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汇编五篇】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精选5篇)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 篇1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20__年到20__年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00年、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还有,新疆叶城第三中学的德育教师给同学们上课的纪实画面,搭配对党支部书记肖卫军的采访,生动讴歌像一样的青年教师,义无反顾投身祖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勇气和选择。在上海市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分析道,未来一代培养应该实现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结合时,引出上海市东中学实验课上高一学生合作制作“程控升降机械手”的案例,帮助印证当下教学实践与未来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通过努力,在12年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教育强国》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铭刻着属于一代代人的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肩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使命,未来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将更加和世界接轨、与国际齐肩,稳步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相关文章

1.专题片《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心得体会观后感5篇

2.20__建国70周年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3.20__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心得体会精选5篇

4.20__机关党员学习强国心得体会范文5篇

5.最新20__榜样4观后感5篇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 篇2

专题片《教育强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旨在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三亚学院结合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发展旅游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旅游人才的办学成就受到关注和报道。

全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4集,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央视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提到:“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始建于20__年的三亚学院,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设高尔夫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人才稀缺问题,而且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亚学院旅酒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王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们大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比如三亚目的地旅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我们都参与到其中。正因为这些经历,为我们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三亚学院还紧跟时代发展培育高端旅游人才,“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层面,更要积极面向未来,关注数字教育,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关注智慧旅游。”三亚学院旅酒学院执行院长说。

三亚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旅游人才培养的“换代升级”,该校还推动并加强学科融合,整合旅酒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院等力量,围绕“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智能”,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 篇3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两集。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 篇4

传说有个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而咱们的空间站是飘在太空里的。太阳每天都会朝地球放射“能量”,不过我们在地球上晒太阳时,太阳离我们较远,危险不大。宇航员在太空中晒多了太阳可能会得癌症,所以规定空间站不能高于地球1000千米。科学家们在考虑到经费、实验效果等各种因素,最终,把空间站定在了离地球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扔的东西都会掉到地上,这就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如果,我们站在平地上扔东西,就会下落;那要是我们把飞船以非常快的速度“丢”上去,它下落的程度,就和地球的弧度保持一致,那飞船就可以沿着地球飞了。空间站飞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能转地球一圈。

从古至今,人来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从空间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为站得高,看得远。

太空环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实验,比如说找出一些比手机芯片更紧密的芯片,或是一些环境下能变色的东西。

这次的宇航员上太空主要有几个小目标:住上三个月左右;调试一下各种设备;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验;出舱看太空和空间站的全貌。

中国的空间站,让我们能探索太空更多的奥秘。

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 篇5

“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

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

“1956年,建校初期只有6位老师、3个教学班、80名学生,到如今,已经有在职教师108位、35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我真的是亲历了集团化办学以来学校的变化,学生人数从400多人变成了1800多人,从12教学班变成了47个教学班,学校办学也从一址办学变成了两址办学。”片中呈现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的巨变,成为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和办学质量提升的缩影。尤其是20xx年到20xx年这十年时间里,中国义务教育实现了从“基本”到“全面”的跨越式发展。正如片中接受采访的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所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像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都经过了100年、50年才能够普及,我们也就用了20多年。”

追溯时代印记,了解发展轨迹,依托画面的生动展现和数据的直观呈现,观众循序渐进地了解中国为取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创新改变和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教育强国》对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史的记录是一种铭记,更是一种激励。

“历史影像”与“人物采访”交相辉映

跳脱出单纯的知识科普和历史讲述,纪录片《教育强国》在叙述形式上开拓创新,融合史料影像、歌剧歌曲、新闻纪录片、纪实画面,以及教育行业各类代表人物的访谈,架构和串联起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

史实画面的再现带领观众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群众的学习面貌和青年的伟大志向。延安秧歌剧《夫妻识字》中唱道:“庄户人为什么要识字?不识字不知道大事情。旧社会不识字,糊里糊涂受人欺,如今咱们翻了身,受苦人变成了当家的人,睁眼的瞎子,怎能行?”新闻纪录片《直上云霄》展现了毛泽东时代青年的伟大理想,“我们北京航空学院同学们的理想,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飞翔在祖国的天空。我们本着敢想敢干的精神,大胆的提出了自己设计和制造的想法。看呐,我们美丽的云鹰展翅高飞了……”

《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的使用,实现了对每个时期教育发展状况的生动复盘。例如,伴随着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纪录片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踏上快车道的发展局面。“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走出校园,投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表现形式与人物采访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获取和理解信息。新闻纪录片《快速识字法》,用纪实影像讲述了成都军区文化教员发明识字方法的史实。对于这种不到30天就能让一个文盲学会3000多个常用汉字的识字方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张昭文解释:“他用的教材是注音教材,就是每一个字上头注上音符,然后根据拼音来认字。”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毛主席到访苏联看望留学生的纪实画面,搭配原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的场景回忆,再现真实历史时刻。

还有,新疆叶城第三中学的德育教师给同学们上课的纪实画面,搭配对党支部书记肖卫军的采访,生动讴歌像一样的青年教师,义无反顾投身祖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勇气和选择。在上海市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分析道,未来一代培养应该实现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结合时,引出上海市东中学实验课上高一学生合作制作“程控升降机械手”的案例,帮助印证当下教学实践与未来培养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画面,从直观讲述到配乐渲染,从经典影像记录到见证者解说,彼此互为补充,在变换表现方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丰富影片内容。从教育改革的亲身经历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解读者、教育体制的体验受益者等不同身份和不同年龄的代表人物的口中,愈发感知中国制度、中国成就与中国自信。

借教育事业“典型人物”彰显时代印记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教育政策的出台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教育事业的发展更与国家发展相互勾连。每个阶段有各自的典型人物,他们身上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国家使命,彰显着那个时期独有的时代特征。通过《教育强国》中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以小见大,管窥这几十年来中国教育的发展样貌。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急需大规模高级专门人才,当时年仅19岁的踊跃加入,一群怀揣着保家卫国梦想的年轻人汇聚在一起。说:“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深深体会到,中国的航空力量太落后了,受人家欺负。所以那个时候下决心,一定去学航空、造飞机、保家卫国,所以我就报了航空这个专业,要下决心办这个事。”1977年,从宁夏戈壁草原来到北京的抓住了恢复高考的重要契机,追回了曾经丢失的学习时光,成为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批大学生。1978年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铭刻在无数人的记忆中。“我的证书是10001号。第一个‘1’代表科学院,最后‘1’代表第一个。”1983年5月27日,参加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的马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博士,他为国内理论物理学界和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迈入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电子科技大学保安队的队长助理张通过努力,在12年的时间里相继拿到了专科、本科、研究生文凭。他说:“我是41岁的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当时的想法,一个是想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二个就是想,我能不能冲一下,别人为什么行,我为什么不行呢?”从分辨不出几何图形,到能精确计算出各种图形数据,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的邹彬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双提升,他用一把小小的泥刀雕砌出“艺术品”,实现了中国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零的突破,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平台。

从应国家发展需要投身航空航天事业的年轻人,到恢复高考制度后年龄参差不齐的第一批大学生,到18位获得第一批博士学位的知识分子,再到不局限年龄和身份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人士,我们看到了每一代人身上的时代印记,也愈发感慨中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教育强国》记录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也铭刻着属于一代代人的荣光。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肩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使命,未来应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中国将更加和世界接轨、与国际齐肩,稳步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