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见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教育见习心得体会(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篇1

在茆校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有机会感受了山东的课堂教学之典型。

我们先后观摩了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即墨28中三所学校。三所学校的教学设施不如我们,学生也并不比我们的聪明,就英语这一学科来说,我们的教师专业素质肯定更高。但为什么他们成绩比我们好?最根本的我想是,课堂的灵活度比我们好,课堂的教学比我们的有效。三天听课,我没有发现一个睡觉的学生,并不是说有人来听课,学生要积极配合不睡觉,关键是学生真的投入。一节英语课,学生不停地在练写、练说,再练写、再练说,学生学习的状态几近疯狂,兴趣非常高。在杜郎口,我基本没听见任教老师的声音,看到的听到的全是学生在自学、相互学、展示、相互展示以及相互评价。

其实三所学校中,我最喜欢的是昌乐二中的课堂教学。因为它其实更加符合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昌乐二中的成功,源自于高效课堂的实施,而高效课堂的实施,核心是高效学习小组的建设,这是我学习中的最深感触。

在昌乐二中高效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策划人、导演,总之课堂完全的交给了学生。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思路步骤积极参与,课堂活而不乱,课堂知识信息量大,课堂效率得到了最大化。而老师作为最高层的帮助者,倾听并参与讨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启发和指导学生们归纳总结。当堂检测,方法灵活多样,有书面,有口头;可以是教师查,也可学生们互查;也可以进行组与组的竞赛……在这种课堂中师生情感交融、共同创造、共同提升,教学相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当然大幅提高。

高效课堂的实施,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建设。学习小组的建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能让每个人都积极表现、获得发展,也让小组合作的方式更有效地开展,鼓励学生的合作精神,昌乐二中建立小组评价激励机制,让学生们在学习的同时也享受着不断收获成功的晋级喜悦当中。其实我们中有大部分教师也有这样的课堂,只是昌乐二中把这种课堂做到了极致,而我们还只是冰山一角。

昌乐二中比较著名的271教学模式中,有一块解释为20%特优生、70%优秀生、10%待优生。可能在做的各位和我一样,觉得我们学生应该是10%优生、20%中等生、70%后进生。但我想说的是,昌乐二中把每个孩子都看成是不同层次的优秀生,试问我们有过这样豁达的想法吗?有人说,你把孩子看成是天使,你就活在天堂;你把孩子看成是魔鬼,你就活在地狱。同样,如果我们也能以优秀生的眼光和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学生,或许有一天,我们的学生也都能成为优秀生。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篇2

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21世纪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同时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呢?通过开学这一个月的年组教师研究学习,实践操作,我们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小组合作的要求交待清楚

为提高学习效率,在合作之前,要研究教材,确定学习提示,学习提示中要有学什么?怎样学的内容,便于学生在学习时有抓手。学生了解了学习要求之后,必须先独立学习思考,然后组内交流,开始时学生不知道如何根据要求交流,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合作方法进行指导,转变角色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切实的感悟和体验。这样反复训练,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关注学生小组学习时学会倾听

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而且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为学生之间的质疑解疑做准备。

3.培养小组长的组织能力

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组的合作学习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

4.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关键

除了主动发言、认真倾听、积极协作之外,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互动交流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别人的启发下,自己思维的灵感得以暴发,与讲台上汇报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对汇报小组的方法进行质疑补充或展示自己比他们做得更好,想得更深入的地方,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

5.激励表扬,共同进步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所以,为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一段时间后,要从各个方面去评比表扬孩子的进步。如:积极参与的;积极思考的;组织好的;认真落实的……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质疑最有意义,最有价值;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我们相信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真抓实干的努力,一定会逐步走向成功的。

教育见习心得体会 篇3

前言

在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已修完三学年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实际课堂的教学,我依旧没有太大把握。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主要准备的工作是七年级(1)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八年级(2)班的语文培优教学以及八年级(3)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为了提高自己工作的科学性,我查找了许多资料,例如教案、论文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主要是为了在教育见习的过程中探索、检验一些相关的变式教学理论。

见习基本情况

一、数学课堂教学

在教育见习的前几天里,我主要是听了杨红卫老师、唐俊卿老师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杨老师的课主要是有关古代文言文的讲解上。在他的课堂上,我关注最多的是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特别是杨老师的提问技巧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通过观察和事后的交流,我发现杨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运用两种提问方式。对于基础比较扎实,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黄老师主要运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然而,在提问基础比较薄弱,或者性格比较内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时,杨老师主要运用封闭式的提问方式,学生比较容易答出正确答案。采用封闭式的提问方式,容易让这部分的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的喜悦,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信心。从杨黄老师的课堂上,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些提问技巧在实际教学中的威力。同时,我也对杨老师在设计问题上所花费的心思所折服。试问,为了兼顾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又有多少个老师能花心思在这上面呢?我想,课堂上的分层次教学可能更加需要我们从提问这样的细节入手才有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果!

在唐俊卿老师的课堂上,我觉得学生接受到的信息量应该是比较大的。唐俊卿老师的讲课风格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层层递进的帮助学生建立高水平的认知结构。在他们的课堂上,这两位老师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同时,他们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相关联的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在他们的课堂上,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课堂的探究活动。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有方向、高效地在老师设计的问题脚手架下逐步向问题的解决方法逼近。然而,我觉得最精彩的是问题探究中的交流环节。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往往会持有不同的见解。这个时候,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说明他的见解,致力于说服别人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正真的探究式教学。

结合此次三下乡活动中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体会以及同学们的一些经验,我觉得一名语文老师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可以多考虑以下建议:

(1)语文教师要先复习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从已有的语文知识出发,探究新的语文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数学教师的板书要合理。一般情况下,黑板左边三分之一用来写这节课的新知识点,不要擦掉。另外三分之二用来写其他教学内容。

(3)数学老师要从多方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特别是巡堂的时候,教师不仅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还可以让那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收敛一点。

(4)数学教师总结每节课所学的知识时,可以想让学生阐述课堂的收获以及对数学新知的认识,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最重要的工作是强化语文知识中蕴含的思想。

(5)数学教师上课的速度要适中,至于适不适中就要看学生的反应。

(6)老师一定不能偏心。在和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最讨厌偏心的老师。当然我们不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满意,但我们要尽力让大部分学生满意,这才是一名成功的教师。

(7)数学老师上完课之后不要立刻回办公室,可以和学生聊聊天,及时得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减轻压力。我觉得这一点不可忽略,特别是对于要参加中考和高考的学生。

(8)对于那些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语文教师要先和他们成为好朋友,然后才是思想教育。这样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班主任工作

在此次教育见习活动过程中,我主要留意班主任工作中的“主题班会”这方面的工作。

此次实践活动中,我参加了七年级(1)班的两次班会课。七年级的第一次主题班会课的主题为“给自己一个起点,给自己一个目标”。此次活动主要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厌学情绪而组织开展的。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对学生的观点不发表意见。接着是班主任和我们下乡队员的感言。当然了,队员的感言都是“一不小心”就谈到学生所涉及的问题。我们觉得通过这样的以讲述亲身经历,以名人故事为辅助手段的方法更能使得学生理解与认识现实生活的问题,更能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有关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问题。由于避免了单纯的说教,此次主题班会课的活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活动中,我们还介绍了一些有关大学的事情。例如向学生介绍了世界的一些一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等)。主要是鼓励他们茁壮成长、成才。第二次班会的主题为“学会感恩”。留守儿童的特殊情况比较特殊,他们的监护人为他们爷爷奶奶。可能出于爱护,也可能处于无奈,留守儿童经常处于“无管理状态”。自然对于他人的一些呵护与帮助采取漠然的态度。所以我们此次活动主要通过“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诗歌朗诵”“感谢有你——谢谢、我最亲爱的朋友”等环节,借助背景音乐营造气氛,让同学们会议平时帮助过自己、照顾过自己的人,并把所发生的感人的事写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彼此的感动。此次活动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同学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的乐趣以及对他人的感恩之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自身能力,应用自身能力并为集体建设做出奉献,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活动过程中,感人的场面也让我想起来许许多多帮助过我的人,已成年的我心里也顿时酸溜溜的。此次活动给同学们带来的震撼感自然无法用言语表达。

此次见习活动让我对班主任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班主任的工作需要更多的教学艺术。总而言之,作为一位班主任,我觉得如果想组织好班级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作为班主任,一切工作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关心与爱心。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受到重视,他才会打开心扉和你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

(2)注重培养、发挥班干部的先进带头作用。

(3)班主任应该多组织、参加多种形式的班集体活动。与学生共同参加活动有利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理解学生,发现隐藏的问题。

(5)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注重培优补差。特别是对于后进生,要从思想上和学习成绩上进行转化。

三、学生辅导

此次见习过程中,在辅导学生的时候,我注重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第一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语文课本。许多初中生对语文课本不感兴趣,不善于挖掘课本中蕴含的思想和解题方法,对于一些语文基础知识也仅限于死记硬背。但是,学生是否能正确对待语文课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某种程度上也会限制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是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发现式教学方法来辅导学生。

总结

通过见习,我觉得自己对基层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了更为恰当的理解,对教师的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有了更为真实、深刻的体验。我认为此次见习的收获将帮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在此次见习活动中,课堂为我提供了一个实战的舞台,使我的师范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还应该加大力度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最后,对于课堂的实际教学使我更加理解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见习心得体会 篇4

一周的见习很快就结束了,我在路上说“如白驹过隙,时不我待啊!同志还需继续努力呀”这不长不短的见习,弄得身心俱疲,娇惯的身心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摧残,却如沐春风,看到了丰富的内容,更多的是收获。

不得不说在带队老师的全程安排下及南充一中高中部各办公室老师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了一些目标。就个人来说,从精神和人格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一,“老师的滋味”,百味交杂

第一天去,恰逢高一周考,随之,我们也就被安排阅卷。

刚开始会觉得真没营养就是下苦力,原来当中大有妙趣。拿着红笔,开始了决定学生分数的历程。红笔易握,分数却是难以下手。我刚开始阅的题是抓住关键字,按考点给分,相对容易。花了一天,差不多就把三十个班的考卷阅完。也不过如此,心中有点飘飘然,难点却是在后面。

帮伙伴阅作文。这才发现给分是多么棘手的事情。

除去作文内容的“丰富多彩”,还有很多作文只写了几行,甚至是白卷。当时我很不解,说:“怎么会连作文都不写?”老师笑了笑,说到:“以后,你当老师就知道了”。那种眼神和微笑满是不屑和麻木当然也有对我们初生牛犊激情的期待。

作文满分是六十分,这当中有五十几分的,也有几分的,谁说语文成绩没有差距?自己不亲身经历真是不知道,这么多年都小看了我们的语文!

在我阅作文的时候,做了一个小小的举动,在有些有感触的作文后面做了批注,基本上都是一些鼓励和赞许或者有些带着引导性。后来,觉得这个工作不太适合该阶段的我来做,也就作罢。毕竟,现在的我还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某些方面还很欠缺,不能随意在神圣的卷子上带太多主观性的批注。

这个过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状态,像是铺开了一条路,让我通向学生的心灵深处,去感知他们的感知,体会他们的体会。这也让我更加深刻的体验到教师工作的重复繁琐还有与同学心灵的碰撞,这是多么重要。也明白老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带有多么强烈的主观性!就连批改作文,字迹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老师给分。这也让我更加坚信要做一名关爱孩子心灵的老师,而不仅仅只是关注成绩,应当将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

当老师不容易,虽不过管中窥豹,只知一二,但酸甜苦辣咸顷刻体味。撇开自己的情绪,还要给各色各样的学生拿主意。

二,听课之知教学方式的利弊

这是见习的重头戏,自然不敢轻视。

东奔西蹭,总共听了15节课。其中8节正课,7节评讲试卷。

听课的过程,是学习。

听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可以“偷”到很多经验,听新教师上课,可以学到一些创新技法以及避免在日后教学中出现类似的不够成熟的教学手段。

课后是积累扩充和巩固。以弥补自身知识的欠缺和不足。像学生一样,课后,我也翻阅一些资料,解除自己的质疑和查漏补缺。

上课内容主要是在评讲试卷还有讲文言文。

讲卷子主要在于从卷面上的知识深入,可以不断扩充和延展,进而由点及面,由面勾勒成画,成了语文美丽的殿堂。非常感谢当中的某几个老师,让我们在高考的重压之下还可以如此轻松自如的领悟到语文这艺术殿堂的美感。也为日后自己教学找到榜样和信心。

然后是文言文。文言文的难点在于文意的疏通,而搭建其桥梁则是在于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型的理解。这很考验老师的功底。他们一般都能旁征博引,将整个高中的教材烂熟于心,在总结某些实词虚词的用法时,基本能做到信手拈来,举例说明。甚至还有一些课外知识的掌握和引用。丰富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不至于对单纯的字词理解产生麻木和厌倦。

这个过程,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好老师,是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的。譬如幽默譬如诗意譬如简单粗暴。.。.。.他们的课不是一板一眼的,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他们能够在常年重复上同样的内容,而不重样,蕴含更多的知识。这不仅仅是老师知识的再生产,也是时代背景下知识的进步,教学的进步。

比如,某些听课请求被拒绝,有主客观的原因。就自身而言,有的同学听课途中,因为无聊玩手机,被老师看在眼里,明白的拒绝再次的听课请求。这种尴尬的境地是由于同学自身马虎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比如,有的老师心高气傲,不太愿意让我们打扰了正常的教学进程,东拉西扯的就拒绝了我们的请求。当然,这样正常,就和派师学艺被拒绝一样。难免会碰壁。但我们不能失掉礼貌和微笑。

比如,我们去班上听课,不同的班级,同学的反应不同,这也体现出我们在他们眼中的身份地位以及尊重的程度差异,体现了他们的素质,还有自身目前薄弱的人格魅力。

比如,我们还板凳后,才发现另一个老师还在上课,算是盲目闯入一个安静的课堂。这让我们很是尴尬,没有事前看好形势,这才没有顾周全。这在日后待人接物,审时度势也是个真切的教训。

比如,有的老师并不是凭借自身本事进去这个行业,学生宁愿做试卷也不要她讲课,作为一名老师,要是遇到这种境况,我觉得是比饿肚子大得多的耻辱。

还有很多,就不再不多做累赘。

见习的过程,除去为师范技能做准备和学经验,更多的还是在心灵和精神上的感悟和提升,然后对于自己日后的教师工作有个定向,对自己的角色尽早定位并为之努力,达到自己心中那个优秀老师的目标。想到这个就会觉得很有激情,满是斗志。

最后,见习最多的是对于内心和精神的震撼,让我们见识到了真实的课堂,但是,说实在的这离我们日后真正要面对的教师工作岗位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这次我们是备受眷顾,在日后自己出去单干,肯定会面临更多的问题和难堪。不管怎样,时间很是紧迫,在这次见习之后,对于日后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余下的时间,抓紧充实自己的内外和外在,让自己尽快的更好的做好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希望,这将会成为一个完美的蜕变!

由衷感谢老师和相关负责人,给予我们这次机会,让我们走出校园,提前感悟了教师生活,课堂生活!接下来,就该我们继续努力,将获得的感悟落实成为行动力!

小组合作心得体会 篇5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从形式上改变了以往教师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它真正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思想,将孩子们置身于一个新的、自主的学习天地中,同时又给了他们一个可以合作与探究的单位,学习与评价掌握在了他们自己手中,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在这一刻生动起来,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

1.分组,应该合理

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差异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由于每个组都是异质的,所以就产生了全班各组间的同质性,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分组学习可以让学生懂得,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只有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合作小组的人数,我们建议4-6人,一般来说,2人配对、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学习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

2.分工,为了合作

教师在启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内容合理分工、明确分工。在他们印象中,“一起干”就是“合作”,“小组学习等于合作学习”,因而,在小组活动中,合理分工、明确分工尤为重要。不同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任务,每个成员、每个角色都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相互依赖、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合作,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才是有效合作。

当各小组在汇报阶段,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不同的学习成果、相互评价和相互欣赏时,也体现了组间的一种有序分工、一种合作依赖。

3.交往,需要互动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主动交往,掌控了小组活动的进程。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主动交往,增加了合作学习成功的概率。学生在教师留给的合适的学习时间与开放的研究空间里,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充分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必然达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互相影响,互相启迪。小组在合作学习、合作研究的过程中,必然形成互相谦让、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等良好的研究氛围。

4.教师,明确角色

教师在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合作的伙伴”、“交往的对象”。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这些问题要得到及时的解决,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因为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方面,某些时候比起学生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就越充分。

“合作的伙伴”包含老师也以学习一员的身份进行研究或参与研究,并向学生展示研究结果。在不经意中,老师很自然地成为同学们的一名合作伙伴,师生分享交流研究的成果,不知不觉中对问题的认识渐趋全面,对知识的理解也渐趋深刻。

5.评价,指向过程

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时,要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和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采取一定的评价措施和多样的评价形式,包括用语言、眼神、体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表示欣赏,用纸质的小星星、小红花等物品进行奖励、表示肯定。

在课改实验深化的进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能力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经过教师们的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合作学习将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成熟,数学课堂也将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生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