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灯塔大课堂郭永怀先进事迹(通用3篇)
在阳谷县狮子楼街道, 有这样一群人,春节期间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放弃了难得的休息时间,东奔西走开展外来人员排查及重点对象监护工作,日夜轮班做好进出人员登记和外来人员劝返工作,定时定点进行喷洒消毒和防控知识宣传……这样的场景,狮子楼街道各个村庄和社区每天都在上演。
干部带头,吹响“集结号”
面对辖区内人口数量大、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的状况,街道全体干部职工严格落实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制度,每天对辖区人员流动情况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湖北、返乡人员实施“日报告”制度,密切关注重点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对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健身广场等公共场所每天进行喷洒消毒,劝离聚集人员,尽最大努力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确保防疫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党员请缨,组成先锋队,“要在村口设立值班岗吗?我报名参加!”“一天几个人?我后天单位值班,其他时间都可以。”“也算我一个,哪天都行,听组织安排。”在“刘华村党员之家”微信群里,党员们纷纷报名,踊跃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目前,全街道共成立33支党员先锋队,设置疫情防控执勤点106个,在主干道路、村庄入口、居民小区门岗等处24小时轮流值班,最大限度防止外来人员进出。党员志愿者照顾居家隔离人员日常生活、开展正面宣传,消除群众恐慌。
群防群控,构筑“防护网”
“为切实保障大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外出请务必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街道党员干部每天通过广播、宣传栏、LED屏、朋友圈、微信群、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推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常识,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各社区悬挂宣传横幅300条、设立警示牌180个,发放宣传页8000份,进一步增强群众防护意识;各村(居)建立返乡人员微信群,实时掌握生活、健康状况;阳谷三院的医务工作者深入各社区宣讲防护知识及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派出所民警协助社区劝离广场聚集群众,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构筑起一张严密的疫情“防护网”。
强化监督,种好“责任田”
“八里桥村夜间值班人员已到岗;陈段俞村夜间值班人员已到岗……”这是纪工委书记周长勇同志每天在微信群里的例行通报。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狮子楼街道纪工委每天开展例行巡查,街道主要领导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深入村、社区、防控工作点进行督导,查看各村、社区人员轮班、防控知识宣传、进出人员登记、重点人员排查等情况,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激励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彰显担当作为。
爱心援助,架起“连心桥”
“这天寒地冻的,大家都辛苦了,我们准备了一些工作餐给大家,都歇歇吃点饭吧。”为了让在路口执勤的民警和街道工作人员能够吃上热乎的饭菜,新理念餐厅的员工每天定时将一箱箱盒饭送到阳大路路口执勤点,餐厅负责人表示:“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尽一份微薄之力。”各基层党组织也纷纷发起爱心捐赠,其中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1月30日已向山东省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下步还将陆续捐赠50吨84消毒液用于疫情防控;大门、苏庄、董贤、刘坑、前吕小区等多个党支部均出资购买口罩、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免费发放给群众,一份份爱心捐赠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也增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一进入陈列馆,一尊郭永怀汉白玉半身雕塑首先映入眼帘,神态坚毅而安详,目光深邃。他仿佛仍在思考和关注着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期待着涌现出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
“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忘九霄不愧中华英魂。”两侧柱子上的嵌名对联,取自四川绵阳29基地,由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将军手书题字的“永怀亭”上,这也是对郭永怀辉煌一生最生动的注脚。
陈列馆中,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展现着郭永怀的杰出贡献、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铸成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令观者心生景仰。
“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动身返回祖国。
上个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仍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包括核武器的威胁。1960年,我国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队伍。郭永怀被任命为二机部九所副所长,九所正是现在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当时首要任务是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迅速掌握***的构造原理,开展***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
“两弹”研制所在的青海二二一基地,海拔38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五十多岁的郭永怀和科研人员一起,粗茶淡饭,同甘共苦,他们喝碱水、住帐篷,睡铁床,风餐露宿。
在展馆内模拟的核爆区,只见一道红色的强烈闪光出现在遥远的罗布泊腹地,接着升起一个巨大火球,惊天动地的响声震耳欲聋,轰隆隆地滚过天际,刹那间,冲击波的狂飙席卷了无边的戈壁滩。
1964年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爆炸成功。当蘑菇云腾空而起时,全体测试人员欢呼雀跃、一片沸腾,广大科研人员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第一声爆响。而此时,郭永怀却因劳累过度瘫软在试验场,被工作人员架到了临时帐篷里。
随后,郭永怀又陆续参与了***研制和“东方红”人造卫星的设计。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一个重要线索,连夜乘机赶往北京汇报。不幸飞机失事,壮烈殉国。
找到遗体时,在场每个人都失声痛哭,他们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郭永怀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抱在一起,费了很大力气将他们分开后,人们赫然发现一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就夹在两人中间,数据资料完好无损。
大到导弹,机械,小到一块破损的怀表复制品,一份旧得发黄的信件……一张张照片,一幕幕场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将历史的记忆镌刻成为永恒,点燃了爱国热情。
观者或伫立凝视,或埋头沉思,或侧耳倾听,循着那一件件文物,恍若回到当年的烽火岁月。“在这里能切身感受我国国防事业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真实感受郭永怀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优秀品格。”荣成党员干部说。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下面是关于郭永怀事迹感想,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郭永怀事迹感想(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两弹”模型捐赠给荣成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当天,中物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田东风,中物院型号总指挥、科协主席谭志昕,荣成市委副书记吕劭伟,荣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曲卫伟等参加活动。
郭永怀出生于滕家镇西滩郭家村,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唯一一位在中国***、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领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1968年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终年59岁。1999年,郭永怀被党中央、国务院和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多年来,荣成一直十分重视郭永怀的事迹宣传。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他的事迹,X年,荣成在博物馆广场东侧竖立了郭永怀雕像。近年来,又与中科院力学所等单位密切联系,为建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打下了基础。
今年结合中央提出的“两学一做”要求,市委、市政府重新将展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组织专业力量,高水平策划、高标准建设,先后到北京、四川绵阳、梓潼与青海海北州等郭永怀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郭永怀事迹陈列馆位于荣成博物馆一层,展览面积X平方米,有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6个视频。根据郭永怀院士的生活工作经历,陈列馆拟划分为八大板块,分别是“荣成之子潜心求学”“驰名海外 毅然归国”“两弹一星 功勋卓著”“儒家情怀 大师风范”“献身科学 壮烈殉国”“怀瑾佩瑜 爱在天际”“高山仰止永远怀念”以及多媒体教育厅。内容涵盖了郭永怀的出生、外出求学、归国、从事力学和国防科学研究,直至牺牲的完整人生轨迹。通过对其一生的展示和部分科研场景的复原,让人们可以充分了解郭永怀的儒家风范和大师情怀,全面展示了郭永怀院士的卓越功勋。
当天捐赠的模型为我国第一颗***和第一颗***的模型。吕劭伟在捐赠活动中表示,郭永怀是为“两弹”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是优秀共产党员的代表、荣成人民的骄傲。“两弹”模型是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重要展品,浓缩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精神,是对郭永怀卓越贡献的重要展示。对面向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公众全面深化党性教育、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今后,荣成将不断组织社会各界向郭永怀同志学习,切实发挥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作用,传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据介绍,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是山东省首个院士纪念馆,国内展示新中国科学家风采的重要展馆,也将成为对社会各界进行国防教育、红色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