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先进个人申报材料3篇

师德先进个人申报材料3篇

“践行师德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执教以来,陈老师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教育事业,洒向她的每一位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她甘愿为教育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温暖了学生的心灵。

一、点教学明灯,让自己在“比”中打造高效课堂

在陈老师这位普通语文教师心中,当一名出色的教师一直是她努力的方向。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业务水平,是她从教以来不懈的追求。人们都说: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她却力求教会自己去挖水。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她能积极借鉴“杜郎口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着导学案要充分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指导科学化”的原则,率先在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始了个人主备。她编写的导学案教学目标具体,导学流程科学、合理,导学过程注重学法指导,“对学”和“群学”有机结合,检测内容有针对性。为了让课堂变得“高效灵动”,她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使学生在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让他们的潜质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到充分的快乐。她体会到:课堂上不仅教师要精彩,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表现的精彩!

除了备课、讲课,陈老师更多的是与老师们多次聚在一起进行“磨” 课、“草根”研讨。随时随地,同事们一针见血地指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有的建议先分任务,然后再开展小组的交流,可节约时间;有的建议将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分解难度;又有的建议交流一定要充分,全班大展示可有选择性地进行……听了同事们真诚的、坦率的建议,陈老师的教学思路开阔多了,这为她下一步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了许多参考的依据,努力使她的课化繁为简,打造出先学后教的“高效轻负”的课堂。

在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高强度的听课之余,她经常问自己“如果这节课让我来上,我会怎么上?”能在学习与反思中正视自己的遗憾与不足,让自己在“比”中进步,在“比”中提升,在“比”中成长。

平时,陈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工作要有比劲儿,也要有奉献劲儿。”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陈老师在参加校“课内比教学”竞赛时,恰好她丈夫生病,她赶到学校上完课,又急忙去医院照顾丈夫输液,在医院,她一边守着丈夫输液,一边还在床头批改作业,晚上赶回家哄完儿子睡觉,又忙于在电脑上准备参赛的课件。为了上好这堂竞赛课,她忙了几个星期,功夫不负有心人,比赛结束后,这堂课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她却病倒了。这样的事例,在陈老师身上举不胜举。多年来,她所教学科学生成绩优异,她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校“先进个人”、县“优秀教师”。

走万家之路,让自己在“访”中提升师德修养

教师不仅要专业知识过硬,还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教师应该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醒学生。陈老师一直把家访工作当成与班上孩子们沟通、交流的好桥梁。

八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加之一些家庭变故、学生逆反等因素,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对于心理出现偏差的学生,陈老师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找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反复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班上有一名叫任海均的男孩自父母离婚后,每日里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无精打采、脸上再无笑容。有一次瘦弱矮小的他因为和班上同学打架被陈老师请进了办公室,但是不管陈老师怎么劝说,动手打人的他就是固执得不肯认错。陈老师没辙了,只好提出让他请家长来,他一听说要请家长,脸上顿时显出沮丧、难过的神情,再也不说话了。经过陈老师再三的耐心劝导,他才流着泪小声说道“陈老师,我父母是不会来学校的,他们离婚了,都不管我了!”陈老师看着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内心敏感的孩子,沉思了很久……

下自习后,陈老师约了同班两位老师一起去任海均家进行第一次家访。天黑,路滑,好不容易才找到他家,等了很长时间他的父亲才打完麻将回家,老师们述说了孩子在校的表现,并希望做父亲的多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思想状况,任海均的父亲点头称是,并一再保证晚上按时回家,履行监管职责。

家访后的一段时间里,陈老师观察到任海均学习和纪律有了明显的起色,决定再去他母亲那里家访一次,让他母亲也对他多些关心与鼓励。

第二次家访时陈老师终于看见了任海均的母亲,她一人租住在菜市场楼上的一间小屋里,从事加工业。屋里空间狭窄,室内仅放得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两人只好站着说话。通过交谈,得知任海均的母亲其实非常想念儿子,也想多去关心儿子,可是当父亲的不许她踏进家门半步,更不许她和孩子有接触。得知这种情况后,陈老师又和任海均的父亲电话联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他父亲被陈老师说服并同意孩子的母亲可以随时来探望和照顾孩子。

家访后的第二天,任海均的母亲带着他去办公室找到陈老师,她说:“多亏了老师啊,要不是你们,我哪有机会经常看见并关心儿子,说实话,我一直很内疚,总觉得是大人耽误了孩子,让孩子缺乏温暖,我想见又不敢见,想管又不能管,是你们,让我又有了这个机会!”

数月后,当陈老师第三次去家访时,任海均一家三口终于团坐在窗明几净的客厅里热情的守候着她的到来,这比第一次吃闭门羹、第二次无处谈话要幸福多了。看着孩子父母一脸的喜悦之色,又看看孩子自信、乐观、活泼的神情,

陈老师感到由衷的高兴。

爱心,是想学生所想,不断给学生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作为班主任,陈老师始终认为班内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因此,多年来她带出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学生成绩也是名列前茅,连三年被评为“文明班级”,陈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三、点明灯,走万家,让师生在“比访”中双受益

翻开陈老师的《课外访万家活动记载手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组感人的画面:

XX年9月12日晚上八点,经常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的学困生刘奇鑫听陈老师讲述了父母对他的殷殷期盼,他激动地对身边的父母说:“爸、妈,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请相信我!”这孩子以后变得文明守规了。

10月9日,一家长对沉迷于网络游戏逃学在家的儿子说:“俊杰,你看陈老师走了那么远的路来找你,你要是不好好读书,你对得起谁?”孩子羞愧地低下头,在陈老师和父母的共同帮助下,最终戒掉了网瘾,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11月23日,郝彪父亲在手册上留言:感谢陈老师,是您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照顾郝彪,才让这个没妈的孩子感受到了温暖,孩子不再孤独了。

12月6日,陈老师的家访心得——只要有爱,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位家长都是上帝。我愿播撒爱的种子,收获爱的果实!

XX年1月11日下午四点,期末家长会,17名留守子女和32位家长齐聚教室,孩子的话让家长泪流满面,家长的话让孩子们倍受鼓舞。会后,家长们感谢陈老师给了他们与孩子沟通、交流的的机会,让他们学到了正确的教育管理方法,也明白了自身责任的重大。

陈老师一边在“访万家”活动中见证了学生的进步,家长的转变与配合,一边在如火如荼的“比教学”活动中也收获到喜悦。她说:“活动中,不管是我个人的付出,还是同事们的帮助,这都是一种幸福。‘课内比教学’比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教学能力,更是教研组团队的智慧,它还是我们全体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陈老师作为“全员赛课”中的一员,经历了自选课例、个人主备、试讲、组类磨课、再讲、说课、听课、评课的全过程……她终于体验到了破茧成蝶的惊喜。这项活动就如同一盏教学明灯,让陈老师在艰辛的课改之路上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让学生解放了头脑,讲台成了他们的地盘,黑板成了他们的舞台,重新找回了他们的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在自己平凡而又崇高的岗位上,陈老师愿做绿叶一般的事业,怀揣着一颗仁爱、智慧的心,点教学明灯,走万家之路,用爱开启每个孩子的心扉,用沟通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灵。她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洒三尺讲台,无怨无悔地为人民教育事业默默地付出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师德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无私奉献  甘为人梯

-------师德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王青梅,轵城镇东留养小学教师,多年担任班主任和数学教学工作,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工作中,她不计得失、积极进取、服从领导、团结同事;在教学中,她潜心钻研、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与尊敬,她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标兵,是学校文明教育的典范。

一、提升素质、积极进取。

作为班主任、数学教师、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再加上平时的一些临时性任务,王青梅老师的任务很重,但她从不叫苦叫累,总是尽心尽力地做好每项工作,得到了学校领导及教师的一致赞扬。

为了完美地展现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在教学中,王青梅老师潜心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总结工作的成败得失,同时积极向同事请教,借鉴别人的可取之处,她还特别注意听取学生的建议,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学生。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她冥思苦想、遍翻资料;为了设计一节好课,她不断改进、反复调整。兴趣的激发、氛围的形成、难点的突破、活动的设计……她不断地思考、打磨、推敲,终于形成了自己的课堂风格,教学成绩不断提高,各种荣誉也接踵而至。从教十余年来,她所带班级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也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与尊敬,并且多次获得镇优质课奖,是省级、市级骨干教师。

二、真诚关爱、无私奉献。

王青梅老师班里有好几个学生都是单亲家庭,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问题,为了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她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有个孩子在父母离异后跟着做小生意的母亲转来,刚开始时,由于担心同学笑话,而且少学了一个单元,他的学习进入不了状态,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啥。他是个要强的孩子,为此深感苦闷,回家后对着母亲大发脾气,说不上学了。万般无奈又望子成龙的母亲找到了王老师,说真不行的话先让他休学。当王青梅老师了解到他只是因为一时的差距和心理负担才产生的厌学情绪后,对她说:“不要紧,孩子只是有一部分知识断层,而且孩子受到伤害后需要有一个适应、愈合的过程,慢慢来。我想办法帮他补课,你回家后也多劝导他,关爱他,让他不必着急。”以后的一段时间,她课上关照、课下辅导,帮他补课,与他沟通。好在这个学生是个本性开朗的孩子,一段时间后又恢复了以往的活泼,成绩也赶了上来,期末考试,数学还考了94分,是他取得的最好成绩。

班里还有一个女生,很乖巧、很懂事,但由于早年丧父,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听说学校有春蕾女童的指标,王老师赶紧帮她联系申请、整理材料,最终确定了她为资助对象,为她的家庭减轻了一些经济负担,她也很争气,在校表现一直不错,品学兼优。

三、做好本职,育人为先。

多年来,王青梅老师一直担任学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了做好工作,她处处留心,学习理论、吸取经验、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她非常善于利用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清明节,她带领学生徒步到烈士墓为烈士扫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革命传统教育。站在松柏青翠的烈士墓前,献上亲手制作的白花,聆听着老红军的教诲,追忆着先烈们的事迹,学生们个个热血沸腾、心潮起伏。母亲节,她号召学生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妈妈,您辛苦了!”“妈妈,我爱您!”“妈妈,长大了我会孝敬您!”一封封笔迹稚嫩但饱含深情的信,让许多家长泪流满面。这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了感恩,让家长感到了欣慰,教育效果显著。国庆节,她在学校举行歌咏比赛,《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让学生感到振奋,一段段激情飞扬的旋律让学生感到自豪!在歌声中,学生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

王青梅老师还特别善于捕捉细节问题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看到生活中人们浪费水的现象非常严重,她组织开展了“我是节水小能手”科技实践活动。从设计方案到实施活动,从查阅资料到搜集信息,从调查访问到交流讨论,从总结经验到申报成果,每个活动,每个细节都渗透了她的心血和智慧。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认识到了浪费水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更学到了许多节约用水的好方法。比如: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浇花、浇树,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板、冲地面等;小流量用水,洗手、洗澡时用小水流,减少水的浪费,等等。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科技意识,还使学生养成了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也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赞誉和社会好评。同时,这项活动还获得了济源市第6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河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四、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王青梅老师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把门窗打开,等候同学们的到来,放学后一定到教室看一下才放心的离开;任课教师有事或自习课上她自愿和学生泡在一起,带领大家一起读书、学习;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活动、游戏或者谈话;卫生,特别是大扫除,她和学生一起搞;在生活上,她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学生,时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注意健康;学生生病、受伤,她都是第一现场赶到、精心护理和及时送去就医;学校、班级搞活动,她一直都陪着学生,一起经受严寒酷暑,一起享受痛苦和快乐。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也形成了无形的动力,全班同学都能按时到校,很少有人迟到,学习和各项活动都能认真对待,一丝不苟。

王青梅老师就是这样不求名,不图利,默默无闻,甘于平凡;就是这样有爱心,有责任,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师德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我叫,29岁,中共党员,xx市xx中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转眼间,我已经在中学教育战线上工作9个年头。9年来,做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凭着对教育事业的强烈责任感,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全部都倾注在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把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全部熔铸在自己从事的事业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践行“”的重要思想。工作中曾多次被评为“xx市模范班主任、区级骨干教师、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的称号,多次在学校组织的“民生杯”优质课评比中获奖,我所带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深受领导和家长的好评。我用行动诠释着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在每一个平凡的细微处发现工作的价值,并把工作的意义借助每一个细节传扬开来,让平凡不平庸。”是我的信条。现将近几年来的工作实际介绍如下: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九年来,面对我的学生,我心爱的教育事业,我一直坚持着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坚持每天早来晚走,经常深入宿舍、晚补,了解学生第一手材料。与学生同劳动、同学习、同休息、同锻炼、同欢乐、同悲伤。大龄结婚,未请一天婚嫁;孩子出生,未耽误一节课。

二、多方学习,丰厚专业素养。

对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文化的底蕴、教育的理念、艺术的技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学养。

在日常的生活中,努力丰富自己的阅读,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拥有高远的认知和健全的人格。同时,勤学苦练,坚持写作,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逐步形成了大气、睿智、平和、的教师气息,增加了教学的魅力。

为了避免专业学习上的惰性,我把工作中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任务都作为了自己学习的压力,把完成任务的过程转变成专题学习的阶段,把每一个培训都作为自己学习的机会,比如:我经常用学校组织公开课的机会,给自己提高标准,选择本册书中最难的课来组织,在农村任教期间,学校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上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空白,我就利用公开课的时机,选择了一个综合性学习内容“世界何时铸剑为犁”锻炼了自己,受到了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另外,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曾经多次自费到省内的多所名校听课学习,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上网查找名家的视频课例、讲座等等。这样才使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迅速掌握了语文教学基本理念,也被评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三、深入研究,提高教学境界

在日常工作中,教育教学的研究是我工作的常态。追求有效教学一直是我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我会研究每一节课,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作深度反思,与教师们共同研讨。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坚持落实三个方面:情趣、发现、培植。用语文课堂的情趣培植学生语文学习的情趣,借助语文的视角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情趣并能改变生活的品位;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特色并强化为学生学习的自信;培植终生学习和人格完善的思想种子。在班里形成了口才训练、写作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平台,古诗词诵读、经典美文介绍、学生习作交流等等,得以在平时的课堂中健康生动地开展。

四、积极探索,研究教育方法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在教育中管理班级上摸索到一些方法,那就是,坚持在“严、爱、细、活”四上下工夫。

严格要求学生,即是行为规范严格训练,我特别注重良好行为的养成。如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积极主动的劳动习惯、热情开朗的文明礼貌习惯,有序参与的活动习惯。在日常的工作中,我经常采取“做榜样、教方法、耐心带、及时评、时时查”的办法训练学生的行为,比如:有的学生来自5、6个学校,习惯差异非常大,从开学的第一天起,就时特别留心孩子们的举动,谁在课间操的时候把教室的灯关掉了,做完操之后就立即表扬,谁上课姿势端正,也点名表扬让大家学习,谁给班级扛了纯净水,更是掌声鼓励,谁的作业认真干净,也决不吝啬溢美之词……当然,对于不好的,我多是指出现象,不在班里点名批评,严重的,就找到办公室私下谈话,几天下来,同学知道了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好的,加上每周都给班干部开例会,指出一周的优缺点,并制定下周的工作目标,培养学生习惯的工作就会有条不紊的进行,班级很快就会进入良好的状态。

做这些工作,绝对需要腿勤,多进班,走到学生中间,由接触而了解,由了解而理解,师生关系才会融洽;眼勤,勤观察,了解学生的心态,做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嘴勤,勤指导,经常和学生聊天,指出不足,表扬优点,增进师生感情;手勤,多示范;脑勤,勤思考。俗话说“天道酬勤”,勤,能弥补我们经验的不足和才智的缺陷。

“细”即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工作扎扎实实,从细微的事情抓起,从身边抓起。我通常的做法是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后,制定一个长期目标,三年我要实现什么?在起始时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思路,我要清楚我面对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我要带着他们到哪去?如何带?第一步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通常我把目 标定位为:要培养孩子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每节课上课前,同学们把桌椅要对整齐,读书的时候把书拿起来,身体坐直,书本都摆放在书桌的左上角等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这关乎到学生好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工作就是这样琐碎的工作,必须扎扎实实做好每天的每件事情,班级管理才能更上一层楼。为了改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使孩子自觉地学习。我精心设计每一个家长会、班会和活动课,这是一次家长会——《爱老师,爱父母》,孩子和家长们齐聚在教室,孩子们真切地话语,对爸爸妈妈的理解让在场的许多家长泪流满面,家长的殷切希望,让孩子们备受鼓舞,有更大的动力前行。我也不断拓展教育教学新方法,我自制了“学生评议表”,班里进行了“谁与争锋学习评比”等来激励他们勇往直前。

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我感到对学生、对事业的热爱,不能仅仅表现为勤勤恳恳、埋头苦干,而且还应该体现在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上,要“爱”也要“活”。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个性,教育他们如果仅仅是喝斥、责骂,那是起不到良好凡教育效果的,需要我们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比如:一次学生问我,为什么对王怀宇同学违反纪律是就很少进行一些惩罚呢?我就告诉他,由于王在小学时经常是因为违反纪律在教师角落里罚站,需要给他机会和爱啊!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吃、住、学都在学校,学校就是他的家。需要教师关爱,有些学生很少得到家长的理解和心理上的辅导甚至就是单亲学生。就更需要教师担负起学生生活、学习方方面面的帮助和引导,这没有对学生的爱是无法做到的。我班中有家比较远的学生,如阿尔山的、黑河的等,他们一学期才能回家一次,生活就需要老师特别的关爱,五一,十一放假的时候,我就把他们带回家,带他们去买衣物,让他们通过qq和家里的父母进行交流,离开的时候将他们送上火车。家长对此非常满意。

我就是这样为我的教育事业奉献着我的青春,我把心中所用的温情化成无数份爱心奉献着我的学生;我把全部的心血都浇灌着教育事业这篇沃土上;我知道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但我愿意把我的真诚、爱心全部奉献给我所热爱的党的教育事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