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心得简短的(精选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教育孩子的心得简短的(精选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篇1

光荫如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婷婷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不在是你眼中曾经的那个宝宝了,她有时也会抓住大人的缺提出意见,或是在心里质疑大人的心里了。

面对这个“小大人”我们要知道,孩子是大人的“复印件”,所以我们平常也要注意什么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做父母的可能都喜欢给孩子设计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一但教育偏离了设计的轨道,就会认为孩子“笨”、“没有出息”,等一系列影响家庭气氛等不开心的问题也会急驰而来。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父母曾经给自己设计的未曾完成"宏伟蓝图"拿过来让孩子来替你去完成。曾经犯错改了就不是问题,相同的错误重演就是问题了。少年的时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和“鼓励”。

我们认为婷婷只是个平凡的小女孩,我们没有给她设计任何的远大理想,我们只是希望她开开心心上学,开开心心生活,健康的成长。所以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更多的是要帮助她找出差错的原因,而不是开口就责骂她,对于因粗心大意的小毛病偶尔提提,不是揪住不放。尊重她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选择,但也要监督她对自己的选择不要随便更改或后悔,培养她自己独立决定的意识是不可以冲动和随意的。要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和规则,由于家庭结构问题,老人都会把孩子当做“宝”来喜欢或讨孩子开心。如果祖辈和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意见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和睦联盟,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纪律感的最好教材。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分歧时,都要采用背靠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前争执不休。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不再盲目服从;平时我们多采用沟通办法,口气婉转,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减少居高临下的家长制批评作风。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她说话,让她感到父母对她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她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篇2

我家孩子刚转到这所学校,第一天就参加了学校二年级召开的家长会,这是我儿子入学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我感触很深,收获很多。通过参加这次家长会,使我对学校和老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家长会后,仔细回味老师的话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对孩子养成教育的培养。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一个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受益终身,一个坏的习惯,会徒增许多弯路和挫折,作为学校要加大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作为我们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关爱孩子,先从关注开始,多支持,多鼓励,培养孩子的信心。

对于孩子的学习,作为家长有时过度的关注起“分数”,时常最大程度上与同事之间的孩子进行对比,评定好与坏,而忘了关注他的学习过程,多鼓励、多赞扬、及时纠错,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永远不要说自己孩子笨,不要把自己孩子别人家的孩子相比,只要孩子与自己比,哪怕有一点进步和提高,都值得赞扬。我们做家长的有必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看到别的孩子的长处,用别人的长处来跟自己孩子的短处比。要学会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让“赏识教育”落到实处。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好家长,要多陪陪孩子,陪他看书、学习,多与他沟通,还叫他与别人沟通,不要总把他当成小孩子,其实他的世界和大人是一样的,他的人生是我们家长和老师给描绘与养成的。

四、与孩子经常交心谈心。

要经常与孩子交谈,尊重他们、理解他们。通过这次家长会,我深深体会到,在现在形势下,作为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要作到严而有度,不能将自己的子女管得太死,也不能放任自由,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我家孩子刚转到这所学校,但觉着孩子自身还需要加强的地方:完成作业的字迹不够工整;没有形成把每天课程的复习、预习、做练习、纠正的习惯;胆子比较小,不够自信,在课堂上发言声音太小。作为孩子家长,我和家人需要也有改进的地方:教育的方式上要多鼓励,不可太多责怪;与孩子共同阅读;教育孩子从自我提升开始,改正家人身上不好的习惯,给小孩子做好榜样。不能光靠学校的教育,还需要老师家长的沟通合作,相互支持,因为我们家长也是孩子的启蒙者,也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孩子入学虽然才两个多星期,但我翻开他的课本、作业本都能看到老师用小笑脸、A级、来鼓励他。老师们真诚地欣赏和鼓励每一位孩子,这就是可贵的“师爱”!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最欣赏的是学校并不是一味的只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还教给了我们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庆幸孩子遇到了几位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育人智慧的好老师。

孩子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从无知到能知的过程,需要老师全面辅导,家长耐心引导,才会健康茁壮成长。相信从今天开始,我们不但是一位称职的家长,还会是一位优秀的家长。我们愿意与学校老师携手,让孩子们度过愉快的小学。

总之,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培养,我们家长尽力配合,谢谢老师对孩子们的辛勤付出。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3

有一种尊重是“不问”。

读到作家莫小米一篇文章,很简短,兹录如下:

常常看现场采访的电视节目。

常常看到因种种原因与父母离散了的孩子被采访。

常常感到采访人的残忍——那次是在儿童福利院,采访者将话筒对准一个六七岁的小孩:“想不想爸爸妈妈?”

“我爸爸死了。”女孩显然不愿提及妈妈。

“那你想妈妈吗?”

“我妈妈不要我了。”两次都不作正面回答,那意思已表达得相当清楚。而且看得出孩子已经非常难过,该放过她了吧。可采访者仍穷追不舍:

“那你想不想妈妈呢?”

女孩的泪水终于滴落。她无法出声,只点了点头。

也许采访者就要这样的“剧情”,以达到他制作节目的效果,可他实在太自私也太无理了。试想如若在现实生活中他的亲友遭遇不幸。他是否愿意被这样紧紧追问?也许因为被采访对象只是个孩子,他忽略了人与人相处起码的尊重原则。

无论在荧屏上还是在生活中,那些喋喋不休类似关怀的问寒问暖问长问短有时是极其令人生厌的。尤其在触及他人隐痛时,每个人都应该提醒自已——能否不问。

这样的镜头在电视中现在并不少见,也许我们已经司空见惯。

教育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老师往往出于好心而关心过头,对学生的事情总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其实,这样做并不讨学生的喜欢。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即使我是一个成年人,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也不希望自己的家事都要公之于众,或者什么个人隐私都要向别人交待清楚。

从一定意义上讲,老师关心学生也是应该的,无可厚非。但是,这样的关心,并不是要学生在老师面前把什么都说出来,有很多事情其实是学生的隐私,我们不但不能问,而且要小心呵护,与学生达成某种默契,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了。比如,有的孩子是单亲家庭,老师即使出于关心,要了解情况,问的尺度也只能适可而止,不能追问孩子,你的父母怎么会离异呢?有的孩子,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老师只要心中有数,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予以帮助,没有必要像调查户口一样,问得太仔细。

人的隐私,除非他愿意主动向你敞开心扉,否则还是不要问的为好。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的空间,不希望别人擅自闯入,干扰他平静的生活。有的对于学生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痛苦的记忆,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揭开学生心口上的疤痕,无异于在伤口上撒把盐。

以前做班主任的时候,经常去家访。一个经济有困难的家庭,家长见我来了之后,一时竟不知所措,因为他们的家里实在连一个坐的地方也没有,他们不断地为自己的寒酸而惴惴不安,而我则更加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和家长站在门外聊了几句就走了。我不是对处于困境的人没有同情心,而是觉得,这时最好的同情就是不要去问什么,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以启齿的事情,我不愿意去过分解读。十多年前做班主任时,班有一个学生,有段时间几乎天天迟到,为此班级的常规检查被扣了不少分。我起初以为他睡懒觉,后来我提醒他:“你把家里的闹钟调早一点好不好?”谁知,他嗫嚅了半天,涨红了脸说:“我家里没有闹钟。”我知道,他的家境并不好,但我没想到连一只闹钟也没有。

至于说老师为了达到惩罚、批评学生的目的,甚至在公众场合,拿学生的隐私说事,比如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等等,并以此作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业成绩、思想品德有问题的根源,让学生难看,这就有违师德了。

也有些时候,老师是出于善心,学生家庭困难了,学费难以交全,老师把这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跟全体学生说,并发动学生来资助这个困难的学生,可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有几个学生乐意并且安心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呢?还有的地方,在资助某些学生的时候,又是大会小会上宣传,又是电视广播里反复播放,又是让家长给学校送来感谢信,又是让孩子痛哭流涕地“表态”,还要把领导手捧资助证明与家长握手的大幅照片张贴在橱窗里,甚至还要借助媒体宣传,以示“助人为乐”。我们当然不怀疑这样做的目的是弘扬正气,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说,却忽视了学生的自尊心应该要得到呵护。况且,这样的事情,一旦大肆“宣传”,恐怕就有违善良的本意了。

问长问短,问寒问暖,是对学生的一种关切,但不是说,所有事情都要通过问来解决的。有时,不问就是一种尊重。默默的关注,淡淡的相知。这种状态多好!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篇4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个中国式家庭的愿望,按现代教育讲就是学习好,考上名牌大学。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家长偏重于对孩子在智力方面的投入,给孩子报许许多多的兴趣班和补习班,往往容易忽略幼儿阶段的品德教育和人格培养。等到孩子十几岁,开始进入青春期、反叛期,教育和培养的难度就会增加很多。

我女儿今年四岁,就读于东莞市凤岗翡翠幼儿园中三班,我本人今年57岁,老来得女,孩子自然成了我们夫妻俩的掌上明珠,我给女儿取英文名“Angle”,天使的意思。

但在孩子一岁半时,我和太太就开始关注和探讨孩子的品德教育问题,特别是我的太太,从小培养孩子必须对长辈有礼貌,见面必须讲问候语,教育孩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有一次,我有意的在她面前扔了个废纸团,孩子马上说“爸爸不文明,乱扔垃圾”,我马上在孩子面前承认了错误。我们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遵守规则,比如学会按序排队,过马路时不闯红灯,必须走人行道,必须走斑马线过马路等等。

孩子的品德教育还包括学会分享、有爱心、孝敬老人。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除了要把食物拿出来分享,还要求她把心爱的玩具带去幼儿园,让所有小朋友一起参与玩乐,让她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我女儿出生时,她的爷爷奶奶就已经被安排在老人院居住和生活。同样这点她母亲做的非常好,一个月四个星期天,其中有两个星期天,我们一定带着女儿到深圳盐田怡康院和老人团聚(还有两个星期天,是孩子的伯父伯母带孩子去探视老人),四年多以来,我们从不间断,因为我们明白,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孝道是需要传承和发扬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任性、调皮,甚至犯小错误的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场合,千万不要在人多时教育和训诫孩子,特别是千万别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面前教育,也不要在许多亲戚朋友的面前来教育。前者容易出现救兵,教育不好孩子;后者容易让孩子失了面子,反而会更加反叛,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应该在与孩子单独相处时,耐心和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到底错在哪里。同样,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要少训责,少谩骂,多赞美,多鼓励,培养孩子自信心,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如何弥补不足。

当然,在孩子的今后教育中,我也有许多困惑,在现今优越的物质条件下,如何杜绝孩子的攀比心理,如何培养她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如何防范孩子沉迷电子游戏等等,以上就是我和太太四年来的一点心得和感悟。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篇5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我今年为此专门购置了MP3和一套音响功放,把网上的经典讲解和诵读下载到MP3中,然后通过功放播放,让家中每一个人都接触到这些信息,同步学习。同时对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的成长。同时,借助MP3随身听的功能,也会加速我对古文的学习进程。我发现网络上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时间一长,我和孩子的文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她的目标。她希望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能带给他一份惊喜,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

"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新世纪优秀的接班人。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6

你们好!为了配合搞好孩子们的教育,我就教育孩子的心得与各位进行交流。

我是做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不能像许多的家长一样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陪孩子学习、聊天……更不能像其他的家长,每日通过孩子的言行更多的了解到孩子的在校情况,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

在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对他充满了怜爱,他的每一步成长都让我们欣喜无比,对他的教育问题,我们也不停的在总结和思考,我们不期望他当官、发财,我们不期望他大富大贵,我们只有一个梦想,期望他做一个行为文明、心理健康、知识丰富、生活快乐的人。所以,我的教育方法是育才必须先育人、凡事都要求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待任何事要有一个积极的心态、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对事情要有义务感。对于这些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人的成长,应该是文明素质的成长。

老师每天要教几十名孩子,难免全都掌握孩子的思想,回到家里,我都要询问孩子的学习进展,每当孩子提到老师时,我都要向孩子说要严格按老师的要求约束自己。哪个老师都喜欢好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优秀的。老师的严厉,辛苦教学那是对你的关心和爱护。这一代孩子多数都是祖辈带大,自私浮躁。我就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孩子,给父母最多的关爱,进行文明教育;如果说他不讲理,那就进行武力压服(命令形式,而不是打骂)。同时,教育他凡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自己动手,自己要去尝试和体验,包括洗衣服等等家务我都要求他尽可能自己去做。

2、人的成长,需要心理健康的成长。

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边受到任何伤害,所以说,我经常告戒自己的孩子当同学中有人需要帮助时,你要伸出援助之手,男孩子要学会宽容别人,不要计较一些小事,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爱护,努力培养孩子的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孩子总有这样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好的同学总是学习好的,刚开始这一直就是他的想法。我就给他举例子让他信服,鼓励他学习,让他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用积极的心态去思考问题。

孩子一天天长大,问题也越来越多,家长就免不了要批评,首先,要尊重孩子。不要不分场合地批评,孩子大了,都有自尊心,批评尽量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为孩子改正错误打好基础;其次,要心平气和,用语恰当。犯了错误的孩子,一定要心平气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千万不要以气势压人,在语言的运用上要讲究技巧,不可过于苛刻,应严爱并重,不可罗嗦,应有针对性,符合孩子的实际,说得有理,精要,有新意;再次,要方法得当。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如果方法不对,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必须讲究批评孩子的方法。可以结合孩子读过的故事和学过的课文等进行循循善诱的说教,甚至可以采取暂时搁置,给孩子留出自省空间,然后予以点拨的方法。

3、人的成长,必须是知识的大幅度增长。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多与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勤检查作业,发现孩子学科中出现弱项马上查找原因,及时,让孩子在各方面齐头并进。告诉他,课本知识是基础,及便是其它的知识学不到,只要认真听,积极思考,把课堂内的45分钟课程学好,就可以。孩子喜欢读书,我们就经常给他买,引导他学习历史、科技、文学等各类知识。在学习中鼓励他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4、人的成长,应当是快乐的成长。

当今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也就不应该再给他们增压,而是要帮助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目标可以低一点,应该让他明白生活不仅仅是压力、负担,而是更多的快乐,孩子喜欢打篮球、滑冰增加才艺,我们也就尽可能的满足他的要求,即便是在他娱乐的时候很辛苦,但也无怨言,因此,我们不强迫他要有什么成就,只要他有兴趣,快乐就好。

我所从事的行业是一个面对众多层次、众多人群的单位,所以我对这方面比较熟悉,我更加了解怎样去掌握人的心理。如何才能在说服教育中收到效果,让孩子既能接受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几点是很重要的。

(1)就事论事。批评孩子要客观,就孩子所做的这件事本身讲道理,提出要求,不要加入过多的感情色彩,借此发泄。批评孩子时不可唠唠叨叨,将孩子以前的错事也说出来,或者进而给孩子的这次行为下了某种不负责任的结论,这常常引起孩子的反感。

(2)避免说教。批评孩子时,用语要有针对性,要讲他错在哪里,这种错误有哪些害处,以后怎样改正,批评用语要易于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不要泛泛讲大道理。总是讲大道理,时间久了,孩子容易引起厌烦情绪。

(3)保护自尊。批评孩子不可用易于损伤孩子自尊心的恶语,另外,尽量避免在众人面前批评孩子,尤其对那些较敏感的孩子。

(4)适当鼓励。在孩子接受了批评并作出积极的反应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强化他的积极行动,不可置之不理。

5、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多种爱好呢?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使之成为有用之才。

(1)要增强孩子的学习快感,培养直接兴趣。对于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些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己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学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2)要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我经常谈起身边发生的一些实例,我接触的很多农民工家的孩子,有的高中还没念完,不愿上学了,怎么办?只有辛苦工作了。那么,如果你进入了一所好的大学,毕业后,你就能够找到非常好的、体面的工作,接着就会有好的待遇、好的生活质量,相反你什么也不会有。有时孩子对背外语单词不感兴趣,对一些外语歌曲比较喜欢,那么就教育引导孩子只有单词会了你才能用心去感受歌的韵意。唱起来才好听,记起来才容易。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成为国家的栋梁。这是家长们的对孩子的寄托。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我们家长的责任,我愿与老师共同配合一起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篇7

最近,一个九岁的美国小女孩火了。因为她做了一件特别牛逼的事儿,以一己之力,喂饱了附近所有的流浪汉。具体来说,就是她觉得流浪汉挺可怜,想要帮助他们,于是就自己在菜园里种菜,把菜分给流浪汉,让他们不再饿肚子。然后她又建了很多小木屋,供流浪汉居住。

她的这一壮举,不仅真的帮到了流浪汉,还感动了很多人,大家纷纷跑到她的菜园里帮忙。现在,这个只有九岁的女孩已经红到中国来了,照片上,她一脸自信的笑,还发出豪言壮语:我相信任何渺小的举动都能改变世界!

张口就是改变世界,这让那些天天想着怎么改变孩子的父母情何以堪啊!面对“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们除了围观和羡慕,其实也应该想一想,自己怎么才能教出这种敢想敢做敢于改变世界的牛逼孩子呢?

别觉得这话太大,其实,这个小女孩之所以获得这么大的成功,往往就在不经意的一些小细节:

一、让自己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小女孩之所以萌生种菜的想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看到妈妈买三明治给流浪汉吃,很受触动,所以也想像妈妈那样帮助到别人。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妈妈去帮助流浪汉,她可能也想不到要去帮助他们,自然就不可能有后面那些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容易变成什么样的人。

一个每天抱怨个不停的妈妈,不可能教出自信满满的孩子。一个遇到事情就退缩,不敢勇敢去面对的妈妈,只能教出一个懦弱的孩子。一个言语粗暴毫无教养的妈妈,也不可能教出绅士淑女。

身边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总是一遍遍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你要讲礼貌有公德心,遇到不公平的事要勇于反抗,不要向权贵低头,不要被金钱诱惑,要勇敢要大胆。可是,孩子们在父母身上根本看不到这些品质,对这些东西的理解模棱两可,怎么可能做得好呢?

父母天天打麻将,得过且过,毫无斗志,却希望孩子好好努力,对未来充满希望。只能说,这是画饼充饥。他们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一厢情愿地做梦。你想让孩子敢想敢做,那么,你自己得敢想敢做。古人说,有其父(母)必有其子(女),说得就是这个道理。经过几千年一代又一代人的验证,绝对是真理。

二、让孩子尽情去尝试不靠谱的事儿

一个几岁的小女孩,要靠一己之力,种菜给流浪汉吃,这事儿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她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好吧。孩子想做的很多事儿,在大人眼里都显得特别不靠谱。比如我家孩子三岁时天天哭着闹着要洗碗,我弟弟家的孩子想在狗窝里种花,邻居家的孩子路都走不太稳想学滑冰。这种时候,很多父母的反应就是冲孩子嚷:“哎呀,这事儿你做不了,等你长大了再做!”

长大了再做,似乎看上去更靠谱一些。但真的长大了,他们还会去做吗?一次又一次被大人阻拦后,他们已经学会了缩小阵地,明白做越少的事,越不会犯错。

但是,这个美国小女孩的父母没有阻拦她,默许了她在自家菜园里种菜,随便她怎么鼓捣,结果,人家就种出意想不到的惊喜了。

我也遇到过一些特别开明的家长(微博),无论孩子要做什么,只要不是违法乱纪的事儿,不影响到别人,又不是太危险,他们都会“纵容”孩子“胡闹”。甚至,有些家长还会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平时很少做的事,比如与陌生人搭讪,去发传单做义工。

这种家长教出来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特别有想法,特别有主见,胆子也特别大,勇于尝试任何事,不怕失败。这样的孩子,或许学习成绩不那么好,但都是非常有趣非常有个性的孩子。

让孩子尽情去尝试那些不靠谱的事儿吧,万一有惊喜呢?不管成功与否,对孩子来说,都是可贵的经验。

三、允许孩子自己动手

这个美国小女孩自从决定种菜起,所有的事情都是她自己动手做的,松土、播种、浇水、施肥、拔草、收割。甚至连小木屋也是她自己动手一点点盖起来的。电钻、钉枪这些只有大人才会使用的工具,她用得特别熟,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木工。

这在很多父母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估计很多人还会腹诽:她父母太没有责任心了,一点都不会照看小孩!

在我们身边,看到的是十岁的小孩还不会系鞋带,九岁的小孩需要父母帮忙盛饭,八岁的小孩从来没有择过一次菜,七岁的小孩连内衣也不会换……

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做不好,无论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去尝试,而是事事亲为,提前做好。有些父母是对孩子极尽挑剔,无论孩子做什么,总能挑出毛病来,渐渐让孩子失去了动手的自信与乐趣。有些父母心疼孩子,觉得他们上学已经很累了,怎么能干杂事呢?不行不行!有的父母害怕孩子受伤,明令禁止他们做一切可能让自己受伤的事情。

看过最离谱的一个例子,是一个女孩二十多岁了,都已经结婚了,连双袜子也不会穿,依然要父母代劳。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人连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想改变世界?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能干,有些事情,或许他第一次做不好,但十次八次呢?熟能生巧嘛。我身边就有很多小孩子,修遥控器换灯泡比大人还厉害,大人落了下风,往往要说一句:“小孩子学东西快。”

这倒是句实话,小孩子正是学东西的时候,无论他要做什么,只要不是特别危险的事,让他自己动手去做吧。不要代替他做,不要阻止他,不要讽刺他,要知道,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会在未来得到更多的机会。

再说,这个过程,对他自信心的塑造也非常有益。

四、适当给予孩子帮助和鼓励

美国那个小女孩做这一切也并不顺利,她也曾经遇到过几乎迈不过去的坎。比如盖房子这事儿,那得多少钱啊,她一个小女孩,根本不可能有这个能力嘛。就在她一筹莫展时,妈妈帮她争取到了一家非营利性组织的资助,有了这些资助,小女孩的计划才得以顺利实施。

再牛逼的小孩也毕竟是小孩,很多事情,都会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这时候,父母要学会引导他们找办法解决,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不计条件地帮助孩子。这不但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学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家长容易陷入误区,要么凡事帮孩子搞定,不让孩子操一点心,要么完全放手,对孩子做的事不闻不问。前者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后者又让孩子孤立无援。

如果孩子太孤立,遇到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可能他就无法坚持下去,不得不半途而废。而如果父母能及时伸出援手,给予一些帮助和鼓励,孩子就会更有信心做下去。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耐性,让他做事有始有终,不轻言放弃。遇到困难积极解决,不抛弃不放弃,正是一个人通向成功的基石啊。

如果父母做到了以上这些,也许,并不能保证你的孩子敢想敢做敢于改变世界,但是至少,他不会是一个怂孩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