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德育心得体会(精选3篇)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他们健康快乐、茁壮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父母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从有了孩子,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艰辛中透着甜蜜。看着女儿一天天地长大,我们也从中学到了不少育儿经验和知识,以下是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言谈举止时刻在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身教胜于言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只要是我们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我们跟女儿说好,不可以乱丢垃圾。记得有一次我把用过的餐巾纸扔在茶几上,她就当场指正我。遇到这种情况我就跟她说,以后请做好监督,这样她每次都会主动将果皮纸屑扔到垃圾桶里。
二、养成好习惯
1、讲道德,懂礼貌,辨是非
个人品德就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教育孩子讲道德要从自身,身边做起,使其从小尊重长辈、友爱他人,虽然孩子现在不是很主动叫人,但是较以前有所进步。正确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判别事物对错的观念。要舍得批评孩子,但要掌握好批评的火候。
2、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以前,我们给女儿买了很多故事书,基本上每天睡觉前给她讲,讲完一个都会告诉她故事中的小道理。由于她还小,不认识字,想要让她读给我们听,就相当困难了,所以我们给她买了《宝宝讲故事》之类的书,请她看图自己编故事讲给我们听,让她逐渐养成主动看书的习惯。
现在有时候她可以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静静看一个小时的书呢。智力的投资时必须的,不要看孩子还小,她在这方面的成长会让家长觉得神奇。
3、杜绝偏食、挑食
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家宝贝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不喜欢吃鱼啊什么的”。我们要知道孩子其实什么都吃的。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呢?其实还是幼儿时期家长迁就造成的。因而我们要特别重视幼儿期的偏食、挑食。让孩子杜绝偏食、挑食,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每次吃饭时都要对每个菜都表现出很好吃的样子,如果我们家长自己表现出不太想吃的话,孩子肯定对这些菜大打折扣。如果孩子一个劲地只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不屑一顾时,那么家长就应该把此菜收起来,而不应该对孩子迁就,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的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人见人厌的性格。
4、让她帮忙做些事情
现在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个宝,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应该培养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我们不能陪着他们一辈子。我们在家就会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刷牙洗脸涂面霜;帮忙晾衣服、叠被子、端凳子等等。当然有时你可能会不舍,会心疼,但是只要坚持下来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她只要是自己的事情都会抢着自己干,我们帮她,她还要生气。
三、多赞美,多鼓励,从小树立自信心
孩子的很多事情看在家长的眼里有时候会觉得很微不足道,甚至会觉得可笑,但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成长的过程,我们要时刻肯定孩子,帮助孩子做得更好。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大拇指,都会给孩子们带来心灵上的鼓励,从而使他们更加敢说、敢做,信心十足的去面对任何事情。每次当我们肯定她的表现时,她都会流露出一种自豪和满足的神情。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四、多参加一些活动
小孩子天性就是爱玩,我们不能为了图省力而不让孩子干这个、干那个。这样会抹杀掉孩子很多能力。还会限制孩子很多发展的空间。活动可包括一些兴趣,如绘画、跳舞、弹钢琴等,也包括旅游、户外活动、交朋友等,还可包括体育锻炼。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坚持,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也要注意不要强加给孩子家长自己的要求。
五、赋予孩子行使选择的权利
在前面一点也提到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这也是对于孩子的一种尊重,因为孩子作为一个个体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尊严的。不能觉得孩子还小就剥夺孩子的这样权利。如果过分的强迫孩子服从自己反而会是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使孩子心理不能健康成长。而让孩子有选择的权利,可以让孩子认识自我,对自我能力得到肯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晚上睡觉前讲故事,我们都会让宝宝选择今天要听几个故事,她就会说两个或者五个,然后听完她就会很自觉的睡觉了。因为她觉得这是她的选择。
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现代社会到处都存在着安全隐患,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培养孩子自己的安全意识,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唯有孩子的安康,才会有家庭的幸福。在适当的时候以恰当的方式给孩子培养安全意识,并根据不同的成长阶段以及面临的不同环境而教他们一些遇到危险时求安求生之道。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幼儿园,在入学不久就开展了安全月系列活动。通过参加活动,他们形成了一定的安全意识。
初为人父,初为人母,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心得体会。最后我希望与各位老师和家长多交流,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为孩子能健康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孩子能够幸福、快乐。
一、品德教育内容要做到系列化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儿的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培养。所谓教育内容的系列化,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品德特点,制定系列化的德育工作方案,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对幼儿实施有计划的品德教育,才能保证幼儿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发展。在教育内容上也保证了系列化,教育主题和教育内容相互呼应,整体配合,形成了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合力,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品德,还能调动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我园在开展系列化教育活动之后,家长们说:“孩子变懂事了,经常帮助我做一些家务。”
二、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
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教育实质上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
1、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卫生习惯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环境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个人卫生习惯教育以养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卫生教育以常规教育方法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
2、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一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宿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遵守宿舍规范、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行为习惯教育主要以训练方法为主。
4、文明礼貌养成教育。礼貌不花钱,但却能换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在近年来的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幼儿年龄小,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文明礼貌教育主要内容有,说文明语言,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为人处事要与人为善等等。礼貌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常规训练。
5、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幼儿园是集体性教育组织,幼儿在集体生活学习环境中能否自觉遵守集体规范,是能否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应该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规范之下,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质。如在寝室里不妨碍他人,自觉参加值日生活动;出操时会自觉迅速地排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不大声喧哗等等。遵守集体规范教育应以养成教育和常规训练为主。
三、要根据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因材施教
目前幼儿园的孩子已经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失误,其大部分都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个性品质,如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对独生子女幼儿进行德育一定要因材施教,即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如对待性格怯懦的幼儿,应以培养勇敢品质为主;对待个性霸道的幼儿,应以培养宽容、和谐与人为善的个性为主;对待贪占他人物品的幼儿应以培养诚实品质为主;对待逆反个性较强的幼儿,应采取综合训练方式,对其进行不良个性的矫正训练为主等等。由于每个幼儿的家庭教育影响的环境和方式不同,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了解幼儿的不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
四、教师要重视示范性教育影响
教师是幼儿的镜子,幼儿是教师的影子。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对幼儿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幼儿德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孩子。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才能给幼儿以身示范的教育影响。
五、幼儿园的德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
幼儿在家庭中的时间要多于在幼儿园的时间,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的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的教育因素的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所以要培养幼儿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思想品德变化的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品德教育的要求,促使家长能够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才能使幼儿园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在培养孩子积极学习的过程中,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思考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组织过多的集体活动,并试图减少对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没有让孩子们按照平时的做法集体行动。有的三五成群地观察自然角,谈论什么;有的干脆走到桌前,看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里的书。我没有打扰他们,因为孩子们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应该有纪律,同时让孩子生活轻松,给他们控制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决定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这对他们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积极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决定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
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候做什么,总是由老师安排,好像很自然。为了照顾好孩子,我们要求他们听从指挥,集体开展许多活动。当然,班上孩子多,排队等待是必然的。孩子们被动地、无助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浪费了,他们的主动性逐渐被侵蚀。为不"乱",教师必须规定"排好队',"不要随便说话"……一些控制能力差、活跃、主动性强、自主性强的孩子,经常会不断影响纪律。从而引起老师的批评。批评过多,导致孩子子和老师之间的紧张关系;过多的指责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失去动力。由此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影响儿童的积极发展,应尽快进行改革。
老师率先行动,试图把自主权还给孩子。给孩子控制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根据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会合理利用时间,安排自己的活动,做一个聪明主动的人。这种锻炼可以让孩子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它不仅为孩子们今天的生活创造了更丰富、更有趣的条件,也为他们未来平静地面对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