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考察工作报告(精选3篇)
近年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省各地的申报热情也是持续高涨。这种现象进一步表明我们国家现在更加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广大人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有更深切的认识。这对于提升人民的文化品位与科学文化素质都有很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支撑。
这次学校暑期开展的实践活动有关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我想这也是一次好的机会来深入了解人类的这份精神财富。
昆曲木卡姆多浪剪纸等艺术精品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我国多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些璀璨的艺术珍宝耀眼夺目,始终吸引着人民热爱的目光。国家也注重财力物力的投资,重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多浪文化是维吾尔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叶尔羌河流域,新疆阿瓦提县是“多浪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多浪文化的形成是基于原始土着,兼具维吾尔族文化与蒙古文化的秉性,是草原牧猎与绿洲农耕融合的“活化石”。歌舞是多浪文化主要载体之一,具体体现在“聚”、“豪”、“劲”、“醉”四个方面。“聚”,维语中的“多浪”即是“成堆地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同时,多浪文化也因聚合而产生;“豪”,多浪人的心胸像戈壁一样宽广,性格豪放,歌声高亢悠长;“劲”,多浪人粗犷拙朴,舞姿恣意纵横,刚劲有力;“醉”,多浪人的穆塞勒斯原汁原味,让品尝的人情醉心也醉。国家近年来投入很大的力度来保护这种文化遗产的传承,确立遗产传承人,建设艺术展厅,使得这种艺术珍品走出闭塞的乡野农家,接受人民大众艺术眼光的检阅,同时也升华了人民的艺术追求,达到双赢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多浪文化确立艺术定位,成功传承,进一步绽放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校期间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走进了荆州古玩城,因为那里离学校确实近,很方便。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悲凉沧桑肃穆这些已经不再是我们所能感受得到了,历史长河荡涤旧迹,沉淀下的断壁残垣装点着现代人怪异另 类的审美眼光。在那里很少有人懂得呵护,当胸中日益被铜臭之气所污蚀,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就等同是赤 财富。我看到有人把精美的剪纸当成凉席铺地,理由是没人光顾,浪费可惜,岂不知他的行为不仅是浪费,更是糟蹋玷污亵渎!走出古玩城,外面的世界依旧光鲜瑰丽,人的心灵却有种可笑的光怪陆离。那一刹那感觉到沉重,不想说太多的话,胸中充塞的是无奈与痛惜。可能社会的大环境已经有了*性的改变,死水的味道很少再有人嗅到。我突然想起宋代大儒朱熹的一句话:古之人犹抱美玉而深藏不市,今之人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或许很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商品经济的今天继续绽放光彩,但是不能忽视还有太多的人文珍宝被赤 俗鄙的刽子手所扼杀!我期盼着那些沉睡的人们能睁开惺忪的双眸,认识到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保护好传承好它们!
基于同样的原因,我频繁的出没于荆州博物馆。这座承载荆楚瑰宝的文化宫殿,在向世人展示绚烂荆楚文物的同时,也让文化荆州蜚声海内外。青铜丝织漆木玉器陶瓷石器等精美珍贵的文物是荆楚远古先民的劳动成果与智慧结晶,在中华文物殿堂上熠熠生辉。其中的丝织品让我一次次发出由衷的惊叹,因为这些丝织品的做工细腻精致到现在都没有办法*。隔着玻璃,看着这些珍品,内心怎不油然而生一份自豪与骄傲呢!自豪的是祖先的聪明与才智,骄傲的是今天我们传承与保护的决心。去年元旦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坐车去荆州城东门观看烟火表演,那晚东门主干道实行了交通管制,因为有太多的人来参与那场盛大的狂欢。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回程了,路上游人如织,用摩肩接踵毫不为过,移动很慢。我和朋友只能小心而行,害怕在人群中走散。烟火表演在护城河的河岸上上演,我们就拼尽全身力气往过挤。这时候,头顶上漂浮的火光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通过当地人的介绍,我知道了那是孔明灯。天上有很多的孔明灯,地面上还不断有人放,那种朦胧的火光,摇曳出沉醉的回味,我一直在留意着它们的行动轨迹,努力想洞察它们的归处,就像燃烧的生命,最终会把灰烬撒向哪座归冢。后来了解到,孔明灯上写满了祝福,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对遥远的未来的牵盼,对未知的生命的祈祷,更有他们发自心灵的虔诚的自省。护城河的流水涤荡几千年的岁月沉淀,孔明灯的烛影祈照荆楚儿女的前进道路,这是上辈薪火相传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衷心的希望我们能接好这一棒!
暑假回到家乡,我也不忘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挖掘物质遗产价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我的家乡在黄冈浠水,在这片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热土上,家乡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聪明才智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浠水民歌是巴楚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浠水民歌不仅是鄂东民歌的代表,而且是巴楚文化完美结合的代表,鄂东的民歌所有的基调都可以从浠水民歌里找到,而且浠水的旋律都可以从四川民歌中找到出处,因为浠水民歌是活着的历史。浠水是古时巴人的流放之地。鄂东民歌不管怎样的发展,但基调仍是巴人精神的基调。两个多年来流放的巴人在鄂东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生命的原始歌谣。这些歌谣有着向命运不屈的抗争,迸溅的热血和熊熊的大火变成了号子,男女的爱情,丰收的喜悦,幸福的痛苦的眼泪化作了旋律。毫不夸张的说,浠水民歌之于浠水人民,就像《马赛曲》之于法兰西人民,《星条旗永不落》之于美利坚人民,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支前进奋斗的号角!并不仅是浠水,我们黄冈有11个县(市),每一个县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艺术形式:红安的荡腔锣鼓,驰名中外的黄梅戏,黄梅挑花,罗田东腔戏,蕲春布贴与李时珍中草药文化,团风剪纸,英山缠花与毕升活字印刷术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更值得骄傲的是它们都已经申报成功了,是世人翘首膜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的我们,不再全副心思用在物质享受上了,因为我们创造的物质财富早已经能够满足口腹之娱,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脚下的路,仰观天际变幻的星云,蓦然发现还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不遗余力去追求。它们孕育了灿烂与智慧,它们见证了沧桑与辉煌,它们启迪了现在,更昭示了未来:我们要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族文化的光芒更加绽放,屹立于世界文化殿堂!
一、全县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和保护情况
(一)资源现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现已完成收集和整理的有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故事等5类21项,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山二黄剧种、向坝民歌、民间刺绣等。在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现有馆藏文物3680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31件,较为闻名的有东坡砚、鲁班经等。现已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8处,其中古建筑14处、古遗址9处、古墓葬8处、古石刻4处、革命文物保护单位3处。
(二)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保护机构健全,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建了文物管理所、专家委员会和保护中心等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负责推进的工作格局。
2、精心组织,文化遗产普查和挖掘、整理工作全面推进。制定并完善了《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专班开展全面普查工作,摸清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收集、整理了山二黄剧种、向坝民歌、竹溪高腔皮影戏、民间故事、民间谚语、民舞、民乐等21种保护项目。同时,成立了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培训了专业人员,目前,已全面做好文物普查基础性工作,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3、认真规划,积极争取,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县文体局组建了申报工作专班,对重点项目开展了国家、省、市三级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年,慈孝沟“采皇木摩崖石刻”被列入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月,山二黄剧种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竹溪皮影、竹溪民歌、向坝民歌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垭楚长城、中峰甘宗祠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加强了山二黄和向坝民歌等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和传承者的“人”的保护。明确山二黄县级传承人15人,初定杨振武等5人为省级传承人。明确向坝民歌县级传承人14人,市级传承人4人。二是加强传承人才的培养。年,先后在竹溪教师进修学校(现应用科技学校)、十堰艺术学校开办了山二黄专业班,在全县选拔了20名艺术生,定向委培三年。三是搭建平台,培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开展民间艺术进课堂、送节目下乡和举办文艺比赛等形式,提升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四是打造精品、彰显特色。近几年来,山二黄剧团精心编排,使一批山二黄戏陆续登台上演。山二黄《村官拜师》、《云端飞歌》等10多个地方戏剧荣获省市奖项。目前,正集中精力、物力和人力复排传统戏《清风亭》·赶子选场,拟于10月份参加全省首届地方戏曲艺术节。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保护经费匮乏。因缺乏经费,至今无法对竹溪火龙、竹溪刺绣、九佬十八匠等大批项目进行挖掘和整理,既影响项目申报,也影响其抢救、保护和传承。向坝民歌被誉为中国古汉民族“活化石”,可申报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因无项目申报资金,至今仍为市级。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因经费尚未落实,至今调查工作无法开展。采皇木摩崖石刻虽被列入重点保护文物,但要争取国家保护经费,须聘请省以上专家组设计、编制保护方案,规划设计费为20—35万元,因经费问题,此项目至今搁浅。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是博物馆、文物库房设施设备十分简陋,消防设施非常老化,文物安全存在重大隐患。二是山二黄虽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山二黄剧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几十年未新建房屋、未添置办公和演出设施设备,办公条件十分落后,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三)专业队伍力量薄弱。一是文物管理人员不足。县文管所编制3人,担负着县内3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检查巡视,还担负着日常公文处理、文物档案整理、库房安全、野外考古等工作,现有人员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工作进度。二是山二黄剧团人员现状已成为制约山二黄剧种传承与发展的“瓶颈”问题。表现为专业演出人才匮乏,引进、培养后备人才力度滞后,演出人才青黄不接,现有在岗演职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演唱山二黄传统戏专业人员少,重大活动、节庆演出剧团自身无法独立承担演出任务。
(四)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一是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宝贵资料是靠口传心授传承的,拥有这些资料的民间艺人年龄日趋老化,口传心授传承显得后继无人,这些遗产处于濒危,若不加紧抢救,面临的是灭绝。二是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情况值得忧虑。如水坪唐代“白云剑迹”因山体自然崩塌被毁;部分古墓葬碑因缺乏保护而风化受损严重;随着潘口电站工程的上马,新洲乡、兵营乡等地淹没区内将有文物保护单位被淹没,如何保护好这批文物是摆在眼前的大事和难题。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人民政府和文化部门要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议成立竹溪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挂帅,乡镇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建议县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搞好规划,科学推进。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科学推进保护工作。要尽快组织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县文化遗产本底资源。在此基础上,科学编制《竹溪县文化遗产保护总体规划》,并结合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编制中期规划,按照中、长期规划如期推进项目申报、抢救、保护和发展工作。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一是要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及全县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及相关措施、文化遗产产品等,让全社会了解此项工程,达成共识,进而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二是采取送“文化下乡”的方式,培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根基,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如采取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山二黄短剧精品,在“百里长廊”沿线乡镇巡回演出,让广大群众了解、喜爱山二黄,学唱、研究山二黄,创新山二黄,进而使濒危的山二黄剧种在群众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三是中小学校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教育,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四是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依法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四)壮大队伍,夯实基础。一是采取“保、留、育”相结合的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即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采取重点保护措施,建议对现在既参加演出又能挖掘收集山二黄剧种、向坝民歌等项目的杨振武、周毓成、孙水忠等九位代表性传承人,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享受100元政府津贴的政策;“留”,就是通过改善环境和待遇留住人才,建议县委、县政府解决山二黄剧团聘用制人员的行政事业编制,在原每演出一场补助100元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演出补助标准,对优秀作品的作者给予较重的创作奖励;“育”,就是进一步加强年轻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增添后劲。二是保障投入,夯实基础。建议政府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三是整合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广场,提升文化形象,建议政府将现有的剧团、图书馆进行公开拍卖,利用拍卖资金和政府投入在新建的竹溪广场(公园)建一幢集排练、演出和文化遗产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广场,提高竹溪文化公信率。
一、“非遗”基本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内容丰富,项目涉及广泛。目前正式公布的非遗项目共三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6大类,共27个项目。经区级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区级“非遗”传承人5人。经市级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市级“非遗”传承人1人。
二、“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情况
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思想,由区文体广旅局牵头负责“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不断加大保护力度、拓展保护领域,着重在“非遗”宣传、传承推广、资源普查、遗产申报等方面用力,积极推进“非遗”开发利用。
(一)建立区级“非遗”专家库
20__年,区区级“非遗”专家库成立,经过三年发展,逐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非遗保护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力量在参与研究和制定全区非遗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文件;开展非遗咨询、评审、课题研究、学术会议、授课等方面的作用。
20__年开始,在专家队伍参与下,我区对全区“非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生存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保护工作的难点等,重新进行了全方位调查记录、建档,为做好“非遗”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积极开展“非遗”申报
20__至20__年,在逐一摸底、考察项目和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我区完成了第二批、第三批区级“非遗”项目的评审工作,共评审八个区级项目,分别是:谢氏倒罐菜、马鞍山制漆制作技艺、金面子蒸猪头、花生制作技艺(老灶煮花生;蟠龙咸干花生)、糯米咸鹅蛋、风干鸡、醉鱼、杨记卤鹅传统制作技艺。同时启动了市级“非遗”的申报工作。20__年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一个:糯米咸鹅蛋传统制作技艺。截至目前,我区列入市级“非遗”项目共有5项。
20__年我区启动了第一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成功认定了9项“非遗”项目传承人。谢氏倒灌菜制作技艺传承人谢玉蓉被评定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三)大力开展“非遗”宣传保护
一是充分利用非遗节等时机,通过宣传单、“两微一端”、手机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法》《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及“非遗”成果。20__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积极组织“非遗”直播带货、经典川剧剧目演出等系列活动,引起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二是拓宽宣传渠道,通过上电视、上活动、上节日等形式,扩大宣传力度。我区“非遗”项目先后登录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新农业频道》,并多次登上省市重要媒体,成为家乡好味道的代言项目。20__年在“美丽乡镇·魅力”比赛中,我区非遗美食获专家组评分。20__年,“非遗”项目代表市非遗项目参加成都第xx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在全国39家非遗美食中获得欢迎美食之一,得到了非遗专家及全国各地美食爱好者的青睐。
三、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高,保护力度不足
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面对当前非遗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我区还缺乏加强“非遗”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部分传承单位和个人以为只要申请加入了名录,就得到了保护,或申报只是为了挂牌,仅仅当作一种荣誉,没有把发展和传承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不少群众对非遗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对非遗保护的范围与内容及如何保护不完全清楚,保护意识不强,非遗保护还没能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缺乏专业机构,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我区还面临着专业非遗保护机构为零、专职工作人员为零的状态、非遗中心及保护传承(展示)场所为零。缺乏独立的运行经费,工作人员也是身兼数职,既难以潜心从事“非遗”保护工作,也无法满足日趋复杂的工作实际。对于量大面宽、专业性强的“非遗”普查保护工作,仅仅依靠行政主管部门的力量显得更加单薄,难以适应“非遗”保护工作综合性、专业性、长期性的要求。
(三)“非遗”传承乏力,市场适应能力弱
在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非遗”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非遗”工作形势严峻。“非遗”保护工作不以赢利为目的,和市场经济原则背道而驰,导致了“非遗”项目缺乏经常性、长期性的展示平台,受众群体出现断层,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在中老年人中还有一定影响,而年轻一代则普遍不感兴趣。许多民间老艺人生活窘迫,或者年事渐老,无法带徒授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少有人拜师学艺,传承人青黄不接,非遗传承后继乏人。我区“非遗”项目传承因缺少资金扶持而面临断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我区直到20__年才认定了第一批“非遗”传承人。
四、思考及建议
(一)落实责任,广泛宣传。将“非遗”工作作为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做到组织到位、规划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加强区文化部门与发改、财政、住建、教育等部门的合作联动,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等有效联动机制。突出宣传媒体作用,通过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展演”等系列活动,加大非遗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非遗认知度和保护意识。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从小培养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兴趣爱好。
(二)加大投入,培养人才。一是落实经费保障。按有关规定将非遗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完善经费保障制度,壮大保护传承力量。用足用活有关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依托项目申报及特色文化成果展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二是做好“非遗”项目扶持。出台“非遗”项目的经费扶助政策,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入非遗保护与利用。加强对已经项目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利用。营造关心、关爱非遗传承人的良好氛围。三是建强工作队伍。建立“非遗”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非遗”工作队伍。积极与省市取得联系,对接政策和信息,为非遗工作服好务,与非遗人员交朋友。积极引导现有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向上升级。积极挖掘和开发新的非遗项目。积极发现和培养非遗传承人。加大非遗产业的引导力度。四是助力传承队伍建设。针对大量保护项目传承后继乏人的状况,要加快制定传承人培养制度、带徒传艺制度、传承奖励制度。尤其对濒危的重要项目要制定传承计划,建立传承活动基地,设立专项传承补贴。同时,要积极选送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种学习培训。鼓励教学机构开办兴趣班,引导更多的人走上传习之路,壮大非遗保护传承力量。
(三)挖掘内涵,提升价值。推动“非遗+文化”“非遗+旅游”建设,逐步形成“非遗”产业发展链条。一要全面梳理本地区适合生产性保护的代表项目,因地制宜制定引导、扶持政策;探索通过政府投资平台、企业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组建非遗协会(联盟)等多种形式,开僻非遗传承展示场所。对市场潜力广阔的“非遗”项目,如谢氏倒罐菜、马鞍山制漆制作技艺、金面子蒸猪头、花生制作技艺等,要鼓励探索“项目+传承人+基地(学校)”“公司+农户”“传承人+协会+展会”等模式,推动良性发展。二要坚持产业化发展理念,做强做大生产性“非遗”项目。合理开发利用我区“非遗”项目输出的文化产品或文化服务,与全域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等相融合,尤其要与旅游、出版、影视、互联网等产业经济相结合,积极培育“非遗”产业项目。三要切实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非遗”传承保护。对处于传承困难甚至濒临消失的保护项目,如李调元传说、民间曲艺、民间山歌等,要优先抢救和扶持,记录保存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