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办学教学反思(精选32篇)
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是《夜归鹿门歌》,这篇课文是孟浩然的代表作,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在备课时,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找不到一个切入口,最后,以单元目标为切入口,这个单元的目标是“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据此。我设计以下的教学环节。
以李白《赠孟浩然》诗中的前四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导入,先入为主,让学生对孟夫子及其隐居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讲“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三部曲方法。最后围绕此方法设计了四个问题。自我感觉不错,一气呵成,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但是等我讲完这篇课文,发现问题多多。
第一,问题设计有点概括化,第三个问题“展开联想,引用意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山中的画面,江边的画面,并概括画面的特点”,在展示点评学生作业时,发现好多同学仅仅是将课文内容翻译了一篇,并没有自己独特理解的含义。我在此也没有提示学生对意象添加适合的形容词修饰,感觉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
第二,老师的讲解太感性,第四个问题“在这两幅画面中,作者喜欢哪一个画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尽管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好,但是总感觉空落落的,原来老师在这里缺少具体的补充,比如“忽到庞公栖隐处”这句中的“忽”字的解释不到位,一句带过,应该重点讲讲,“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应以的情趣。
第三,“惟有幽人自来去”这句话中读出了孟浩然看似洒脱隐逸生活背后的无奈与失落。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感情,除了提供几则关于孟浩然求仕的轶事外,还应该联系孟浩然的另外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前两联描绘洞庭湖壮丽阔大而充满活力的景色;后两联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这样一联系,同学们对孟浩然的理解更加深刻,知道孟浩然原来的初衷也并非做一名隐士,而是积极博取功名利禄。在唐朝,文人们通过正常的科举考试得不到功名利禄时,往往选择了隐居。一种隐居是真隐居,过着与山林禽鸟为伴的生活,与世无争;另一种隐居是假隐居,即希望通过隐居这样的方式得到世人的赞赏,皇帝的认可,然后图谋一官半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终南捷径”。孟浩然的隐居应该属于后一种。他想得到官职却得不到,他想受到当局者的关注于是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迫不得已,并非是一种自然率性。这样我们就越能理解孟诗这一句“惟有幽人自来去”背后的辛酸、落寞与孤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环节一个重要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好好地备课,而且还要备得好好的,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只要好好挖,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节课我预定的教学任务当然是没有完成,还有一个写作探究环节因没有时间而只好延迟到下一节课。但我觉得这节课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本来就存在一个“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当课堂中出现有价值的资源时,要善加利用,允许临时生成,按照课堂中当时的情况发展下去,而不是完全按照教师自己的教案一路宣讲,将学生宥于预设的轨道。学生质疑探究的热情被激发起来以后,如果教师因担心过多地花费课堂时间而简单强制地掐灭它们,无疑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当然也不可完全任由学生自由去发展,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起好适时引导和调控作用。
一点不足:让每组承包一个板块,同学们大多致关注本组的板块内容,对其他足的内容较少关注,因而影响了整篇文章的学习,上完后我在第二节课予以了纠正,规定以后预习,每个板块大家都要预习自修,在此基础上各组在进行承包预习自修、展示交流。这一点组内老师在评课时也指了出来。
总之,课改就需要我们不断动脑筋去探究,随时加以总结。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在课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倒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学生只有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
《倒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倒数的意义”属于概念的教学。我认为借助本课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用书本自学是一个非常好的课例。在自学的基础上只有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本身,让学生在深入剖析“倒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所以本节课我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质疑深入探究的能力。
1、自读自悟
课堂伊始给学生10分钟自学自悟的时间。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近2年的学习卡自学的基础,学生能自己根据例题提炼知识点。 并结合自己的接受能力提出自己的质疑。在巡视中发现学生都能找到倒数的概念,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倒数的概念。对特殊的“1”和“0”的情况也都能梳理出来。
2、交流解惑
在自读自悟的环节中学生归纳知识点的同时都有自己的问题,比如
0为什么没有倒数?
小数有没有倒数?
如何找带分数的倒数?
面对学生的整理的知识点和问题,我并没有马上讲解,而是给学生2分钟时间进行了同桌交流,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能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不是坐等听别人讲,而是能养成先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在交流中学生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并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3、知识共享
在这个环节中向学习卡自学模式一样进行了交流,归纳、质疑。学生积极性很高。对知识点概括的很准确,并且解决了学生自学中提出的各种问题,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4、课堂练习
教师组织学生完成了书本上的和一些补充的题型练习。课堂反馈比较成功。
5、课堂小测
留出8分钟时间进行了课堂检测(数学同步习题),课后判完进行了统计
参考54人,20人100分,
判断题“5和1/5成绩是1,所以5是倒数,1/5是倒数。”有6人出错。课堂进行了练习和讲解,理解了倒数的相互依存性,但反映出有的学生听讲还是存在问题,或者说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入。
其他同学基本都是带分数的倒数出现了错误,原因一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出现错误,课上复习不够,原因二学生对本知识点掌握不扎实,课上练习较少,只做了学生的交流,以后课堂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应在巩固些。
《风娃娃》是人教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主题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
针对学生喜爱动画故事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的欲望,引导他们正确评价课文中的人和事,从而理解课文中所包含的道理;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动作,想像等方式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挖掘文本的空白之处,在课文学习中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说话能力;把课文中的故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这堂课中,我自己认为还是挺成功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课堂上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
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的作用。
1、在教学第一个环节,我通过猜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介绍新朋友风娃娃,让学生一起喊出风娃娃的名字,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喜欢上风娃娃,从而主动地想学课文。
2、在学习风娃娃做好事部分时,我先提出问题:风娃娃去了哪里,做了哪些好事?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1-3自然段。这样做让学生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许多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同学也能答出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堂上注重阅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程指出:阅读应达到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在教学时,我设计了复习生字词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自由读的方式巩固字词,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课堂上学生读音有误的时候,我不是急于完成课堂任务,而是耐心的纠正学生发音。为后面学生的朗读打下了基础。
2、阅读形式多种多样。
阅读不仅仅限于朗读,还应该有体验,想像。教学时,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指名读、引读、分组读等,在此基础上我还通过让学生表演(风娃娃吹风车的样子和纤夫们拉船的样子)、想象说话(秧苗们喝足了水会怎么样?纤夫们会对风娃娃说什么?)使学生在朗读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并且体会到帮助别人令人快乐的事。
三、在教学中注重朗读的同时注重创设情境。
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
在重点句子和段落的理解上,我设计了许多朗读指导。例如:“风娃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在指导这两个句子朗读时,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如个人读,男女读,分组读,齐读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都能读出感情,并且十分投入。
2、巧设引读,突破难点。
在教学《风娃娃》时,我精心设计了几处引读,学习关键段落“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这个句子其实就是理解课文重点,也就是风娃娃为什么会好心做坏事的原因。我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引读,让学生在读中明白,正是因为风娃娃又了这样的想法,才会做坏事。为后面学生回答,风娃娃错在哪里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个部分引导好了,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故事包含的道理。
四、注重架设生活情景与教材相互联系的桥梁
对于重点句子和段落的理解,除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外,我注重创设情境,使文本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我问学生:如果你是纤夫,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孩子们都能很好的感受纤夫们的喜悦,朗读起来也特别生动,特别美。 在学习做坏事部分,我问学生: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孩子们都把风娃娃当成了自己的朋友,所以都说得特别好。
当然,这节课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没有给学生多一些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但是人们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会在下一次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会继续努力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自学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为此,在导入课题时,先板书灰尘二字,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是怎样?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相印证,看看有哪些异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检查字词,重点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一谚语,让体会到原来灰尘在人们心中的危害是那么的大。再接着,让学生默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请学生用一段话回答课文第2自然段的设问:“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最后,还引导学生想: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这让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事物。
本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统一长度单位,教材是从两种情况来说明的。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新课开始, 我鼓励学生选用自备的学具硬币,回形针,文具盒、铅笔等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体会需要采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从而揭示新课内容——认识厘米,然后让学生拿出学生尺,自己认真观察,你在上面发现了什么?和学生一起找一找尺上的1厘米,是从刻度0到刻度几?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我及时总结: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并让孩子伸出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1厘米长? 引导学生观察食指的宽,图钉的长,然后用尺进行测量,验证这些物体的长度。学会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我通过设计帮小马虎找错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测量图形中深刻地明确了使用学生尺的正确方法:1.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着几。
总之,本节课学生动手测量、观察讨论等活动中,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基本上掌握了相关的概念和测量技能,但不足之处是我在练习设计上忽略了学生的估测的能力的练习,另外,深度挖掘不够,如:测量数学书的长,尺子不够长怎么办?这些都是我在备课时没有预测到的。看来,今后还应加强备课的深度和广度。
三年学生开始进行习作训练,一个学期下来,好多老师感觉到学生习作还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其实从三年级上的课文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指导学生习作的方法,而这篇课文同样是一篇指导学生习作的好文章。
在习作教学思考上,我个人一直认为“灵感”是训练学生学会习作的关键,写作教学不能忘记怪学生进行灵感训练,当然这一训练是有难度的,而这篇文章给了我们训练学生灵感的方法。学生接受每一次训练,其实都动脑子想了,他们怎么想,想什么,什么样的想可以给予学生写作的冲动,这一些我们通过读这篇文章,应该引导学生明白。好的文章是怎么产生的?我个人认为,与这种思考是极其相关的。现在好多学生在写作时,缺少着这种心想的过程,不能够在自己的想中寻找到让自己快乐的语言,所以害怕习作的心理也就有了。
读《少年王勃》这一课,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读想“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我觉得这段文字应该让学生记在心里,会模仿这一形式,因为习作离不开这样的写前思考,这其实就是灵感的训练过程。学完这篇文章,学生可以沿着这个起点走,每次习作,给学生这个时间。当然这也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要只顾自己讲,应该给学生静静思考的时间,给学生静静思考的环境,因为这非常重要的。而事实上,在习作指导中,我们老师说的太多了,自认为自己讲的非常好,其实课堂上还有好多学生根本听不进去,所以老师传递的信号无法打通学生的大脑神经,所以最后还是好多学生不喜欢写。所以文中那中站在窗前的那些动作,何不为孩子也创造这样的环境呢?
习作,离不开孩子大脑的快速思考。但有的学生是拒绝思考的,像“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其实就是一种大脑拒绝思考的反映。我们在每一次习作中,其实也有许多学生是这样的,他们的大脑也是拒绝思考,虽然最后也完成,多是应付之文。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习作中,我们应该让他们主动打开自己的大脑,不要让自己的大脑封闭。
当然这也课还有着另一层作用,那就是引领学生学习《滕王阁序》(这是初中的教材),也就是说,这一课的学习,其实为孩子的未来做好一种铺垫,为以后建立一个情境,为以后建立一个知识结构。
这一课值得学生思考的地方不只是这些,比如少年王勃为什么这位年轻就有着这样的才气?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主题。阎都督是怎么知道少年王勃的?……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的点,不要以为孩子小,其实他们也能研究。
《蝙蝠和雷达》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是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写的。而且,本篇课文文字浅显易懂。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因此,我在教学中删繁就简,将教学目标定位为读懂课文内容,弄明白雷达和蝙蝠之间的关系即可。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 课题质疑,引发探究。
古人云:学贵有疑,有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在课堂开始,我出示了蝙蝠的图片和雷达的图片,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学生课前已经预习,很快便说出蝙蝠是一种哺乳动物,而雷达是人类发明的探测仪器,学生答后我再质疑: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科技产品,课题用“和”字连接是为什么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有疑是探究学习的开始,一下子学生的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置于一定的情景中,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也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继而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关于描写蝙蝠和雷达的句子,为概括全文内容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课前,我加强了预习指导,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中,我设计同桌合作探究,找出蝙蝠探路靠的是什么,并完成表格。在阅读了蝙蝠探路方法和雷达探路方法后,我又让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摆一摆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同时我又指几名名上台分别介绍三个试验过程,让他们在众人面前勇于展现自我。通过活动,学生在玩中学,不但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了解了蝙蝠和雷达探路方法,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以作者一行人在海岛上所闻、所见、所做、所想为线索,描写了小海龟群离巢入海被食肉鸟啄食的惊心动魄的冲突场景。揭示了大自然万物都有生存之道,躲避灾难之本能的秘密。是一篇叙事性哲理故事。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要从事件中感悟其道理就是一件不易的事。
在众多的网络教学案例中,教者大多是以事情的发展顺序(即起因、经过、结果)的方式来呈现教学。我也曾以此为教路指导过学生亲触文本。但学生对此学习思路不是很清晰,大多是由教师牵着走,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的主动性难以发挥,对文本所呈现的自然之象难以形成链条。因此,此次的教学,我从单元主体(感悟自然)入手,引领学生去探寻自然之道,形成了两条教学主线:一是了解自然(幼龟的生活规律);二是探寻自然之道(人类是如何违背规律,也就是自然之道)。
教学从课题所涉及的自然之物是什么?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这一自然之物的?学生在自读中能找到九句描写幼龟的句子。然后,让学生细读这九句话,思考:从这九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形体特点,繁殖规律,活动方式。……)在形体特点中感受幼儿龟的弱小,在繁殖规律中感受幼龟的庞大家族;在活动中感受幼儿龟的谨慎;在结局中感受生存的恶劣,引发质疑。这此都是海龟的自然之象。
在感悟“自然之道”课中,从我们此次科考的目的入手,观察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发现幼龟——抱龟入海——群鸟食龟——抢救群龟”),内心的感受变化(紧张——震惊——悲叹),层层剥笋般地解读质问,制造教学冲突。学生在探寻地过程中感悟了自然之道。
整个教学过程清晰自然,或品读,或感悟,或想象,课堂教学效果如预期的精彩。但在教学之后,与一名师交流,交谈感受,他否定了我的教学设计。这是叙事性哲理故事,要让学生感受完整地故事起因,经过,结果。试想,我的这种教学看起来教路清晰,其实有点在支解文本,是名副其实的阅读分析,与当前的课改理念相背。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针对教学目标,应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能用完整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多些、少些”,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利用身边的例子引入。上课开始,我就问学生: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我们班有多少人?学生兴趣挺高,一起在数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人,然后再数我们班有多少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数100以内的数,也让学生学习的劲头高涨。数出:老师7人,学生51人(板书)。然后由这两个数据让学生明白:“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然后还是用身边的例子: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人数差不多),来引入本课的另一个知识:多一些和少一些。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效果挺好。
3、采用欢快轻松的教学方式,避免单调的模仿和说教。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含义后,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以便更加熟练理解。让孩子们互相举例子,更加巩固含义。然后全班交流:孩子们举的例子挺好:比如说:我又10支铅笔,小红又50支,小红的比我的多得多;…… 加深学生多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散步》是一篇歌颂亲情的文章,子女对长辈的敬爱、长辈对儿孙的疼爱、浓浓的亲情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亲情是人间永恒的主题,最能打动人心。本文文本短小,写身边小事、诉心中真情,学生们理解起来并无难度。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本单元教学主体,我将文章主旨定位于表现浓浓的亲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会文中的那份浓浓亲情,从而激发学生去感悟亲情,拥抱亲情,珍爱亲情,创造亲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创造亲情的情感。另外,通过品味揣摩文本中能体现三代人浓浓亲情的语句,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一)整体感知,共赏亲情。
通过集体朗读、自由朗读相结合的手法,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共同分享文中一家四口的那份浓浓亲情。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归纳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以课文为依据,说说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提示:可用短语、一句话等形式作答) ?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文,赏析语言,谈对文中最打动自己心弦的语句感受和体会,感悟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重点品读:文中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是如何体现的?勾画出文中饱含浓浓亲情的词语和句子,读出这份深情,就你感受最深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合作探究,体验亲情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旨句的准确理解,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验亲情的美好和珍贵。重点扣住这几个问题:①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如何理解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③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你体会到的浓浓的亲情,并说说如何去呵护这份亲情?
(四)敞开心扉,抒写亲情
设计目的是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抒写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启迪学生主动的去创造亲情。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让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然后交流。①亲情是饥饿时的一碗米饭,……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③亲情使爸爸常年在外奔波劳碌,……
(五)小结课文,升华亲情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亲情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我们离不开亲情,让我们敞开胸怀,伸出双臂,去感悟亲情,去拥抱亲情,去珍爱亲情,去创造亲情!
这堂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从“自主品读课文,赏析语言,谈对文中最打动自己心弦的语句感受和体会”,到“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你体会到的浓浓的亲情,并说说如何去呵护这份亲情”,再到 “抒写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启迪学生主动的去创造亲情”,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获,从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并激发创作热情。我想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受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知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根本。阅读教学过程归根结底就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
陈嘉庚----第2963号小行星的名字,更是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被主席称赞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杰出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本文讲的是他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一句“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让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表现了一名华侨深切的爱国之情。
教学本课,我从课题入手,首先让学生读题后发散思维,自己提问题。(陈嘉庚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办学?他当时是怎样想的?他是怎样说的?他又是怎样做的?)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
接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陈嘉庚崇高的爱国精神。教学中,首先抓住关键词“积蓄”,积蓄是什么意思?这些积蓄是怎么来的?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你们舍得花吗?陈嘉庚拿出自己的血汗钱,来为家乡人民办学,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来体验陈嘉庚的爱国情怀。然后让学生观察图片---陈嘉庚在学校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这些语句都体现出陈嘉庚的爱国情感,因此要领悟人物的内心,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
最后,通过第六自然段的“拼命工作”“源源不断”这些词进一步来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并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迸发出爱国热情。
另外,我还根据课文的内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为具体生动的图片资料,使学生图文结合地学习课文。在“假如你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此时此刻你想对陈嘉庚说点什么呢?”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特别活跃。
我不知道对于十来岁的孩子(也就是这些零零后们)来说,他们是否真的懂得这种深刻的爱国情感。所以本节课我说的过多,但是,我想哪怕他们中间只有少数人懂;或者孩子们都懂,但只有三分钟热度,那我也要把文章表达的情感,以及我自己领悟到的思想,传授给他们……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我精心设计了用于上课的课件,尽力使平时不敢举手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朗读学习中来。事实证明,这节课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都非常不错。下面就本节课的教学做一下总结:
一、识字教学
导入时先让孩子回忆与父母在一起最开心的事,体会家的温暖和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初读课文之后,我先从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入手,看看学生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再从句子中脱离出生词,让学生认读,先让独立练习,再指名带读。在这里面我重点处理了一类字“云”和“子”。“云”在读完词后,让学生尝试组词,学生的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有的组“云朵”、“彩云”,还有的想到了“乌云”。“子”我重点是通过“种子”和“孩子”来认识“子”在独立念时读三声,而在这两个词中读轻声,老师指导读词,轻声读得短而轻。紧接着让学生说说知道哪些植物的种子,而种子是如何生长发芽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亲身经历,所以老师通过讲授,让学生理解“泥土是种子的家”这句话,学生练习朗读这句话,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最后再将词语打乱顺序进行开火车练习。
低年级词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学习不能脱离句子,脱离语境,只有在语境中学习才能理解和学会运用。
二、品读文本
本课全文共6句,1至4句按从上到下分别指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第5句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第6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的设计思路是按照“引学第1行——自学2—4行——共同体会第5、6行”为主线,以读为主,配以精美的课件把课文内容变得更直观,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在学习第一句时,先引导学生想象白云在家里时的自由自、快乐的心情,再通过指导朗读。有了第一句的朗读基础,在学第二句时学生就能够读出自己的感受了,老师再适时地评价,学生朗读水平就会上一个层次,第三句不用老师指导,也能后边想象边读出感情了,这样,也体现了教学的教、引、放的过程。最后,让学生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朗读前四句话,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背诵奠定基础,而且还让学生有个简短的休息,一举多得。在处理课文的难句“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这句话时,我是先让学生欣赏地球上的事物的图片,有大山、海洋、草原、各种动物以及人类。在出示“地球是( )的家”,让学生看图填空,之后让学生想一想,地球既是植物的家,也是动物的家,更是我们人类的家,那我们用一句话说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填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也解决了难点。
三、句式练习
在落实句式练习这一重点目标时,我主要是分几步进行递进式的渗透,最后让学生达到了灵活运用的目的。第一次练习,在学习第三句“小河是鱼儿的家”之后,让学生想一想,小鱼在小河里会有哪些朋友,由此引出“小河是( )的家”,在插图帮助下,学生很快就能填出答案。第二次,是在表演朗读前四句话后,让学生观察这四句的特点,这四句说的都是谁是谁的家,再出示“大山是的家”和“( )是( )的家”,有了前面的基础,第一句学生填的很快,后面进一步的发散思维,并进行运用。第三次练习是“地球是的家”,这句话的目的,主要是巩固句式,再有就是为突破难点奠定基础。总的来说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第一,学生的朗读层次性还是体现的不是很到位,这主要是老师的指导语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更够使学生的朗读上一个高度。第二,对低年级学生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高,在平时还有长抓不懈。
《夸父追日》是人教版三下年级的课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神奇”。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就以“神奇”为线索,构造教学步骤:划一划,品一品,写一写,评一评,对比阅读,渗透着作者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显神奇,整一节课下来,同学们能较好地感受到“夸父追日”的神奇,也能较神奇地表达夸父所经历的困难与克服困难的办法,一切都在自己的计划之中。
教研员虞勇军老师肯定了我以“神奇”为线索展开的一系列教学,认为这些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充分考虑到了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同时指出,我们还可以做得更“神奇”些,将“神奇”做透。(1)充分利用课题。课题“夸父追日”中的“追日”本身就很神奇,在此,拓展“神话的起源”,会让学生感到更神奇。(2)在品读句子“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是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这一句时,可以引发学生想象:腿会有多长呢?人会有多高呢?山、河在他的眼里会成什么呢?……(3)摘录“让你觉得神奇的句子”这一自主学习作业可以改成讲这个神话故事,一方面符合神话故事口口相传的特点,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添油加醋地讲,比比谁讲得更神奇,会让学生对“神奇”的感受更深。
遗憾的课堂才是有价值的课堂
对于一个教师,总希望自己的课堂不出岔子,能顺利达成目标,因此,在一些细节的设计时,往往会避重就轻,将岔子先排除在外。比如说,我在《夸父追日》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找出来的句子很多,却不能马上提到那些最明显的句子,会拖延课堂上的时间,于是,我这样设计:“请你找出3处让你感到最神奇的地方”。虞老师提出:课堂要允许学生出岔子,当学生出岔子时,你就会想办法去解决,这才会有提升。
当我将写完的教案给一些老师看时,他们说:“好难的教案哦,这个方案更适合高段学生,三年级的学生能做到吗?”当我第一次试教完时,发现时间很不够。我痛苦了,怎么办?我的设计太难了,如果全盘否定,我不知道怎么入手。于是,修改教案,把可以缩时间的地方尽量缩,力求让这堂课的主线不掉链。当我呈现完这一堂课后,虞老师并未觉得这堂课的设计超过了三年级的孩子水平,而是说,这些应该抓的点你都抓到了,用这些方法去抓这些点很好。同时还指出最后对比阅读时,《山海经》这一段话可以请学生来读一读,讲一讲意思。我心中一惊,这可是一篇文言文,在五年级时才出现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孩子们能读懂吗?当时,我也曾想过简单讲一下意思,但想想太难了,于是放弃了。因此,我只是由自己读了一遍给孩子们听,急急地引到课文写得不错,因为它充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将这个神话故事写得很神奇。(没想到,犯了“二元论”的错误)正当我回忆着,虞老师说:“让学生逐句说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正好检查课文是否读懂了。”是呀,读得懂,最好,读不懂,我给予一些解释,算是让学生多理解几个词的意思也好,算是为高段的文言文教学渗透也好,想想应该是有益处吧?其实,追根究底,还是担心课堂上出岔子的心理在作怪而已。
人无完人,同样,课也无完课,允许学生出岔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思维的碰撞,在某种程度上,也督促老师去解决问题,没有问题的出现,怎么会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话虽轻松,但要做好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只能尽自己所能罢了。
由于这一课是新课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还没有多大的把握。因此,在备课上多下了功夫。《下雪的声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心思的细腻,语言的精妙,让 人读来回味无穷的散文。作者以独特的生活视角,用第二人称的写法,描写了自然界中少有人关注的“下雪的声音”。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雪的赞美,对春的向 往,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可是,作者写的很美,但如果单靠老师去讲,学生是感受不到的。 如何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我借助录音机播放了《秋日私语》钢琴曲 ,学生在优美的钢琴曲中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大声读起课文来,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词句。给学生 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去体会雪声、雪景、雪情当中。学生在轻音乐中读得更入境了。当我问道“你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到了什么?”一个学生说 “我听到了雪花小声唱歌的声音。” “我听到了雪花在我的耳边说着悄悄话。”……这是不是。学生有心感受到的。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自然也就入情入境了。
《石榴》一文文笔优美,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与习作的范例。本次我进行了第二课时的上课——精读课文。我确定了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的新词,了解石榴树的枝叶、花朵以及果实的特点。通过品读,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美。(重点说拟人修辞手法)
2、学习课文,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习第四自然段品石榴的写法。
3、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学习拟人句。
第一课时,我已经让学生学习了生字、词语,朗读了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并且讲读了第一自然段,理解了“驰名中外”这个词的意思(名气很大,国内外有名。)
第二课时,我从复习课文脉络入手,石榴园——石榴花——石榴果——品石榴,再按照段落一步步的学习、品读课文。
首先,阅读第二节,了解枝、叶、花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词语“抽出”“长出”“开出”“挂满”这些词语体会石榴树的的生长过程:抽枝——长叶——开花——结果,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填空练习,了解石榴树的生长过程。课文中有描写石榴花“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花朵的形状特点以及花朵开得热闹的特点,但是再此教学过程我省略了,也没有着重强调比喻的修辞手法。
石榴果实从生到熟,外皮颜色发生了逐步的变化。我采用了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的方法,找出颜色变化的词语,再点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最后出示桔子成熟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图片,让学生们填空,进行了一次扩展训练。
作者描写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态,这一段话写得特别精彩,既形象又生动,因为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群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开了皮,写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让学生带者快乐的心情反复朗读,读出丰收的喜悦,读出石榴娃娃的调皮与欢乐,并让学生结合观察书上的插图,在朗读中了解石榴果实的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彩。
然后引导学生学习第四节,了解石榴子儿的形、色、味的特点。在理解“玛瑙般的子儿”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玛瑙,对照图片让学生体会石榴子儿的形状特点。在理解“一颗颗紧偎在一起”时,通过观察图片、举例子理解“紧偎”,通过这段学习,理清段落顺序,先写作者看到的形状、颜色,再写品尝到的味道,为课后习题品尝一种水果奠定了写作基础。
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就考虑过课的类型,最后决定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学的方法为主,考虑三年级语文基础知识比较贫乏,所以教师讲授的内容较多,我过于主导,让学生发挥的机会比较少,一篇课文可以有许多种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一个人的思维有限,一堂课上下来也发现了设计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学生不太敢回答问题,希望日后能更改善。
这节课作为教书以来,第一学期的汇报课,主要设计还是来自听了一节初中的大型公开课后得来的。我认为,上好课有两个条件,一个就是课设计的好,一个就是教师的基本素质高。那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自己的话,其实远远不够,我设计不出这样的好课,我也没有很高的教师素质。
上了这节课后,我的感觉很好,感觉自己很适合上一些比较煽情的课,我一直追求的是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法,总感觉自己的情感还是比较丰富的。从高中开始,我就对语文的朗读情有独钟,每个早自习都非常动情读课文,常常引起一些同学的关注,感觉很不错,可是,自己的缺点往往是自己看不到的,作为语文教师,朗读可能并不是我的优势。
其实,我现在还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我完全不清楚哪些方面我会别别人优秀,哪些方面是我的若项。可是,往往又都是弱项的东西,自我感觉良好,比较感兴趣,这难道就是人没有自知之明吗?就像我喜欢跳舞,但是身材不好一样,这让我很苦恼。
其实,选择当老师,我觉得还是没有选择错的,至少,我的语言表达在正常的情况下,还是挺清楚的。那么,无论这节课上的如何,我都应该把一份好心情保持住,继续努力,争取下次上出更好的课来。
这一课我选择的是杠杆尺作为研究材料,采用教材上的活动方法,让学生经历不同状态下杠杆尺的调试活动,通过观察、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曾经使用过的杠杆类工具,并要求学生能画出工作图,以巩固这一方法的认识。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分析整理出杠杆省力的规律。可以说,探究活动是成功的,但是还是有个别同学没有完全理解,分析本次课,我认为是我自己把教材复杂化了,其实在本课中并未强调重点和力点,而我在学生们没有任何基础的条件下将重点和力点强加给学生,本身对学生来说又加大了难度,所以影响到了部分学生的理解。
通过网上研修学习,乘着我县课改的春风,我上了一堂教改课——《金色的鱼钩》。上完之后,我感受颇多。
《金色的鱼钩》是一篇略读课文,描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教育,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训练简要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为了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运用了“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一、激趣明标。对于这个环节,我是这样做的,先请学生齐背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然后请学生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在学生了解长征的基础上,老师作一个小结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在这个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四道题,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小组中的成员可以互相讨论,时间是8分钟。这4道题是这样的:(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3)本文的哪些内容让你深受感动,找出来,并说一说让你感动的原因。(4)把描写老班长神态的语句找出来,并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讨论的也很热烈,与平常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合作展示。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派一名代表上台来展示本组自主学习的成果,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这个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有了展示自我的欲望,迸发出了创造的火花,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事实证明,学生的 表现出奇地好,他们的发言简直可以用“妙语连珠”来形容。
四、当堂测试。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一道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题。题目是这样的:在革命烈士纪念馆中,陈列着那枚金色的鱼钩,你是一名讲解员,请你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这个设计既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复述能力。学生一看到这道题,情绪高涨,都想上来试一试,有些同学的讲解非常到位。有位同学开头是这样的:朋友,这是一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鱼钩,就是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包含着一个十分动人的事故……学生的表现让想起了一位科学家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觉得学生也可以自豪地说:给我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会表现的很出色。
五、提升小结。这个环节既是老师对课堂情况的总评,也是课堂的延伸。当学生谈了自己在这堂课中的收获之后,我适时的总结了一下,并提了一个要求。我是这样说的:在长征途中,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一些,我们准备组织一次长征故事会。几天后,这个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同学们都踊跃上台,争着讲述自己搜集到的故事。
从以上事实证明,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不仅把课堂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前我上这类课文时,要么叫学生自己读课文自己解决课后习题,要么会直接将课后习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这两种做法都存在许多弊端,前者是一味的放,让学生在读课文和做习题时增加了难度,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到位,往往不能准确的回答问题,一遍,两遍……老是不对,结果搓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者则没有充分的给学生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只是被动的接受答案,并不知道课文里讲了些什么,问题的意思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靠老师说答案的懒惰思想,不再主动的朗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而运用“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避免了这个弊端。
另外,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那就是在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去质疑。这样,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不是那么主动。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无所疑,无所惑、无所求,那么,老师的启发是不会生效的。所以,我觉得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作为主导的老师还应该给他们质疑的机会。
在我县教体局的引领下,在我县教研室的组织实施中,我县中小学“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的课改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在这一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这种教学模式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实惠,也惊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变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升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这是我们做教师工作的亘古不变的探究话题。在课改教学过程中,我校创建的“三高”课堂分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它减负增效充满生机、充满和谐的课堂氛围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下面结合自己在“三高”课堂汇报课的活动中做的《伤仲永》第一课时的教学,谈“三高”课堂分步教学法的几大特点。
第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三高”课堂首要环节就是要公布教学目标,体现课堂的重难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朗读和翻译。朗读的重点是读准字音和掌握句中停顿,其中掌握句中停顿又是难点。翻译的重点是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其中掌握常见的文言现象又是翻译的难点。这样做能很好地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第二,实施分步教学,有序地完成教学目标。每节课教学目标不是单一的,如何有序地完成教学目标,分步教学法是切实可行的好方法。我在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设置了以下几个环节:步骤一,检查预习环节,首先扫除同学们认读方面的字词障碍。步骤二,让同学们试读课文,寻找句中停顿的规律。步骤三,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汇和常见的一些文言现象,总结翻译文言文的规律。步骤四,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知识反馈。步骤五,留体验、创新式作业。这样把教学内容科学地划分几部分,分散了重难点,学生化整为零地学习,即减少了学习的难度,又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点。
第三,自学与讨论相结合,高效率地梳理知识点。“三高”课堂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个环节都重视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特别是在自学环节中,学生人人参与;在讨论环节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高效率地梳理了知识点,并在反馈环节中,很快地巩固了知识点,达到了高参与率、高效率和高达标率的教学目的。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常常是浮于表面:只知故事,不品语言;只知情节,不明主旨。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深入本课,使他们能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会阅读,这节课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带着疑问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使“教材”变成学生的“学材”,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使学生领悟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思路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学法让学生悟,使阅读方法真正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与此同时,我也反思到语文课堂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强调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亲近课文,使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三者统一。
《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表现了一名华侨深切的爱国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抓住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本课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题后发散思维,自己提问题。例如:陈嘉庚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办学?在哪儿办学?是怎样办学的?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体会陈嘉庚崇高的爱国精神。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跟同学交流。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朗读这些重点语句,以读出正确的语气和感情,把理解内容与朗读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借助感情朗读帮助理解,另一方面在理解的基础上促进感情朗读。从而体会陈嘉庚崇高的爱国精神,并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迸发出爱国热情。在“假如你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此时此刻你想对陈嘉庚说点什么呢?”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特别活跃。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多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借助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在理解的基础上促进感情朗读。从而让学生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并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迸发出爱国热情。对学生评价不够到位,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材分析:《共同的家》一课是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儿童诗歌。本单元课文内容围绕“家”,从不同角度安排了4篇课文。有写家庭生活的;有写动物生活的;有写大自然事物的家,延伸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本单元的重点仍是培养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读,理解课文意思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语言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切实落实“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任务。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写出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家,让学生体会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家的教育。全文共5句,1至4句按从上到下分别指出“蓝天、树林、小河、泥土”是“白云、小鸟、鱼儿、种子”的家。 第5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学理念:
第一、阅读方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1、体验阅读,读中见悟
以读为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与多样的读书形式,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美,在读中去感悟,在读中去欣赏,去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共同的家》一课,结合诗歌短小精悍这一特点,我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结合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脑海中浮想与词语相关的清晰具体的形象“蓝天万里,白云朵朵;树林里小鸟在欢唱;清清的河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嫩绿的芽破土而出,迎着和风微笑……”从而进一步悟出“家”的内涵——温馨、快乐,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师适时的评价点拨给了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对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张扬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2句式迁移,刨编诗歌
儿童诗的句式往往可以举一反三,迁移运用。《家》这课中句式“(什么)是(谁)的家”的迁移有两次。一是在学习课文“地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前,其主要目的通过句式的拓展练习使学生对于我们和底气关系的感悟,从蓝天白云、树林小鸟以及其他的生活经验迁移过来,无需说教,一样亲切感人。既突破了难点,又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二是在学完整首诗后,让学生用此句式创编儿童诗。这种创编,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在运用积累词语和句子,丰富阅历,积淀对语文内涵的感悟。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第二、识字方面:《新课程标准》 的识字教学,遵循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强调多识字,少写字,培养学生的 识字兴趣,减轻了劳动强度,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但是,新课程的读写分离从另一方面又给识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君子动口不动手” 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识字教学成了新课程下教师最头疼的问题,教学过程敏繁分琐析相当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且耗时大。我觉得让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比如: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
教学思路:《共同的家》安排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学会两个生字“云、子”,会借助汉语拼音读文,做到三不。能初步懂得课文内容。下面说说第二课时的安排。
第一,导入。以及具亲和力的语言,学生熟悉的内容我的两个家引入,让学生猜猜我有几个家,问题很简单,但是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明白家就是有爱的地方。
第二,新授。我根据教材句势相同的特点,从家入手,联系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以读带动说,即引导学生观图说话,读句子提问题,再读句子体会情感。把学习的权利全部给学生。其间,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树林欢唱的小鸟,泥土冲破土而出的种子,以及利用一些反面例子告诉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并且练习用“是( )的家”句势说话,延伸了课文内容。
第三、背诵。也是抓住了教材的特点,告诉学生要找规律,找窍门,事实上也就是告诉学生文章的写作顺序,为后面的仿写习作打基础。这样做,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把儿歌中的这内容背诵了下来。正像叶圣陶老先生曾说的:“不待老师讲,达到不需教。”的境地。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导之以理,授之以法,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第四,识字。识字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分析汉字的结构,是由什么和什么组成的;分析字形特点,如一些象形字“火、山”等,再有利用熟字学新字,也是我们在识字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本课中共有三个生字,我重点采用的是分散识字。在第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个,本节课重点学习“个”字,学生可以选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来记忆这个字。识字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决定着以后学生的知识基础,同时,也是孩子们为阅读和口语交际、写作的基础。为此每学习一个生字,我都要安排组词,然后就是用所组的词语说一句话。这样,要求学生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学以致用,学生对新学字词的记忆更深刻.
第五,作业。本次作业我设计了两个梯度,第一是人人必做的写话练习,这样做学生对新学字词的记忆更深刻,进而扩大识字的天地,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孩子们在实践中自然会喜欢学习汉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第二是选做的仿照课文的样子,写一首小诗,也就是由句到篇的过渡。这对于学生来说会有难度,尤其是对于整篇文章的布局谋篇,但是我觉得只要学生能够写出生活中所见、所想,写出自己心中的想象的事物,做到文中有物,能够涉及到一点点的写作顺序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有收获的。
《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记叙的是我国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乡,发现家乡由于贫穷,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出资办学,而他自己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表现了一名华侨深切的爱国之情。
教学本课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题猜课文内容,学生兴趣高涨。有的学生说:课文里肯定向我们介绍了陈嘉庚的情况。有点学生说:办学是件大事,那么他办这个学,肯定有原因,那课文里一定讲到了他办学的原因。还有的猜说:既然办学是件大事,那么办学一定不容易,那我猜到,课文里一定讲了他办学的艰难过程……然后让学生带着猜疑去读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学生读书积极性很高,当学生读完一遍后,特别激动,因为自己猜的在课文里到讲到了。接着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等问题,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
教学中,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边读边体会,把理解内容与朗读感悟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体会陈嘉庚崇高的爱国精神,并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迸发出爱国热情。最后在拓展升华情感这一环节,我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学生,现在你想对陈嘉庚爷爷说点什么呢?”学生表现特别活跃。有的说:“陈嘉庚爷爷,你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让我感动。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们就没有这美好的学习环境。您真不愧为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有的说:“陈嘉庚老爷爷,是您一直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为我们建造了一座座爱心学校,让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像您一样把自己赚来的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有的说:“陈嘉庚老爷爷,您真了不起,您热爱祖国,关心祖国的未来。我为祖国有您而感到骄傲自豪!”......同学们的真情流露将课堂再次推向了高潮。
掌声,一个多么平凡的词语,但它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生像是一只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行驶的小船,而掌声好比指挥塔,指引你前进。有人说恩赐能令人感到人间的温暖,那么掌声就是精神上的鼓励,激励着一些忧郁的人。《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本课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要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以读代讲,角色转换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读书,教师的示范读等多种读书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自己寻找感受小英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小英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小英的同情和对小英转变后开心的心情。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在课堂上,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充分领悟掌声的内涵,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二,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在教学时,我由谈话导入开始直至上课结束,掌声多次响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如何及时把掌声献给别人。
声声慢》是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时期的作品,历来为人称道.词中展现的家愁国愁,身世飘零之悲,令人动容.词人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 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可以说整首词都紧紧围绕词眼"愁"字展开.
在 设计本课思路时,我主要是想让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的"愁".通过自读,听名家读,配乐朗读感受本首词主要想表达的情感——愁,然后通过品读,细读来体悟作 者是如何展现愁的,最后探究作者"为何愁"等来展开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词作的愁绪,我结合了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在上课之前,通过西飞一中"漫 步诗林"学习方法交流区,发表主题"如果可以,你最想了解李清照的什么 "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关于李清照个人的信息,然后充实网站内容,设计课堂思路.课堂一开始,就针对大家最感兴趣的内容,让大家自由的在诗歌网站浏览自己想 要获知的信息,并且播放凄美感伤的《声声慢》歌曲,让学生边上网,边受音乐的感染,零距离的走进李清照.上课时播放《声声慢》的配乐朗诵,亦是希望创设伤 悲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到本词伤感的意境中.
通过网络浏览,学生充分了解了词人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的身世.通过知 人论世,学生对于词人为何愁,愁之浓的原因有了清晰的认识. 其次,根据学生鉴赏诗词毫无章法,无从下手的实际,我依然延续了鉴赏词作的一般方法,即知人论世,找词眼,抓意象,希望学生通过本词的学习初步了解鉴赏诗 歌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放在了赏析词人"怎么愁"这个环节上.在赏析"怎么愁"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词人"如何展现愁",即本文的艺术手 法.
但是一堂课往往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因而在上课时,本课课仍有不足. 第一,在听过名家的朗诵,且配乐自读之后,学生对朗诵明显有了兴趣,但却因为时间的缘故,未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展现自己,更是展现自己的理解. 第二,板书虽在课前有所设计,但因为黑板太小,而未能很好的表现,以致学生没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我说"存在缺憾的课堂是向上的动力".尽管本堂课仍有不足之处,但是我相信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修改,下一堂课会更好.
《永远的歌声》这一篇精读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师生间真挚的情感,我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让他们有机会无拘无束的说,在说中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节课的我的教学目标在情感价值观方面设定为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爱,教育学生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这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在指导写法方面我制定了帮助学生学习作者通过典型事件,抓住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方法。
首先,我先通过播放《童年》的歌曲,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出这篇回忆童年的课文,再让学生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们都提出了许多切题和高质量的问题:这是谁的歌声?歌声里有什么?为什么称为永远的歌声?
第二步是让学生对这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童年时“我”和二牛、二兰、石花为生病的老师上山采草药的事,表达了“我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
在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我就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表现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通过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读与悟的训练。从找出我们爱老师的句子和老师爱我们的句子切入,读悟结合,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然后再把与之相关的写作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既感悟了中心又掌握了文章的写法。
第四步是进行课外知识的积累延伸,通过阅读一首歌颂赞美老师的诗歌,再次教育学生要树立尊敬、热爱老师的优秀品德。
最后让好老师走出文中,来的学生的身边。让学生们说说自己身边的那些令人敬爱的好老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写下来。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
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由于个人语文素养有待提高,教学能力水平有限,课堂掌控力不强,令这节课还有很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对语文《新课标》理解不够透,对整个语文教程没有个整体的概念;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亟待提高;整节课都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没有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熟悉教材、教案;课备的不够细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下次能为学生呈现出一堂生动而精彩的语文课。
《一个降落伞包》这篇课文,通过记叙周恩来同志在飞机遇险的危急时刻,将自己的降落伞包让给叶挺的女儿——小扬眉的感人故事,歌颂了周恩来同志临危不惧,将生的希望带给他人,将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格。
通观整篇课文我们可以发现:这篇课文虽然直接描写周恩来同志让伞包的文字不多,只有两个小节,但是就是在这两小节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刻画,寥寥数语就将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舍己为人的品质描写得入木三分。
“学写一段话,写出人物的几个连续的动作。”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而要使学生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无疑首先要能够让学生感悟到作者在写法上的精妙之处。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巧妙呢?结合班级实际做以下处理:
首先出示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当飞机遇险,小扬眉的座位底下没有伞包,急得哭了的时候,周恩来同志是怎么做的?用笔圈画出描写周恩来同志动作的词。2、想一想:从周恩来同志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什么?
经过一番自学交流、学生较为顺利地找出了相关的动词,并体会出周恩来同志言行的崇高、伟大。而后,我指着黑板上的板书问道:“这几个动词间的先后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不能。因为这是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颠倒就不能成立了。”学生们纷纷答道。“那么课文中描写周恩来同志动作的几个词,能否换成其他的词呢?”我又进一步地问道。在片刻沉默之后,有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觉得其余几个动词不能换,但“跨”这个词好像能够换成“走”。”“听了他的话我将“走”字写在了黑板上,问道:“你们是否同意他的意见?”话音刚落,立刻有同学反驳道:“老师,我认为不能换成走,因为当时情况很紧急,用“走”不能突出急切的心情,而“跨”说明步子迈得很大,能突出当时情况很紧急。”“那么用“跑”呢?”我顺势问道。立刻有人反对到:“也不行,因为当时是在摇摆不定的机舱里。不可能跑,否则会摔跤的。”
“对呀,在描写人物的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意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来写,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这样才能写准确,写生动。”我因势利导地提醒到,而这两点也正是下一步,指导学生完成写话的要点所在。
一、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几个几”的表达方法。
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而在课堂教学中,是首次认识“几个几”这种表达方式。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形成对“几个几”的感性认识。例如:
(1)看图
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主题图,引导学生概括:小兔每2只一组,每组就是1个2只,两组就是2个2只,三组就是3个2只……
(2)操作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每几根小棒一组,一共有几组,也就是几个几根小棒?
(3)画一画
每5个圆圈一组,画3组,就是几个几;你能用三角形画出2个4吗?
(4)游戏
根据老师拍手的次数,说说看,老师一共拍了几个几下?
同桌同学一起玩拍手游戏。
让学生运用手、眼、耳、口、脑,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听、说多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感知,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在鲜活的具体情景中初步建立起“几个几”的表象。
二、在现实问题中引入乘法。
通过教材第二个例题“一共有多少台电脑”这个实际问题,自然引出乘法,让学生了解乘法产生的背景。
有关乘法各部分名称、读写方法等数学常识,通过让学生看书自学和集体交流来教学。
本环节的重点是沟通乘法算式意义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尽管没有明说:“一个乘数是相同的加数,另一个乘数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并口述乘法算式的含义。如:
四乘二就表示4个2,为什么其中一个乘数是4呢?因为加数2有4个;为什么另一个乘数是2呢?因为相同的加数是2。
从而使学生对乘法的意义逐步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
三、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乘法计算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通过加法和乘法算式的对比,在强烈反差中,使学生认识到求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达比较简便,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
例如:请学生列式计算9个2的和,看谁写得快。
四、加强对比,避免加法运算的负面干扰。
刚刚接触乘法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加法和乘法混淆。
例如把2个5相加,写成55;把5和4相加写成45;把2乘3的积算成5。
这样的错误是很正常的,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第通过一些对比练习,让孩子尽快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
五、抽象过程循序渐进。
由于二年级学生是初次接触乘法,认识“几个几”,接受新知有个过程。
在教学中,必须通过不同的情境,大量的实例,帮助学生积累足够形象感知,才能让学生领悟到这些不同实例的相似之处,从而在脑中建立起乘法意义。
《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课文叙事具体明白,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一、紧扣字词,理解文本
复习时,我设计了两道填充题,让学生填出带拼音的字,并读通句子,这样既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7个生字,又回顾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紧扣“十分吃力”、“满头大汗”,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满头大汗”,从而感受老艄公用竹篙撑船的辛苦,为下文鲁班的“想”作铺垫。第二自然段我紧扣鲁班的动作“两眼盯着”,“默默地想”,让一个孩子上台来做“两眼盯着”的动作,帮助孩子理解“两眼盯着”就是眼睛一动也不动地看着一个地方。在讲解鸭子拨水时,让学生抓住“往后拨水,身子向前”来明白鸭子拨水的轻快,第四小节抓住“眼睛一亮”再现鲁班思考的过程。
二、演读重点段
课文的第三小节讲鸭子在水中用脚蹼拨水的样子,是鲁班发明橹板的关键之处,这一小节我先用图片让学生认识鸭子的“脚蹼”,然后边说边示范鸭子脚蹼拨水的样子,接着让学生走入情境:“现在你们就是那群小鸭子,你们的手就是脚蹼,快来拨水吧!”学生用手做拨水的样子,同时提醒学生把手并起来会游得更快些,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接着提高难度,请学生带上表情,加上动作来读这一小节,一次,两次……学生的情绪高涨,在游戏中将文本的朗读提高到了一个层次。
三、通过视频解读文本,化难为易
课文的第4小节是全文的重点。鲁班看到鸭子用脚蹼拨水那么轻快,“眼睛一亮,马上找来一根粗木棍”,做橹板的过程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放出来,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明白了橹板的制作过程。
另外,用“竹篙撑船“的吃力和用“橹板摇船“的轻松学生不易理解,这两种场景学生在生活中几乎没有见过,同样通过视频的演示,学生也能轻而易举地明白两种行船工具的好与次了。
当然,在教学中仍有许多不足,对于字的教学只设计了教学“忽”和“安”两个字,低年级的生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时刻以《课标》为基准,研读教材,备透学生,把新课程的理念切实用在每一节课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此次青蓝工程汇报课上,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白鹅》。这篇课文重点表现了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作者用准确、幽默的语言,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方面突出白鹅的特点,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抓住“白鹅的高傲体现在哪”这一线索贯穿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学中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读书、思考、感悟相结合,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理解和感悟白鹅的高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整体阅读、体验文本,感受白鹅的高傲。导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学习本课词语。字词是构建语文学习的基础,识字教学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有助于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也对白鹅形象有了整体感知,为后面学习课文、体验情感做了铺垫。
二、品读课文,感受“高傲”
通过初读,学生初步感知了鹅的高傲,我便用“这只白鹅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将学生带入文本。在体会作者如何感受到鹅的高傲时,我抓住“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让学生做做动作,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在动作中理解了词语“左顾右盼”,初步感受到白鹅的高傲。接着我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围绕“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把感受深的句子划下来,在旁边做批注。这不仅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感悟文本,也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够认真读文体会,并写下感受,达到了预设目标。
在对文本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开始组织学生围绕“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哪”进行阅读感受交流。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了解白鹅叫声、步态和吃相的特点。如抓住“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让学生想象白鹅的动作、说的话,激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把自己独特的体验进行交流,体会鹅叫声高傲。通过让学生将鸭与鹅的步态进行对比读,播放净角出场的画面,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并让学生自己走一走,感受鹅步态的大模大样。从鹅见到人非但不怕,反而咬一口的句子中,学生体会出鹅的高傲。经过读文──看画面──演一演 ──再读文的过程,学生充分感受到鹅步态的高傲。在体会鹅吃相的高傲时,我引导学生感受鹅吃饭时的“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以及鹅吃饭时非要有一个人侍侯不可的“老爷”派头,体会鹅吃饭时的架子十足。在整个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我还将词语积累贯穿其中,达到积累词语的教学目标。
三、整体回归,体验情感
学完课文以后,我出示了一组鹅的图片,并将课文进行串联,让学生整体回顾课文,学生对文本有了感受,读得就有效果。在看图片、回顾课文后,学生对鹅的形象有更深刻的印象,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也对作者所说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有了更深的体会。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一是把课文有趣的地方读一读,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二是观察自己喜爱的动物,为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做准备。作业设计达到积累语言和课外延伸的教学目标。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实践了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设计理念。
虽然做了很多设计和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处理得不够到位。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和处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学习提高。通过这堂课,我也体会到,教学的过程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应是教者、学者和文本间的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把学生的学情作为自己教学新的生成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并根据课堂生成,因学定教,灵活驾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初中的新教师,在新的工作单位里,对于“师师课代表”下的“激情课堂”教学模式还不是很了解。在教学中经过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并且认真阅读校发的相关的学习资料。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使我感觉到“激情课堂”教学的优越性。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我在教学中的看法:
一、分析教材,找出亮点。
美术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集文学、哲学、音乐等等学科为一体的学科,如:绘画中的明暗就是利用物理学中的光学;绘画作品中的层次变化就是运用了音乐中的节奏、韵律;书法就是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等等。对于人教版的初中美术来说,图片较多、文字较少,从整体上来看,多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对于相关的知识讲解不够系统。对于这些,我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提前认真的看教材,反复思考。从教材中找出亮点,也就是说从教材中找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搜集资料备课。这样既不违背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
二、活跃课堂、生生参与。
一个好的课堂要想活跃起来,就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参与。在人教版的初级美术教材中涉及到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结合--探索”等四个类型,这也是新课改的中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这一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欣赏--评述”这一类型中给学生讲解怎样欣赏美术作品?怎样在美术作品中发现美?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步骤;在“设计--应用”这一类型中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关键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这一知识,当场给学生演示等等。在备课时,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到讨论中求兴趣,兴趣中求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三、搞好评价、生生亲自操作。
搞好评价是检测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的尺度标准,通过它可以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在教学中,我常常利用挂图,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亲自讲解、体验,使学生在讲解、体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我给学生做好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在总结和评价中学到更多的书本外的知识。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因为美术具有可操作性、直观性的特点。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遇到操作性的课题,我根据美术直观性的特点,给学生当场演示和操作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到该课题的操作过程,随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操作,如“美术字的写法”、“手抄报的制作”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的掌握好所学的知识。
四、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得到总结。
反思是积累教学经验的主要阶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能够找到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教学中,我常常反思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把这些反思写在笔记本上。从而,使我的教学业务有所提高,经验有所收获。
五、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的修养。
美术包括的知识面比较广,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每课涉及到的知识点,我是通过网络、书籍、相关的杂志等等资源上去搜索相关的知识资料,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努力地做到“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要想搞好教学,就的根据美术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在教材中找到知识亮点。在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做到生生参与、生生亲自操作,做到讨论中球乐趣,乐趣中求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