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精选32篇)
主题:血压测量、呼吸运动调节
实验班级:
实验小组:第三组
实验日期:x年5月31日
具体分工:
副手:
实验数据记录整理: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兔子的观察、研究和分析,更好地了解兔子与人类一些相似的生命活动过程,更好地认识生物机体活动规律。
二、实验原理: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对于保持合组织、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和物质代谢极为重要,动脉血压的剧烈变化会显著影响各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动脉血压是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通过改变神经、体液因素或施加药物,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可以间接反映各种因素对心血管功能的自主性调节。
呼吸运动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并与机体代谢水平相适应,主要是由于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通过外周或中枢化学感受器或者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反射性地调节呼吸运动的结果。
三、实验器材:
实验动物:一只健康兔子(2.88Kg)
实验试剂:20%的乌拉坦、肝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
实验设备:兔箱、电子称、手术灯、兔解剖台、压力换能器、呼吸流量换能器、金属碗、纱布、注射器、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动脉夹、玻璃分针、止血钳、皮钳、绳子、毛剪、镊子、输液夹、皮剪、眼科剪、托盘金属、托盘陶瓷、一次性静脉输液针.
四、实验步骤
1.实验仪器的准备
首先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通道1接通压力换能器,通道2接通呼吸流量换能器,从系统的“生理学实验”中找出“血压-呼吸的(学生)实验”,使显示器显示压力和呼吸的读数,并调节至合适比率。
2.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液体传递系统
用注射器向连接动脉插管的导管内推注含有肝素的生理盐水,使之充满液体。
3.动物准备
1)术前准备
a.麻醉:取家兔一只,称重,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乌拉坦
(5mL/kg体重)进行麻醉。注射时速度要慢,并注意观察动物情况。当动物四肢松软,呼吸变深变慢,角膜反射迟钝时,表明动物已被麻醉,即可停止注射。
b.固定与剪毛:将动物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如图-2),用剪毛剪将颈部手术区的被毛剪去,即可进行术。
2)手术
a.切开皮肢:在紧靠喉头下缘,沿颈部正中线作一长约5~7cm的皮肤切口,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结缔组织后,夹住少许皮肤并向两侧分开创口。
b.分离气管,颈部迷走、交感、减压神经和颈总动脉。将气管旁肌肉翻开,内面朝上,暴露血管和神经。见到三条平行排列的神经:迷走神经最粗、明亮;交感神经较细,光泽较暗;减压神经最细,用玻璃分针分别沿动脉、神经纵向划开附着的结缔组织膜,游离出一段。动脉尽量游离得长一些。分别穿双线备用,先不结扎。尽量清除掉神经外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但切勿损伤神经和伴行的小血管,以免影响神经的鉴别和实验观察。
3)实施气管插管
将玻璃分针从气管下穿过,顶起气管,在气管下穿双线。用镊子清除气管表面的结缔组织,选择合适位置(避开喉头),用眼科剪在软骨环上横向切开(不要在肌肉上切口,容易出血),开口要大,约气管直径的1/2(不要切断气管),再向下纵向切开0.5cm,形成“T”型切口。将气管插管插入,结扎紧,避免脱出。将玻璃分针取出。连接呼吸流量换能器。
4)实施动脉插管
钝性分离左颈总动脉,靠动物头侧的部分尽可能多分离些,并在其远心端穿线结扎,用动脉夹夹住动脉的近端。在此段血管下穿一条线以备套管插入后结扎用。用眼科剪在尽可能靠远心端处作一斜形切口,约剪开管径的一半,然后把动脉套管经切口向心脏方向插入动脉,用已穿好的丝线扎紧插入动脉的套管前端部分,并以同一丝线在套管的上端(针头与塑料管交连处)缚紧固定,以防套管从插入处滑出。
4.实验观察
1)观察正常血压、呼吸曲线。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心室射血与主动脉回缩形成的压力变化与收缩压、舒张压的读数。
2)刺激迷走神经。使刺激输出端连接保护电极,轻轻提起迷走神经上的备用线,小心地将神经置于保护电极之上。记录对照血压曲线后,再用中等强度的连续电脉冲信号,通过保护电极,刺激神经。血压明显下降后即可停止刺激,并待血压恢复。如果血压并不下降,可调整刺激强度或刺激频率再行刺激。
3)刺激减压神经,方法同上。
4)刺激交感神经,方法同上。
5)在兔子的耳缘静脉缓慢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时速度要慢,并注意观察血压、呼吸曲线。
5、处死动物,结束实验。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1、兔的正常活动表现
2、夹闭颈总动脉表现
当夹住劲动脉时,血压上升明显。
原理:当夹闭颈总动脉时,心室射出的血液不能流经该侧颈动脉窦,使窦内压力降低,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减弱,经窦神经上传中枢的冲动减少,降压反射活动减弱,因而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回心血量增加(因容量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增加;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3、刺激迷走神经表现
当刺激迷走神经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原理:刺激外右侧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的Ach:一方面使窦房结细胞在复极过程中K+外流增加,结果使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另一方面,使自动去极速度减慢。这两种因素均使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心率因而减慢,血压降低。刺激强度加大时,甚至可出现窦性停搏,使血压迅速下降的情况。
4、刺激减压神经表现
当刺激减压神经时,血压下降。
原理:当电刺激主动脉神经时: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多,使心迷走中枢兴奋、心交感中枢抑制、缩血管中枢抑制,使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增加,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减少,而至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小静脉舒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小动脉舒张,外周阻力降低,最终导致血压下降。
5、刺激交感神经表现
当刺激交感神经时,刺激强度加大并且刺激时间延长但是血压上升不明显,只有些微上升。
原理:心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1-5胸段的中间外侧柱,其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为乙酰胆碱,后者能激活节后神经元膜上的N型胆碱能受体。心交感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的传导加快,心房肌和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加强。这些效应分别称为正性变时作用、正性变传导作用和正性变力作用。所以血压上升。
6、注射肾上腺素的表现
注射肾上腺素,血压先升高后降低然后逐渐恢复。
原理: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后,开始浓度较高,对心脏和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发生作用,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多,皮肤、肾和胃肠等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所以血压升高。随着血中肾上腺素的代谢,其浓度逐渐降低,对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作用减弱,而对B受体占优势的骨骼肌、肝脏、冠脉血管发生作用,使之扩张,同时由于压力感受性反射,引起血压下降,心缩力减弱,最后逐渐恢复正常。
六、小结
本次实验很成功,组中的每个人都做到了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完成这次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出现什么
较大的差错,在老师学长的指导下能够准确地完成操作的每一步。虽然之前我们都没有类似的经历,但是我们通过自己努力的观察和学习老师的演示,来模仿实验过程,从而得出自己的实验结果。这样的一场实验之后内心充满成就感。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从兔子的实验中也得到了以下经验:
1、实验中得到的有些数值与理论值不符。可能是由于:操作的失误、仪器不灵敏、记录数据时找的区间不准确等原因导致的。
2、本实验的优点:
A、大家分工合作,王红霞、李元新、王鑫负责麻醉兔子,为兔子做手术找神经和血管。
B、操作时细心认真,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没有出现大的失误,效率也比较高。
C、基本上找全了所需血管和神经。
3、实验的缺点:
A、大家可能开始不太清楚步骤,盲目性较强,有的操作不知道如何下手。
B、有些操作过于着急,做的不是很好,给后来的操作带来一定的负担。如切割气管时应该在软骨环上切,但我们切得有点向下,所以有一些出血,不过后来及时补救没有造成太大影响。
C、在处理气管中的分泌物时未清理干净,所以在插管后,导致兔子呼吸困难,不停挣扎。
D、在使用仪器测量血压时,标记标得不太适当,可能会影响到数据的记录。
实验题目: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配置->中添加,服务,选择网络服务中,添加用户。
(4)添加网络服务,在网络->配置中设置文件和打印机共享,选择“允许他们访问我的文件夹”。
4、标示计算机
在“网络”对话框中,单机标识选项卡,输入计算机名,工作组名,计算机说明可以默认。
5、设置访问控制
在“网络“对话框中,选择“访问控制”选项卡,选择“共享网络控制“,这只访问本计算机的每个共享的资源的口令,其它计算机用户必须知道此口令才能使用使用共享网络文件或打印机。
6、共享网络资源
重启各个计算机,在出现登录对话框中输入一个用户名及其密码后,单机“确定“按钮既登录到本机。同时可以使用网络中的共享资源,用户名和密码是用户任意设定的第一次使用某个用户名登录时需要确认输入的密码。
五、实验心得和总结
这次实验,是对等网的建立。首先是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些对等网的知识,然后老师又讲解了网线的制作。虽然在制作网线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很仔细,但是第一次做的水晶头还是有一根线不合格。于是,又重新开始做,这一次更加仔细小心;终于,最后将网线做成功了。建立对等网之后,在对等网中的所有电脑就可以实现共享了。也就是说,总线型网络是将所有电脑连接在一条线上,使用同轴电缆将他们连接起来。实验之前,总感觉对等网比较神秘;通过这次实验,我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加深了我对对等网概念的理解。总之,这次实验,我收获很大。
一、 实验准备
实验仪器、药品、材料:棉线,丝线200ML烧杯两个,硬纸片一张、滤纸若干、酒精灯一个、石棉网、带铁圈的铁架台、温度计、硫酸铜粉末若干 、玻璃棒。
二、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放入100ML蒸馏水,加热到比室温高10~20℃,并加入足量硫酸铜;
2. 用玻璃棒搅拌,直到饱和(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趁热过滤到一个已加热的烧杯中;
3. 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使其缓慢降温,析出晶体;
4. 第二天杯底出现小晶体,每个约长0.5CM,取一个晶体较完整的,用丝线绑住,系在一根木棍上。
5. 将原来的硫酸铜溶液加热到比室温高5~10℃,添加少量硫酸铜,使其再次饱和。
6. 将已绑好的小硫酸铜晶体放入微热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注意使其被完全浸没,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
7. 用硬纸片盖好,静置过夜;每天观察,重复6、7项的操作过程。
三、实验注意
1.控制溶液的温度,加热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2. 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
3. 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四、实验结论
(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快晶体的成形速率;
(2)模型必须悬挂在溶液中,若模型与杯壁贴合,冷却后溶液析出的晶体将附着在线圈和杯壁之间,成形的晶体形状不规则。
(3)如果晶核“泛滥”,就无法形成大晶体。由于棉线和铜丝的表面积较大,即晶核较多;加上毛棉线和铜丝上生长的晶体,因相互堆积、相互挤压,致使晶体无法成长。相反,少量的硫酸铜细晶在溶液中分散性较好,容易形成大晶体。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了:用棉线作晶种,由于棉线表面存在着大量细小的棉纤维,形成大量的晶核,因此在棉线上“挂”了大量的、不成型的硫酸铜晶体。
一、实验设计目的和作用
1. 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熟练运用的能力,掌握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仿真软件、实验设备进行调试和数据处理等。
2. 学习较复杂的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提高基于模拟、数字电路等知识解决电子信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制作和自行调试。
3.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学员的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二、设计的具体实现
实验要求用TL084设计正弦波产生电路。正弦波产生方式有多种,本次试验采用较为简单的文氏桥振荡电路。通过图书馆和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确定如下电路。
Multisim原理图:
sch图
调节w1使电路起振,w2调节幅度
仿真结果: 频率162Hz,幅度范围0.8—
10V
三、实际制作调试和结果分析
频率:133.33Hz
幅度范围:1~9V
四、总结
第一次进行电路设计,遇到了很多麻烦。Multisim、Protel等软件不熟悉,第一次焊电路焊工也不行。通过实验,基本学会了这些软件的操作,制作过程中,自己的焊工有了很大进步。虽然做了好几次才把电路调出来,但还是很满意。
五、参考文献
1.于红珍.通信电子电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2.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3.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xx
提出为题:现代社会需不需要与人沟通?
做出假设:现代社会需要与人沟通!
实验器材:“沟通”颗粒若干、“自闭”溶液100毫升(此种溶液中有害怕、自卑、不敢与陌生人交谈等物质)、“自大”溶液100毫升(此种溶液中有看不起别人、高傲、自以为是等物质)、“陌生环境”溶液200毫升、催化剂100毫升(可以加速反应时间)。烧杯两个
实验步骤:①取一个烧杯,在烧杯中倒入“自闭”溶液100毫升,“陌生环境”溶液100毫升观察发现“自闭”溶液于“陌生环境”溶液反应异常,两种溶液相互排斥。且从“自闭”溶液中产生出“害怕、无助”等字样并濒临自我毁灭边缘。此时加入一些“沟通”颗粒和催化剂50毫升。在次观察发现两种溶液在“沟通”颗粒的作用下开始融合并在新溶液中产生了“团结、互帮互助、快乐”等字样,还发出一种令人心情舒畅的气体。
②取一个烧杯,在烧杯中倒入“自大”溶液100毫升、“陌生环境”溶液100毫升。观察发现“自大”溶液高高在上且对“陌生环境”溶液有排斥反应并在“自大”溶液中产生出“恼怒、看不起别人”等字样,“陌生环境”溶液也产生出“恼怒、排斥”等字样,两种溶液互相排斥,都在攻击对方。此时加入一些“沟通”颗粒,催化剂50毫升观察发现“自大”溶液和“陌生环境”溶液在“沟通”颗粒的作用下相互融合并在溶液中产生“接纳、谅解、团结”等字样,并也和“自闭”溶液和“陌生环境”溶液融合后一样也发出香气。
得出结论:现代社会需要与人沟通。
总结:即使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也要学会与人沟通,不管你是自大也好自卑也罢。只要我们在世上就要与人沟通,即使是陌生的环境,我们也要学会——沟通。
年月日
实验人:
白色污染,全名“塑料袋垃圾污染”,是导致地球巨人皮肤溃烂的元凶之一。为了进一步探明这种物质的危害性,根据几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白色污染的化学性质
实验一:白色污染的强氧化性
实验用品:塑料袋、食物、菜市场、超市。
实验步骤:1、先取适量食物与塑料袋配成混合物2、将食物与塑料袋的混合物放入盛有过量商品的超市或菜市场内充分反应。连续振荡3-5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塑料袋与食物发生强烈的化合反应,塑料袋被商品吸附,生成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杂质――垃圾。
反应式:塑料袋+食物=超市或菜市场垃圾(不易分解)+刺激性气体
实验二:白色污染与环境的置换反应
实验用品:塑料袋、居民小区、垃圾筒适量
实验步骤:1、将塑料袋置于居民小区内,观察
现象2、取少量垃圾筒与塑料袋混合,即发生强烈反应。持续几天后,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塑料袋因有广泛的活动空间而漫天飞翔,并且造成视觉污染。
2、垃圾筒与塑料袋反应后,立即产生一种特殊固体——苍蝇。
3、静置几天后,还会有一股刺激性气体生成
反应式:塑料袋+垃圾筒=苍蝇+刺激性气体
实验三:白色污染的还原性
实验用品:常用塑料袋、工厂、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
实验步骤:1、将常用塑料袋与工厂反应,观察现象2、将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与常用塑料袋混合,并置于工厂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常用塑料袋经过物理变化与化学反应相结合后形成商品包装袋。2、没有经过加工的食物与塑料袋反应后生成各种各样带微量毒性的食品。
注意:由于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并且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各工厂不得采用此方法生产塑料袋,以免给地球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
反应式:塑料袋+食物=包装袋+食品(含微量毒性)
探究感想:通过上述探究实验,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危害,也给我们广大青少年以深刻的反思:打败“白色污染”,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应该采取的措施:国家限制塑料袋的生产,堵住白色垃圾之源公民应提高环保意识,拒用塑料袋,使其无用武之地。不久,地球巨人的皮肤定会逐渐痊愈,变得更加美丽健康。
集装箱码头管理就是管理码头的整个业务流程及所有的职能岗位,它的业务流程有:客户管理、船舶管理、堆场管理、装卸船管理、闸口管理、中控管理、设备管理。
集装箱码头与堆场管理系统是港口码头集装箱业务操作和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涵盖了集装箱码头的所有基本业务功能。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是模拟现代物流企业在集装箱码头管理业务中的进口、出口和中转等操作,最终使集装箱码头管理环节的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响应时间最短化。
经过在学校实验室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软件平台进行相关角色的模拟实训操作,我们基本达到了解和初步掌握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系统软件的使用,港口码头集装箱业务操作和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的操作,初步了解并掌握集装箱码头的基本业务功能,了解缩短船舶在港停留时间、提高码头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内容。
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是以实验的方式体现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实践过程。通过实验,我们熟悉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所学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理论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系统以实验的方式体现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实践过程。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熟悉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所学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理论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个实验掌握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具体流程,迅速掌握集装箱码头管理的流程和细节,熟悉集装箱码头管理的运作模式,切身体会到集装箱码头管理各个环节中面临的具体工作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制约关系。为学生参与未来集装箱码头管理领域复杂、庞大、越发激烈的竞争打下扎实基础。
通过实训,明白了进行集装箱码头与堆场管理的相关程序,基本与理论进行了比较有机的结合,还了解了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运用到实践中,能更好的巩固我们课本所学的内容,也为我们将来从事真正的集装箱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实验目的
(1) 学习银盐法测定砷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
2 实验原理
样品消化后,以碘化钾,氯化亚锡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声称***,经银盐溶液吸收后,形成红色胶态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 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4:1硝酸—高氯酸混合液、浓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碘化钾、40%酸性氯化亚锡溶液、无砷锌细粒、10%醋酸铅溶液、醋酸铅试纸、醋酸铅棉花、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三乙醇胺—***溶液、砷标准溶液。
主要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吸收装置(见图2)。
1—150ml锥形瓶;2—气管;3—醋酸铅棉花;4—10ml刻度离心管
4 操作与结果
(1) 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样品10克,置于瓷坩埚中,加入氧化镁粉2克,10%硝酸镁溶液10毫升,在水浴上蒸干。小火炭化后,移入550℃高温炉中灰化至白色灰烬,冷却,加人l0毫升浓盐酸溶解残渣,然后用水移入100毫升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2) 绘制标准曲线
准确吸取每毫升相当于1微克砷的标准溶液0、1。0、2。0、3。0、4。0、5。0 mL,分别置于三角烧瓶中。向三角烧瓶中各加入水60mL,50%H2SO4溶液15mL,15%碘化钾溶液5 mL,40%氯化亚锡溶液2 mL,摇匀,放置10min后,加入锌粒6克,立即塞紧带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并将出口的尖管浸插在预先加有5 mL,吸收液的比色试管中,在室温下(25℃左右)反应吸收40min。取下吸收管,用氯仿补足各管的吸收液的体积至5mL。用分光光度计于50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各标准管读得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分析
吸取一定量样品溶液(视样品中含砷量而定)置于三角烧瓶中,以后按(2)中“向三角烧瓶中各加入水60mL”起依法操作。根据样品溶液测得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得相应的砷含量。
(4) 结果计算 X = (12)1000 2m1000V1
式中:X——样品中砷的含量(mg/kg);
A1——测定用样品消化液中砷的含量(μg);
A2——试剂空白液中砷的含量(μg);
m——样品质量(mg);
V1——样品消化液的总体积(mL);
V2——测定用样品消化液的体积(mL)。
5 注意事项与补充
(1)砷的反应吸收尽量控制在25℃左右进行。天热时测定,吸收管应放在冰水中,避免吸收液挥发。
(2)使用无砷锌粒时,最好加人两颗颗粒较大的锌粒,其余仍用细锌粒。如全部用细锌粒,反应太激烈。
参考文献:
[1] 王远红,徐家敏。 食品检验与分析实验技术[M]。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xx。
[2] GB/T 5009。11—1996。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
质粒DNA的提取、纯化及检测
姓名:学号:XX年级:20xx级生物基地班 实验日期:20xx年9月16日—30日组别:6组 同组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碱变性提取法提取大肠杆菌中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并掌握凝胶电泳进行DNA的分离纯化的实验原理。
3、学习并掌握凝胶的制备及电泳方法。
4、学习并掌握凝胶中DNA的分离纯化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质粒DNA的制备方法
质粒(Plasmid)是独立存在于染色体外、能自主复制并能稳定遗传的一种环状双链DNA分子,分布于细菌、放线菌、真菌以及一些动植物细胞中,但在细菌细胞中含量最多。细菌质粒大小介于1~200Kb之间,是应用最多的质粒类群,在细菌细胞内它们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机构合成质粒自身的DNA。
质粒DNA的制备包括3个步骤:①培养细菌,使质粒DNA大量扩增;②收集和裂解细菌;③分离和纯化质粒DNA。主要方法包括:碱裂解法:0。2molNaOH+1%SDS;煮沸裂解法:沸水煮沸40秒;SDS裂解法:10%SDS,一般用于质粒大量提取。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宿主菌株类型、质粒分子大小、碱基组成和结构等特点以及质粒DNA的用途进行选择。本实验选择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2、质粒DNA的提取——碱变性提取法
在细菌细胞中,染色体DNA和质粒DNA均被释放出来,但是两者变性与复性所依赖的溶pH值不同。在pH值高达12。0的碱性溶液中,染色体DNA的氢键断裂,双螺旋结构解开而变性;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的大部分氢键断裂,但两条互补链不完全分离。因为它们在拓扑学上是相互缠绕的。当用pH值4。6的KAc(NaAc)高盐溶液调节碱性溶液至中性时,变性的质粒DNA可恢复原来的共价闭合环状超螺旋结构而溶解于溶液中;但染色体DNA不能复性,而是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形成缠连的、可见的白色絮状沉淀。这种沉淀通过离心,与复性的溶于溶液的质粒DNA分离。溶于上清液的质粒DNA,可用无水乙醇和盐溶液,使之凝聚而形成沉淀。由于DNA和RNA性质类似,乙醇沉淀
DNA的同时,也伴随着RNA沉淀,可利用RNaseA将RNA降解。质粒DNA溶液中的RNaseA以及一些可溶性蛋白,可通过酚/氯仿抽提除去,最后获得纯度较高的质粒DNA。
3、凝胶电泳进行DNA分离纯化
电泳(electrophoresis)是带电物质在电场中向着与其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的现象。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pH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中会向相反的电极移动。凝胶是支持电泳介质,它具有分子筛效应。含有电解液的凝胶在电场中,其中的电离子会发生移动,移动的速度可因电离子的大小形态及电荷量的不同而有差异。利用移动速度差异,就可以区别各种大小不同的分子。因而,凝胶电泳可用于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的片段,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技术之一。
凝胶电泳技术操作简单而迅速,分辨率高,分辨范围广。此外,凝胶中DNA的位置可以用低浓度荧光插入染料如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或SYBR Gold染色直接观察到,甚至含量少至20pg的双链DNA在紫外激发下也能直接检测到。需要的话,这些分离的DNA条带可以从凝胶中回收,用于各种各样目的的实验。
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两种凝胶为琼脂糖(agarose)和聚丙烯酰胺凝胶。这两种凝胶能灌制成各种形状、大小和孔径,也能以许多不同的构型和方位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分辨率高,使用于较小分子核酸(5—500bp)的分离和蛋白质电泳。它的分辨率非常高,长度上相差1bp或质量上相差0。1%的DNA都可以彼此分离,这也是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DNA序列分析的分子基础。虽然它能很快地进行电泳,并能容纳较大的DNA上样量,但是与琼脂糖凝胶相比,在制备和操作上繁琐。琼脂糖是从海藻中提取的长链状多聚物,由β—D—吡喃半乳糖与3,6—脱水—L—吡喃半乳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4—105。琼脂糖加热至90℃左右,即可溶化形成清亮、透明的液体,浇在模版上冷却后形成凝胶,其凝固点为40—45℃。琼脂糖凝胶相对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分辨率低,但它的分离范围更大(50至百万bp),小片段DNA(50—20000bp)最适合在恒定轻度和方向的电场中水平方向的琼脂糖凝胶内电泳分离。琼脂糖凝胶电泳易于操作,适用于核酸电泳,测定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离经限制酶水解的DNA的片段,进一步纯化DNA等。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溶液中,由于核酸有磷酸基而带有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DNA在琼脂糖凝胶中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6个因素:样品DNA分子的大小、DNA分子的构象、琼脂糖浓度、电泳所用电场、缓冲液和温度。
三、【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
培养皿、接种环、三角瓶、酒精灯、恒温振荡培养箱、50ml离心管、1。5ml塑料离心管(Eppendorf管)、高速离心机、漩涡振荡器、微量移液器、不同型号枪头、天平、制胶槽、梳子、电泳仪、吸管、量筒、微波炉、灭菌锅、恒温水浴锅、试剂瓶、卫生纸和记号笔、手套等。
2、实验试剂
LB培养基,抗生素Ap(氨苄青霉素),溶液Ⅰ,溶液Ⅱ,溶液Ⅲ,RNaseA母液,TE缓冲液,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混合液,酚/氯仿/异戊醇(PCI)混合液,预冷无水乙醇,TAE电泳缓冲液(10×),上样缓冲液(6×),琼脂糖,溴化乙锭(EB),DNA相对分子质量标准物DNA Marker λ/Hind Ⅲ,5mol/L pH 5。2的醋酸钠。
四、【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
配制LB液体培养基,分装到100ml的三角瓶中20ml,300ml的三角瓶中50ml,另配LB固体培养基;准备1000ul、200ul、10ul移液枪尖各一盒,1。5ml离心管若干于500ml三角瓶中,50ml离心管2个 ,将上述物品包好连同配好的培养基一同灭菌。
2、菌体培养
在含有Ap的LB平板上挑取一环携带有质粒pUC19的E。coli DH5单菌落,接种于20mlLB液体培养基中进行37℃振荡过夜培养,培养基中加Ap100ul
(100ug/ml),质粒pUC19具有Ap抗性基因,使得带有pUC19的质粒得以生长。 过夜培养后菌体量大,杂质较多,然后用移液枪吸取过夜培养物2ml转接于50mlL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Ap250ul,37℃振荡培养4—6h至对数生长期后期,生长速率快,代谢旺盛,酶系活跃,杂质少,适合提取质粒。
3、质粒提取
(1)称量空的50ml离心管的重量为14。331g,然后将三角瓶中的菌液倒至管中,不能倒满,液面距管口约1cm,7000rpm离心5分钟后弃去上清液,收集菌体细胞。
(2)向离心管中悬滴加入5ml冰预冷的溶液Ⅰ打散菌体洗涤,用漩涡振荡器使之充分悬浮后用枪尖吹吸混匀,同步骤(1)离心,弃去上清,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使上清液全部流尽干燥,然后称重得14。437g,则菌体质量为106mg。
(3)洗涤后每100mg菌体应加入冰预冷的溶液Ⅰ1ml,106mg菌体按100mg菌体处理,加入溶液Ⅰ1ml,打散菌泥、吹吸混匀,冰浴5min。溶液Ⅰ中的葡萄糖使
溶液密度增加,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维持渗透压,防止细胞提前破裂,防止DNA受机械剪切力作用而降解。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可抑制DNase的活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Tris—Cl溶液提供适当的pH。
(4) 按比例加入新配制的溶液Ⅱ2ml(与溶液Ⅰ对应),轻加轻摇,冰浴5min。溶液变清亮透明粘稠如蛋清状。溶液Ⅱ中的NaOH使细胞膜发生了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导致细胞溶解。同时,强碱性使染色体DNA、质粒DNA和蛋白质变性;SDS为下一步沉淀做铺垫。
(5)按比例加入冰预冷的溶液Ⅲ1。5ml(与溶液Ⅰ、Ⅱ对应),轻加轻摇,冰浴10min。溶液出现白色絮状沉淀。沉淀为蛋白质SDS复合物、细胞碎片和其他大分子成分。溶液Ⅲ中的HAc中和NaOH,因为长时间的碱性条件会打断基因组DNA,只要是50-100 kb大小的片断,就不能再被PDS共沉淀。同时变性的质粒DNA复性。反应形成的高盐环境进一步加速了沉淀。
(6)12000rpm离心15min,白色沉淀聚集在离心管一侧,用移液枪将上清液转移到另一洁净的离心管中。然后向上清液中加入1/10体积的3MNaAc混匀,加入2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混匀,—20℃下沉降30分钟。乙醇可以任意比和水相混溶,乙醇与核酸不会起任何化学反应,对DNA很安全,因此是理想的沉淀剂。 DNA溶液是DNA以水合状态稳定存在,当加入乙醇时,乙醇会夺去DNA周围的水分子,使DNA失水而易于聚合。在pH为8左右的溶液中,DNA分子是带负电荷的,加一定浓度的NaAc或NaCl,易于互相聚合而形成DNA钠盐沉淀。
(7) 以12000rpm离心15min,小心倒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淀。加入3ml70%冰乙醇,轻轻地覆盖沉淀,不打散沉淀,洗涤一次。
(8)以12000rpm离心5min,离心管底部DNA沉淀所在面应与收集沉淀面一致。去掉上清液,将离心管上沉淀部位做好标记,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干燥5min。粗提取的质粒呈浅黄色,随着水分的减少质粒变为无色。所以为了完全溶解质粒,要在离心管上标记质粒所在位置。
(9)将DNA沉淀溶于1mlTE缓冲液中,移液枪吹吸助溶,然后将溶解液转移到一个Eppendorf管中。TE是pH缓冲液,为DNA提供稳定的生理状态,呈弱碱性,有利于保护碱基对。同时含有EDTA是二价阳离子的螯合剂,抑制DNA酶作用。
4、质粒纯化
(1)Eppendorf管中加入RNase A(纯浓度>50ug/ml),37℃保温0。5—1h
(2)将上述的溶液平均分配到2个1。5ml的微量离心管中,每管0。5ml,分别加入与溶液等体积的(500ul)Tris饱和苯酚溶液,振荡混匀,7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到一洁净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经Tris饱和后的,显黄色。苯
酚加入后,溶液分层,苯酚向下,下层呈浅黄色,上层溶液无色,在中间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此为变性后的蛋白质。
(3)加入等体积的(500ul)苯酚/氯仿溶液(1:1),振荡混匀, 7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到到另一洁净的Eppendorf管中。苯酚是强的蛋白变性剂,但是苯酚留在质粒溶液中会影响DNA的酶切,它本身易被氧化,会损伤质粒。氯仿也是蛋白变性剂,但是比酚弱,且能溶解质粒中的脂类,溶解苯酚,去除溶液中的苯酚。异戊醇则可起消除抽提过程中出现的泡沫,有利于分层更明显。此时溶液中已看不到明显的白色沉淀,但仍有蛋白质的存在。
(4)加入等体积的氯仿溶液,振荡混匀, 7000rpm,离心5min,上清液转移到一洁净的Eppendorf管中,得上清液400ul。
(5)向上清液中加入1/10体积的NaAc混匀,再加入2倍体积的冰无水乙醇,混匀,—20℃下沉降30分钟。
(6)以12000rpm,离心15min,弃去上清液,得到DNA沉淀,为白色。
(7)向DNA沉淀中加入70%冰乙醇200ul,不打散沉淀,洗涤。然后以12000rpm离心5min,离心管底部DNA沉淀所在面应与收集沉淀面一致。
(8)去掉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室温干燥。用50ulTE溶解于1管中。
5、质粒检测
(1)称取0。4g的琼脂糖,置于一锥形瓶中,在三角瓶上标好液面位置,加入40ml的1×TAE电泳缓冲液,再加入5—10ml重蒸水,以补充在溶胶过程中损失的水分。然后置微波炉加热至完全溶化,溶液透明。冷却至50℃左右,倒入制板槽制板。
(2)待胶凝固后,小心拔起梳子,使加样孔端置阴极段放进电泳槽内。在槽内加入1×TAE 电泳缓冲液,至液面覆盖过胶面2—3cm。取1μl加电泳载样液和3μl质粒样品于小纸片上,用移液枪混匀。
(3)电泳1h,观察溴酚兰的带(蓝色)的移动。
(4) 把胶槽取出,小心滑出胶块,放进EB溶液中进行染色,完全浸泡约5min。
(5)凝胶成像仪观察。
五、【注意事项】
(1)滴加溶液II时,要逐滴加入,且要轻加轻摇溶液使之混匀,整体动作要快,因为强碱在溶液中停留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破坏质粒DNA。
(2)加入溶液III后,生成了大量的絮状沉淀,溶液III中和强碱使质粒复性,不可剧烈震荡, 防止染色体DNA断裂,应该上下颠倒离心管,使其混匀。
实验名称:
如何成功,如何成才。
实验目的:
人活世上,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成才。如何成功,如何成才?成才有哪些必须的条件?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一实验来研究证明。
实验用品:
大试管两支,"懒惰"溶液1瓶,"知识"颗粒若干,"刻苦+运用"颗粒若干。
实验步骤:
1、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知识"溶液。
2、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倒入等量的"懒惰"颗粒、"刻苦+运用"颗粒。观察并记录其颜色、反应、现象。
实验现象:1、加入"知识"溶液和"懒惰"颗粒的试管反应极快,溶液由无色透明变成灰色,并生成一种奇臭难闻的黑色晶体。
2、加入"知识"溶液和"刻苦+运用"颗粒的试管反应较慢,溶液由无色透明逐渐变成金黄色,并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特殊气味;同时,生成了一种叫做"成功"、"成才"的晶体。
实验方程式:
知识+懒惰=一无所获;知识+刻苦+运用=成功、成才。
实验小结:
由此可见,懒惰是不能获得成功的,也不能成才的。要想成功,乃至成才,就必须刻苦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成才所需的时间并非一朝一夕。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只有经过无数的成功与失败,方能成才。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多得是:张继没有落榜的失意,就不会有《枫桥夜泊》流传千古;赖东进没有当乞丐的辛酸,就不会有"乞丐团仔"的事业辉煌;曹雪芹没有家庭破败的磨难,就不会有千古名著《红楼梦》;同样,蒲松龄没有科场的落魄,也就不会成就不朽之作《聊斋志异》。成功之路荆棘载途,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就不能成才。只有战胜挫折,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成功之门才会永远为你敞开。
一.实验目的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简称ELISA)是在免疫酶技术(immunoenzymatic technique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测定技术,ELISA过程包括抗原(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上称为包被,加待测抗体(抗原), 再加相应酶标记抗体(抗原),生成抗原(抗体)--待测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的复合物,再与该酶的'底物反应生成有色产物。借助分光光度计的光吸收计算抗体(抗原)的量。待测抗体(抗原)的定量与有色产生成正比。
二.实验原理
用于免疫酶技术的酶有很多,如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酯酶,β-D-半乳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碳酸酐酶,乙酰胆碱酯酶,6-磷酸葡萄糖脱氧酶等。常用于ELISA法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酯酶等,其中尤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多。由于酶摧化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呈色后须立刻测定,否则空气中的氧化作用使颜色加深,无法准确地定量。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是一种糖蛋白,每个分子含有一个氯化血红素(protonhemin)区作辅基。酶的浓度和纯度常以辅基的含量表示。氯化血红素辅基的最大吸收峰是403nm,HRP酶蛋白的最大吸收峰是275nm,所以酶的浓度和纯度计算式是(已知HRP的A(1cm 403nm 1%)=25,式中1%指HRP百分浓度为100ml含酶蛋白1g,即10mg/ml,所以,酶浓度以 mg/ml 计算是HRP的A(1cm 403nm mg/ml=2.5)HRP纯度(RZ)=A403nm/A275nm纯度RZ(Reinheit Zahl)值越大说明酶内所含杂质越少。高纯度HRP的RZ值在3.0左右,最高可达3.4。用于ELISA检测的HRP的RZ值要求在3.0以上。
ELISA的基本原理有三条:
(1)抗原或抗体能以物理性地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可能是蛋白和聚苯乙烯表面间的疏水性部分相互吸附,并保持其免疫学活性;
(2)抗原或抗体可通过共价键与酶连接形成酶结合物,而此种酶结合物仍能保持其免疫学和酶学活性;
(3)酶结合物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可根据加入底物的颜色反应来判定是否有免疫反应的存在,而且颜色反应的深浅是与标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的量成正比例的,因此,可以按底物显色的程度显示试验结果。
ELISA法是免疫诊断中的一项新技术,现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及非传染病等方面的免疫诊断。也已应用于大分子抗原和小分子抗原的定量测定,根据已经使用的结果,认为ELISA法具有灵敏、特异、简单、快速、稳定及易于自动化操作等特点。不仅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查,而且由于一天之内可以检查几百甚至上千份标本,因此,也适合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本法不仅可以用来测定抗体,而且也可用于测定体液中的循环抗原,所以也是一种早期诊断的良好方法。因此ELISA法在生物医学各领域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可概括四个方面:
1、免疫酶染色各种细胞内成份的定位。
2、研究抗酶抗体的合成。
3、显现微量的免疫沉淀反应。
4、定量检测体液中抗原或抗体成份。
基本方法一 用于检测未知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
1. 包被:用0.05M PH9.牰碳酸盐包被缓冲液将抗体稀释至蛋白质含量为1~10μg/ml。在每个聚苯乙烯板的反应孔中加0.1ml,4℃过夜。次日,弃去孔内溶液,用洗涤缓冲液洗3次,每次3分钟。(简称洗涤,下同)。
2. 加样: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然后洗涤。(同时做空白孔,阴性对照孔及阳性对照孔)。
3. 加酶标抗体:于各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抗体(经滴定后的稀释度)0.1ml。37℃孵育0.5~1小时,洗涤。
4. 加底物液显色:于各反应孔中加入临时配制的TMB底物溶液0.1ml,37℃10~30分钟。
5. 终止反应:于各反应孔中加入2M硫酸0.05ml。
6. 结果判定:可于白色背景上,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反应孔内颜色越深,阳性程度越强,阴性反应为无色或极浅,依据所呈颜色的深浅,以“+”、“-”号表示。也可测O·D值:在ELISA检测仪上,于450nm(若以ABTS显色,则410nm)处,以空白对照孔调零后测各孔O·D值,若大于规定的阴性对照OD值的2.1倍,即为阳性。
基本方法二 用于检测未知抗体的间接法:
用包被缓冲液将已知抗原稀释至1~10μg/ml, 每孔加0.1ml,4℃过夜。次日洗涤3次。 ↓
加一定稀释的待检样品(未知抗体)0.1ml于上述已包被之反应孔中,置37℃孵育1小时,洗涤。(同时做空白、阴性及阳性孔对照) ↓
于反应孔中,加入新鲜稀释的酶标第二抗体(抗抗体)0.1ml,37℃孵育30-60分钟,洗涤,最后一遍用DDW洗涤。 ↓
其余步骤同“双抗体夹心法”的4、5、6。
(二) 酶与底物
酶结合物是酶与抗体或抗原, 半抗原在交联剂作用下联结的产物。是ELISA成败的关键试剂,它不仅具有抗体抗原特异的免疫反应,还具有酶促反应,显示出生物放大作用,但不同的酶选用不同的底物。
免疫技术常用的酶及其底物
终止剂为2mol/L H2SO4
终止剂为2 mol/L柠檬酸, 不同的底物有不同的终止剂。
可催化下列反应: HRP+H2O2→复合物 复合物+AH2→过氧化物酶+H2O+A AH2 ——为无色底物, 供氢体; A—— 为有色产物。
(三) ELISA常用的四种方法
1.直接法测定抗原 将抗原吸附在载体表面;
加酶标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底物。底物的降解量=抗原量。
2.间接法测定抗体
将抗原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 加抗体, 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酶标抗体;
加底物。 测定底物的降解量=抗体量。
3.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抗原
将抗原免疫第一种动物获得的抗体吸附于固相表面;加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加抗原免疫第二种动物获得的抗体,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加酶标抗抗体(第二种动物抗体的抗体); 加底物。底物的降解量=抗原量。
4. 竞争法测定抗原
将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表面;
(1) 加入酶标抗原;
(2),(3)加入酶标抗原和待测抗原;
加底物。对照孔与样品孔底物降解量的差=未知抗原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化学方法提纯粗盐,同时进一步精制成试剂级纯度的氯化钠提供原料.
2、练习天平的使用,以及加热、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干燥的基本操作.
3、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杂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Ca2+,Mg2+,SO42—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加试剂使之沉淀,在过滤,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粗盐,水,盐酸(2N),氢氧化钠(2N),氯化钡(1N),碳酸钠(1N)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
四、实验操作:
五、实验总结
1、在除去Ca2+,Mg2+,SO42—时,为什么要先加BaCl2溶液,然后加Na2CO3溶液。
2、蒸发前为什么要将粗盐溶液的pH调到4—5。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交通工具、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加,以工业和交通噪声为主的噪声污染日趋严重,甚至形成了公害,它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的安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众所周知,高校的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内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研究。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校园噪声,声级也越来越高。
二、实验目的与原理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园的一个家,是学生平时休息的场所,所以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但是,同学们常常会抱怨宿舍不够安静,外界太吵闹,墙体隔音效果不好等等。为了降低宿舍内噪声,减少噪声的干扰和危害,保证同学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了解宿舍的噪声污染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小组选择了湖南大学德智公寓进行了噪声测量实验,明确其中的噪声污染源,从而提出适当的措施,以便减少噪声。 通过噪声测量,能让我们良好地掌握噪声计的使用方法和测量环境噪声技术。
三、实验仪器
噪声计(声压计)。
四、实验方案
1、分别测量宿舍大门口和进门大厅,得出外维护结构对室外噪声的隔声强度。简单判断食堂噪声,进门刷卡报警声等的影响程度。
2、选择1—7楼同一竖直方向上的走廊两端和走廊中间段,分别测量其噪声,得出室外噪声在不同距离上的衰减程度。
3、测量宿舍楼东南西北侧声压大小。
4、选取几个特定地点测量声压大小。
5、选择一间寝室,测量其在开门和不开门情况下的声压大小。
6、选择一间寝室,测量其附近有施工和无施工时声压大小。
7、选择一间寝室,测量当产生一些生活噪声(风扇)时声压大小。
8、宿舍内人员主观声感受的调查。
五、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1、测量5栋1—7楼同一竖直方向上的走廊两端和走廊中间段。
5栋宿舍楼内走廊测得数据按楼层从低层一楼到五楼,总体趋势是声压逐渐降低,原因是从一楼到五楼逐渐远离宿舍一楼外噪声声源,受楼内其他杂声影响也较小,所以声压逐渐降低的变化较为稳定。每一层走廊中间测得的声压,较走廊靠近楼外两端测得的小,是由于远离楼栋外侧噪声声源的造成的。六楼、七楼的声压突然升高,六楼是由于在五楼至六楼夹层部分有一个“中国移动”的电机产生了很大的噪音,七楼是由于楼道中部部分宿舍门开着有人员走动、谈话交流造成声压升高。
2、测量6栋走廊一侧声压。
6栋宿舍楼内走廊测得数据按楼层从低层到高层,总体趋势并不是声压逐渐降低。经过观察发现,在3层走廊一侧,有一台洗衣机在工作,所以第三层的声压会比其他楼层高。在6层,由于学校在安装空调,有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所以才会有该结果。
3、测量宿舍一楼东西南北侧。
宿舍楼东西侧声压较南北侧高,发现是由于西有食堂,食堂工作时间风机炉子等运转的噪声;东近篮球场,篮球场有人在打球造成。
4、测量几个特定地点(单位:dB)
实验名称:如何成功,如何成才。
实验目的:人活世上,都渴望成功,都渴望成才。如何成功,如何成才?成才有哪些必须的条件?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一实验来研究证明。
实验用品:大试管两支,"懒惰"溶液1瓶,"知识"颗粒若干,"刻苦+运用"颗粒若干。
实验步骤:
1、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加入等量的"知识"溶液。
2、分别向两支试管内倒入等量的"懒惰"颗粒、"刻苦+运用"颗粒。观察并记录其颜色、反应、现象。
实验现象:
1、加入"知识"溶液和"懒惰"颗粒的试管反应极快,溶液由无色透明变成灰色,并生成一种奇臭难闻的黑色晶体。
2、加入"知识"溶液和"刻苦+运用"颗粒的试管反应较慢,溶液由无色透明逐渐变成金黄色,并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特殊气味;同时,生成了一种叫做"成功"、"成才"的晶体。
实验方程式:知识+懒惰=一无所获;知识+刻苦+运用=成功、成才。
实验小结:由此可见,懒惰是不能获得成功的,也不能成才的。要想成功,乃至成才,就必须刻苦学习,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成才所需的时间并非一朝一夕。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只有经过无数的成功与失败,方能成才。从古至今,这样的例子多得是:张继没有落榜的失意,就不会有《枫桥夜泊》流传千古;赖东进没有当乞丐的辛酸,就不会有"乞丐团仔"的事业辉煌;曹雪芹没有家庭破败的磨难,就不会有千古名著《红楼梦》;同样,蒲松龄没有科场的落魄,也就不会成就不朽之作《聊斋志异》。成功之路荆棘载途,没有坚持到底的信念,就不能成才。只有战胜挫折,从哪儿摔倒就从哪儿爬起来,成功之门才会永远为你敞开。
实验时间:11月28日
实验名称、光盘刻录机的使用操作
实验仪器、DVD光盘刻录机和CD刻录机
实验步骤、
CD和 VCD的操作步骤是、
1、启动NERO软件,依次选择CD,视频和制作视频光盘。
2、在“我的视频光盘”对话框中,按“添加”按钮添加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光盘的容量、如果只有一个视频,可以不勾选“启动VCD菜单,单击“属性”可以更改视频轨道的标题等信息。添加完文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我的视频光盘菜单”对话框中设置内容编排,背景,文字标题等信息。
4、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刻录参数设置界面并刻录光盘。
DVD光盘的刻录、
1、打开NERO软件,在刻录光盘类型上一栏选择刻录DVD的格式。
2、添加数据文件,注意选择DVD光盘上的刻录类型。
3、在光盘内容的对话框中,单击“添加”进行文件添加。
4、在“选择文件及文件夹”对话框,在“位置”选择驱动器,然后选择目录或文件,单击“添加到刻录列表,添加完毕,按”已完成”关闭对话框。
5、此时返回到“光盘内容”对话框,蓝色为当前容量指示条,刻录的文件大小不能超过光盘容量上限。
6、在“最终刻录设置“对话框里设置刻录参数。
7、“刻录过程”对话框。
8、在“刻录过程”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然后单击“退出”,选择“不保存”,关闭NERO软件界面窗口,光驱会自动弹出光盘。
实验目的、在于了解光盘刻录机的作原理,能够进行日常维护,能够排除遇到的常见故障,实验是因为使操作人员应掌握光盘刻录机的操作步骤,学会使用光盘对文件资料进行分发和拷贝与永久存档,在实际工作中能胜任电子资料的管理工作。这实验操作以便在日常办公国内工程中灵活进行移动文件存储,提高办公效率。
实验总结、
1、CD光盘是不是能重复刻录,DVD光盘只能刻录一次
2、VD的光盘和刻录CD的光盘是不是不一样的?
是的,是不一样的,刻录DVD的是DVD—R CD的是CD—R
cd刻录空盘 dvd刻录空盘 都是存放数据资料的 音乐cd 视频vcd 视频dvd 广义来说也是数据dvd刻录盘容量大 单面单层dvd一般在4.3g左右 能存放3.5g左右数据 别放多了很容易飞盘的 cd刻录盘容量相对就小很多 一般就700mb 可放650mb至680mb的数据 也别放太多 会刻飞的 另外还有 cd—rw 和dvd—rw 是可以反复擦写的刻录盘 这样的盘比普通刻盘较贵一点 刻录机出现故障的原因、 这是因为系统安装了nero express后,自带的cd刻录功能被屏蔽了导致。
步骤一、在系统下打开 "运行",输入services。msc,确定后弹出一个"服务"设置窗口,找到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s 项目,双击该项目,把启动类型由禁用改为自动,确定后重启系统。 步骤二、打开"我的电脑",选择刻录机的驱动器属性,在刻录的选项卡中,把"这个设备上启动cd录制"前打勾,再重新放入空白光盘,就可以正常显示了。
或者在系统下打开 "运行",输入services。msc,确定后弹出一个"服务"设置窗口,找到imapi cd—burning com services 项目,双击该项目,把启动类型由禁用改为自动,确定后重启系统。
如何刻录光盘及注意事项?
1、你的光驱必须是支持刻录功能。
2、准备新买来的空白光盘,可以是CD或DVD型号。
3、准备安装刻录软件,比如NERO等。
4、放入空白光盘,打开NERO软件,选择你像刻录的类型复制即可。
5、质量好的光盘的话,建议使用52X,一般为48X为刻录速度。
注意、
1、不能随意按下刻录机的“弹出“键”。
2、未刻录完不能随意终止刻录过程,否则光盘作废。
星期天的早上我自己做荷包蛋吃,我把油热好,再把鸡蛋打了进去,我用洗好的铲子去把荷包蛋给翻过来,但是铲子上面的水滴进了热油里,里面的立刻炸了开来,炸出来的油差点溅到我的脸上。做完了荷包蛋,我去问妈妈水遇到油为什么会炸起来啊?妈妈说她也不清楚。
我便开始翻阅书籍、询问别人、上网查找资料。我找到了资料:油水之所以无法融合,是因为持续加热下,油的温度会一直上升,超过100度时,少量的水溅入热油中,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水1000kg/m3 油800kg/m3),水会沉在锅底,而油的沸点(250摄氏度)大于水的沸点(100摄氏度)油温又持续上升,沸点比水高。所以在油包住水时,水的温度升高后“油相当水的外壳”水便会蒸发、沸腾(剧烈的汽化),体积变大就把油推开,但这个过程很快,所以像爆炸一样。将热油溅起。同时,油分子产生震动,发出剧烈响声,而造成喷起,油喷起时,水通常已经蒸发,所以几乎都是被油喷到。
我为了确认以上的资料是否正确,又做了几个实验:
1、较多的冷油加少量的冷水,一开始没有反应,加热到沸腾后,立刻炸了起来。
2、较多的热油加少量的冷水,立刻就冒出白白的浓烟,油星四溅,噼里啪啦,人都不敢靠近。
3、较多的热油加少量的热水,和上一个实验的结果一样,立刻炸开来。
4、较多的冷水加冷油,水一沸腾也炸开了,但是炸的程度很小。
5、较多的热水加少量的冷油,过一会儿也会炸,但威力不够。
实验结果表明:只要油和水在一起,不管多少,只要烧开了,就一定会炸起来,只是表现程度不一样罢了。
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觉得很高兴。看来生活中的小事确实都有着或深或浅的科学道理,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发现,多研究,多探索……生活处处有科学。
一、实验目的意义
①了解筛析法测物体粒度分布的原理和方法;
②根据筛分析数据绘制粒度累积分布曲线和频率分布曲线。
二、实验原理
筛析法是让粉体试样通过一系列不同筛孔的标准筛,将其分离成若干个粒级,分别称重,求得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粒度分布。筛析法适用约20μm~100㎜之间的粒度分布测量。如采用电成形筛(微孔筛),其筛孔尺寸可小至5μm,甚至更小。
筛孔的大小习惯上用“目”表示,其含义是每英寸(2.54cm)长度上筛孔的数目。也有用l㎝长度上的孔数或1㎝筛面上的孔数表示的,还有的直接用筛孔的尺寸来表示。筛分法常使用标准套筛,标准筛的筛制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的筛孔为1㎜的筛子作为基筛,也可采用泰勒筛,筛孔尺寸为0.074mm(200目)作为基筛。
筛析法有干法与湿法两种,测定粒度分布时,一般用干法筛分;湿法可避免很细的颗粒附着在筛孔上面堵塞筛孔。若试样含水较多,特别是颗粒较细的物料,若允许与水混合,颗粒凝聚性较强时最好使用湿法。此外,湿法不受物料温度和大气湿度的影响,还可以改善操作条件,精度比干法筛分高。所以,湿法与干法均被列为国家标准方法,用于测定水泥及生料的细度等。
筛析法除了常用的手筛分、机械筛分、湿法筛分外,还用空气喷射筛分、声筛法、淘筛法和自组筛等,其筛析结果往往采用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来表示颗粒的粒度分布。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颗粒百分含量(微分型);累积分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含量与该粒径的关系(积分型)。用表格或图形来直观表示颗粒粒径的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
筛析法使用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筛分结果受颗粒形状的影响较大,粒度分布的粒级较粗,测试下限超过38μm时,筛分时间长,也容易堵塞。筛分所测得的颗粒大小分布还决定于下列因素:筛分的持续时间、筛孔的偏差、筛子的磨损、观察和实验误差、取样误差、不同筛子和不同操作的影响等。
三、实验器材
⑴标推筛 一套 。
⑵振筛机。
⑶托盘天平 一架。
⑷搪瓷盘 2个。
(5)烘箱 一个。
四、实验步骤
干筛法是将置于筛中一定质量的粉料试样,借助于机械振动或手工拍打使细粉通过筛网,直至筛分完全后,根据筛余物质量和试样重量求出粉料试料的筛余量。
⑴设备仪器准备 将需要的标准筛,振筛机,托盘天平,搪瓷盘和烘箱准备好。
⑵具体操作步骤
①试样制备。试样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准确称取200g(松装密度大于1.5g/㎝3的取100g)。
②套筛按孔径由大至小顺序叠好,并装上筛底,安装在振筛机上,将称好的试样倒入最上层筛子,加上筛盖。
③开动振筛机,震动10min,然后依次将每层筛子取下。
④小心取出试样,分别称量各筛上和底盘中的试样质量,并记录于表中。
⑤检查各层筛面质量总和与原试样质量之误差,误差不应超过2%,此时可把所损失的质量加在最细粒级中,若误差超过2%时实验重新进行。
一、实验题目:
粗盐制备分析纯氯化钠
二、实验目的:
1、巩固减压过滤,蒸发、浓缩等基本操作;
2、了解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3、学习在分离提纯物质过程中,定性检验Ca、Mg、SO4等离子是否除尽。
三、实验原理:
粗盐中,除含一些不溶性杂志,还含有Ca、Mg、SO4和Fe等可溶性2+2+2—3+杂质,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法出去,可溶性杂质中Ca、Mg、SO4和Fe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然后蒸发水分得到较纯净的精盐。
BaCl2—NaOH,Na2CO3法:
(1)除SO4,加入BaCl2溶液Ba+SO4=BaSO4
(2)除Ca2+、Mg2+、和Fe3+和过量的Ba2+,加入NaOH—Na2CO3Ca2++CO32—=CaCO3 Ba2++CO32—=BaCO3 4Mg2++4CO32—+H2O=Mg(OH)2·3MgCO3
(3)除CO32—,加入HCl溶液CO3+2H=H2O+CO2↑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滤纸、漏斗、蒸发皿、坩埚钳、表面皿、PH试纸、抽滤机、铁架台(带铁圈)、小试管、胶头滴管。 药品:粗盐、蒸馏水、镁试剂、BaCl2、(NH4)2C2O4、NaOH、HCl、CH3COOH、
五、实验装置
2—2+2+2— 2—2+2+2—3+2+2+2—
六、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仪器
2、洗涤:先用洗衣粉水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
3、称量粗盐:调零,在左、右盘中各放等质量的称量纸,取粗盐称得10.0g。
4、溶解粗盐:将粗盐转入烧杯,加入5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放在三脚架上加热溶解。
5、过滤:将滤纸折成圆锥状,置于漏斗中,用蒸馏水润湿,用玻璃棒将气泡赶出。
6、加入BaCl2 溶液:待滤液液沸腾,边加边搅拌。
7、静置:继续加BaCl2溶液 ,直至溶液不再变浑浊。
8、加入NaOH—Na2CO3:待滤液液沸腾,边加边搅拌,用PH试纸检验,直到其值为4。
9、过滤
10、纯度检验:称1、0g粗盐,溶解,取一定量于两小试管中,一支加入NaOH、镁试剂,无天兰色沉淀;另一支加入CH3COOH、(NH4)2C2O4,出现白色沉淀。取过滤好的溶液,同样操作,一支无天兰色沉淀,另一支无沉淀。
11、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滤液,不断搅拌至稠状,趁热抽干转入蒸发皿蒸干。
12、称量:冷至室温,称得8.6g
13、计算产率:产率=(8.6/10)*100%=86%
七、实验现象及原因
1、向第一次过滤后的滤液加入BaCl2 时,溶液变浑浊(Ba2++SO42—=BaSO4 );
2、向第二次过滤后的滤液加入NaOH—Na2CO3溶液时,溶液变浑浊;
3、蒸发结晶时,发出“噗噗”的响声。
八、实验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加入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引入了氯化钠。
操作误差:转移过程中的遗失。
九、实验心得
实验之前做好充分预习,大致推测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原因,分析各个步骤的内在原因,理清思路,做实验时就能顺理成章。在检验钡离子是否除尽时,本应取少量离心,但实验中只是粗略的看上清液是否还产生沉淀。学会观察,才能发现问题,懂脑筋思考、进而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在看似平常的现象中找到隐含的知识点,才能进步。
为了了解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是否合格、保证安全运行,同时根据配电设备维护规程的有关规定,我部于20xx年3月1日上午8:00 对乐民原料部弓角田煤矿各变配电点的接地及其各变压器对地绝缘情况进行测量试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前期,我们组织机电队人员一起到现场查看接地装置,查找接地极的适合试验的位置,制订、讨论、修改试验方案,提出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接地电阻表本身备有三根测量用的软导线,可接在E、P、C三个接线端子上。接在E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到被测的接地体上,P端子为电压极,C端子为电流极(P、C都称为辅助接地极),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准备采用两种方式测量:(1)、将辅助接地极用直线式或三角线式,分别插入远离接地体的土壤中;(2)、用大于25cm×25cm的铁板作为辅助电极平铺在水泥地面上,然后在铁板下面倒些水,铁板的布放位置与辅助接地极的要求相同。两种方法我们都采取接地体和连接设备不
断开的方式测量,接地电阻电阻表将倍率开关转换到需要的量程上,用手摇发电机手柄,以每分钟120转/分以上的速度转时,使电阻表上的仪表指针趋于平衡,读取刻盘上的数值乘以倍率即为实测的接地电阻值。
我们准备好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ZC110D-10(0~2500MΩ)型摇表、万用表、铜塑软导线(BVR 1.5mm2)、测电笔、接地极棒和接地板等试验用具及棉纱等辅助材料。
1、3月1日上午,现场试验人员进行简单碰头,并进行分工:由帅锐进行测量、值班人员蔡富贵和彭余坤配合操作、陈应沫记录、班长方兴华负责监护;
2、8:45试验开始;
3、测量辅助接地极间及与测量接地体间的距离;
4、采取第一种方法,将接地极棒插入到土壤中并按照图纸接好线;
5、将测量接地体连接处与连接端子牢靠连接;
6、将导线与接地电阻表接好;
7、校正接地电阻表;
8、测量并记录数据;(试验数据见附表)
9、采取第二种方法,测量并记录数据;
10、整个试验过程结束。
恒鼎实业弓角田煤矿春季预防性试验设备外壳接地测试记录
恒鼎实业弓角田煤矿春季预防性试验变压器绝缘测试记录
使用仪器: 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
测量数据表:
测量数据单位(MΩ)
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活。环境中影响霉菌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温度、氧气、食物种类等;生长在同一块食物上的霉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则属于生物因素。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以课外活动形式,由学生在家庭完成。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习设计简单的表格用以记录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
3.练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释温度是否影响霉菌的生活。 【材料器具】
馒头2块(或面包)、干净的食品袋2个、冰箱。 【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2.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作出假设。
你认为影响霉菌生活的是: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研究一个可变因素。本实验首先探究的可变因素是: 。(温度或湿度)
4.实施实验并记录
每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两组食品表面的变化,直至最初长出的霉菌变色。要坚持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
注意:(1)你们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也可以配以照片。(2)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海阳中学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
(4)请用绘图或照片的方式展示两组实验的最终结果。
5.分析实验现象
检验预期与实验结果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存在差异,你们的解释是:
你们对最终实验结果的解释是:
实验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6.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讨论】
1.你们认为选用什么样的食品容易长出霉菌
2.你们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其他组的一致吗
【思考】
1.如果想要“探究不同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你将如何设计实验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呢
2.你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其他条件(如湿度、氧气等)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实训报告
实训题目:
实训地点: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实训时间:
一. 实训目的
1. 通过该实训,使学生认识SMT组装过程中常用的元器件类别,标识。对表面组装器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 在实训过程中,学习最基本的元器件的识别方法,了解元器件在SMT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及作用。
二. 实训要求
1.听从指导教师的指导。
2.实训过程不要将无关的物品带入实训室。
3.不要损坏实训器材。
4.不要操作与本次实训无关的软件。
三. 实训时间
第五周 周一第一大节
四. 实训地点
一教楼五楼507机房
五. 实训总结
1) 表面贴装元器件的特点、分类
① 如何区别贴片电阻与贴片电容?在PCB板上的标识是什么?
贴片电阻都是黑色的并且实物上都印有该电阻的阻值或阻值的代码。贴片电容上面没有印字,这是和他的制作工艺有关(贴片电容是经过高温烧结面成,所以没办法在它的表面印字),而贴片电阻是丝印而成(可以印刷标记)。电阻:R 电容:C
② 如何区别贴片电阻与贴片电感?在PCB板上的标识是什么?
贴片电阻一般上面有数字表示阻值,另一面是白色瓷体,扁平长方形状。
贴片电感形状是扁方形的,中间是个圆盘,里面可以看到线圈。
电阻:R 电感:L
③ 如何区别贴片电感与贴片电容?在PCB板上的标识是什么?
贴片电容一般电容体颜色较深一些,用万用表电阻档量是开路的,没有标志。贴片电感一般有白色的、线绕的等,用万用表电阻档量是短路的,一般会标电感值在上面。 电感:L 电容:C
2) 片式电阻的结构、精度分类、外形及标注方式、识别方法。主要技术指标。
标注方式:1.阻值精度为±5%,±10%, ±20%时,采用3位数字表示
① R≥10欧,前两位为电阻的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后面“0”的个数。如:150表示15×100=15Ω
② R<10欧,在小数点处加“r”如:4.8欧 表示为 4r8
2.阻值精度为±1%,±2%时,采用4位数字表示。
若电阻值R ≥100Ω:前三位是有效数字,第四位表示有效数字所加“0”的个数。例:20xx表示为:200×102=20000Ω=20kΩ
若电阻值R在10~100Ω之间: 在小数点处加“R”。例:15.5Ω记为15R5
若电阻值R<10ω:在小数点处加“r”,不足四位在末尾加“0”。例:4.8ω记为4r80
识别方法:贴片电阻一般上面有数字表示阻值,另一面是白色瓷体,扁平长方形状。
主要技术指标:SMT电阻器的体积很小,但它的数值范围和精度并不差,见
表2-3。3216系列的阻值范围是0.39Ω~10MΩ,额定功率可达到1/4W,允许偏差有±1%、±2%,±5%和±10%等四个系列,额定工作温度上限是70℃。
3) 片式电阻网络的结构分类、特点、主要的参数。
结构分类:SOP型、芯片功率型、芯片载体型和芯片阵列型
特点:在一个电阻网络中含有多个参数与性能一致的电阻。
主要的参数:精度一般为J(5%),G(2%),F(1%)
4) 片式电容的结构和特性、精度分类、外形及标注方式。主要技术指标。
结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陶瓷介质,金属内电极,金属外电极。而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它是一个多层叠合的结构,简单地说它是由多个简单平行板电容器的并联体。 特性:1.小型化、低高度化 2.高频低阻抗、低损耗3.高耐热性、长寿命、高可靠性4.环保
精度分类:一般分为3级:I级±5%,II级±10%,III级±20%。在有些情况下,还有0级,误差为±20%。 常用的电容器其精度等级和电阻器的表示方法相同。用字母表示:D——005级——±0.5%;F——01级——±1%;G——02级——±2%;J——I级——±5%;K——II级——±10%;M——III级——±20%。
外形:
标注方式:(1) 直标法:用字母和数字把型号、规格直接标在外壳上。
(2) 文字符号法:用数字、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文字符号表示其电容量的单位:P、N、u、m、F等。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标称允许偏差也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小于10pF的电容,其允许偏差用字母代替:B——±0.1pF,C——±0.2pF,D——±0.5pF,F——±1pF。
(3) 色标法:和电阻的表示方法相同,单位一般为pF。小型电解电容器的耐压也有用色标法的,位置靠近正极引出线的根部。 主要技术指标:(1)额定工作电压:对于结构、介质、容量相同的器件,耐
压越高,体积越大
(2)温度系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电容
量的相对变化值。温度系数越小越好。
(3)绝缘电阻:用来表明漏电大小的。一般小容量的电容,绝缘电阻很大,在几百兆欧姆或几千兆欧姆。电解电容的绝缘电阻一般较小。相对而言,绝缘电阻越大越好,漏电也小。
(4)损耗: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容器在单位时间内发热而消耗的能量。这些损耗主要来自介质损耗和金属损耗。通常用损耗角正切值来表示。
(5)频率特性:电容器的电参数随电场频率而变化的性质。在高频条件下工作的电容器,由于介电常数在高频时比低频时小,电容量也相应减小。损耗也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加。另外,在高频工作时,电容器的分布参数,如极片电阻、引线和极片间的电阻、极片的自身电感、引线电感等,都会影响电容器的性能。
5) 片式钽电解电容器结构特征、分类、特点,主要特性指标,识别方法。
结构特征: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正极是钽粉烧结块,绝缘介质为TaO5,负极为MnO2固体电解质。将电容器的芯子焊上引出线后再装人外壳内,然后用橡胶塞封装,便构成了固体钽电解电容器。液体钽电解电容器的制造工艺比固体钽电解电容器较为简单,电容器的芯子直接由钽粉烧结块经阳极氧化制成,再把电容器芯子装入含有硫酸水溶液或凝胶体硫酸硅溶液的银外壳中,然后用氟橡胶密封塞进行卷边密封而成,硫酸水溶液等液体电解质为电容器的负极。
分类:烧结型固体、箔形卷绕固体、烧结型液体。
特点:寿命长、耐高温、准确度高、滤高频改波性能极好,不过容量较小、价格也比铝电容贵,而且耐电压及电流能力相对较弱。
识别方法:表面有丝印,有极性。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黑色、黄色等。钽电容表面有一条白色丝印用来表示钽电容的正极,并且在丝印上标明有电容值和工作电压,大部分生产厂家还在丝印上加注一些跟踪标记。
6) SMD的特点、按引脚形状分为几类,名称是什么? 特点: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可靠性高、抗振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达30%~50%。节省
(1)课题名称:声光控制路灯设计
(2)内容摘要:本次设计的小组成员有徐海龙、秦应昌,在思考、设计、焊制、调试阶段,我们一直共同努力。此次我们组需要设计的电路是声光控制路灯电路,在此电路中,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使电路能根据声音和光线的作用自动发光,并且自动熄灭。在白天强光照射时,电路中灯泡不发光;而晚上无灯光或被遮光,并且有声响时灯泡发光,且延续约10秒后熄灭。
此电路图的设计主要是基于用声光控延时开关代替住宅小区的楼道上的开关,只有在天黑以后,当有人走过楼梯通道,发出脚步声或其它声音时,楼道灯会自动点亮,提供照明,当人们进入家门或走出公寓,楼道灯延时几分钟后会自动熄灭。在白天,即使有声音,楼道灯也不会亮,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声光控延时开关不仅适用于住宅区的楼道,而且也适用于工厂、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场所,用途非常广泛。
课题分析它主要由3部分组成:话筒,光敏电阻,555延时。能够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的大小来改变灯亮的时间长短,如果,时间过长就应该减小电阻或电容的值,反之,则增大。光敏电阻和话筒的高度也会使灯的时间受到影响。声光控节电开关,在白天或光线较亮时,555触发器呈关闭状态,灯不亮;夜间或光线较暗时,555触发器呈预备工作状态,当有人经过该开关附近时,脚步声、说话声、拍手声等都能开启节电开关。灯亮后经过10秒左右的延时节电开关自动关闭,灯灭。该开关扩展型适用于楼道、走廊、洗涮间、厕所等公共场合,能节电并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电路是采用分分离元件的声控延时电路,其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方框原理图说明:
(3)设计指标(要求);设计一个声光控制开关,用声音和光照同时控制,当光线很暗的时候有声音触发就打开开关(控制一个6v/100mA小灯泡负载),开关延迟时间在10秒左右。当光线较强的时候声控不起作用。
(4)系统框图与方案选择;
方案一:
本方案中MIC捕捉到声音信号时,产生出交流信号经过Q1的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放大,然后经过C3的隔直耦合电容给Q2的基极一个偏置电压使Q2导通,Q2导通前555触发器2脚电压等于VCC等于5V当Q2导通后2脚电压低于1/3VCC使555触发器进入工作状态LED亮当T=RC时555通过7,6脚放电完毕LED自动熄灭。光控是通过光敏电阻和100K电阻串联分压控制4脚电位来实现当有光时光敏电阻阻值约为20K使4脚电压很小555触发器处于关闭状态LED不会亮,当没光时光敏电阻阻值约为150K这时4脚处于高电位555处于预备工作状态当声音出发信号到达后LED灯亮并通过555达成延时熄灭。不采用此方案的原因:
由于方案一中有2个三极管增大了电路的复杂程度,使参数的计算、元件封装和焊接等的难度大大增加所以不采用方案一。
元器件选择;驻极体话筒;光敏电阻;晶体管;定时器555;发光二极管;电阻、电容器、二极管若干,三极管。
当MIC获得声音信号后转换成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放大。为了获得比较高的灵敏度则放大倍数应该尽量大所以Q1选取9014。光控电路中光敏电阻的阻值范围为20—150K所以选比较大的分压电阻使在有光时555触发器因4脚为第电平而处于关闭状态,无光时4脚高电平555能够工作。因为延时时间约为10秒,而延时时间由时间常数RC决定所以取R9=100K,C3=100u。
工作原理:
电路有声音信号输入时,MIC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经由三极管Q1等元件构成的阻容耦合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如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的输入端2脚,使2脚电位低于1/3VCC从而使触发器进入暂稳态输出高电平LED亮,2脚原来的电位是由R7(100K)和R10(68K)的电阻串联分压提供的两电阻阻值比约为3:2使2脚电压略大于1/3VCC触发器不工作,而声音信号经放大后的交流触发信号到来时刚好能使2脚电位低于1/3VCC。LED亮后随着电容C3(100u)的充电当Uc>2/3Vcc时,电容C3开始迅速放电,当放电完成时触发器回到稳定状态LED熄灭。
(5)组装调试;
封装时摆放元器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将原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有利于整体版面的美观大方,各个元件之间既不能紧凑在一起,又不能离得太远了,因为在一起会给焊接带来很多麻烦,离得太远又耗费导线,导线应该沿着电路板的边缘铺设,避免交叉。
调试时会出现一下几种问题:
1.无光条件下输入声音信号LED不亮。
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太小,声控电路部分对声音信号的灵敏度比较低。解决这个问题要仔细计算提高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2.无光条件下不输入声音信号LED仍然会亮
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R7与R10构成的2脚分压偏置中R10的阻值过小使2脚电压始终小于1/3VCC触发器一直处于暂稳态无论有无声音信号LED都会亮。所以应适当调整增大R10的阻值。
3.有光输入声音信号LED亮
这是由于与光敏电阻串联的分压电阻R5太小使有光条件下光敏电阻仍能分到较高的电压使555触发器能够工作。解决这个问题要适当增加R5的阻值。
(6)实际PCB图或布线图;
(7)电路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展望
本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的结构和原理简单,易于操作制作。缺点在于电路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等不是很好,同时电路的应用范围存在局限性无法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工程意义不大。
电路的改进可以加入一些能提高稳定性、灵敏度的电路如交流整流、稳压等电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设计。
(8)设计结果与数据处理
一、实验目的
学习了解微生物生长量测定的方法
学习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方法
学习掌握血细胞计数板的使用方法
(一)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计数法 重量法 生理指标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2)涂片计数
2、活菌菌落计数法
3、滤膜法
(二)细菌生长曲线
将单细胞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不补充营养物或移去培养物,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目的对数值为纵坐标,可画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growth curve)
(在所做过的实验内容里挑选一个自己最有收获,最有感想的实验内容)
综合实验报告标题(可与实验名称不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
(一)实验内容。
(二)实验电路:画出与实验内容有关的简单实验电路。
(三)实验设计及调试步骤:
(1)对实验内容和实验电路进行分析,理出完成实验的设计思路。(2)列出程序设计所需的特殊标志位、堆栈SP、内部RAM、工作寄存器等资源的分配列表,分配列表时注意考虑资源在程序执行过程可能会出现冲突的问题。
(3)画出程序设计流程图,包括主程序和各子程序流程图。
(4)根据(2)、(3)的内容写出实验程序。
(5)调试程序(可以使用模拟仿真器)。
A、根据程序确定调试目的,即调试时所需观察的内容结果。
B、根据各调试目的分别选择调试所需的方法,如单步、断点等命令,分别列出各调试方法中所需要关注记录的内容。
C、调试程序,按各种调试方法记录相应的内容。
D、分析调试记录的内容和结果,找出程序中可能出错的地方,然后修改程序,继续调试、记录、分析,直到调试成功。
(四)实验调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四、实验后的经验教训总结。
创新实验目的:
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实验仪器及用品:
1.实验仪器:带胶塞和胶管的锥形瓶、小气球、Y形管、大烧杯、温度计、试管、比色板、小烧杯、玻璃棒。
2.实验用品: 白糖(100g)、一小包干酵母(约30g)、澄清的石灰水、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试剂。0.5ml的浓硫酸溶有0.1g重铬酸钾,体积分数为95%—97%,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实验装置及说明:
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测气体中有二氧化碳,重铬酸钾溶液遇到酒精由橙色变为灰绿色。 实验操作:
1.将(100ml)40℃温水倒入锥形瓶,再用汤匙将一大勺糖及适量干酵母加进来,搅拌均匀后,将锥形瓶放在大烧杯中水浴保温温度保持在30—40 ℃左右。(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是酵母菌迅速繁殖,并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2. 观察到酵母菌培养液有气泡产生,塞上橡胶塞(这样做既可以避免气体散失,影响后面实验效果,也为酒精的产生提供保障)。过一段时间后就可看到干瘪的气球慢慢膨胀起来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3.将夹子打开,挤压气球,使瓶内产生的气体徐徐通过胶管导入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了(检测气体中有二氧化碳。原理:二氧化碳遇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4.将重铬酸钾试剂分别滴在比色板的凹槽内,并分别标注1号、2号(作对照)、3号。在3号试剂上滴1滴酒精,在1号试剂上滴1滴酵母菌发酵液。发现1号和3号都由橙色变成了灰绿色。
实验创新点及意义:
通过上述实验,让我们对酵母菌“发酵现象”所需要的原料、
条件及产生的物质都有了较直观的感受,比较容易理解课本上阐述的 “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有关内容,而且印象深刻。使我们养成很好的节约意识。
实验现象:
1. 闻到了发酵后特殊的甜酒的芳香气味。
2. 详见【实验操作4】
3.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的目的是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并创建鼠标经过图像。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在“页面属性”对话框中设置页面的背景图像。
2)在页面文档中单击插入鼠标经过图像。
五、讨论与结论
实验结束后我们可以看到页面的背景变成了我们插入的图像,并且要鼠标经过的时候会变成另一个图像,这就是鼠标经过图像的效果。当然这种实验效果很难在实验结果的截图里表现出来。这个实验的关键在于背景图像的选择,如果背景图像太大不仅会影响网页的打开速度,甚至图像在插入会也会有失真的感觉,因此在插入前对图像进行必要的处理能使实验的效果更好。
探讨形式美的法则,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
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你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我们称之为形式美法则。在我们的视觉经验中,高大的杉树、耸立的高楼大厦、巍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威严等感受;而水平线则使人联系到地平线、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等感受…… 这些源于生活积累的共识,使我们逐渐发现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在西方自古希腊时代就有一些学者与艺术家提出了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论,时至今日,形式美法则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
形式美在创造美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设计构图的实践上,更具有它的重要性。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能够培养我们对形式美的敏感,指导人们更好地去创造美的事物。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我们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表现美的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运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创造时,首先要透彻领会不同形式美的法则的特定表现功能和审美意义,明确欲求的形式效果,之后再根据需要正确选择适用的形式法则,从而构成适合需要的形式美。式美的法则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美的事物的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断发展,因此,在美的创造中,既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又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生搬硬套某一种形式美法则,而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美中体现创造性特点。形式美的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
(一)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是一对辩证的矛盾关系,是宇宙运动发展的规律,亦是形式美法则的集大成者,其他法则均围绕其展开,因此统一与变化可称得上是形式美法则中的根本大法。
我们在探讨形式美时,即要求统一,又要找变化,光统一而无变化会使作品流于简单、呆板、浅薄、单调与乏味;光变化而无统一则会使作品失于散乱、琐碎、喧宾夺主、画蛇添足等。因此,我们应该讲求既统一又变化,既主题鲜明、基调一致,又变化丰富、具体鲜活,这样才能使作品完整统一,特征强烈,同时又细致耐看,生动灵气。统一可以借助于夸大或强调画面中的某一元素,使其成为画面中占绝对压倒优势,以形成画面的主调。在此前提下,强调细节的对比变化,激活其内的张力,让局部出现亮点,真正做到“尽精微、至广大”。如在民间木版年画中靠黑线来统一,凭借色彩求变化即属此类。而在西方现代派大师蒙德里安的画中,是靠那象征宇宙的初始归宿的经纬线来实现统一的;在齐白石的笔下,红花墨叶是其风格,那红花是变化,而那墨叶是统一,将一切纯色、光鲜皆统一于那骨法用笔、墨分五色的点、线、面之笔墨构成中。
(二)对比与调和
大凡事物只有在对比中才能尽显本色,也只有经过对比,才能使双方的特征变得更加强列。因此,无对比也就是无关系可言,只有在差异不同的对比关系中,才能形成画面的张力,也才能平添其艺术魅力。调和的作用是使矛盾着的双方趋于平衡,即谐调双方的对比关系。 对比与调和这组矛盾在装饰表现中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强调对比,不注重调和,画面就会生硬、冲撞、支离破碎而不谐调,而如果一味只强调和而忽视对比,也会使画面软弱、沉闷而缺乏生气,因此要既强调对比,亦注重调和,使作品既充满张力,亦趋于平衡,凭其生动与完整来打动观者。如在民间木版年画中,红、黄、绿、紫等纯色对比强烈,而利用黑线巧妙地加以调和,使画面既喜庆热烈和鲜亮,同时亦谐调、完整和充实。再如云南画派重彩中,强调其色彩的丰富斑斓,同时云南画派重彩中,强调其色彩的丰富斑斓,同时用金、银线来调和画面,使其实现对比谐调。因此,对比与调和手法可以依据作品的主题基调按比例分配,或以对比为主,或以调和为主,前者现代艺术中表现居多,后者则更近于古典样式。总之,合理并巧妙地利用对比与调和手法会使装饰表现大为增色。
(三)对称与平衡
对称的形式是最原始古老、亦最简便稳妥的表现手法,如古埃及金字塔以及人自身,都是对称美的典范。平衡则是利用视觉量的心理平衡原理,即等量不等形,来使画面在对比变化中求得平衡,因此是要冒风险的,而恰恰是历险之后的平衡方变得更精彩耐看,如同杂技、舞蹈表演一样,给人以惊喜和振奋。对称形式在原始艺术与民间艺术中运用得较多,与其宗教及民族习惯有关;而平衡形式在现代艺术中屡见不鲜,与现代人的生存观念和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我们在装饰表现处理中应根据作品是具体需求而选择对称或平衡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作品的艺术效果与魅力。对称美固然简便易行,但也容易呆板单调,平衡美虽然惊险刺激,但较难驾驭调控。因此对称与平衡手法各具千秋,应按照不同的设计意图而灵活巧妙地加以选择。节奏是指画面上对比双方的交替形式,如明暗、强弱、粗细、软硬、冷暖、方圆、大小、疏密、紧松、急缓等对比因素,其搭配与反复出现的频率与对比关系就构成了画面的节奏感。韵律则是指画面上的启、承、转、合,一波三折的韵味与律动关系,如线条的运动轨迹,色调的微当选变化,笔墨的干、湿、浓、淡等节奏因素之间的过渡转换等。因此,画面上节奏与韵律的强弱与急缓,如同音乐一般会带给人视觉与心理感应上的快感与美感,好的节律会使人神清气爽,赏心悦目,为艺术作品平添无尽的魅力与美感。
摘要:热机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空气热机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空气热机实验通过对空气热机探测仪、计算机等操作来理解空气热机原理及循环过程。通过电加热器改变热端温度测量热功转换值,作出nA/ΔT与ΔT/ T1的关系图,验证卡诺定理。逐步改变力矩大小来改变热机输出功率及转速,计算、比较热机实际转化效率。试验表明:在一定误差范围内,随热端温度升高nA/ΔT与ΔT/ T1的关系呈现性变化,验证卡诺定理。热端温度一定时输出功率随负载增大而变大,转速而减小。
关键词:卡诺定理;空气热机;卡诺循环
热机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历史上对热机循环过程及热机效率的研究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确立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斯特林1816年发明的空气热机,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是最古老的热机之一。虽然现在已发展了内燃机,燃气轮机等新型热机,但空气热机结构简单,便于帮助理解热机原理与卡诺循环等热力学知识。 空气热机的结构如图一所示,热机主机主要有高温区、低温区、工作活塞和位移活塞、气缸、飞轮、连杆,热源等组成。
由电热方式加热位移活塞,其作用是在循环过程中使气体在高温区与低温区间不断交换,气体可通过位移活塞与位移气缸间的间隙流动,提高高温与低温间的温度差可以提高热机效率。位移活塞与工作活塞通过连杆与飞轮连接,他们的运动是不同步的,其中一个处于极值时,速度最小,另一个活塞速度最大。
图一 空气热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当工作活塞向下移时,位移活塞迅速左移,使汽缸内气体向高温区流动,如图1 a所示;进入高温区的气体温度升高,使汽缸内压强增大并推动工作活塞向上运动,如图1 b 所示,在此过程中热能转换为飞轮转动的机械能;工作活塞向顶端移动时,位移活塞迅速右移,使位移汽缸内气体向低温区流动,如图1 c所示;进入低温区的气体温度降低,使汽缸内压强减小,同时工作活塞在飞轮惯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完成循环,如图1 d 所示。在一次循环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净功等于P-V图所围的面积。
根据卡诺对热机效率的研究而得出的卡诺定理,对于可逆循环的理想热机,热功转换效率为:
A/Q1Q1Q2/Q1(T1T2)/T1T/T1
式中A为每一个循环中热机做的功,Q1为热机每一循环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2为热机每一个循环向冷源放出的热量,T1为热源的绝对温度,T2为冷源的绝对温度。
由于热量损失,实际的热机都不可能是理想热机,循环过程也不是可逆的,所以热机转化效率:
T/T1,只要使循环过程接近可逆循环,就是尽量提高冷源与热源的温度差。
热机循环过程从热源吸收的热量正比于nA/T,n为热机转速,所以:正比于nA/T。测量不同热
端温度时的nA/T,观察与T/T1的关系,可验证卡诺定理。同一功率下,调节力矩计与转轴的摩擦改变热机实际输出功率P0,计算出不同负载大小时的热机效率。同时转速n也会改变,观察P0n
关系图,表示同一输出功率下,输出耦合不同时输出功率随耦合的关系。
一、 实验仪器与方法:
电热ZKY-RJ型空气热机实验仪如图二示
图二 电加热型热机实验装置图
飞轮下部装有双电门,上面的一个用于定位工作活塞的最低位置,下面一个用于测量飞轮转动角度。气缸的体积随工作活塞的位移而改变,活塞的位移改变通过飞轮测得,在飞轮边缘均匀排列45个挡片,由光电门信号确定飞轮位置,进而计算气缸体积。压力传感器与工作汽缸底相通,测量汽缸的压力得到体积变化。底座的三个插座分别与实验测试仪相连,在仪器显示窗口显示热机转速、高低温区的温度、P-V图。加热器输出电压24V-36V可调,可根据实验的实际需要调节加热电压。
力矩计悬挂在飞轮轴上,调节螺钉可调节力矩计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由力矩计可读出摩擦力矩M,可得出热机输出功率P2nM,即单位时间内的角位移与力矩的乘积。
二、 试验内容、步骤:
第一部分:测量不同热端温度的热功转换值,验证卡诺定理。
连接测试仪面板和电脑的,各仪器之间的`端口,开始试验。将加热电压加之最大档(11档),等待6~10分钟(大约在温差在100K以上),加热电阻丝已发红后,用手顺时针拨动飞轮,热机即可运转。减小加热电压至第一档,打开电脑辅助软件,观察压力和容积信号,并把P-V图调节到最适合观察的位置。等待大约10
分钟,温度和转速平衡后,记录加热电压,读取温度和转速,记于表一中。逐步加大加热功率,重复上
述测量过程4次以上,在表一中记录数据。以ΔT/ T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nA/ΔT与ΔT/ T1的关系图,验证卡诺定理。
第二部分:测量不同输出功率下,转速和实际效率的变化。
在最大加热功率下,触动飞轮停止转动,在飞轮上装上力矩计,拨动飞轮,让热机继续运动。调节力矩计的摩擦力(不要停机),待输出力矩、转速、温度稳定后,在表二中读取记录各项参数。保持输出功率不变,逐步增大输出力矩,重复以上实验步骤5次以上。以n为横坐标,P0为纵坐标,作出n与P0的关系图。表示同一输出功率下,输出耦合不同时输出功率或效率随耦合的变化关系。
三、 实验结果:
表一 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热功率转换值
表二 测量热机输出功率、效率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关系
图一 电脑观察到的热机实验P_V实验图图二 电脑观测到的容积和压力变化曲线
四、 分析与结论:
由表格数据可作图结果分析,在外加负载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热功率增大,nA/ΔT与ΔT/ T1基本具有线性关系,验证了卡诺定理。在同一加热功率下,随摩擦力矩加大,转速降低,热端温度升高,温度差加大,输出效率加大。对于输出力矩继续加大时,输出功率如何变化,是继续变大还是转折本实验未能涉及,也是实验要改进的地方。
五、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大学物理综合设计实验》,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xx.1; 张玉民,热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5; 常树仁,热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xx.7;
包科达,热物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2;
闫全英、刘迎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6 黄晓圣、王剑,关于卡诺定理证明的教学探讨,大学物理,20xx.21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Cisco Packet Tracer是由Cisco公司发布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可以学习IOS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计算机,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原理
任务1利用Packet.Tracer5.3网络模拟软件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任务2设置本机共享文件夹。
任务3访问局域网中其他主机共享资源。
四、实验步骤(或过程)
任务一
打开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向图形用户界面上拖拽一个模拟交换机和三个主机,并利用直通线将所有主机与交换机连接起来;设置主机IP地址和子网掩码,并通过命令提示符输入ping+IP地址测试三台主机是否在同一个网段内。
任务二
在本地磁盘D盘下建立一个文件夹,然后将文件设置为可共享文件夹。
任务三
打开运行,输入\+要访问的IP地址,可访问到局域网中其他主机的共享资源。
五、实验结论
1、实验结果
ping命令可查看主机是否处于同一个网段。计算机可查看到其它工作组计算机的共享资源。
2、分析讨论
六、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原结构、性质和应用;
2、了解洗涤剂配制流程和性能表征方法;
3、学会用白度仪测定所配制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二、【实验背景】
洗涤剂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其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是物化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概念。围绕洗涤剂的配制和表征这一课题,学生可以学以致用,同时这一知识性和生活常识性的物质。
三、【实验原理】
1、洗涤剂配方原料选择因素:
①价格因素
②从洗涤的角度看,配制的洗涤剂要具有洗涤、润湿、增溶、气泡和消泡、乳化等作用,以满足去除污垢的作用;
③为使所配制的洗涤剂发挥作用,需要添加一些具有特定性质的组分,来调节洗涤剂的酸碱度以及来自于杂质元素的影响;
④为使所配制的洗涤剂具有好的应用性能,有时需要通过在洗涤剂中加入特别组分,如使其具有漂白、消毒等作用;
⑤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还要求使所使用的药品具有较好的生物易降解性能。
2、洗涤剂具有洗涤效果的机理:
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具有两亲结构,在清除固体表面粘附污物的洗涤过程中,可通过一个物理、化学过程,明显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并发生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最终在其他组分和外界机械搅拌因素的协同作用下,使唔够得到清除。
3、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根据所具有的功能基团的差异,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亲表面活性剂及特种表面活性剂等。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价格、洗涤效果、生物降解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使用广泛,是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洗涤剂的主要成分。
试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椰子油酸、粗盐、柠檬酸、三聚磷酸钠、氢氧化钠、脂肪酸聚氧
乙烯醚、水
仪器:SBDY型数显白度仪、量筒、烧杯、托盘天平
四、【实验步骤】
1.洗涤剂的配制
根据实验原理中多用洗洁精的配方,依次加入下列药品配制洗涤剂,顺序和用量为: 水(7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粗盐(2g)——三聚磷酸钠(4g)——脂肪酸聚氧乙烯醚(9g)——椰子油酸(3g)——柠檬酸(1g)——氢氧化钠(1g)
2.洗涤剂效果的测试(利用白度计测定所配制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①白度计的校正:用已知白度的白板校正仪器;
②用白度计测定布条在洗涤前的白度;
③将白布条弄脏,如在窗台上擦拭;
④用白度计测定弄脏了的布条的白度;
⑤用刚刚所配制的洗涤剂清洗弄脏了的布条,洗涤干净后吹干;
⑥用白度计测量洗涤剂洗涤后布条的白度。
五、【实验现象记录及数据记录与处理】
1、各配料加入的顺序及现象:
2、洗涤剂的性状:
经不断搅拌,本次实验所配制的洗涤剂,为乳白色粘稠液体,泡沫洁白均匀细腻,防止一段时间液体稳定不分层。双手直接接触洗涤剂一会后明显感觉手部皮肤有紧绷感。
3、白度仪测量数据记录与处理
去污效率DE=(Rw-Rs)/(R0-Rs)×100% =(56.9-40.3)/(85.2-40.3)×100%=36.97%
六、【本次实验中共选择了8种组分,其对应的作用为:】
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性能:属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性,具有良好的去污、湿润、乳化、分散能力。能产生丰富的泡沫,且易于用稳泡剂使之稳定,其泡沫又便于用抑泡剂进行调节使之符合低泡配方的要求;增溶效果显著;直连结构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与三聚磷酸钠一起使用时, 其性能更加优异。亲水基团(磺酸基)与疏水基(烷墓苯)间的联接是C一S键, 因而它的耐水解稳定性很好在热的碱或酸中很稳定。磺酸本身也可溶于水并完全电离,可在低pH 值条件下使用。
用途:烷基苯磺酸纳对颗粒污垢,蛋白污垢和油性污垢有显著的去污效果,对天然纤维上颗粒污垢的洗涤作用尤佳,去污力随洗涤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对蛋白污垢的作用高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洗衣粉、餐具洗涤剂及工业清洁剂中。
②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匀染剂AN):
性能:属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去污、乳化、缓蚀、发泡性能和抗硬水性能,温和的洗涤性质不会损伤皮肤。在各种pH 下都可以使用,并表现为非离子(碱性或中性溶液中)或阳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特性。将高活性产品加到规定数量的水中去,同时加以搅拌。而不要将水加到高活性原料,否则便可能导致凝胶的形成。
用途:在纺织工业中主要用作染色助剂。也常用在人造丝生产中,不但可以增强纤维丝的强度,还可保持喷丝孔的清洁,防止污垢的沉积。在石油炼制工业中使用可以抑制酸气对金属设备的腐蚀,提高设备利用率。在工业洗涤剂中可以作助剂成分。
③椰子油酸:
椰子油脂肪酸的一种重要的下游产品之一。CDEA属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没有浊点。性状为淡黄色至琥珀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具有良好的发泡、稳泡、渗透去污、抗硬水等功能。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呈酸性时与之配伍增稠效果特别明显,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配伍。能加强清洁效果、可用作添加剂、泡沫安定剂、助泡剂。在水中形成一种不透明的雾状溶液,在一定的搅拌下能完全透明,在一定浓度下可完全溶解于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中,在低碳和高碳中也可完全溶解。
④三聚磷酸钠:
性能: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助剂,提高洗涤剂的去污效果。三聚磷酸钠具有螯合钙、镁、铁等离子的性质,能软化水;也是洗涤剂的胶溶剂、乳化剂,对蛋白质有膨润、增溶作用,有明显的解胶效果,对脂肪物质起促进乳化作用,对尘土等固体污垢有分散作用,增强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临界胶束浓度,起到降低表面活性剂用量和增强去污力的双重作用;能使液态、固态微粒更好的溶于液体(如水)介质中,使溶液外观完全透明,好像真溶液一样,即增溶作用。同时,三聚磷酸钠水溶液呈弱碱性(1%水溶液的PH值约为9.7),也是良好的缓冲剂,所以,即使有酸性污垢存在,三聚磷酸钠也能使洗涤液保持一定的碱度,有利于酸性污垢的除去;它还可以吸收水分防止洗涤剂结块。
用途:主要用作合成洗涤剂的助剂,用于肥皂增效剂和防止条皂油脂析出和起霜。对润滑油和脂肪有强烈的乳化作用,可用于调节缓冲皂液的PH值。
⑤氢氧化钠:
作洗涤助剂,保持洗涤液的pH值在碱性范围,可以提高表面活性剂。对污垢特别是油性污垢的洗净能力。因为多种表面埔活性剂的去污能力都受pH值的影响,而在碱性介质中去污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天然油脂污垢噌中含有30%左右的游离脂肪酸,在洗涤剂中加入一定量碱,可以与脂肪酸反应生成肥皂,有利于把油脂乳化、分散达到去污目的。以这种目的加入的洗涤助剂有碳酸钠、三聚磷酸钠等。碳酸钠的碱性作用较强,缺点是有时它会与水中钙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而各种磷酸盐和硅酸盐它们耐硬水性能好在水中还能形成活性胶体因此使用效果较好
⑥柠檬酸:
调节洗涤剂PH值至6.5-7.5.作为助洗剂,能有效改善洗涤产品的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鳌合剂。工业生产中,柠檬酸和改性柠檬酸可制成一种无甲醛防皱整顿剂,用于纯棉织物的防皱整理。不仅防皱效果好,而且成本低。
⑦粗盐:
氯化钠和硫酸钠等中性电解质盐类本身并没有洗涤能力,但它们加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会促进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降低,促进胶束形成、表面活性的提高,有使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使表面活性剂在污垢和清洗物体表面的吸附能力增强,从而使表面活性剂的洗涤能力提高。
⑧水:作为溶剂,能使各组分混合均匀
2、本实验的去污效率DE=36.97% ,偏低。分析原因,可能有:
①洗涤剂本身去污效果不佳。投料顺序可能没有按最佳的顺序加入,导致在配制过程中某些原料相互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等,从而降低了它的功效。
根据部分文献资料显示,投料的顺序应为:
先加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热溶解到水中,慢慢搅拌,使其完全溶解)、脂肪酸聚氧乙烯醚、椰子油酸,氢氧化钠、柠檬酸等洗涤助剂稍后加,盐最后加入,作用调节到所需粘度。调节之前应把产品冷却到室温或测粘度时的标准温度。
②白布上的污染物并为标准污染液,污染成分可能单纯为某种物质,不均匀且时间久,此外,白布本身污染度不高,所以污物不易洗去,且洗涤时间短,若增加洗涤浸泡时间效果会更好。
③实验所测原始白布白度R0并非污布沾污前的白度,计算结果有误差。
七、【注意事项】
本实验的关键在于洗涤剂配方的选择,配方中每一种药品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时会有协同效果,有时也会有不好的作用。所以配制洗涤剂时,要根据药品的性能特点,使用具有同样功能的药品进行替换,也可达同样洗涤效果。
八、【提问与思考】
1、洗涤剂中加入碱性物质有何作用,有何弊端?
答:洗涤剂中加入碱性物质,能有效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因为衣物上的常见污垢大多是有机污渍,显酸性,故洗衣粉洗衣液中大多加入了一定数量的碱性物质;但过量的碱性物质会对皮肤和衣物带来伤害,同时,碱性物质易与硬水形成沉淀,所以洗衣粉中过多的碱性物质便会导致洗涤时形成大量的沉淀,直接影响洗涤效果。
2、三聚磷酸钠的作用是什么?现在的替代品有哪些?
三聚磷酸钠(STPP)是最早的工业化生产并广泛使用的洗涤助剂,它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配合使用时可以产生理想的协同作用,能赋予洗涤剂极佳的去污能力及洗涤效果,而且其价格低廉,因此一度被视为洗涤剂的“黄金搭档”。但含磷洗涤废水等生活污水排放对某些特定水体的富营养化贡献较大由此掀起了代磷洗涤助剂研发与应用的高潮。
目前,代磷助剂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是离子交换剂,主要有一下几大类:
① 4A沸石
是人工合成的铝硅酸盐白色晶体,最早替代三聚磷酸钠并工业化生产应用的无磷洗涤助剂,也是目前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的代磷助剂。目前,4A沸石因其生产成本低、原料来源丰富、工艺成熟、无污染等优点已成为代磷洗涤助剂的首选。但同时,4A沸石生产中还应该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合成4A沸石的同时联产其他化工原料,进一步提升综合效益。
② 层状结晶二硅酸钠
是在高温处理下由非晶态无定型二硅酸钠经加工处理转化为硅氧四面体有序排列的晶态硅酸盐,它伴生的有δ、β、α及γ四种晶型。其中,δ晶型的助洗效果最好,而且热稳定性强、容易生成。由于它具有层状结构,粉末手感细滑,加入到洗衣粉中对织物无损害。晶层中的钠离子还能与水中的钙、镁离子进行交换,将其牢牢吸附到晶层中,其软化水的能力强于4A沸石。同时,δ晶型还具有乳化分散能力好、碱性大、缓冲能力强、抗沉积、使用安全等特点,因此作为洗涤助剂极具商业价值,也是继4A沸石后最具发展潜力的代磷助剂。
③聚丙烯酸钠
是一种线状、可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链上聚集了高密度的羧酸根,对Ca2+、Mg2+的螯合能力很强,对固体污垢有吸附作用,并可抑制污垢在织物上的沉积。聚丙烯酸钠还具有很好的钙皂分散力、冷水速溶、热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其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且安全无毒,综合性能要显著优于其他无磷洗涤助剂。但分子主链上的C-C结构决定了聚丙烯酸钠的生物降解性较差,高浓度使用时其去污能力会降低且易导致絮凝。所以。目前聚丙烯酸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改善聚丙烯酸钠的生物降解性,通常经过化学改性的办法在聚丙烯酸钠中引入酯基或醚基等基团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多局限于特殊要求的洗涤剂应用中,作为普通洗涤剂的助剂代价大、经济效益低。
④淀粉
是聚合的多糖类物质,受到其自身化学结构的局限,目前难以工业化应用。但是,淀粉经过适当化学处理,引入某些化学基团使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发生变化,生成改性淀粉。
一、实验仪器及药品:
自制水电解器、试管、导线、直流电源、铁制电极、少量稀硫酸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电解水”演示实验的操作技术;
2.探究水电解器(霍夫曼电解器)的代用装置;
3.培养学生“以教师的姿态”做好实验的预备实验以及进行演示的初步能力。
通电实验原理:2H2O ==2H2↑+O2↑
四.实验步骤:
1.连接好电路(如下图)
2.装入1:10的稀硫酸溶液(液面高于电极0.5cm).
3.将两支试管装满溶液各自放入正极、负极。
4.打开直流电源,将电压调至12V进行电解。
5.观察和记录两极产生气泡的多少和速度、收得可检验量的氢气所需的时间、所收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以及检验氢气和氧气的直观效果、操作是否简便等。
6.检验生成的气体。
7.运用上述装置,将直流电压依次升高到24V和36V分别进行实验。注意练习实验操作,对比电解速度及直观效果。
五.实验现象:
1.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生成,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大,体积比小于1:2
2.检验气体时,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体积大的气体点燃时有爆鸣声。
3.直流电源电压从12V升高到24V时,两个试管中生成的气体的速度明显加快;由24V升高到36V时,生成气体的速度继续加快。
六.实验结论:
1.水在接通直流电后,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水时,所通直流电的电压越大,电解速度越快。
3.O2在水中溶解度大于H2,使O2的溶解量大于H2的溶解量,会消耗少量O2,所以会使所得H2和O2体积比偏离2:1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二、实验目的
1、了解旋光仪的基本原理,掌握旋光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2、了解反应的反应物浓度与旋光度之间的关系; 3、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三、实验原理
蔗糖在水中水解成葡萄糖的反应为:
C12H22O11+H20→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果糖
为使水解反应加速,反应常以H3O+为催化剂,故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水解反应中。在水大量存在的条件下,反应达终点时,虽有部分水分子参加反应,但与溶质浓度相比认为它的浓度没有改变,故此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式为:
lnC=-kt+lnC0(1)
式中:C0为反应开始时蔗糖的浓度;C为t时间时的蔗糖的浓度。 当C=0.5C0时,t可用t1/2表示,即为反应的半衰期。
t1/2=ln2/k
上式说明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只决定于反应速率常数k,而与起始无关,这是一级反应的一个特点。
本实验利用该反应不同物质蔗比旋光度不同,通过跟踪体系旋光度变化来指示lnC与t的关系。在蔗糖水解反应中设β1、β2、β3分别为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旋光度与浓度的比例常数
C12H22O11(蔗糖)+H20→ C6H12O6 (葡萄糖)+C6H12O6 (果糖)
t=0C0β1 0 0 α= C0β1
t=t Cβ1 ( C -C0)β2 ( C -C0)β3αt=Cβ1+( C -C0)β2+ ( C -C0)β3
t=∞0β2C0 β2C0 α∞=β2C0+β2C0 由以上三式得:
ln(αt-α∞)=-kt+ln(α0-α∞)
由上式可以看出,以ln(αt-α∞) 对t 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度常数k 。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1. 蔗糖浓度:0.3817 mol/L HCl浓度:2mol/L 2. 完成下表:=-1.913
表1 蔗糖转化反应旋光度的测定结果
五、作lnt~ t图,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及半衰期t1/2 求算过程:
由计算机作图可得斜率=-0.02 既测得反应速率常数k=0.02
t1/2 =ln2/k=34.66min 六、讨论思考:
1.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2.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答:α0=〔α蔗糖〕Dt℃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t℃L[葡萄糖]∞/100+〔α果糖〕Dt℃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t℃,[α葡萄糖]Dt℃,[α果糖]Dt℃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表示)为
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66.6×2×10/100=13.32°
α∞=骸2×10/100×(52.2-91.9)=-3.94°
3.在旋光度的测量中,为什么要对零点进行校正可否用蒸馏水来进行 校正在本实验中若不进行校正,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答:若需要精确测量α的绝对值,则需要对仪器零点进行校正,因为仪器本身有一系统误差;水本身没有旋光性,故可用来校正仪器零
点。本实验测定k不需要对α进行零点校正,因为αt,α∞是在同一台仪器上测量,而结果是以ln(αt-α∞)对t作图求得的。
4.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晚了一些,是否影响k值的测定为什么答:不会影响;因为蔗糖转化反应对蔗糖为一级反应,本实验是 以ln(αt-α∞)对t作图求k,不需要α0的数值。
5.如何判断某一旋光物质是左旋还是右旋
答:根据公式[α]t℃D=α×100/Lc,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α与浓度成正比。配制若干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其旋光度。即可判断。
6.配制蔗糖溶液时称量不够准确或实验所用蔗糖不纯对实验有什么影响答:此反应对蔗糖为一级反应,利用实验数据求k时不需要知道蔗糖的初始浓度。所以配溶液时可用粗天平称量。若蔗糖中的不纯物对 反应本身无影影响,则对实验结果也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