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保个人先进事迹材料范文(通用3篇)
孙茂珲,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人。20__年12月入伍,因一次救援行动英勇牺牲,被国家公安部追授“新时期消防勇士”荣誉称号,被誉为雷锋式的好战士。
20__年2月1日清晨,苏州工业园区一家生产电子元件的企业突然发生火灾火势很大,这会儿车间里满是呛人的浓烟,工人们一时间惊慌失措,几分钟之后消防队员赶到了现场,而孙茂辉就是其中的一员。
事发当时,有130多名员工正在厂房内工作,这座厂房一共有三层,里面有生产车间、有存储仓库,格局错综复杂,消防通道又非常狭窄,给人员的撤离和消防灭火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此时,随着火势的蔓延浓烟已经充斥了厂房内的每一寸空间,这些助燃的材料燃烧了以后火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如果说你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话,可能在这种浓烟的情况下几分钟就会晕倒。
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晕倒很可能就意味着死亡,可时间就是生命,已经有些疲惫的孙茂辉再一次请求进入火场深处救人。
在消防官兵的指挥帮助下,已经有100多名员工被成功救出了火场,但此时厂房内的起火点仍然没有找到,烟雾更是比之前浓烈了许多。
不少存储在货架上的货物也因受热而变形,随时存在发生爆炸的可能,形势变得更加危急,孙茂辉和中队长助理王浩君主动请缨第三次冲进了危机四伏的厂房。
中队长助理王浩君和班长孙茂辉第三次进入火场搜寻被困人员,不知不觉王浩君的携带的空气所剩无几,而此时回程的道路又被倒塌的货物堵死,两个人立刻陷入了危机。
这时候外面的战友们开始有点紧张了,指导员迅速组织了救援队友顺着王浩君和孙茂辉留下的.安全绳,救援的队友一点一点地摸索搜寻两个人的位置。
进去以后发现这条路被封死了,还要从其他地方再绕过去,等他带着战友们绕路找过去的时候,王浩君已经陷入了深度昏迷之中。随后,在离开王浩君几十米外的地方大家找到了孙茂珲。
王浩君和孙茂辉先后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很快人们得到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消息是起火工厂的130名被困员工无一伤亡,而坏消息是孙茂珲因抢救无效壮烈牺牲,牺牲时年仅22岁。
李银泽,彝族,中共党员,1980年12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现任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专勤班班长,二级士官。入伍5年来,李银泽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树立革命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忠实履行一名消防战士的职责和神圣使命,他一直战斗在灭火救援保卫第一线,把5年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私地献给了昆明消防特勤事业。5年来,李银泽同志在艰苦的训练场上摸爬滚打,与肆虐的大火拼杀搏斗,用青春、汗水和热血保卫着春城人民生活的安宁,体验着追求理想的艰辛与幸福,展现着自己人生的价值。他先后参与了全市及省内部分地区的多起重、特大火灾扑救以及化学泄漏、山体滑坡等特殊灾害事故的处置,屡立战功,为保卫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5.12安宁泥磷泄漏火灾扑救战斗中,李银泽再一次深入险境,勇挑重担,完成了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为部队扑救火灾、处置泄漏作出了突出贡献,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烈火中谱写出壮丽诗篇。
一、不畏牺牲迎难而上深入险地侦察堵漏
5月12日凌晨零时,云南马龙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储存有100余吨泥磷物料的4号沉降浓缩槽发生泄漏事故。泥磷燃烧生成的刺激有毒烟雾笼罩了整个厂区,弥漫至附近村庄,情况十分危急,如果泄漏扩大,灾害蔓延,引发邻近储罐事故,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关键时刻,特勤官兵临危受命,迅速出动,苦战4天3夜,打下硬仗,再显神威。
李银泽随首批出动力量于12日4时50分左右达到现场,这样的场面对于他来说也是第一次,许多新同志都有点发懵,但李银泽清楚自己是老同志,不能乱了阵脚,一切听从中队指挥员的命令。现场浓烟滚滚,情况不明,处置事故无从下手。李银泽整顿好自己带领的人员,做好个人防护主动请战,同副中队长一起前往火场深处进行侦察。高温和浓烟让他们难以靠近,但还是初步了解和熟悉了沉降槽底部泄漏和燃烧的基本情况。李银泽撤出燃烧区域,脱下厚重的避火服头盔,来不及擦去汗水便开始向指挥员汇报情况,得到燃烧区域的一些宝贵情况,现场官兵决定首先出水进行强攻,力争先灭火再想办法堵漏。两个小时过去了,大火灭了又燃,燃了又灭,特勤官兵反复近战强攻,然而事与愿违,由于燃烧时间较长,罐底泄漏更加严重,火势更加猛烈,强攻方案被迫取消。12日上午,现场情况进一步变化,刚成立的指挥部决定由支队参谋长和特勤大队颜副大队长带领3名士官再次侦察,白天能见度有所好转,侦察组到了罐底泄漏处,正当同志们进行勘察观测时,泄漏口泄漏量瞬间加大。突然,成块的泥磷落下来,颜华副大队长躲闪不及,火团溅起的磷水混合物沾染上左腿,不幸被自燃的黄磷烧伤,受伤较重。此时,李银泽距离颜华副大队长不足1米,下落的火团溅起的磷水混合物朝他扑去,他往后用力一蹬,溅起的泥磷正好掉在他的战斗鞋面上,不论是侥幸,还是身手敏捷,他又一次与危险擦肩而过。
颜副大队长受伤的不幸并没有使李银泽在巨大的危险面前退却,他毅然领受了堵漏的命令,和战友穿戴好避火服,准备好各种可能用到的堵漏器材,来到泄漏罐前待命,一旦局部围堰成功就增加水枪强攻并掩护堵漏。等待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刚才那一幕悲壮的场景,仍是如此清晰,历历在目,对此,每一个人都会害怕、恐惧,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想法……然而李银泽的目光是那样的坚毅,一旦时机成熟,指挥员发出命令,他会如猛虎下山一般,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完成那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艰巨任务!最终,因为泄漏量太大,火势猛烈,指挥部被迫决定取消堵漏任务,但当零距离接触泄漏燃烧区域,牺牲的危险随时迫近时,李银泽那种深入险境,临危不惧,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仍然令在场的官兵无不钦佩。
二、坚守阵地独当一面光荣负伤坚持战斗
无法近战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特勤官兵只能转入冷却控制,配合围堰填埋,处置进入僵持阶段。李银泽带领本班人员把满腔热血转化到了周围的水枪阵地上,对泄漏罐实施冷却,掩护工人进行筑堤围堰。火场是千变万化的,危险随时会发生,由于现场风向改变,空气流动加剧,泥磷燃烧迅速,瞬间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燃烧的泥磷四处飞溅,火势瞬间增大,李银泽和战友占据的水枪阵地受到威胁。中队指挥员“转移水枪阵地,确保冷却水不见断”的命令传来,为避免供水线路受损,他和一名战友拖着近30米的水带干线,翻越重重障碍,把水枪阵地转移到上风方向的围堰沙堆上,继续战斗。由于对环境不熟悉,又要掩护、协助战友,加之能见度太低,李银泽不慎一脚踩空,侧翻在斜坡上,左腿膝关节韧带严重拉伤。然而,这个消息却是在一天后他撤出现场时才被战友们发现。环境异常艰险,身体伤痛阵阵,可李银泽哪里顾得上这些,他控制着水枪变换射流,立体冷却罐体并扑救外围火点,在全队官兵的连续奋战和共同努力下,四个水枪阵地持续射水实施灭火、掩护和冷却,持续射水将近5000吨,确保了围堰封堵工程顺利合围,将张狂蔓延的火势死死封在罐底。
很快,暮色降临,当地气压降低,大量烟气沉降并笼罩在部队宿营地,休整的战士都戴着防毒口罩席地而眠,李银泽却还在忙碌着。身为专勤车驾驶员,他主动赶到火场指挥部前,将车载照明灯升起,对指挥部和周围区域实施照明。只见他一会钻进火场与肆虐的火魔展开殊死搏斗,一会又利用轮换休息时间检查维护车辆和照明装备,确保指挥部和处置现场的照明到位,就像一部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不知疲倦的工作。13日18时,火势相对稳定,看着双眼通红,精疲力竭的李银泽,大队领导再也不忍心让他留在火场,命令他返回中队休息。直到登车时,李银泽缓慢的抬起左脚,举步为艰,战友们才发现他的膝盖受了伤,这时,李银泽已瞒着领导和战友,带伤坚持战斗了37个小时。在他心中,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比起来,这点伤痛算得了什么呢?15日上午,火魔被彻底缚住,胜利的消息传来,还扎着绷带的李银泽尽管没能亲眼看到胜利的场面,但也无比振奋,自己和全队战友又一次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成为火场中一面屹立不倒的旗帜!战斗中的成绩并非偶然,在长期的工作、训练中,李银泽又何尝不是一根树立表率、创造一流业绩的标杆。
三、战功赫赫屡获殊荣刻苦训练勇攀高峰
入伍5年多来,他刻苦训练、积极进取,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各项工作成绩突出,所带班集体更是在全队脱颖而出,从业务考核到年终评比样样拿第一,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他坚持“练为战”的指导思想,立足本职岗位,苦练精兵,在总队、支队历次考核、竞赛中屡屡取得优异成绩。在执勤岗位练兵活动中,他紧紧瞄准现代火场的需求,刻苦钻研训练新法,努力探索高科技器材装备与人结合发挥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成为云南省消防部队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被战友们誉为云岭“特勤尖兵”。他连续三年参加总队、支队执勤岗位练兵竞赛,以优异成绩获得“训练标兵”、“技术能手”等称号,并被荣记“三等功”二次,获得20__年度和20__年度全国执勤岗位练兵“先进个人”和“技术能手”称号,受到公安部通报表彰。
去年以来,李银泽先后参加了宜良中巴车坠河搜救遇难者,昆明南窑下水道抢救5名中毒人员,东川挖掘机翻车事故抢救被困司机,碧鸡关水库打牢溺水民工等大小抢险救援任务20余起,舍生忘死,救死扶伤,战功显赫。作为“火凤凰”突击队的主力成员和中队特种车驾驶员,李银泽工作成绩一流,模范表率作用突出,成为干部眼中的好士官,战士眼中的好班长。
陈宏岩,男,1969年12月出生,大专学历,20__年3月到我校无影山校区监控室工作,作为一名监控值班人员,负责无影山校区安全监控管理。陈宏岩同志到学校工作以来,尊重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做人,踏实做事,工作扎实,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热情服务,敢于担当,在日常巡查工作中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妥善处置。在20__年防汛工作中,曾及时发现图书馆地下室被淹的险情,及时排除险情,避免了重大损失,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人间自有真情在,生命也可置度外20__年5月13日18时45分,学校无影山校区影山湖畔发生惊险一幕,9岁的姐姐和5岁半的妹妹在湖边戏水,妹妹不慎跌落水中,姐姐伸手去拉,也发生溺水事故。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正在监控室值班的陈宏岩从监控画面上发现了险情,立即跑到事发现场。水性并不好的陈宏岩立刻脱衣服下水,在离岸两三米的水里一把将溺水严重的孩子抱起,游回湖岸。第一个孩子得救后,陈宏岩就有些体力不支,便大声呼救。闻讯赶来的天桥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干警郭澄然也下了水,和陈宏岩一起,把孩子救上了岸。事情发生后,看着孩子家人陪伴在旁,周围有人打了120后,浑身湿冷的陈宏岩悄悄回到了监控室,换下了湿掉的服装,继续自己的本职工作。
当记者问起当时的情景时,陈宏岩说:“那时刚换班过来,我浏览了一下监控画面,看到画面上方有一个小方框,我觉着这个地方应该是有险情,但不确定,于是我便跑去湖边,看见两个孩子在水里拼命挣扎,我当时就什么都没考虑,应该是一种人性的本能吧,就觉着两个小孩子掉在水里,我应该去救。我迅速脱了衣服下水,水很深,也很凉,我先去救那个溺水严重的孩子,看他脸色都青了,在那侧躺着。救上来这个以后,我就有些体力不支了,再下水去救第二个孩子的时候,说实话,我有些犹豫。因为当时旁边没有人,那个孩子离岸边还比较远,我便大声呼救,陆续来了几个人,第一个是孩子的奶奶。我看来了几个人,我想要是我回不来,他们肯定会去救我的,于是我又下水去救另一个孩子。回来到一半的时候,我体力不支了,这时一个陌生的老同志过来和我一起,把孩子救上了岸”。陈宏岩表示:“孩子的生命太可贵了,我宁可牺牲了,也要把这两个孩子全部救上来。”在后面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在救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孩子爷爷也不顾一切下了水,即使帮不上什么忙,但我们可以想象老人家当时那种迫切的心情。陈宏岩同志救起的不只是两个孩子,还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展现了社会正能量。
在跳进影山湖水救人的瞬间,陈宏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见义勇为的时代精神。
爱岗敬业乐奉献,立足岗位展风采采访中,陈宏岩同志告诉我们:“我20__年来学校图书馆工作,负责大学生的安全监控管理,对这里的一切安保工作都非常的熟悉。之前我并不懂操作监控这种东西,我便在安装前查找资料,学习使用这种设备,否则那天我也不能及时发现险情。监控的作用很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对这个学校有特别深厚的感情,我喜欢这个学校,我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能力,贡献给学校的发展,贡献给学校的蓬勃事业。”朴实的话语间蕴含着对学校的无比热爱之情,饱含着立足平凡岗位坚守工作的奉献精神,让所有在座的人为之动容。
20__年5月19日,学校党委召开陈宏岩同志见义勇为先进事迹表彰座谈会。号召全校师生要以陈宏岩同志为榜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履职尽责,为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做出新贡献。陈宏岩表示,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定会继续发扬交院优秀传统,恪尽职守,爱校如家,勤奋务实,努力奉献,做一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校、无愧于时代的交院人。与会人员被陈宏岩的动人事迹所感动,纷纷表示,要以陈宏岩为榜样,弘扬交院人精神,爱岗敬业,脚踏实地,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陈宏岩同志见义勇为的事迹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品质,为全校师生作出了表率。而且弘扬了社会正气,传播了正能量,发扬了交院人精神,颂扬了新风尚。陈宏岩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到严重威胁时如何以身垂范。一个普通的岗位,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留给我们很多美好和感慨,值得全校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和深思。
一花引来百花开,和谐校园多豪迈陈宏岩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正气,传递了正能量,以无私无畏的勇气、突出的事迹谱写出了一曲新时代的正气歌。
5月16日,济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今晚20分》首先报道了陈宏岩见义勇为的事迹,《山东交通学院报》和校园新闻网积极配合、及时跟进报道。5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姐妹俩失足落水,好心人勇敢相救》为题,报道了我校无影山校区监控室值班人员陈宏岩同志见义勇为,勇救两名落水儿童的先进事迹,将发生在高校师生身边的凡人善举所激发的正能量传向社会。连日来,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大众日报、济南日报、齐鲁晚报,新华网、光明网、搜狐网、凤凰网、大众网、齐鲁网等中央、省市数十家媒体积极前来学校采访报道。陈宏岩同志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也引起学校驻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引导师生关注、关心和关爱困难群体,着力捕捉、发掘和宣传师生身边的善意与真爱,是我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浓墨之作;营造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氛围,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必备土壤。山东交通学院就是这样一块润土,培育出了享誉全国的“诚信驿站”诚信品牌,成为全国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陈宏岩同志的行为不是偶然的,是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熏陶的必然结果,是全校师生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成果的必然显现。相信这朵个人“友善”的小花,必将红花烂漫,开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