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情况汇报
5月16日,天问小学夷陵校区501班率先召开案例式家长会。
为了从以往事务性、展示性家长会转身,逐渐将家长会教育研究氛围增强,真正让家长从家长会中学习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感受到做学习型、智慧型家长的重要性,该校决定本学期进行案例式家长会研究工作,并在501班率先进行试点。
5月9日,501班面向该班家长发放了37份问卷,征集到35个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教棘手的问题。
在5月12日班主任例会上,这些问题被集中梳理,归为五大类问题,(分别是做作业拖拉、阅读整本书坚持不下去、丢三落四、家校沟通、小公主病)并进一步厘清什么是“案例?”、“怎样做才能让案例式家长会有实效?”。
5月9日、15日,该班两次召集家委会成员集中讨论家长会事宜,明确目标,进行如何进行小组讨论、使用思维导图梳理培训。
5月16日下午两点半,家长们根据5个教育小故事自愿组成5小组,在小组长组织下,按照“故事里的主要教育问题是什么——它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从学生、家庭、学校三方面分析)——有什么具体的策略可以解决”的思路进行讨论,梳理员在大白纸上用思维导图进行梳理,中心发言人上台分享。可喜的是,家长们讨论热烈,5个小组用5种不同的思维导图进行梳理,上台分享时听众有补充。
本次分享会由班主任姚双老师主持,孙小龙老师对五组发言内容进行梳理,向方杰老师负责摄影录像,所有班主任、新进教师全程参加,并参与小组讨论。学部主任杨珍球进行了引领提升。
据悉,天问小学夷陵校区本学期班主任队伍专业发展研究转向系统块状研究,班主任老师们根据自己工作兴奋点,自愿申报,成立了家校合作研究小组、班级活动策划研究小组、课堂德育研究小组、班级管理全面推进研究小组五个小组,各自开展研究工作,极大调动了老师们积极性,研究氛围浓厚,实效性增强。
五点反思:
1、问题如果只选择2—3个,讨论深度可能会好一些。
2、第一组故事问题不是很聚焦,抓问题耗时较长。
3、班主任最后引领提升没有准备。(一是短时间要将5个问题引领提升,有点难度。二是会议时间较长,家长已经有点坐不住了。)
4、中心发言人除了第五组,其他组发言时声音都比较小,听的不是很清楚。中心发言人不知道用自己的话提炼再说,普遍是照着念。听众有开小会的现象,有家长也有老师。
5、梳理出的有些策略还是不下位。
总之,活动准备不充分。没有发挥团队智慧。
四点收获:
1、知道了什么案例必须是在具体情境下的。感谢颜丽、肖静、孙小龙老师。
2、理出了大致流程:“故事里的主要教育问题是什么——它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从学生、家庭、学校三方面分析)——有什么具体的策略可以解决”。感谢杨主任提前指点我。
3、真切感受到501班家长整体素质比较高,大家对案例式家长会比较感兴趣,下次继续召开有了群众基础。
4、感谢屈艳丽、刘媛、王琼、王书铭、杨珍球、熊晶艳老师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给出具体意见。感谢孙小龙、向方杰老师全程参与并辛苦工作。
三点说明:
1、有老师在会议开始前说为什么没有给老师们印发材料?待会家长问我们,我怎么说啊?我是这样想的,我们老师看到这5个相对简单的故事,应该是能迅速进入专业工作者角色的。
2、已经明确邀请大家进入到小组里参与到小组里讨论,贡献您的智慧,指导我们家长的成长,您应该迅速的根据自己兴趣点加入一个小组。
3、有老师说,不应该将学校也放在讨论的三个方向里?孩子成长难道仅仅是家长、孩子自己的事情吗?学校教育、教师行为难道都是完美的?我的初衷是,不仅是家长受教育,我们老师更要受到教育。我个人是受益很多,只要您认真听,其实家长说的关于学校教育的原因和策略是有根有据的。
我的汇报完毕,请大家补充、质疑、指正。
5月19日班主任例会上老师们的建议(优点不予记录):
1、后续怎么去落实?(将成果整理出来下发给所有家长。将优秀家长组织起来进行主题沙龙。后进家长挨个交流。引领其它班主任开展案例式家长会。)
2、事先给老师们准备抽签,这样老师能迅速进入小组。
3、给小组分工环节限定时间,讨论时间也可以限时,不要一再延时。
4、材料上出示三个流程: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策略解决。
5、问题太多。
6、参与人员较少。出现语言霸权。
7、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下位。例如“没有耐心?”怎么没有耐心。
8、梳理员、发言员的要提前培训。
家长会情况汇报
9、参会的人员应该是父母都来。
10、组长是要引领组员思考而不是独断。
11、邀请老师固定要每组固定指导。
12、每个话题应该有老师来提升。
13、后续策略整理之外,还要进行效果反馈。策略的跟进。规则的建立、规则的实施、规则的跟进。
杨主任的建议:
1、案例的选择问题。
案例式要普适性,而不是典型性。让家长把这些案例描述下来,班主任注意收集整理归类、归因。
讨论方向不易分散。
案例分析思路:1、事先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
2、只讨论家长应该怎么做?
3、家长说完后,班主任站出来,我作为老师可以怎么做?
无论选择你哪个问题,一定要少而精,要引起参与者共鸣。
2、定位可以调整为教育不仅仅是需要学校,而是家长积极参与。策略对某个问题解决都有用吗?但是案例可以让家长、老师自己寻找策略,寻找理论支撑。(孙小龙老师发言内容)
3、组织发言这一块。话语霸权或者是老师参与不进去。培训时不妨把组长、梳理员、发言者干嘛?给她(他)一个模板,思路可能清晰一些。
4、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坐下去,听小组发言,适时介入进行组织引领。开会之前,先应该把故事向所有家长、教师敞开,让大家有所准备,才能迅速进入角色。
5、对问题进行跟进?策略有没有效果?整理出来给所有家长看看。(xx老师补充)
6、处理问题时要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可以怎么处理优化?有没有教育味道?不要凭经验办事,要寻求专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