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工作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国外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的音乐教学法,切实提高了他们国家人民的总体音乐素养。我国虽然近年来在音乐教育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并没有一种真正具有本国特色的音乐教学法。因此就迫切需要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共同努力来实现新的突破。我们所要的并不是与国外的音乐教学法截然不同的另类教学法,我认为完全可以取其长处,从而找出更适合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教学法。那么,愉快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体系能否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扮演这个重要角色呢?我个人觉得很有可能。因为愉快音乐教学法总的思路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愉快音乐教学法目前还不够完善,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总结、归纳、探讨、充实。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一些得出的粗浅的经验,仅供同行参阅。
一、鼓励学生参与,享受成功喜悦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师生互动中寻找快乐。不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学生,是不可能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只由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哪怕是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技巧,学生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把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欣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作活动等,同时将有关的音乐知识糅合到音乐活动中,让学生顺带学习。譬如,在进行读谱能力训练时,我们可以采用音阶填空法、音程代替法、乐句接龙法等,这样就可以变视唱学习的枯燥为轻松。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应该是充当策划人和欣赏者的角色而不是裁判员或评委,很多学生能够做到的事情,教师一定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干,让他们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成功种享受喜悦。
二、注重审美体验,紧扣音乐核心
音乐教育应该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情感。”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基础教育的核心在审美。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音乐就必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而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音乐教师受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动辄就是进行食谱训练、节奏训练、听觉训练等等,这种机械操练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审美体验,最后导致厌学在所难免。所以教师的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选择立意美、情景美、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的歌曲或乐曲进行教学。美的音乐就像磁石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其感受到审美的愉悦。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什么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学生必然也会受到同化而主动去体验审美。现在的学生多数偏爱流行音乐,事实上流行音乐中也不乏立意鲜明、很有水准的作品......
秋季,北京市全面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半年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努力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充分利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教学会议等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每周课时数为3课时,感觉内容多容量大,课时紧张。每位教师教2个班,并开展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
一、课堂教学,是新课改实验的重点,更是课改中的难点,以下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1、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探究、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四项基本原则。
根据“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尝试提出新课改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为核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各种探究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展开,学生是课堂上最积极、最活跃的分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
2、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教学的新模式。
我们把“知识为基础、训练为主线、思维能力为核心”作为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策略,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作为探索适合化学学科教学的课堂新模式。
3、课堂教学必须做到让学生“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课堂上着力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字上下功夫,将学生的“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有机结合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主动,指导探究,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讲授”与“引导”相结合,“探究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多用“启发讲授式”、“启发引导式”教学,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课改后我们的转变
经过半学期的艰苦努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感觉有了较大转变:
1、工作重心的转变:新教材摒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我现在工作重点放在五个方面:一是研究课程标准,二是研究教法,三是研究学法,四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五是研究对学生的评价。我校化学教师工作重点已有了较大的转变。
2、教师评价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了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掌握,改变了过去教学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局面,化学教师侧重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重了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注意从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三、学生的转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主、多向交流和探究、合作方式转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由于探索学习更具有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探究中,学生动脑动手,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在知识的学习中更体会到了真正科学研究的个中滋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
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新理念。
寒假很快来了,26号到29号期间,我们又进行了为期3天半的通时培训,感觉收获很大,并且观摩了十五中王冬松老师和十四中刘阳老师的两节课。听了这两节课,尤其是第一节概念原理的教学课,觉得耳目一新。这节课对高一的老师有很好的借鉴性,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是一节好课。课的引入是由两个化学反应的联系区分展开的,由新的视角来看氧化还原反应。
这节课没有从常规的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氧化剂和还原剂,而是从有无电子得失这个本质来揭开概念,利用铜锌原电池的反应来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即化学反应中有没有电子的转移。而原电池的实验利用得当,点到为止,没有超纲。另外,实验设计也是这节课的亮点,钠和***的反应实验现象明显,学生看后发出惊呼,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同时利用费水瓶设计的实验装置,避免了环境的污染。其三,这节课时概念原理课,教师讲解的化学是不是干巴巴的教育,而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我想听了这节课的学生,会爱上化学的。
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教师和学生都在摸索中前进,有困惑,有期待……
《基础刻育课程改革(试行)》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九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认识,热情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首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任何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如果落后于新课程改革思想理念,那么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一切都是空谈。什么是新课程改革?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是满头雾水,到底什么是新课改谁也说不出一个头道来,综合各种对新课改的释义也只能归纳出一个模糊的概念即:通过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使教育教学真正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它讲究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众所周知某种教育方式的确立是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制约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许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越来越短,面对这些新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有其不适应的地方。过去的教学是有许多弊病的。如强调共性,忽视个性,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地进行反思与总结,而不是被动的应试,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培养人的,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其次,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印度哲学家奥修有一句名言:“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脚之所以能忘记,恰恰说明鞋之合脚;如果鞋不合脚,脚就会被时时记住。同样,当学生在一种适合自己的教育环境中生长时,我们就会欣喜地发现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在课堂上。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就会意想不到地被激活。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中并不鲜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当提供适合学生教育环境的角色。因此,我们必须用心记住:我们要创造的是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我们要转变角色,走进新角色。我们教师就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变为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和领路人,由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变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指导者和拓荒人。在教学方式上,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被知识牵着鼻子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我,营造维持他们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第三,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制约课改的进行,今天的学生不再是几年前的学生了,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往往超越了我们成年人。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以满足新课标的课堂教学要求,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是“探究”,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当中,要让学生去想、去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去感悟知识。因此,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维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要有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以保证双方的协调发展。
我校进行新课改,推行高效课堂以来,学生座位的排列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自己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在组织课堂教学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对教学方式的采用也有过一段很迷茫的时期。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的对各种课型的教学方式有了一些想法。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重点主要在于语法,词汇和对话的教学上。因为课型的不同,所采用的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方法也要适当的改变。
(1) 语法课
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一般是以传统的讲解课,练习课的形式存在,学生在这样的课上被动接受知识多,主动思考得出新知机会少,掌握语法新知的效率较低。所以在语法课中,我较多的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和归纳语法项目,结合《高效课堂》来理解掌握检测和运用所学知识点,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学习的效果也提高了。
具体做法是选用能比较完整的呈现一个语法项目的基本构成的几个典型例子让学生去观察归纳, 内容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让学生能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这些例子最好能较全面的体现该语法的时态变化和肯定句、否定句以及疑问句的句型变化,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遗漏语法点。
(2)词汇课
在教授词汇前让学生小组合作预习生词,在课上以检查拼读的方式进行检测。另外,在完成任务中运用和巩固词汇也是一种处理词汇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学习一些表示动物的名词之后,让学生马上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园。在这个任务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把所有教过的动物名词的意义、读音和用途都确认了一遍,还能尽情发挥想象力和表现力,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快乐。
教一系列动词时,教师先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小组去思考在这种情境下不同身份,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会做的事,然后去运用所学动词描述自己的想法。举个例子,在教学现在进行时时,可以给学生一个时间点,比如周日的上午7点,人们正在做什么。这种方法在复习时态和教学动词时比较有效。
再比如在教授形容词和副词时,通常情况下我会定下一个名词,让学生分小组去学习用来修饰该名词的形容词。(或是定一个动词,让学生去学习用来修饰该动词的副词)
(3)对话课
对话课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多的课型,让学生尽量多开口说英语,并设计很多课堂活动项目让学生充分参与并练习,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得到了相应地提高。
但是因为课本上所提供的对话有限,大部分学生编出来的对话大同小异。可以通过课前布置查找相关语言项目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或书籍寻找更多答案,小组内合作交流编写对话,同时可以促进小组间的互通有无。这样能促使学生平时主动积极地阅读大量课外读物并吸取新词新句,增加知识
面,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完成的对话各有特点,不会千篇一律,既展示了个性,又展示了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正在成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还需要我们对课堂合作学习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只有对合作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并对每一次活动设计做好精心准备,才能真正减少小组合作低效现象,提高教学效率。
奎几年我参加了新课程培训。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课改的一些内容。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情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公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科学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产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的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主动地学习,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就在于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力求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培养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基于此种认识,就应把学生看做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能的人来培养,而不应把他们视为“应试的机器”或是“可填塞的容器”,而不断灌输知识,施加压力,因而限制甚至扼杀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中奉行以知识传递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致使课堂教学模式轻视甚至否认主体活动给予学生素质发展的真正价值。在这种背景下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无疑给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新课程的先进的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它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英语课程标准》的正式出版与发行,拉开了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序幕,这标志着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但新课改对全体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认真面对。
英语新课改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注重锻炼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用英语去交际,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
一、在词汇方面,由于新教材词汇量较大,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单元的单词可分二至三部分进行背诵,鼓励他们通过音标、构词法等科学地记忆单词,并坚持课前小测;
二、在语法方面,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节课的语法点,上课时先让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并提出重难点,然后再归纳总结,课后布置相关的配套练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三、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训练他们的口语和听力,还能让他们不断的回顾单词以及语法。
新课改全面的提出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它倡导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校教育教学要实现新课改的目标,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挖掘教学潜在的优势,创设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交流的空间。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用新的教学模式。我采用的“激、读、议、导、练、悟、归、思”八字教学法,在教学中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趣”为导,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让学生好学、会学、善学、乐学。通过讲故事、猜谜语、演课本剧、做游戏、迁移法、悬念法等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注意、思考,将知识引向深入。
二、读——整体感知
书不读不知。只有多读,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所感悟。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想象生动的画面,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生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感知中认识问题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议——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在“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部分问题、质疑问题,让他们掌握提问的多种语言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初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并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
四、导——讲解教材内容,解释疑难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并对“议”中质疑的问题进行重点辅导......
时间如流水,初为人师的第一学年渐入尾声,回忆起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实在让我经历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人要在经历中成长,经验从经历中积累,为了今后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学生,只有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反思能有效地对日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一、反思自己:认清自身,分析自己
本人的个性比较随和,对待工作、生活都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力求完美地完成任务。对待和同事相处和睦,与他人能较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对待工作,本人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备课、上课,尽心尽力,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同时,还能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于是用真心、真诚、真语去解读人生是我无悔的追求。对待学生,本人能耐心辅导,主动与学生交流心声,教予学生学习方法,尽力与学生拉近距离,与学生关系和谐。由于本人经验有限,参与工作时间还不长,自我感觉功底略浅、经验略少。人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我还需不断地挤出时间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学方法、训练方法,学习待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
二、培训反思:注重领会新教师培训内涵
在中山市新教师培训过程中,一些专家和资深教师为我们新教师泼洒了及时雨。在公共课上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让我真正领会到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平时要多读书、勤思考。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勇于探索创新,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以从容面对。同时也让自己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专业课上司贵亮老师还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对新教师进行了培训。他指出新老师们应多听课、多学习,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馈总结,在反思中成长。新教师们还就自己所困惑的问题展开了互动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日后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碰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通过反复地实践和领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
三、教学反思:专研教育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在课的开始部分,尽量地选用创新“集体性”游戏,改变传统的你讲我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创新练习的方法,在合理运用情景导入的基础上,更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基本部分:在体育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应多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即使点拨,诱导,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思考,自主活动,自主创造,自我管理的活动方式,同时心理也获得了愉快的体验。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组讨论练习的方案,尽可能地多通过比赛的形式,提供了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启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反应性和灵敏性。其次,通过一些奔跑和跳跃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
结束部分:让学生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自我评定。新教师述职报告,这样整堂课在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老师点评中结束。
四、训练反思:合理高效地带队训练
体育教师除了上好体育课以外,还要负责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因为每一间学校的上课时间有差异,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结合学校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课后训练时间和训练方式。通过鼓励、奖励、与学生拉近距离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技运动积极性,让学生对竞技运动充满兴趣。通过安排合理高效地训练内容,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运动潜能,训练内容不能流于形式,要注重学生的个体能力发展,从内容的选择到流程的安排都要让学生保持一份积极的态度去进行练。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时刻留意学生的运动状态,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预防突发情况的出现。中学生训练课后,要注意后面的放松活动,因为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过分透支的话,不利于身体正常发育,因此一定要注意放松。另外还有一点,教师注重运动队的梯队建设,比如我校男篮现有队员17名,其中高三年级5名,高二年级6名,高一年级6人,年龄梯队建设比较合理,提防断层情况的出现,并按照一届带一届的要求,实施老队员带新队员的措施,并设立了奖励措施,激发新老队员的学练兴趣。
五、安全反思:警惕教学中安全因素,防范于未然
在体育教学中常会遇到突发事件等意外情况,比如:学生运动中受伤、运动负荷过大而晕倒等等。这些现象对于每个老师都是不可避免的,当学生出现意外情况时,体育老师应该不急不躁,沉着冷静,快速分析,积极应变,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损失与伤害减到最低。
我认真学习了《北郭乡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感触颇深,把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一、实现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自由的师生关系,提倡师生通过“对话”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这就要求教师用新的理念,做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
合作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师生平等的交往场所。以前的我,权威意识膨胀,主宰者课堂的话语权,导致学生的话语很少,从而导致师生关系失衡。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觉到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是课堂改革的基础。
二、把握两个“学会”。
1、学会理解和引导。
理解,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替学生思考,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真正的沟通,教师的倾听才能实现。当然,如果个别学生提出不够积极向上的观点时,教师必须适当的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的个性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2学会宽容和等待
对于学生的多种思维和方法,不要急于做出评价与判断,要允许他们自主的选择、自我体验、自由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以合作伙伴的身份适时提出建议,帮助学生在体验与交流中不断发现、不断提升。学生感到来自教师的尊重,既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又缩短了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但学生说话疙疙瘩瘩、结结巴巴时,但学生说错话,想重新开始时,请教师耐心的等待,让他们把话说完。这不是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而是一种专注、期待和信任,更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学习,加上教师的努力,全乡的教育改革一定会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第一、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个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第二、自觉转变教师角色,大力推进开放式教学
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成了老师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却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3年前开学以来,我在课堂上发现老师变非常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原来我们这界是课改年段。新教材真正体现了这次课改的精神,学习过程与后果并重,同学们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因此课堂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教学场景,我们忙于收集资料,课堂上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我认为课改让同学们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同学们学得主动了,大胆了。我们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变得主动而灵活,大家都抢着发言。学习由苦变乐,师生互动,学生间的互动变成了课堂上的主旋律。四年级的时候,徐爱华老师开课,上了一节《尊严》。
这一堂课赢得了许多老师的赞叹。我们查找了大量的资料,了解石油大王哈默,我们踊跃发言,还表演了哈默给镇长捶背的样子和哈默与镇长的.对话。我们还讲了几个关于尊严的小故事。我们精彩的小故事和发言把这堂课推向高潮。徐老师与我们默契十足,搭配的很好。让我们和老师们感受到了课改的力量!
课改主要体现在: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合作探究、产生新疑。它让同学们对学习更有兴趣,发言更积极。没有了“满堂灌”、“填鸭子”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在课堂上大显风采,我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学习热情高涨,使学习成为充满乐趣的事。
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课堂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同学们学习过程不仅要用脑子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教师要积极参与同学的学习过程。我们才能无拘无束的置身于其中,尝试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课堂才能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同学们思维活跃,热情高涨,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六年级第一学期,周素娟老师开市重点课程,我们查找了充分的材料,以介绍的方式来描素我们的厦门。我们不仅介绍了厦门还说了闽南语,唱了闽南语歌,介绍了美食,讲速了故事,描绘了风景,我们精彩的介绍和表演赢得了老师和领导们的掌声和好评,给这堂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虽然课改给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好成绩,课堂、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新课程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问题。
如:把课程改革仅理解为教材的变化,换了一套教材而已;知道学校教育要以学生发长为本,实际课堂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还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更开放,向学生社会生活的更大时空开放;更有效,多一点探究、创新体验,多一些同伴互助协作。给我们一些权利,让我们自己去选择。给我们一些机会,让我们自己去体验。给我们一点困难,让我们自己去解决。给我们一个问题,让我们自己去找答案。给我们一片空间,让我们自己向前走。
课改带给我们新一种学习方式,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动力,更有力量!
3月15日上午,听了中国教师报的李炳亭主任的讲座《课改,教室里的革命》,整整一个上午,李主任用他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联系实际浅显易懂的例子,让我们每位老师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课改更是充满了信心。对于我一个一直坚持课改工作的老师来说,更是有很大的冲击力。虽然我现在教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但我还是不断的在思考:怎样能让一年级的孩子也能像高年级的孩子一样,站在讲台上展示自己?自己也尝试过,但结果不是很理想。听了李主任的讲座,让我对自己的课堂又有了新的想法。再接下来的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要修炼自己。正如李主任说的:“教育是修炼自己的阀门,教师永远不可能给予学生自己所没有的东西。”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抽出时间多读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同时也要利用网络,多查阅关于教育的文章,利用博客,分享自己的得与失,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教研活动,遇到困难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吸取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其次要研究课改。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示范让孩子跟着老师给其他的同学展示,同时要做好课堂评价工作,用评价来控制课堂,用评价来引领课堂。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还较小,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简单而适合他们的问题,让孩子们去研究去思考去展示。努力想办法把课堂还给孩子,让他们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让他们动起来,能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如果在自己的教学中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不要找借口逃避。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只有不断的解决问题,我的课改之路才能走的更远,更宽。
第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在我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最可爱的也是最聪明的,只是有的孩子擅长学习知识,有的孩子擅长运动,有的孩子擅长待人接物……教师应该用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相信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沉睡者一个巨人,只是有的孩子心中的巨人醒来的迟,有的醒来的晚。只要我们努力用我们的爱去唤醒,孩子们心中的巨人一定会醒来的,一旦这个巨人醒来,我们的孩子前途不可估量。
最后,一定要坚持课改之路。正如李主任所说的: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多优秀,向着特定目标前进的人,全世界都会让路。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也不断地改革更新,数学教学目标,也正发生着时代性的变化。在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注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发展。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就此,在新课程实验中谈点体会:
一、设置问题情境化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一年级学生从无知好动的幼儿转变为小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新教材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个体认识,在发现新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如:第一册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具有直观、想象、猜测的特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再现,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真实、有趣地展现出来,特别易于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方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如:教学“0”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创设全班同学吹泡泡,学生边吹边数、教室里充满了五颜六色的泡泡,一会儿泡泡没有啦,这时我抓住时机,谁能讲一讲你吹了几个泡泡?现在有几个泡泡?全破了、没有了;没有用什么数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知识。从而揭示课题,紧接着再创设“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数一数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小猫各钓几条鱼?当学生讲第四只猫没有钓着时用什么数表示?用“0”表示,充分让学生体会把问题情境故事化;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一年级教材,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用“分苹果”,学习得数为“0”的减法用“小猫吃鱼”,学习“5”以内的减法......
新课改马上要在我校实行,可我一直没有机会真正的接触新教材,仅对新课程理念有一些了解。通过参观学习,我恍然大悟,开始真正的了解了新课改的实质。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听课之后,我发现中心小学的老师对学生的未来是多么负责与关注,关注他们学习的需要,关注他们发展的需要,关注他们未来的需要。在中心小学的所有的课堂上,看不到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只有四面黑板,这些黑板就成了学生展现才华的阳光舞台。
1、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让其他同学指出不足,不仅仅指出知识点的错误,而且提出声音不够大,握手应用右手等这些学习生活习惯的建议。这确实体现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我相信每一位被提出建议的同学都会自动、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足,不需要老师在大声呵斥,这就是另一种教育方式。给与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与他们明天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2、课堂上相信学生,把一切机会让给学生。从学生那自信的言谈举止、阳光般笑容,发自内心的求知欲中,我感到了古城学生人格的独特魅力。走进每一个教室,你都会看到: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欲望是那样的强烈,对知识的渴求是那样的执著,他们犹如春天的小草对旺盛生命的追求。
3、教师融入学生的海洋,师生平等的交流成为学生开启智慧的钥匙。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在我所听的课上,无论是哪一个班级,教师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总是最少的,学生根本不给教师什么发言的机会,只是下课时听到了老师那三言两语鼓励性的评价。而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时而静心思考,时而热烈讨论,时而激烈辩论,时而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去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在几面都是黑板的课堂上都是学生密密麻麻写的笔记,这些正是他们学习过程的体现,“自主,自信”是他们终生学习的宝贵财富。
4、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在课堂上学生是自己的主人。学生的行为是没有任何的约束,读书时或站或坐,表达是自由的,讨论时你争我抢,争先恐后,思想是开放的,只要围绕主题,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在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教学外最多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与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主宰”!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既理想又成功,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校在7月12日至7月15日组织我们参加了省新课改教师远程培训,通过四天的`学习,收获颇多。
首先,在教授的解读下,我更深的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目标、理念。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如今英语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更多的应该是导向性作用.在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应该具备人文性目的和工具性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用中学,学中用,学为用”的原则。
其次,教授也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思考,我深刻认识到高中英语是大众英语教育,应该让绝大部分学生会说、敢说英语。在教学课程中,应该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高中英语发展的重点是用英语思维和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运用英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此外,对外研社编制的新教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了教材基本结构:比如必修分为1-5册,顺序选修为6-8册,这有利于我们教师今后指导学生进行选课。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提前纵观全套教材,形成对全套教材的整体认识,了解在什么地方讲什么。
第三,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倡自主学习,注重学习策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及教学告一段落时均要学会对教学进行评价。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常见可实施方式。陈文存教授在此方面给了我巨大的启发。作为教师,应该明白考试是服务于教学的,用于反思教学过程,从而逐步提高教学能力,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当然,反思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因此更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