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老师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通用35篇)
随着实验小学大会议室里一阵阵掌声的响起,我知道这次的讲座让到场的家长们都受益匪浅。当然我也觉得收获颇多,我很荣幸作为五三班家长参加张老师的讲座,很早就知道张老师在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亲身经历才知道果然名不虚传。接来下我从下面几点谈下心得吧!
在“该不该打孩子”方面,家长们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有些认为犯错误就该打,有些人为不该打,在张老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序渐进的分析下,我明白了可以打孩子也是有前提的:第一,在不生气的时候打;第二,必须让周围的环境保持统一;第三打完后要及时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犯了错误是要承担后果的。我深深的知道以前在管教孩子方面自己做的是多么的不好,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我是家长,孩子要无条件的听话,最后是孩子害怕了,而不是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也知道了,孩子的话要积极的回应,回应代表了对孩子的关注,而不是想理就理他,不感兴趣就不回应那,那样会伤害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夙愿,都想把自认为最好的爱给与孩子,但很多时候我们的爱成了偏激的爱,成了孩子成长路上的枷锁。孩子不爱吃青菜的时候我就会吼孩子,“你要补充维生素啊,吃青菜皮肤变白啊”通过张老师的讲解我知道0~6岁孩子要多吃些粗纤维的食物,孩子通过咀嚼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对于偏食不必太放心上。我们都希望孩子长大“孝顺”,张老师告诉我们“孝道”更是我们在孩子身上应该灌输的思想,他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说明了什么是“孝”,“孝”的本质是让父母不能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接受,要想尽办法让父母放心!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现在的孩子普遍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家长们也是想尽一切办法督促孩子学习,孩子写作业家长在一边看着,表面上是重视孩子学习,岂不知道孩子对家长的这种行为很抵触的,我们只用给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即可。孩子的心里是纯洁美好的,我们尽可能在孩子面前多说些美好和善的东西,不能把自己心中的负面信息带给孩子,在家庭成员中,我们要把家里每人对孩子的爱传递给孩子,在老师那里,我们要把老师对孩子的喜爱和无私传递给孩子。“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不是我们带孩子出去玩了一天,自己在扣手机孩子在玩就是陪伴,不是父母躺在病床上,自己在跟前坐了片刻,有事了就走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做同一件事”,我们要懂得孩子的需求,要理解孩子的心声,才能把最合适的爱带给他。
“改变就在一瞬间,成功就在一眨眼”回想起以往的自己觉得愧对孩子的太多,孩子不听话时总是拿攻击性的语言批评他,今天才知道那不是批评,而是伤害,攻击性的语言带给孩子的不是满满的能量,积极性的爆发,而是负面的毁灭打击。比如“这道题不是练好几遍,你笨哦”,何尝不颠倒下顺序换成“你不笨,是这道题得练好几遍”“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何尝不换成“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同样的一群数字带给孩子的一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最棒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样孩子才有动力去学习去生活。
“把受伤的权利还给孩子”未来的社会升学就业压力更大,不是孩子掌握了一技之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系统,要给孩子一颗受挫的心,要让孩子在困难环境中知道如何去挑战自己,迎难而上,如何用一颗积极阳光的心态在社会上立足。
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我们要学习的还很多很多,唯愿我们都做一个正能量的家长,在家长成长之路上,我们永不掉队!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这次我有机会参加心理健康学习,真实感受颇深!
一、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的教育教学与应试教育思想的碰撞,产生了不少问题,问题的出现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如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选择怎样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学习评价难以操作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果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终一定会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总有一些不良的现象,如逃学、早退、迟到、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搞小动作、做鬼脸等现象,无时不展现在你面前。此时,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气愤、激怒、伤心,非想揍他一顿,还是用乐观的心态来教育他,我想,教育学生需要耐心和宽容,用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去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静心去寻找自己错误的原因,真正体验到自己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有多深,我想这样的耐心和宽容教育学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何偿不用呢?最近参加了肥城市中小学教师健康教育培训,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先听了刘老师的《师德修养》杨老师的发展心理学,周老师的社会心理学。她们都通过不同案例结合理论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过去自己一些百思不解的案例变得眉目疏朗了许多。
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教师首先要具备健康的心理。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专业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神圣的。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课堂中营造出和谐与温馨的气氛,让学生如沐春风。因此,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出发点。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地完善品德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常常能在报纸或新闻中看到学生自杀的事例,有学习方面,也有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因素。这表明,当代青少年学生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这些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心理教师应力求“对症下药”,给予学生鼓励,帮他们重拾信心。要对学生不良心理的成因多加了解,是学校因素,还是家庭或社会因素。当我们感觉无力摆脱社会风气的困扰,就要会同学生家长采取较为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
例如,可以尽量创设健康的教育环境,可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而且要将其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我们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和具体实施者。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还要针对学生关键时期的心理变化进行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这是我们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方法技巧上我对心理教育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好后面的培训课程,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转眼间,参加心理健康培训班的学习已结束,这一期的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此次机会弥足珍贵。学习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此次培训学习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要给孩子们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环境,给孩子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天空和殿堂,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让学生们能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教师本人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要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看作生活之必然存在,把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自己能力锻炼的绝佳机会。我们日常工作要做到有松有驰,不能凭一时的工作热情,面对某一项工作就耗尽心理、生理上的能量,以致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倦怠,丧失激情。教师应先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珍惜自己,然后才能教书育人,身正为范,教育和影响学生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教师要审时度势,自觉加强心理调适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可能导致学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庭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爆发,就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师要做到语言规范。小学生认知水平比较低,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另外,作为教师就要“学高为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要加强修养,坚决抵制各种诱惑
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种种诱惑, 因此, 尤其需要教师树立起自尊、自强与自律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三、教师要发掘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效益。
四、教师要面向学生,争做一名阳光教师
作为教师,要以当人民教师为荣,提升人生信念,面向学生,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坚守岗位。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看不起教师职业的教师,决不会成为好教师,更不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教师要力争做一个阳光教师,具有健康、平和、宽容、大度、崇高、自信、积极的心态,有化尴尬为融洽,化压力为动力,化痛苦为愉悦,化阴霾为阳光,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面对孩子,要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同事,要有阳光般温暖的态度;面对家长,要能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教研,要有阳光般积极的热情;面对发展,要有阳光般不息的能量。给自己阳光,就会给学生撒播阳光,给大家带来阳光。让我们永远记住:“给你点阳光就灿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热情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幸福地工作。
培十天的培训学习已结束,我找到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要从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去教育我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相信这次培训给予我的东西决不止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为了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会继续认真的学习,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总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态放正,身体健康而已。却不明白《教育》对于人们如此重要,异常是做教师工作的。
学习了《教育》,懂得了改善自我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断地释放自我,从而去了解对方的心理,协调自我的人际关系,是自我得到身心的正常健康发展。
学习了《教育》,是我觉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必须从学校入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仅是学科的学员,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这样一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教师的心理健康要保证。其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必须具备一是热爱教育事业,胜任教学工作;二是有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三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四是较强的环境适应本事,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影响着自我扮演的主角。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的心里健康必须处于较高的水平。
并且,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是正确的选择,可是要落实到实处。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的选择和布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能表面化。学校的成人教育应定期培训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做好学生生活、学习的心理健康保障。
学习了《教育》,我明白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双重方面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但对教师的自身有影响,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直接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发展。教师的情绪不好,就会影响课堂效果;教师的失误确定,学生会产生对抗和偏激的习惯,构成心理障碍。
学习了《教育》,我也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是带有的指示性说教,而是强调学生的体会和交流,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常抓不懈,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仅有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保证了,才能改善家庭关系,提高师生和谐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我作为一名教师,我庆幸自我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及时的提高了自我的心理健康知识。本人真的是受益匪浅啊!
10月31日上午,班委组织进行了一次心理主题班会,本次班会班委组织尽心尽力,全体同学积极热情,很好地展现了我们昂扬向上的风貌。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德育的基础,同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刚进校的学生,面临适应学生活的巨大挑战,特别是心理方面出现诸多的不适应,有针对性的做好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我们紧抓心理健康这一主题,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团体意识。
在本次主题班会教育中,我们为了提高教育的效果,我们采用学生互动的模式,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团结意识。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班会气氛,大家在娱乐的过程中无形的增强了自身素质,增涨了心理方面的知识 我们也注重发挥大家主观能动性,大家积极参与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潜力,大大提高我们班会的效果。互动的形式,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教育更直接。
通过这次班会也帮助我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展开也让我们意识到面对丰富多彩的学生活,我们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心理健康意识,不断促进我们人格的健全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同时提高我们应对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次班会也让我们懂得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心理的健康很重要,一个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就是怕你在不断的生活中失去了方向,这样才是导致事情悲剧发生的最根本,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能够做到最好!我们只有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懂得自我调节和适应,我们明天会更加美好。
大学生健康问题是我们大学生目前所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经过了几个礼拜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大学生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下面就是本人学习之后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相比生理而言,心里健康就尤为重要了,故只谈心理方面的问题。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那么,如何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呢?其具体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第一,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二,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四,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咨询问题,重视对学生心理咨询素质,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的共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是师资,未来教育的成效主要看教师的质量。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现代化,提高学校心理咨询辅导教师队伍。学生健康心理咨询品质的优劣。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心理咨询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参考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特别是对社会竞争压力。升学就业等问题的重要内容。因此,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健康教育中,要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了解自己,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中小学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工作指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定了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组织实施工作,所以,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应该认真学习《中小学生心理咨询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开展心理咨询健康选修课。心理咨询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的环境,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一、留守儿童不一定都是问题孩子
这次培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专家所说的一句话:留守儿童不一定就是问题孩子,对于他们要做到关心而不是过度的关注。以前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我是学校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所以平时会十分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平时有时间就会找这些孩子聊天,时不时会说你们留守儿童会感觉孤单,有时候会不想和人交流,这些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话,其实无意间就使这些孩子心理上有了负担,他们似乎感觉到作为留守儿童他们就应该有这些问题没问题就不正常了,这次培训后我明白自己之前做的是错误的,不仅没有帮助他们反倒让很多孩子产生了心理问题。回校后我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多组织学生群里活动,让留守儿童不感觉到他们的特殊,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特殊待遇,一个月进行下来我发现这些孩子脸上多了很多笑容,让我很欣慰。
二、多与这些孩子家长沟通。
在专家们的讲授中,让我明白,孩子身上很多问题都是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的,所以回校后我认真总结关于平时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身上存在问题应该如何调节的心得。
三、讲授人际沟通课程。
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人际交流困难,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和人沟通,时间长了自然就和同学之间有距离,我通过活动课的方式让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然后教授他们一些如何和人相处的方法,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从心里感觉开心。
四、帮助其他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通过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已经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提升。明白了留守儿童的关爱不仅仅只表现在生活学习上的关爱,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心灵,在平时和其他教师聊天沟通中,我刻意的把这些学习到的教育理念传达给他们,希望在我自己提高的同时,其他老师也可以提高,让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提升。
摘要:由于网络有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和虚幻的社交环境等特点,给大学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学习、生活题材。但是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大学生盲目的迷恋网络会使情绪失控、性格扭曲,严重的会产生违法行为。如何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一个新的变化,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能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下面对各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新模式
由于当今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走入大学生的生活,并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网络信息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也让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网络中那些不健康的信息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因素。为了降低这种负面影响,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得到转变,我们可以采取分析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来寻求解决的好办法。
一、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网络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全世界信息的联通,产生了极大的信息量,这也让互网络有了多元化的价值观。对同一件事网络上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这让对价值观取向认识不清、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大学生来说很难辨别对错,造成对事物没有客观的认知、情绪容易波动、行为容易过激。所以,有着极大信息量和多元化价值观的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影响很大。
(二)网络虚拟性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网络与现实生活相比差异很大,网络自身存在着虚拟性,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了解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的社交平台可以在不经过见面的情况下进行交流、沟通,他们也可以不用使用真实信息来进行一些虚拟性的活动。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不算成熟、情感比较丰富、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当遇到不开心的事,就容易意气用事,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当大学生被网络上的这种虚拟的人群所利用,对他们蓄意煽动,将一些不开心的事扩大化,使得大学生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发生过激的行为,严重者甚至触犯了法律造成犯罪。网络犯罪比现实生活要难以预防和控制,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和社会可以通过道德、法律以及一些思想教育来加强对大学生的行为管理,让大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所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大学生的情绪波动,从而减少了大学生的犯罪几率。然而,网络的虚拟性让心智不成熟的大学生们随意的释放情绪、发表言论,导致法律、道德对行为的约束有所减弱,造成了不可预见的后果。所以,网络的虚拟性给大学生的行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三)网络交流对象间接性影响大学生的沟通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情感比较丰富、性格比较敏感,在交友时比较羞涩;所以,他们在面对面交谈时会受到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不能敞开心扉、放下顾虑的交谈,在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上往往不够深入透彻,没有达到很好的交流的效果。然而,在网络上的.社交就不同了,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一些社交软件,例如微信、QQ等,无需见面以文字、图片、语音的形式进行交流,不受环境等条件约束,可以敞开心扉、随时随地的交谈,这样也能让大学生很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大学生很容易沉迷于这种虚拟的网络社交中,使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失去信任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产生排斥感,让他们的性格变得孤僻、冷漠。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网络环境下的转变
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受网络环境的影响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当前存在的问题,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建一个新模式,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向全校进行开展,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学校应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以外,还要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学校应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推广和普及。学校可通过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测试,研究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然后针对这种差异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题讲座等;同时,可以通过各大媒体进行宣传,让校园到处都充满心理健康教育的气氛,让大学生主动接受并重视起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而可以预防和降低不良心理的产生,达到培养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
(二)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在网络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老师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变化,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来快速转变教育观念。老师应将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现代化的教育模式相结合,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创建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虚拟性。这种更新的教育理念和转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提高了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也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动力。
三、结语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作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在当前的这种网络信息社会中,学校要加倍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方向,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三观”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理念和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的心理向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
通过学习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感触颇深。拥有健康的身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身心健康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往往重视教师教育质量高低,而很少关注教师的生活质量;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责任,而忽视教师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强调教师的“牺牲”“奉献”精神,而忽视维护教师的自身利益及身心健康的愿望。社会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迫使教师不断地自我加压,不断地延长劳动时间去参与生存竞争,最终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一个教师要对几十个学生负责,家长又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美好愿望转变为对教师的高期望和高要求,无形中使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
若有健全的教师人格,就会修复心理的不适和缺陷旧能做一个受欢迎的老师。当然,不仅如此,要塑造健全的教师人格,必须有高尚的坚强的人格素质,渊博的知识,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邑、良好的人格和完美的心理,不断调适自己。教师的高尚人格素质依赖于丰厚的知识底蕴,没有广博的学识水平,没有不断更新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就会影响良好的人格素质的形成。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培养多种兴趣和,陶冶情操。努力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之信其师,亲其道,用良好的师德,阳光的心态影响教育每个学生,是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讲台上常青树的不竭资源。
一个优秀教师的魅力不仅是具有渊博的知识、出色的才能、精湛的技艺,也必须拥有良好的人格、完美的心理;不仅能成为学生心理的调节者,也能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只有学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掌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心理健康的综合训练,才会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成长,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也更利于教师自身健康心理的维护和发展。
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这学期,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自身修养,树立“身教”楷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无时无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教师的作用是无处不在、不可取代的。教师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因此,我首先阅读了什么是心理健康、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护学生的心理资源、如何对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书籍。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学年组教师共同研讨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身体力行,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做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二、坚持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我作为一个六年级两个班的汉语文老师,通过汉语文教学为主渠道进行学习方法辅导,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辅导。会学习的人轻松愉快富有成效。进行学习心理辅导,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既是当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益的需要,也是使学生将来能有效地进行终身学习、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学习心理辅导通过包括学习智能辅导,学习方法辅导,学习态度、动机、兴趣和习惯的辅导,预防学生学习疲劳,减缓学生考试心理压力等。学习方法不当是学生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应加以辅导。虽然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常能通过摸索,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多数情况下要走一些弯路,而许多学生很难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辅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2、课堂教学方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由于我教两个班汉语,每天课时量比较大。因此,只开设了三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两周一次的心理课。这学期根据朝鲜族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的心理课《如何与父母沟通》在校领导的指导下,牡丹江朝小举办的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中,以课堂氛围的轻松、自然、真实博得了与会领导与各校教师们的一致好评。也因此,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3、继续开展学校个别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心理咨询室平均每天开放时间都在三小时以上。心理咨询室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理念,与全体学生沟通,认真开展咨询服务,和每个学生做真诚的知心朋友。个别心理辅导制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环。它在解决部分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营造全校健康心理氛围发挥重要作用。发挥专职教师的作用,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本学期坚持每天中午时间对学生开放,安排好学生预约工作,解决了许多学生的心理困惑,甚至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
4、利用好本学期的家长会或者是利用六年二班的家长QQ群或者是通过个别通话、个别面谈,向家长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在平时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且通过与家长及时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
5、对三年级和六年级两个班学生进行留守儿童档案的建立,同时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健康自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了解自己。
总之,在这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只要教师要真正融入学生当中,成为他们的知己,在师生和谐的互动中,正确引导、矫治学生的不良倾向,最终会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凭着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热爱,在骄阳似火的7月,我参加了心理健康“c证”培训。此次培训请来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培训的内容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绪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心理咨询原理》、《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等。
在培训过程中聆听了众多专家的精彩讲座,他们都用一个个鲜明的事例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己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次培训让我获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在这次培训中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真正内涵,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在学生的人生成长中、心理健康发展中应该担负的职责,因此我尽力把自己所学用于指导平时的工作实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中的言行,并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家长交流、探讨,优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得以健康、平稳地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最为基本的教育理念,渗透到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其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积极悦纳自己,从而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助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第三助学生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使他们能合理恰当的宣泄。最后,教师要积极组织心理咨询,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应当时匡助学生和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能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增强自信心,挖掘内在动力,这样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人类已步入21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要考核专业技能,也越来越需要心理素质好的人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的环境的能力。一个教师的一生要教育影响千千万万的学生,如果教师缺乏爱心,人格不健全,对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缺少发现,缺少细心,甚至挖苦、讽刺、打骂学生,对学生不一视同仁,对考分高或家庭情况好的学生另相看,对学习成绩差或家庭僻的学生当成另类看待,这也严重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心态的形成。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6天,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的学习培训,我受益匪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心理学产生无限的崇敬,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着更美好的期待。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十多年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包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并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按能做到心理学的要求办事。并注意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和师生关系时为学生在为人处事与人际交往方面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师者当为范。
2、一定要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3、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二.时刻关注并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在现阶段面临的最大任务就是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他们出生起就拥有了太多的爱,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相对宽裕,有可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独一无二,若教育不得法,轻易出现一些心理偏异。比如轻易使孩子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而且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为伴,幼时缺少与小伙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性,在班级中轻易表现为不懂得尊重别人。在家里,父母代劳独生子女的许多本应自理的事情,使其易于形成依靠性,自主精神和自立能力都差,也缺少劳动自觉性。经过学习我试着将所学到的心理知识运用到教育工作中,现小结如下:
1、调整自己,优化与学生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会产生心理优越感,有时考虑问题会站在成人的角度来思考,轻易忽略学生的感受,而导致一些不够客观甚至是武断的结论。因此首先要调整自己,放低姿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学生用学生的眼睛观察四周的事物,取得学生对自己的认同和信任,让学生在情感上、心理上接受我。在平等尊重的立场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学生对自己的诚意和谈话内容,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信赖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深切关心,了解学生的内心
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往往会给他在情绪上或是行为上带来一些影响,这时学生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励,有时教师几句暖和人心的话,一些关怀的表示,都可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心和理解。在得到学生认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循循善诱,注重启发鼓励学生吐露真情,启发学生正确地表达所要表达地思想。教师应该尽量弄清事情地来龙去脉,冷静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地倾诉来发表自己地建议。当弄清事情原委后,再帮助学生说明他自己的主观看法,这样就可以找到问题的症结。
3、针对差异,不同辅导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他自己的独特的性格、爱好、习惯、爱好等等。那么在做心理教育工作时就是因人制宜,既要注重学生的共同表现和一般规律,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要明白他的学生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作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名兼职教师,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初中学生大多是十岁的孩子,他们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作为他们的心理健康老师及班主任们必须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发展。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是日呼声日紧,而是提上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是他们学业成功、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过去人们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因素,认为智力高就能成功,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教育界、心理学界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其成功、成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影响作用甚至比智力大得多。注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成才。
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参加这次学生干部心理培训活动,培训以开展讲座的形式进行,从心理健康专题的讲说中,我懂得了学生干部如何应对心理压力,自信风采,为自己喝彩。也更深刻的明确了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作为学生干部所要具备的各方面的素质以及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方法等,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这次学生干部心理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 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要面临的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 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抓课题研究,从细处着手抓好心理健康。
探索了一系列针对小学生的关爱教育的内容及途径,探索并形成了优化学生情感体验、人格发展的一系列的`方式方法。主要是在教师以身示范下,对小学生开展“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抓陶冶、抓体验、抓渗透等展开教育,我们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优化。在校内、班级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团结帮助蔚然成风,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生合群,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自尊自信,创新精神等得以充分体现。在家中,社会上,学生都能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他人,富有同情心。多次主题队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身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心理素质明显加强。
四、抓家庭教育,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
由于学生家长与学生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联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一种力量。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是不全面的认识。事实上,有一些青少年身上存在心理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等行为。然而,认识的片面性,不少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够重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这是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在发现他们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并在学校上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总之,要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学校及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好心理知识,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心理教育规律,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总结心理教育的经验,与家庭、社会紧密联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与方法。而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
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应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应对自我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进取主动调试自我的心理,明白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简便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要学会从心里去理解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我具备较强的适应本事。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所以,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本事。要坚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经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职责,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增强心理适应本事,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团体坚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
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职责,忠贞专一,以诚相待。要以理解为前提,以奉献为资料,以被爱为结果。大学生要避免恋爱的消极影响,学会运用爱的技巧要学会澄清感情价值观,做出爱的决定,注重爱的交流,并履行爱的职责。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并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能够阅读相关的心理辅导书籍,有需要的能够进行心理咨询,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好自我的时间,增强自我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挑战。
12月19日我听了韩学荣教授的心理健康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韩老师从健康的定义、健康的标准、健康与不健康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讲述,感觉老师讲的这些都很贴切实际,很实用,尤其对于我们老师工作压力大,听完讲座心里感觉轻松了很多,感觉比以前更了解自己了。并且在课上听的很轻松没有感觉累,一天时间觉着过得很快。并且在以后教育学生上和自己自我调节上受到很大启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会有万能的、普遍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怎么教要掌握技能和技巧,不要只知道批评,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让孩子们喜欢你。学生在喜欢你的基础上,就会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因为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二、在我的心里上,老师的讲座让我释放了很多压力。首先让我知道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当我们工作和生活上有压力时,我们要学会把心思放下来把担子放下来,学会自我调节。另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必须要学会独立生活,在生活中要有最起码的独立性。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我们要试着适应环境。
总之,人无完人,金无足金,我们在生活工作中该怎么过怎么过,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过好每一天呢?
1、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工作
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并且定期对黑板报的内容进行更换;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为出发点,让学生学会自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采取如辩论、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等,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氛围中去体会,并且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3、对个别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个别学生在处理问题或者面对困难时,不能很好地调适自己心理状态,此时便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言语交谈等方式,给予学生帮助和启发。
4、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为了增强学生对健康的理解,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常见病的防治等相关知识。20xx年9月和20xx年11月分别进行了中学生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5、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为了让我校女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知识以及在青春期女生容易受到的伤害,让女生学会自己保护的方法,于20xx年9月开展了青春期女生健康教育讲座。
20xx年9月,为了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心态,针对初中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如何预防早恋以及增强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等,我校开展了“六类生”健康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特别针对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
6、20xx年12月开展了暴力事件后的心理疏导
教会学生方法,对暴力事件后的消极心理和情绪进行调节。一年以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成长,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条路上,还需要一步步摸索,工作上要学的还有很多。
通过学习学校组织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习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了解了当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教育观念的状况,使我们认识到,在中小学教师中进行这个课程的培训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社会的发展,改革的需要,教育教学上的需求,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摆在了广大教师面前,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投入,学到有用的知识,为自己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作进一步的准备。
同时,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的了解,使我们清楚地知道今后工作中要发现的问题,要注意的问题以及要积极主动地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特别是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消融学生逆反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讲座到活动都给我们很深印象。特别是基伟华老师的讲座给我的影响很大,使我明白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更要“育人”,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教师只有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成功地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教师要热情且富于同情心,倾听学生的呼声和意见,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平等相待、坦诚相见。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为学生留下心理自我教育和成长探索的时空。要注重学生自觉、自动、自主、自由地发展,使心理教育成为一种自我教育。
其次,教师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应体现心理教育的理念。教师要善于积极利用学科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在教给学生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创设良好的环境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善于和家长沟通和合作,懂得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平等、有趣、成功的.价值感、效能感课堂氛围,科学看待学生的成绩和智力,维护学生自尊、自信,让学生有重要感、力量感、成就感,创造其成功的体验,公正对待学生,不偏心、偏激和滥用权威,形成真诚的人际关系,真正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者。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中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以及组织实施。近期,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感悟颇深。
一、以学生为本。
纲要中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阅历的扩大、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在学习上面对学校、家庭、社会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与问题。因此,在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我们的教育机构以及我们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注意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再者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一切从学生的根本出发,尤其是对个别学生,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二、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以及主要内容。
纲要中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主要任务以及主要内容。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上是一个盲区,很多的教育机构或是教育者对此并不是很关注,而对于如何去做这项工作更是无从谈起。再者,如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多教育者没有一个目标,不知从何入手,目标的盲目性以及主要内容的指导也是进行教育工作的一个困难,通过学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们可以很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归纳学生的心理特点,明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工作重点,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我们的概念中,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是固定的时间,或是固定的教师,它是有区别于其它的一些课程,其实不然。心理健康教育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温室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来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那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起着一个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品质,班主任老师要比其它老师了解得更全面,在辅导学生时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另外,我们一定要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指导家长转变家教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行和行为影响孩子。
通过学习李xx老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谈几点体会:我认为,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于是,在双方的协同努力下,创造出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氛围。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令人乐而忘忧,如沐春风。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月26日,“翟殿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组织了成立后的第一次集会学习。本次学习围绕“中小学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主题开展。会议首先产生了工作室的正副班长,他们分别是油田三中的刘新平老师和油田六中的韩涛老师。我举双手赞成!
接下来,学习讨论分五个议题开展。
1、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
2、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5、根据自己学校现状打算怎样做。
十名工作室成员一一谈论了各自的看法,讲述了所在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学习活动中,翟老师带领我们依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XX年修订)》,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理论学习和政策把握,使我深入了解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学校面向师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孩子的行为习惯、个性培养很大程度来自家庭,其次是学校。“打铁还需自身硬。”家长和教师只有加强自身修养(包括身心健康和文化修养),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心理能量,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学习中,我了解到,要对中小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如智能、注意力、观察力等方面的训练;学习动机、学习方法、情感管理、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指导。
2、行为问题矫正,如新学期、新学校的适应问题;上课多动、爱打架等行为问题;神经衰弱、强迫思想等身心疾病等。
3、学生心理潜能开发,尤其小学阶段是各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要把握好。
我校在过去的几年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开展的有师生团体心理辅导、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座、父母成长工作坊、家长公益沙龙等活动。我计划下一步要做的重点工作是:
一、开设心理健康课,先在一个年级中上起来,积累讲课经验,再带着问题向翟老师等优秀心理教师学习,摸索心理课的教学模式,争取上出自己的特色。
二、建设学校心理功能室,制作沙盘,早日学习、掌握沙盘技术。
学习一次,就积累一点能量,感觉到自己的成长。热切期盼下一次工作室沙盘技术的学习早日来到,到时我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参加,改变本次学习前犹豫不定的状况。
其实这次学习前的一系列变故,给了我很大的自己体察与抉择的考验。4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本想顺利完成工作,中午早去三中参加下午的工作室活动,没想到突然接到家人电话,说母亲出现一过性脑血栓的症状。就在我紧张地陪妈妈去医院化验检查、拿药打针一通忙乱的时候,学校又接连发来紧急通知,因计划有变让我负责下午的运动会提前彩排。这可和工作室的学习冲突呀!我为难了。
正在这时,电话又响了,原来,细心的翟老师来确认参加工作室活动事宜。我把刚才的情况向翟老师说了,她提醒我想想当初工作室成立时的承诺。当然,我记得。我自己也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午就已经和校长说了,可突然的运动会彩排又把这事搅乱了。一头是工作室学习,一头是学校工作,我两难了……
等妈妈挂上吊瓶,已经是中午11点20了。拜托姐姐陪护,我立刻返回学校安排下午的彩排和运动会事项。这一切准备好后,12点多了,赶紧带孩子回家,迅速完成吃饭程序。12点半打的前往工作室学习地点——油田三中。路上,又给校长表达了歉意。终于,14点整,在集会预定开始时间的最后一分钟,我踏进了三中会议室的门。还好,我赶上了!
我想,在工作室未来的两年里,我一定还会遇到这种学习与工作或者生活间的冲突,对于路程太远、很不方便的我来说,会有一次一次的选择考验。但我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困难,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成长机会,在众多兄弟姊妹的陪伴下,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引起了众多学者关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困境出发,以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征为切入点,与传统课堂进行对比,分析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同时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应用;可行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及目前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自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以来,许多高校也已经陆续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并逐步将其列为公共必修课。《基本要求》中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1、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这一教学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而是一个学生知识内化并逐渐积累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掌握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并非意味着就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使学生在个人成长发展中,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
2、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通过课程的开设,帮助大学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解决自己实际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建立一种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间双向的心灵沟通。教师通过设计一些情境体验、心灵游戏、案例讨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迪下,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勇于探索自我、体验感受、讨论知识。
3、学生的主体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教师传统“教学者”和“训练者”的角色定位。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想要什么,帮助他们发现所学知识的意义,从而安排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材料。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应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开发学生潜能。
4、学习方式的心理体验性。心理体验强调以体验为主,引导学生互动,达到知情合一。因此,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主题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理解、去感受、去体验。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1、课程要求高,但有效教学时间少《基本要求》中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大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而这三大部分又涵盖12个课程专题,即使按照《基本要求》的教学管理要求,将其作为公共必修课上满32-36个学时,每个课程专题也只有3学时,这很难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此外,部分高校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将心理健康课程压缩到16-18个学时的情况,有效的教学时间更是难以保障。
2、课程意义重大,但教学效果难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预防学生心理问题、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意义重大。然而在实际的课程开设过程中,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采用传统“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即使不少教师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应用角色扮演、团体辅导、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但往往受到教室硬件条件及师资水平的限制,在大班教学的条件下,更是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仍然不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领悟掌握的知识技能,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应用,而课后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和交流几乎为零,很难使课堂上已经掌握的知识内化和熟练运用,以致知性脱节。
3、受众对象多,但缺乏针对性高校学生生源地域性较广,个体的成长环境差异较大,心理健康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点也不甚相同。而心理健康课程作为校级的公共必修课,每年的受众对象往往是全体学生,人数众多,群体庞大。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多是着眼于各个主题的核心知识点,很难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从而缺乏针对性。
4、课程专业要求高,但师资力量薄弱《基本要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纬度达到既定要求,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很高。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职教师人数较少,无法承担全校的通识课程教学任务,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讲教师队伍常常由辅导员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由于专业限制,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翻转课堂的内涵及与传统课堂对比的优势
翻转课堂起源于20xx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录制可供学生在家观看的视频,后经萨尔曼可汗学院以及开放教育资源运功的贡献,迅速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20xx年,翻转课堂的浪潮涌入我国,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根据翻转给出的定义:“翻转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把直接教学从群体学习空间转移到个体学习空间,从而促使群体学习空间转变为一种动态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并由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概念并创造性地进行主题学习。”通过以上给出的定义,翻转课堂通俗地讲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课前观看,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讨论、答疑并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形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翻转课堂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能力和方式;二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得翻转课堂得以实现;三是教师必须发挥在整个活动学习中的组织和引领作用。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1、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由原来传统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者、课堂上的管理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由教学内容的传递者变成视频资源的设计开发者以及相关教育资源的提供者。教师要熟练地掌握一些学习活动组织的策略,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削弱,反而是加强了。课堂中,当学生遇到疑惑和困难需要帮助时,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2、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个性化学习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主角。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以及学习量。并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形式来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内化。
3、教学时间的分配发生了变化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将传统课堂上知识讲授的内容一部分放到课堂教学之前,从而释放更多的课堂时间,将有限的时间“最大化”地利用,留给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延长教与学的时间。
4、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微视频+在线作业,是翻转课堂的主体构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可以在课堂外直接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就很容易形成线上学习和现场学习的有机结合。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翻转课堂重构教学结构,与传统课堂相比,具有其自身优势。
1、因材施教,从而解决学生个性化问题在翻转课堂上,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已有的学习知识水平安排个性化的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接受、吸收、理解知识。另一方面,灵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独立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空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独立学习和探索问题,并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2、课前观看视频,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视频和作业通常是上课前一周发布和布置,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我探究思考,并且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验证,这样在课堂上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向教师提出问题和疑惑,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再次学习和思考,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
3、丰富课堂情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实现知识内化。在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辅助手段的支撑下,翻转课堂上师生间的沟通更加灵活多样,呈现出课堂情境的多元化和层次化,学生通过小组化的学习方式,不断整合自我认知并学会悦纳自我。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师面临的挑战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微课程的开发者、意义构建的促进者、学生的引导者及现代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者。与其他的专业教师相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教师能够更加灵活专业地运用心理学知识组织整个课堂的运行,这对于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一)教学资源的准备
翻转课堂是技术促进学习的典范,因此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互联网及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虽然目前互联网上的精品课程或公开课资源丰富,但因为每个学校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不尽相同,因此适用性并不普遍。提前发布的视频一方面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多媒体使用技术,比如视频的剪辑、音频的录制、PPT的灵活运用等,另一方面视频的制作内容还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精炼要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课堂理念的转变
穆塞莱姆认为:“翻转课堂并不意味着你的学生会观看教学视频,如何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才是关键。”翻转课堂上,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这对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和教学习惯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心理健康翻转课堂上,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课堂时间最大化利用,从而完成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灵活的教学环境,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
课堂教学是在课前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解决个性化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学生面临的挑战
(一)学生角色的转变
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的量的多少。一方面,他们在观看教师提前分享的视频后,需要自主整理自己的疑问,做好学习笔记。另一方面,他们要对自己课前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及时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这对于早已习惯于传统课堂上依赖教师讲授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互动环节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反馈,否则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心理健康翻转课堂上,更注重课堂上个人的分享,然而学生在传统课堂的长期影响下,很难主动或或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个别学生不愿意接受这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对频繁的师生、生生讨论互动产生排斥心理。
五、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运用翻转课堂,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达成教学目标,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一次新的尝试。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契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翻转课堂模式为教学带来了各种机遇,同时教师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课堂的翻转效果及发挥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需要一个探索和适应的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成功与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下面就我在心理教育方面的几点心得:
一、抓认识提高,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日新月异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值成长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加上小学生的独立意识较差,所以小学生很少易发生心理行为偏差。近年来,小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对此不能置之不理,不能只注重分数而不管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才而不是废才,更不是害群之马,因此,我们全校上下形成共识:要下足功夫,正视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健全他们的人格,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才。
二、抓学科渗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上好心理健康课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各科备课时注意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因素。
思品课,抓好心理疏导的教育;语文课,以教材中大量的优秀文字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体会和感悟良好的心理素质;数学课中研究重点是观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英语课则要求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增强学生群体交往意识,发展能力和个性;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给人以美的熏陶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
我是计算机分院08图形图像制作2班的心理委员。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学校组织的第五届心理委员培训班。让我有机会与众多乐观积极的心理委员坐在一起,听老师讲课。我意识到保持良好心态,放下心理负担,真诚待人,对于心理委员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在帮助别人时,首先得先调整好自己。心理委员群体绝对是一个更具活力、更温馨的团体,我们要学会用乐观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请不要吝惜你们的掌声,不忘记去赞美他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是那么难以逾越。快乐是可以传染的,拥有快乐的心情,就拥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
在这将近一个月的培训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无论对我自身的发展还是我对心理工作的认识,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的心理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培训课上各个心理咨询老师都有针对性的给我们讲了一些基础性的心理知识。让全体心理委员们心里有一个正确的定位,也让我们认识到,作为心理委员并不只是拥有着一个“委员“的头衔,更多的是担负着一种责任和义务,就是帮助每一个同学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成长,共建一个和谐、明朗、美好的生存环境。心理委员的职责是,宣传及普及洗礼健康知识;帮同学解决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心理困惑;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心理活动等。同样心理委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那些处在低谷状态的同学,帮助他们走出低谷,冲破心理上的种种障碍,重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勇敢地面对现实,使同学们在和谐互助中成长。心理委员要有热情、耐心、真诚、细心、宽容的心。
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有益的心理委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他是需要我们长时间的去研究学习专业的心理知识,并且要去实践,要了解我们周围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同时还要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对于心理委员而言,我们要做一个被倾诉的对象。我们还要多开展一些班级团体活动,这对整个班而言很重要。它能把我们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所以作为心理委员的我们首先要端正我们的想法,正确的看待心理问题,清晰的面对我们生活中心理问题。在帮助其他同学时同时也提升了我们自己。我们应该重视我们手头的心理工作,认真的对待,真诚的为同学付出,共创一个和谐的环境,一个和谐的校园。
(一)学生感受:
学生在开展了青春期研究之后,写下了这样的话语:
感受一: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获得真正的健康,才有可能快乐。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应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知道了标准,掌握了方法,这很有用。
感受二:原来我们班经常有这样的一类现象:男生和女生之间,不互相体谅,谅解,谦让!还有些男生老瞎说一些特别无聊的闲话,去伤害女生。我觉得很不好,但是不知道怎么办。通过上这节课,我观察到我们班的这些现象慢慢地消失了。班里,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遇到一些困难,大家都会尽全力帮助他,使得我们的关系更加和睦。我们能在这样的一个班里,这是我们的缘分,我们应该去珍惜它,使我们这个大家庭变得更加幸福,更温馨。
感受三:在我们看电视时,经常会看到一些男女共同完成的节目,在学校里,我们也会常常看到大家互相帮助,不分你我。可在以前,我们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男女生交往是正常的,关键是要把心态放正,消除紧张感。
(二)家长感受:
感受一:总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什么是心理健康呢?通过教学,我们找到了答案。同时,也学会了怎样评价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感受二:教师的精心设计使我们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心理状况。原来,总觉得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挺好的。但是,孩子却总抱怨自己对他管得太多,而我们也总觉得自己很累。虽然也知道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但是总是无从下手。通过老师的这节课,我们发现:平时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太少了,应该抽出时间多关心他们心里是怎样想的,不可动不动就扣上早恋的帽子。群体的交往不但有很多乐趣,还可以学习多个异性身上的优点。如果一味指责孩子,阻止孩子同异性交往,很可能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本来不是那么回事,也故意做出那样的事来,结果事态的发展与父母的初衷刚好相反。
感受三:孩子长大了,总担心谁和谁好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但又没有什么好办法。通过与孩子们一起上课,知道了做为家长首先要平和自己的心态,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师生关系、家长关系和同伴关系的不协调是导致当今中小学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其中师生关系是最主要的因素。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异化,要克服这些我们应该做的措施就是调适好师生关系,按照人际关系中的互动的规律去做。其中,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类的心理变态最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失调。
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去入手:首先是人际互动的心理规律是人偏好正性刺激,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即使心理明白是假的、虚的,还是喜欢听。所以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措施,比如赏识、赞赏。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是因为赞赏可以改善机体气氛,有利于搞好儿童教育,提高教师的领导艺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但前提这些赞赏必须是真诚的、是被在意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就是自我性,通常情况下人都是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为自己考虑的多一些,不过这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有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会出现嫉妒之心,这是很不好的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地观察了解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否则有的后果会很严重。还有一种就是就是羡慕之心,这是产生在一种美好基础之上的。
还有就是心理归属感。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很惧怕孤独、希望能够远离孤独,尤其是差生,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自己也是这个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从它的闪光点出发,逐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不觉得孤独。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被共享、被分担,同时也希望自己在不幸或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有人相信。
之所以我们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学生跳楼自杀的、离家出走的、误入歧途的这些悲剧发生。我也在想如果我们这些教育者能够及时地去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去多关心他们、去教育他们,也许就会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了。
通过今天上午李教授的讲解后,让我明白,学生出现逆反、任性等问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并非故意和老师作对。而且,出现问题的孩子正是需要我们的包容和帮助,我们老师不应该嫌弃他们,就像医生不能嫌弃病人一样,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当我们把问题学生当成一个个研究对象“对症下药”时,就会觉得有乐趣在其中了。我真得很庆幸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去学习,给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最后几天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20__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在学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后,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以前在我心中大学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入大学时也十分兴奋、愉快。但兴奋和激动之后,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其次,大学培养目标的“高”与“空”使我对目标难以把握,觉得很困惑和迷茫。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可我却感觉目标的内容比较空洞,目标的阶段性也不明确,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按照目标来设计和规划自己。刚开始面对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后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它教会我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首先,一个人要能对自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然后,客观认识个人能力的优势和劣势,确定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既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尽量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会我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影响自己成长的主要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提高,适时调整。它鼓励我积极投身实践活动,走进外面那个纷繁复杂的“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正视人生舞台后面的许多真实情景,领悟人生的哲理。
人的灵魂是思想,而思想的基础是心理。这门课程帮助我塑造了一个自由高尚的灵魂,为我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指导,为我的未来照亮了道路。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大学生心理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不仅关系着我们个人的德性,也与我们的前途惜惜相关。从现在开始,培养健康有益的心理。
观看了心理视频后,我颇有感触。老师的讲座,从情绪、压力等方面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做了详细的剖析,使我深刻地意识到心理健康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极为重要。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深入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虽然患各种严重躯体疾病的的确不多,但由于受择业、自卑、早恋等问题的困扰,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不小。而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正常的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我们是社会上文化层次水平较高、思维最为活跃、最有朝气的群体之一。我们渴求知识、积极向上、胸怀博大,时刻关注国内外的风云变幻,把个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国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繁荣复兴融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社会转型和自身发展阶段的影响,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社会阅历浅的我们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
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一位新生感叹说:“在大学,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得较少;而另一方面,学生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有80%的学生涉及到了人际关系。
事实上,任何一个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于黄金年华、美丽大学生活的感受力下降,对自我发展的心理预期也会变得不确定,人际吸引力降低而且自我满足感不高,内在潜能不能够充分发掘。
导致我们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除由于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身体疾病等因素外,心理疾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人体若处于这样的状态时,容易患病,身心感到不适,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能很好发挥体力和心理上的潜力。因此应重视我们的心理困扰表现,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有缺陷或障碍的身心功能得到改善、增强或补偿,从盲目恐慌状态转归到自信乐观状态。为预防与消除这样的心理疾病,我们应做好以下方面:
1、适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大学生应坚持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或者选择参加各项能延缓人体各器官的衰退老化的健身运动,如游泳等。
2、全面均衡适量的营养。人体对各种物质的需求量都有一个度,过量摄入将会适得其反,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长期过量进食,尤其是饱和脂肪酸过量会导致亚健康状态。因此均衡适量的营养是维护健康的基本手段之一。
3、保持心理健康。长期的精神刺激和压力以及长期的压抑愤怒等负性情绪,也是导致亚健康的一个方面的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精神,是防治亚健康的精神基础。大学生可适当培养业余爱好,如读书、听音乐、练字画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4、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际关系,拥有更多的融合,更崇高的爱,更完美的认同以及更多摆脱自我限制的能力。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心理培训很清晰地告诉我,了解自己所处的阶段的心理特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明确自己的需要,激发动机,合理利用内外诱因,实现愿望,就会获得幸福的情感体验。那么在现实中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第一,心中应有理想。
理想是照耀我们前行的指路明灯。一个人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才会有热情,才会一往情深,也会一往无前。遇到了困难不会退缩,受到了排挤不会泄气,遭遇了失败不会放弃,永远保持一颗向上努力进取的心,向着自己的理想进军。但我们在树立目标时,不要过大和不切实际,如果是一个大目标,不妨将它分成几步,将整转化成零,一小步一小步地逐一去实现,满足感会越来越强,幸福也就越来越多,信心和动力随之加强。如此一来,成功也就越近,成绩也就越好,心里的甜蜜也少不了。
第二,热爱生活。
记得白岩松在谈到他的工作时,说过“痛,并快乐着”的话。其意思就是说即使从事的职业很累很辛苦,但只要是我的选择,我热爱这份职业,那么我会认为我的付出是值得了,并为此感到快乐。诚然老师的工作是单调的,烦琐的,辛苦的,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热爱之心,我们就会从平淡中发现美丽,从平凡中感悟美好,从点滴中觉察珍贵,心存感激地认真过好每一天。既然我们选择了老师这份职业,我们就不应只单单将它看成我们谋生的手段,而应发自内心地去热爱这份职业,从学生的进步中感受教育的伟大,去感受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学会宽容。
宽容不仅是对别人而言,对自己也要宽容,即学会悦纳自己。“人无完人”,这一点我们都清楚。可落到现实时,我们很多人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于是不满意自己,处处跟自己较劲,弄得自己不开心,甚至很抑郁。不妨换过思路,正视自己,既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也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努力进取,不断完善自己。于是你会发现生活很美好,自己很重要,幸福快乐也会常相伴。
第四,与人为善。
人活于世,不可能不与别人打交道。与人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就是应学会与人为善。友好地与人相处,降低姿态,平等交流,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心存善念,少计较得失,热心助人,方便别人,快乐自己。一旦拥有了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无论是开展工作,还是过生活,都能顺利轻松,快乐美好。
第五,知足常乐。
这就要我们放下名利思想,不被荣誉所累,多点精神追求,少些物质攀比,但求无愧于心。拥有一颗平常心,就能够坦然面对周遭的环境,能够不被不利因素,不良风气影响,心也就因为没有过多奢望而变得平静,也就没觉得自己生活的差,也就少了抱怨之气,没了愤愤不平,烦恼没了,快乐也就随时来敲门。这时,你的心理应是最健康的。
第六,常锻炼身体。
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没有了身体的“1”,后面的理想、家庭、事业、成就、名誉等“0”再多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从事教育的老师脑力活动更多于体力,所以注意劳逸结合,积极锻炼身体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天能以饱满的精神,旺盛的精力面对自己的工作,向学生传输积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心理健康培训的一些肤浅认识。也许有些地方还值得商榷,但是航船已经扬帆准备起航,尽管一路上波滔汹涌,一路上风云变幻,都无法阻挡我追寻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我也相信,努力就有获得。
一、教师自己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过一线的教学经历,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周边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二、经常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对待问题学生更应该尽心尽责,遇到问题学生怎么办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在宽松平等的班级氛围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团体辅导,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充分发挥班队活动课的集体心理辅导效应。针对特殊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团体辅导的主题。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采用讲座法、认识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机,并在活动中得到领悟。通过一系列的团体辅导活动,不仅让全体学生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关知识,也拉近了同学间、师生间的距离,融洽了师生关系。
以上,是我的一家之言,收获是巨大的,体会可能肤浅,切记心理健康的前提是身体健康!重视我们自己的心理,正视我们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帮助我们身边的人,希望我们都能保持开阔的心境,良好的心态!
首先是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的充实。
培训期间交流得知,来参加培训的很多老师都不是专职任学校心理健康课程的,绝大多数都是兼任学校心理保健室管理员一职,所以大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基础理论都没有完善具备;甘应心协的讲师也介绍,心理学也是一门长期被忽视,被边缘化的学科,社会各界对它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尽管各种中小学校园霸凌事件,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伤害自杀事件层出不群,但是由于缺乏条件,长期没有开展更有效的更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种种原因,我觉得来参加这次培训,对我们这些在基层学校教育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也收获良多。
五天充实的培训中,有甘肃省应用心理协会会长谢桥老师主讲“找一个杠杆撬动学校的幸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综述,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并利用三个晚课的时间做了团体心理辅导实操训练,不仅为我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打下基础,更亲身参与其中体验了辅导训练,学练结合。谢老师还解答了学员有关心理学如何入门的问题,建议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开始最好从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入手;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职业发展,以及推荐了许多教育书籍《第56号教室的奇迹》及心理学入门书籍等。
北京实验二小兰州分校的刘悦老师主讲“用心护航,因爱而爱”——学习心理需求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课程,在讲述基本理论的同时,穿插了大量她亲历的心理辅导案例,生动丰富,让人印象深刻。军医大的杨群老师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等课程,让我明白其实社会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有心理问题的正常人”,从医学层面,从教师心理健康的角度,例如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如何自我调节自我放松等,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在以后面对工作、生活的时候更积极地暗示自我,更有效的发挥效率。作为学校从事心理健康辅导的老师,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有进一步发展,这次培训所打下的必要的理论基础必不可少。
其次,多形式多内容的丰富实操训练。
因为这次培训的形式丰富,三个县区的培训教师们都被打乱编成六个小组,很多培训实操课程都是通过小组进行的,所以区别于以往其他培训最为明显的就是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了,组内成员积极发言,深入交流,默契配合。培训第一天,充满能量的杨康老师就组织大家开展了一整天的以团体游戏体验为主的培训课程,闯三关、思维创新等新颖的游戏体验,让这次培训别开生面,生动活力开了一个好头,让我对接下来几天的培训都很期待。通过团体游戏体验活动,让我对团体凝聚力建设、团体辅导,团员积极心理训练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切实的感受。接着三天晚课谢老师团体心里辅导实操课程的讲解与演练,都让我更进一步感受到在学校里面开展此类课程的适用性。最后一天的六个小组各自设计的一节团体心理辅导演练课,更是点燃了全体参训学员的热情,“盲人与拐杖”、“逛三园”、“寻找有缘人”、“宝贝座椅”、“松鼠搬家”、五组“人际交流中听与说的重要性”等课程相继亮相,大家积极配合,积极讲评,积极谈参训几天来的心得感受。整个培训,形式丰富,内容充实,受益良多。
最后,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感受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刻不容缓
通过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更深切地意识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学校、家庭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学习的压力,离异家庭的增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使当代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比以往更为突出,如厌学、心理脆弱、性格不合群、独立能力差、亲子冲突呈增加趋势等。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我深深的感触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和技术,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参与与关注。
我心有所动,我行有所动。
1、认识自己成为首要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对于初中年级学生的青春期心理,提出要培养其认识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提出培养初中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树立早期职业发展目标。
对于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最开始我是没有想到的,但是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觉得这真的是比较有用的一件事。在现在的中国各家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甚至都到了20多岁还要被家长宝贝的当成小孩一样来对待,相应的这些祖国的下一代缺少了他们应该拥有的最起码的独立自理能力。有许多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只是漫无目的的跟着老师学习,对于自己的学习也没有什么规划,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坚持不到最后,而且还会产生厌学的情形。但是如果老师及早的知道学生规划他们的职业目标,让学生有一个目标,这样再来学习就会增加很多的动力。
2、开展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辅导尽管在许多大的城市都比较受重视,但是对于我们所在的乡镇农村学校来说,还没有收到很大的重视。但是《纲要》指出,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专题教育可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相信在我的提议下我们的学校以后也会花更多的精力在学校的心理健康建设上。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可能损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要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的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
良好的情绪状态是指平和、稳定和愉悦。
良好的认知状态是指自知、自控和自律。
情绪化的人往往使他人难以适应,也很难与人共处,当然也影响自己判断力和学习、工作的效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处于一种愉快和忧伤相互交替的矛盾状态,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培养他们的平和稳定愉悦的情绪状态不仅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张也是相当的有作用。
良好的认知状态即良好的自知自控自律的能力是中学生很难达到的一种能力。现在的社会各种学校以外的诱惑更是考验着他们的自控自律的能力。在这方面适当的引导而不是激烈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好。而对于自知的能力,初中生的自己意识已经开始并且发展的很快的一个阶段,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自己意识,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青少年常见的心里异常:
(1)焦虑,是由紧张、不安、忧虑、担心、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大多是因为遭遇到威胁和内心冲突而引起的,不过这些威胁的象成分一般多于真实成分,焦虑中的人往往夸大威胁的严重性。正常/病态;偶尔发生/持续存在。
对于这些青少年的焦虑情绪,主要辅导策略是:通过创设宽松环境、做松弛训练、调整预期等方法,减轻他们过重的心理负担。
(2)抑郁,是一种持续的心境低落、悲伤、消沉、沮丧、不愉快等综合而成的情绪状态。抑郁与焦虑是有一定联系的。严重焦虑者常常伴有抑郁的心境。
(3)恐惧,是指面对某些特定对象(如人、物或场景)时产生不合情理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的体验,并伴有回避行为的一种情绪障碍。恐惧与恐惧症的区别:恐惧症存在典型的回避行为,而一般人的恐惧可以有回避行为,也可以没有回避行为;强烈的情绪反应和自主神经系统征象(如心悸、心慌、脸红、手抖、出汗等;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导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是指儿童智能正常,但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等问题。
(5)攻击性行为是指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学生攻击性行为可能有下列原因:
①生理上内分泌不平衡;
②错误模影视暴力行为,以此为荣;
③参加了不良团伙,染上恶习;
④被别人过度压制,心里过于紧张,一遇机会全部释放;
⑤不能控制自己冲动过激的情绪。
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学生的身上肩负着祖国未来的重担,那么我们身上就肩负着这如何让他们肩负起祖国未来的重担。所以这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也是一个责任重大的职业。无论怎样的学生问题我相信只要你有心,有爱心有职业心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解决的。
今天我收看了河北电视台公共频道于丹老师的讲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下面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感受最深的是我们要学会“独立承担”。于丹教授讲的生活中祖母祖父对小孙子的宠爱的故事,我想在我们这些家里的“小太阳”来说太常见了,明明是自己走路摔倒了,祖母为了安慰我,埋怨路的不平,也有时候我明明知道自己是做错了事情,就是没有勇气承认错误,这次听于丹教授讲课,深深的触动了我,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其次,就是我们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在无数次考试过程中,经常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有的题做错了,其实自己认真点是可以作对的,就感觉没什么,不是自己能力问题是马虎,所以心不在焉,不重视,下次还是出现同样的低级错误,听了于丹教授的讲座,我才知道,那是我的能力有缺陷,但是这种缺陷是可以由自己培养训练之后可以弥补的,所以,从今以后,我要制定学习计划,来锻炼的学习能力,把这种能力缺陷补上来。
我的感想还有很多,总之,愿我们大家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得体会有幸聆听了来自市里的三位专家的讲座,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很多知识是我未曾接触过的。专家告诉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只有在心理健康的'情况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日常工作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要使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心理首先要健康。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必须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况。
在讲座中,几位心理学老师给我们做了几个游戏,让我们感受很深,并且从这些小游戏中我也获得了一些启示。印象最深的游戏就是红黑游戏。它的规则是这样的:将培训的老师分成a、b两组,分别到不同的教室去,再由一个心理学专家作为通讯员。
有红黑两种颜色供大家选择,每轮每个小组选其中一种颜色,由通讯员公布出来。若双方均选黑色,则双方都为3分;若均选红色,则双方都为—3分;若一方选红色,另一方选黑色,则选红色方为5分,选黑色方为—5分。
最后以累积的正分最多的一方获胜,是双赢。前四轮里,两组都是选红色,也就是我不赢你也别想赢的做法。但大家静下心来一想,这样结果不是双赢而是双输了。但双方又不敢轻易换成黑色,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们决定选黑色,另人高兴的是,我们的对手也是选择了黑色,这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是对大家的互相信任的一种赞美。
结果双方都得了正的3分,但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一开始,大家就抱着这种让对方也赢的心态的话,我们会得到33分。从这个游戏中大家应该明白:什么是“双赢”?大家是处在同一个环境中,并且是有交集能够互相影响的,不管是哪一方都不可能永远把对方踩在脚下。顶多这次我算计你成功,但是下次呢,别人就扳回来了。
不让对方有好日子过,你自己也没有安宁的生活。这就是个互相成就的问题,互相给机会大家都能发展。鱼死网破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损人不利己的愚昧行为还是少做为妙。再推广一点,这个地球是一个大环境,整个地上的生物包括动植物和人类都是栓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和谐平衡的局面若无法建立和保持,那么地球上生物的绝路也就不远了。
这次讲座的所得所获对我的帮助应该说是非常大的,培训结束以后我将会细细体会,不断实践,提高自己的素养。引领孩子们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留心理健康课的心患上体会以及感触感染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遭到社会形态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遭到社会形态各界的关注,面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为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各种让人张口结舌的事件,让咱们充分认识到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将迫在近在眼前,上心理健康课的心得体会和感受。作为今世大学生,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于生活以及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驾驭本身,控制本身的情绪;以及同学们关系以及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顺应情况…我第一次留心理课,开始很紧张,以为要把本身的心里话当那末多同学的面说,有些欠善意思。厥后我大白了,大家都很友善,不用有顾忌。往后有啥子事情,要站在旁人的立场或者他人的角度看待事情,不能只顾本身,而不想一想他人的心理是不是受伤。我很高兴,此刻我学会了换位思考,我又多了一笔财富。心理健康课令我得益匪浅,我学会很多知识以及道理。让我感触领悟到人世间爱的可贵,学会了与人共处,我知道当彼此碰到误会,要换位思考,要宽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本身的一些事情率直的说出来。忍一尺风平浪静,退一步放言高论。不论与几多人同处,总要存心公正,一视同仁,不可特别与一两小我私家亲密而接近,却与其它的人生分,心得体会。
尤其不可袒护本身所爱的人,一有这种情形,势必引起旁人的嫉妒,很多纠纷就因此发生了。父母对于子女,师长对于学生,上司对于属员,兄弟,姊妹,同学,同事,彼其中心都必须谨防这种情形。颠末一学期的心理课学习,我学到一些与人往来的要领,无论是与亲人还是朋友往来,咱们都要驾驭好往来的要领,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用一个宽容的心去待人,这样咱们才小聪明理好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使我的身边少很多争吵,多很多的爱与以及煦。我会将讲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日生活中去,接受爱,报答爱。就让咱们乘着爱的党羽去起飞!在心理课上,我学到很多知识,也回答了很多问题,我还感到本身身上的不足,并下决心改正。心理课的房教员上课很用心,教诲方式也不同,然教员以及咱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丝毫觉得不到她与咱们之间存在的不论啥子代沟,教咱们怎么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些事,怎样处理本身与父母、教员、同学、朋友的关系。上这样的心理课,不仅增加知识,还获患上新的感触感染.我会按教员教的要领合理去对于待每一件事,打开心扉与旁人沟通,不与旁人产生隔膜。经由过程留心理健康课,让我终于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触领悟到咱们本身的事情本身做,不用父母为咱们操心,不让他们为咱们担心,咱们还要体贴身边的人,让每小我私家获患上体贴。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虽则咱们此刻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形态,但是身边的教员以及同学就如同咱们的朋友同样,咱们要凡事真诚。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作真诚的事。本身有了啥子错掉,该当率直承认,切不可设词讳饰;有人责备劝导你的时候,要存着谦卑感激的心领受,切不可羞恼拒绝。与人同处不可有虚假的客套,但总要彬彬有礼,举止中节,使人在你的动作举止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多爱人材能多患上人的爱,多敬人材能多患上人的敬,多宽容人材能多患上人的宽容,多体恤人材能多患上人的体恤。你拍发去的是啥子,你患上归来的也是啥子。留心理课让我懂患上一些道理,在生活中要宽容,学会以及家人朋友换位思考,理解谅解他人。更知道怎样去理解父母,爱本身的父母。但愿多开展这样的课程。心理课给了我新的生活体验:我要常去替旁人思考,要去理解他人;要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爱。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