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教材培训心得(精选17篇)
20xx年7月28—29日,xx县教育局在五中礼堂举行了部编一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培训,虽然是在暑期7月,但是听了黎老师的培训报告,我收获较大,受益匪浅。不仅对我们的教育与新课程新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感受到这次课改不仅是教材的改变,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便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就有更大改革。
作为教育部审定的新教材首先就体现了核心价值观,其次是接地气,编写贴近当代学生生活。本次主要培训的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识字、汉语拼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了解学习常规。教材的编写以最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在本次培训中,黎老师主要从识字教学、汉语拼音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不是那么的全面,不过听了黎老师的详细分析,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通过本次培训,我想,在今后的一年级语文新教材教学中,我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
3、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指导学生掌握汉语拼音字母的.字形和读音,强化音节教学,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
5、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一定会认真阅读笔记,反复观看培训老师的课件,结合实际,把教学开展得更好。
20xx年3月13号下午在兴庆区二小由徐睿老师培训的《一年级下册教材研说》真是收获颇多。
这次培训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由徐老师展示的20分钟微型课,就在这短短的20分钟里孩子们都深深的被老师的教学所吸引,老师新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思路让我觉得受益匪浅。本次讲授的.内容是《数数和数的组成》,在课堂中徐老师提的问题以及教学活动的安排虽然看起来很平常但是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且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第二个环节的时候老师请上台一位同学再由这位同学请自己的好朋友,依次请了十位同学伸出双手十个十个的数,巩固十个十是一百。接着她又将事先准备好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台上的同学,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数字读出来然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在黑板上,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渗透了比大小和数轴的的概念,非常的精彩。这堂课从头到尾都是环环相扣,而且衔接的非常巧妙独特是非常值得我去学习的。
第二部分是《一年级教材研说》。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材编写特点等方面徐老师都做了详细的研说。通过研说我不禁对徐老师深表敬意,可以说她对这本书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一道普通的练习题都了如指掌,而且研究的特别透彻,独到。听了这次讲座给了我今后教学工作很多帮助,启示。就拿如今热门热推的“减负增效”来说吧,很多老师包括我在内都担心学生作业减负了,但是练习的量少了势必会影响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口算训练。在此徐老师提出了如何处理练习量的问题,提到了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口算卡片,坚持天天训练。
2、利用练习题精心组织练习课。
3、布置适量口算练习,控制在20—30道。
4、调动家长,统计口算正确率。
5、课内外练习相配合,做成口算卡片坚持训练。
6、新旧结合,累进制,以新代旧。
本次培训给了我今后工作中很多必要的帮助和启示,让我有信心做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此感谢领导给予的这次机会,感谢徐睿老师精彩的培训。
20xx年3月11日,我参加了由龙泉小学教导处组织的“清泉润行360”教材教法培训,龙泉小学的周晓艳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下面我谈谈本次培训的感受: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两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我们周围的物体”和“动物”两个单元组成。“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有七个教学内容,分别是《发现物体的特征》《谁轻谁重》《认识物体的形状》《给物体分类》《观察一瓶水》《他们去哪里了》《认识一袋空气》。“动物”单元有六个教学内容,分别为《我们知道的动物》《校园里的动物》《观察一种动物》《给动物建个家》《观察鱼》《给动物分类》。两个单元共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是每个教学内容需要一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后面都安排有科学阅读内容。
(一)“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小学生物质科学领域学习的开篇,指向“组成世界的物质能够依照它们的性质进行测量、分类和描述”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物体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中最为常见,一年级学生对其有直观感受,他们对物体性质的理解又将为他们持续建立材料和物质的概念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周围的物质》单元从具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到一瓶水和洗发液再到一袋空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展开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以加深他们对物体具有质量、形状等特征的理解。
(二)“动物”单元同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一样,指向“地球上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生物有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科学核心概念。给一年级学生设计的《动物》单元,主要是为他们提供探索动物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动物是有生命的。像所有的生物一样,动物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能帮助自己实现生命的功能,感知周围的生活环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动物》单元首先从唤醒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开始,经过寻访校园里的动物,对动物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对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细致观察,丰富对动物某些共同特征的理解,最后一课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则是从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们以启示。
这两个单元都是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都强调了在比较中观察,以及对观察对象的描述和记录,另外分类和识别在两个单元中也都处在重要的位置,尽管这些活动主要是从运用感官及简单工具的.层面上展开的,但对小学生理解什么是科学,科学家如何研究科学都十分重要。
学习兴趣对于科学学习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时常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科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科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
总之,只有作好科学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科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20xx年7月13日,我在三门峡清华园学校参加了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培训,时间不长,但却收获满满。这次学习使我对新编语文教材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有了新的看法,下面我就这次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
首先,我对这次语文教材培训的内容加以总结。这次培训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是统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解读及教学建议,老师从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教材的总体特点、以及教材的具体编排和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让我对新教材有了更好地了解,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得失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第二板块是由三门峡陕州区外国语学校的李静老师和三门峡实验小学的张晓娟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两节微课。这两节课也让我对新版语文教材的处理方式有了心得。
第三板块是由三门峡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的张艳霞老师讲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这是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讲语文核心素养和阅读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这节课让我对阅读教学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其次,我来说说自己对听课后的感受。
第一,我觉得自己虽然执教了一年的'统编版语文教材,却对这套教材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挖掘到实质性内容,也没有真切感受到它与以往教材的不同之处,这次学习让我耳目一新,不仅看到了教材的表象,也对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教材的总体特点有以下四点:
1、教材体现国家意志,充分体现育人功能。
2、遵循了语文学习规律。
3、凸显语用意识,使学语文和用于文相结合。
4、课文的数量减少了,但度的类型却丰富了。这样的语文教材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多变。
第二,这次学习使我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也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我们应当让学生认识自己所要读的书,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另外和学生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并在时间节点上进行总结,其次引导学生制作阅读记录册,并在总结的时候进行分享和交流,让学生阅读后留有痕迹,产生成就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最后,我谈谈自己对语文课堂的一些认识。
这次培训中也有两节微课,一节是统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树之歌》,另外一节是快乐读书吧,引导我们学习了绘本《哈哈镜》里《犟龟》的内容。这两节课让我感到好的语文课必须要求老师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并经过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效的呈献给学生,同时也对语文识字课的课程流程和教学方法有了新的看法。
总之,这次学习对我以后的语文课堂帮助很大,相信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有更好的表现。
新教材突破了以往的教材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在教材中不安排例题啊,只是提供一定的情境图。通过说一说、坐一坐、 数一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体验数学。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过程的课程新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价值观念。 通过教材培训。让我懂得把课堂和教材作为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形成良好正确价值观的主渠道。比如每一节课的情景图无不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因此,除了学习数学教学上的必学知识,技能,结合相关的'情境图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的渗透和思想教育。
通过学习,我还懂得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如比较法,线段图法,分析法,归类法等等。我明白了,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并辅以其他的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教与学的统一,学生的追索与探求的结合,教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的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通过培训学习,我对教材内容结构编排更加熟悉,对新课程标准理念更加理解。通过培训,我对以后的教学更加有信心了。
2月,我们在临沂一小进行语文教材培训,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条捷径。我们教师在新的课改中任重而道远。下面就谈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教材符合儿童特点。
儿童时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给儿童打好语言的基础,有利于儿童语言的发展。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久,这些选文篇幅短小,题材丰富,这些贴近儿童生活的选文,体裁多为儿童喜读乐背的诗歌、童话和故事等。儿童通过大声朗读,调动了眼、口、耳多种器官参与活动,加强了大脑皮层的痕迹,增强了记忆,往往读上几遍就能背诵了。。
二、教师要抓好识字教学
日本汉字专家也有研究表明:儿童识字,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最强,以后逐年下降。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为此,教学中我努力将他们这种“识字能力最强”的优势发挥到及至,注重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从而提高了识字效率。
1、激发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如第一单元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些表现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学来兴趣盎然。再如第二组是“三字经”识字,第三组是“对子”识字,第四组是“知识性的儿歌”识字,另外还有字谜识字、量词识字、谚语识字等。其中,“三字经”、“对子”、“字谜”、“谚语”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抓住教材这些特点,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就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
2、学会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教材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整个教材致力于学生识字方法的掌握,如每组的“语文园地”中都设了一个“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如教学“语文园地一”,就可以让学生懂得并掌握“加偏旁”和“换偏旁”这两种识字方法。再如“园地二”是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园地五”是反义词识字,“园地六”是通过加一笔、减一笔的趣味识字等等。我们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就等于给了学生识字的最具威力的武器,在以后的识字过程中,学生们就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字,从而使识字的效率大大提高。
三、教师要重视写字指导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立规矩,端正姿势,是抓好写字的基础;巧引导,开开心心练写字,是抓好写字的关键;要指导学生把字写好,应高度重视指导和榜样激励作用,巧用评价,扎扎实实地开展写字活动,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重视朗读的培养
一年级下学期宜采用教师范读、给画面配音读、分角色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分阶段教学:
⑴范读或配乐朗读激趣。
⑵指导读正确:
重点是指导读准生字、多音字的字音,纠正地方音。
⑶指导读流利:
在学生容易丢字、加字不会断句,容易读破句的地方重点指导,纠正唱读。
⑷指导读出感情:
重在把握课文感情基调,让学生自读自悟获得情感体验,并通过朗读把体验读出来。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重点是在让孩子们明白怎么连词、断句、掌握好语速,语调。由于他们组词太少,还不理解词语意思,这时,老师的范读和指导起主要作用,而且要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常抓不懈,随着孩子们词汇量的增加,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的增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次就是多读多练,然后让学生试着评:哪里读得好?哪里读得不好?为什么?
以上便是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积极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以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脚踏实地,让我们的教育落到实处,为推动我校语文阅读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xx年9月15日,我们一二年级的老师在学校集中参加了20xx年秋季统编教材网络培训学习。此次培训让人受益匪浅。下面就根据自己对新教材的理解谈点体会。
教育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中,新教材有这些特点:“立德树人,自然渗透、保护天性,幼小衔接、夯实基础,全面启蒙、难度适宜,梯度合理、强化运用,联系生活、引导发现,倡导自主、课外阅读,纳入课程。”通过教材的变革,有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意识,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观念。比如:书中安排了“我的发现”这一板块,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摸索,自己去体会课本中的知识。新教材还着重了孩子课外阅读这一方面,设立了“快乐读书吧”,“与大人一起读” 这样的板块,意在和学前教育衔接,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要求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多学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在新教材的安排中,比以往减少了识字量,在语文园地中,增加了“识字加油站”这一个版块,这样有效的弥补了正课中减少的识字量。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便于学生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素材。同时也能较好地完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工作,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它学科,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要改变孤立的局面,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沟通、配合、齐心协力教育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通过对新教材培训学习,不仅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感受到这次课改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也会有些困难,但这会激励和带动我们的教研,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从长远看,不但有利于学生,也有利于老师自身发展,这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好机会。我们将在后期工作中,继续认真研究新教材,在课堂上不断的探究实践,用好新教材,迎接新挑战,达到新成效
经过了几天的教材培训学习,我获益良多,此次培训加深了我对教材的理解,对我以后备课、授课、如何实现教学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下面是我对此次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的心得体会。
1、 读懂教材,研究学情
读懂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本质是什么?学生要理解什么、学会什么?除了知识技能,学生还能学到什么?厘清“学什么”,确定学习目标和“深度学习点”,清楚教学重难点。
研究学情: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有哪些经验(生活经验、认知经验)?要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今天学习的内容之间建立联系,使知识深入浅出。
2、 情景+问题串
(1) 读懂情境,读懂“问题串”。
(2) 基于“情景+问题串”设计好教学过程,特别关注每一个问题展开过程的设计,特别关注每一个问题展开过程的设计;预设学生学情,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课堂进度。
(3) 用好、用活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串联情景和问题串。
(4) 突出学生的“学”,基于学情展开教学,有效实现学与教的统一。
通过教材的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研究教材,充分理解教材,站在学生角度体味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班级特点和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引领学生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之有更好的提高。
今年3月6日,我在高平市教育局参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网络培训研讨会。本次教材培训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和专家进行网络在线交流,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学校教一年级老师进行交流。
网络培训活会上,教材编写专家张丹、张红两位特级教师详细说明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本册教材各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编写教材时的学情调研对教师使用教材进行深入指导。期间,刘坚教授指出:有调查显示,92%的小学生喜欢数学,让我们感到欣慰。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落实三点,一是数学与儿童现实生活要密切联系;二是让学生经历问题情景一一建立数学模型一一解释应用的全过程;三是主动学习,探究性的学习。我认为这些都为数学教师日常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很贴近现在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刘教授对于十个核心概念的里面的“模型思想”“几何直观”的分析,使我对新课标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通过培训,使我对新教材内容结构编排更加熟悉,对新课程标准理念更加理解。会后教师们纷纷表示:专家引领让自己获益匪浅,以往使用教材中的诸多困惑迎刃而解。在一天的网络培训中,全国各地的老师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张丹、张红两位特级教师对这些有价值的、关注的比较多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解除了老师的疑惑,为老师更好的使用教材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做到:
一、努力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创新、发现,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奥秘,努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良好品质。
二、加强对学生口算的练习。课程标准对与一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一分钟能正确计算8至10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能达到这一标准,但让全体学生都达到这一标准应该还有难度。在教学中,要多进行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在算对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己分析问题的时间,让学生能自己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解答。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很多,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引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尽自己的所能,争取让每个学生能在更方面有所发展。
我于3月6日参加了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培训。培训中,指导老师认真耐心地讲解、分析教材,谈了看法、说了感受,交流了教法等等,他们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以丰富的知识内涵对语文教材进行精辟的阐述。
一年级属中年级段,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单元练习。整套教材的结构力求脉络分明、便教利学。
上午,我们认真倾听了马爱萍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教材的1—4单元的教学意见:其中她重点指出了阅读教学四个重点学习项目: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陈萍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教材的5—8单元的教学意见,她带领老师们一课课的进行了教材的分析,及每课的教学建议。
下午,张丽华老师围绕“练习”和“习作”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张老师从习作的内容、指导等方面做了指导,并举了生动的.事例,让老师们明确了习作教学的方向。
一天的教材培训,时间虽短,但从三位老师的详实指导中,我对本册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新课标为准绳,以课本为依据,以课堂为阵地,在有效课堂的探索中,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3月13日举行了“海港区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培训”活动,有幸这次培训在我们明珠学校举行,让我们学校的全体一二年级的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刚结束,二年级的老师就问我,“姐,有没有二年级的教材培训啊?”咨询的是一个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新教师,由于我校只有一二两个年级,一共十个班,有一人刚参加工作一年,有五人刚参加工作半年,对于这样的教材培训她们非常的迫切。
针对本次培训我们一起进行了深刻的研讨,稍作整理现汇报如下:
一、两节示范课:
第一节王巧丽老师的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
王老师所用的班级我们并没有挑选一年级中非常出色的班,只是随意的选择了一个班级,从孩子课上的听讲,到回答问题,到与老师的配合,学生自主的活动并不是很出色的一个班。头一天王老师到班级去,也由于是下午,最后一节课,然后就放学了,感觉不是很好,孩子不跟着老师的思路问题走,根本不听。但是,在当天的展示课上,孩子的变化非常大,王老师非常能调动学生,给学生准备的小学具也非常的巧妙。我们的老师在听后有很大的触动,学生在上完这节课后也收获颇多。让我们体会了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老师们反思自己的课题差在哪,问题出在哪,以后怎么进行教学等等。在这,就不详细的说了。
评课:《分类与整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教师在导入环节中,通过与学生沟通货架上很乱,让学生初步感知到生活中需要分类与整理;这节课我们非常欣赏的地方是,老师敢于让学生动手操作,这一点是我们新教师不是很敢尝试的地方,而且王老师非常聪明,她能借助同学们摆气球的各种形式,稍稍改动变成书上简单的统计图的形式。教学层次分明,教师语言亲切自然和蔼,学生在学后有所获。
我们的看法:本单元最大的改动就是把分类和整理合二为一,也就是说本课除了分类,还有统计的知识在里面,用不用介绍给孩子这样的就是简易的统计图,用这种形式摆出来,简洁明了,一目了然,能更快的发现信息,也就是把统计图的优点简单的提一下。还有就是练习题时间稍短,展示得也不充分,也由于像张校长说的跨度太大,学生有点接受不了。
第二节王丽霞老师的第一单元《图形的拼组》例2
这也是王老师,这个王老师大胆、风趣、有勇有谋。这个王老师的课组织有序,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而且学具的准备非常的充分,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动手操作的经验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积累与丰富,学生的作品大胆创新,学生的思路在老师的带领引领下扩宽了、激发了。教师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具有目的性。听完这节课,感觉学生们的兴趣很大,效果也很好。让我们老师们明白了一点,低年级学生还是对动手操作和直观认识比较感兴趣,自己动手得到的结论印象更深,这就要求我们低年级老师要多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老师们要大胆放手,不要怕这怕那,孩子们的思维是很活跃的,要大胆让他们去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会把“有效”还给课堂,作为老师的我们也会笑得更加灿烂。
我们的看法:就是张校长说的那样,应该增加对拼组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关注拼的“方法”,而不是拼的结果。
二、对本次前四个单元培训的看法:
刚才提到,我校的教师十人有5人参加工作不到1年,而且都在一年级,对于这样的培训非常需要,虽然她们也都看教材看教参,但是看的深度和理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一年级六个班的老师,只有2人是数学学科,其他都是语文学科专业。我们很希望多些这样的课例观摩,而且希望课后能更多的研讨讲评这些课,让老师们听听自己理解的到底对不对。
三、对下次培训的希望:
后面还剩下3个单元,分别是《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在教学了第二单元之后,老师都发现“解决问题”的课不好讲,老师讲不明白,讲不透,所以我们想听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的例5或者例6的示范课,或者详细的这种类型课的讲解培训。
最后,我们非常感谢海港区进校选择我们学校做为主会场,让我们学校更多的老师能参与这次的活动,也感谢区进校给了我们孩子一次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这次的锻炼中得到了成长。
通过参加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部编本教材的培训,我有如下深刻的体会。部编本教材最大的亮点就是注重幼小衔接。
新教材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高大上”。所谓高,是层次高。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教授主编。所谓大,是开本大。所谓上,是外观上精致,画面风格、字体选择、装帧设计、页面布白,都让人感到现代时尚、和谐养眼。比如,教材插画,原教材以写实居多,新教材则更多的是童话图;原教材的图画属单线平涂,新教材则大多采用无线平涂(没骨画法),明暗更清晰,色彩更和谐,立体感更强。这样的高大上的新书发到孩子手上,他们能不开心吗?这样的新书和孩子们幼儿时期阅读的美绘本有很大的相似度。一下子就把孩子们学习的热情激发起来了。
其次,外观只是第一印象,作为教师,更为关注的是教材的结构体系、文本选择、拼音识字、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教材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基本相同于原教材,也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笔画名称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1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5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1个单元)。通过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更多汉字的欲望。这时再过渡到拼音的学习,就顺应了学生的需求。学生明白了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拐杖时。自然就把学习拼音的热情调动起来了。
再次,文本选择也更适合儿童心理。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经常有给孩子们讲故事。新教材大多选择故事性强的文本,拉近了文本和孩子的距离。个人认为,低段孩子喜欢两种文本。一种是最远的,天上地下的奥秘,鸟兽草虫的活动,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时候的`诗文故事。比如,童话、神话、童诗、童谣等。课文《小小的船》《江南》《青蛙写诗》《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比尾巴》《四季》《雨点儿》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小兔子乖乖》《小鸟念书》《小松鼠找花生》《拔萝卜》《谁会飞》《猴子捞月亮》《春节童谣》等就是最远的。另一种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动、情感、成长、见闻,如《影子》《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等,“跟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剪窗花》等。
总之,新教材趣味浓厚。不仅有利于老师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东莞大朗镇三星小学的数学教研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特别是蔡菊娟老师讲座的“准确把握教材,构建小数高效课堂”更让我回味无穷,她对一年级数学下册新教材分析得非常透彻,图文并茂对新教材的使用与教学建议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的把握,重点的练习题以及与原教材的不同之处等等都作了具体的分析。给我在一年数数学的教学中指明了方向,为我的教学质量保证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丁爽老师的展示课《分类与整理》给我起到了示范作用,下面我从几方谈谈蔡菊娟老师对一年级下册数学新教材分析《准确把握教材,构建小数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一、把握教材,有效教学
蔡老师对本册七个单元提内容作了详细的讲解,对每一个单元提出了教学建议,重难点分析,针对易错题进行了重点讲解。具体题目要结合直观教学具来帮助学生题解,要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及算理学习的过程。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考方法的获得,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在生活中的运用。
二、抽象问题操作化,解题策略图形化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动口数,动口说,动手画,动脑想等让课堂“活”起来。如在学习“十几减九”时,要充分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来帮助理解“破十法”的计算方法,又如在学习《元、角、分》时,可以设计“购物超市”,让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部分学生当顾客,发给学生元、角、分的纸币模型,开展模拟购物活动。这样这动手操作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和运用了数学知识,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解决问题时,通常可以让学生画图帮助理解,如: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5人,后现有7人,这一队共有多少人?”,这题若是让学生用画圆圈的方法,学生很快能知道这队共有13人了。
三、多开展口头练习,重视算法多样化
蔡老师认为小学低年级口算非常重要,课堂上可以常采用口头抢答式巩固熟练口算,减少动笔计算节约时间,形式可以采取“开火车”、“找朋友”、“送信”等等进行口头快速练习。同时要开发学生思维,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例如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可以采用“平十法”、“破十法”、“想加算减法”、“接数法”等等。同时在算法多样化时,可优化选择自己喜爱的`最佳最快方法,结果一定要正确。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书写、倾听、思考、审等。
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和学会生存。实际上学习习惯就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好的学习习惯非但重要,而且应及早培养,学习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书写整洁等等这些好习惯都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愉悦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课堂上总是呈现出枯燥、沉闷的气氛。教师在课堂上过多注重知识的记忆、模仿;机械重复的训练、枯燥乏味的题目使学生产生压抑、厌倦的心理,学习起来自然就没有兴趣。作为教师,应当创设一个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成为他们快乐学习的乐园。
10月27日,我们全区一年级语文老师在天仙中心校进行了语文“后国培”集中培训,听了河东小学姜南老师的《秋天》、打古小学的何安宏老师的《大小多少》的教学,同时赵利平老师作了“随文识字”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对于《秋天》一文的教学,是一年级小学生第一次学习课文,怎么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段,姜老师把课文和儿歌作了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找出了段的特征。另外,引导学生从字到词、再到句、篇的朗读,让学生朗读不再难。对“一”的变调,是难点,也作了强调,学生们的朗读也很精彩,对于我们即将要上的课文有很好的全借鉴作用。
对于低段的识字教学,听了赵老师的讲座,如果能够把“随文识字、集中识字、课外识字”的有效结合,对于识字教学就更好了。
“随文识字”,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又创造了合适的语境,便于学生理解字词之意。对此我是赞同的,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也特别注意这一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课文并不是重点,因此教师完全不应该剥夺学生自主识字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想办法认字,鼓励根据上下文猜字。这样一来,学生便养成了在句子中、文章中识字的习惯。对部分有难度的字,我则喜欢放在课文的理解中认识,先让学生对词义有了理解,再对字进行识记,这样一来就分散了难点,还让学生掌握的字词的意思,方能合理运用。
但是,课堂上仅仅随文识字是绝对行不通的。随文识字费时较多,很多学生脱离语境不能单独认识,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教学的进度和识字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集中识字,这应该是对随文识字的一种巩固和落实。
在教学实践中,我选择了以下一些有实效的集中识字活动:
1、开火车——不仅要读,还要求读三遍后组词。有学生遇到困难后,采取同桌教、同学教、老师教三种方法。这个方法有助于老师甄别个别学生的识字情况。
2、我说你指——教师指明一个字,由学生在书中生字条中找出来。而后可以发展为个别学生来发口令,其余学生找出来。再进一步可以发展为小组或者同桌的识字活动。在这个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走进学生中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生字卡片跳出来——个别学生手握生字卡片站在讲台上整齐排列,持卡人先认读卡片,然后将卡片高举在前方让全班同学看见,教师或口令员发出口令:“在哪里?”拿到相应卡片的同学手持卡片上前一步应道:“在这里!”活动参与面广,学生注意力集中,是个不错的识字巩固方法。
4、摘苹果——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小老师上黑板取下自己会认的字教全班小朋友认读。适合于读文后第一次识字。为节约时间,允许一个小朋友摘多个“苹果”。
在我看来,随文识字、集中识字、课外识字“三合一”的有效结合是识字教学的最佳组合。
一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学习能力还不够强,特别在数学方面,有些题目字不认识,很难理解,需要家长的督促辅导很重要,好的学习习惯也需要家长不断的提醒,家长的配合学习能起到事伴功倍的效益。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一年级新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问题起到了
很大的帮助作用,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人教版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通过讲解我能感受到教材每单元的内在联系。知道了每单元的知识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衔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愉悦,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等等为努力的方向,向四十分钟课堂求效率。
开学初,在我校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的安排下,我重新参与了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活动,聆听了专家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专家的讲座,让我们很系统很全面的学习了新课程教学,并给我们提出了不少切合实际的要求和建议,对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会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有力的指导。
一、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板式多样、色彩明丽,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刘丽老师细致直观地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的要求,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材编排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在认识图形中,新教材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开认识,先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是利用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看得见的、立体的形状更容易了解和掌握,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平面图形就简单一些,容易把握。新教材在细节上也进行了完善:如将各单元的主题图与例题进行整合,计算方法呈现上的变化,穿插编排,互相结合,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就先是十几减9,然后是十几减8、7、6,再是十几减5、4、3、2,减缓坡度,一步一步带动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的编排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新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连接,在练习时既有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形成知识间的互相渗透。比如分类与整理这一单元,把分类与统计结合编排,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进而能够知道分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学会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这样的安排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准备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收新知识。同时教辅材料后面提供的教学光盘,将课本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和建议,方便了课堂教学。
二、体会最深的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了理解了编者的意图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定位教学目标,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就能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乐于学,学得活,学得牢固,还有一个课堂教学手段方法问题。人教社小学数学室资深编辑、教材主编卢江对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配套光盘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要知道,因为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改版,主题图变了,教学理念更新了,再加上我自己又不善于制作课件,有时上课使用的课件看起来就像是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一双不合脚的鞋一样,总有点别扭,达不到想要的效果。通过卢江教授的介绍得知,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配套光盘有如一本电子书,存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当然包括课件资源,形式新颖多样,使用简单便捷,更为关键的在于,这可是为新教材量身定做的哦!太棒了!对于我们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无异于雪中送炭啊!有了合体的“外衣”,我们更有必要提高“内质”,努力使我们的课堂有美丽的外表吸引孩子的眼睛,更有丰富的内涵滋润孩子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
三、认识最深的是课堂教学要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专家们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为我们讲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比如,在教学中如何设计重要的教学活动,怎样积累有价值的活动经验。同时也为我们讲解了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十大核心内容。如在模型思想中,讲解了小学阶段的两大类基本模型:总量模型和路程模型;在几何直观的培养中,例举了“方格图”在数学中的有效应用。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应用的意识。
因此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二要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于学生不同的想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培养学生从多方面的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三要增加实际活动操作体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四要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
本次教材培训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新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新教材不仅关注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10月21-22日我参加了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通过听课、评课、聆听专家报告,深刻地体会到本次培训培训模式的新颖,交流互动频繁,反馈及时,体验深刻,成效显著。通过学习,听专家们的讲座,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条捷径。我们教师在新的课改中任重而道远,即如何把信息知识同其他课程整合起来,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整合的意识,在备课、上课、课余的辅导中要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其次,教师应教学生如何正确应用信息资源,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学科之间如何融合贯通,学以致用,如何与别人沟通与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教学当中来,这和老师的学习与引导是分不开的。
从四节语文阅读教学的公开课,我深刻体会到阅读教学要做到回归本位,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要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观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师生关系民主、合作、和谐。
有的学者指出,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成为开放型的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的关系,其基本要求是:师生的相互尊重,师生的相互理解,师生的交互作用。教师的角色也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变为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调控者、学习气氛的营造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学习信息的交流者和学习探究的协作者。
(2)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要做到:树立并体现“差异参与”的教学观念,使全体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和程度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应是全程参与,要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流向的调整、教学效果的评价;保证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教学,以充分的学生个体学习为参与的主要方式,辅之以小组学习、全体学习的方式;切实保证学生参与的程度、时间,避免形式主义的肤浅的参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保护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力求做到: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学到什么呢?”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读了这篇课文,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解决,“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呢?”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我想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我们小组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自学、质疑、探究、合作、汇报、品读、体验等都让学生来参与。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我读懂了这个问题。”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老师,我想汇报这个问题。”
(3)切实保证学生充分、自主、独立的语文实践。实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将学生的'语文实践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学习进度,学生可以有充分的读书、思考、质疑、讨论、练习的时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
2、阅读观从“还原”到“建构”。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的读者,对于他们,阅读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是学生要通过阅读,解释本文话语的结构方式,从词到句到篇章,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给于恰当的解释。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中要透过语言的结构方式探求本文的话语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3、过程观从“传话”到“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对话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改变了儿童作为工具、手段、奴隶的处境,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对话教学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开放教学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其他学科以及校外生活的沟通。这样,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被消解了。“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包含着“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层意思。“阅读对话”,其主要形式是“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教学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其主要形式是“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对话的主体,彼此接纳与分享,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4、方式观从“肢解分析”到“整体感悟”、从“理性分析”到“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关注的是文本的局部细节,忽视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将完整的课文肢解成字、词、句、段。学生学完一篇课文,除了掌握若干字、词、句、段的意思以应付考试而外,对课文中蕴含着的深刻思想和生动的形象缺乏整体的把握和感悟。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和感悟,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就教学方法而言,整体把握和感悟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课文可以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整体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品味美妙的语言文字。有的课文可以采用思路教学的方法等等。
总之,这几天的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中,为我们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在教学中,作为一名实施者,我一定积极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脚踏实地,让我们的教育落到实处,为推动我校语文阅读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