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支教心得(精选12篇)
淄博师专信息系“三下乡”活动十天的支教活动已经结束了,通过此次支教使收获颇丰。
首先让我第一次勇敢的站到了讲台上,这对于我是以前从来不敢想的事,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做一名老师,其原因则是我一见这么多小朋友便会害羞紧张,在没有上课之前我就一直在不断的去修改ppt就是为了给这些同学们能多科普一些无人机的知识,在上课之前我非常非常的紧张后来在通过和其他同学之间的沟通使我的心态得到了平复,上课时也随着一开始的紧张慌乱到后来的从容有条理,本来打算50分钟的课也上到了接近两个小时,通过此次活动使我做了从来不敢想的事情也得到了锻炼。
其次在与这些小朋友的接触中使我不断的真正理解了教师两个字的含义,虽然我不是真正的师范生,而且从来也没有想过未来作为一名教师的思想的到了改变,这些小同学其中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面貌是不一样的,这样你就需要用好几种精神面貌去面对他们,通过对他们一点点的了解我学会了怎么去处理每个孩子身上的问题,有的需要你去好好的讲道理,有的需要去用一些规矩去约束他,有的需要去用奖励的方法去来督促他,我也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是亦师亦友,同时跟他们在一块说真的我感觉自己变年轻了,感觉回到了自己小学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想参加都想争取好成绩,同时他也让我感到了社会不断在进步现在的小朋友对于一些科技类的东西有了一些小了解,相对于我小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这也是我们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证明
最后我们13名同学在一块共同生活了10天里,这10天里我们精诚合作,互相帮助,每个同学都积极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当一个同学有困难时其他同学都会不惜辛苦的去帮助其他人,有什么活同学们都一块去做,这让我感到了出发之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记住你们是一个团队,每个人不能单独行动”这句话即是表示了保证我们每个同学的安全,同时也我们能我们做事更快、更好、更全面的保证,团队合作的的力量完全大于个人的力量。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支教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会说支教没有那么神圣,我们不能在短短的十几天教会他们什么,也不会改变他们多少,我们带给他们的可能只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与回忆,让他们能认识来自石马镇之外的我们,能拥有一份特殊的友谊,能感受到我们给的温暖和关怀。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的关爱可能会在他们心里泛起涟漪,最起码让他们觉得生活的美好,让他们更好地向前,能让他们带着被爱的心继续生活,这就是支教的意义。可能收获的还是作为支教者的我们吧。对自己的历练,学会克服艰苦的环境,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好心态,这些都是显性的收获。我想说的是,支教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心态,让支教者们的爱心扩大,我们学会了去爱去包容,学会爱别人时,我们就学会了更好的生活。
7月7日,支教过程已经进行了三分之一,虽然今天没有我的课,但是在走廊的时候,即使不是自己教的学生,都会亲切地说一句老师好,嘴上还挂着微笑,顿时让自己的疲惫感消去。逛了一下课室回来后,针对上一节英语课同学们所出现问题,自己将备课方向转向同学们的弱点,并准备相应的练习给他们巩固。自己还被小伙伴通知,需要在主持课中挑选出自己认为有能力的队员,为我们最后的晚会主持,这也让我备受压力,如何找出一队男女,培养他们的默契,在台上能保持微笑为大家主持,站姿问题等等,自己也绞尽脑汁地去想突破难题的办法,毕竟那晚会各节目都是各小老师辛辛苦苦地带着同学们一起排练出来,自己培养出来的主持人也应该是舞台上的亮点。
下午则依旧是第二课堂,自己也伴着好奇心去逛了一下,首先是故事会,同学们都充满着热情在讨论着故事情节,再到歌唱班,追求着音调,感情,整齐,同学们也跟着小老师的教导,一句句练,也给我感觉到,比起前几天,他们没有那么拘谨与腼腆了,自己也很期待同学们最终的大合唱,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舞蹈班,小欧老师反复地放着教学视频,让她们找到节奏点,然后每个小节的动作都会重复排练,指出问题,当然,也少不了鼓励,同学们不会因为反复而枯燥,而是私下讨论着这个动作该如何,带着节奏感简单地跳着,她们都在汗水中收获着知识与欢乐,自己看了倍感欣慰。
这次支教也让我懂得想要讲一节课并不难,但想要上好一堂课,就需要提前准备许多东西,认真备课,刻苦钻研,设计教案,组织教学等等,都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当一位老师可能不难,但要想当好老师却很难,当一位深受孩子喜爱的老师更难,但我会加油努力,没有只有更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我会谨记这次支教带给我的感悟,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通过这次支教我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于自身而言,支教的经历赋予了我一段新鲜而又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生命会因它更加精彩,更加灿烂。这一步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成为我今后人生的指明路灯与奋斗不息的不竭动力。最后,我想表示感谢,感谢学校给我这次机会,感谢老师对我的支持,感谢桥西村村民对我们的认可,更感谢孩子们,感谢他们让我懂得如何做一名教室,我相信每次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桥西村的孩子们,我们有缘再见!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
七月,在结束了军训之后我们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宁波支教的路,前期准备中,我们选择走进社区进行募捐活动,在居委会的热心帮助下,募捐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成果也是颇为丰盛的。在短短几天的实践活动中,汗水淋湿了我们的衣裤,泪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但我们选择了坚持。我们把关爱的精神带去了社区,并在社区人民的心底留下了美丽的印象。七月,我们走进火热社会,用汗和泪谱写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这是爱的奉献,这是我们的无悔选择。七月,我们撒播希望,同时拥抱丰收,就如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也给社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
接下来的五天行程便进入了我们的正题。在象山三伟民工子弟小学进行支教活动,我们去的第一天,已有很多小孩子在操场上玩耍嬉戏,见到我们,也如显得害羞生涩。可小孩毕竟是小孩,在我们的游戏环节中,轻易地熟络了起来,既然隔阂已经消失,剩下了便是教书育人的重担了。
我们实践队在早上的课程中安排了英语课和绘画课,开展动口、动脑、动手三方面,让学生活跃起来,上课内容也推陈出新,穿插英语歌曲和绘画涂鸦等趣味项目。下午是课业辅导和素质拓展。充分调动学生,让他们过的精彩每一天。
离别总是最难舍难分的,在一场包饺子活动和班会过后,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正式落下了帷幕,心中对孩子却已有不舍,总有实践队员在最后心酸哭泣,甚至与学生围抱落泪,相互安慰,一声声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围绕在耳边,也许意识永别,但我们希望能留下些什么,留下有限的知识,留下团队意识,留下积极向上的精神,留下永不言弃的态度,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
此外我们实践也有很多困难的地方,包括经费不足,联系不完备,准备仓促,组织松散,分工混乱,但因为是第一次,这些也给我们积累了经验,相信以后会越办越好的。
大学是一个教育我、培养我、磨练我的圣地,我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荣幸。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与七月十三日晚出发前往湘西吉首,次日到达支教点望高村小学后安顿好,第三天开始尝试招生,第一周主要为适应期,适应教学,适应当地生活,也让学生适应我们;第二周在上课的同时筹备趣味运动会,通过一些趣味运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三周除教学外主要为支教结束前的文艺汇报演出,让他们学习除课本外的更多的知识。平时通过课堂上或者课后通过与学生聊天,上课简单介绍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在学习方面,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大多数是小学生,而就这些小学生而言从总体上看,他们的薄弱学科大多数是数学和英语,英语应该是他们当地的教育条件所限制,就我所在的望高村小而言,他们虽然课表上面有英语课,但英语老师却是由他们的数学老师兼任的,所以很多时候那些所谓的英语课并没有上英语,而是上数学,这样就直接导致学生的英语成绩实在是不怎么样;而数学可能是老师的教学问题,这个我们不清楚也不好直接判断,但我想如果是一两个学生数学不好那应该是学生问题,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不好,那应该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了。因为个人不负责教数学和英语,所以教这两科的队友是怎样处理的具体也不清楚。
个人感觉那里的学生有一个地方让我感觉到不太好,他们中的大多数做事情总是瞻前顾后,总是在担心自己要是不行怎么办,因此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他们明明可以解决却不敢去做。因此我在上课的时候偶尔会给他们讲一些自己的事,鼓励他们要去勇敢尝试,因为他们和其他地方的孩子比起来先天条件不足,后天只有更加努力才有可能取得与其他人一样的成就。在走之前给他们的留言上面也全都是鼓励他们勇敢去闯的话,希望他们不要害怕人生路上的荆棘与坎坷,能够始终勇敢前行。
自己在支教过程中,感觉支教所在地区有两个民生问题比较严重,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医疗。
教育,当地老师普遍教育水平不高,就我所在的望高为例:据学生所说,他们一共有十个老师,但这十个老师里面没有一个正规的英语老师,就像前面所说,他们的英语老师由数学老师兼任,英语课教学内容都是数学。望高小学一共有学前班到五年级六个班,学生人数在一百五十人左右,平均一个班也就三十个学生不到,但教学质量却实在不怎么样,就我们平时上课来看,虽然也有些学生基础不错,但大多数却不怎么样。
我想教育上的不足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支教队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同样也无法单独解决这个问题,即使是政府同样也无法迅速解决,只有集合整个社会的力量才有可能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着手可以较快的解决问题:
1、进行社会宣传,呼吁社会关注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且关注不能仅限于关注教育的硬件问题,同时需要关注孩子们的教学师资问题,好的教育不仅需要好的硬件,同样需要强大的软件。
2、提高农村特别是山区教师工资,鼓励新教师前往山区授业。一般情况下城市教师工资远远高于农村教师,因此选择在农村任教的教师数目远远少于愿意留在城市的。
3、当地教育部门将教学资源按需分配,不能将优秀教师单独集中于几个条件好的学校,孩子们都是一样的,不应该因为出生地的不同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医疗,医疗方面的情况本来和我们的支教没有关系,是因为我自己一次发烧才了解到的情况,他们的医疗问题远远大于他们的教育问题,就我那一次发烧想去一个诊所开点药,但我们所在的望高村没有诊所,为了去诊所我们徒步近两个小时到了隔壁村的诊所,在那里我了解到,他们这些村里的医生一年就三百块钱的工资,而且他们的药规定只能是按进价销售,他们开的诊所根本就不可能挣钱,因此我们村里那个原本有的诊所没有开。而且我们每五天去镇上赶一次集的时候也没有在镇上发现一所正规一点的医院,只有仅有的几个小诊所。当地的医疗条件可见一斑。同样医疗也是一个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参与解决的问题,下面有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1、国家需要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医疗援助,援助需要深入到每个村而不是在市里或者县里就被消耗完毕。
2、改良医保制度,不应该仅仅看到城市医保的辉煌灿烂,而忽视农村。而且农村医保需要改革,农村医保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小病报不了多少钱,大病本地治不了,去外地又不给报销,这样的医保制度就显得比较鸡肋。
3.、提高农村医护人员工资,至少要让他们通过医护工作能够不用担心生计。
以上就是个人在支教过程中感觉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不一定全面,提出的解决办法也不一定可行,但依旧是个人思考后的结果,也是自己人生的一种经历吧。
在那些平凡的日子里做着一些平凡的事。
平凡的生活也很充实、快乐还有些许的感动。
这七天真的是收获颇丰在这几天里我们住在当地的老师家中,受到两位老师的细心照顾,上午我们都在备课为下午的课程做准备,备完课我们也像个孩子一样上树摘果子下地摘菜在这些劳动活动中体会到了大人的不易和辛苦,我们在课上认真的向孩子们传授我们所学的知识并且带领着她们一起学习,不仅要教会她们基础的课本知识还要让他们懂得爱国明白怎样爱国?为什么爱国?在课上孩子们也是积极发言认真学习,和老师们互动,大家在一起就像朋友一样的相处,有什么不懂的他们都会询问老师。当然除了上课以外当地的两个小朋友还带领我们在村里溜达,不得不说村里的景色真的是非常好,人也很热情!
转眼间7天支教生活结束了,回顾这七天的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心中充满喜悦,因为支教工作锻炼了我,康平县二牛所口镇刘家窝堡村的孩子们的热情和努力感动了我,孩子们不经意间的举动和言语给了我很大的感动!在这七天里,我们和那群孩子一起学习、生活、聊天和游戏等等,让我们由陌生到熟悉,分别时大家的依依惜别,都让我们倍感温馨,大家就像亲密无间的亲人,让我们有种回到了家的温馨感,曾经我在大学里是一名学生,现在在小朋友们的眼里我们是她们的老师是能从我们这里学习到知识的老师,以对于这次活动我感触真的很深切,同时这更是我成长过程中一段举足轻重的经历。
七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还是觉得受益匪浅,不枉此行,支教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这段时间带给我的是沉甸甸的收获。以前就听过很多大学生下乡支农支教的故事我常常被他们感动。他们为了帮助贫困的孩子,从城市来到了农村,远离了舒适的生活,响应国家号召,仅仅是为了心中那份美好的信念。如今我终于有幸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参加了此次我院的支教实践活动,让我能更深入的去了解生活!
20xx年7月,夏日很热很闷,而我的暑假却因为与二十多位来自吉大不同院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到乡村支教,变得充实又清澈,艰苦却甘甜……
在校园中生活了三年,学习了很多知识,也参加了很多校园活动,可是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我们离社会太远。所以应当尽可能地回归社会、回报社会。终于,由胡庆婉师姐的发起和组织,在校研究生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吉林大学赴延边汪清支教实践队得以成立并取得良好效果。
我们的队伍是在6月末开始召集的,短短一周就有数十志愿者报名应征,这大大超出预计,我们不得不筛了又筛。7月初,所有成员的授课方向、课时都已定妥,而计算机学院一位老师捐赠的价值八百多元的新书也已送给我们,支教队伍整装待发!
7月10日早,我们甫到鸡冠乡就受到当地老乡的热烈欢迎,乡亲们早就得知一群从国家重点大学来的学生要来到山沟助学,纷纷邀请队员到自己家住,把炕打扫的干干净净,拿出平时不舍得吃的食物款待我们,仔细看我们的模样,拉着我们问大学是啥样的……就这样,由陌生到适应到熟悉,在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中,我常常被一些细节感动着,来自老乡、来自学生、来自队员。
我们分出几支分队到鸡冠乡中学、鸡冠乡中心小学、腰营小学、大北小学、影壁小学等。鸡冠乡中心小学算是条件最好的,但桌椅已磨得缺角还凸凹不平。大北小学就依山而建,拥有六个教室的平房里挤着小学生和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偏僻人口稀少那里隔年招生,三个年级加起来不到三十人。算上校长总共只有三位老师……
然而每个孩子的眼中都闪烁着勤奋聪慧的光芒,他们的眼神中充满求知欲和不服输,坚韧、朴实,仿佛任何客观条件都不会成为阻挡他们上路的绊脚石。当问及他们的理想,大山里的孩子和山外的孩子没有任何不同,当医生救死扶伤,当警察见义勇为,当科学家、教师、运动员奉献社会、建设家乡……衷心地祝愿他们都会成为山坳里飞出的金凤凰,成为栋梁之材!
这些孩子有时也会很顽皮,上课时为分数争吵不休,男孩和女孩之间有着那个年龄才有的可爱的敌意,边维持纪律边讲课真令我头痛不已,嗓子喊哑了还得变着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当差点被气哭时,男孩子们跑到樱桃林摘来大捧樱桃递到我手上,又会顿时感动得要掉眼泪。现在,看着当时拍下的照片,我仿佛依然听到那清脆的童音“老师你吃!”不禁回想起我的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其实老师是最容易满足的。我的欢喜小冤家们,何时才能再见到你们呢?
除了学生们,我们天天打交道的就是所住家庭的家长和孩子了。大叔会拉着你一起下农田犁地、去小河捞鱼,晚饭时硬要喝两盅,再在院子里摇着扇子纳凉……农民的生活不容易,我们这次也切身体会到了,挣来每分钱都要靠双手,生活省吃俭用都为了供孩子上学成家。我们从心底期盼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早日解决,每个农民家庭不再为生计担忧!
再来说说我们的队员吧,本科大二大三,研一研二,理科工科文科的成员都有,大家虽然生活在同一校园却未曾谋面,这次却因为共同的理想和爱心走到了一起。在这个团队中,我时刻感受着每个人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常被一些细节而感动而折服。如大家所住的老乡家家庭环境、生活条件各不相同,大多数家庭没有热水,更别提洗澡,队员们都是用冰凉的地下水洗漱洗衣服;有位研二的师姐所住家还是茅草盖的房顶、土坯墙,暴雨过后仿佛有些倾斜,她还打趣安慰大家说住的是比萨斜塔,别看危险其实结实着呢!乡下交通不方便,两个大二的男生等不到客车就步行40多分钟去学校上课……他们的身影成为我记忆中永恒的片段。
短暂的一周转瞬即逝,分离的日子到了,每个人的心中都饱含着浓浓的不舍,孩子们抱着我们大哭,老乡都围在车边沉默不语,大家红着眼睛合最后一张影……虽然已离开,但我们的心早己和鸡冠乡、影壁村,和这里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紧紧连在一起,情谊像山一样长在长青!
后记:队员们回到学校后常收到孩子的来信,说非常想念我们,要我们一定要再去,家长在电话中说孩子明显学得比以前有劲了,我想这些家长也真正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吧,只要坚持下去,农村的教育质量一定会走入良性循环。这些变化都是我们所期待的,希望能够有持久的效果。这是我们第一次搞支教活动,经验尚不足,也遇到过问题,如经费不足等,愿我们的经历能够帮助今后此类活动的开展!
首先,通过这次支教实习活动,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光荣。由于_中学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所以无论在生源、信息,还是各种教学设施上与北镇市的一些学校相比有着一些差距。同时,各个教学班级学生数也要多一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的老师任劳任怨,起早贪黑,毫无怨言,在学校一干就是十几年,数十年。以班主任为例,在这里,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在学生到达教室之前先到教室,通常天还没亮,班主任就要起床。只要有一位学生没有走,班主任老师就不会离开。其他,在学生就餐、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各个方面,这里的班主任老师都要想到、做到。任课老师的情况也差不多。由于学校师资不足,老师们的工作量都很大,非常辛苦,但在平时的接触中,虽然比较累,但老师们都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工作还是充满热情,认认真真教学,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或是怨言。从他们身上,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做一位人民教师的伟大。
其次,通过这次支教实习活动,在教学上也获益良多。支教之前,我对于这次到_中学还是有些担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来我是在高中实习,对于初中教学没有任何经验。来到之后,学校领导将初一年级的一个班级交给了我。这就更让我感到很大的压力,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老教师的耐心帮助下,我逐步的适应了初中教学。这在我的人生经历里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对于今后的教学也是非常有益。
此外,通过这次支教实习活动,我也发现这里的学生非常认真、刻苦。虽然条件与市里相比差了很多,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在校园里很早就可以听到、看到学生们在读书,课堂上学生们目不转睛,自习课上也是踊跃提问。这和市里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我的大学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我从小就树立理想是“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虽然之前在学校也有试讲,但是真正站在讲台上给我的学生做见习班主任还是第一次。所以我既兴奋能圆梦,但又紧张怕带班带不好。在领导与同事的关心与帮助下,我们同学生的交流得心应手,由于我们同学生的年龄差不大的缘故,学生很乐意同我们作无拘无束的交流,我们能够确准地把握学生装的思想动态,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从六月开始,按照文理学院的相关规定,我作为文法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到北镇_乡初级中学进行支教活动。_中学位于北镇_乡_村,学校有初中三个年级,八个教学班。我执教的是初一年级的一个教学班。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完成了支教任务。同时,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学到了很多。我来到_中学的第一件事是先适应这里的生活,这一点我认为暂时没有问题了。生存下来了,那就该考虑做点事情了。当然,作为一个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是我们的天职。对我们来说,这可比生存难多了。
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全体同学都站起来高喊“老师好”,我不由地震动了下。当看见他们那么可爱,听到他们响亮的回答声音及嘹亮的歌声,自己好像回到从前,回到中学时代。看到他们那充满着渴望的双眼,听着他们那真稚的声音,自己有一种冲动,恨不得一下子把自己所有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支教三个月来,经历了许多事情,点点滴滴,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深思;经历了许多感动,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我。我走进了农村中学教育,了解了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认识到了农村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味到了农村中学老师的酸甜苦辣。
农村中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心理,又害怕会说错被老师批评,会遭人耻笑。发言基本处于被动位置。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多用亲和力的语言给于肯定。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尤其是对农村学生来说。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是肯定的态度,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所以课前我认真备课,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因材施教;课堂上我尽量用精彩的讲述,循循的诱导,积极地鼓励来深深的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并对潜能生进行重点辅导,总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了并理解消化了才肯罢休。工作中,我发挥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的教学精神,很快便与学生、家长、老师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我还非常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个人卫生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还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能够和学生谈心,了解每个学生的生活,嘘寒问暖,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我还针对学生课外知识面狭窄这一实际情况,经常从自己家里带书借给学生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课外知识储备量。
和学生积极交往的一个方面是与生同乐,参加他们的集体活动,比如班会和体育比赛,积极和学生探讨班级建设的方法,。学生很喜欢老师用这种方式与他们交流,认为我们没有大学生的架子。假如说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有什么收获的话,除了教学处,就这点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当然,就教学活动而言,我的教学能产生多少实际的成果,目前为难断言;但就与学生融合这一点,我想至少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局面,这对于我将来的教学工作,将是一个比较好的因素。三个月的支教活动很快就结束了。虽然是“支教”,但实际上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却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同时,由于各种原因,通过支教活动也暴露出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加以改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是在教育人,这是很不容易的事。三个月的实习让我明白了很多对道理,感谢实习给了我如此多的心得。
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岁月匆匆,淄博师专信息系组织的为期十天的前往博山桥西村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眨眼就过去了,纵然有万般不舍,十天的“三下乡”实践支教活动完美的落下帷幕。很高兴我能拥有这次机会参与此次活动,真正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通过我自身的能力去帮助桥西村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奉献出我那微薄的力量,此次活动将会永远存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怀。
刚刚准备出发的时候,我心里其实挺忐忑不安的,在动员大会的时候,领导老师指出三下乡期间的生活可能挺差,而且脏乱,各位同学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能力,我在临走前还专门买了一大堆的辣条,以备到了之后吃不下去饭拿出来吃馒头,也在脑海里幻想了当地的环境,但到了之后才发现,依山傍水,有饭店有超市,空气好,宿舍干净卫生还有空调,班级整洁卫生,这把我来之前的顾虑全部打消了,这不禁让我感觉,我们是来旅游的哈哈哈。
环境生活好了,我们当然更应该负起责任来,不能忘记我们是来干什么的,在老师和队长的领导下,我们13个有着各自负责的方面,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在上课前我们都会提前准备好稿件PPT等一系列讲课需要的东西,孩子们也都很听话,抬着头仔细听课,上课的时候我是他们的老师,下课的时候我便成为了孩子们的玩伴,每天生活在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同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通过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也发现了自身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找到了自身隐藏的一些优点,这是一次对我人生帮助很大的活动体验。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苦和乐趣,促进了我对社会的了解,同时提高了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充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同时生活安排的井然有序,在上完每天的课之后,孩子们放了学我们便按照排好的值日表打扫卫生,打扫完卫生每天必然开一个当日总结会,会议中将说明今天的所作所为,指出当日的问题所在地,并探讨如何去解决,并布置好明日的事情,开完总结会议后,便一起去吃饭。
支教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是我在这十天里在“桥西村”中收获到了一份份童真的友谊,收获到了“桥西村”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我可以感受到这些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我也尽我所能的去教授他们知识,在交谈中我也收获到了孩子们的梦想以及他们对我们的祝福,也了解到了一些孩子对于城市的渴望以及对父母的思念,通过我们13位同学的辛勤努力,看到了孩子们欢快无忧的笑脸,幸福感油然而生,就像是蒲公英一般,把爱传递给了孩子们,同时孩子们也把欢声笑语传递给了我们。
我们在不舍中离别,落下了帷幕,开始了我们新的生活,那里的孩子有很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只能靠着奶奶爷爷照顾长大,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他们的父母,这就是现在中国最难解决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相信以我国的能力,这个问题一定会被尽早解决,八方童爱润童心,起航逐梦下乡行,新的开始,逐梦起航。
从四月的立项到7月25日实践的结束,看似漫长遥远的三个多月的时间在建筑系疯狂的设计与交图,以及紧张的期末考试周,以及考试周结束后全身心地、井然有序却也略带紧张的准备,以及最后在纳雍昆寨中学的实践中逝去了。这期间,有联系上的反反复复,有筹备上的辛辛苦苦,有各种碰壁后的垂头丧气,有取得各种成就后的欣喜欢乐,有旅途中的颠颠簸簸,有难说出口的心疼心酸,还有最后离别时的不舍与眼泪……
这是一个有着太多故事的过程, 我用我笨拙的笔不能描述不出全部这些故事,只好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我们的实践:转变、反复、准备、走访、倾听(心疼)、忙碌、感动。或许这几个词并不足以完全把我们这次实践的轮廓勾勒出来,或许仍然存在某些遗漏,但这些词已足矣表达出我们的感受。
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们最初的想法时,虽不会因为当时那个想法的幼稚与不成熟而嗤之以鼻,却也绝对会会心一笑。
最初的最初,我们的确怀着一种自以为很崇高的心理、很英雄主义的心理立了项——到中国一个最贫困的山区去支教。那个时候,我们的确一心向往着徐本禹式的支教经历,虽然我们不可能像他那样在一个山区支教多年,我们仅仅只是一两周的时间,我们一心只认为只有那种环境下的支教才是最有意义的。
但是随着实践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备课阶段的展开以及最后实实在在的支教经历,让我们的想法不断地发生着转变。
我不得不承认,在最初的想法里,我们太自以为是,只是过分的关注怎样怎样的活动、怎样的环境、怎样的经历对于我们才是最有意义的,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单方面地考虑自身,而忽略了我们的活动对于承受方的意义、对于社会的意义。
渐渐地,我才明白,实践的作用,并非是期待我们通过某一次或者某几次的实践而实现多大的社会价值,而是让我们能够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的庇护,去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也是了解自己。
而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的锻炼自己,尽可能的提升整个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
而活动的意义与价值,也并非取决于我们选择的实践环境、实践地点和实践人群,而是取决于我们的活动,取决于我们在这次实践中付出了什么,给对方带去了什么;取决于我们收获了什么,而对方又收获了什么;取决于我们的活动是否能让社会上更多人和群体关注我们的实践的对象,而不是关注我们。
任何活动的意义都不是在实施之前通过制定目标或者计划臆断推测出来的,都是在真正践行的过程中看到的、感受到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用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合适不过了,怀着热情和好奇的心。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心翼航”志愿服务队,科技,知识下乡,短短的十天下乡生活,十天的百感交集,十天的真心付出,天天都有新的精彩,天天都有好的心情,我们领略到了桥西村的村容村貌,人文风貌收获了村民们的赞许目光。
刚去第一天分配各个年级老师,记名字,作业辅导,机器人,无人机,团建活动到最后小朋友才艺展示晚会。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从我们每个人擅长的出发点结合我们的特点每天定下不同的任务,都有序的按照流程走,提前准备好该要讲的课题,小朋友们都积极配合着我们,相互磨合对方。
回想着这十天,心里美滋滋的。有句话说得好;想念一个地方,与其说想念那个地方的山水景物,不如说想念那里的人民。其实我也很舍不得离开那些可爱的小朋友们,可是这次的下乡活动本来就是很现实地注定是短暂的,我们早已做好了离开时的心理准备。但是我依然会很想念在这里走过的每一寸美好的回忆。活动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十天很长,但是到了最后一天快要离开了还是有些不舍。
博山之旅三下乡支教活动结束了,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相信也许人生只有一次,就在这短短的十天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着这短短的十天时间。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第一次参加支教活动,第一次登台讲课。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锻炼了我,成熟了我。小朋友们的热情和青春的笑容,给予了我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让我的大学生活增加了不同的色彩,也得到了很大的煅炼,经受种种挫折,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十天的下乡将是我人生的一个回忆。在夏天遇见的,就在夏天告别吧!站在三下乡的尽头,回首过去,路途的崎岖早已繁华盛开。不负此行,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通过此次活动使我更加坚倍:意气风发的我们经历了三下乡的再次洗礼,象牙塔里的我们并非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年轻的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走出校国,走上社会,我们仍然会交一份涌意的答卷。总之,这个暑假社会实践是丰富而有意义的,一些新的体会让人感到兴奋.但决不仅仅用兴奋能描述的清楚,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身宝贵的财富。青春永不散场,希望有一天能再次相遇。
昨天下午,我们到达了给我们提供房间居住的村民家,木制结构的房屋镶嵌在山间,明亮的月光洒满了院落,抬头看,漫天的星星;向前望,萤火虫将灯点亮;山边的草丛里时不时的传出蛐蛐的叫声。虽然生活环境不太方便,但是真实的大自然中,我不禁感谢当地村民对我们的支持,夜间聊天时,我们从房东那里得知一些关于当地学校的信息以及当地村民生活的环境,这也使得我们开展活动可以更加顺利。
早上6时许,我们踏上了前往小学的路。不到8点,同学们就陆续来到学校,上课之前,小里学校进行了开学升旗仪式,标志着我们的支教活动的正式开始。我们教的课程有篮球、足球、英语、武术、音乐、美术等课程。今天天气很热,但是同学们的热情胜过了太阳的火辣,大家都对这些平时很少上的课程充满了兴趣,尤其是对于户外的课程来说,由于条件较差,学校没有篮球框,没有足球网、更没有围墙,球随时有可能从学校的操场上滚落到山下,即使是这样,同学们也很热情,也很愿意去学习,还没来得及讲完基本的动作,大家就开始跃跃欲试。
整个课堂之中,大家都在互相帮助,发现身边的人出现错误就会及时提出并改正。学动作时大家特别认真,课上也很是积极,有的同学主动站出来展示自己所学的动作,大家立即会给予热烈的掌声。热闹的操场上也引得上山的村民们驻足观望。虽然今天顶着大太阳,但是没有一个同学喊热,考虑孩子们的身体状况,我们在课间安排他们回到教室休息,然而他们仍旧拿着球在不大的场地上拍着。对新鲜知识的渴望让我深受感动,我也下决心要把我能教他们的都教给他们。我也希望明天的天气不要这么热,能够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户外运动时间。
支教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自己做饭吃。这也给我们增加了好多挑战,因为大多数同行的同学都没有做饭的经验,但是我们也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早餐做的很简单,面条拌老干妈,虽然吃的很艰苦,但是我们却胃口大开,因为我们需要吃饱了来面对即将开始老师之路。中午学校为我们提供了生大米,但是需要我们自己去煮饭吃,自己去炒菜吃,我们八个同学来自不同的地方,大家的做法也都不同,所以我们将南北做法混搭,做出了卖相不好却味道极佳的几道菜。晚上大家就熟练多了,分工有序,吃着自己的饭,虽然长得丑,但是吃得香。我想几天过后接下来我们的手艺也会更高的。我想这几天的生活一定会让我们收获很多的生活经验。希望支教回去我们也可以做一顿饭给父母吃。
很快,一天过去了。夜幕渐渐降临,结束一天支教生活的我们有时间静下心来看看天空中的满天星星。美丽的山村,纯真的孩子,朴实的村民,努力的我们。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更加努力,将更多的精力贡献到支教生活中。也希望和我们相处的日子里,孩子们有所收获,有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