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森林的宝贵资源的建议书精选三篇

保护森林的宝贵资源的建议书(精选3篇)

保护森林的宝贵资源的建议书 篇1

人类,再会起火时就会利用能源。然而,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这个从猿猴到人类这段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索取能源,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这更加滋长了人类的贪欲,而且将加速地球的资源枯竭。

举一个世界瞩目的例子:我国的黄河,在秦朝以前,水很清,两岸的森林很繁茂,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可是到了秦朝,由于人口成倍增长,不得不开垦农田,就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河面升高,而且,每年都有4000吨的土流失到水里。这样,又给我们的地球母亲一道伤疤。

森林是对人类有意的,可以紧固水土,抵抗飞沙,降低噪音,净化空气,如果森林被滥砍滥伐,那么人类将很难生存。

人类正以每小时24平方千米的速度来砍伐森林。假设中国人每人每餐使用一双一次性筷子,一年就会用14235亿双筷子,将砍伐510亿棵生长了60年以上的树。这样很快将中国的森林砍光。

由此,我向您提出一点不太成熟的建议:

1. 利用大自然中的森林资源既要用大刀阔斧,又要栽树护林,不需要向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先污染,后治理”。

2. 最好用消毒筷子,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3. 尽量节约用纸,不要乱扔还没用或还可以用的纸。

4. 要发展“以种树为荣,以砍树为耻”的理念。

5. 分类回收,循环利用。据我所知,一吨纸可以拆墨回收850千克纸。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为了我们这个晶莹美好的星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要奉献出全部的力量来治理污染,但愿地球将来是个美好的星球。

保护森林的宝贵资源的建议书 篇2

[]林业局局长:

[]一带是严重的沙漠化地区,空气干燥,植被稀少 ,生态环境十分糟糕.只有加大森林建设,才能改善这里的环境.美丽的生活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殷切希望的.然而当下太原,树木稀少,人们整日沐浴在"风土"之中,饱感"沙漠风情".究其原因,除了地理位置本身,还在于森林太少了,树木贫瘠,阻挡不了风沙,若多植树,定能翻新面目.而林业

局的同志们,应当加强工作力度.谁都不管不顾的话,太原地区 迟早被黄土隐埋.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将荒废的土地全部利用到植树上.

2.对城市绿化带进行拓宽,重点保护.

3.多多宣传植树爱树.

4.为市民免费发放小树苗,全民参与森林建设.

为了我们的家园,赶快加入到植树大军中来吧!让"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不再重演!

祝工作顺利!

[]区八一小学六年三班[]

20xx年12月13日

保护森林的宝贵资源的建议书 篇3

据网上相关新闻报道:从6月26日开始,我国自北向南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的大范围高强度的一次降雨过程。湖南、贵州、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12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发生洪涝灾害。全国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566千公顷,成灾243千公顷,受灾人口912万人,因灾死亡93人、失踪43人,倒塌房屋4万间(不含地震倒房),直接经济损失约50亿元。

洪灾造成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全球气候反常、当地植被破坏严重、城镇座落地势低、当地防洪设施达不到防洪标准。

就在头个星期双休日,我们在周边植被保存完好的山区水库垂钓时,有一个现象使我思考了许久。星期五下午出门时,天气预报要下雨,但由于钓鱼兴趣正浓,到了水库后就干脆搭起帐蓬呆下来。星期六从早上开始,从小雨到大雨,大雨到中雨。到晚上,睡在帐蓬,有些不放心,半夜起来,察看水情,居然水面变化不大。直至星期日下午回来时,雨还在继续下,但水情依然变化不大。于是,我就思索,雨整整下两天,水库也不见混沌,若在其他地方可不是这样,混水早来了。是什么力量能有做到这一点?最后,钓友们得出一个结论:过去半月天气干燥,本来该水库平时不蓄水,更重要的是,这里植被好,两天的雨水被完好的植被吸走了部分,森林将雨水涵养起来了。

过去几年,由于天然林大量砍伐,长江中下游洪水泛滥。三峡电站建设之后,国家对中、上游及其流域的森林砍伐进行了禁伐,并在中、西部地区实行了退耕还林,几年下来,洪水造成的危害已逐步降低,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已没有过去那么严重。现在多数大小河流,下雨天,泥沙少了,水变清了。

谈起森林植被,又想起20xx年云南西双版纳的一行,一路过去,除野象谷的植被保存较为完好,沿途看到山林也有被乱砍伐的现象,所到之处,不时看到滑坡,河里的水也是混沌的。其实,洪水灾害除气候等因素外,更主要的是由于人们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森林被肆意砍伐所致。在我印象中,云南应该是森林王国,世外桃园,哪知那里也有森林被破坏的问题,或许近年来好多了。

所幸的是,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是避免水土流失的有效办法,各地都相应采取了措施,效果正逐步显现。但过去多年的砍伐,还是给今天留下了祸根。现在我们除了提高防洪标准,保护自己的环境,已似乎别无他法。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