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培训心得体会【优秀10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语文培训心得体会【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1

重温课标,更新理念,我区全体语文老师集中于实小,重新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目标进行了细致认真的解读,观摩了两堂在全国、全省获好评的展示课。通过暑期语文培训短短两天的学习,我感觉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小结如下:

1、面向全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语文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少数语文尖子,不是为了让他们去当作家,更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语文教育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他们日后适应社会提供基本保障。语文素养应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包括热爱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态度、情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通过认真解读阶段目标,我觉得语文教学不能随意拔高,求全求深,而应从儿童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突出基本目标,夯实基础,体现语文基础性特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养成。

2、转变观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应把课堂教学视作是师生生命交往互动的活动。要努力营造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在学习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

在两堂观摩课中,我们能深切地体会到老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的伙伴,师生之间对话平等。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孩子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孩子们在智慧的挑战中享受着学习的乐趣。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必须真正转变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观念。教师不是权威,学生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要真正确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主动学习,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3、挖掘教材,整合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应达到的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内容涵盖了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同时还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些目标的制定都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定的,这三个维度是紧密联系为一体的。在备课中,要认真研读文本,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因为教学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2

20xx年8月21日至27日,我有幸远赴xx参加了xx区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专家们在知识上的博学多识和业务上的钻研精通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李xx老师《把握学段教学重点,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讲座,犹如一道精神的美宴,给予了我营养,也指明了我今后阅读教学的方向。

报告中,李老师用简洁明快、轻松幽默的语言帮我们理清了语文课标的思路,从低段的字词教学,到中段的组词成句、组句成段,再到高端的组段成篇,让我们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接着,李老师分析了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指明了教学重点。听了报告,我明白了句如何教,段如何教,篇如何教。

李老师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课标疏漏----对中年级有关“段”的指引没有明确参考,以至于“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他认为语文阅读教学也是有章可循,有清晰的脉络,并不是众说纷纭的“数学教学一条线,语文模糊一大片”,“数学学习如堆塔,语文学习如积沙”。李老师通过大量的案例让我明白怎样由语感状态进入语识状态,能用结构化语言说出自己的理解,才叫真懂,这样才不模模糊糊。

李xx老师让我们明白了在备课时,要紧扣学段,同一篇课文在不同学段教时,预设的阅读教学方案是不同的。他的课例让我们感到:只有在文章中别人不会留意的地方多驻足,才会发现文字背后的旖旎风景。李老师课堂上的读写有机结合,有机融合也给我们颇多启示。

我还知道了低年段重点是句子的教学,理解词意、句意,想想画面,知道从这个句子学习什么,进行写话练习;中年段重点是段的教学,理解全段的意思、结构,学会读懂段的方法,练习写一段话;高年段的重点是篇的教学,理解全篇的意思、结构、主旨,学会读懂篇的方法(鸟瞰、解剖、会通),练习写作整篇文章。如果按此步骤扎扎实实地教学,我们带出来的孩子阅读、写作水平能不高吗?

李老师的报告结束了,但学习没有结束,我一定会通过博客等方式继续向李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在实践中让孩子有所获——收获快乐;让自己有所得——得到幸福。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3

作为xx学校初中语文四班的一名老师,在教学中,我自始至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学习流程和要求,全程参与了本门课程全部专题资料的学习;保质保量地全部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必修、选修作业、对其他学员作业点评及互动评论。经过学习研修,开阔了教学眼界,拓宽了教学视野,增长了教学知识,交流了教学经验,提升了教学技巧和本事。为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和扎实推进,打下了较好基础。现将主要学习及感受情景汇报总结如下:

一、经过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文言文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名著阅读”等专题的分版块学习,集中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课题研修,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这对于从事一线教学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经过一系列系统的讲授与学习,我作为学习者的角度来说,觉得这样的培训方式与资料更易于理解,更加能集中一点加以突破,到达研修和目的和效果。

二、经过这几个月的平台培训,让人没想到远程研修却是如此的丰富,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学校的学习生活:上课——做作业,还有指导教师的精彩点评更上让人心生敬佩之心。在这一平台上,有一线教师的上课实录来弥补理论的空洞,有教授的理论为我们导航,有各地同仁的精辟点评,有专家的即时评说,有课后反思研讨,有困惑的解答,有鲜明热烈的在线研讨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我未曾料想的。

三、经过研修,我深深感到了自我的不足。当看到别的教师旁征博引,理论结合实际,侃侃而谈的时候,我发现自我的理论积累实在是浅薄得可怜;当看到别的教师洋洋洒洒,或做散文或诗情勃发时,我发现自我的文笔生涩得很;当别的教师活力万丈的时候,我有时却难免会偷偷懒,这一切都让我十分惭愧。是啊,我确实需要把自我的一桶水注满,才能给学生一杯水。

四、我经过这次学习,不仅仅是对语文教学专业知识上的收获,一种潜心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的学习态度,更重要是一种教学态度,一种教学意识。不管是“综合性学习”还是其他语文教学专题,作为教师我们都应当能够当学生的引领者、主导者,加强文化熏陶,加强审美活动,加强自身业务素质,与学生共同感受,这样才能在教学上碰撞出精神的火花,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综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本事,培养健康合格向上的人才。相信经过这次学习之后,我能够更好地将本次学习的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

这次培训中还使我进一步明白了《新课程标准》主要体现了素质教育精神和人文思想,异常是把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作为提高学生本事的前提,真正实现经过初中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而改变被动和枯燥的“理解型”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做中学,在学中用。让学生经过观察、体验、实践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其思考、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合作精神。

经过研修,我觉得还应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和成功意识的培养。成功体验能使学生产生自我满足和愉快的情绪感受,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经过这次初中语文远程研修,我收获很大。我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研修的平台“活到老,学到老”!

参加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4

我作为一名农村普通教师,通过对远程培训内容的学习,是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业务水平。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语文教学这项工作。要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语文教学不能只重课本,抓课堂;而应跳出课本,跳出课堂,指导学生把课本上学的、课堂上学的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语文”的身影无处不在,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

将校园里的通知、墙报,商场里的商品介绍、牌价,街上的路边牌、招牌、广告牌,课外读物《科学画报》《十万个为什么》等上的语言文字,旅游景点里的楹联、题词、诗词、摹刻,庙宇里的碑文,报刊上的文章,电影上的人物语言……充分运用到语文教学之中,课堂才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学问”。

语文教学要充分调动现代化是手段。新发明、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条件。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和学习也要“与时俱进”,随身听、电视、VCD、DVD、光盘、电脑、软件、网络……都是我们教学和学习的好帮手。比如说,一个光盘就能容得下几部甚至几十部世界名著,让我们在声、光、电中学语文,使学习更生动更活泼更有效!互联网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为我们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5

我参加了区小学语文培训活动。两天的时间,我们听了三节公开课,观看了两节录像课(全国青年教师特等奖的课),聆听了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报告和现场评课、答疑互动,收获良多。

纪晓菲、钟斌、赵晓蕾三位教师分别执教了公开课,她们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纪晓菲教师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设计思路清晰,教学重点抓得准、处理好,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钟斌教师执教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识字、写字、朗读训练到位,启发学生展开想象阅读,理解词语处理得当。赵晓蕾教师执教的《伯牙绝弦》,教学思路清楚,读的方法指导到位,问题找得准。

三位教师的教学并非完美无缺,但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她们最闪光的地方。也许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必须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了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就会得到欢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每一天微笑着应对别人,包括我们的好学生,那么,展此刻别人面前的将会是最美丽的我们的努力也将是最美的。

观摩的两节录像课,更是为之赞叹、称颂。但赞叹、称颂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她们的课堂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让学生乐此不疲?

①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教师的语文功底十分扎实,语文素养很高,都能做到深入研读教材。

②驾驭课堂教学本事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构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下一步要努力的。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关于《阅读教学》的专题报告更是让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一是了解了修改后新课标的有关情景。二是明确了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三是明确了各年段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四是明确了怎样改善语文教学。五是明确了今后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丰主任的总结讲话,指明了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提出了语文教学需要改善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对于教师的成长发展提出了诚恳的提议,让我认清了今后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仅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仅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挑战的教学,仅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仅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6

乍暖还寒时节,“三思而行——语文课改十年之批判与重构”小学语文90学时培训在雨后初晴的温大学院路校区如期举行拉开序幕,因为一直忙于学校一些杂七杂八的琐碎事情,较少有机会参加语文专业方面的学习培训,因为一直教着高段的语文课,对低、中段的语文教材、教学几乎从无接触,心里对本次培训学习充满了憧憬。90学时报名时,听着学校同事对组班徐俊老师的推崇,心里更有一份真诚的期待。

培训伊始,徐老师从教学意识、教学结构、教学主体、教学内容、学段意识、教学技巧、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教学流派等方面对课改十年的教学常态进行反思,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此后三天的理论学习中,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令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

徐老师的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让课堂走进生活,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操练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这才是真实的语文教学。让课堂走进生活,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课堂才会显得朴实而又睿智。

理论学习完成后,在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徐老师亲自上阵为学员们展示了《荷叶圆圆》、《因为善良》两堂低段、高段风格迥异的示范课。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让我领略了语文教学别样的精彩,对文本的深度研读,对教学设计的整体把握,对学生的调动和细致入微的引领,对课堂问题设计到整个教学流程的优化,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到课堂训练的实施,都值得我反复的品味。观摩了徐老师的本真课堂,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语文教学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让我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让我对语文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此次小学语文专业发展90学时的培训学习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让我不仅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启迪,更感受到了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我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更多的收获。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7

本周末我和吴昊鸢、段巧红、郭秋丽共四位老师,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儿童分级阅读及课内课外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共分四场,每场活动都是首先由地方名师作课,然后再由专家评课并针对分级阅读讲座。

听了名师的引领课,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动、有趣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王小娟老师讲授的“谢尔诗中的不可思议”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她真真切切的让我感受到大容量的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实施的,王老师在课堂上用她那富有吸引力的语言,边说边唱,边教边练,学生学有所得,兴趣盎然,但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什么是才是高效的阅读课呢?阅读课上我该做些什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课上乐学、善学、学有所得呢?

还有张艳华老师的课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张老师的课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真正体现了课堂“静、实、高”的效果。尤其是“实”这点体现的特别充分,不光是“实在”,而且是“朴实、真实”,没有光鲜亮丽的图片动画,没有生动有趣的游戏互动,有的却是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细致的讲解,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本次观摩活动还有王泉根、秦文君等多位专家助阵讲座,当然专家们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我暂时还无法深层领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只要我们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一定会有自己不一样的建树。

想一想一名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凝聚。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实是生活的本质,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专家们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用真情拨动学生那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创造的精神的琴弦。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8

8月2日有幸参加了全县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培训,经过对中年级习作教学策略的解读和名师课堂的观摩,我收获颇多。中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到无从下手。介于这些,在教学时,要教育学生从现实取材,说真话,写实事,做一个诚实的人。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深入浅出话“习作”,排难激趣巧安排。

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痛,认为写作是麻烦的苦差事,更是无法下笔去写。首先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排除他们对作文的畏难心理,告诉学生写作就像我们平时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那样平常。取材于实实在在的生活,写身边的人和事。其二,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不会提高的。因此,在提示习作题目时,就可以变样地以谜语,讲故事,图画出现。以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如教学生写人物时,就可以故意说出班上有显著外貌特征的同学,如说:“他个子较高,有1、25米,大概有55公斤重;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脸蛋,眼睛显得格外的小,似乎整天眯成一条缝;笑起来,雪白的牙齿中有一个洞;因为胖了,所以肚子很大,走路时好似圆球在地上滚。”让学生猜是谁。然后现场素描,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这个人的外貌。趁学生兴趣盎然时,相机问道:谁能说说他的体貌特征呢?教室里就会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接着就完成了本次习作。

二、引领学生勤观察,取材现实收效大。

学生习作时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话可写。这就避开书本上的死要求,而是引导学生做有心人,让他们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利用课间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生活见闻,把所看到和所听到的都一一记录在事先准备好的日记本上。开学时可以要求每个学生备用一个小小的日记本,随身带着,平时发现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把它记录下来,并且老师要做好表率作用可以和学生一样,天天坚持,不分写的字数多少,篇幅长短,语句是否通顺优美。只要求真实就行。让学生养成平时积累词句的习惯。为习作时打基础。为了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老师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想象能力。

三、动静结合两相辅,水到渠成亦自然。

平时在静态的课堂空间借助一些图象、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六感器官功能是往往不够的,写出来的片断枯燥、乏味,不真实,不动人。如:教学生写一种植物《花》时,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去观察各种花草,最后回到教室,叫他们各自说说自己看到的植物的样子。这样,由看到说再到写,顺理成章,写作就水到渠成,不用再费力了。

四、抓纲求精要,培养学生想象力。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多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作性。“小学生的作文虽不是艺术创作,但同样需要运用生动的联想。”怎样才能使学生沿着作者的思想续写下去,也就是续写故事。它既能巩固了课文揭示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五、注意下水文的运用

每一次习作课前便都要写写下水文,写完之后讲给学生听,为什么要这样写,写这样的事是为了说明什么,动作、语言、神态,都是为什么服务的。这样做可以很好的给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六、多鼓励,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因为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成功的喜悦。学生最喜欢的是表扬和鼓励。老师要把奖励当作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对学生的好作文,得以较广泛的传播,这也成为学生写作的动力。平时给他们的评语都是鼓励的话。好的作文在班上朗读,并送给学生一个小礼品以此鼓励,使他们对习作更有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的几点体会,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更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实践,定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9

能参加20xx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通过这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培训老师的指导、参与了同学之间的各种讨论与交流,让我学到了很多大学时候和自己一人没办法学到的知识,让我们的知识得到补充与更新,真的是受益匪浅。

一、我们是贫困地区,各种资源相对落后,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课时量又少,所以导致学生上课效果不是很理想,通过国培让我知道了,不管条件如何,我们老师都要尽能力去应用好我们所有的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好这门课程。

我们教师要知道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及教学方法,积极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达到生动灵活,让学生更喜欢更有兴趣学好知识。

二、通过培训,让我又一次很好的学习了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处理,让我深刻的了解到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处理在教学中的好处,虽然我对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处理还不是很熟练,但我还会继续学习,争取更好。

三、这样的培训,让我们在家里在学校就能学习,就能与各地知名专家对话,就能与各处同学交流,对我们山村而且很少外出学习的老师来说感觉我们有了走出大山的感觉,让我们山村教师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能为自己的知识库补充新鲜的血液,达到更好的“新陈代谢”,这就是国培的好处,就是我们信息技术的应用,国培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智慧。

通过国培,我们的思想和眼光不再局限于小世界,能够想得更多看得更远!那么这些方法与知识我们就可以加以转换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我们师生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生活。

四、国培告诉了我们,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我们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新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勇于创新,打破传统!

总之,学习了多媒体素材与采集这门课程,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研修,好好应用资源,争取把最好的最优的传授给学生,让我和学生共同进步!

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天地万物,以人为贵”,“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规定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也就是说,应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

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也许在我们的工作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了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就会得到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每天微笑着面对别人,包括我们的好学生,那么,展现在别人面前的将会是最美丽的我们的努力也将是最美的。

我从事的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孩子,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纯洁而无暇,他们需要老师最无私的关怀和爱护,我们只有用我们满腔的热情去爱护每一个孩子,用我们无私的真诚去培育他们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

朗读训练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学生只有在读懂的基础上,才能有感情朗读。

在生活中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但在学习中,他们对课文的情感的体验是不足的,而且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发挥部分学生的优势,让他们把从朗读中体会到的那一份情感说出来,取长补短,带动其他学生对文本中情感的体验,使那些对文本中的情感体验不够明了,或暂时还没有体会到的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有利于全体学生把这一情感更鲜明地表现出来,为感情朗读课文指明方向,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范读。

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使语文课堂成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新课改是系统工程,可谓任重道远。经过学习,我还学到了

(一)收获的是差距

先来回味一下这段时间收获的是什么?我感觉我收获的是差距,是我个人跟那些名师之间的差距,自身有一种知耻而后勉的感觉,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真正能够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悟,让我真正体会到重视理论的重要性。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开悟,名师开悟不如自己顿悟。”而我却还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在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下,我们才会有自己的顿悟,才知道自己该朝哪个方面去努力。回到学校,结合实际,我进行了反思和总结,方知我要做的努力太多了。我们现在所教的语文,经过这些专家、权威人士的研究探讨,正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转型,正在改革中创新。而我平时在上语文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还只是在为教课文而教课文,没有真正达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课程内容”这一质的飞跃。特级教师沈大安说:“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是一节不入门的课,因为没有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似乎比第一种好一点,但好不了多少,也是属于一节比较差的思想品德课,而第三种水平是积累语言,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这样的课,才是一节真正的语文课。”于我而言,这样的课,是一种境界多么高的课呀。

(二)为孩子们经营

我觉得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给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送给孩子的一件终身享受的最好的礼物。最好的大学是图书馆,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学生阅读,让学生获得充实、幸福的人生,还是让孩子阅读。让孩子阅读就等于送给孩子千里眼、顺风耳,让孩子博古通今,就是让孩子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我想我这一年里要给我们班的孩子经营的就是课外阅读。让我的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当然我也知道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

(三)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那么这桶水从哪里来,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新课程实施后,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看,要求教师要专业化发展,要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加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教师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就要不断地阅读,要博览全书,要坚持阅读名著、阅读经典,让这些名著、经典来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这样我们的知识才能时时处于更新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学生,去引导学生,并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为应付读书而读书。

学习培训是短暂的,收获是深远而充实的的。今后的内化,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