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党八股心得体会优秀4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反对党八股】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反对党八股》读后感1000
字
篇1:《悲惨世界》读后感1000字
在现在的世界里,有多少流浪街头的人,他们无家可归,饥寒交迫,既没有东西吃,又没有温暖;也就是因为这样,让多的人被迫走上盗窃之路。前几天,我在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中也看到过这个现象。
《悲惨世界》主要写了主人公冉阿让因为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弟弟挨饿,就去面包店偷了一块面包,后来被人发现了,被关进了监牢。经受了监狱之苦的冉阿让终于重新获得自由后,才发现自己衣食无着和无家可归,就在这时,受到了米里艾主教的帮助,正想重新融入社会时,因为社会部接受他,而又再一次被关了。在一次做苦役时,冉阿让为了救一位失足掉入海的海员,自己却掉进了海。后来又人看到过他在法国的一次大革命中英勇的背影。看见他在战斗,他在帮助人们
在书中,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饱受着他人的歧视。社会的不公与排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过向善的信心。是慈悲为怀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无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他的银器具,反而将那一对银制烛台送给了他并叮嘱道: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把这些银器卖掉,用这些钱让自己过得好一些。
我开始深深的感悟到,原来,在当时那个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竟然也有这样的世外圣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宽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让,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让心中那快熄灭的希望之火,使他彻底悔悟,开始新的生活。所以说,冉阿让的命运并不是永远都是那么的悲惨,悲惨的是那时候的整个世界观,就是因为有了主教这样的人,整个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个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热之中艰苦摸索前进。
当我看完这部名著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面,那可真是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啊!在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芳汀的女儿mdash;mdash;珂赛特。珂赛特是一个苦命的女孩,直到芳汀死的那一天都没有看到过她一眼。为什么?因为此时的她还在被狠心的德纳第夫妇折磨啊!不过,我相信好人终究会有好报。----阅读
一想起珂赛特,我就想起了那一位慈祥的老爷爷的背影。那一天,我高高兴兴地骑着自行车去公园,因为我当时心情很好,所以,我越开越快。突然,有一个脏兮兮的小女孩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到了,马上拉手置,可是来不及了,眼看就要撞上了,该怎么办呢?突然,有一个黑色的身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正打算将车头扭歪,让自己摔倒。因为自己受伤好比让一个手无寸铁之力的小女孩受伤啊。可是,当那个黑影准备救下那个小女孩的时候,发现我准备让自己受伤后,马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我的自行车扶正。我睁大眼睛,一看,原来是一位年迈的老爷爷,可他高大的身影给人一种很温暖、很安全的感觉。小妹妹,以后骑自行车要小心一点哟,不然又要撞到人了,听到了吗?是的,爷爷,您没事吧!对不起,我以后会小心的,你没有受伤吧?吭吭吭,我没有事儿,倒是你,你吓着了吧!呵呵!好孩子,还好爷爷我学过几年功夫,不然,就接不住你啦!老爷爷微笑着。这时,我觉得,这微笑,是最美的微笑,因为它里面含着一种最真挚的感情mdash;mdash;那就是爱。再见了,孩子。再见了,老爷爷。看着老爷爷的身影,我顿时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好、多么美妙。
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
有被革灭。另一种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们像纯洁的天使般永远守护着人们心中那份慈悲为怀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篇2:复活读后感1000字
复活读后感1000字
篇1:复活读后感1000字
两个人彼此灵魂的救赎
“复活”不仅是小说的名字,更为深刻的是其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看到小说的名字时我就不由自主地去想,究竟是谁的“复活”?他因何“死去”?又因何“复活”?当我终于看完了这本小说,所有的疑问终于都得到了解答。
小说描写了两个主人公的复活—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在精神上的复活。两个人的复活之路都令人敬佩不已。我尤其赞叹玛丝洛娃的善良与坚强不屈。少女时代的玛丝洛娃纯洁善良,天真活泼。她与聂赫留朵夫公爵产生了一段美好无暇的初恋,但这一切却在两年后被毁掉了。在“那个温暖的有风有雨的夜晚”,在那个小小的车站,卡秋莎的终于看到了她与聂赫留朵夫之间巨大的等级差异,伤心欲绝的她再也不相信上帝和善了。她深信深信关于上帝的一切以及他的戒律的一切也都是欺骗和谎话。这成为卡秋莎抽烟喝酒以及一切堕落的源头。她在精神上灵魂上死亡了。而此时的聂赫留朵夫也不再是两年前那个正直而无私的少年了,因为“坚持自己的信念去生活实在太难了”,他不再相信自己而开始相信别人了。因此他沉溺于贵族式的腐败与堕落的生活,同样在精神上死亡了。
而七年后的两人再次相遇,聂赫留朵夫是法庭上的陪审,玛丝洛娃却沦为了命案的嫌疑犯。一开始聂赫留朵夫公爵很担忧自己的罪被公之于众,怕自己名誉扫地。当他真正看到玛丝洛娃所遭受的苦难,才开始真心的忏悔。难能可贵的是公爵并不只是嘴上忏悔,而是切实的行动起来了。说实话,从这时我才一开始对公爵的厌恶转而对其改观。他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为她请来申诉的律师,一次次的为她上法院,甚至去农村,拜访那些虚伪的不称职的法官、将军乃至国务大臣。聂赫留朵夫在对玛丝洛娃的忏悔之中开始了自己灵魂的净化,开始“复活”。在后来他随着玛丝洛娃去西伯利亚流放,毅然决然地放弃自己的贵族生活,不仅帮助玛丝洛娃,也帮助其他的囚犯,为无辜获罪的革命家做事,同情底层人民的苦难,“复活”的也更为彻底。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尽管沦为***,又受诬陷入狱,但她仍保有善良的本性。虽然一开始憎恨着始作俑者聂赫留朵夫,但看到他真诚的行动后,还是原谅了他。玛丝洛娃也因此开始了自己的“复活”。在去西伯利亚的流放中玛丽帕芙诺芙娜和西蒙松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玛丽帕芙诺芙娜的无私奉献和温柔善良深受感动,因为西蒙松对她的毫无芥蒂的爱情而竭尽全力唤醒自己具有的高尚品质。玛丝洛娃最终也获得“复活”与新生。
同时,作者在小说中描绘的社会的黑暗,官僚的腐败,人民的困苦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也颇具现实意义。信仰迷茫的民众,诸多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层出不穷的贪污腐败,我们的国家也同样需要“复活”与新生。
篇2:复活读后感1000字
《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最高的一峰”。
它没有《战争 与和平 》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它,完全是体现了一位伟人的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一个纯真美好,曾经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美好期盼 的青年人。在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 中堕落 于花天酒地。一个美丽 纯洁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生活中堕落。他们似乎是可以就这样生活下去的,他们也许可以满足 生活中自己那种种简单 的快乐。
但是,当两人在审判玛斯洛娃的法庭上相遇时,涅赫留朵夫再也不能够心安理得地面对他曾经伤害 过的玛斯洛娃直视他的眼神。似乎是灵魂的反省,两个人在重逢时,眼神中充满了疑惑。那个少年,成为了一个漂浮在上流社会中的“老爷”,那个姑娘,成了一个出处卖弄风情的“窑儿姐”。涅赫留朵夫此时感受到了他曾经给予他多么大的伤害,他的灵魂背负了沉重的罪恶感。在一次次探访监狱的过程中,他见证了太多的不公平。当他把自己的土地廉价分给了农民的时候,他收获 的是农民怀疑的眼神,贵族们疑惑的言语;当他决定与玛斯洛娃结婚以洗清自己罪恶的时候,他的得到 的是亲友们鄙夷的眼神,众人以为不可理喻的回应。他面对这一切困惑了,所有他的精神世界 里认为正确的事务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鄙薄。然而贵族社会所推崇的却只是花天酒地与吃喝嫖赌。一百多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只因为把身份证弄错了就被关押到臭虫漫天,疾病四溢的牢房中。
涅赫留朵夫本来是一个纯洁善良、有理想,追求 真正爱情 的青年,贵族家庭 把他养成了种种坏毛病,贵族社会和沙俄军界纸醉金迷、放浪荒唐的生活风气又使他堕落。促使他去损害马斯洛娃。聂赫留朵夫本身对于这种生活十分厌恶,但是人因环境而变,所以当他身处在黑暗 的环境中时,变得堕落这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但最终涅赫留朵夫在茫然中也看到了希望,玛斯洛娃的改变。让他足以抛弃 guān chǎng的地位与金钱 的诱惑,他的精神复活了。玛斯洛娃也改变了,她为了不连累涅赫留朵夫,接受了政治犯西蒙林的求爱。
爱过,懊悔过,反思过,最终,他决定,他复活,他重生,他在纷杂的社会中找到了他道德 的衡量准则。也许涅赫留朵夫追求的不仅仅是玛斯洛娃,在这条寻求重生,精神复活的道路上,他见到了,他做了,他去积极的改变了。那夜,涅赫留朵夫花了一整夜读福音书,那曾经是他看不懂的教训。经历 了这一切,他这次突然看懂了圣经的教训,并且发现 在其中有他必须的、重要的、且是喜悦 的东西。
想想聂赫留朵夫,再想想我们自己。他在一个不甚明朗的环境中复活,找回自己,而我们在一个十分光明的环境中就应该做得更好。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 方向,永远 保持真正的自我。
去追寻,也许受用的不知是追寻最终得到的。还有这一路上看到的风景。
篇3:复活读后感1000字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转变以后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他思想、宗教伦理和美学探索的总结性作品。它是以一个真实的案件为基础构思而成的小说,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灵净化”过程,同时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是最全面、最充分反映托尔斯泰世界观的终结作品。小说情节起伏跌宕,人物刻画入木三分。以托翁晚年炉火纯青的老辣笔法,比其任何其他作品都更为深刻地反映了男性与女性在“灵与肉”之间的痛苦挣扎。这部史诗般的经典著作,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聂赫留道夫为什么会从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成为以后不思进取的人,其中也有他的姐姐和他在大学时最好的朋友—曾经善良、讲义气的谢列宁最后都变成了惟利是图的、庸俗的、不思进取的人。这不能不承认他们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真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处在一个黑暗,麻木不仁的上层社会,在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渐渐的原来在他门身上的美好品质就退化了,消失了,而他们自己却全然不知!
有句话说:环境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我并不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为人是主观的,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虽然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也有“出淤泥而不染”。我觉得一个人的自制力也是很重要的。但我们不得不重视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乃至成材中起的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幼儿成长阶段,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假如一个孩子所处家庭环境,父母经常发生争吵,常常充斥着紧张与对抗,这样他往往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锁起来,慢慢变得不爱与人交流,对任何人都缺乏足够的信任,甚至孤立使他在个别时候遇到某些敏感问题时会采取对抗的心理,情感变化无常,不能自己,甚至有攻击倾向,这是幼时情感受到压抑的结果。听起来好像有点可怕,但这里我没有一点夸大其词的说法。这是有关专家研究的结果。
由此看来,一个良好的环境对自己的成长非常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处于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中,大家之间互相关心,平等相待。这种待人处事的态度会很自然的影响到你在学校与同学的交往中,将来走向社会对待他人的态度中,这样的人更容易与周围的人产生良好的关系,有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久而久之会养成好的性格。
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对人的塑造也是不可缺少的。对于个人而言,复杂一些的环境对人的锻炼可能会更大一些,我们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身,困乏其身”也可以看出艰苦环境对有大成人的磨练。然而有时自己周围的环境自己是无法选择的,一个优越的环境如果利用好了,是一个人发展的优势,若只是安逸于里面,不思进取,那么就会不知不觉地丧失自己的斗志与追求,迷失自己。
人生常常是苦和乐同行,悲和喜携手,挫折和顺利与我们的相伴。环境锻炼人,环境塑造人。让我们以微笑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以微笑面对挫折。严酷的自然环境锻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体质。艰苦的环境锻炼人,它使人发愤,使人振奋,使人不得不调动起全部精力为生存和发展而斗争。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千万别让安逸的环境宠坏!舒适良好的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基石,在这样的路上我们应该走的更快,而不是沉迷于路边的风景,忘记自己前进的路还很长很远。
篇4:复活读后感1000字
翻开《名人传 》,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
在罗曼·罗兰看来,真正的英雄、真正的伟大是痛苦和孤独,是自我同无形物的抗争。在同一引言中他还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伟大的人。”他正是紧紧抓住了英雄伟人痛苦的心灵,把战胜苦难作为衡量英雄的一把闪亮标尺。而他的《名人传》就是揭示人类历史上三位苦难英雄的心灵传记,他们是19世纪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文坛巨子托尔斯泰。他在《贝多芬传》的结尾这样写道: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 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是什么支持着贝多芬?是不向皇权低头的品质,是不被金钱收买的决心,是扼住命运咽喉的勇气!正是依靠着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贝多芬越过了人生的无数个痛苦险峰,达到了对人生最清醒的领悟。如果说《贝多芬传》是英雄主义的号召,是力的颂歌,那么《托尔斯泰传》则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贝多芬伟大的痛苦是因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运,托尔斯泰伟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观意志的选择。《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托尔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扬的主义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应当被人蔑视。”
终于,在82岁的暮年,托尔斯泰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独自逃出了家门,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号啕大哭,对守在他周围的人们说道; “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这就是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留给我们的永恒的精神光芒。
篇3:俗世奇人读后感1000字
俗世奇人读后感1000字
俗世奇人读后感1000字(一)
越是“俗”的世道,就越是“奇”人百出。
——题记
也许是厌倦了华丽高贵的词藻,或者是千篇1律的剧情,我已经很久没有触碰过散文、小说一类的书籍,但仍有一本书在我的心中熠熠生辉,那就是《俗世奇人》,一股浓浓天津腔的小说。
也许是我理解得还不够透彻,没有其他人读后感中写的“与作者达到心灵的共鸣”。我觉得我读这本书时更像在天津某个小茶馆里听着一个穿灰袍的大爷说书。也没有传说中“似与作者促膝长谈”,而是像听个神采奕奕的老头在说一些传奇的人,一些传奇的事。
犹记得小时候喜欢听故事,听爷爷用重重的南京话跟我说一些他的见闻,有一些我至今还记得。那种浓浓的地方色彩,就像杨七杨八的茶汤,只不过他们的茶汤有一种天津的味道,而爷爷的故事有一种南京的感动。我想,我现在这么热爱南京,要得益于爷爷吧。
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淡——这是这本书教给我的大道理。可以没有苏七块的妙手回春,也可以没有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但不可没有自己的“绝活”。得有真本事,才不会平淡啊!我不禁想到不久以后的中考,是啊,这时代有才华的人不怕遇不上伯乐,只怕才华比不上别人。随着社会的进步,物尽天择,强者生存,弱者淘汰,这是我们应明白的事实。“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须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话粗理不粗,可我呢,没有静下来干某一件事。打游戏,打上职业联赛了吗?没有。学习,考得很好吗?也不是。浑浑噩噩什么事也没做好。不可能成为面面俱到的人才,但必须要有一样精通,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抬头看看阴沉的天,案上还铺陈着杂乱的作业,心情就跟自己的前途一样迷茫,很想问自己快乐吗幸福吗,俗世里,做“俗”事,做着和别人一样的事,过差不多的生活,但真正明白的是,现在不能真的沉沦,若不奋起一击,会连最后闪耀的机会都没有。合上书,懂得一件事,在平凡中,造就不凡。
评:书不见得每个字都读,只要读出一种味道,读出个乐来就好,季同学既务实,又多一份思量。之前的几篇文章像喝了苦茶,苦中思人生。这篇像是吃了甜藕,咂咂嘴的功夫就小小励志了一番。
俗世奇人读后感1000字(二)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真可谓是一部佳作!虽然每一篇着墨不多,但个个人物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多次,每次读我都有不同的感受,让我流连忘返,常常不愿离开“奇人的俗世”。“俗世奇人”,单看题目,就隐约知道了内容:平凡世界里的奇人。可这知道还不够,就好比只见茫茫沙漠中的一粒细沙。想知道更多,就去好好品读这本吧!五年 级的语文课本中,有篇《刷子李》,就选自《俗世奇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戏让人啧啧称奇。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泥人张,他捏泥人的速度,那叫一个快啊!“刷 刷”几下,一个生动形象的泥人就“出世”了。那他是生来就会的吗?当然不是。与刷子李相同,还不是靠自己练啊练,练出来的。
爸爸常跟我说:练才是根本!不练习怎会成功?是呀!没有勤学苦练,怎会有天才!
《俗世奇人》中的刷子李、泥人张、张大力等人物,说是“奇人”,其实还不是 一个普通百姓!可为什么奇迹降临在他们身上呢?刚开始,我看得朦朦胧胧的,绕在云里雾里,后来,我渐渐明白。因为他们吃苦了,下决心练好这门功夫。因为他 们辛勤的练习,命运之神才动了心。想到这儿,我非常的后悔,今年我开始学钢琴,是个新手。有几次,因为我弹得不熟练,老师批评我,教育我。我无地自容,泪 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争先恐后地掉下来。回到家后,我撅着嘴赌气说:“讨厌的钢琴,我不想学了!”看了《俗世奇人》,我才知道学本领就要勤学苦练,要坚持不 懈!当初的想法,真是不应该!如果失去了,怎么可能再拥有?!要好好珍惜学钢琴的机会,不要到长大以后后悔莫及!和《俗世奇人》中的“奇人”相比,我这点 苦算什么!
拥有一门自己的绝技,是多么令人羡慕啊!可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认真地脚踏实地地对待自己的学习工作,肯吃苦,肯勤学苦练呢?《俗世奇人》真是一本励志的本土小说,你可一定要好好读,仔细体会文字中的奥秘,定会有所收获!
反对党八股读后感
怎么说呢?一个事物的存在必然有着它存在的道理,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观念下,人们很难对一个已经存在的事物做出正确的诠释和合理的定义,但是它就是存在的,而且在这个时期它还影响着一些“模糊”的人们。自从在人们的观念中出现了科学,注重了用实践检验真理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之后,一切不符合要求与客观存在事实的事物慢慢的显出了它存在的弊端,也证明了它存在的不合理性与误导性。
二十一世纪是讲科学的世纪,作为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来说,我们对待事物的想法就应该有所改变。怎么改变呢?——以科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很复杂,以至于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更加复杂多变,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问题,如果你不假思索的就给出答案,那你的结果十有八九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不能承受客观真理的检验的。所以反对党八股这一正确的历史事实让我有了深刻的思考。很对,我们不能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我们不能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我们不能无的放矢,不看对象;我们不能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我们不能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处在一个新的环境里,我就应该要表现真实的自己,不空话不大话,真正的实事求是。在工作中哪怕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问题我也应该以严肃负责人的态度去对待问题,认真严谨的以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我也坚信在之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
毛主席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会上发表了《反对党八股》精典讲演,精辟概括了文章和演说里党八股的8大罪状,深刻阐述了党八股对党的事业的严重危害,向全党宣布了彻底抛弃党八股和教条主义的决定。虽然以前读了不少遍,但这次在党校老师导读后,重新研读这篇著作,再次被其深刻之思想、精准之问症、鲜活之语言、朴实之文风所折服。对照例举的种种现象,联系自身工作实际,心中为之一惊,顿感脸红羞愧。毛主席的讲演已过去70多年了,但他所指出的问题今天依然存在,而且十分普遍。有的随着时代变迁,异化为葵花宝典、通用范本,被复制着、抄袭着,形成长、空、假现代八股。这些问题长命百岁的原因,表面上看是长毛病了,其症状是脑空、心烦、脚懒,脑子里没有什么东西,想讲讲不出、想写写不了;心中缺乏定力,静不下心来想事情谋工作;高高在上,不愿与群众打成一片,不愿到群中去。深层次看是忘本了,淡忘了党的宗旨性质,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淡忘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现代八股病像一个巨大的肿瘤,长在脑子里,禁锢着我们的思维,束缚了我们的行动;像一堵无形的墙,隔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影响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反对党八股》是毛泽东1942年2月8日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出版局联合召开的宜传工作会议上的演说。同年6月18日公开发表在延安解放日第396期上。它是指导延安整风运动的组领性文件之一。被多次刊印和选编入册。1953年4月收入中央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增加了题解和注释。这次再版时,主要是对注释作了一些修订。这篇著作的写作背景是:毛泽东于1942年2月1日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演《整顿党的作风》,开始了全党普遍的整风运动。在这次讲演中,他主要论述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这两方面的问题,关于党八股问题,他说:今天不能讲了,准备在另一个会议上来讨论。但他仍用一句话对党八股做了概括:“党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害人的,不利于革命的,我们必须肃清它。”在这几天以后的2月8日,毛泽东出席了中央宣传工作会议。到会的有中央其他负责同志,党内外高级干部和从事文化工作,研究工作和编辑工作的干部800余人。这次会议,是专为肃清党八股,反对宣传工作中华而不实、无的放矢的恶劣作风而召集的。因此,毛泽东发表了《反对党八股》的演说。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党八股的产生。首先,从历史上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主义社会里,形成了一套顽固的老八股、老教条。它来源于明、清封建皇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特殊文体,其内容空洞,专讲形式,玩弄文字。这种文章的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每篇文章分八个部分(即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下自“起股”. 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点。在这四段中,都有两股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叫做“八股文”)这种形式死板的文体,是束缚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五四运动揭穿了这种老八股,老教条,号召人们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但后来又产生了洋八股、洋教条。所谓党八股,是指在革命队伍中某些人在写文章、发表演说或者作其他宣传工作的时候,对事物不加分析,只是搬用一些革命的名词和术语,言之无物,空话连篇,也和上述的八股文一样。“洋八股是五四运动以后一些浅薄的知识分子发展起来的东西,并经过他们的传播,长期地在革命队伍中存在着毛泽东在1938年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队伍中存在着严重的错误,是应该认真地克服的。”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又指出:“我们党内的一些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则发展这种洋八股、洋教条,成为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东西。”党八股的主要特征是形式主义。其次,从思想上看,党八股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表现。五四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大解放。随着运动的发展,分成两个潮流,即两种对立的世界观。一部分人继承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是共产党人和若干党外马克思主义者所做的工作。另一部分人则走到资产阶级道路上去,是形而上学向右的发展。在共产党内也是不一样的,其中一部分人发生了偏向,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毛泽东说:“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狂热性和片面性如果不加以节制,不加以改造,就很容易产生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它的表现形式就是洋八股或党八股。”这就是形式主义向“左”的发展。所以,党八股这种东西,一方面是五四运动的积极因素的反动,另一方面,也是五四运动消极因素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偶然产生的。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尽管叫喊他们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其实他们没有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味道。为什么要反对党八股?因为它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和表现形式,它“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毛泽东还说:“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不连党八股也给以清算,那它们还可以躲起来。”山这表明,文风从来不是单纯的写作问题,它是为一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生动活泼的革命精神就能得到发展,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革命事业就可以向前推进。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反对党八股》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
一、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和表现形式
毛泽东指出:党八股是一种洋八股,因为它除了洋气之外,还有一点土气。它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和表现形式,或藏垢纳污的东西。因此要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同时就要铲除文风上的党八股。他肯定地说‘尊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如果不连党八股也给以清算,那它们就还有一个藏身酌地方,它们还可以躲起来。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二、党八股是对五四运动本来性质的反动;毛泽东对五四运动作了很高的评价,指出: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它反对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也反对了它们的宣传工具和表现形式——老八股,老教条,解放了思想,这是五四运动的功绩之一。但是这个运动“后来被一些人发展到了它的反对方面,产生了新八股,新教条。它们不是生动活泼的东西,而是死硬的东西了,不是前进的东西,而是后退的东西了,不是革命的东西,而是阻碍。命的东西了。”因此说,它们是对五四运动本来性质的反动。因为这种党八股“在我们许多同志的头脑中弄得根深蒂固,使我们今天要进行的改造工作还要费很大的气力。'他强调:梯如果我们今天不反对新八股和新教条主义,则中国人民的思想又将受另一个形式主义的束缚。”他说反对党八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三、党八股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毛泽东明确指出:党八股及其他两种不正之风,梯都是反马克思主义的,都不是无产阶级需要的,而是剥削阶级所需要的。'他接着说:“这些东西在我们党内,是资产阶级思想的反映。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的阶级构成特点是梯两头小。中间大。小资产阶级极其广大,象汪洋大海一样。媒我们党是处在这个广大阶级的包围中,我们又有很大数量的党员是出身于这个阶级的,他们都不免或长或短地拖着一条小资产阶级的尾巴进党来。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狂热性和片面性,如果不加以节制,:不加以改造,就很容易产生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它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洋八股,或党八股。'毛泽东告诉我们,要反对三风,就要反对小资产阶级思想上的主观片面,政治上的左右摇鹦组织上的宗派主义,文风上的形式主义。只有加强世界观改造,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三风才能根除。
四,列举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毛泽东在这里对写得长而又没有什么内容的文风提出了批评,将这类文章生动地称为笋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他协翻因为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只好去欺负幼稚的人,在他们中间散布坏影响,造成坏习惯。'写文章的目的,主要的是为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而写出的文章,梯群众见了就摇头炒,就难以达到目的。他号召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第二条罪状是: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说:“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还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毛泽东指出:科学的东西,随便什么时候都是不怕人家批评的,因为科学是真理,决不怕人家驳。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表现在党八股式的文章和演说里面,却生怕人家驳,非常胆怯,于是就靠装样子吓人。这种装腔作势的东西,不能反映真理,面是妨害真理的。毛泽东认为:这种吓人战术,是剥削阶级以及流氓无产者所惯用的手段,无产阶级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只有一个,那就是严肃战斗的科学态度。正如毛泽东所说:梯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第三条罪状是:无的放矢,不看对敷。毛泽东在这里强调了要研究宣传对象即广大人民群众的问题,因为群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梳乱讲一帆晃万万不行的。毛泽东认为那种不看对象的宣传方法,9e是发帮不要老百姓看。'他希望大家要想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革命的宣传工作应当如何使老百姓都明白。!应当如何成为老百姓的知心朋友。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宣传工作上的表现。
第四条罪状是: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毛泽东提倡生动活泼的文凡反对那种语言干瘪。言之无味的文风,并形象地称之为瘪三。这种文章的最大害处就是有人喜欢看,也就起不到宣传作用。如何克服这种毛病?毛泽东号召:首先,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宵,因为譬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取我们所需要的成份。他提出,程不但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第三,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这里毛泽东实际也是提出了一条如何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梯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
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毛泽东把那种充满了符号,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解决问题,不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没有什么真切内容的文章戏称之为开中药铺。他深刻分析道这个开中药铺的方法,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是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来分类,不是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它的恶果就是梯使人不用脑筋想问题,不去思考事物的本质,而满足于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
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毛泽东指出了上述几种党八股现象的又一个根源,就是由于责任心不足而来的。他指出。许多人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要预先研究,不要预先准备,文章写好之后,也不多看几遍,就马马虎虎地发表出去,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他告诫大家:d(拿不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拿出来。须知这是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动的啊”采取认真的态度对待文章,是对读者负责,也就是对革命事业负。第七条罪状是。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第八条罪状是:传播出去,祸国殃民。毛泽东说。党八股如不改革,如果听其发展下去其结果之严重,可以闹到很坏的地步。”
最后他介绍了会议散发的四篇文章,作为反对党八股的范文。他指出,“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为此,他重申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议中的号召,“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意义:
毛泽东同志《反对党八股》一文是对当时党内出现的封建的、崇洋的一种文化心态的彻底批判,是对当时党内不良文化的讨伐檄文,是加强党内文化建设的一篇经典著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至今发人深思。有的官员,不学无术,文化贫乏,五分钟的讲话内容均离不开秘书提供的稿子;有的官员长篇阔论,八股文风,言之无物,其中没有一句话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官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活动,变成了文牍主义,整天沦陷于文山会海之中;有的官员自己没有新思路、新办法,没有实实在在地干工作,而是寄希望于从写作班子的文稿中产生工作思路,炮制工作业绩,杜撰工作经验,其思想意识中不是在于干出实绩来,而在于写出奇迹来。于是产生了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号召,轻落实的不良风气。延安整风运动至今已有64年,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党八股的八条罪状,我们的每一个机关和部门,每一个党员和干部大有认真对照,有则改之的必要性。这八条罪状在党内的存在必然决定着加强党内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因而,延安整风是党内文化建设的一次伟大实践,是党内文化建设的一次新起点、新飞跃。整风运动既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更应该把它看成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科学精神在党内的一次学习、巩固和升华,是毛泽东同志及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历史文化、外来文化与党内文化及党的建设的关系全面正确的阐述和界定。它是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创造,是对党内先进文化的一次巩固和提升,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一次成功实践。整风运动为党的七大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为党内先进文化毛泽东思想的确立统一了思想和认识,它所积累的经验对党的建设,尤其是上篇如何加强党内文化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