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教学反思(精选30篇)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就已听过,早先也看过两三遍,有几位老师开课也谈起过这篇课文。而我自己现在也要教学这篇课文在备课时,发现课文后面练习有这么一道问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是不能含糊的。所以,现在备课时我首先要找出这些“充满童趣”的语句来。但是,我课文看了好几遍,却始终没有发现有关“充满童趣”的语句。难道题目出错了,课文中本来就没有这类语句?这是不可能的。就是自己没能找出来。怎么办呢?俗话:“船到桥头自然直。”把其它内容准备得充分一些,这一问题就交给学生,学生肯定会发现“充满童趣”的语句来。
果然,在课堂上我提出这一问题时,学生很快地就找出来,纷纷举手,让他们一说,这些语句果然都是“充满童趣”的。学生轻而易举地找出来,而我却不易发现,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的理解能力不如学生?当然不是。根本原因在于我已是成人,已失去童心,所以发现不出“充满童趣”的现象。于是,我颇有感慨:人人在盼望长大,渴望成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失却童真。儿童的世界新奇而美丽,充满惊异和乐趣。可是,对我们多数人来说,等不到成年,这种锐利的目光,爱一切美丽的和令人惊奇的事物的天性,就已经迟钝,甚至丧失殆尽,这真是我们的不幸。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真诚地相信,对儿童来说,感觉比知识更为重要。
这次制作的微课内容是最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课《雨的四季》中的一个知识点,主要讲述文章的写作思路,这也是这篇文章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
这次制作,可谓是大费周章,从一开始的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录像、录音、剪辑,整个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三位老师共同参与,制作中间有不断地修改,不断重来,前后共费时一周,可谓是“大制作”了。
以往我们制作的微课形式主要是录屏,或者手机录制纸质材料。而这次我们采用的是课堂实录的形式,根据我们设计好的内容和课件,在一个班级进行授课、录课,视频中除了以往录屏微课讲解清晰明了的优点外,还增加了学生的分析、回答,使观看微课的学生在学习时既有自己的理解,还能得到其他同学的启发,比单纯的录屏微课效果要好很多。
这节微课优势很强,但是仍发现了不足之处:一是学生在观看实录式的微课时,会因为视频中学生的活动分散注意力,不如观看录屏式微课时专心;二是视频中有学生在思考,在回答,观看微课的学生反而不能自主思考。
这节微课虽然制作艰难,也有不足之处,但实际的运用也给我们的研究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
1亿有多大是第一单元学习结束后的一节综合应用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有多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一、 重研究方法的训练与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以“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为研究素材,把教学重点放在了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方法的训练上。“怎样才能知道1亿张纸的厚度?”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研究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呢?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出:可以先测量一部分纸的厚度,再由部分推算出整体是多少。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这种思想,学生再遇到像“1亿粒米有多重”、“一亿枚硬币摞起来有多高”这样的问题,便可以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引导学生组织探索,合作交流。
新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本节课的主旨,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一亿有多大。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活动小组的结合,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切实给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
三、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中不仅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教学思想方法。如一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测量一百张或一千张纸的高度,再推算一亿张纸的高度;一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以测量,就以测量一本书的面积,在推算一亿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有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教学反思:这节活动课,我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猜测、实验、推理等过程,自主完成研究活动,从而充分感知1亿这个数有多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一开始上课,我设计了猜想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我根据儿童爱猜的心理,让学生猜想1亿有多大。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不同,对“ 1亿”的猜想也是各种各样,这些猜想大都是凭感觉的,甚至是随意猜测;有的学生说:“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小山那么高吧!1亿粒大米能装满一个房间吧!有的学生说:“大米粒太小,能装满一个衣柜吧!”还有些想法不合实际,但我并未扼杀学生的想象,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满足,使他们在想象和争论中激起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给学生10条鱼,不如教给他捕鱼的方法,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更注重让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1亿张纸的高度无法测量,学生想到可选100张或1000张纸来测量高度,再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1亿本书铺开的面积难测量,就测量一本书的面积,这样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一步一步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领悟,由局部推算整体的研究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活动,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积累了许多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加了学习成功的经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1亿有多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1亿有多大,那么,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有的学生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稿纸、有的学生准备米粒、或一定数量的1元硬币……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准备的东西自由结合成活动小组,各组研究内容与活动步骤的确定,具体实验的进行等,我都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交流,由小组合作完成。事实说明,学生的内在潜力是很大的。通过实验他们推算出了:1亿张纸有6000多米高;1亿本数学书的面积约315公顷;1亿粒大米约1吨重……。学生通过实验推算出了结果,但这些结果比较抽象,很难想象出来,我适时出示了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与实验结果进行对照,学生不禁唏嘘一片。一亿张纸摞起来竟然有3个多王屋的天坛峰那么高;1亿本数学书有74个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学生直观的感受了1亿的大小。整节课,我让学生去实验、去发现、去探究,切实给了学生自主活动的平台和空间。课中我有点遗憾:就是当有学生问用数学书整本数的页数研究的问题,我却说: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我如果再放手一点,让他按自己的方案研究那课应该更精彩,亮点也会更多的吧!就是确定研究方案、载体、方式这一环节没能与学生深入讨论,大胆让学生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研究,今后要多灵变,灵通些,课上得更好些。
《将相和》一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个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去读、悟、演,写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
蔺相如和廉颇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辉的人物。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理解廉颇这段话,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这课的教学中,用这句话统领教学,全课教学的思路清晰:“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先让学生理解这句话,之后练读这句话,注意让学生读出不服气的语气来。学生体会到了廉颇的想法后,问学生: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当上了上卿,你们觉得他说的对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说出了哪些话,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蔺相如的语言来。于是学生们动手在文中找出蔺相如的语言,自由汇报,体会、理解人物的品质,最后回归到廉颇也认识到自己错了,从而负荆请罪。这么设计,脱离了繁琐的分析,给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中,我结合预设的学习目标,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课后,我意识到:这堂课中,朗读指导没有体现层次性。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第七自然段时),必须要充分地学生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与评价,才能体会首都人民的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离不开教师的指朗读指导。
同时我还发现朗读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一篇文章只要朗读得有感情,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思想感情,教师要指导学生的朗读,少不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极有帮助,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的范读十分的重要。
回想自己以前对诗歌的教学,基本上没有这么精细过。换句话说,以前教学诗歌主要是就诗歌论诗歌,要么简要讲解诗意及情感,要求学生背诵;要么是我句句赏析,学生动笔批注,不敢放手让学生动脑赏析。而今天教此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我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一是让学生交流关于李清照的资料,为学习该词作铺垫。二是让学生自由吟读,赏析一句话。三是让学生自我商量朗读处理方式,课堂上出现了亮点。四是让学生自己回顾赏析的方法,自己总结表达愁绪的写作方法。
可以说,一切是在我的引导下进行的,但一切又都是学生自我完成的。本节课,我差不多成了一个听众。
原来,我以前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不过,为了这节课彻底地交给学生,我还是在前两天学习诗词的时候,用心良苦地作了一些铺垫的。例如,让学生学会根本诗歌描绘画面,学会作相关诗句近似联想,学会品析一个妙词等。正是因为在前面课堂上已经略有接触,所以,我让他们赏析时,先把钥匙交给了他们,他们终于在摸索中打开了大门。
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本课至少有这样几个收获。
一是了解了李清照其人,并感受了她的艺术特色。
二是学得了一点赏析诗词的方法。
三是积累了一批写愁的名句。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人教版教材中的内容,美术表现是本课的主要任务。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来的独特艺术形象。它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材中收取部分龙的图案,通过学生认龙、画龙、做龙、玩龙,让学生去了解龙的造型和特点,体会龙的精神和文化。
龙是我们非常喜爱的一种形象,但它复杂的外形特征让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用绘画形式表现有一定难度的。本课应定位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认识和感知龙的形象,了解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从关于龙的起源故事,到有与龙相关的一些表现方式,逐步提高孩子们对龙的感性认识。并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增强一定的理性认识,感知龙的一些形态,尽量保持孩子们的兴奋点,维持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动手表现出自己对龙的综合感知。使学生逐步感受到龙的文化和龙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并使孩子们的对祖国更加的热爱。
龙是中国民俗传统的吉祥动物,赋予神气的力量,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在教学中,利用龙的特别形象教会学生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龙的形象,如:“头大、爪大、尾大、鳞片”花纹众多等。在制作中,利用不同的废旧材料和彩纸,采取剪、贴等方式做一只有趣的小纸龙。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合作探究的能力,为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拓展了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但一堂课下来,学生在朗读练习略显不够,而且不到位。虽然教师在教学设计当中有设计如: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读、齐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但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实施与落实,造成了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没解决的尴尬局面。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愉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我更加明白了知识目标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会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向前迈进。
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同时感受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树立一种大数学的教学观,这就要我们的教学空间开放,不仅要在课堂教学时努力体现从问题情景出发,建立模型,应用与推广基本流程。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逐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例如:课前的调查与实践,课后的数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写数学笔记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和应用数学。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今后一定要多参加其他教师的观摩课,在观摩时应该多分析其他教师是如何组织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这样组织教学?假如让我来上这节课,我的课堂环节和课堂效果与他们的课堂效果比结果如何,他们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有哪些失误之处可以改之。如果遇到课堂偶发事件,我会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他的教学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效果。
另外,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如果每次都是简单做一做,学生很快就会有厌烦情绪。所以在引导学生这样做时,要给予其恰当的鼓励和启示、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这样做的好处,使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示,并在后面的学习中有成功感。所以要大力表扬那些认真思考的同学,如对于一道难题,不管是自己解决还是和别人共同解决出来的,我都会让学生理清一下思路,思考这类题的解法,如果学生不会解,听老师讲解后明白了,我会让学生反思一下原因,为什么当时不会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只有对自己进行反思总结,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使学生领悟生活和学习思想、方法,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以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但是恐龙毕竟是在地球上消失了几千万年的史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如果只凭借一张嘴、一支粉笔进行教学,很难使学生充分感知课文,领悟情境,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究竟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能够从一开始就对恐龙有个大概的印象呢?为此,我鼓励学生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然后把资料打印出来或者重要的记录下来,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恐龙的知识。借助网络资源,查到了关于书中各种恐龙的视频,并和同组老师制作了《恐龙》的课件。竭力再现史前恐龙生活时代的场景和意境,力图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生动、真实、亲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过程中我先带学生学习两种恐龙,然后给学生发的设计表格,让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剩下5种恐龙,上台汇报。但是效果却不好
原因如下1、学生第一次学说明文,对说明方法不了解,但是我再讲了两种之后,就放手了,学生自学起来很吃力,因此失去了积极性。2、我用了一个固定的表格形式让他们按此汇报,限制了孩子的思维,然他们失去了自主性。看起来我在放手,但还是让他们按我的思路来走。3、对抽象的说明方法强调太多,本只要他们了解就行,我却要求他们掌握,结果超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课堂上发言的人很少。4、因为教学环节的问题,让课堂时间不够用,课没有讲完。下课后,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评课,让我找到了解决方法,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应该有所改变,比如:可以跟着学生的兴趣走,问学生你对那个感兴趣,让学生说,抓住几个指导,剩下的让他们自己找特点,认识7种恐龙后,统一让他们找说明方法,一带而过就行,不用浪费太长时间。这样相信会节省一部分时间,课堂各环节时间会安排更合理。
经过这一课,让我又有了更多的认识,更多收获,也意识到自身经验的不足之处,希望以后有更多的磨练,在磨练中进步。
《说声“对不起”》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和我”中编排的一篇主体课文。学习本单元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成长,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去关注集体,关心他人,克服缺点,不断进步。《说声“对不起”》这篇课文是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的一件平凡的小事。主要讲“我”不小心用手中的铅笔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
课文共9个自然段,以第一人称叙事,语言朴实、直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将心比心,理解小作者当时的心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的效果。
第一环节: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先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都会用哪些文明用语?并说说这些文明语言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为学习课文时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作好铺垫?然后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深入学习课文内容,懂得道理。《课标》指也:“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课堂上让学生默读第三至八自然段,了解陈刚的心理变化。讨论:刚开始,陈刚说不出口,后来大声说,是什么力量让陈刚这样做?
第三环节:联系实际谈体会。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再现生活情境,加深印象。但在此环节也有学生提出:课文所讲的起因,是因为陆叶突然撞了“我”,才会造成“我”一挡,后果把陆叶的下巴划破了。为什么“我”要道歉?这个暴露学生相处中经常出现的事情,以及他们的处理方式。也许学生就是认为,别人先动我,我就应该还手。这时,我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他们发现陆叶“突然”撞“我”,“我抬手一挡”是本能反应,而此时“我”“正在练字”,手中的铅笔划破陆叶的下巴,确实出于无意。从事情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其实两个都没有错,但结果却是陆叶受伤。那么不管是否故意,受伤因“我”而起,“我”就应该向陆叶道歉。
面对这样的理解,或许有的学生还是不能接受。但孩子的成长,一定要过这一关——从“我”走向“我们”,学会与人相处,主动与人沟通。
我认为所谓的“单元导读课”实际上就是每一组课文学习之前的“入门课”或者“铺垫课”。用电影中的行话说:单元导读好似电影首映式,精彩镜头给你看一段,主要人物出场见见面,为的就是抓住你的心。我们腾出一节课的时间,老师以引领的方式带领孩子到“本单元”里走一趟。大致浏览一下本单元的所有内容,明确其单元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建立单元整组的学习意识。带着这种意识学习,对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本单元大有好处,还可以满足孩子们先睹为快的心理,引发阅读期待,为课文学习做好准备。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本单元的学习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单元导读课对我及学校的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这课到底具体怎么实施,环节如何设置,教材处理到什么地步,都是单元导读课所要关注的问题。本单元的主题是 “以诚待人”。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教他们以诚待人,并对孩子们的成长有所启示,所以这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充满期待的、是非常有趣的。那么“导学、激趣”就是本单元导读课的重中之重。其次,单元导读课要注重整合性。整个教学环节都是围绕着“以诚待人”进行的:由讲导读引入本单元;让学生统揽教材看一看本单元都有哪些好故事;找到一篇最喜欢的故事读一读,对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哪些语句让你感受最深?这些都是围绕着本单元的专题来进行的。所以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环节还是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无完美,所以这节导读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商榷。首先在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到“ 阅读本组课文,理解重点词句和段落,思考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可是我在引领学生完成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的时候,却忽略了“重点词句”这一重要的目标,只提到了“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
通过这节课,我对单元导读课有以下几点认识:1、单元导读课要区别于讲课,单元导读课要在于导,让学生全方面的把握本组课文,对单元主题和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浅尝辄止,区别于讲课。2、单元导读课和单独课文一样,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每组课文都各有特点,单元导读课就要根据课文特点来进行设计,导出特点,导出味道,这样才能达到导读课应有的效果。
“单元导读课”,是阅读教学的前奏,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也是我们必须一直探讨下去的。“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反复做;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去做。”也许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人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下了一丛玫瑰,“他常常去松土、浇水”,期盼玫瑰早日开花。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时,小鹿因跌伤了脚不能走动而没能看到玫瑰花。课文围绕“小鹿的玫瑰是否白栽?”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引发思考。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在这个过分崇尚自我的社会中,这篇课文的教育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这一层深意,我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森林中见过小鹿玫瑰花的小动物:“听了黄莺和微风的话,很多小伙伴也赶来了。你看,我们也看到闻到小鹿的玫瑰花了,我们会对小鹿说什么呢?”创设情境,说话练习。课堂上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小蜜蜂”说:“小鹿,我采过你种的玫瑰花的蜜,可好吃啦!现在想起来我的嘴里还甜甜的呢!”“小蝴蝶”说:“小鹿,我见过你的玫瑰花,可美啦!每天我们都要到玫瑰丛中跳集体舞,大家都说:‘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小兔子”说:“小鹿,我戴过你的玫瑰花,朋友们都说我是森林中最漂亮的小兔子!”……孩子们拥有的超凡的想象力是他们最大的财富,只要我们努力挖掘,就一定能收获惊喜。
精彩的回答已给“小鹿的玫瑰是否白栽?”这一问题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不需喋喋不休地说教,孩子们已能深深体会到小鹿的玫瑰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给人快乐的同时,小鹿也收获着快乐。
本课教学我通过“攥”和“仍”两个看似简单的动词统摄全篇。在认读生字中,出现“攥”和“仍”,通过做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两个动词。然后,根据这两个词,整体感知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接着从“攥”字进入文本,去欣赏湖水美丽的景色;从“仍”字出发,去了解那个小孩对湖水的破坏。最后吧“攥”和“仍”这两个动词连到一起,让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去发现其中的意蕴。
1.以文本为依托,采取多种方式充盈学生心灵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抓住重点句,联系上下文,联系插图,联系生活积累,想象湖水里倒影的景象,来丰富文本的内涵,使文本变得具体、诗意而具体起来。学生想到了倒映在湖中的山石、花草、树木、飞鸟、游人,以及小鱼,并想象着这些来朗读这个重点句子,使文本活跃在学生的脑海中。紧接着扣住一个“仍”字,让学生想象扔进香蕉皮的湖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再一次勾勒湖水的景象,与前面的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两幅截然不同的图画在学生心中形成反差,足以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2.在语言、情景的对峙中启迪学生智慧,完善学生人格
本节课通过对峙来震撼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攥”和“仍”的对峙,让学生比较、发现,学生的思维如泉涌,“跳起来摘桃子”,发表了十分精彩的看法。通过“仍”前后湖水景色的强烈对比,形成理解的张力,震撼这学生的心灵,达到了学生心灵与文本和谐共振的境界。
《气温和降水》这一节内容需要三个课时,我讲授的是第一课《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气温资料(包括气温表格数据和气温曲线资料),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在准备授课时,就觉得这节课要上好很难。
一方面,气温表格数据和气温曲线资料,本身就很枯燥。要让学生从这些枯燥乏味的数据和表格中,读出气温的变化规律,我的做法是:1、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在教学中尽量渗透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如,在讲解日较差的时候,引用同学们都知道的诗句“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另一方面,这节课容量大、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有限,要讲透彻很难。比如:日最高温、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的原因分析,为什么南北半球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相反,海洋最热月最冷月出现的时间都比陆地要晚一个月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节课,需要做出的原因分析还有很多,比如,为什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为什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上海陆气温不同等等。但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只对前面三个进行了原因分析。在进行分析时,也是尽量围绕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展开的。比如,去海边游泳,中午时是沙滩气温高还是海水气温高,晚上呢?1月份我们即将迎来的是寒假还是暑假?澳大利亚的同学们呢?
当然,不管多么枯燥乏味,不管多么难于理解,只要用心去准备,多搜集各方面的材料,每节课都有它的突破口,每节课都可以上得很精彩。这节课,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既渗透了“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的理念,又恰到好处的运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问题设计逐步加深,环环相扣。让学生利用前一个设问中所掌握的知识点或读图技巧解决下一个知识点中老师的设问。
3、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进行有效教学。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空间性、运动性,将“气温的日变化曲线图”、“南北半球气温的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等静态的地图转为动态,做到了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设问、以图释疑的地图教学。
本节课的不足主要是:有效提问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1、问题设计过多,出现“满堂问”想象。
2、由于时间关系,提问后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3、出现了个别目的性不强、过于简单或难度较大的设问。
这篇小说的篇幅虽然比较长,但内容却很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所以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由学生当堂诵读一遍,完全可以理清故事情节。另外,学生在读时就加进了自己预习时对人物的认识,将这种情感转化为读书时的语气,那么听的同学在看课文的同时也听了其它同学的看法,产生了对课文内容的比较认识,我认为这点也达到了宋体欣赏文学作品,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再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段,并说明理由,这有助于学生再次浏览全文,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由学生独立进行,自由发言,这样更容易听到更多不同的见解。但鉴于学生个体差异,所以在最后的 课外思考练笔环节,让学生用笔阐述自己的看法。可以弥补大班教学中无法顾全每个学生的缺陷,当然,这就需要课后的落实,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之,上完课后,学生的发散思维给了我很大启发。语文课堂中的文本就是件艺术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来认识它、评价它,然后得到自己知识的充实和思想的进步。这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如果分割来分析,就会破坏它的整体美。
《草丛中》是湘版美术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本课在美术中涉及到造型表现领域,以线描的手法进行造型活动,通过观察描绘小草的形态,并适当想象添画。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写生,让学生了解植物因种类、生长速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高矮、强弱、粗细、大小、翻转等形态变化。在一片草丛中,植物的排列有前有后、遮挡穿插关系。教学由欣赏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四个环节组成,引导学生对单棵草、多棵草、和草丛特征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观察、记忆、想象的形式表现不同草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草。在课堂中,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引导学生体会画家是如何用绘画语言表达对草的主次关系、疏密关系,以及近大远小的关系的处理。
另一方面,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我把全班分成了四组,每一组有自己的一块领地,在本组的领地内“种植”一块草,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作业效果也特别好。
不过,教学中也留下不少遗憾,例如教学中引导学生注意线的疏密组织;用线处处都密,必然主次不分;用线处处都稀松,画面必然空洞;用线有疏有密,画面才有节奏感。
《蒲公英的种子》是一则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蒲公英的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他们的命运也各不同,从而告诉人们做事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时,有必要听从长辈的正确教导。
新课标“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发展”的基本理论,以尊重学生情感,张扬学生个性为立足点,围绕“读好书”这一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通过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依据阅读教学特点和低年级学生阅读的认知规律,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以读代讲,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文本读正确,把自己的感觉读出来。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如: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创设朗读情境,指导学生朗读:这些蒲公英的种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他们要到广阔的天地中去,也许要到天涯海角。如果你们现在都是蒲公英种子,一阵阵风吹过,你们飞到了天空中,朵朵白云从你们身旁飘过,你感觉怎么样?教学中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生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出来。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读进去――理解课文,读出来――表达情感)。
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根据制作的需要去主动的观察龙的特征,对用彩纸剪圆装饰的龙的形象充满了好奇。在简单有效做法的引导、鼓励下,孩子们很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通过与孩子们解决这些问题,教学的重难点得以更好的突破。同时,在活动前,我为幼儿准备好了龙头、龙身、龙尾、龙脚。让幼儿在鲜艳的色彩中,激发对制作的积极性。
本次活动,我通过观看舞龙表演引入活动,让孩子在舞龙的特定意境中,感受舞龙的热闹氛围,为制作龙产生欲望。美术教学活动是在教师设计的特定情景和一定的生活空间里发生的。教师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情境,让教学活动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幼儿的投入感和参与感引发学生对鲜明形象的感知和探求本知的激情,对整个学习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教育中,主要起着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同时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的作用,让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以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力,并由此提高他们自由表现、表达的技巧和能力。幼儿园美术活动中,以幼儿为领导者,幼儿自由欣赏在先,教师引导在后、运用多种感官、巧妙清晰的提问方式,是增强幼儿趣味美术欣赏活动中有效引导策略。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中班美术活动《中国龙》。龙是中国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象,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有关龙的文化、知识有很多,我选择了用彩纸重叠剪圆,装饰制作龙这个活动形式,以点带面,体会中华人民的创造智慧与表达的美好愿望,走进中国的龙文化,感悟中国龙的昂扬精神,并以最后参与创造表现中加深体会并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阅读的主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作者从哪些方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最欣赏的是哪一方面,说出欣赏的理由;作者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写白杨树的外部形态时,具体从几个方面去写的,各写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涵义;想一想四个排比反问句的含义是什么?白杨树象征什么?以上的教学环节,既抓住了重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不断的动脑、动口、动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学习创造性也显现出来了。
“认识垂直“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第七册的学习内容,,《认识垂直》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的相交与平行的基础上安排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基础之一。教材以生活场景为素材,抽象出直线相交成直角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认识互相垂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情境,体验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通过自主操作与合作交流,学会用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垂直现象,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对图形产生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一、 在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出发,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一开始给学生呈现生活化的校园照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通过画面欣赏、分类辨析、勾画特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身边的垂线,生活中的垂线,感受到自己在学习有用的数学,在学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做中学数学
“做中学”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做中思考、做中质疑、做中学习、做中得到发展。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垂线,让学生在摆垂线、折垂线、画垂线时经历创造垂线的过程,同时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垂线的特点,加深对垂线的认识,使亲身体验创造过程,在做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三、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
在本节课我始终坚持让学生在交流探索中学数学,而不是直接
教给学生答案 ,在引导学生画垂线时,我不是直接教给学生画法,而是先让他们自学课本,然后在探索与交流中掌握垂线的画法,在交流于探索中体会垂线的意义、掌握画垂线应注意的问题等,从而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在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有时不是很主动,农村的孩子胆小,口语表达不清晰,致使很多学生习惯于全班答,但我坚信,只要我有这种意识,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主动,更积极。
同时,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在时间的分配上做得不够好,在教学认识垂线的部分用的时间过多,导致在“画垂线”的部分时间很紧,练习的时间也不够充分。还有在一些环节的讲解上也有所欠缺。
我上了一节公开课是《夜归鹿门歌》,这篇课文是孟浩然的代表作,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在备课时,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找不到一个切入口,最后,以单元目标为切入口,这个单元的目标是“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据此。我设计以下的教学环节。
以李白《赠孟浩然》诗中的前四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导入,先入为主,让学生对孟夫子及其隐居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讲“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三部曲方法。最后围绕此方法设计了四个问题。自我感觉不错,一气呵成,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但是等我讲完这篇课文,发现问题多多。
第一,问题设计有点概括化,第三个问题“展开联想,引用意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山中的画面,江边的画面,并概括画面的特点”,在展示点评学生作业时,发现好多同学仅仅是将课文内容翻译了一篇,并没有自己独特理解的含义。我在此也没有提示学生对意象添加适合的形容词修饰,感觉这个环节有点流于形式。
第二,老师的讲解太感性,第四个问题“在这两幅画面中,作者喜欢哪一个画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尽管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好,但是总感觉空落落的,原来老师在这里缺少具体的补充,比如“忽到庞公栖隐处”这句中的“忽”字的解释不到位,一句带过,应该重点讲讲,“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忘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应以的情趣。
第三,“惟有幽人自来去”这句话中读出了孟浩然看似洒脱隐逸生活背后的无奈与失落。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感情,除了提供几则关于孟浩然求仕的轶事外,还应该联系孟浩然的另外一首诗《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前两联描绘洞庭湖壮丽阔大而充满活力的景色;后两联抒情,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这样一联系,同学们对孟浩然的理解更加深刻,知道孟浩然原来的初衷也并非做一名隐士,而是积极博取功名利禄。在唐朝,文人们通过正常的科举考试得不到功名利禄时,往往选择了隐居。一种隐居是真隐居,过着与山林禽鸟为伴的生活,与世无争;另一种隐居是假隐居,即希望通过隐居这样的方式得到世人的赞赏,皇帝的认可,然后图谋一官半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终南捷径”。孟浩然的隐居应该属于后一种。他想得到官职却得不到,他想受到当局者的关注于是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是迫不得已,并非是一种自然率性。这样我们就越能理解孟诗这一句“惟有幽人自来去”背后的辛酸、落寞与孤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环节一个重要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好好地备课,而且还要备得好好的,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只要好好挖,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指导学生朗读每一个自然段时,我尽量摈弃烦琐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尽情地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听过东园小学老师上的一堂课以后,我认为在教学第一段的时候可向她们学习,拿两个鸟蛋让学生玩一玩,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体验文中小朋友对鸟蛋的喜爱之情。
教学第二段的时候,我让学生用“鸟妈妈这会儿一定( )”这个句式说话。这既是对“焦急不安”一词的理解,也是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自然过渡到第三段,急着要把鸟蛋送还。
在教学第三段的时候,我特意抓了“捧”这个词语,这个词似乎与第一段“小小的”一词互相矛盾,但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马上抓住了妈妈的话“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有个孩子还说“我现在手上捧的其实就是两只小鸟,也是两个小生命!”孩子能作这样的回答可见他们已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
本课教育学生保护鸟类,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在学完课文,理解课文后,我又给学生读了一则“鸟儿知多少”的课外资料。课后,我认为拓展的度不够,还可以设计一个让学生续编故事的练习,以达到情感的升华。
《飞夺泸定桥》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红军夺取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的战斗过程,表现了红军团结一心、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先写和敌人抢时间;接着写巧夺泸定桥;最后写夺下泸定桥。全文紧扣飞夺二字,重点写了夺桥的困难和怎样夺桥两部分内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为:
1.紧扣“飞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2.认字10个,写字6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立识字。
3.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事件的方法。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积累,与文本的情感内涵相距甚远。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去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故事及有关图片了解战争。在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质疑课题,有的学生提出了“课文为什么要用飞夺呢?红军为什么要夺桥?等等,接着让他们交流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并结合课合课文第1.2自然段了解故事所发生的背景。在教学时,让学生自由读、默读、小组读等方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红军为什么要抢时间,他们是如何进行抢时间的以及夺桥时碰到了哪些困难。接着自读找出“飞”和“夺”的相对应段落,然后,再分别找出每个部分的重点词、重点句子,标画出来;再组织在小组里交流,体会红军面临困难、艰险,感受红军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精神。最后运用多种方式熟练地、有感情地指导朗读。
回顾上课的内容,发现自己在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以及细节上处理不当,比如当学生理解了“飞”就是速度快的意思时,我就应及时追问,在文中指什么?让学生答出在文中就是指红军必须快速前进,抢在敌人之前到达泸定桥,顺势板书“飞速行军”。为后面节省时间。再比如在初读小结时没能说出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应点明。
今年五月,我参加“双优”课,讲高一历史“罗斯福新政”这一课,课标是列举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若按教学三维目标又可分为若干小点……不管从考试看或从其在历史的影响看,这一课都算是很重要的一课。而我班同学历史科基础普遍较差,绝大多数同学对初中阶段通史内容几乎没什么印象,现在上课几同于初中高中内容一起上,既要了解掌握最基础概念、知识,又要进行相对深入的分析,还要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等。如何从班级实际出发,在45分钟里达成课标要求,让学生记住重要的、基础的知识,理解相关内容……我做了一点尝试。
在讲罗斯福新政五大方面措施的内容时,我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理解新政内容:
首先质疑思辨:罗斯福当选总统以后,用什么药方来救治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
有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做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角色扮演: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
通过角色扮演既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的组织能力,我觉得这一点是最可取的。
把握好教材是基础,处理好生成与预设是关键,这是我上完了这节课后最大的收获。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而练习课常见的形式单调、内容直白、活动平淡、学生积极性不高,需要用好多时间来算啊写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探究思索能力。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选择了充满生活原味、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从谈话激趣引入,口算突显计算方法,涂一涂明算理,到各种变式计算,综合应用,让学生在算一算、说一说、想一想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白分数乘法的算理,知道分数乘法从生活中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无疑使学生变得爱练想练。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这就是对教学的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 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差异和教学的开放,使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和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时候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预设和生成是讲好课的两个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课堂教学往往显得过于严谨而周密,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这一点是预设的优点,同时也是预设的不足之处。虽然预设是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上好课的决定条件,更不是上好一节课的唯一条件。教师预设过程中不能充分想象课堂当中所发生的一切,必须随时的发现,甚至是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在学生涂一涂理解分数乘法算理时,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图示方法,而我只认同自己头脑中预设的那种,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性的,学习结果的呈现也是多样性的,开放性的。
2、教学中,过分依赖于课前的预设,丢失课堂中及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没有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数学素养的方向转化。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强化学科知识,深刻领会教材,用好教材,处理好教材,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1、 兴趣引领课堂
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善于捕捉他们的兴趣点,学习的过程才会变得轻松而快乐,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整堂课我把学生熟悉且喜欢的动画片的人物阿凡提作为主线,如“品尝”阿的特产,接受阿的考试,聆听阿的小曲儿,唱阿的歌曲等等,阿的机智幽默的形象像烙印一样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2、 活动丰富课堂
在教学中来,我用各种手段丰富教材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中乐、动中学。如寻找小曲儿中的“水果节奏”,让孩子们边聆听,边思考,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为孩子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学起来就会很轻松。另外,我还经常采用非音乐的教学方法,把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音乐与文学、音乐与身体运动等很好地结合起来,把这些多样的方法统一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如这节课就将音乐与社会,舞蹈融为一体,唱维族歌,跳维族舞,知民族事,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爱什么颜色》是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主题课文,是一首小诗。诗歌语言简练,相同的结构段式勾勒了三幅绚丽的色彩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教学这课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课文。通过师生接读、男女分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们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了“我的心”,明白了“我的梦”,知道了“我的理想”。同时也在朗读中无痕地记忆了诗歌。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在学完诗歌后,我还让学生自由地讨论交流自己喜爱的颜色及原因。在学生畅所欲言中相应指导,为读写小诗做好铺垫。在学生理解、体会诗歌内容意境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仿造本课诗歌再编一段。我指导学生在充分想象,充分“说”的基础上再去“写”,并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鲜活的事物去描绘。虽然学生的思维局限在“金黄”,“白色”,“粉色”,“黑色”几种颜色中,但发言充满童趣和想象力,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便诞生了。
我喜欢洁白的颜色,
因为——云朵是洁白的,
鸽子是洁白的,
将来,我要当一名医生,
为病人解除痛苦,
我穿的那身神圣的衣裳
也是洁白的。
我爱洁白的颜色,
因为——白云是洁白的,
雪花是洁白的,
我生活在农村,
我的心灵也是洁白的。
黒格尔曾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能使眼前的形象得到延伸、充实、丰富,是一种生动的审美再创造。语文是科学的,是学生的思维之剑,那么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想象,无疑是培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让学生仿编小诗,既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不同形式的仿写,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许多实用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语言,为他们今后的构思提供材料和模式,从而打下比较扎实的写作基础。
因为诵读花的时间过多,对于“情”的内涵和多种“情”之间关系的分析欠详细。部分学生对苦情、恩情、忠情、孝情、亲情等“情”内涵的理解欠深入,思考探究展开略艰难,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较好地体现。“情”虽动人,课堂气氛却不够活跃。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指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教”是为“学”服务的。上好一堂语文课看似容易,实则不易。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入点,要善于抓住课堂的突发思维,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让学生有机会说话,有话可说。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大胆地展示自己,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