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优秀6篇)

检讨自己平时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父亲在信中写到:老爸向你道歉,但你也要体谅老爸;只因母亲说过“纵使我不识字,但把女儿的信拿在手里就觉得温暖”,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范文 篇1

据报道,陈斌(女)是北碚实验中学的英语老师,陈斌(男)是北碚玻璃器皿厂的员工。今年都是46岁的夫妻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据了解,陈斌夫妇平时相互称呼着一个同样的“斌”字,恩爱异常,据他们的亲戚朋友介绍,陈斌夫妇几乎不吵架,感情好得大家都很羡慕。

那么,他们平时如何区分对方叫的是男陈斌还是女陈斌呢?据悉,每每单位同事来电话时,一句“我找陈斌”让家人犯难。后来双方同事知晓此事后想出来一个妙招:称呼陈斌(男)为“男斌”或“公斌”,称呼陈斌(女)为“女斌”或“母斌”。家里人为了区分二人姓名也有妙招。在陈斌(男)家里,他排行老二,于是家人称呼其为二娃,称呼儿媳妇为斌儿。在女方家里,她排行老三,于是家人称呼其为三娃,称呼女婿为斌儿。“反正就是个称呼,也没得啥子,在家里媳妇当‘斌’,在媳妇家,儿子当‘斌’,大家都挺公平。”陈斌(男)的母亲说。

高中时读同一个班

1987年,陈斌(女)就读于江北中学高三年级。她妈妈介绍,陈斌(女)本来叫陈彬,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她觉得“彬”这个字太雅,自作主张改成了“斌”,取文武双全之意。同年,陈斌(男)作为插班生转到江北中学,他的父母取名时倒没有特别思考,就觉得这个字好。“刚开始,老师同学都叫男陈斌为陈大斌,但是后来来了一封信,上面写着‘陈斌收’,他非要跟我抢。我才知道原来他也叫陈斌。”陈斌(女)说。

为了方便教学与管理,班主任建议陈斌(男)改名叫陈大斌。“我心里想,凭什么让我改名字,不就因为我是插班生嘛。当时还气愤得很,死活不愿意,可是老师同学都这么喊了起来,我也没办法,反正身份证上不改。”陈斌(男)说。陈斌(女)笑着玩着丈夫的手说:“不是我的错哈,我可没让班主任喊你改名字。”

家人和朋友不知道他们班上有两个陈斌,因此寄来信件时,信封写“陈斌收”,他们都以为是寄给自己的,拆错的情况不时发生,有时候两个陈斌还要抢着拆。班主任无奈只好打开信件让两人一起看,看完之后再判断信件归谁。那些没有落款的明信片常常无人问津,因为两个人都担心错收了对方的明信片。“说不定是知情的朋友恶搞的,想逗我们玩。”陈斌(女)说。

因为姓名确定姻缘

因为抢信、改名的事情,二人慢慢熟络了。高中毕业后,陈斌(女)考上了重庆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陈斌(男)去工厂上班。为了祝贺陈斌(女),陈斌(男)给她写了一封信,称呼“同名同姓的你”。

“收到他的信太意外了,我平时大大咧咧的,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回信聊聊我念书的情况,老师学生中发生的趣事,慢慢地我们每周写一封信就成了习惯。关系也越来越亲密。”陈斌(女)说。

1989年,两人正式确定恋爱关系。1992年,陈斌(女)已是渝石中学的一名教师,陈斌(男)在北碚玻璃厂工作。两人的恋情遭到双方父母不约而同的反对。“除了两地分居,家人更担心我们两家是不是存在亲戚关系,因为名字相同,父母害怕我们是远亲,一再叮嘱我们要好好查询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陈斌(女)说。最后,两人打消了家人的顾虑,走到一起。

“两个人在一起要看缘分,除了志趣相投外,我总感觉名字相同也是一种缘分,冥冥中也注定了这一桩婚事,让我下定决心和她走在一起。”陈斌(男)说。

生个女儿叫陈赟儿

结婚之后,为了方便生活,家人曾一度劝告陈斌(女)改名字,遭到她拒绝。

“名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麻烦,却增加了更多的乐趣,我们走到一起多多少少也有名字的原因,这是上天注定,也是一种缘分。因为名字相同,我会觉得生活很有趣味,很特别。改掉了名字,我会觉得我们在一起就会失掉一些意义。”陈斌(女)告诉笔者。

结婚当年,陈斌夫妇的女儿降生了。夫妇二人查询字典,最终敲定“赟”字作为女儿的名字,它不仅指美丽的容貌容颜,也恰好含有父母名字中的“斌”字,后面增加一个“儿”,表示这是“两个陈斌的宝贝儿”。

陈赟儿现就读于长沙医学院大二,在报名登记时,老师发现陈赟儿将父母的名字写成一模一样,还让她更正。

“其实从小到大都已经习惯了,每次老师们知道真相后都会开怀大笑。我也很高兴,父母的名字给大家带来那么多笑声。”陈赟儿说,“我们家非常和睦,从小到大都是欢声笑语,很高兴有一对同名同姓的父母。”

新闻链接

同名同姓夫妻全国非常罕见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范文 篇2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星星河家园教育实践模式创始人徐国静女士,与她上小学的女儿辛雨奇的“书信对话”,或许能给你一些睿智的启示。

最近,连续接到来自、新疆、甘肃、山东、北京等地年轻妈妈打来的电话,她们为与孩子沟通出现障碍感到困惑。有的孩子才7、8岁,就开始将母亲拒之门外。这是亲子沟通出现的问题开始,如果继续下去,随着孩子青春期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增强,亲子沟通将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难题。

其实,亲子沟通难就难在成人对孩子过于强硬和霸道。在孩子面前,我们总认为自己绝对正确,我们喜欢主宰孩子的一切,包括言行。

我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但女儿改变了我,教我学会了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沟通。从此,我和女儿变成了真正的朋友。

女儿写的第一封信吓了我一跳,打开了与我心灵之间的门。我公开这些信,想让更多父母和孩子分享,想告诉孩子与父母冲突时,不要封闭自己,也不要画地为牢,要主动出招;也想告诉年轻的父母,与孩子沟通是人生的最大享受,孩子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烦恼和快乐,还有智慧和对人生及世界独特的发现。

从女儿出生那天起,我开始给她记日记,总是以她为主。但从来没有想过给她写信,因为有话随时可以对她说,更何况说话权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呢!

在孩子面前,父母总觉得自己绝对正确,这种心理,好像从当上父母那天开始,就已经进入潜意识。从教孩子学吃饭、学说话、学走路开始,我们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教孩子。在孩子面前我们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

这种心理本能地延续着,直到有一天,孩子开始跟我们顶嘴,不顺从我们的意志,让我们恼火的时候,我们才像受到狙击一样被迫停下来反省。

收到女儿第一封信,吓了我一跳

“书信对话”是女儿主动出招的。她写给我的第一封信,像一枚重磅***,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在此之前,有一天,我批评她,她愤愤不平地关上门,然后,躲在屋子里,不一会儿,我桌子上出现一首诗。我一边念给丈夫听,一边笑:“这回我可知道什么叫愤怒出诗人了!”对于女儿的这一举动,我们当时并没有在意,只是一笑了之。

后来,她调整了战略,采用“威胁 +恫吓+ 提醒”战略,果然迫使我出来应战。这就是我与女儿《书信对话》故事的开始。

我收到女儿写来的第一封信,是春天的一个下午。女儿悄悄推开门,带进一股风,等我回头的时候,她已跑出去了。书桌上留下一张条:

妈妈:

你的心被弄丢了,只有你自己能找回来。

女儿

就 16 个字,我却反复看了很多遍……

中午,在饭桌上,她跟我顶嘴,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孩子跟大人顶嘴,愤怒中用筷子在她的肩上用力敲了一下。她哭了。

我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她为什么跟我顶嘴?是她的自我意识变强?还是我的话给了她压迫感?不论是为了尊严还是面子,我都不能容忍孩子顶嘴。

我必须用武力镇压她,如果不这样,有了开头,以后她胆子会变得更大,也许会变本加厉地跟父母顶嘴。

读了她的信,我有些惊讶,这么奇特的信,奇特的表达。没有抱怨和指责,也没有解释,恫吓加提醒,让你必须接招。

女儿:

真的感谢你的及时发现提醒!不然,妈妈的心丢了还不知道,等知道了,恐怕也找不回来了。你能帮助我把心找回来吗?

妈妈

我把球踢过去,看她怎样踢回来。我用的是“真诚求救法”,因为我知道孩子特别喜欢逞能,尤其在大人甘拜下风或主动求助的时候。

不一会,书房的门又开了,一股风吹过,她像“快速反应部队”一样立刻出兵了。

妈妈:

你的心是被你的手和嘴巴弄丢的。以后,只要你不用手打我了,你的心就回来了,只要你少说我几句,你的心也能回来。

女儿

很显然,我的嘴巴让她厌烦,因为嘴巴像辆破马车,哒哒不停地制造噪音,也自然随时抛下情绪的垃圾。妈妈总以为只要不停地说孩子,孩子就会按照我们说的做,或发生改变,却没想到,在没有节制地说孩子的时候,自己的心会丢失,成为空心人。

看着渐落的夕阳,我心怀感激地写下:

女儿:

你可知道,妈妈多么感谢你吗?感谢你真诚的帮助,让我找回来自己的心。也许,以后,我还会有丢心的时候,但我自己一定能及时发现,并立即找回来。因为你已经告诉我心丢在哪里了。

以前,我从不知道,妈妈做错事是因为丢了心的缘故。丢了心,人就成了一个空心人,空心人是没有判断力的人,怎么能不出错呢?

我一定看住自己的心,你也帮妈妈看着好么?

再一次向你表示感谢!

妈妈

不久,徐国静又收到女儿这样一封信――

妈妈:

爸爸为什么不把良苦的心用在自己身上,偏偏要用在我身上。我不接受吧,不好意思;接受了,做不好,还得挨批。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范文 篇3

九点多时,我走进客厅,叫了女儿至少三声,她头都不抬。我走近她,拿起遥控器关了电视,她尖锐的声音传来:“妈妈,你可以不理我,我也可以不理你呀。”

“我什么时候不理你了?”我问她。女儿摇摇头,进了房间找爸爸诉苦。

晚上我给女儿读绘本《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妈妈》,女儿翻了翻身,认认真真地说:“有些时候,我特别讨厌妈妈。”

这才想起,这段时间我确实忽略了女儿。由于新接了项目,非常忙碌,我总是把工作带到家中,只是偶尔想起来才给女儿读读绘本。有时候她撒娇地搂着我,吵着要我带她去小区散散步,或者周末想去科技馆,我总是不正面回答她,然后把她推给爸爸。

第二天,吃完早餐,她似乎还在生气,眼睛不看我。

周一开始,工作排山倒海地来,当女儿拿着作业本问我时,我习惯性地回了句:“找你爸爸。”不知怎的,女儿瞬间委屈地哭了。这以后的两天,她避着我,晚上也不听我讲绘本了,早早就爬到床上去睡觉。

周三加班到很晚,到家时大家都睡了。打开客厅的灯,餐桌上安静地躺着一封盖着邮戳的信件。毕业后,我近十年没有收到信件了,是谁,给我来信?

信封上是好熟悉的字,噢?是老公写的。打开信封,茉莉花香扑面而来,半页纸,拼音掺杂,是女儿写给我的信,最后一句,看得我直想哭:“妈妈不再是妈妈了。”那天晚上,我给女儿回了封信,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告诉她:妈妈会调整好工作时间,会陪伴她过好童年的每一天。

这周后的两天,我把工作安排好,预计从下周开始就有家庭时间了。回到家连续都收到女儿写的信,只是不再是盖着邮戳了。信件的内容也慢慢地缓和了,讲的内容是:同桌的小男孩上课睡觉流口水啦;小区楼下的割草机太吵啦;爸爸不开心;妈妈,我还是很爱你……

又是周六晚上,我们一家都坐在沙发上,互相看着对方,这是没有工作没有股票没有电视的时间,然后大家都笑了。我从身后掏出两个绿色的小邮筒,我说:“辰,猜猜这是什么?”女儿目光闪烁,开心地跳起来:“妈妈,这是要寄信给我吗?”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她稚嫩的语言虽然表达得不太清楚,但我能热切地感受到,她需要爸爸妈妈哪怕只是细微的、片刻的关心就好,而不希望家里总是寂静无声,大人总是不理睬她的需求。

我们还一起认认真真地用彩笔在邮筒上写了名字“左耳”和“右耳”,我们一起约定了,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们就写封信放进“左耳”里,遇到开心的事,我们就写封信放进“右耳”里。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范文 篇4

1、知识教学:了解书信的构成部分和写各部分应注意的事项。掌握氏、款、伦、甥、鹏、瑜、侄等七个字。

2、能力训练:在学习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学会写书信。

3、思想情感教育:体验书信语言讲究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书信六个组成部分和六个部分应注意的问题。

2、难点:不同对象如何采用不同用语。

[教学方法]

比较阅读式、讨论式。

第一课时

一、引题

从前二文内容简单回忆导入新课。这个单元已学过二封信,已经得知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每个人都要用它交流思想感情、沟通信息,那么,信应该怎么写,应注意哪些问题?今天要学的课文会给我们一个较全面满意的回答。

二、请一学生读全文

注意“款、伦、甥、瑜、祺”几个字的读音。思考:书信分怎样六个部分?各自应注意什么?

三、读议全文

1、称谓。问: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部分?应注意什么?给长辈写信和给平辈写信有什么区别?

比较一下前两封信的称谓和本文中“徐老同志”的不同,再具体分析“徐老同志”称谓的含义,明确“老”字是敬辞。“同志是党内的亲密称呼。

2、问候:举例子,看书本,同学找生活中的实全来明确问候语的选择和位置。

3、正文。(重点部分采用读、议、练的方式)

(1)缘起语。即写这封信的原因。同学默读这节文字。老师指点:缘起语一要简洁,二要注意跟主体文呼应吻合。

(2)主体文。同学自读这三节文字。画出写主体文的三个注意点。并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在熟悉内容的同时,理解掌握一些重要词语。

4、请同学快读《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先划出正文部分,再具体划出缘起语、主体文、总括语。然后让学生讨论。

四、练习写信的正文片断

我们从高琳同学这封信中,看到了高琳对小学老师的思念之情,这种感情是真实的,更是高尚的。相信我们在座的同学也有这种高尚之情。离开小学已近半年。母校哪位老师你至今不忘?哪一件事你还感激在心?今天你可写封信向你的老师倾吐你的感激之情。请同学先想一想,然后把你要写的内容简单列个提纲。

下堂课我们相互交流。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上堂课已请同学们去准备写信的材料,现在请同座同学相互交流一下,注意用口头交流,讲清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写哪几件事。

二、继续读议课文

完成结束语、具名、日期三部分内容的学习。

同学们交流了写信内容,是不是除了称谓、问候、正文之外就没有其他该注意的地方了?

1、结束语。

请同学对照课文内容比较《给女子的一封信》、《给徐特立同学的信》和《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给叔叔的一封信》中的结束语。然后问:为什么说结束语是书信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讨论目的是明确礼貌用语在书信中的重要性。另外,通过比较明白谢觉哉写给子女的信为什么没有结束语,而其他三封都有的原因。因谢老是长辈,又是给自己的女子,信就写得随便了些。

2、具名、日期

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把具名和日期的位置颠倒。另外,理解课文中“姓名”和“名字”的区别,强调具名和日期在信中的位置。

三、写作训练

再读《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给叔叔的一封信》,细细琢磨信的内容和格式,并对照评语

看课后练习三:(1)明确写作要求:(2)简单讲述信封的写法(顺便也讲一下竖信封的写法)。

学生写作:时间30分钟。

四、如课内时间允讲,老师有目的,有代表性的选择几篇讲评,先格式后内容逐个与课文比较,然后再修改、定稿。如果来不及就放到第三课时,讨论讲评。

第三课时讲评课

本课为讲评课,讲评内容略。

练习设计

(一)请你根据不同的对象写出不同的致敬语。

例:对爸爸:“祝——工作顺利。”

对八十岁生日的爷爷:

对过去的同学:

对病中的奶奶:

对出差在外的老师:

(二)扩展阅读。

狱中给父亲的信

父亲大人膝下:

前奉一信至今时隔三月未通音讯,深知悬念之至。儿前寄一信与毓秀,想父亲亦已知之。儿自正月念六日被捕,至今七十余日,在狱尚无苦楚,身子亦好,惟寻笔墨困难,不能写信。至于儿被捕原因,毓秀想能知之,此后是否得能释放,目前尚未知悉,惟有听之天命而已,望父弗以儿为念,善视小弟之长大成人可耳。儿本想将详情奉告,又感不便,在正月间已奉一函,想父亲亦能略知矣。在现在这种世界,人,生死本来比鸡犬还不如,就算安居生存,也不过如牛马一般劳碌而已,生也何乐,死也何愁,如儿则真不过沧海一粟耳,万一侥天之幸,得能释放,当详为袋子父亲言之也,万望父亲弗过忧急,悲哀,致伤尊体,反增儿罪也!

专此敬请

尊安

儿谨叩

四月卅日于狱

(一)解释词语

悬念之至函

沧海之粟侥天之幸

(二)下列句中加点词如果用括号里的字代换,有什么不同?

1、儿本想将详情奉告,又感不便。(告知)

2、万望父亲弗过忧急,悲哀,致伤尊体。(父亲身体)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范文 篇5

一个多月来,陈晴一直生活在矛盾和挣扎中。女儿小曼写给爸爸、也就是陈晴前夫的信,让陈晴感觉坐卧难安。她甚至能背下信里的句子:“爸爸,17年来,我从未向您撒过娇。现在,我好想像其他孩子一样抱抱你,爸爸,我爱你。”

陈晴想找女儿谈谈,但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她实在理解不了,女儿跟自己一起生活了16年,只在上高中后住到了爷爷奶奶家,还很少和爸爸见面,女儿为什么会突然给爸爸写那样一封信?疑惑之余,她甚至觉得女儿背叛了自己……

妈妈的口述:

是小曼的奶奶、也就是我以前的婆婆给我打电话,我才知道小曼给爸爸写了这样一封信。爷爷奶奶在电话里哭得一塌糊涂,据说小曼的爸爸看了女儿的信,竟然也放声大哭,我听了心里酸酸的。

我和小曼的爸爸在小曼3岁的时候离了婚,原因是他一直在外地工作,我生了孩子以后,非常渴望他能在身边照顾我,照顾家庭。但他一直没能调回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和公婆生活在一起,加上工作压力太大,患上了轻微的忧郁症。我觉得这样过日子没有什么指望,就向他提出离婚,带着孩子搬回娘家。这些年,我也没有再婚,小曼一直跟我和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

小曼是一个温顺懂事的孩子,这些年,她在我面前从来不提爸爸,别人提起她总是微微一笑,也不说话。爸爸每年回来看她一趟,有时想带她出去玩玩,她会先征求我的意见。说心里话,我和前夫并没有什么感情上的恩怨和过节,我也不想阻止他和孩子的正常相处。但是,每当她被爸爸带走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很失落,在我心里,一直觉得这个女儿是属于我自己的。每次小曼回来以后,我就忍不住想问她和爸爸在一起的情景,小曼总是说,爸爸对她挺好的,但两个人在一起就是没话说,场面有些尴尬。听到这些,我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不过,让我隐隐有点担心的是,小曼的中学老师告诉我说,小曼在学校里也不怎么爱说话,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在集体中显得有一点沉默和孤独。

小曼上高中那年,我父母相继生病,我又要上班,生活成了一团乱麻。小曼的爸爸知道了我的情况,为了减轻我的负担,就与我商量,让小曼住到爷爷奶奶家。开始我没有答应,但后来发现,我的精神状态的确已经没法好好照顾小曼,为了让小曼有一个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决定接受她爸爸的建议,把小曼送到爷爷奶奶家。但我心里失落了很久,我害怕这样会失去女儿。幸好小曼比较懂事,她可能感觉到我的情绪,所以,她每天都会给我打电话,这样我的心里才会踏实。但没有想到的是,她才在奶奶家住了大半年,就给爸爸写那样一封信,让我如何也接受不了……

女儿的口述:

我没有想到,这封信在家里引起这样的轩然大波。写这封信是因为班里组织了一个“把爱说出口”的活动,让我们把平日里想对亲人说的话说出来。本来我很少对别人说起家里的事情,但我突然非常想给爸爸写封信。

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分开了。这些年,爸爸每年都回来看我,在我心里,我也喜欢爸爸,但见到他,我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爸爸也是,我能感觉到他心里对我的爱,但是他好像也很害羞的样子,只是通过不断地给我买东西、带我出去玩来表达他的心意。有时候我们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会很久很久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有时候目光碰上了,我们都会非常不自然、却又仿佛很有默契一样躲开。

住到奶奶家后,从爷爷奶奶的口中,以及自己亲眼看到的,我渐渐地对爸爸有了一些更多的了解。我知道爸爸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生活很认真。这些年来,他一个人在外地工作非常辛苦,并且,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一个人生活,他总觉得亏欠爷爷奶奶、以及我很多。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了爸爸多年前的日记。在日记里,他记录了我刚出生时他的激动与狂喜的心情,以及和妈妈分手后他对我的思念。我知道爸爸是真的爱我的,那天晚上,我把头埋在被窝里整整哭了一夜。从那时起,我就非常想给爸爸写封信,告诉他我也爱他。

专家点评

(李京,注册心理咨询师)

青春期也叫做“心理断乳期”,而小曼,却是在这个“断乳期”需要“喝奶”、进行“补乳”的孩子。

17岁的小曼重新回到爸爸身边,写了这样一封给父亲的信,是因为她小时候父爱严重缺失,现在,她迫切需要建立和父亲的依恋。

正常情况,孩子在3岁前就该建立起和父母的亲情依恋。但小曼从记事起,爸爸妈妈就分开了,由于父母离异,造成父爱的被动缺席,没有适时构建和父亲的依恋。

小曼内心里,一直渴望着父≮≯爱。证实了妈妈对自己的爱,还要证实爸爸的爱。父母离异后爸爸来看她,她会征询妈妈的意见,另一方面,和父亲的接触、相处,是她不能拒绝的;由于顾及妈妈的感受,懂事的她要严重压抑着自己的渴望,不能表现得和父亲过于亲昵,以免妈妈受刺激。这样与父亲的亲密关系被隔离,一直很生疏,缺少充分、足够的交流。

每个人一生中都应该顺利完成亲情依恋,从中得到一种力量,在将来有分离这种依恋的力量,形成一种安全型人格――信任自己同时也信任他人,感情上会容易与他人亲近,不会对亲密关系有太多顾虑,这正是小曼欠缺的。母亲的担心不无道理,小曼在学校也显得沉默和孤独,是情感饥渴的表现。在家里缺乏必要的情感关爱和交流,在学校里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缺乏友谊,情感交流会严重受阻。而越是得不到就越渴望,想接近别人又怕受到拒绝,处于渴望与拒绝的矛盾和恐惧中,久而久之,会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小曼已经出现了类似迹象。

早期没有建立好和父亲的亲情依恋,小曼在内心、潜意识中一定在寻求着补偿。16年后有一个再现、一个契机,小曼有一个重温家庭温暖、获得父爱的心理过程。

小曼的父亲是沉默的。他对女儿表达爱的方式是无声的,这影响到了小曼:父亲的认真生活、独立性以及责任感,同样会在小曼心里形成投射;小曼对父亲的认识,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到她对男性的看法和态度,形成心中对异性的印记;而与父亲关系的梳理和重建,是建构起她将来与异性相处的一座桥梁。

青春期是一个身心巨变的高峰期,也是着眼于将来、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完成之前不完满的亲情依恋,对小曼将来的发展大有益处。

写给女儿的一封信范文 篇6

家书,是一种永远值得铭记的精神财富。当第一次看中央电视台的《重读抗战家书》系列报道时,我的心中充满了震撼。一封封家书是对家庭、父母、妻儿的深情,是对家国的忠肝义胆,是对日军对中国的罪行的悲愤。抗日英烈留给家人及中华儿女的家书,是我们珍贵的财富。

在此与大家分享左权将军的家书,与大家一同走进烽火连天家国情的铮铮岁月。左权将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烽火连天不休,家书珍抵万金。报道中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深情的念着一封父亲左权将军在牺牲前三天写的家书:

"志兰:此间一切如常,惟生活则较前艰苦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长得更高了,懂的事情更多了。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见,念,念,念,念。"

1942年5月25日,也就是写完这封信的第三天,左权将军在掩护八路军总部突围日军的扫荡时,被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那一年,他的女儿小太北,只有两岁。

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在她42岁时,母亲将保存的11封家书寄给了她。在读到父亲的家书之后,左太北踏上了追寻父亲足迹的旅途,并将父亲的家书集结成册。

左太北说:"我就觉得我其实很幸福,我有这么好的一个父亲。我想传递的就是学习父亲的这种精神,就是心里想着国家、想着民族。大家都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国家和民族。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和富强。"

抗战的烽火岁月中,他写给亲人的一封封家信,记载了日军的罪行,也记录了一名军人在亡国关头的悲愤。女儿左太北说,父亲在家书上写了很多,包括他在前线的所见所闻。包括日本用刀扎死孩子,烧杀抢掠。他在给母亲的信上写道,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还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的灾害已经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头上。

左权将军的家书,还记载了八路军面临的困境,但将士为国抗争之心,却未曾有分毫的动摇。1937年12月3日,左权在山西洪洞给母亲的信中这样写道:"我们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后,当局对我们仍然是苛刻,但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草,准备还吃草。"

重读这些家书,在我们大家的心中,写信的左权似乎不再是个将军,而是一个普通的父亲,铁骨铮铮的男儿也有柔情的时刻,他在信中述说对妻子的思念,对女儿的惦念。但妻女事小,国家事大。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左权将军选择了义无反顾、选择了血洒战场。他留给女儿的这十一封家书,不仅仅是一个父亲留给女儿的珍贵回忆,也是抗战英烈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