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培训心得(汇总3篇)

供应链管理培训心得(精选3篇)

供应链管理培训心得 篇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用户需求层次升级和需求结构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反应,有效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从传统的产品驱动向新型的顾客驱动管理模式转变。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最有效模式,它体现了一种规划的传递最大效率和最优化过程,是目前备受企业关注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有统计资料表明,汽车的国际贸易额已占世界国际贸易总额的12%—15%,仅次于旅游、石油,居第3位。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又给我国汽车产业走向世界提出了更为紧迫的时间表和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民族汽车工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若不把各企业的核心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供应链网络结构,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和新技术(知识)共享、降低成本,以便更有效地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一、我国汽车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在分析我国汽车业供应链管理现状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供应链联盟产生的背景。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供应链(Supply Chain)的概念。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最初,供应链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基于这种认识,在早期也有人将供应链仅仅看做是物流企业自身的一种运作模式。此后,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间相互协调重要性的上升,人们逐步将对供应环节重要性的认识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从而供应商被纳入了供应链的范畴。在这一阶段,人们主要是从某种产品由原料到最终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来理解供应链的。在这种认识下,加强与供应商的全方位协作,剔除供应链条中的冗余成分,提高供应链的运转速度成为核心问题。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供应链的理解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首先,由于需求环境的变化,原来被排斥在供应链之外的最终用户消费者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而被纳入了供应链的范围。这样供应链就不再只是一条生产链,而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增值链。在此基础之上,美国的史迪文斯1999年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

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不确定性的增加,今天的企业间关系正在呈现日益明显的网络化趋势。与此相应,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正在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实际上这种网链正是众多条单链纵横交叉的结果。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哈理森1999年才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在这种条件下供应链运作的核心问题甚至已经不再是产品的制造或分销,而是合适的供应链成员的选择和整个供应链相对于需求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我国汽车供应链管理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也不乏供应链管理优秀企业。如一汽—大众在学习德国大众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市场的特点和售后服务的多年经验,建立了第三方物流运作方式进行备件供应模式。其中由7个备件中心库组成的全国网络已全面运营,向一汽—大众麾下的数百家服务站提供原装备件。备件中心库分别建立在北京、广州、济南、无锡、成都、西安和长春共7个中心城市,各库虽为相对独立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但所有库存资源均可共享,由长春总部通过SAP-R3微机系统统一调度,各库均采用长春总部制定的统一的、标准的工作流程和作业规范进行仓储管理。又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汽车行业物流管理的特点,以条码为信息载体实现整车仓储的自动化管理。以整车仓储自动化管理、运输管理为中心,涵盖汽车的生产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形成汽车行业的供应链SCM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全方位的条码扫描替代人工录入来管理所有仓库库存,实现根据规则自动建议入库位置、自动建议出库位置,达到最大化利用仓储空间和避免库区内倒车的管理效果,并通过库间倒车跟踪和长途运输跟踪来控制车辆运输时间和避免车辆损失,从而大大提高汽车行业整车物流的管理水平,减少庞大的管理费用,有助于储运、销售、生产三方面的有效管理。另外,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与天地物流控股公司合资组建了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定位为第三方汽车物流公司,由原来只为上海大众提供服务转变为多客户服务(如核心客户:上海通用汽车、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金杯、柳汽等),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集现代运输、信息网络、仓储管理、营销策划等多项职能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于一体。上海宝钢集团也在20xx年11月完成了与我国汽车业内的一汽、上汽和东风三大巨头的战略合作,初步形成了钢铁与汽车两大上下游产业之间的战略关系。其内容涉及到:彼此之间建立有竞争力的供应链,如宝钢集团将在上汽集团改善原材料库存结构等方面给予支持,使得钢材配送服务延伸至汽车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双方将联合完成更多的汽车用钢实验攻关项目,在未来新车型的研发上加强前期的设计合作。

尽管我国汽车供应链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与世界汽车制造巨头们千方百计提高供应链效率、拓展利润空间相比,与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工业相比,却只能说刚刚开始触及供应链管理的边缘。

快速增长的市场背后,掩盖了许多管理上的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额利润之下提升供应链管理的积极性较低

汽车(中国)公司副总裁许国桢曾经透露,汽车业是个高收入、低利润的行业,从全球的平均数据来看,国际行业平均利润率水平仅为3%-5%。而我国的汽车业却是个低收入,高利润的行业。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xx年汽车行业销售收入为1515亿元,实现利润431亿元,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为28.45%。20xx年全国共销售汽车439.08万辆,全行业销售收入9256.24亿元,利润总额754.56亿元,行业平均利润率为8.15%。20xx年,包括上汽、北汽、东风和长安汽车集团在内的13户汽车行业国有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225.8亿元,实现利润253.6亿元,利润率仍达到6%。而通用、福特等制造商虽然平均每年有一千七八百亿美元的销售额,但他们的利润率却只有3%。中国汽车业这种高利润,使其不用去加强管理,就能得到丰厚回报,所以·导致了国内汽车厂商和供应商对ERP、供应链等优化管理的措施并不十分重视。对此,大部分的企业只愿意投资少的可怜的钱用于ERP或供应链的建设,而大部分乡镇企业的二三级零配件供应商根本不愿意为此掏出一分钱。

2.供应链内部竞争过多

我国汽车业有一个惯例,由于每款新车的价格每年都呈递减趋势,整车商为把降价带来的压力转嫁给零配件厂商,每年都会要求零配件厂商降价3%-5%,以保证自己的利润。这对零配件厂商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成本考验。但是,过于激进地对供应商发号施令,对整车商来说也未必是件好事。如神龙汽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推广“多渠道供货制”,即同一零部件由2家或者2家以上供应商供货。然而,神龙每款型号的零部件采购量本来就少,供应商很难被“喂饱”,缺乏规模效益,反而容易产生恶性竞争,神龙的成本客观上反倒增加了。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大整车商都有意扶植本地供应商,各自形成相对独立的供应商体系。由于整车厂规模有限且采用多家供货的策略,零配件厂的产能利用率十分有限。20xx年,6000家零配件生产厂中只有6家的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这样,“打压”供应商导致整个供应链恶性循环,整车商的效益也因此受损。相反,国际上成熟的整车商一般采取的供应商管理方法是“一种产品,一个供货商;一个系列,多个供货商”。既扶持了零配件厂商的发展,又让零配件厂商之间保持一定的竞争关系。

3.供应链物流成本过高

汽车业的竞争已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供应链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汽车厂商必然要采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应战。在这个背景下,汽车制造厂商不得不降低成本。而要降低成本,很多厂家都是从物流来入手,提取物流这个被视作“第三大利润”的源泉。有资料显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一般物流的成本起码占整个生产成本的20%以上,差的公司基本在30%-40%。国际上物流做得比较好的公司,物流的成本都是控制在15%以内。国内汽车业的竞争其实基本上是国外汽车巨头在国内的竞争。

然而,系统的供应链管理迟早要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等到必须面对的那一天才来感慨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事实上,国内汽车业开始步入稳定的高速成长期,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20%-30%的增速,也将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进入冲动难以限制。WTO过渡期结束后将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竞争态势必然发生重大转变,新进入者将增加,集中度出现波动,价格竞争更为频繁,国企面临新的挑战,整个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二、汽车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思路

1.分析市场环境

竞争环境分析是为了识别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特征和市场机会。要完成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根据波特模型提供的原理和方法,通过调查、访问、分析等手段,对供应商、用户、现有竞争者及潜在竞争者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第一手准确的数据、资料。这项工作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对市场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建立一种市场信息采集监控系统,并开发对复杂信息的分析和决策技术。如一些企业建立的顾客服务管理系统,就是掌握顾客需要,进一步开拓市场的有力武器。

2.识别顾客价值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顾客价值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因此必须从顾客价值的角度来定义产品或服务,并在不断提高顾客价值的情况下,寻求最低的交易成本。

按照营销大师科特勒的定义,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给定产品或服务中所期望得到的所有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一般说来,发现了市场机会并不意味着真正了解某种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心目中价值,因此,必须真正从顾客价值的角度出发来定义产品或服务的具体特征,只有不断地为顾客提供超值的产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而顾客的需求拉动是驱动整个供应链运作的源头。

3.制定竞争战略

从顾客价值出发找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定位之后,管理人员要确定相应的竞争战略。竞争战略形式的确定可使企业清楚认识到要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以及合作伙伴的联盟方式。

根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三种基本战略形式: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以及目标管理集中战略。譬如,当企业确定应用成本领先战略时,往往会与具有相似资源的企业联盟,以形成规模经济,当企业确定应用差别化战略时,它选择的合作伙伴往往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4.确定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某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供应链管理注重的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把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将剩余的其他业务活动移交给在该业务上有优势的专业公司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整个供应链具有竞争优势。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企业的资源或能力是否有价值;资源和能力是否稀有,拥有较多的稀有资源的才可以获得暂时竞争优势;这些稀有资源或能力是否易于模仿,使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才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这些资源或能力是否被企业有效地加以利用。在此基础上,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企业应对自己的业务认真清点,并挑选出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关系、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核心业务,而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交由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去完成。在挑选出核心业务之后,企业还应重建业务流程。

5、评估、选择合作伙伴

供应链的建立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供货商的评估、选择过程,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选择合适的对象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是加强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企业需要从产品的交货时间、供货质量、售后服务、产品价格等方面全面考核合作伙伴。如果企业选择合作伙伴不当,不仅会腐蚀企业的利润,还会使企业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从而无形中抑制企业间竞争力的提高。

对于供应链中合作伙伴的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1、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各自的可利用的核心竞争力。惟有合作企业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使各自的核心竞争力相结合,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快速高效的物流,快速的新产品研制,高质量的消费者服务,成本的降低等。2、具有可以融合的企业价值观及战略思想。企业价值观的差异表现在,是否存在官僚作风,是否强调投资的快速回收,是否采取长期的观点等。战略思想的差异表现在,市场策略是否一致,注重质量还是注重价格等。3、合作伙伴必须少而精。若选择合作伙伴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过于泛滥的合作可能导致过多的资源、机会与成本的浪费。4、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慎重考察如下内容:协作态度,包括良好的业务联系,提供信息的态度、对意外事件的处理态度和措施。质量保证,包括事故的发生情况,质量问题。一旦选定后,则应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三、汽车业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实施

1.树立供应链管理经营理念

而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在不远的未来与世界汽车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汽车业必须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然而,提升供应链管理不应该仅仅成为企业用来显示其管理符合现代的节拍一个口号,而必须深入到企业的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中,反映在企业处理各种事务的各种行为当中。应该说,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价值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汽车业这么一个复杂的产业而言。实施的艰难性更加需要强大的信念支撑,否则可能的结果只能是或流于形式或流于失败,最后真的感慨供应链的形式主义和无能了。

2.发展以物流为中心的组织结构模式

哈佛大学的哈默博士1990年提出的企业流程中就已经指出:企业的使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能够为顾客带来价值的是企业流程。我国汽车企业的组织流程基本上都是采用劳动分工、专业协作为基础的基于职能部门专业化的“金字塔”结构,这种组织模式将企业业务流程割裂成相互独立的环节,关注的焦点是单个任务或工作,但单个任务并没有给顾客创造价值,只有整个过程,即当所有活动有序地集合在一起时,才能给顾客创造价值。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以供应链为中心,才能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要求。

3.确立供应链战略联盟伙伴关系

汽车行业的整车厂、发动机厂和零部件厂构成了典型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其中整车厂是该体系中的盟主企业。但现实情况是一些整车厂压了上游发动机厂一大批发动机,同时发动机厂又压了上游零部件厂的一大批零部件,价值都分别在几千万元上下,且都是用于生产装配以后再付款。这种情况说明即便他们是一个供应链关系,但也仅是一个物理上和逻辑上的关系,并没有从物流与价值链的角度去研究供应链体系中上下游合作伙伴间的协同模式和利益机制,真正实行协同商务与双赢原则。与此相对应的供应链管理认为上流企业简单将成本转嫁给下游企业的做法并不能增强自己竞争力。因为所有这些成本都要转嫁给消费者。因此,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需要改变过去上下游企业之间敌对的关系,取而代之为紧密合作的供应链伙伴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主要体现在共同解决问题与信息共享等方面。强调直接、长期的合作;强调共同努力实现共有的计划和解决共同的问题;强调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形成在一定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双赢关系。

4.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信息及时与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供应链的协调运作建立在各节点企业高质量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之上。因此供应链管理离不开迅速、及时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汽车生产有它的特殊性,一辆车由数千个零部件组成且全球采购,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到达工厂又不能有太大的库存,没有信息系统是不可想象的。在产、供、销关系的协调与控制上,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范围扩大,以信息的形态及时反映物流活动和相应的资金状况,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及时、集成、同步的控制和信息的安全交流与共享成为管理的重点及难点。尽管汽车的供应链系统是最为复杂的,建立基于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在整车生产厂商和零配件生产、供应企业之间建立信息直通道,为整车生产厂商提供有效的零库存配送,以保障整车生产厂商生产的高效性和连续性,是提高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竞争能力,乃至整体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供应链管理培训心得 篇2

最近一直在学习,单位称之为轮岗学习,不影响工资待遇,但给人总感觉就是下岗学习。平常的学习就是单位组织结构,管理体系之类的内部培训。周末时候,从外面请了讲师来讲供应链管理,我们这些顺便上课的人就被要求一起上课,不许请假。本来约好的爬山因此取消。供应链这些虽然不是自己的主要工作,但还是按时来了。

培训师王大勇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很多头衔,不一一列举了。职业培训师的头衔都很多的,也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不过水平确实是真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术业有专攻而已。

供应链建设与采购谈判,并非专业,工作中偶有接触而已。所讲这些,犹如一个全新的世界,很新鲜,很多东西其实是普遍适用的道理,很多方法觉得也有助于其他领域的拓展。

采购的一些基础的知识,我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了。他讲到好像是格力空调采购一个案例时候,我觉得对大家都有一定的启发。将所有供应商的原材料采购进行统一采购,量大了,价格便宜,返回来,再给供应商供应原材料,这样降低了成本,控制了原材料的质量,还可以增加直接利润,真是一举三得的事情。不过在我看来,真正的意义,不是上面所说的这些。我是从物流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的。这样做,是共赢的一种方式。是真正改善了物流的效率与品质,利润来自于整个供应链,而不是损害了上下链条的利益得来的利益。与早期施耐德和其他物流培训师讲授的不太一样。这虽是一个个别的案例,但其主导思想来自于整个物流体系的共赢前提下创造的利润。这点是这次培训的心得之一。

再一个就是对公司目前管理现状的分析。王大勇给很多大企业做过培训,可谓见多识广。谈及企业目前的现状,可能顾及面子,有些话不好说吧。但企业现在的采购供应现状,也是经过很多努力才达到的,可能有很多不足,但也不是一个部门能决定和改变的。但主导思想不能放松,整个供应链建设的长远目标要修订,要往长远里看。降成本的着眼点,不能仅仅盯住采购单的价格,其他重要的,质量,交货期,支付条款这些也都很重要。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我重点说下交货期对整个物流和利润的影响,可以给以后的采购谈判转换下思路。物流重要的一点就是资金周转率,1000万元流动资金,一年周转三次就是3000万,周转率越快越好,周转率怎么来的。

资金周转率=销售额/成本,成本又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而可变成本就来自于库存。销售额当然越大越好,固定成本摊的越薄越好,这些都不是我所要讨论的。可变成本,就是库存怎么来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我要喝水,需要外部供应,我每天需要饮水一杯,供应商的交货期是5天,那么我要喝一杯水,我就要提前5天下订单,才能够保证我每天能喝到一杯水。我只喝一杯水,但为了保证我每天有水喝,得备有适当的库存,以防止各种意外情况,这些就构成了库存。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交货期的重要性。转换思路,利润不仅仅盯住采购的价格,更多时候可以考虑下其他因素。这是此次培训的心得之二。

接下来又讲到了复杂的谈判。后背的力量,心智的力量,信息的力量,策略的力量。以及如何克服囚徒心里,获得共赢。其实我觉得概括一下,力量是来自于里面的。好像一句广告词。不管啥力量,都来自于自身。共赢合作,看起来相当的美,但很不容易做到。还有老师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即使把我关在胡桃夹子里,我一样是统治英国的国王。就是说,不管啥时候,相信该相信的。当然包括自己。培训心得之三。

当然了,王大勇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视角,等等这些,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一而足了。每次的培训,多少能留下点印象,培训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提高了。

供应链管理培训心得 篇3

这段时间自己学习了第六章,发现有许多的东西都是自己不知道的,大部分知道的都是传统采购,很少知道这一章里提到的各种采购方法。

在传统管理下,采购重点是放在与供应商如何进行商业交易上,即在重视交易过程中供应商价格的比较,通过供应商的相互竞争选择价格最低的作为合作者为特点。在采购中,交货质量、交货时问是重要考虑的因素,但都是通过事后把关的办法来进行控制的,如到货验收等,交易过程的重点放在价格的谈判上。因此,供应商与采购部门经常要进行报价、问价、还价等来回谈判,最后从多个供应商中选择一个价格最低的供应商签订合同,订单才能决定下来。

所以在学习了这一章后我总结了传统采购的特点以及在供应链下采购的特点,最后还对比分析了他们的区别,因为我认为类比法对于我来说更容易让我记住知识点,所以我就采取了先分类再比较的方法来学习这一章,当然,我们组主要负责的就是JIT准时化采购,我对它的了解也比较深入,在小组里我也负责的是JIT准时化采购的特点,当然我也是从这里知道它和传统采购的比较,到底在哪里是优胜致胜的关键。

以下这些理论就是我总结和借鉴来的对这章的总结。希望老师批评指正,当然还会在老师和各组的带领下深入了解这些内容。

一. 传统管理下的采购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统采购过程是一个信息私有化的过程

选择供应商在传统的采购中是首要任务。在采购活动中,因为给供应商提供的信息越多,供应商的竞争筹码就越大,对采购方不利。因此,采购方为了能从众多竞争性的供应商中选择一个最佳的供应商,往往会保留私有信息。而供应商在与其他供应商竞争时,也会隐瞒自己的信息。这样一来,采购和供应双方都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互存,导致信息不对称,引发相互的不信任。

2. 采购部门对质量和交货期的检查都是事后把关

在传统管理的采购模式下,采购方基本无法参与到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相关的质量控制活动中来,双方的工作既不透明也无法做到有效沟通。因此,采购部门难以对采购品进行实时的跟踪查询。

3. 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时期的合作关系

在传统管理下的采购模式中,供应与需求之间无法做到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而是一种临时或短时的合作。由于缺乏相互合作和沟通协调,在采购过程中就会出现相互推诿和抱怨,双方没有更多的精力来筹谋工作,可想而之,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势必下降。

4. 缺乏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能力

由于供应与采购双方在信息沟通方面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导致采购方在生产需求减少时库存增加;生产需求增加时,出现供不应求的

现象。在市场需求骤变时,供需之间对用户的需求无法积极响应,从而缺乏应付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 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的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现代的、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实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采用系统方法整合供应商、生产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流程,提高成员企业的合作效率,使产品及服务以正确的数量、质量,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以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与销售。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企业的采购方式和传统管理下的采购方式有所不同,呈现出以下特点:

1. 从采购管理转变为外部资源管理

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之处在于与供应商缺乏交流合作,缺乏柔性地、对需求快速响应的能力。准时制采购和准时制生产的思想出现后,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将原来传统的单纯为库存而采购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提高采购的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增加和供应商的沟通联系,使原材料的库存为零,缺陷为零,建立新的供需合作模式。

由于传统的采购模式只单纯的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即孤立地追求采购流程的优化、监控采购环节等,而没有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不但加强内部资源的管理,还转向对外部资源的`管理,加强了与供应商在信息沟通、市场应变能力、产品设计、产品质量,交货期等方面的合作,真正实现零库存达到双赢的目的。

2.从为库存而采购转变为为订单而采购

在传统的采购中,其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不能掌握生产的进度、用料规律、产品需求的变化,因而无法安排好进货周期。采购部门目的很简单,只要正在进行的生产不发生“停工待料”的现象就行了为此而储备的保险库存,就是我们常说的为库存而采购。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拉动生产的方式进行的。即生产订单是在用户需求订单的拉动下产生,生产订单拉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拉动供应商。达种准时化的订单拉式控制策略,使物流系统得以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的周转率,降低了库存成本。

3.从一般买卖关系发展成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之闻是一般的买卖关系,不能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供应链问题,企业与企业之间无法共享库存信息,企业间所获取的信息就会出现偏差,失真导致信用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库存资金积压等风险;而在供应链环境下,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从一般的短期买卖关系发展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直至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购决策变得透明,双方为达成长远的战略性采购供应计划而共同协商,从而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成本损失。

三. 供应链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传统方式下的采购有很大的区别1:传统的采购仅代表以钱易货,主要目标是降低买进价格以降低成本。现代意义上的采购已成为一个专门学科,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一体化、竞争国际化理念在企业经营中逐步深化,企业已经认识到采购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

供应链采购与传统采购的区别2:由于制造业在供应链中的特殊地位,在调整资源并集中于自身的核心能力过程中,开始在某些特定的专业技术领域中更多地依靠供应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已经是今天产业竞争特征的表现,即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所处供应链与其他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整个链条中的某个节点出现质量、设计交货或成本问题,都可能造成终端产品制造商的损失,并带来相关连锁反应。因此,如果采购在供应链中是一个软弱无力的链接,则这一链接环节则很可能破坏主导企业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因为选择供应商、建立供应链结构和开发与供应商共有的利益关系是采购工作的基础,没有优秀的供应商,没有出色的采购管理,也就难以在当今市场中形成成功的供应链。

四.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对竞争优势的贡献

1. 成本控制

降低直接原料成本可直接导致企业净资产回报率的提高。以一个典型企业为例:采购成本占60%,人力成本占20%,管理费用占15%,利润5%。显然采购是成本控制中最有效的部分。许多管理者在削减成本时,常常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裁减员工福利、降低管理费用上,由此不得不承担人心浮动、管理下降等副作用。相对而言,在采购成本中下功夫,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引进新的供应商参加竞标,寻求替代原料等是常用的降低原材料成本的方法。

2. 提高资金周转率

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加快物料和信息的流动,缩短资金周转率。作为供应链的重要一环,优化的采购管理是保证供应链通畅必不可少的条件。举例来说,1000元的投资,经过采购、制造和销售过程可产生lO元的利润。如果一个周转周期是4周,那么每年的利润是10x52/4=130元。如果这个周期缩短一倍,那么年利润也将翻番,达到260元。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每个周期所需投资,也可达到提高资金周转率的效果。结合采购及供应管理来讲,企业可以依靠采购力量,选择适当的供应商,通过增强同供应商的协作来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可敦促供应商提高灵活性,可靠性,缩短交货周期,保证质量,增加发货次数,还可和供应商签订JIT协议。这些措施可以使企业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同时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另外,顾客会因为企业及时快速地交货而对企业更加有信心。

3. 帮助企业改革经营模式

积极的、专业化的供应商管理会对公司的经营及生产模式产生重大影响。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把主要注意力和资源集中到可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少数核心业务上,把不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非核心的活动转包给供应商,这样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整体质量,缩短交货时间,提高相对竞争力。通用电气就曾提出。数一数二战略,即只保留在本行业数一数二的业务,其他或卖,或转型,或停产,最终造就了通用电气今天的巨大成功。另外,通过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企业还可在不直接投资的情况下,利用供应商的资源来开发产品。这样可节省资金,降低成本,并达到迅速形成规模生产,扩大生产能力的目的。当然,经理们在计划和管理外购活动中,也要避免公司过分依赖合作伙伴,避免被供应商控制。可使用的手段包括:有意识地发展和联系多个供应商,控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五.总结

用一句话来总结这节内容吧,“你知道的越多,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我想大千世界我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我想去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不是有一句流行语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所以我想说的就是,当你对一件事情特别渴望的时候,你对他就会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而兴趣就是你最好的老师,因为你有了兴趣你就会主动研究他,思考他,发现他。当我没有学习这节内容的时候,我认为的采购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采购,当学习了这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采购还分这么多种,而且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采购,在我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之后,我也发现,我想去了解的知识更多了,我想我不知道的内容也更多了。所以,当老师或者其他组在讲解这一章的时候,我会带着十二分的好奇心去听,去发现,去深入了解。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我想我很庆幸,能拥有这么多的学习资源,感谢父母给了自己这么好的条件,我因该倍加珍惜。好好把握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