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在身边志愿的心得体会

我们在系组织部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开始了有意义的暖春之旅。因为志愿者较多,所以我们被分为3个小组,留校支教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雷锋在身边志愿的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

雷锋在身边志愿的心得体会篇1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今天是3月5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45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10个青年志愿者活动日。为了继续弘扬雷锋精神,在全校营造浓厚的“爱班、爱校、奉献社会、热爱祖国”的氛围,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召开学雷锋活动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学雷锋活动,这是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班长。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八日,他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他的一家被万恶的旧社会弄得家破人亡,在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爷爷、爸爸、妈妈、哥哥、弟弟五位亲人被逼迫相继死去,小雷锋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

一九四九年,雷锋的家乡解放了。雷锋这个孤儿才苦尽甘来翻了身,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雷锋深知:是共产党,给了他幸福的生活,送他上学,培养他成长。因此,他怀着对共产党、的无限深情,党指向哪里他就战斗到哪里。斗地主、闹土改、搞合作化,他都奋勇当先。在学校里,雷锋一直是大家称赞的好学生。一九五六年,雷锋高小毕业,先后在乡政府当通信员,在县委当公务员,在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一九五七年,他加入共青团。在参加根治沩水河的工程中,被评为工地模范。一九五八年,他来到鞍钢参加工业建设,当一名推土机手,又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红旗手和标兵。一九六零年,雷锋参加解放军。参军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评为节约标兵,沈阳部队工程兵领导机关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一九六零年十一月,雷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六一年六月,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雷锋同志在辽宁省抚顺市不幸因公殉职,年仅二十二岁。

雷锋在身边志愿的心得体会篇2

每3月5日都号召学雷锋,在这热情洋溢的三月,我校全体师生都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开展的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更进一步规范自我,做到言行举止得体,学习认真刻苦。符合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言行文明多了,学习面貌焕然一新,思想上也改变了许多,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都有了普遍提高。

学习雷锋要学习他的“螺丝钉精神”,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曾经说过:“自己要像一棵螺丝钉,拧在那里都要闪闪发光。”一所大厦要有栋梁支撑,也少不了小小螺丝钉的作用;不论你是国家的栋梁,还是固定共和国大厦构件的螺丝钉,都应该闪闪发光。这就要真正使雷锋精神扎根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岗位上,每个人都要像雷锋那样,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勤勉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共同期盼的文明礼貌月已走过,学雷锋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是我们不仅要3月学雷锋,而且要天天、时时、事事学雷锋,把雷锋精神体现在我们的思想上,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

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人民的期望,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形成学习先进、弘扬正气、催人向上的社会氛围,把雷锋精神贯彻到行动中去,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是雷锋的良好氛围。

雷锋的名字就像高高悬挂在天空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尽管现在有薄雾笼罩,但决不会陨落。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同学们也能够继续发扬雷锋精神。把雷锋精神这颗种子。深深埋在心中。并时刻用实际行动去哺育它,让它生根发芽!

雷锋在身边志愿的心得体会篇3

学习雷锋是从小到大都在进行的一项活动,也正是由于如此,有些人就认为反反复复的学雷锋只是形式,对这样的活动开展很不屑。高中生是一个追求创新的团体,但其对事与物的熟悉,还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支部工作开展时就有团员提出此类活动都是形式主义,是陈旧的思想,对此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在活动中表现出一些不利于活动开展的行为,阻碍了支部工作的开展。

学习雷锋,的确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一直进行这样的学习,千篇一律,日复一日,有人就提出质疑,到了高中,学习雷锋还有必要吗?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千篇一律,是一个量的积累,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假如我们想要追求质的飞跃,却疏于量的积累,那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良部分,是值得大力弘扬的,古人说得好,诗百呤不厌,那么好的民族精神也应该被无数次地宣扬与传播吧?那么为什么有人肯将一首情歌听无数遍,却为学习一次雷锋精神而厌烦呢?

学雷锋不仅要学习其精神,并要将他的精神用以指导我们的行为实践。那些反对学习雷锋或者是对学雷锋报以消极态度的人,大概都认为自己深得雷锋精神的精华,但是我敢说一个真正懂得雷锋精神的人对雷锋应怀有敬重之情。学习其精神不应只怀有雷锋心肠,却不做雷锋事迹,重要的是将其精神应用于实践中。

雷锋精神首先体现在对党的忠诚,作为一个共产主义者,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向雷锋学习的。同时体现在对人民的热爱,一个共产主义者,假如脱离了这一点,共产主义的实质就豪无意义了。就丢失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还有就是对自身的完善,雷锋从未浪费一点时间,总是挤时间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与完善自己,这一点是很值得应用于我们的学习中去的。他不图名利,做好事不留名,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生活中一个不应过于计较个人得失,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学好了雷锋精神,我们是一个一般的人,但是却是一个拥有伟大情操与品格的人,那么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有了强大的保证。

雷锋在身边志愿的心得体会篇4

天明了,仲春的暖阳从云层里钻了出来。我和班上的几位同学满怀热情与期待的从教室出发踏上了此次学雷锋的路途。

当我们离开学校的时候,是早晨十点左右。那久别的太阳正照在校车窗上,三十几位__学子迎着这灿烂的金光。经过繁华的闹市,驰向那屋舍渐稀的郊野去,渐渐看见陂陀起伏的山上,万物复苏,绿影婆娑。经过几十分钟的车程,我们便到了此次学雷锋的目地——__社会福利院。身处21世纪的我们虽然不会再经历硝烟战火,但是面对新时代的我们更要奋勇前行,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再次因为落后而被别人凌辱。同时我们56个民族必须通过共同的努力,团结一心,把我们的五千年文明历史发扬光大。

车缓缓驶进福利院,我看到了散步的老人,悠闲自在。车一会儿后停在了孤儿居住的那栋楼前。同学们陆陆续续从车上下来,手上提着的是同学们满满的关心与关怀。不一会,刚刚还在二楼窗口的那些孩子们就已经下了楼,和我们一起拍照留念。

尽管在我看到他们时,心中不免惊叹,他们中有的穿单薄,有的只穿了一双雨靴。让人心中生满怜惜。我想,我们送来的那些衣物应该能让他们温暖的度过几个寒冬。那些小孩虽然都可能有一些缺陷,但他们会因你的一个小小的鼓励而兴奋的冲上来抱住你,也会因为你给他们带来的短暂节目而开怀大笑。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里没有伤害,没有打骂,只有欢笑,永远快乐下去。不管将来会是怎样,但在那一刻,我是真的因他们的笑脸而开心的,这让我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内心由衷的快乐。

在这个呼唤雷锋精神的时代,我真正体会到了雷锋在对那么多人伸出援手后的心情。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即使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也不能袖手旁观,身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从自己身边做起,受雷锋精神的召唤。在校园,在社会,都应尽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尽管你只做一点,但也许那一点就是酷热中的那点甘露,沁人心碑。

雷锋在身边志愿的心得体会篇5

有个普通的工人,他满腔热血,一心报国;出身贫苦,却乐观向上;喜爱潮流,同时又艰苦朴素;无名小卒,却能带头募捐……而如今,他的名字早已刻在我们每一位群众的心中,我们的伟大领袖,周总理都曾经为他--位普通的工人,普通的上等兵题词,更有专门关于他的歌曲流芳后世……

他,叫雷锋,生于解放前的一个贫农家庭,一家几口拼死拼活为地主做长工。他的身世十分艰苦;先是父亲死于战争的炮火,紧接着哥哥便不幸倒在长期的过度劳作中,而他还是婴儿的弟弟,也因长期的营养不良就夭折在母亲的怀抱中。可就算这样,上天仿佛丝毫没有眷顾这个孩子--他的母亲因不堪地主的凌辱,被迫悬梁自尽。而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而这些事迹,在后人重新评价这个年轻人的时候,却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因为在所有人的眼里,雷锋仿佛是一位随时带着阳光并且能随时凝聚阳光的人。他仿佛把所有的苦痛与折磨抛之不见,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所有能为他人做贡献的事上。炼钢厂的水泥被雨淋,他第一时间动员工友救援并搬出自己的被褥遮雨,每次部队里发津贴,他总是一股脑儿的扔进储蓄所,并一次性捐给灾区的民众;每次出差回来,带的总是些别人不稀罕的破铜烂铁,却能一次次的用到需要的地方去。正如他的著作《雷锋日记》中说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无限的,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个年龄只有我们一般大的孩子,就是这样子激励自己,帮助他人的。

而“雷锋精神”还远不止这些,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每一个生命;如果你是一个螺丝钉,你是否永远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而这默默坚守却成了现在大多数人为之“不齿”的,甚至是唯恐不及。在雷锋的时代,一个大跃进、大改革的时代,思想也是随着解放,变迁的,而雷锋却选择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把钱用在刀刃上,始终如一的帮助那些最为需要的,最为匮乏的人们。而这,也是后来雷锋精神的锥形,哪里需要,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去帮助那些最困难的群众。

同时,20岁上下的雷锋也爱美。在鞍钢当工人时,雷锋为了参加场内的舞会,给自己买了一身皮夹克,一条深蓝色料子裤,一双黑皮鞋,外加一瓶“雪花膏”。而这一身行头,在当时可以说是及其风采,可雷锋只试了一次,便把它们压进箱底。是简朴习惯了,不好意思?是自己作为团员和先进工人的“积极向上”?是为了不忘父母、出身,时刻提醒自己?或许都有吧,而在鞍钢这不到十个月的日子里,他最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捐钱,给人留下最深的,却是他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清苦,仿佛成了他的代名词。

伴随着他的鞍钢生涯,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他翻了无数遍。而每每清贫,困苦之时,他就会用这宝贵的精神食粮激励自己,也会经常把书中自有黄金的故事讲给每一位工友听。书上的保尔离得很远,眼前的雷锋却离的很近。一样的风雪寒天,一样十八 九岁的年纪,一样的钢铁成钢的意志和信念,远近之间的距离仿佛有不复存在,保尔和雷锋,雷锋和保尔给予世人、后人的启迪与鼓舞,就如长江与伏尔加河那样奔流入海,澎湃不息。

之后的军旅生涯,使雷锋这颗小的不起眼的“螺丝钉”被发现,发掘并不断放大。入伍第一天,雷锋的新日记本便贴上了一幅黄继光像:我要永远的向您学习,英雄的战士黄继光!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心甘情愿,头断骨碎,身红心赤,永远不变。“部队中的他总是哪里需要哪里去,带头给战友打热水,为演出队帮厨,甚至小到一根针,一条线,他也是省了又省,竭尽全力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

可是,不幸还是降临在雷锋的身上。这个伟大的战士,被一次倒车中击中的木杆砸中太阳穴,就此牺牲,年仅22岁。但是,他好像却没有离我们而去,十万人的送葬队伍,亲自题词《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永远传唱……雷锋,仿佛一直离我们很近。自1963年至今,雷锋精神,一步步深入人心,3月5日也被定位“学雷锋日”。我们伟大的战士,雷锋,他的肉身死了,他的灵魂却从未远离,他以另一种超出常规的方式,活了下来,死而不亡。而随着近些年汉学热,雷锋这个名字被更多的外国人认识,雷锋,真正做到了流芳百世,他的生命在延续,4万个“他”在成长。

时代呼唤雷锋,人民需要雷锋。雷锋精神,正因为人们的需求,超越了国度,超越了信仰,超越了文化,传播向四面八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