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双减政策心得体会【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2021年,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提出全面规范校外培训的行为。“双减”政策作为一号工程,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如何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生活更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作业布置的更加科学合理就成了目前小学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作业设计素养。教师应建立正确的布置家庭作业的观念,不断强化作业设计能力,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适当的调整作业目标,根据课型有针对性的设计家庭作业,摒弃千篇一律的抄写、做题形式。提高作业设计能力也可以作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突破口和抓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创新作业形式,布置作业类型要多样化。作业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在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重视作业设计,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比如小课题研究、艺术赏析、体育锻炼、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创意制作等都可以成为作业,特别是要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
作业设计层次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布置和收效就会有差异。分层作业的布置,能够有针对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升,对教学效能的提升也是大有帮助。
例如:可以把作业分成基础训练、能力提升、拓展延伸等有选择性的作业模式。笔者针对语文学习的基础字词,设定“先默再写”。默的优秀的同学可以选择高层次的能力提升或拓展延伸的作业,而掌握不太好的同学,可以针对自己错误率较高的内容进行二次识记。因材施教,杜绝机械重复的无效练习。
对学生积极鼓励,多元化培养。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就要对教学对象有所关注,老师要走近孩子,注意观察他们每天在校的情绪状态,从学生性格特点、特长爱好、人际关系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在课中,有的学生口才很好,那就当小组发言人,有的学生写字工整,就当小组的记录员,有的同学心思缜密,就负责统筹兼顾、组织分工等。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其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全面且正面地认识自己。和学生共情,从而给课堂教学增效。
孩子的家庭作业在学校完成,课外课不上,家庭业余时间增加,父母和孩子做什么?培养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每天都过着坚实的生活,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像教孩子用筷子吃饭一样,只要他学会用筷子,他就可以自己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养成这些好习惯,无论他去哪里,他都可以自己学习、管理和成长。
1、陪伴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提前预览的习惯。汉语可以看到每节课的要点,记住新单词,不知道如何检查词典,积累。你也可以大声朗读文本,坚持写日记。数学可以提前看到知识点,写下你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英语可以听录音,磨耳朵,提前理解内容。
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告诉家长,或者再看一遍,分类复习。看课堂笔记,及时背诵。你也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构建知识。
养成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纠正错误是教师纠正家庭作业的一个主要困难。有些孩子就是不习惯及时纠正错误,每天积累错误的问题,等待老师去找他。父母可以让孩子每天晚上拿出家庭作业和试卷,及时纠正错过的问题,看看他们是否能做得正确。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写作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每天写日记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回复和总结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缓解情绪,鼓励自己第二天做得更好。
他的学习习惯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来养成,比如积累古诗词,举一反三研究数学题等等。
2、陪伴孩子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阅读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还可以丰富知识,对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如今,考试越来越倾向于学科素养的调查,阅读量大、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受益匪浅。
仅是文科考试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理科学习也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都促进思考,据观察,阅读量大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都好。
可以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也可以每周开一场家庭读书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演一演书里的故事……用各种形式带动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家长陪伴孩子一起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
3、陪伴孩子参加劳动,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
在家的时间充足,可以教会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如物品如何摆放,卫生怎样打扫,怎样美化自己的房间……将这些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都熟练掌握,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家里的物品坏了如何进行维修,劳动工具怎样使用,都可以教一教。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养养小动物,种一些绿植美化家庭环境。高年级的孩子还可以学习几样家常菜的做法,学会使用厨房电器,为独立生活打下基础。
让孩子在家里有一个劳动岗位,家里有一样事情是归他管理的,增强家庭责任感。
4、帮助孩子将兴趣爱好转化成个人特长
每一个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某些尚萌芽的素质,这些素质就像火花,要需要点燃它,就需要火星。家长要想尽办法点燃这颗火药,让孩子的一切天赋和才能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专注练习,鼓励不断发展,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逐渐形成个人特长。
5、督促孩子养成坚持运动的习惯
运动可以促进记忆力和专注力的提高,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坚持每天下班后带着孩子进行半小时的运动,既能融洽亲子关系,又能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每天可以坚持跑步、跳绳、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等,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锻炼。
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家长改变孩子也会改变。“双减”政策之后,家长角色回归,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养出和谐全面发展的孩子。
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估计就是“双减”政策的实施,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十分关注“双减”,我积极地去学习体会“双减”政策的精神,贯彻执行“双减”政策的要求,下面是我对“双减”政策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分享大家,供参考:
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有益处,能促进教育的良性循环,使学校教育回归教育的本位,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
“≤≥双减”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不是在教育责任上撂挑子,而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减少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的前提下,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要求学校的老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营造热烈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专注度,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统一作业要求,做到重点突出,形式多样,精选精炼,从而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量不减质。
“双减”政策的落实,能使孩子们在学校轻松高效地学习,也让孩子们在家的时间更充裕了。培养孩子和谐全面发展,不只是关注学习成绩,也需要家长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阅读习惯等等,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专注练习,鼓励不断发展,享受兴趣爱好带来的快乐,逐渐形成个人孩子特长,同时家长与学生同时进步。
二,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及学生的学习压力。
试想,如国家不实施“双减”,现在学生的教育将是什么样的状况。校外培训机构满大街都是,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倾其所有,把孩子送去上辅导班,这对于家长来说,在经济上是多么大的压力,因为孩子的辅导费用问题,造成多少家庭闹矛盾。对于学生来讲,在学习上又是多么大的压力,白天在学校里学习,晚上或周末又被送到辅导班学习,本应是轻松学习,快乐生活的年代,时间却被无休止无效辅导占去。孩子的开心何在?孩子的健康何在?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差?为什么现在的青少年有那么多得抑郁症的?大家想过没有?其实,要想孩子学习高效,首先孩子应该是快乐开心的,身体健康的。只有孩子的心情是愉悦的,身体是健康的,他的思维才是活跃的,他的记忆力,专注力才是最好的,一味地逼孩子死学,搞题海战,搞辅导,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使家校责任更加明确,要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家校需同心,学生在家时,家长要真正起到督导作用,不能光依靠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及孩子的老师对孩子的督导。只有家校同心,孩子们才能走得稳而快。否则,光靠孩子的自觉,家长不管不问,孩子们走不远。
以上即为“双减”政策学习之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