅读后的感受。
如果你经常因为孩子学习有进步、表现好,带他到肯德基去,那么你可以说,今天我们到书店去,让他购买他喜欢的图书。在他阅读的时候,给他尽可能多的鼓励,如果可能,和他谈谈你和他共读一本书以后的感受。
阅读将带给孩子一生的成长。作为一个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你们共同读过的一本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