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十篇)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十篇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

10月11-13日,临沂市《品德与生活》讲课比赛在费县举行,共有十五节课。费县教育局为承办这次会议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安排比较到位,各项服务措施也很齐全。大会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也很热情、主动,为这两天半的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

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感受。

(一)课前交流独具匠心。

这次参加讲课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就是课前交流不再是随意的、散乱的,而是预设的;时间把握准时,毫无拖拖拉拉、拖泥带水之嫌。比如:

1.沈付静老师《我来试一试》一课中的课前交流学习窦桂梅老师的方式:“我很棒,我真的很棒,我真的真的很棒!”来增强学生的信心,整堂课气氛都很活跃。

2.耿冬灵老师的《我长大了》一课的课前交流。师:“我们又见面了,可以说是朋友了,朋友之间要相互了解,那你们平时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我喜欢……”这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这都是多么有心的预设呀!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如此,这一个个精彩的小开头拉开了一堂堂好课的序幕。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大家都知道,我们目前使用的教科版的品德与生活的教材特点是图文并茂,但需要任课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组织材料。这次参与讲课的老师在挖掘教材方面都做得很好,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模本。

如:教师在教学《神奇的手》一课时,将课本上的内容小手会做事,会认东西,会说话,会表演几个环节 用游戏穿插起来。是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同时还加入了手影的课件,让学生拓展了视野。

(三)教学方式方法多样。

这次做课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都认真地进行了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在思考中学,在合作中学,让学生身体的多个器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平邑的韦敏老师在教学《遇到危险怎么办》一课时,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急救电话,了解各种急救电话怎么打,并且让学生扮演医生,警-察等角色,亲自体验,短短的40分钟,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从而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提倡学生课前调查、搜集资料。

这次每节课都安排了交流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的环节。大家都知道,在品生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成人的指导上,通过图书、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是儿童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我们这次讲课的老师都很好地诠释了这一教学理念。如:《谁把这儿弄脏了》一课中,调查周围有没有被污染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他们在说什么》一课中,展示收集到的交通标志;《牙齿刷的白又白》一课中,学生课下做用醋泡鸡蛋的实验,都充分表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巨大潜力和显著成效。

(五)所有讲课教师的自身素质都很高。

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学语言富有智慧,教学态度亲切和蔼,堪称一位位顶级的导演,让我自叹不如。

但是,也有个别课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瑕疵:

1、课堂教学环节太多,各环节设计的煞费苦心,琳琅满目,但却让学生疲于奔命,让听课老师看得眼花缭乱。

2、个别老师的课堂不太注重实用,给人做秀的感觉。

俗话说,人无完人。同样,没有一堂课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要这节课有一点值得肯定,那么这节课就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这次学习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2

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即贯彻思想品德新课标修订精神,转变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经过培训,我深有感触和体会。

现在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就要利用好课堂教学阵地,按照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心理健康的“四有”新人。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思想品德课要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就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摒弃旧的教学观念,让思想品德课程由过去的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变为受学生喜欢的新颖有趣的新课程。对此,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新课程下如何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第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备好每一节课,是开展思想品德教学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备课不但要熟悉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备好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动态,更重要的是要钻研新课程标准,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情感交融,实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品德课重教学的任务,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统一的整体,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从人格意义上说,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必须从主体转为主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恢复到主体地位上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形式单一,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倦,兴趣大减。因此在课堂上可采用自主式、讨论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主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成就感,使课堂气氛活跃,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第四,要重视和应用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初中学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课堂评价时不能简单地说对或错。对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采用灵活多样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恰当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引导性、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总之,只要教师遵从新课程观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一定能够上好思想品德课。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也会不断地努力学习,做好自己的工作。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其定义可以概括为:对身边的人充满善意,对社会有所贡献。品德修养前面加上军人两字,就有了特定的含义和特殊的要求。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其品德的要求会更高,那就不仅仅是对社会负责任的程度了,而是要对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负责,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奋力开拓,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品德包含的很多方面的内容,对于军人来说,有品德就意味着爱国奉献、勤奋敬业、生活情趣高尚。

爱国奉献,就是要时刻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每个人把理想抱负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与祖国共命运、与社会同前进,才能彰显道德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爱国奉献是军人最崇高的道德境界,也是最深厚的道德底蕴,革命军人必须立志报效祖国,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报国之志与强军之行统一起来,自觉为强国强军贡献智慧结晶。

勤奋敬业,就是把全部心血倾注于本职工作,这并不意味着要做出多么大的贡献,创造出多么大的奇迹,勤奋敬业需要的是坚守,是责任。勤奋敬业是军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令人敬佩的优秀军人正是以敬业、敬业、乐业的品格,点亮了职业生涯,升华了事业追求,诠释了人生价值。不因工作平凡而放松,不因岗位偏僻而随波逐流,不因困难而放弃,这正是一个军人应有的品质。

生活情趣,是作为一个人所必需的调味剂,而健康的生活情趣,可以提升人的生活品质,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情操高尚、兴趣高雅,是真善美的化身,体现一个人的乐观生活态度和健康心理状态。培养革命军人健康向上的道德修养,既能充实精神世界,更能陶冶思想情操,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帮助。

在军校学习的我们,由于身份的原因与社会接触的不多,但决不能放松对自身品德素质的培养,作为构成战斗力基本因素的人,不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军事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还应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有了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确立个人的行为准则,才知道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自身的各个方面素质得到巩固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西方世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大量涌入,使我们对自身良好品德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自己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经常按照军人的品德规范对照和检查自己的言行,坚定品德理想,有效地抵制腐朽品德观念侵蚀,不断清除思想上的灰尘,纯洁自己的灵魂,做到不因金钱和名利而丧失气节,不因艰苦和危险而逃避职责,不因挫折而丧失斗志,使自己真正成为品德高尚的革命军人。

新时期,我们践行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树起了一面道德的旗帜。立身作人、干好本职,只要我们真正常修为人之德,就能自觉追求真、善、美,痛斥假、恶、丑,就能自觉坚持和发扬优良风尚,抵制不良行为,潜心做无愧于心的好人、道德高尚的当代革命军人。

良好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会一蹴而就,要深刻体悟、持续修炼,自觉做到重事业淡名利、重苦干去浮躁、重全局舍本位、重法纪不逾矩,不断实现自我完善,筑牢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道德根基。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4

很荣幸能成为小学品德培训班的一员,也很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在此次的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网上的课程文本、学习资料,观看了视频中专家对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实施品德课程教学思路和策略讲座,我受益匪浅。这次讲座视频一改常态,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而是把理论的引领和案例的分析融为一体,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学习让我们获益匪浅。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使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几个阶段的培训,使我对《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它是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及实践活动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新教材所传授的知识已不在是教师以“告诉”的方式,而是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情。如在《动物——我们的好朋友》一课中,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教师以“你们想与动物交朋友吗”为切入口,指导学生怎样才能与动物交朋友和怎样很好的保护动物。新教材的应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把新教材的理念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很荣幸能成为同安区小学品德培训班的一员,也很珍惜这一学习机会。在此次的培训中,我认真学习了网上的课程文本、学习资料,观看了视频中专家对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实施品德课程教学思路和策略讲座,我受益匪浅。这次讲座视频一改常态,没有那么多高深的理论,而是把理论的引领和案例的分析融为一体,让人耳目一新,通过学习让我们获益匪浅。

《品德与生活》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品德回归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信息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教育。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们的老师一定能够更新理念,正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上好每一节课,以实际行动践行品德回归生活这一理念。

通过几个阶段的培训,使我对《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品德与生活》这一学科。它是将多种学科的知识及实践活动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新教材所传授的知识已不在是教师以“告诉”的方式,而是突出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情。如在《动物——我们的好朋友》一课中,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教师以“你们想与动物交朋友吗”为切入口,指导学生怎样才能与动物交朋友和怎样很好的保护动物。新教材的应用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善于运用多种方式,把新教材的理念渗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用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次的培训,让我很好的为自己充足了电。在今后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在这次的培训中聆听了专家的讲座,真实受益匪浅啊!小学品德课时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如何做人的一门课程。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也从事品德这一学科已经4年了,接到学校的通知说要参加品德培训,心里是很不愿意的,因为曾经也参加过这类的培训,心想:无非就是听一些大理论之类的,听完后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一点用也没有。可是来了吉林师大,听了每一位专家都是结合我们生活的实例为我们精心的讲解,我真心的认为品德课是一门很重要的课。我们的肩上肩负着无非沉重的担子。

对于一名85后的我来老说同样生活最在这变化万千的社会里,慢慢也接受甚至是习惯生活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教师每天都在注重知识的传授,家长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的挣钱,可是我们都忘记了一个最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就像专家所说的那样如果一个孩子他的成绩非常好,但是他没有良好的品德,将来有一天到社会上也不会成功的。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给我的启发很多。特别是听了来自伊通县进修学校的陈淑萍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于品德课有了一个新的定义。记得陈老师问我们中国的学生缺什么?陈老师说现在的孩子缺真实,缺健康,缺阅读,缺创造,缺激情,缺发展,缺快乐,这同样也是我这么多年的感受,但我还想加一个就是现在的孩子还缺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人说现在的孩子都比以前的孩子聪明,机灵,知道的事情比较多,可是同样他们也缺失的童真,缺失了真实,缺失了快乐。

那么现在的孩子问什么缺失了这么多的东西呢?这些原因到底是谁造成的呢?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孩子的这些缺失和我们教师以及家长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我们的每一位家长每天都在忙于挣钱,以为给孩子足够的物质条件就是好的,我们得老师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孩子。但相反的我们得这些想法,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所以导致了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讲文明懂礼貌,不知道感恩,慢慢变的冷漠无情。记得弟子规里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现在的孩子有几个能真正的做到呢?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也就是如果对父母没有恭敬心,那么养父母跟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呢?那么我们怎么培养孩子的这种感恩之心呢?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了,这也正是品德学科的精髓所在就是“塑人”。

所以,经过这一段的时间的学习之后。我也在深思我自己,在教给学生的同时自己也没有做好。不是有句话说吗:身教大于言教,我们老师也应该将身上丢失的传统文化找回来,让后用我们的行为去干扰学生,让学生做个一个有道德的人。虽然这次培训只有短短的十五天,但是在这十五天里学到的是终身受益!真实不虚此行!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从了解到深入,让我对思想与品德课程的看法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新课改以来,我们出众的思想政治改为了思想品德,一词之差,改变了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之前这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缺乏动脑的机会,他们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这样的课学生听多了,时间长了,就感到厌烦,要么上课睡觉,要么做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甚至讨厌上课。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就要改变观念,不断思索和探究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虽然只上了一周思想与品德课但我尽量做到:

一、用心爱学生

作为老师,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要善于以商量的口气和学生说话,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二、贴近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同一个新鲜的美味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得亲切、真实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让人欲罢不能。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例如我在讲为什么要讲礼仪时,我事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个小品,小品讲的就是学生中发生的一件小事,A同学进班时碰掉了B同学的书,该同学没事似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B同学生气,A就和他吵了起来。而后来,不巧这个同学的书又被碰掉,但立即被捡起来放回去并得到了道歉。我让学生分析这两

个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学生从事例中结合生活实际肯定会得出要讲礼仪,然后去分析不可取的理由,从而得出正确结论。这一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会诊生活中的片断,在课上充分让学生参与,并且让学生对情绪控制有自己的感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只有充分地挖掘就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学生说,让学生评,让学生想,这节课的价值才真正的体现出来,学生调动起来了,没有哪节课是不吸引人的。

三、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提出问题,先让学生思考,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用例子来说明。对于有些学生也许不能很快的想出答案,老师可以慢慢的引导,启发学生。学生所讲的是他的亲身体验,此时就体现出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是教材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凡是想讲的同学都让他们讲,学生讲完了教师补充、总结。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记得牢。

为了鼓励他们多动脑筋想问题,多收集例子,要求学生“你们在书上看到的、电视里看到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都可以拿来讲。要善于动脑筋想问题,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如美国哈弗大学为什么出了那么多的科学家、专家、高级人才,就是因为那所大学的老师善于培养学得的想象力,那所大学的学生也善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样学生更有兴趣。更爱动脑筋,更爱回答问题了。由于整节课学生都要动脑思考问题,都有事情做,他们体会到了自己所学得的知识得到应用,自己的口才、胆量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锻炼,他们就会感到这样上课很有意思,很有意义,就会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四、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

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最讨厌、最反感,觉得没意思。只有经常变换教法,采用不同的形式上课,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觉得每堂课都有它的味道,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

为此,要经常采用讲故事、学生提出问题等形式进行教学。

五、精言趣语

在课堂,精彩的语言也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法宝。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魅力。

政治课教师若不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就不可能建立自己风格的教学之路。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把课堂形成对学生具有强大引力的磁场,就必须精心追求别具一格的教学语言。

其中,语言幽默尤为重要。现在的中学生可谓见多识广,对精神生活要求较高,他们讨厌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渴望倾听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荒诞中揭示理智,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事物的实质,从可笑的事物中揭示悲哀的幽默寓言能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愉悦精神,开启心智,活跃思维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如果没有爱憎分明,哪有义正辞严;没有渊博见闻,哪能谈古论今;没有真才实学,哪会出口成章;没有对社会实际的深刻洞察,哪来的风趣幽默。蕴含深厚文化,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人入胜,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

为了让学生更加喜欢思想品德课,我正在不断的努力着、探索着。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11月11日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浙江省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研修班的培训,和来自龙游、长兴的八十多位老师一起认真聆听了多位专家精彩的讲座,欣赏了两堂优质的名师示范课。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多年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此,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其一,品德课要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中得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接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其二,品德课要活动化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思考道德问题,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最终形成新的道德认识,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小学品德课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讨论交流等。但从总体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课前准备活动、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后延伸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其三,品德课的开放性

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活动主题可以由儿童自己发现或提出;可以由师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儿童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力求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范例,应该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拓展教学内容。因此,开放性的特点也决定了课前参与的重要性。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也不是生来就是专家,他们也是每个地区的一线品德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这次培训,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喜爱老师,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9

这次我有幸参加小学教师思品培训,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都很充实,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授课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一天都能从不同方面完善自己。

一、重新认识自己

教学十几年了,一直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对教小学来说是游刃有余,为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忽略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无意中成为了教改阻碍者。当面临专家们的博学多识更多衬出自己知识水平的肤浅。参加培训后,重新认识了自己,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出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原来我和许多教师一样认为品德课只是一门副课,可有可无。思品很容易教,由于自己不是专职的思品教师,认为它的教学不需要一定向学生灌输某种固定的知识,无非是让学生读读书,老师讲讲道理,大家讨论讨论,举举身边的事列,基本也就下课了,学生也就懂了。

通过本次学习,使我真正明确品德教学的重要性,对品德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丰富了专业理论。我的教学观念有了巨大改变,观念得到了更新,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明确品德教育是育人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思品课虽然要让学生记住一些内容,但重要的是用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并对他们产生终生的影响。这就必须要教师巧妙的设计安排,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共鸣。

三、教学经验的提高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我认真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进行反思,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今后如何更好搞好教学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让我们从上课教师的课堂中领略了他们的执教标准,以及驾御课堂的能力,可以说更让我们坚定了课堂教学的信念。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们农村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四、同行交流,共同成长:

本次培训,成员之间的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品德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相长”。学员们畅所欲言,许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都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品德教育,为了自己的事业,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反思自我,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兢兢业业的奉献,踏踏实实的工作,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小学品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我跟随龙湾区品德学科教师来到美丽的杭城参加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改革专题培训。此次品德学习既有理论的培训又有课例的展示,内容丰盛而又充实,让参加的教师经历了一次次头脑风暴,收获颇丰。

关于理论

为我们讲座的都是品德学科的领头羊,响当当的大人物。五天来,我们聆听了杭州市学军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许宏老师的《基于儿童文化 努力构建生本课堂》, 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室主任特级教师黄黎明老师的 《课改下品德课堂教学影响力的营造》,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志毅老师的《让学校德育成为道德的事业:小学品德教师的历史使命》等等讲座。五天来,专家们精辟的理论引领为茫然的我解除了诸多疑惑。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最触动我教学神经的是——讲座中许多专家关于生本课堂的话题,如:特级教师许宏老师的《基于儿童文化努力构建生本课堂》、杭州市求是竞舟路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周爱芬老师《聚焦学生发展 构建生本课堂》、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室主任特级教师黄黎明老师的 《课改下品德课堂教学影响力的营造》。听后我觉得这几位专家老师品德课堂教学的理念是相通的。如:关注学生课前的学习状态、课中的主体意识,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做健康的现代人。

首先是许宏老师的专题讲座《基于儿童文化努力构建生本课堂》。许宏老师春风拂面的笑容、亲切的话语为我们解读了儿童文化是指儿童表现其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综合。接着她用生动鲜活的课例、深入浅出地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来研究并解说“基于儿童文化的小学品德生本课堂”。让与会的我们在解读文本,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更关注学生课前学习的状态,开发利用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课堂中多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让孩子们学中玩。讲座后许宏老师还送了我们一本《童心课堂》的书,书中的第三章儿童绘本与《品德与生活》生本课程资源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个做法既创新又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如何借助绘本导入课堂、辅助教学、拓展教学,这将是我们今后学习、研究的方向。

周爱芬老师做了《聚焦学生发展 构建生本课堂》的讲座,该讲座从新课标的修订入手,让我们从大局上把握目标。接着从“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目标、研究学法、研究走向、课程取向”六个方面做了精辟的讲解,可谓句句精炼、句句隐藏无限风光。尤其是她讲到研究学法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演绎性到归纳性转变。并结合上午的课例《班级小明星》做了详实的介绍,将理论上升到实践,让这种学习方式具体可感,便于指导我们以后的教学。

关于实践

3月20日上午,我们认真观摩了杭州市求是竞舟路小学四位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展示。有《快乐的春游》、《大师成才的故事》、《动物植物和我们》、《班级小明星》。课后,我翻看了几个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发现每本书上都贴了整册教材梳理单,由此可见“求是竞舟路小学”的常规教学落实非常到位,每个学期初都会发给孩子们一张整册的课前准备表,根据具体的内容罗列了每课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这种认认真真地开展品德教学的方式受益最多的就是我们可爱的学生,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其中《动物植物和我们》、《班级小明星》两个课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动物植物和我们》徐老师精心设计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活动,如:猜谜语活动、带来身边的动植物,让学生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等方法探寻生命现象,这些知识的获得并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习得的。习得这些内容后,教师并没有截然而止,而是抛出了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是不是只有会吃会动的是有生命的呢?将学生的观察、思考引向了更深处,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班级小明星》的授课教师李老师同样的也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生,将周爱芬校长关于“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演绎性到归纳性转变”演绎得淋漓尽致。她让四人小组去采访班级一位小明星,通过采访让学生发现问题,明确采访注意点。出示采访助人小明星问题,让小组讨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了解采访可以提什么问题?并放手让学生思考采访其他明星可以提什么问题?其实上面的问题中隐藏奥秘,聪明的孩子稍加改动即可变成采访其他明星的问题。这堂课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总之,生本下的品德课堂春光无限。这种既有理论的提升又有实践的指导的培训,让我在培训中真正理解和体会到了“生本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我将努力地用这种理念指导自己今后教学实践,使身为草根的我们的课堂更加贴近生本课堂。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