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讲稿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关爱留守儿童发言稿(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小草,因为阳光的照射呈现出勃勃生机;鲜花,因为水分的滋养显得更加美丽;大树,因为土壤的供给傲然挺立;我们留守儿童,因为领导的关怀和社会的关爱而健康成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大会讲话稿范文,供大家参考。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大会讲话稿范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秋佳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七年级的全体教师,祝各位领导和家长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各位留守儿童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牵动几万人的心,二郎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率先提出了“三关”这一民生工程。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家长”的努力工作下,“三关”工程得到了顺利开展,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工作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成果日渐丰硕,引来了无数的学习和效仿者。
今天,二郎乡党委政府再施大爱,召集留守儿童和家长共度中秋佳节,让留守儿童在集体中感受家的温暖,我的心情非常激动。作为一名家长,此刻的我,千言万语也难表达我的激动情怀。
自进二郎中学就深刻地认识到了“三关“工程的重要性,我将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视为和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事,在政府和中学的领导下,认真的做到对留守儿童的“三管一强化”、“五必访”、“十个一”。尽量让代管的留守儿童心理有依赖,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生命有阳光。
去年我代管的留守儿童中,有一个叫--的同学,她的情况十分具体,她是一名走读生,作为留守儿童的她独自在家生活,除了学习以外,还得承担一定量的家务劳动。看到面黄肌瘦和整体忧郁的她,我的直觉告诉我,她一定是有故事的人,于是我决定去她家家访,当我历尽山路来到她家,已完成家务上山干活。我从她的邻居的交谈中了解到她的具体情况,她是一名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是现在的家庭收留了她将她抚养长大,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在一次和父母的交谈钟,偶然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谜。自此,笑容不再出现在她的脸上,沉重的心理压力让她学习没有了动力,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由于家庭的并不宽裕,所以养生父母不得不留她在一人在家中而外出务工。
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的心理不由的一颤:多么可怜的孩子埃年幼的她竟要独自承受这一切,我当时就下定决心,我要助她走出阴影。于是,那一夜我没有回家,和她在床上谈到深夜。
之后,我每节课都要关注她,让她回答问题,及时地鼓励她,树立她的信心。隔三差五的找她谈心,助她走出心灵的阴影。并且在生活和学习上帮助她,给她买学习用品,中午请她在食堂吃饭,坚持每两个星期到她家家访一次。
就这样,我成了她最亲密的朋友和倾诉者,她把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和我无话不谈。我每次和她谈话都引导她要对生活充满信心,懂得回报社会。
今天,虽然她没能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当时她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她走进社会,她要用她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我们仍然保持着每周一次的电话,我将继续做好她生活的引路人。
有时,教师一句肯定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丝无谓的关爱,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需要我们关心得留守儿童,我们全体教师定当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全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还她们一片蔚蓝的天空。
亲爱的留守儿童们,虽然你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有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陪伴,你们并不孤独,你们是幸福的。
最后,值此中秋佳节之际,真挚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谢谢大家。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大会讲话稿范文2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趋势。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生活、社会关爱等问题,如何解决好留守儿童面临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留守学生问题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和焦点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关注外来务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不仅是我们要做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健康快乐成长。
为了使留守儿童同样享受到父母的慈爱、家庭的温暖,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我真心希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留守儿童,奉献爱心,倾注关怀。我们不仅要从经济上帮助留守儿童,更重要的是建立与留守儿童的亲情关系,通过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理健康等,帮助他们解决成长的烦恼,为留守儿童办实事、献爱心,使他们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希望广大的留守儿童在我们的关爱下和全社会营造的爱的氛围中,能够体味父母的艰辛,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树立造福社会、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大会讲话稿范文3尊敬的各位领导,姐妹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是学校、家庭、社会必需关心的大事!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万人,并呈继续增长趋势,现在,我们生活在乡镇和边远山区的许多父母,为了给家庭更富足的生活,远走他乡,远离亲人,一年四季奔波在各个城市中,他们留在乡村的孩子,有的靠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照料生活起居,有的托付给远亲近邻,我们的这些小伙伴们,每天享受不到爸爸妈妈亲热的抚摸,听不到爸爸妈妈关切的叮咛,见不到爸爸妈妈慈祥的笑容。他们受了委屈没有地方撒娇,有了好消息没有人和自己分享,在长期的情感孤独中,他们的性格从活蹦乱跳变得沉默寡言,从热爱学习变得贪玩厌学,从积极上进变得消沉任性……在生活、学习上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心灵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建设人人共享的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一个少年儿童,渴望拥有的一种生活幸福、学习快乐的成长环境,在家中的那些留守伙伴们,更渴望来自我们大家的帮助!
有太阳,世界才会有温暖;有春风,大地才会有生机。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团结起来,每一个人都献出一份自己的爱心,关心和爱护留守伙伴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我们手牵手,交朋友,一帮一,献爱心,结对子,共成长,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奏响我们这个时代最和谐的乐章!
最后在一次祝愿姐妹们:节日快乐,家庭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大会讲话稿范文4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关爱留守儿童,播洒爱心阳光。
大家可否知道,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的辛勤劳动在为他们的家庭增加收入,同时也在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做着贡献。就在这种无赖的情况下他们被迫留在农村的老家,过早的离开了父母的呵护,感受着远离亲人的痛苦,体验着亲情的缺失,忍受着孤独的煎熬,独自面对着各种困苦和艰辛。他们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关爱,为了他们能够和我们一样健康快乐成长,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共同用一颗炽热的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们吧!
爱心是开启心灵的钥匙,让我们每个人争当留守儿童教育的宣传员。假如您的身边就有这样的留守儿童,那就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伸出您的双手,从生活上,学习上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他们参加学校集体活动,融入集体生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让我们每个少先队员节约下家人给我们的零花钱,从生活上,学习上去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处处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让同一片天空下的同龄孩子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情。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为了他们能和我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和美好的明天,请您伸出温暖的双手,让健康,快乐围绕在每个留守儿童的身边,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大家!
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大会讲话稿范文5各位来宾,大家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外出工作,相应也就有了一批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父母之爱对这些孩子来说是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他们只能每天在路口守望,每天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爸爸妈妈。当他们步入中学的大门时,学校为他们准备的结对帮扶制度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了自己的“家长”。
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往往更加敏感,下雨天看到别人有父母接送他们会伤感;家长会看到自己家长的`缺席他们会难过;甚至于和同学发生争执时他们也会为自已远离父母而备感委屈。作为一名“家长”,我要做的就是用爱心用耐心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呵护。让他们在学校这个美好的地方健康快乐地成长。
生活上,我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致关怀。对于住校的孩子,经常到寝室里去察看情况,气温变化时,提醒他们增减衣物,盖好被子;当他们身体不适时,赶紧带他们去看病。不住校的孩子,定期进行家访,与他的监护人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教育孩子。
学习上,我更加注重对他们的指导。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第一个祝贺他们,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当他们学习退步时,立即指出来,并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请任课教师也特别关注他们的变化,督促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进军。
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内心原本就丰富而多变,加上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敏感而脆弱的内心世界更需要我们的呵护。有个孩子向我倾诉,老师,我最不喜欢放假,别人都是一家人热热闹闹,我却是一个人在家里,冷冷清清地没有意思。另一个寄居在外婆家的孩子无不忧虑地问我,舅妈经常为我的事和外婆吵,我该怎么办?痛惜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有了沉重的思想负担,我多想抚去他们脸上的愁容。于是,我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和他们聊天。每天傍晚放学时我都会留在教室里,和他们一起做值日,随意地闲聊一天的感受。开心的事一起分享,有不高兴的事情就劝慰他们。一些不好当面说的话我们还用写信的方式来进行沟通。
【关键词】小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引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为了关爱留守孩子,保障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尽力地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这一任务。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呢?
1. 建立档案、做好家访工作
作为班主任要认真调查清楚留守儿童的数目、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联系方式。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记载好留守学生父母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学生监护人姓名、联系方式等。充分关注到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和个性需求,把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且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个别教育、进行补偿教育,并主动与学生监护人联系,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平时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家长”。
2. 加强对他们心理的辅导
班主任要对留守儿童适时开展心理辅导,以这样的方式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加强学生教育。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他们的隐私,不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班主任也要站在留守儿童的角度上去看问题、做工作。
3. 用爱心温暖他们失落的心灵
首先,班主任要关爱学生,更加关爱留守学生。更应该多的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感情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失。再者,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行、睡等问题,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一、二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4. 用心对待,因材施教
作为留守儿童每个家庭环境、经济状况迥然不同,其情况也千差万别。班主任在全面把握每个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同时,针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欠缺的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 利用活动,多鼓励、多表扬他们
大部分留守儿童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班主任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像力,思考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留守孩子的生日等,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去关心、爱护、教育、帮助这一弱势群体。作为班主任要更加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下,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学刊,刘霞、赵景欣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2007,6:7-20
[2] 中国农村教育,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2007(10):32
[3] 社会工作学术版,何宇、郭俊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浅析及对策探讨[J]. 2006,(12)
每一个孩子,都如植物一样,需要充足的阳光给予温暖,这样才能健康的成长。爸爸妈妈就是支持孩子们成长的那一缕阳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关爱留守儿童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关爱留守儿童观后感1今天下午,迎着和煦的春光,迈着轻盈的步伐,我跟随九华晨刊的小记者团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里山。我们要去看望俞河小学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顾名思义是指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远在他乡打工,只剩下孩子和他们的祖父母留在家中。我想,衣食无忧的我们,整天如藤蔓生枝般依赖着我们的爸爸妈妈。在我们的心目中,爸爸妈妈是保护伞,是避风港,是温暖的依靠……我们即使羽翼丰满,也是离不开父母的。可是,这些留守儿童,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学海求知,都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他们该多么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希望远在千里之外的爸爸妈妈能陪在身边呀……想到这里,我心里不禁为他们难过。
不一会儿,满载小记者的大巴车就到了俞河小学。俞河小学坐落在一幅山清水秀、水光接天的美丽画卷中。古朴的校门前,十个留守孩子一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我们,一边拍着手,说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我心头热热的,像一股暖流涌进心田。我们好奇地走进这个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空阔地,这就是他们的操场了。看着这样的操场,比起我们的操场,真的是太小了,只有我们操场的十分之一大,而且地面坑坑洼洼的,不像我们操场地面是塑胶的,踩在上面非常舒服。我又把目光转视着正前方,那是一幢教学楼。一位叔叔带我们参观了整个教学楼:所有的教室都是复式的,平均一个年级仅有十余人。我们一边感叹着这一切,一边走进了“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的后面挂了一块大黑板,上面,娟秀的字迹和五彩斑斓的图画令我拍案叫绝,也让很多小记者啧啧赞叹。但是,这五彩缤纷的画面中,却刻着令人心酸的内容:“爸爸,妈妈,你们在外放心工作吧,知道你们离开我有许多无奈。请不要为我担心,请不要为我牵挂……”这一划一笔,让很多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接下来,老师让我们和留守孩子一起玩了很多互动游戏。小小的教室快被一浪高一浪的笑声挤破了,这些精彩纷呈的游戏,仿佛在我们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我们在欢笑中互相认识,成为了好朋友。
快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的,转眼间我们就要和他们道别了。港华公司的义工准备了学习用品,让我们一人拎一袋,郑重地赠给这些留守儿童们。已是下午三点多,我们乘上了返途的大巴车,与留守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道了声“再见”。
虽然这次相处的时间十分的短暂,但是,我们也在这次活动中明白了很多道理:不能歧视留守儿童,要关爱他们,要给予他们温暖;我们要平等地看待他们,不要让他们心中存留着阴影。在此,我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从我做起!
关爱留守儿童观后感2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了,而他们大部分都是因为经济条件紧迫,父母被迫进城打工。
然而,面对记者“想不想爸爸妈妈”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儿童的回答都是“不想”。其实,产生这种想法并不为怪,因为有的父母在外打工,连孩子的学习、生活都不管不顾,甚至6年不回家一次!面对留守儿童的只有孤独。
2007年3月12日,我认识了一位叫刘莹莹的女孩,她告诉我,她也是留守儿童,不过还好,她的朋友不少。当我有点儿为她感到庆幸的时候,她却又补充了一句:“我的朋友和我一样,也都是留守儿童。”我听了,愣住了。
不!除了孤独,还有贫困围绕着他们。我在网上的视频资料上看到,一群志愿者随着记者来到了龙山小学,那里百分之七十八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吃的是白米饭,没有任何菜。食堂里卖的唯一的菜就是一元钱一份的烧豆腐,可是,这个东西也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的。当记者拿起他们保存已久不舍得吃的黑面包时才发现,那些面包已经变得僵硬了,不过孩子们还是留着那些黑面包。看到这儿,一位记者急忙掏出钱包,去给那些贫困的留守儿童买吃的。但是,那些孩子们没有吃,只是在记者们走后,才把东西藏进了书包里。
当我看到这些资料时,感到了一丝伤感,他们太可怜了!没有朋友,也没有好的生活条件,这是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苦日子!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共同帮助那些穷苦的留守儿童吧!其实,他们并不孤独,因为还有我们!(
关爱留守儿童观后感3我曾经在电视上播放的纪录片中看到过这样的身影:清早起床做饭的身影、在大山深处为家里背水的身影、在田里干农活的身影……这些身影的爸爸妈妈都外出挣钱,这些身影在家度日如年的盼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回来。我想,你们也像这些身影一样。
由于同学们的爸爸妈妈为了挣钱,都外出打工。你们一年中见不到几次他们,肯定都非常想念他们,一想到他们就会非常伤心。有些同学,非常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知道爸爸妈妈外出挣钱都是为了自己能有一个好的生活,所以自己在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好好学习,让父母在难得回来一次之际非常开心;可是,有些同学可不这样,他们认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不爱他们了,所以他们旷课、逃学……各种不良现象出现。甚至有的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可是你们就要这样自甘堕落,放弃自己吗?
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感恩,学会孝顺父母。你仔细想想,父母本可以在家里种地,可他们为什么要离开你们去别处打工呢?还不是希望你能有个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长时间无法见到你,你心中很痛苦,可他们心中的痛苦比你多一百倍。这世界上哪有父母不想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呢?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生活。他们为了你,到处奔波,你这样,如何对得起他们的一片苦心呢?“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不要等到孝顺不成父母了才去孝顺。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后做国家的栋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都有。既然你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那么你就要为自己的梦想负责,你要去努力完成它,要么它永远是遥不可及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着我们的梦想而奋斗吧!
关爱留守儿童观后感4对于社会上存在较多的留守儿童,人们通常会想到他们生活贫困,物质生活贫乏,于是许多志愿者对他们实施物质上的援助。“精准扶贫”“送爱下乡”。然而,留守儿童缺乏的又岂仅仅是物质,他们需要的更多是观念的转变,精神的滋养。
有一则这样的报道:当慰问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把书本和玩具交到孩子们手中时,意外收到了一个孩子的纸条:不喜欢送来的书和文具,宁愿要钱,或者是一部可以打游戏的手机。这个孩子的想法虽然不能代表留守儿童的普遍观点,但也不得不引人深思。留守儿童的父母亲外出打工,与年迈的亲属一起生活,物质和精神世界都极度匮乏。甚至可以说,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不辜负父母在外辛劳打工,努力上学,最终真正走出自己留守之地,与父母团聚。然而,为什么他们不愿接受书本,却选择手机?我认为,留守儿童真正需要慰问和关注的,应该是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当代社会,一穷穷好几代,一富也能富好几代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学习和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也更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不得不说,好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留守儿童所面对的,是无人监管,无人引导,所以很难在他们心中种下努力拼搏、重视教育的种子。他们需要的,不是爷爷奶奶的放纵,不是无人问津的冷漠。如果游戏和犯罪趁虚而入,填满了他们的生活,那么他们的人生才真正悲哀。
对于留守儿童,与其送书本,不如送知识、传道理。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大学生支教活动。那些大学生们,在留守儿童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帮助他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他们的心灵不再“留守”。只有让留守儿童意识到读书才能不再留守,才能生活得更好,再通过适当的外力帮助,才能改善他们的现状。
曾有一个新闻记者,通过一组镜头将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照下来,让社会了解,让孩子们自己明白留守的伤感和困窘。后来,孩子们努力学习,外界人士广泛关注,终究改变了一批留守儿童的人生道路。
对于留守儿童,不要只将眼光停留在物质援助。真正要关注的,是他们的心。身虽留守,心不荒芜。社会上的人尽我们所能,留守儿童自身奋发图强,终能助他们走出留守,拥抱美好天空。
关爱留守儿童观后感5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末来的接班人。儿童在父母和老师的照料下以及培育下,这朵花儿才能绽放,才能为广大人民作出贡献,而那些没有受到正规教育的孩子和留守儿童,他们误入歧途,给广大的人民带来了许多不便。
这些留守儿童,他们为什么误入歧途?那是因为他们幼小的心灵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准确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假,什么是善什么恶。所以才被不法分子带坏了。
有一天,我正大街上散步,突然,一个妇女大骂起来:“混小子,你敢偷我的手机,走,我带你去公安局,”那个约有八、九岁的孩子,一听吓坏了,赶紧挣脱了那个中年妇女的手,飞快地向一个拐弯处跑去,那位正准备追去的妇女见那孩子无踪影了,这才停住了脚步,我当时就被那情景惊呆了,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竟然成了一个偷鸡摸狗的扒手,原因误入歧途。
当然,没受过正规教育的孩童,并非都是会误入歧途。有的留守儿童看到其他儿童背着小书包向学堂走去时,他们此时的上学渴望是可想而知的啊。
也许,当你看到一个渴望上学的孩子,把偷来的知识整理时,你那时的心情一定会非常地伤心。现在,有的孩子上学就是胡闹,看似身体在教室内可不知他们的心跑到了哪里。但如果把我们上学的机会转让给那些渴望知识的留守儿童。不用说,那些孩子肯定会万分珍惜这实属不易的机会。
作为有能力帮助他们的人,为何不去关注一下他们呢?得到你的关注,他们只会说声谢谢,但这声谢却蕴含着那孩子对你的无限感激以及自身的喜悦。
5月23日,由教育部制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家长们的极大关注,有网
>>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就《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答记者问 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教基二〔2012〕4号 教育部:今年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 教育部:高考改革方案仍在研究制定完善中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 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的幼儿语言教育实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教育建议解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导向下的家园合作素质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语言教育 浅析重视母亲教育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另类”解读 教育部召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集中调研工作座谈会 教育部、中国残联: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 教育部就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重大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的通知 “教育部、团中央协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工作”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学习与探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1)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科学;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32-02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简介:王福山(195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研究;王菲(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工作研究。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将孩子留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被交由父母的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这些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 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给予了关注,然而,对其以静态角度关注的多,以动态的角度关注的少;物质因素罗列的多,精神因素则重视的不够;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的建议片面性、单一性多,而系统性、可持续性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为深层次的影响及解决的对策未得到应有重视和研究。因此,有必要从实践哲学的高度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本质的分析和概括,并对此提出系统性、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
一、现实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在成倍增长。据2000年“五普”资料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 000万人。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称,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 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 000多万。据悉,研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分析,以258万人口抽样数据为依据。抽样样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选取。该报告引用的所有数据资料均为加权之后的结果。调查数据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从2000年的2 000万人,发展到2008年则约5 8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规模增长十分迅速,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日趋严重。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交往少,心理沟通难以恢复。据相关调查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毋庸质疑,农村留守孩子家庭父母亲情教育环节的缺失,家庭父母子女之间交流沟通的匮乏和情感支持的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是难以去除的。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上的“早期剥夺”问题严重。“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自卑心理,出现了孤独、焦虑、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问题。调查发现,37%的“留守儿童”经常不想跟任何人说话,30%的“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出情感的冷漠、行为的孤僻的现象,人格发育不健全。有了烦恼不主动或者不愿意向家人倾诉,表现出情感自闭、性格怪僻等异常心理。其特征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尤其是小学生表现明显,女生比男生更突出。“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及焦虑、冷漠、畏缩、敌对等消极情绪,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对孩子的“印刻现象”和“早期剥夺”所产生的消极结果,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损伤、心理损害是肯定的,其健康心理恢复工作的难度会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这种“剥夺”对孩子的成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是许多父母始料未及,而且对社会关系、家庭生活的负面影响都是很大的。
农村“留守儿童”的品行有失规范。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在这个问题上,初中阶段男生表现尤为突出。自控能力较差,学习行为不自觉,日常行为叛逆,如不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到学校外面通宵不归,上网、看不健康的录像、、拉帮结派等。一些品行恶劣的孩子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农村“留守儿童”的继续学习能力丧失。“留守儿童”学习上的问题主要是学习不专心,学习成绩下降。在这个问题上,对小学生影响尤为明显。可以肯定地说,这些“留守儿童”的继续学习的能力、深造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发展的空间也很小了。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由社会经济及家庭经济状况、文化素质问题,三农问题等深层次的因素导致的。分析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根源,还必须从动态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留守儿童”变化的趋势。
从社会经济角度讲,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差异越发明显,收益差异、贫富差异越发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经济发达地区转移。这种以寻求经济收入,实现富裕的人口迁徙,使一些农村儿童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必然产生农村“留守儿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还具有长期性、日趋严重性。
从家庭经济及文化角度讲,家庭的贫穷,维持家庭的生计成为农村劳动力首要选择,而家庭生活的质量,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则无暇顾及。由于文化的落后,家庭的文化、情商、德育等功能基本丧失。家庭成员之间的空间分离,家庭中的亲情教育与交流也在不断地失去。由此产生农村“留守儿童”的深层次的消极心理问题。这一问题或显或隐、或暂或久、或重或轻地存在着,它不仅具有长期性,而且还具有遗传性、扩展性。
从三农问题角度讲,三农问题衍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故此 “留守儿童”的深层次心理问题的根本性解决,依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营造“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的软硬件环境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 社会问题的建议或方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既要有组织保证、科学管理、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生活保障社会化等“硬件”条件,又要认识和运用儿童心理科学,掌握儿童学习的最佳期,了解遗传因素及影响。这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一)建设“硬件”环境,确保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工作可操作性、可持续性
1.完善“留守儿童”管理组织,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设立专门“留守儿童”的管理组织机构,明确隶属关系及责任、权利、义务。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登记建档。以学校为主,社区为辅,对“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家长姓名及去向等情况进行登记,实行归档管理。建立班主任、社区“留守儿童”组织负责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或在社区表现等情况。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给予更多关爱。积极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在“留守儿童”亲情关爱方面,积极探索并组织实施双亲轮管式、托管式、式、陪读式、辅导式等关爱模式。开展“大事”双亲家长、家长、爱心妈妈、爱心姐姐、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及招募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及时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政府要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加强硬件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保证在“留守儿童”监护方面,建成一批“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周末学校、“留守儿童”期末大学园、“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以社会公益为主,辅之市场化运作、项目化管理的模式,有助于解决“留守儿童”的学校学习、校外教育、心理健康、品格修养、生活托管、亲情呵护等问题。
2.“留守儿童”管理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家庭问题,将社会与家庭相结合协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 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制度化的系统解决办法。政府有必要成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组织协调机构,整合政府部门、社工团体、高校社会科学专业、自愿组织和民间力量等各种资源。农村“留守儿童” 问题,也是一个家庭问题。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儿童价值观、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教育方式等对儿童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功能,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留守儿童” 心理现象、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功能丧失、父母对孩子监护缺位。故此,有必要从法律上确定家庭职责,明确父母监护责任,在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有关父母对子女监护的条文,同时,强化父母对孩子监护的法律意识,并建立和完善可操作性的父母对子女监护制度,社区对家庭的管理制度。
3.“留守儿童” 生活保障社会化。实现家庭经济功能社会化,“留守儿童”生活保障社会化。建立“留守儿童”基金,用于特殊需要照顾的“留守儿童”的生活护理、疾病治疗、学习辅导、必要的集体娱乐活动等。给儿童成长提供一个有保障的社会环境。
(二)建设“软件”环境,确保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工作系统性、可持续性
首先,熟悉并把握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是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前提;其次,关注儿童学习最佳期,切莫错失教育良机;再次,关注“留守儿童”遗传因素对后代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71-79.
[2] 叶敬忠。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