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灯塔大课堂”的心得体会(5篇)

灯塔大课堂第十课开始了。为画好复工复产的“同心圆”,尽快恢复经济秩序,进入正常生产经营轨道,需要打好“组合拳”,出真招、发实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灯塔大课堂第十课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有关“灯塔大课堂”的心得体会(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有关“灯塔大课堂”的心得体会 篇1

我一直以为非典永远都是一个历史上的一个灾难,这样的灾难或许可怕,但离我们很遥远;直到这次的肺炎病毒我才意识到灾难随时会发生。这次肺炎病毒的传播速度以及对人体的破坏程度不下于非典。所有人都闭门不出,口罩变成了稀缺物资。这个时候我才切实体会到原来病毒如此可怕且近在身边。生离死别并不是一句玩笑话,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或许是身边亲人的笑颜,是小孩子打闹嬉笑声,它平凡而又无价。

一个医生死去了,在为患者治疗时,不幸感染。这次病毒有多可怕大家都知道,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千千万万的护士、医生、医学工作者自愿地奔走在病毒肆虐的魔掌下,这些人难道没有父母需要赡养,没有子女需要照顾,没有亲人朋友在牵挂着他们吗?他们也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着简单的快乐,对未来充满向往,疾病发生前他们也只是陪伴在亲人身边的普通人。但是在关键时刻,他们毅然决然地站出来,扛下了这份责任。他们放下了自己的家庭,给全国人民一个承诺,一个疾病很快就会过去的承诺。

我们的现世安稳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许许多多个普通人在承担着,一个医生死去了,或许一个孩子就失去了父亲,一对老人就失去了孩子,他的妻子再也无法等到丈夫下班。这些人要用至亲的死亡来支援国难。我想这就是大义,这样的人就是中国脊梁。

许多微信网友在捐款,其他国家也支援了我们物资,陆陆续续许多身在异国的医学工作者赶回武汉。天南海北各个角落,许多藉藉无名的人献上了自己的一封爱心。国家与人民,集体与个人,我从未如此清晰地体会到原来他们之间有这样深刻的联系。那些异地的捐赠者、志愿者、医学工作者都是我们血浓于水的同胞。

在这之前我从来不知道生命可以如此脆弱也可以如此伟大,脆弱的是我们的肉体凡胎,伟大的是那些肉体凡胎中不屈的灵魂,是我们心中对于爱的守护,对于生命底线的坚守。

我不知道你是谁,

但你却牵挂着我们的安危,

姑且让我叫你一声白衣天使

我不知道你来自何方

但我知道你在医院中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那么允许我叫你一声守护者

我们的亲人都有一个名字

叫做中华儿女

你的家人也在白色战线之外记挂你

我们永远都会感谢你

唯有白衣可以体现灵魂的纯净、圣洁与伟大

这是生命的高度

观看“灯塔大课堂”后的心得 篇2

今天下午老师带我们观看了神舟13号飞天的直播。里面讲述了教室和老师的不同、老师的太空家园、细胞的神奇变化、乒乓球放入水杯的现象以及水膜张力实验等。

其中水膜张力实验最令我印象深刻。首先王老师和叶老师在一个尖的东西上面滴水,在尖的东西上面形成了一个薄薄的水球。接着,王老师往这个水球里注水,这个水球越来越鼓,越来越胖,越来越大。然后放入一朵在地球上折好的花朵折纸,花朵在水球上顺时针转,花瓣缓缓的向外打开,向一位芭蕾舞者点着脚尖,翩翩起舞。转了两三圈,花瓣全部舒展开来,变成了一朵盛开在太空的花。同学们不约而同的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发出了“哇---”的尖叫声。

紧接着,王老师拿着一根细针管,伸进大气泡里推了两下就出来一个小气泡。这时王老师躲到气泡的后面,我们从气泡的正面看,我发现小气泡里面是正的老师,而大气泡是反的老师。我觉得真是太神奇啦!

老师再继续往气泡里注水,她放进一点深蓝色的颜料,颜料慢慢的向四周散开,最后盛满了整个气泡,蓝蓝的气泡像我们的地球。

最后就到了最惊奇的时刻,老师往水球里放进了半片黄色的泡腾片。一开始泡腾片还没有动静,慢慢的泡腾片融化了,盛满了整个水晶球,还不停的往上冒气泡,这时的情景很美丽,同学们都倾着身子向水晶球里望,生怕错过了这精彩而美丽的瞬间。

通过看这次直播,让我明白了科技的强大,科学的有趣,明白了科技真的能引领未来。

灯塔大课堂第三十五课心得体会 篇3

“技能报国”是她矢志追求,“国家级技能大师”是她至尊荣光。多年来,孙一倩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事业满腔热爱,兢兢业业扎根化工行业一线,20年如一日不忘初心、真诚奉献,以科技创新和精湛业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使我国多项化工产业创新成果和技术专利领先世界,为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生动彰显出新时期一名共产党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为国增光,成就全球最大DMF制造商

进入新世纪,随着国际聚氨酯产业向中国的转移,DMF(二甲基甲酰胺)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2000年,华鲁恒升抢抓机遇,采用低压法合成甲胺、接触法合成DMF,上马有机胺和DMF生产线。

孙一倩作为技术骨干,被抽调到新系统参与开车。由于国外企业技术封锁、国内行业壁垒,没有可借鉴的操作经验,投产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困难,她苦心钻研——晚上,挑灯夜战解析生产流程;白天,行走现场研究开车方案。在她积极推动下,首套DMF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随后,她利用三个月迅速研究出DMF系统操作流程,并积极研发技术革新和优化控制,连续创新发明了“甲胺不同产品比例生产操作法”“萃取精馏塔萃取剂量控制法” “精馏塔液泛的先期判断和控制法”等10余套操作方案,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稳产高产、节能降耗,充分展示了技术工人非凡的聪明才智。

在孙一倩和同事们的不断探索和革新中,仅五年时间,华鲁恒升DMF装置产能提升到25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DMF制造商,质量和消耗指标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目前的华鲁恒升,已成为三甲胺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和DMF行业标准的修订单位,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刻苦钻研,解决世界尖端化工技术

2010年,华鲁恒升决定试水上马乙二醇项目。当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国,但60%以上依赖进口,这意味着煤制乙二醇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将技术优化重任交给了主任技师孙一倩。

当时在国际范围内,乙二醇生产工艺被严密封锁,面对这个艰难的挑战,她走过了一条充满坎坷的探索创新之路。那段时间,她一心扑在工作上,翻阅资料,比对数据,调研数据……为了深入地研究,她不分昼夜学习全英文模拟计算软件,不断探索和研发技术方案。

辛勤的耕耘和努力的付出,最终使5万吨乙二醇项目实现了100%负荷稳定运行,宝贵的研发方案和操作流程,为我国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生产技术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作为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生产技术骨干,从2010年至2018年,孙一倩不仅直接参与开发国内首套单线产能最大的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设计和胜利投运的全过程,还创造了单套规模大、技术难度高、单位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开车时间短、当日即达到优等品、当月即实现盈利等多项行业纪录。

项目运行后,她继续对工艺进行优化创新和技术改造,其中碳酯工序甲醇回收项目,年降低运行成本达9000万元。她还积极推进优化酯化液相循环模式节能降耗,年节约蒸汽消耗20.6万吨,节省费用2360余万元;优化偶联催化剂装填方案,降低催化剂消耗,提升了反应收率,年增效1000余万元。

近两年,在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煤制乙二醇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得益于技术和成本优势,华鲁恒升的乙二醇装置一直是企业的重要利润支撑点。

2020年,在稳定优化5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运行的基础上,孙一倩又参与开发乙二醇下游产品的开发试验设计工作,进一步延长和丰富乙二醇产品的产业链,为企业向高端化工转型发展继续发挥作用。其中,煤制乙二醇副产碳酸二甲酯提质增效,行业内第一个达到优等品品质,销售单价提高约1000元/吨,为公司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孙一倩的努力下,“十三五”时期公司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分别增长173%、50%、96%和110%,入选全省高端化工行业品牌价值10强。

不忘初心,用奉献践行神圣使命

孙一倩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义务和责任,把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人,通过传帮带,让他们站在我的肩膀上,更快地成长。”

工作中,她把枯燥的技术原理、流程等理论知识提炼转化为通俗语言,耐心细致地传授给年轻人,带领他们深入现场观摩操作。

2014年,公司成立 “孙一倩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工作室以“攻关、传艺、创新、交流”为主旨,在全国、省、市级等多项石化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队一、二等奖;培养出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素质技能人员,其中包括高级技师2名,技师16名,3名山东石化行业技术能手,1名获得山东富民兴鲁奖章。目前,她所培养出的技术人员已成为生产岗位的高技能骨干,为高端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积蓄了技术力量。

孙一倩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保证全身心投入到新系统开车,她把刚刚11个月的儿子送回河北老家;为攻克难关外出学习,80多岁的父亲因病住院她也顾不上照顾;正当她紧锣密鼓筹备项目设计和工业化生产的无缝衔接时,一直以来支持她的爱人因为心梗住院,但她最终也在爱人的理解鼓励下,再一次回到了项目现场……多年来,她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几次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在群众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

多年来,孙一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获评实用新型专利8项、发明专利1项;荣获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共产党员、齐鲁工匠、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面对这些成绩,孙一倩依然没有停下攀登的脚步,她将心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立足平凡的岗位,不断追逐梦想,为谱写新时代化工行业的新华章贡献力量。

观看“灯塔大课堂”后的心得 篇4

正如专家所言,进入21世纪后人类发展的资源有限性不断凸显,如果仅仅停留在目前的生产方式和能源利用方式上,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堪虞,而“突破这个极限的关键领域就是太空”。太空写着民族的未来,太空探索既是着眼于当下,更是投资于未来,既为当世之幸福,亦为后世之发展。

今天,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宇宙。中国后来居上,成为世界航空航天技术强国,这既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也为民生改善提供了更大动力。眼下,中国与掌握最顶尖技术的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还需加大。中国人敢于“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必将不断增进国民福祉。

灯塔大课堂第十课观后感 篇5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在复工复产大浪潮中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做好“四个到位”,确保实现抗疫情、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

联动防控机制到位。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帮扶机制,帮助解读政策信息,把关制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案,现场查看防疫措施及物资筹备,指导建立全员健康监测制度,协助配备疫情防控用品,督促落实属地管理。各个企业及时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方案,切实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建立法人负责和“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复工复产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截至目前,全县18家规上企业,除春节未停产6家外其他企业已全面复工,18家规下企业,春节未停产4家,其余14家已复工8家,剩下6家正在陆续复工。

信息摸底排查到位。对企业返岗人员展开全方位的摸排,建立相关台账,签订承诺书,彻底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截止目前,全县18家规上企业职工总数为2746人,春节期间在岗职工831人,本地返岗职工1560人,外省市返岗职工210人,返岗率达95%;18家规下企业职工总数为1457人,春节期间在岗职工846人,本地返岗职工479人,外省市返岗职工60人,返岗率达95%;县内物流快递企业共计13家,已全部复工复业,返岗人数73人;境内23家加油站,目前正常营业22家(春节期间未停业),停业1家,22家加油站在岗员工共有68人,全部到岗;城关镇内共有商场、超市134家,正常营业有116家,员工都是本地居住人员,不存在外地返岗人员。

物资供应保障到位。复工前,各企业结合员工人数准备好口罩、消毒液、酒精等必备物资,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农牧业方面,根据市场调查,玉米种子需求量约225吨,目前准备量40吨;马铃薯种薯需求量约3000吨,目前准备量1500吨;大豆种子需求量105吨,目前准备量105吨;其它作物种子需求量20吨,目前准备量20吨;化肥需求量约5000吨,目前准备量2500吨;农药需求量约1吨,目前准备量1.3吨;地膜需求量150吨,目前准备20吨;农机具需求量约为300台(套),目前我县农资储备相对充足,所缺物资根据需求可随时调运。同时,为保障全县农牧业生产已准备消毒剂6吨,一次性口罩8000个,电动喷雾器54台,对我县春耕备耕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安全生产保障到位。复工企业认真盘点生产所需原材料储备情况,保障连续生产的周期,做好各项安全检查,确保零故障运行。在人员管理方面,复工企业对员工的工作场所、厂区、宿舍实行闭环管理,对出入人员进行了严格管控,尽量减少非本单位人员进入;在就餐管理方面,企业食堂实行集中供餐、独立分餐、错峰就餐,避免面对面就坐,禁止聚集用餐,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环境整洁,确保食材及制作过程不受污染;在卫生防护方面,复工企业强化厂区卫生,加强通风,后勤人员对生产车间、办公楼、宿舍区、食堂等公共区域每天定时定点消毒。

千磨万击还坚劲,越是艰难越向前,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工复产做到平稳有序推进。清水河县通过“四个到位”,全面做到复工抗疫两不误,不断充实后勤保障,迎接抗“疫”胜利早日到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