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为您整理了幼儿园教育心得【最新8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孩子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的重要手段,所以常规教育方法很重要。我们为了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常规也尝试进行了以下几种常规教育方法:
一、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让幼儿通过老师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幼儿有个榜样学习,其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但幼儿对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们老师应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特别是对能遵守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像其学习,巩固,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解决幼儿不愿洗手的坏习惯,老师可以让以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做示范、展示给幼儿看,在这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后,老师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幼儿有种荣誉感,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二、引导法
引导法实际也是种榜样教育,主要通过讲述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从而使幼儿遵守常规、做榜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都喜欢听一些好玩有趣的故事,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如:老师向幼儿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让幼儿明白故事中的角色,教育幼儿爱惜粮食。在进餐时强化幼儿,这样幼儿就会有意识,因此,掉饭粒现象明显减少。老师可以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使幼儿在故事中明白。
三、行为巩固法
行为巩固法是教师定期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检查和评比,从而是幼儿在生活常规的约束下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在巩固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可以评红花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对行为习惯较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教育。
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对幼儿的成长很重要,也能更好的帮助老师和家长教育孩子。所以,在本次的幼儿常规展示中,幼儿无论是从哪一方面的常规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在这里也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的常规教育方法。
最后,也想对大家说,常规培养是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不怕烦,有耐心,多与孩子交流,你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许多闪光的东西,让那么多闪光点凝聚在班级里,那你的班级一定是一个特色的常规班。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个学期开始了有段时间了。看小朋友们一天天的懂事,一天天地在长大,心里总是乐滋滋的,和他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年一般,和他们在一起尽情的玩耍,任何烦恼都被这爽朗的笑声冲到云外去。这或许就是孩子那颗天真无暇的童心所具有的魔力!这让我感触最深,有时甚至想:我不仅是在教育他们,其实我也在受他们的影响。真正的生活在他们当中,才使我深刻的体会到成为他们老师的那份自豪感。
人的一生中,短短几十年,而幼儿时期的教育对个体的影响是最大的,可以说,关系到人的一生。“师者之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工作的“园丁”,必须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事事率先垂范,才不会失其本来之意义。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幼儿学生的健康成长。幼儿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主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
选择幼师,是我的梦想,站在教育的讲台,是我的追求,短短两年的教育生涯中,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在教育工作中,让我学习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虽然,站在教育的讲台上,感到工作压力之大,工作之累,讲好每一堂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课前的备课,课前的设想深思等等。但每当想到孩子们那天真的笑容以及未来的希望,一切都是值得。
在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中,很多只是看到了表面,对工作者都加以了误解,大多数人都认为,幼儿园的工作是最好做的,每一个人都会做,一般的人都能做得到,做幼儿老师并非难事,只不过是带一下小朋友,没有什么的。但是,我要在这里告诉各位,你们只答对了一半,幼儿的健康成长,背后有老师付出的心血,又谁知呢?人生就像一盘棋,如何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下棋第一步,最为关键。
“三岁定八十”可想而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虽然自古以来,也有“万事开头难”的说法,但是作为一名幼儿,在这一个时期中,模仿能力是非常的强,让人望之惊叹,学什么都很容易上手,作为这一个阶段的幼儿来说,天真无忧无虑,在对任意事物之中,都是充满了好奇感,充满了奇思妙想,所以接受能力当然是最强的时期,而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对幼儿的今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必须先做好自身的模范作用,在与幼儿接触时,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使幼儿有一个好榜样。
如何去带好幼儿一直是我们作为幼儿老师研究与讨论的话题,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全方位的发展,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设计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类科学游戏活动。
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皓月当空,闭上眼睛整理这一天的思绪。这种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令我满足,一种幸福感洋溢在我心中。
闭上眼睛想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上课时的精彩瞬间,幼儿园的面貌,心中一阵欣喜油然而生。现在的我,犹如一株含苞待放的花朵,而幼儿园这方宝地给予我的是充足的养分,让我的青春如鲜花般绽放。
对于一个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教师来说,吸收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教学思路及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此刻想到教学,我的思路留在了上面,似乎一切都在此刻凝滞,让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让自己的思绪漫步。
一生,是一个多么无法想象的时间概念,他漫长、坎坷、布满荆棘而又令人无比向往。幼儿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像春天刚发芽的小草,稚嫩而又充满生命力。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面对的是一群模仿能力及可塑性都处在较强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智如同烧制前的陶器,一旦成功便成为一件光彩夺目的瑰宝。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是多么的关键,而礼仪教育则在幼儿教育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儿童可以轻而易举的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好母语及更多的生存技能,拷贝许多的行为和思想,同样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差。因此,引导他们接受正确而有效的教育是关键。想到这里,班里的一位小男孩的身影浮现在我眼前。众所周知,迷宫游戏是每位小朋友都喜欢的,这位小男孩也不例外。在别人玩的时候,趴上去就抢,用胖胖的小身体去推、去挤。为此,我急中生智,运用讲座中的理论来精心组织了一堂课。课的名字就叫“迷宫该谁走”。我请小朋友分别扮演有礼貌的用“您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贯穿始终的“礼貌版”走迷宫游戏场景,和类似于小男孩情况的场景。其他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唯独他自己,显得闷闷不乐。课后,我找到他,我们盘腿坐在草丛上,问他“宝贝,今天的游戏好玩吗?开心吗?”我们就在那里谈着游戏过程中其他小朋友的表现,突然,他大声地对我说:“陈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去和小朋友们争抢。”当时的我,看到他那双清澈的眼睛,心中一份自豪感洋溢在心间,那种如春风沐浴的感觉,在我的心头荡漾。
其实,教育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课堂上的时间,那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包括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的感染与熏陶。许多的家长在孩子面前与别人争抢座位,与同事谎称自己有事不能参加会议。这一切,对于还不能明辨是非,懵懵懂懂却以成人为榜样的孩子来说,却可能当作一种理所当然而铭刻于心。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一种不好的现象出现。教师教育五天,而家长却可以在不经意的环境中将努力化为泡影。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加强家园联系,与家长多交流与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进行多方面的教育都未尝不是我们共同进步的好方法。
环境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与老师是儿童的第一环境。哪一位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小公主、小绅士呢?但只要有方法、有正确的思路,教育便会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效。教育不仅仅只是停留在显性的教育场合,而更应是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氛围,也正是这样,教育如涓涓细流更持久的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中国泱泱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在一代代的传承及发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也为每一位儿童所熟悉。但如何做好,也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深思的问题。
窗外,景色依然。一切都那么安静祥和。但是我,心中在不断的泛起涟漪。现在帮每一位孩子修剪枝叶,将来回馈我们的会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让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与环境,同时我们也相信在八一保育院这个大摇篮里,将会孕育出一批批知书达理的小公主、小绅士,他们回报我们的将会是一个最伟大的民族与国家!
要说我的育儿心得真的没什么,大家都初为人母,一切都得摸索。宝宝一天天长大,我也和她一齐慢慢成熟,怎样理解孩子,学习探索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xxx是一个脾气很倔的孩子,但又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乖孩子,你越对她凶,她就越哭闹得厉害,你要是蹲下来好好和她说,反而会乖乖听话,懂事的让我们吃惊,跟小大人一样。所以我经常和她互换主角,让她来当我的姐姐甚至妈妈,她会一一告诉我这个要这么做,那个不能够这样做,之后她也就慢慢改掉了平时不好的习惯,而我到达了预先的目的,感觉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先天的,后天的培养很重要,xxx虽然有脾气,但很爽直,我不喜欢孩子像个牛皮糖那样粘。她就是哭也不会很长时间,在她没完没了的时候,我们就采用转移的方式,比如她吵着要去哪儿哪儿玩耍,或者买什么什么玩具的时候,我会突然说“哎呀,昨日爸爸买的那个玩具怎样不见了?”她就立刻不闹而是去把那个玩具找不出,还说“你看呀,不是在这吗?”早上孩子往往会赖床,个性是冬天,闭着眼睛缩在被窝里不肯起来,我就拿了一样东西,在她耳边说“看看这是什么呀?”“你明白吗,这天亲公给你买了什么好吃的吗?”她立刻就清醒过来,呵呵,还屡试不爽呢。
但有时候也会很无理取闹,这个时候什么大道理都不管用,那就不理她,把她晾一边,全家人步调一致,她会哭到东哭到西,然后有个“好人”就站出来,跟她讲道理,这个时候她立刻止住哭闹,还一个劲的说“妹妹乖,妹妹不哭了”我们全家就立刻会意的笑起来。孩子还小,我们的教育都是正面的,从来不恐吓她,说什么大灰狼来啦,妖魔鬼怪来吃宝宝啦,也从来不把孩子关到黑房子里。不能给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下阴影。老师经常表扬她的小手很巧,我们大人当然很受用,可这也是她每每把家里搞的一团糟后才出的结果,让她收拾干净,必是不愿意的。
其实,我并没有要她有多聪明、多能干,顺其自然,告诉她生活的常识、做人的道理,我觉得就够了。幼儿园是孩子最快乐的地方,是孩子的天堂,是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让他们有节制的玩耍,认知,让他们明白尊老爱幼、亲切待人、友爱同学、关心别人,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学习,身心都健康这就足够了。
和宝宝在一齐,自己常常也会变成小小孩,甚至一家人都会变成小小孩,亲婆常笑称全家都要变弱智了。我们用她的心感受这个世界、解读这个世界,亲爱的宝宝,期望你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每个家庭的期望,也是全社会的期望!
怡菲是个性格有点像男孩子的小女孩。凡是教过她的老师没有不头疼的。
她个头不高,在班里众多高大的孩子中并不怎么起眼,但是却特别喜欢和男孩子一起玩。钻桌子、上椅子是常事。尤其是午睡时,她不但自己不睡,还会抓抓这个,捏捏那个,弄的其他下朋友无法入睡。没办法,为了能让她安静入睡,每天我都会抓着她的小手,轻拍着她,看着她入睡,慢慢地她改掉了一些不良的坏习惯。
渐渐地我发现怡菲虽然有些调皮,但却很聪明也很有爱心。常常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一些事情,因此我常常表扬她。每每听到我的表扬,他会更加努力地去表现自己,我很欣慰。渐渐的将目光转向其他幼儿。
一天,班里的鞠欣诺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小裙子。我将她叫到眼前,夸了她几句,顺便帮她梳理了一下乱糟糟的头发并和她聊了几句。谁知这时怡菲大哭了起来,我一愣,忙走到她身边问她怎么了?她抽泣着说我不喜欢她、喜欢鞠欣诺了。我笑了,一把将她搂在怀里对她说:“怎么会不喜欢呢?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呀。”听我这么一说,怡菲破涕而笑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关爱,做老师的宝贝。由于怡菲的进步,渐渐淡出了我的视线,让她误以为老师不在喜欢她了。而我想对他们说的是:“老师永远爱你们。”
妍妍是我们班这学期新插入的一位幼儿,又是新搬来南桥镇居住的,也就是说,她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新的班级、新的小朋友,还要面对新家周围的新环境、新的语言。刚开学,妍妍的奶奶就和我打招呼,表示了极大的担忧:孩子自理能力较差,与外界接触少,比较娇气,性格内向,又加上原来熟悉的、说好一同来新班级的表哥最后的放弃,让她产生了“你们把我骗来的!”感觉,她怕孙女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把这个孩子作为开学初工作的重点。
开学初,妍妍对于新集体生活采取了完全的排斥态度:她拒绝来园、天天早上哭着、叫着、拉着奶奶的手死也不放;她拒绝参加游戏;甚至拒绝吃饭,老嚷着“奶奶做好饭了,妹妹要回家吃饭”。期间,家长也是万分担心,派奶奶来探视。
到了下午,妍妍竟然拒绝午睡,情愿站着。但是,她对于我已经不表示排斥,我带她上了厕所,允许她倚在我身上休息。对于这样一个敏感又娇气的孩子,我一开始采取的对策是“顺应”。希望她在熟悉新环境后,能够自主地接受新环境的规则,接受集体生活。但是,几天过去依然没有成效。她依然拒绝和大家一样,在集体活动时也总是游离在大家之外,从不参与。和奶奶商量、交流妍研的情况,奶奶表示,只要她不哭,她想怎样就怎样。开始,我也认同家长的观点,认为稳定情绪是重点,但是,她这样的活动方式开始感染一些孩子,本来就不爱吃饭的博豪、晓岚、懿晨见了我对妍妍地迁就,趁机开始提出:老师,这个菜我不要吃的;那个汤我不喜欢……一天在喂饭时,因为,有小朋友把汤打翻,我急于去清理,就命令妍妍说:“接下来你自己吃饭,不许再哭了”。由于口气较严肃,我还担心她是否会号啕大哭,但是当我过来后发现,她真停止哭泣、自己在吃饭了。这次情况给了我信心。我开始改变我的教育策略。
首先从愉快来园开始,在和家长联系后,我和家长对她提出要求:开始允许早上来园让奶奶陪她玩半个小时,如果奶奶走时她哭了,那么第二天哪怕她哭得再厉害,也不让奶奶陪了。如果奶奶走后她没哭,而且在奶奶走后能和大家一起活动,那么第二天还允许奶奶继续陪她。开始一段时间,奶奶离开时妍妍还是哭泣,我没有妥协,很坚决地在她哭泣的第二天一进教室就让她奶奶回家了。我观察了一下,接下来的几天来园时她情绪有些波动,但忍着没有哭泣,后来的情绪基本正常,对我的要求并没有太大的拒绝反抗。我就奖励表扬了她,在以后的几天里,我逐步要求逐渐的脱离奶奶的陪伴,慢慢与愉快上学。随着要求的逐步落实。妍妍开始接受新环境,在教师的引导和一定要求的辅助下,她开始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游戏,脸上也逐渐开始有了笑容。
国庆长假上来,我很担心妍妍会重新对环境、对老师感到陌生,重新变得不愿来园,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妍妍早早地来园,高兴地挥着小手叫奶奶快点回去,然后和嘉怡、怡宁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去了。奶奶反映说,妈妈今天还在放假,叫她也继续留在家中休息一天,她却说“老师会等着我的”而坚持来园了
家长对孩子的变化感到惊叹,也自觉停止了中途来园探视,而孩子情绪也很稳定。这说明,教师的对应策略取得了效果。
分析与反思:
人的能力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是一个方面。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孩子性格、成长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就产生了差异。对于教师来说,过去我们的思维定式是调整环境来适应孩子,特别是在开学初的一段时间里,教师更会有意识地迁就幼儿。在这个案例中,一开始,我对应幼儿拒绝接受环境的行为,采取的对策就是顺应。因为教育对象是一个较为敏感而且十分娇气的孩子。我感到,孩子的一系列拒绝行为其实是她心理极为“焦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她拒绝环境进入他的生活,以给自己营造一种“安全感”,比如她拒绝吃饭就是很明显的一个行为。但是,当她在环境中有了一个具体的“依恋”对象后,(就是教师自己)我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策略,变“顺应”为“依从”。从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分析,由于教育对象的“敏感”使她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引起教师对待自己态度的变化,为了在陌生的环境中继续有一个可以“依恋”的对象,她开始调整自己的行为,反过来顺应教师的要求。就象妍妍在有天早上来园时对我说的那样:为什么老师天天早上抱抱我、晚上还要给我五角星(指老师和她之间第二天来园不哭泣的约定)?当时我回答“因为你是老师很喜欢的妹妹小朋友”。在幼儿逐步适应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的肯定应该和要求交替进行,这样幼儿在得到赞许之后,对于继续完成教师的要求就有了信心和兴趣。
吃完饭照例我带着孩子们出来散步自由活动,我发现刘烨伟和郭骏鸿他们不知是什么原因聚在一起,似乎还在争论着什么。我悄悄地走过去,他们似乎在挖什么东西。“你们在做什么呢?”“老师,我发现了一个‘宝石’!”刘烨伟大声地回答我,并且让开了一个小缝。我好奇的探过头去,原来不知道是谁在地上埋藏了一个玻璃球只露出一个小小的反光点在闪闪发光。他们在用小手用力的扒着,不少小朋友的手指甲里已经满是泥土,我赶紧问他们:“你们这样挖小手疼不疼呀?”“老师我的手疼了。”刘烨伟接着说到。“我的有点疼”“我的也是”……“那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给挖出来?”“用铲子”宋振豪说道,郭俊鸿马上说到“这里没有”刘烨伟不知从哪里捡来了一个小石块,问道:“老师这个行吗?”我没有立即告诉他答案而是说:“你可以试一试”他用力的在地上划着,玻璃球在地上暴露的部分越来越大,他高兴地说“行,这个行。”其他的小朋友也争相效仿从地上捡了些小石块在地上用力的划着,我赶紧提醒他们“小心一点,不要划到其它小朋友的手”他们很听话的放慢了速度,避开其它小朋友的小手。看着他们干得这么开心,我没有过多的干预,也没有告诉他们正确的答案,只是再次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后便去看着那边的几个小朋友去了。
没过多久郭俊鸿就拿着那个“宝石”跑了过来,很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挖出来了。”孩子们都兴奋的围着我。“老师这是什么呀?”“这是一个球吗?”我很认真的告诉孩子们:“这是一个玻璃球。”“老师我想玩玩”“老师我也想玩”“老师给我看看吧”……
“每个小朋友都想玩,但是却只有一个玻璃球该怎么办呢?”“老师我先玩”宇轩说到,“老师我想玩”张舒琦说到“可以小朋友一起玩”舒羽说道。我赶紧表扬了舒羽的想法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玻璃球。我们想出了许多得玩法可以扔着玩、可以藏着玩、可以踢着玩……孩子们玩得十分开心。
一个小小的玻璃球,一个意外的发现,却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快乐,我想对于孩子而言快乐也许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肯发现快乐可以无处不在。
开学已有一段时间了,小朋友开始学习自己排队接水喝,这时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可是那条队总也排不好,孩子们总是你争我强,你推我挤,还有几个调皮的小家伙总要去“加塞”,一个顶一个的往前挤,最前面的孩子被挤得摇来晃去,结果一下子把水都撒在自己身上了。对于这样的现象我提醒了好几次,可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一会儿队又乱了。这样的情况在别的活动中也屡屡发生。
这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容易造成意外事故,真是让我头痛。户外活动后我也口渴了想喝点水,忽然我的脑子里灵光一闪,于是我端着杯子悄悄的走到了队伍的尾巴上。孩子们看见了都用大大的眼睛看着我,成成问:“老师你干什么呀?”我说:“排队喝水呀?”他皱着眉头不解的说:“老师喝水也排队呀?”我回答:“对呀!小朋友喝水要排队,老师喝水也要排队!这样才是好孩子呀!咱们一起比赛看谁排队排的好,好吗?”成成马上说:“好”,其余的小朋友也高兴的异口同声赞成,那几个小调皮也马上排到了我的后面。看到这我不觉的笑了。回到活动室坐好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孩子们都积极的想办法,有的说,不推不挤;有的说,谁排的好就给五角星;还有的说,老师当小警察,监督小朋友。最后我采纳了小朋友的意见,但不是老师当小警察,而是小朋友自己轮流当小警察,不但监督小朋友的排队情况,也监督老师的排队。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警察,因为是孩子们自己想的办法,所以大家也都很听小警察的话,我们的排队乱问题迎韧而解,孩子们也从中体会到了维持秩序和遵守秩序的快乐。
当然,在日常排队,户外活动中,排队秩序也大大有了改观。以后,我还要明确的要求,反复的强化,相信会得到更佳的效果。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熏陶、甚至感召孩子,对幼儿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民主与集中要相结合,不能死守。教师更应把握一切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具体的环境中,通过亲身活动和情感体验来接受教育,也使幼儿能相对独立的解决力所能及的小问题,从而最终真正理解行为规范的要求。
不知不觉又两个月过去了,这两个月来好像一直都很忙,每天都重复着那些事,月初努力教着,月末紧张复习着,每天开晨会总重复着说“月底了各班要准备好小朋友考核工作了”每个月都要考核,看到那些小朋友又让我回到了自己高三时的情形每天都是考试,而且他们还是一对一的考试,曾好多次想问他们,小朋友,你们累吗?但话到嘴边又努力咽下去了,只默默地在心里说了一声:“宝贝们,辛苦你们了,然后又继续上课,试问一下这样的生活他们会开心吗?
记得我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有一个环节是考幼儿心理学,当时主考官问了我一个问题,题目是:“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叫刚刚,一个叫强强,两个小朋友在不同的幼儿园读中班,刚刚所在的幼儿园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诗等等,压力很大,而强强所在的幼儿园呢,每天以游戏多一点,没有太多的作业,强强每天都过的很开心,他们幼儿园的学习宗旨是“学中玩,玩中学,六个字,强强的爸爸看到刚刚学到很多知识,还能背很多的古诗,觉得很了不起,强强的爸爸也想把强强转到这所幼儿园去,问“强强的爸爸有必要把强强送到刚刚所在的幼儿园去吗?答案是:不需要也没必要。
幼儿始终是幼儿,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根本毫无意义,幼儿需要的是在游戏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动脑思考这样才记得更深更劳,也提高了他们的认知能力,幼儿需要的是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我喜欢幼儿是高高兴兴的来上幼儿园,快快乐乐的回家去,而不是因为作业太多功课太重,而愁眉苦脸不开心不愿来上幼儿园,我希望每一个在幼儿园学习的孩子都是快乐的,孩子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