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心得体会优秀4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采访心得体会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采访的心得体会 篇1

从采访中,我们发现对于高校团组织的定位,每个人都有清醒的认识。并且都有些大同小异,都认同团组织起到了一个服务学生,引领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让我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精彩。

每学期各个院级组织、校级组织都会开展各种不同的精彩活动。例如:电子电气的义务家电维修、外国语的外国语文化节、学生联合会的纺大吉尼斯、社联的跨年晚会、广播台的融融校间情、机械学院的慧博杯科技文化节等等。这些活动都在学生中起到了很好的反响。从中我们也发现并不是我们学生不愿意去参加各种活动,而是首先活动本身要勾起学生兴趣,然后不能有太高的门槛,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都收获了许多东西。

通过对比我们很清楚的发现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明显的下降。在上学期中各种活动参加的人都比下学期的多。我想这是由于学生们对于大学新奇感的消退,对各种类似活动的厌倦,而出现的情况吧。这就需要我们组织者对于学生们的兴趣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一些措施提高同学们对于团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采访中的交流我们发现当前团组织存在的问题中,关于团组织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这个问题比较突出,然后组织与组织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也有待加强。当然团组织管理者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与意见。相信这些问题一定会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案的。

在准备团代会的过程中,从整体来将是比较顺利的。各学院的团代会都圆满的落下了帷幕。在这之中,我们团组织所有成员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将其中的一些问题一一克服。自己也积累一笔很好的经验。

采访心得体会 篇2

今天下午社团活动的时候新闻中心和报社的两名记者来到我校采访我社团的活动,刚开始他们进入我社团,我社团的学生正在画科幻画,他们很快就融入了我们,拍摄了一段时间以后对于我和学生进行了单独采访,记者问了我很多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记者的敬业态度让我钦佩。

回想这10多年的工作,组建社团已经13年了,想想刚开始建立社团的初衷,那时自己刚上班,有很强的工作热情,一上班就组建了美术社团,那时候叫美术小组,第一年我就参加了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评比得到了两个奖项,当县里电教站的领导在全镇大会上表扬我的时候,我觉得很荣耀,当时学校并没有要求每天都活动,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我加班加点,那时的现状是学生们从没有过专业的美术老师,几乎没有上过美术课,有的同学几乎没有怎么画过画,而且本校地处农村,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什么叫"科幻画"都不知道,也没有参加过专业的比赛,争强好胜的我为了改变现状只有加班加点了,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其实我并没有想特别的多,我是美术专业毕业的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够画出美丽的作品,那就够了,就像我总是教导我学生时说的话一样,"无论参加什么比赛,只要你画出了自己认为很棒的作品就可以了,不要追求结果,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积累了经验。比赛过后一切还要从零开始。"我也总是这样对自己说,从零开始,加油!后来小组改成了社团起名叫"新蕾画院",我除了休了半年的产假没有活动外,我的社团活动从没有停止过,我的工作热情我发现也是一如既往,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爱社团的学生就如同爱我自己的孩子,那是发自内心的,当她们调皮的时候我真的很生气,当她们说一些很贴心的话的时候我也经常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上学期赵老师和我说过的话也让我记忆尤新,他送给我两个字:"坚持!"是啊!说起来容易,我现在30多岁我发现和20多岁的时候的我相比无论从精力方面,还是身体方面我现在都相差太多太多。尤其是我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经常出一些问题,这7年来我好像每年都要去看病,身体真的是大不如前。不过我还是要"坚持",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有的时候我也发感慨: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呢?也许这也是我的一生中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这10多年学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他人觉得很多,不过说实话我从没有在意过,只要我尽力了就行了!我就满足了!

记者对我说要采访我学生的时候,我说:"可以啊!"。我到社团临时叫了几个学生,学生问我老师我们怎么说的时候,我和她们说:"哥哥问什么说什么,平时我们都怎么做的就怎么说。"学生说没有心理准备,我说不用准备只要说心里话就好。记者问了很多问题,比如:问了她们长大后的理想?问什么参加美术社团?问什么能够每天放学后花时间画画?问老师是怎样教你们的?问了画科幻画的好处?喜不喜欢画?还详细的问了她们的绘画作品的构思。是怎样想的,怎么创意的。我没有想到我的学生心里的话是那样的感人至深,我发现这些年我对她们的影响会是那么大,说没有成就感是假的。我心里满满的是感动。当她们分析她们的绘画作品的时候,我发现她们想的是那么的周到。

采访的心得体会 篇3

2月28日,我和卫生部长冯晓整理当月卫生分数时,谈起了她的新闻专业,她说正好现在有一个采访老师的活动,可以锻炼一下。我向来对这样的活动感兴趣,于是在她的介绍下。我加入了采访组。

当晚,采访组负责人、保送清华新闻专业的郑珮给我们每个人安排了任务。我负责延德元老师和苗翠强校长的采访与撰稿工作。

3月1日上午我和延老师约定当晚进行采访。延老师起初还很谦虚,说自己的经历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采访的。但是,当晚我和冯晓、周蓉蓉、宋峙鋆来到他的办公室时,他已经准备好了一份简历。和延老师的交谈时间大约有四十五分钟,和后来一些老师的采访时间比起来并不算长,但这四十五分钟却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也许是因为这是第一次,也许是由于我对刚刚开启的这一片世界感到最充分的新奇。在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我们像轻松的聊天似的,从延老师的童年到他的大学,从他开始工作到如今成绩斐然,从教育到家庭,从酸楚奋斗到甜美果实,我们谈得很尽兴,而我们四位延老师的学生,也都是收益良多。这是第一次采访,或许我们缺少经验,但我们的这次采访,确实让我初步了解了延老师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经历。或许,有些经历与感悟我们早已在书中看到过,但当面对自己的班主任老师,尤其感到这种经历与感悟的真切、真诚。

采访在第二节晚自习开始不久就结束了,回去以后,我又把录音听了一遍,然后动笔写稿。第四节自习,我交给了同去采访的另外三名同学,他们提出了修改建议。第二天,郑珮说:初战告捷。

我为我们的成果感到高兴,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和采访组其他成员郑珮、许瀚艺、王宝宁、周蓉蓉、宋峙鋆、冯晓一起,采访了其他一些老师。

和苗校长几次约定时间,但作为副校长和教育处主任的他,工作实在太忙,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我们最后约定在了3月9日的下午采访。但到了那天,又有德国访问团来访,因此不得不推迟。第三节晚自习,我和宋峙鋆、周蓉蓉还有慕名而来的同学丁川、郭大朝、胥逸萌一起,来到了刚刚送走德国客人的苗校长的办公室。

和苗校长的那次交谈,同样使我印象深刻。我们师生之间的亲切交流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直到晚自习第四节结束,我们还在兴头上。但是同学们要休息,苗校长也要像往常一样去查学生宿舍了,所以我只好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提前结束了采访。

教授政治课的苗校长说起话来,条理清晰,思路清楚,从他的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还有调动,他娓娓道来,我们竟然没有插话、“挑刺”的机会。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瞬间,是他谈起学生社团和自己的女儿时。学生社团,使他倡议和主导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如今也可以说是他教育教学的新成果,是他事业的闪光点;而女儿,则是事业之外的家庭的核心,对自己的值得骄傲的优秀的女儿,他感到十分欣慰。他的目光与语气语素的变化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真情为家、为工作、为事业的男人。

我们的整个采访活动,持续了大约一个月,我们共计采访了二十多位教师,而我,参与了其中的大多数。一路走来,我想有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老师们的共同特点:真诚、奋斗、责任感。而我也有几个词语可以形容我的感受与心情:感动、感谢、感佩。

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因为,这是人生与人生的交融,是智慧与激情的传递。而教师,正是这个传承事业的载体。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照亮了别人,牺牲了自己,而我想教师应该是太阳,给万众以光芒,还自己以满天下的桃李。

采访的心得体会 篇4

“毛概”课实践小组前往桂林市养老院进行实地考察,经过采访,收集到相关数据。将整理数据后,我们小组总结以下几个共性问题。经过采访,我们发现,当今的敬老院和的奶奶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很多人对养老院的理解,其实还是在十几年前对这些养老院的这样的印象,即住在那儿的基本上五保户,或者是鳏寡孤独的这些老人,是那些没有子女或者被子女遗弃的,但是来到养老院,我们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能够有这些家庭的回忆。通常我们会觉得很多老人心理上他们无法接受,觉得好像住到养老院里就是这样一种感受,好像是会不会被别人说自己被遗弃了,但是经过采访和参观,我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对新有的养老模式有一些新的重新的认识。

养老院外观很和谐美观,充满了温馨快乐的气氛,里面布局合理,既现代化又符合老人生活环境要求,一进去就有一种家的感觉扑面而来。在老人脸上基本都看不到愁容,而是快乐安度晚年的祥和。

接待我们的是养老院主任,她热情和蔼,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由于很多老人缺乏比较清楚的表达能力,主任给我们安排了覃奶奶配合我们的采访。采访进行得很顺利,交流中我们知道,覃奶奶以前是上海人,嫁到桂林之后一直在桂林生活,她给我们描述了她过去生活的'艰辛和劳苦,但是从她满脸的笑容上看到的却是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问及在养老院的生活,她表示基本满意,膳食和服务都达到老人们的要求。为了不给儿女添麻烦,她选择过年过节都在养老院度过,对儿女能那么理解和体贴,我们深深为此感动。

接着我们采访了工作人员谭阿姨,据了解,她已经在养老院工作了六年,她向我们透漏,很多人对这里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都不满意,纷纷选择了辞职,而她却不离不弃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辛苦苦工作了六年,由此可见,谭阿姨对养老院有着特殊的感情,她有着一种奉献精神,我们不禁肃然起敬,由衷钦佩她舍得付出的高尚人格。在养老院工作的薪资只有微薄的900元一个月,工作时间长,晚上还得上夜班,由于员工不足,上班时间基本都是排的很满。这个问题,谭阿姨也表示担忧,希望有多一些肯吃苦肯付出的人到此工作。

最后我们采访张院长,她对我们的到来也表示欢迎并希望以后能组织更多类似的活动,丰富老人生活,给他们的生活添彩,带来欢乐。她表示目前养老院发展中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和工作人员缺乏,如果这两个问题能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并给予解决,相信养老院的生活会有更大提高和改善。经过三个小时的采访和参观,我们总结出养老院发展中遇到的以下七个主要问题:

(1)养老院床位普遍紧张。这个问题是大多数被采访养老院存在的,其存她的严重程度不尽相同。总体来分析,和城市的繁华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和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

(2)养老院设施基本达到老人们满意。这里有专门的厨房和专门的厨师,还有电视供老人闲暇时观看。

(3)于文娱方面,养老院待进一步完善。相当一大部分被采访的老人对于养老院文娱活动感到欠缺、需要完善,生活总体来说比较单调。老人节基本没什么节目,有的话也只是学生到此搞一些老人互动。这需要养老院对这方面加重关注,

老人的生活不仅仅在物质,也在精神。身心健康了,才是真正的健康。

(4)据一些老人反映,养老院中存在一些“个别老人”,所谓的个别老人是指与其他老人不合,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漫骂或做事影响他人生活的老人。由于无法对其进行个人隔离,所以一直是养老院中的一项头疼之事。养老院目前对此类事情的态度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解决的办法

(5)部分养老院饭菜质量有待提高、并建议分类再细致一些,以方便老人们对于食物的满足和选择。

(6)部分老人对于养老院的收费认为过高,希望可以降低收费。因为老人们已经没有太多的资金来源,对于高额的养老费用感觉吃力。这个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对其进行合理的收费规划,以能让更多的老人能养得起老。

(7)对于在家养老和养老院养老的选择上,百分之八十五的老人对选择养老院养老不后悔。

此外,还存在很多细微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养老院认真分析,尽力解决。只有这些问题逐步解决了,老人们对于养老院的认可度才会越来越强,国内的养老业才会完善起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