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用七篇】

农业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7篇)

农业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同志们: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进行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今天市政府专门召开这次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全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稍后,市委、常务副市长张凯同志还要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就如何贯彻国务院、省政府有关指示要求,简要通报普查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并就下步普查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国务院和省政府对第三次农业普查的工作要求

开展农业普查是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方法、统一时间、统一表式和统一内容,主要采取普查人员直接到户、到单位访问登记的办法,全面收集农业、农村和农民相关情况。国家规定我国农业普查每十年开展一次,在逢6的年份实施,20xx年开展的是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20xx年12月10日,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副汪洋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直接服务于全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性工作,地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领导本地区农业普查工作的责任。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新闻单位要把农业普查作为加强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宣传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0xx年1月22日,全省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副省长赵润田在全省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统一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通力协作配合。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明确要求,本次普查从20xx年开始筹备,至20xx年结束,历时3年时间。普查的时点标准为20xx年12月31日,时期标准为20xx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整体普查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普查准备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0月)。主要任务是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本阶段工作是为整个三年的普查工作打基础,务必要抓牢、做好。第二阶段为现场调查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3月)。现场调查阶段是整个普查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动员力量最多、质量要求最高的一个阶段。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一关键阶段,会上印发的《全市农业普查主要工作时间表》对每个关键环节都做了明确的时间要求。第三阶段为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估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2月)。这个阶段的工作使普查质量得以体现,也是普查成果的集中反映。第四阶段为工作总结和资料开发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6月)。这是普查的最后阶段,普查的全部成果得以全面展现和运用。

同志们,三年的时间搞完第三次农业普查,时间跨度较长,这就要求各县区、乡镇(街道)把那些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同志放在普查第一线,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强力支持,防止人员中途掉队,确保普查人员稳定性。

二、全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精神,去年11月,市政府及时下发了《滨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的通知》(滨政字〔20xx〕146号),全市上下根据文件要求,按照“早、细、严、实”的工作理念,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前期准备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四落实”及时到位。一是及时组建普查机构。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直22个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滨州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率先组建了滨州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办公室;各县区参照市的模式,分别成立县区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乡镇(街道)成立了以政府主要负责人为主任的第三次农业普查机构。为保证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各级建立了规范的运作机制,明确岗位目标和责任分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分线作战、全员参与”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确保了全市农业普查工作有序运转。二是普查人员基本到位。市统计局从局机关抽调相关业务人员充实到了农业普查办公室。各县区统计局也参照市局做法,全员参与普查,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落实。多数乡镇(街道)也根据普查工作需要,抽调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成立了乡镇(街道)普查专业队伍。三是普查经费得到初步落实。各级普查机构通过积极争取政府领导支持,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得到了政府和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普查经费基本落实。市级财政已到位资金220万元,在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足额安排了PDA设备采购等相关经费。四是办公条件基本到位。为便于工作开展,市局在办公场所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协调,落实了办公用房,配备了办公桌椅、资料橱柜、电脑等办公设施。各县区和多数乡镇(街道)办公场所也得到较好落实,办公桌椅、专用微机、资料橱等办公物品配备齐全,为普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科学谋划,扎实开展普查前期准备。一是建立普查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根据国家、省农业普查方案要求,市农普办及时组织研讨,细化量化各个环节,建立了“分片、分线、分段”工作流程和“点、面、线”结合的工作方法,形成了项目化、责任化、时间化的责任体系,对农业普查实现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负责的工作体系。制定了每个阶段的工作标准和督导考核办法,针对普查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了工作预案,为全市普查工作开展提供了总抓手。二是及时启动农业普查宣传。为加大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了解、支持并配合农业普查的良好氛围,滨州市统计局日前正式开通农业普查宣传彩铃业务。9月20日,以“统计开放日”为契机,开展了“农业普查福到农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滨州日报》2版刊发了题为《开展农业普查 摸清“三农”新变化》的专题文章。农业普查宣传画正在印刷阶段。各县区也积极行动,在各乡镇(街道)、行政村重点路段、重点区域进行了宣传。三是提前做好普查物资准备。市农普办统筹谋划,多次召开会议研究三农普物资需求清单,扎实、及时做好各项物资准备工作。全市“两员”农业普查用品已进入采购阶段。

(三)周密安排,综合试点取得较好效果。9月上旬,市农普办选择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惠民县石庙镇进行了市级普查试点,取得了预期效果。一是获取丰富的试点成果。通过石庙镇试点对农业普查方案进行了初步检验,获得了整建制镇详细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初步掌握了这次普查的一些规律。二是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整建制的普查试点,将普查区划分、地图绘制、入户调查等整个流程全部过了一遍,获得了第一手经验,发现了一些具体问题,为普查的正式入户调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通过试点锻炼了普查队伍。在试点中,全市各县区普查办主任和业务骨干等60余人参加了试点工作,具体开展了入户摸底、普查表的填写及入户登记工作,大家通过试点理清了普查流程,熟悉了普查业务,提高了操作能力,为普查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人才技术基础。

(四)精心组织,业务培训成效明显。市三农普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带头参加全省视频培训会议,县区普查办主任、业务骨干全部参加,市局实时监测县区分会场组织情况,滨州参训人员达200多人,在全省组织最好、人员最齐、秩序最好,受到省统计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三、全力做好我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

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是历史上最难最复杂的一次普查,量大面广,指标繁多,技术要求高,尽管我市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但本次农业普查形势复杂、任务艰巨。各县区、乡镇(街道)一定要对这次普查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清醒的认识。一是普查组织实施难度大。任务量大,第三次农业普查覆盖我市92个乡镇(街道)、5000多个村(居)、近百万农户、2万余家农业生产单位和规模经营大户;普查表复杂,普查表设置普通农户表、规模经营户表、农业经营单位表、行政村普查表、乡镇(街道)普查表、农作物播种面积遥感测量表等六种表,多达六百余个指标;组织难度大,被调查户配合程度下降,很多户需要多次上门才能完成登记,给普查组织工作增加了很多困难。二是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聘难度大。这次普查将全面创新调查技术手段,综合运用遥感、PDA、联网直报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普查的工作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科技手段的创新对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技术要求更高,全市需要选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1.4万多人,目前农村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多数进城务工,留守人员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大,选调高素质的普查员难度很大。如果“两员”选聘不能及时到位,将严重影响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普查经费落实难度大。虽然前期各县区落实了部分普查经费,总体资金到位情况也好于以往,但情况很不平衡,有的县区20xx年度落实经费达到70余万元,但有的县区仅落实了20余万元。乡镇(街道)一级问题更多,多数乡镇(街道)还没有专门的普查经费,有的虽然口头承诺,但离具体落实还有很大差距。一旦经费不能及时到位,整个普查工作将很难按计划开展工作。这些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希望各县区、乡镇(街道)在普查经费的安排上再予以专门倾斜,确保落实到位。

目前,距离普查登记时点只有70天的时间了,清查摸底将于11月1日全面展开,各项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攻坚克难,切实把农业普查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一)切实抓好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调和培训。各县区、乡镇(街道)要按照工作要求,选调足够数量的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选调的人员尽量要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将人员信息登记造册。各村老支书、老会计熟悉当地情况,便于进门入户,适合作普查引导员。年轻乡镇(街道)干部和大学生村官熟悉电脑和手机操作,适合作PDA操作员。各县区、乡镇(街道)要按照规定,积极落实好两员补助。省、市两级已经对县区业务骨干进行了两次大培训,这次会议召开后,市农业普查办公室还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业务培训,各县区也要迅速行动起来,分层次抓好普查人员的培训,要派业务骨干到乡镇(街道)授课,实行小班制,严格闭卷考试,确保培训效果。特别要针对这次农业普查使用PDA技术的新情况,切实做好PDA操作技术培训,使所有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都能够熟练掌握PDA操作技能。

(二)扎实开展清查摸底,填好草表。清查摸底是普查的关键环节。清查摸底工作是否细致,清查结果是否真实,直接影响普查登记的质量,关系到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为此,各级农业普查领导和工作机构一定要充分认识清查摸底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严格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认真细致开展清查摸底工作。要通过清查摸底把我市“一产”总量结构摸上来,做到心中有数;要高度重视养殖业情况的清查,通过加强部门协调,把我市畜牧业的家底摸清楚,避免出现工作被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切实加强扶贫情况的清查,把贫困户户数、扶贫措施、脱贫情况了解清楚,为正式调查奠定坚实的基础。各县区在清查摸底的基础上填好草表,认真做好审核评估,以便于对本县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三)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农普工作能否规范高效运行,工作机制是基础保障。一方面,各级农普办要制定《农普办工作规则》,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每个工作组和每个人的职责,分工要合理,责任要明晰。在日常工作中,要实行倒逼管理,用目标倒逼任务、用任务倒逼时间,整个农普系统要形成一个完整、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好的工作制度,比如工作例会制度、各阶段重点工作通报制度、经费及设备管理使用制度等等。要实行《普查工作日志》定期上报制,各县区要贯彻好,便于市里及时全面地掌握各地农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各部门要按《滨州市第三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滨农普办字〔20xx〕1号)要求,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协调上报涉及到部门的分县区、乡镇(街道)的有关数据,确保滨州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完成。

本次会议召开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还要进一步召开市“农普办”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市“农普办”将部署启动集中办公和各项具体工作,请市直各相关成员单位及时抽出业务骨干人员到市“农普办”进行集中办公。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一是充分利用传统宣传手段进行大张旗鼓宣传。各乡镇和街道要在主要干道悬挂过街横幅,出动宣传车,在每个自然村书写墙体标语,张贴宣传画,在农村集市组织秧歌队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农业普查氛围。二是各级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宣传高潮。要重点宣传《统计法》、《全国农业普查条例》,引导普查对象依法接受调查,如实申报数据;教育普查工作人员坚持依法普查,严守底线,确保普查数据质量。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手段进行宣传,利用互联网、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大农业普查宣传力度。同时,提前谋划好普查宣传月和宣传周活动,将普查宣传工作逐步推向高潮。通过宣传让各级领导知晓农业普查,在思想和行动上重视这项工作;让相关部门了解农业普查,帮助推动普查工作的开展;让广大群众懂得农业普查,配合工作人员入户调查登记。

(五)加大督导考核力度。各级普查机构要切实加强对普查工作的督导检查,按照“分片、分线、分段”作战的原则,突出落实普查工作的政府行为。市三农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包县区责任制要求,定期对县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现场协调解决普查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工作开展情况现场打分,定期公布各县区普查工作排名,在全市进行通报,对因工作懈怠、失职渎职,影响普查工作的,要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将每次检查情况纳入最终考核。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人员发生变化的,要及时向市农普办通报,以便于农普工作的开展和衔接。各县区要按照市的模式,对乡镇(街道)实行分片包干,每周都要督导检查。乡镇(街道)农普办要逐村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同志们,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我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任务,为建设生态美丽幸福新滨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农业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十二次党代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工作成绩,分析当前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三农”各项工作。刚才,我们对20xx年在“三农”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的表彰,所有受表彰的单位都是在我市“三农”战线上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同志,另外,还有4 个单位的同志作了大会书面发言,会议还印发了多个单位的书面发言。在“三农”工作上,我市一些单位、一些地方,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主要讲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我市农业农村形势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三农稳市”方针,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提出并实施了农业“四百工程”,突出抓了100 个农业重点项目,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20xx 年,我市实现了“”的开门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20xx 年以来,我市粮食生产相继突破了60 亿斤、80 亿斤、90 亿斤、100 亿斤几个大台阶,20xx 年首次突破100 亿斤,达到104 亿斤,20xx 年达到107.5 亿斤,成为全省四个粮食过百亿的市之一,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九连增”,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聊城用不到全国1/1000 的土地,生产了全国1% 、全省1/8 的粮食,聊城为全国、全省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第二,提出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聊城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是全省率先提出来的。从去年起,山东省也提出实施了农业调整振兴十大规划。我们按照项目化、具体化、数量化的要求,对全市130 个乡镇(街道)农业调整振兴计划进行了修订并印发,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进行部署,全市所有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参加会议,全市所有的乡镇都制定了具体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去年一年,我也抽出时间,跑了三十五六个乡镇。应当说我们乡镇的同志们,在抓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推动农民增收上做了大量些具体、实在、有效的工作。有的乡镇在发展中小企业上、在发展乡镇产业园区上有新突破、有新成效。冠县北馆陶镇是和临清接界的一个乡镇,发展轴承园区800 亩,初步形成了规模;茌平乐平铺镇,利用废窑塘等废地招商引资,发展企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还有的乡镇在发展蔬菜生产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全市130 个农业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49 亿元,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的“四百工程”提前完成。我市的蔬菜生产,经过这几年的农业产业调整,产量达到了1300 多万吨,与潍坊差不多。蔬菜特别是保护地栽培大幅发展,占地一亩的大棚纯收入达到2 万元,对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300 多万吨蔬菜现在销往全国,去年春天,我参加了姜异康书记带队的赴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在香港超市里,就看到了我市的两种鲜菜。我市的蔬菜、畜牧和水产、林果总产值分别达到了150 亿元、140 亿元和160 亿元,应当说,这几年我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在我市,特别是南部的一些地方,成方连片的蔬菜大棚、果品大棚在迅速发展,态势与当年的寿光等地相仿,有些地方发展的态势甚至超过了他们,大幅度提高了我市农业的效益。所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到了7700 多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00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了1000 元,比山东省的总体水平还低了500 元,但是我们和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第三,不断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了新的提升。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果品、木材、食品、水产、工艺品等十大加工基地,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00 家,其中国家级的4 家、省级的31 家,销售收入达到560 亿元,相当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四分之一;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3324 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了18 家;全市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到了131 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有23 家,特别是我市规划建设的4800 亩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在去年也取得了良好开局。这个大市场是作为我们聊城农业产业调整振兴、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龙头来定位的,不是原来一般意义上的鲜活交易、大棚交易,而是蔬菜、果品、畜牧都有专业分工,把物流配送、冷链、供应、加工冷藏、研发、检验、信用各种服务都涵盖起来,另外,我们现在已经考虑把荷兰合作社的拍卖市场、期货交易等现代市场形态都规划进去。这个大市场首先着眼于聊城,但是不仅仅着眼于聊城,而是着眼于鲁西、甚至华北。这个市场建成后,在规模、功能等方面在全国都将是一流的,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提升,特别是搞活农业流通,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市场投资至少在30 亿以上,应当说,去年有了良好开端,现在已经建成交易区面积10 万平方米。今年春节以后,我们也进行了一次现场调研、现场办公,开发区相关建设单位的决心很大,今年要开工建设主要功能区,在已建成10 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建设面积100 万平方米以上。这个市场的建设,将对我市农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相关县(市、区)、相关市场要及早做好对接准备。

第四,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品牌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我们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新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 个,新增基地面积42 万亩,累计达到291 万亩,培植起来一批在全国、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品牌。

第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共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8000 多项,投入资金7 亿多元,新增、改善除涝面积26 万亩、灌溉面积89 万亩,全市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 万亩。八县(市、区)全部列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行列。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了1024 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5% 。省农机部门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农机补贴资金达到了全省的七分之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在可以说初步地、或者说大步地把农民从以往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到所有的乡村去看,播种、收获这两大任务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六,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农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我们聊城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与东部地区相比一点不差。我们村村通油路这项工作比较扎实,水平也不错。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也达到了要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乡镇卫生院建设也基本完成。完成了第三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解决了全市农村21.78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400 元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有了提高,提高到各级财政扶持240 元,农民自己掏60 元,共计300 元,参合率达到99.5% 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中央、省制定的社会保障政策都是一个标准,聊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含糊,不管各级财政有多么大的压力,也确保了农村群众社保和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第七,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从聊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在继续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型社区建设的基础上,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启动千户社区建设86 个,整村改造300 个,三年建成农村新居22.1 万户,改造危房3.7 万户。综合统计,三年共有60 多万农民住进了新居,这些新居大部分是楼房。绝大多数农民都非常高兴,搬进楼房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特别是在住的问题上做到了和城市基本看齐,绝大多数农民是赞成的。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三年集中整治以后,下一步要转入常态,仍然应当予以重视,予以推行。

第八,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农村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农村社会总体上和谐稳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市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的称号,市委、市政府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我们聊城市和八个县(市、区),无一例外都被国务院和省政府隆重表彰,这在全省是唯一的一个市,在我们聊城农业的发展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农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真抓实干、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我们全市实现“”的开门红、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强市名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农业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向这次会议受到隆重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之后,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增收的压力在增大,出现滑坡、甚至拐点的机率在积累、难度在加大。二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在增大。在农业内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增收。在农业外部,目前我市农民的收入结构中,非农收入只占不到50 %,而东部沿海地区占到70% 甚至80 %,在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方面,我们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另外我们在结构上,20xx 年农业在一产的比重是13.5%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产的比重从17% 、18% 到16% 、15% ,逐步降到13.5% ,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但相比之下,农业的比重还是比较大。三是实现农民转移就业的压力在增大。由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一门过硬的职业技术,就业面窄,出现了一个一方面就业难、转移任务重,另一方面在城市有些地方出现了用工短缺的问题,在我们聊城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招工难问题,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四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压力在增大。一方面,由于我市经济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城乡发展差距比较大;另一方面对统筹城乡发展没有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也缺少相关的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措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总体上,我们聊城还达不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但是在局部地方我们可以逐步做到,比如说在我们规划的一些园区,就可以做到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考虑。我们发展园区要上项目,上工业项目,这是工业化。过去工业化不考虑其他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求要同步建设配套的城镇设施,因为劳动力要进来就业,就业后就地向城镇人转化,这就是城镇化。在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业问题的解决可同步考虑,新农村的建设统一规划到新的城镇来,农业设施的建设纳入到新的开发、发展范畴内,统筹空间的使用,统筹劳动力的使用,统筹生活设施的规划建设,局部可以做到,但就聊城整体而言,我们现在还不具备这样一个实力。但是,各个地方都要注意,推进工业化,同时要配套地推进城镇化。这是聊城重要的历史任务。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才能真正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过去的老话,农业现代化是什么任务呢?就是“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往工业里工作去,往城镇里居住去;“钱从哪里来”,从工业发展上、城镇化的发展上积累资金来改造农业。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最终出路还得从发展二三产业上来,这就是统筹的理念。五是争先进位、加快发展的压力在增大。各地竞相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同时,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农业农村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那么,一句话,我们聊城“三农”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构筑起能够抵抗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组织体系。所以,我们农业取得的成绩要看到,农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心里要有底,要清楚。

今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很关键的一年,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要坚持住。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实施这个计划,本身讲的是农业问题,“三农”的工作,但是我们确立的实施主体是乡镇。把主体确定为乡镇,不光是从农业角度考虑的。我们聊城要建设强市名城,要发展,市级要发挥市级作用,县级要发展县域经济。从所有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单位、地区、国家来看,要实现一个区域性的社会的奋进,光有市级经济的发展、县级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展乡镇级的经济和村级经济,必须实现每一级的协调。所以实施农业调整振兴计划,主体是乡镇,而且当时确定发展的范围非常广,不光是农业问题,你要发展乡镇工业也行,农业也行,乡镇服务业也行,但是一定要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其中一个很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发展壮大乡镇级的经济,借以提高整个县级经济和全市经济的活力。说老实话,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经济、乡镇社会角色的定位,已经处于不断的变化波动中,甚至一度也出现过一种思潮,要取消乡镇,恢复村公所、乡公所,光承担一般社会管理、不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我个人认为,这是脱离中国国情的。从实践的情况看,县域经济的活力之源是村镇经济。南方所有发达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是走的这个路子,没有一个发达地方县城很繁华、乡镇村很穷,都是县域经济、县级经济、村镇经济都很发达,这样的地方才真正是一个发达的地方。所以,请乡镇来参加会议的同志,也要思考自己乡镇的地位和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要承担的任务。这里,我把当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大家作一个说明。应当说,这几年来,庆忠同志和农口的同志们作了大量的工作,所有的乡镇的同志们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乡镇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我去看了,多数乡镇是比较认真、比较扎实的,一开始不客气的说,有少数存在应付,存在糊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怎样工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同志们解释、宣传得还不够,所以,如何调整、如何振兴、如何发展村镇经济,这是我们聊城要面临的一个题目。聊城要建设强市名城,我们的县(市、区)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的要提出进入百强县。在这里要说一下,茌平为什么能够进入百强县,茌平有好几个乡镇的工商税收是过亿的,过几年能不能茌平所有乡镇的工商税收都过亿元,我看是有这个可能性的。如果大家能够统一思想,真抓实干,是能够做到的。如果茌平只有张学信,只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各个乡镇没有发展,是支撑不起整个茌平百强县的这个架子的。

当前,全国全省,包括我们聊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深刻把握。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变化:一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的食物保障、工业原料、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拓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全省降到了10% ,我们西部地区比10% 多一点,东部地区已经降到10% 以下,但是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没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是做不到的,农业的基础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强化了。二是农村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各类合作组织大量涌现,社会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我们聊城3000 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很好。另外,发展新型合作经济我看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思考、来探讨。小平同志当年讲,中国的农村改革可能要实现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广大农民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把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迸发出来、解放出来,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第二个飞跃,小平同志当时讲,是实现“统”的功能。通过新的“统”的功能,实现农业农村生产力的再提升。现在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承包经营的积极性还在发挥作用,但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要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的再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再上台阶,在一些地方就显现出“统”的功能。这一个“统”不是回到老路子上去,而是要体现新的“统”的方式,其中,发展合作经济、发展各类合作社,是实现新的“统”的一个方面。在我们聊城还有不少发展集体经济比较好的地方,突出的是茌平小杨官屯村张国忠劳模那里,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了2万元,全村盖了4 座楼房,农民全部搬进了新居,水电费、义务教育全部免费。还有一种“统”是通过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通过市场来实现。分散的小农经济要和市场对接、要参与竞争,有好多的局限性。“统”,不是剥夺农民的利益;“统”,不是回到归大队的老路子上去;“统”,是要解决一家一户分散小规模经营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内在的一个规律性要求。我们聊城合作社发展得不错,虽然政府在发展合作社时财政给予一点补贴、一点投入是必要的,但从实践来看,农民的创造性、合作社的生命力是很大的。我到茌平看过一个蘑菇专业合作社,村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社长,合作社在统一购买化肥等生产资料时不仅享受一家一户原来享受不到的价格优惠,每袋化肥从100 元降到60 元,而且生产厂家还给予合作社一定的手续费。现在产品统一与北京、天津等地市场对接销售,避免了商户压价及自己内部互相降价的恶性竞争,不仅农户的利益得到保障,商家也有了稳定的货源,也给予合作社每斤商品0.1 —0.2 元的服务费,合作社的年收入也在10 万元左右,这样统一搞技术培训、引进新菌种、请专家讲课的费用就解决了。由此可见,新兴合作社在解决一家一户的实际困难、联合农户形成强大的市场力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家想一想,一个村里的合作社就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要是农民各类生产合作社能够在适当的范围、适当的规模组合起来,会是一个什么状态?所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确实应该很好的探讨。三是农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发展由注重产量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四是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超过50% ,农民收入呈现出多点支撑、多元增长的新格局,非农产业收入比重逐步超过50% 。五是城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产业融合、工农融合、城乡融合加速发展。这些发展变化需要我们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用于指导我们“三农”工作的实践,以实现“三农”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确定,20xx 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与推广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为着力点,推动农业生产上档次、农民收入上台阶、新农村建设上水平。20xx 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4% 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00 亿斤以上,实现十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以上,实现十连快。

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当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时期的重大任务。推进“三化同步”,最急促、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以促进粮棉油增产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工作当中,要大力实施吨粮市的建设工程。我们市产量是107 亿斤,我们市粮食的播种面积,小麦一般在600 多万亩,玉米面积要小一些,我们说“吨粮市”这个建设工程,就是经过努力,最多三年,少则两年,使我们聊城粮食亩产超过1 吨,我看这个在我们聊城是个不难的事情。下一步要组织实施“吨粮市”建设工程,立足实现粮食连续十年增产,切实抓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和省千亿斤粮食建设规划建设,抓好全市标准粮田项目、粮食生产以奖代补项目和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优质、高效粮食作物新品种,落实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政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主要依靠提高单产来扩大总产,力争实现吨粮市目标。同时要抓好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切实抓好棉花良种补贴工作,油料作物生产重点发展夏播花生,以冠县、莘县、茌平为重点,建设我省两熟制花生重点产区。

(二)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要继续实施蔬菜、畜牧、水产等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果蔬建设项目,建设一批高标准生产基地和园区,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蔬菜,要大力发展设施栽培,突出发展优势特色品种。继续抓好食用菌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畜禽,要大力开展“抓千场、促增收”活动,培育壮大优质家禽、优质生猪、优质肉牛、优质奶牛、优质畜产品五大生产基地。林果,要着力建设黄河故道名优果品产业带,形成名优果品经济长廊。水产,要开展万亩健康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工程及千亩健康养殖渔业示范园建设工程。我们这些特色产业都要逐步地建设成品牌、有竞争力的品牌。我们现在蔬菜的产量是比较大的,食用菌的量是比较大的,另外我们聊城的果品也是不错的,现在主要是一个质量的问题,还有有质量有品质,但是打不上品牌、卖不了好价钱的问题。我在北京开会,看到有一种苹果,一个苹果上百元,我专门带了几个苹果给我们搞林业、搞农业的同志,一个人送了一个,看一看,尝一尝,看能不能引进来我们种。不要说一百块钱一个,就是十块钱一个也了不得,十块钱一个你想想一棵树长多少个,这个效益就非常可观。最近林业局引进了高级水果品种蓝莓,目前选了几个点搞实验,并给予适当的补贴,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基本上三、五百块钱一斤,一亩地500 斤、1000 斤是个什么概念?所以,刚才说的这个特色产业,得依靠科技引领,首先是新品种,再就是高水平的加工技术。我们聊城灵芝在全国来说产量是较大的,单纯的在量上来说,是全国最大的基地。但加工在技术一直没有突破,卖不出好价钱,但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三)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突出抓好畜禽及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保鲜、林果及木材加工、水产加工、粮油加工等五大加工体系建设,以冠丰种业、凤祥集团、蓝山集团、艾科公司等为重点,加快培植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过几十亿,甚至将来出现过百亿的领军企业,要培养一批全省全国知名品牌、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今年力争新增市级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 家、省级8 家、国家级2 家。农产品加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是农业综合效益的最大的潜力。生产一斤小麦,也就是一块多一点,那么你把它加工成面粉,这是最简单的了,这样就增值了一块,如果你把它做成什么康师傅之类的食品,又增值一块,如果你再有一些其它方面的精深加工,那么一块钱的农产品,最后可能变成几块钱。我在省直工作的时候,就研究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那个时候一般从地里生产出来1 块钱的产品,到了市场货架子上,就变成4 、5 块钱,当时山东省加工增值率大约在80% 左右,也就是一块钱的农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能卖一块八。我们聊城现在还没有超过一块八,如果一块钱能够变成4块钱,那么产值就会大幅度提高,对农民增收就有非常好的作用。另外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有机食品品牌,济南从去年、前年就流行一个马家沟芹菜,一个传统的芹菜,可能是一个老品种,无公害,也好吃,最低价格七、八十块钱一斤,高的时候二百块钱一斤,大饭店、大超市都采用。一斤芹菜卖到一百多,现在大田种植芹菜,一亩地六七千斤很普遍,一百块钱就是六七十万,所以品牌和加工非常重要。

二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今年要重点抓好10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力争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农户达15% 以上。会上也表彰了一些好的专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总体上来说,还需发展、探索、完善,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要加强资金的联合,共同解决资金困难。田马园老总田洪勋现在生产大棚樱桃,一个大棚一年的效益在7、8 万元,现在缺资金,我问他田马园的群众存了多少钱。他说田马园在信用社存款三、四千万,没法用。那么我觉得可以探讨一下,进行资金上的合作。荷兰的合作社主要是一些小型合作社,我们现在是一家一户,很分散,如果遇到市场供大于求,有人来收购的话,农民都想把自己的产品卖掉,内部竞争压价,最后是中间商得利,荷兰的合作社就反过来了,农民之间没有任何竞争,所有合作社的成员生产出农产品来交给合作社,合作社拿到拍卖市场上,所有买这种农产品的商人在一起出价,谁出的价高卖给谁,出的价低的什么也买不到。竞争都是在中间商中间进行,农民是铁板一块。但是农民也不是什么风险都没有,你生产的产品,如果质量不过关,合作社同意销毁你的产品,你不但一分钱没有,还要承担销毁的费用。但是他们所有的农户都已经习惯了合作社这种方式,出现这种问题的情况是非常少的。我们正好反过来,农户互相压价。在荷兰,在农业生产者里面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自相残杀式的压价。我们探讨发展合作社、发展市场体系,也就是要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三是要大力加强市场建设。我刚才讲了,要以市里农产品大市场为龙头,县(市、区)到乡镇要形成一个配套的、分工合作的大市场。

四是全力打造农产品品牌。要不断提升聊城生态农产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占有率,将品牌效益真正转化为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这个非常重要,我们聊城1300 多万吨蔬菜,但是缺少叫得响的聊城农产品品牌,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刚才我就讲马家沟芹菜,已经做到业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也需要打造这样的品牌,要打造有合作社、有组织、有领导、有加工、有制度、有保障的品牌。

(四)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切实抓好100 个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以东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为依托,力争创建2-3 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县,每个县(市、区)要重点抓好2-3 个现代农业示范乡镇建设。对其他各类示范园区的建设,要整合各种资源,集中打造一批规模大、档次高、适合当地发展路子的重点园区。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加大领导分包、部门帮扶、政策扶持、工作督导、考核奖惩的力度,辐射带动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再上新水平。

(五)以加强监管为重点,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继续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行县域内农药市场准入、登记备案以及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逐步将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信用管理体系。要继续抓好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快标准的制修订步伐,争取年内建立起覆盖全市主要农产品的标准体系。要积极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切实抓好莘县、阳谷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山东新星农工贸等4 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的创建。

(六)以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为重点,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一是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徒骇河生态水系开发建设。抓好市级南湖水库、临清张官屯水库、高唐南王水库等9 座平原水库建设。这一个要做为我市水利建设的重点,南水北调工程我们聊城一共是申请了9 座平原水库的建设,省里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原来我们聊城平原水库建设是个薄弱环节,我们农业用水有黄河现引现用,没有大的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不行,平原水库建设不光是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工业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9 座平原水库,大约蓄水是1.4 亿立方米,一年如果蓄水3 次的话,有4 个多亿。有这4 亿多立方米水的话,聊城的工业、城镇化用水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得到保障。所以在这个事情上,市政府做出研究,落实全省、全国水利会议的精神,把平原水库建设作为一个突出重点,各县(市、区)要早拿规划,筹集的水利建设基金,要重点用于平原水库建设。这是关系聊城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解决15 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以上。在这里我强调一下,除了平原水库建设以外,各个县(市、区)下一步解决农村安全用水问题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这个东西投资大,看不见,投资的管网在地下,谁也看不到,但是市委、市政府已经研究,要作为水利下一步两个突出工作来抓。一个是平原水库建设,一个是农村安全用水工程。聊城还有一部分老百姓,用的水、吃的水还达不到饮用水比较高的一个标准,这个对老百姓的健康是有影响的,今天各县(市、区)的县(市、区)长都来了,各县要做一个规划,要下决心把农村用水安全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重点投入,重点予以解决。我原来说过不能“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住在城里的同志,一定要知道还有一部分父老乡亲住在困难的地方,喝的水不行。这个工程可能投资大一点,但是这一投资将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社会效益是巨大的。水利部门要抓紧摸底子、拿计划,各个县也要抓紧,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摸清底子,拿出规划。我们原来设想,把全市的东阿水等优质水源进行统盘考虑,拿出一个整体计划,统筹解决老百姓的饮水供应问题。这个事情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农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认真抓实抓好。另外要抓好南水北调聊城段的供水建设,省政府对聊城这一段的工作提出了表彰,我市被评为优秀。这是国家工程,必须干好,相关县(市、区)在这个问题上丝毫不能含糊,干不好挨了批评还得干,还不如一开始就好好干,还受表扬。有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不说不批不动,这个习惯很不好,大家一定要看清形势,高度重视起来。二是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积极争取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积极创建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三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要继续完善以“聊城农业”网站为核心,连接市、县、乡、村四级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进一步抓好农产品网上即时交易平台建设,加强“12316 ”热线建设,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

(七)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努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抓好东昌府区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村沼气。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进程,着力推进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环节的科学合理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加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逐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和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这个任务很重,现在整个的污染中农业面源污染占到百分之四十多,除了工业污染中污水、废气排放的治理外,农业的面源污染也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要搞好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推进清洁小流域建设。要加强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建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三、关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科技,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市委、市政府也因此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步伐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目的是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工作,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要依托聊城大学、科研部门、重点龙头企业,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病虫草无公害防治、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和推广。要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市农科院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的建设。要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科技。继续加大对以国家级龙头企业——冠丰种业为代表的种子企业育种科研项目的支持,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的农业新品种,着力培育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企业。种子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农业讲科技重要的方面就是种子,大国的竞争在这个领域表现得很厉害,好多的品种都控制在大国的种子公司,像美国的先锋等种子企业。寿光是蔬菜大县,一年光卖种子就3 个多亿。转基因大豆技术掌握在美国手里,它的大豆出口量很大。副主席正在访问美国,据说还要签订农产品供应大单,包括大豆的供应。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应对国外的冲击和风险,努力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冠丰种业是国家种子公司重点扶持的企业,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是我们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市里也是大力支持这些科技企业的。我市的粮食生产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希望冠丰种业为聊城争光,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再做贡献。

二是着力建设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我市只有莘县、东昌府区进行了试点改革。多数乡镇没有设立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市里有关部门要着手搞好前期调研工作,待省政府的文件下发后,市里及时制定改革方案,争取一次改革到位,一并解决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推广人员及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要大力发展社会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鼓励多种农技推广服务主体开展全程服务,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带成果、带技术开展技术推广与服务,也就是我们实施很成熟的农业特派员工作,要很好地实施,形成公益性和市场化服务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着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突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聊城大学、市农科院、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引进培养一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抓好农村科技特派员和万名科技人才下乡工作,着力培养技术型、创业型、技能型、生产经营型和农技推广型实用人才队伍。加强“乡村之星”选拔培养工作,完善省市县三级衔接配套的“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职业农民。

四、关于城乡统筹改善农村民生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其核心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关键是要把农村民生建设作为整个民生建设的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措施,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力争“”期间,让所有适龄农民掌握1-2 项实用技术。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农业农村工作我们一直强调要讲实效,实效在哪里,就是农民增收。凡是能增减民收入的事情,大事大干,小事小干,不利于农民增收的事情就不干。我们就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一点我们要牢牢坚持。

(二)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的发展。要搞好县域功能定位,力争每个县至少培植一个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特色农业产业。壮大商贸物流、餐饮住宿、文化旅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加快小城镇建设。立足本地实际,搞好加工小区、服务业小区、物流园区等建设,培育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名镇。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各县(市、区)要把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定位好、谋划好、发展好。要充分发挥乡镇在县域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乡镇,能够发展好农业,就发展农业;能发展好工业,就发展工业;能发展服务业,就发展服务业。一句话,就是要增强乡镇的经济实力。在县域经济中,乡镇要承担起重要的任务。

(三)大力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总结推广东昌府区刘皋、冠县杜行等社区中心建设的经验,重点抓好莘县大王寨、东阿苫山、东昌府堂邑刘庄社区的建设与运营工作,以此推动全市的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一是节约资源,二是有利于农村民生和服务的建设,学校的建设、交通的建设、卫生医疗建设,原来的村庄非常分散,供水供暖也需要走相对集中的路子。社区建设、农村基础建设是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一定要注意配套的产业的发展。要把农村设区的建设和农业产业振兴、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社区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农民的拥护。

(四)大力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年要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这几年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去年全市财政收入200 亿,其中国税总量收了103 亿,地税是50 多亿元,财政专项收费30 多个亿,各类开支是170 多亿,民生开支占到65% ,高于全省10 个百分点,这个民生开支的大头还是实现了向农村倾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和东部是一个水平。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特别是向农村民生倾斜。要加大农村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搞好农村扶贫开发。最近,省委、省政府将全省扶贫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00 元,使我市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在全国扶贫会议之前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我们聊城扶贫任务是很重的。我们研究了一个方案,今年要全力实施“整村推进”和“百村扶贫攻坚”计划,领导、部门、市县乡一起下去帮扶,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用到扶贫攻坚计划上,把各方面的急需人才向这里集中深入基层锻炼。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一个大的氛围、大的格局,选准突破口,力争一步一步地把困难解决。

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

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和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活力。

一是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上,健全社会化服务,提高产业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各级现在计划农村的改革,特别是经营体制的改革,仍然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仍然要尊重实践。有关的方面我看要共同研究探讨,如果说我们在这方面率先有突破的话,我们聊城的农业生产力可能要率先实现突破,上新的台阶。

二是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严格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长久不变的政策,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今年基本完成农村各类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确权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颁证的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试点。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效益。巩固提高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

三是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支持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就是我前面说的,农民的资金合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的租赁业务。鼓励涉农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探索多元化贷款的模式。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的体系。现在农业发展当中的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亟待改善,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另外,各级各部门要用创新的理念,能争取的争取,能创新的创新,能破解的破解。要大力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你不争取到聊城来,它就到别的城市去,所以要全力争取,努力破解资金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金融、单位、农村各方面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资金问题。

四是要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重点抓好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逐步形成立足华北、“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型综合的大市场。聊城市场的功能,不但是经营聊城本地生产的农产品,也要辐射到周边甚至华北、相关省市。要持续扶持县(市、区)批发市场建设。要深入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等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大力推进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20xx 年争取在乡镇驻地或大村建设1000 平方米以上的农村日用品超市10 处以上,新建农资配送中心4 处以上。

五是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全面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优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改革,积极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收尾工作。扎实推进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抓好村级组织运行经费的保障,切实提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这里我说一下,我刚才说的有条件的乡镇,还是要增加村里的资金的。我们知道,浙江现在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我们原来的概念是,浙江都是民营经济,实质上不是这样的,浙江最发达的还是村镇经济。据前年的数据显示,浙江平均每个村,村自己的修路超过25 万元, 反过来说,我们聊城,村这一级能达到25 万以上共有多少呢?浙江这几年发展更快,有了经济实力后,基层所有的功能、职责会运行得更好。如果是一个空壳村,什么也没有,这是不行的,基层组织的功能的发挥是不完善的。所以我前面讲的一个乡镇组织的问题,在我们聊城也要研究探讨。虽然,我们现在有条件的、有基础的村级组织数量还比较少,但是确实应该得到重视。

六、关于提高“三农”工作的领导水平

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乡镇的干部,要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断提高理论的政策水平,善于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加科学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机构改革以后,新的领导同志在各级领导岗位。农业、三农工作的岗位非常重要,这是固国本的岗位、强国际的岗位,要做好了大有作为。

第一,一定要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要始终把践行“重中之重”的思想作为政治责任,作为检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减少投入,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使工作有任何的松懈。重中之重是中央的决定,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积极落实。

第二、要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抓好落实,切实把财政支出向农业农村倾斜。要突出重点,加大对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重大农村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要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投入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市里庆忠同志分管农业,也有深刻的体会。市本级对农业的投入这些年来连续增加,而且在各行各业增长的幅度是比较大的,几乎翻番。去年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基金1000 万元,今年整合一下资金,约2500 万元。农业其他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各个县(市、区)现在投入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压力再大,对农业的投入也要坚持高于财政正常的增长强度。另外,要用好农业资金。实际上,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农业产业方面我们主要是鼓励增量,有新的发展。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就是对新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或者对其他的基地建设、市场建设等,要以切实的支持为主,这样才能够促进更多的资源投向农业。

第三,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经常的深入乡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我们提倡各级领导干部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更多的走出来,到基层去,到农民中间去,到农业企业当中去,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一手的资料,做出科学的判断。不管你当什么官,是什么级别的干部,我们反对过去那种衙门作风、老爷作风,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浪费时光,对下边的具体问题不能及时的研究和解决。要把握基层干部,特别是广大群众思想、经济发展工作的实质和脉搏,及时对工作做出一些指导。我们到基层去,是去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实际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下去跑了一些乡镇以后,发现了一些能够统一安排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些只能做不能说的共性的问题,我们也都安排进行解决。对于干事创业的干部,在下边扎扎实实干,我们是理解的,是支持的。但是对于不扎实或者不努力、漂浮的,在工作当中我们也会发现的。绝大多数同志都是兢兢业业,认真工作。我们到有些乡镇去,有的书记没在,镇长没在,一些副书记、副镇长也没在,但是通过了解,有的出去招商,有的出去办事,我们非常高兴。有时候,实在找不到人,我们到了某一个站里去了,对站里的同志问问情况,他们说的都是很真实的。对大家的辛苦我们理解,对大家做出的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我们表示肯定。另外希望我们各级都要发扬好的作风,为民办事,为聊城发展出力。同时,深入基层,也是向基层学习一个好机会,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干部,都要在实践中创造、学习、提高,所以要向基层的同志们学习。说实在的,从基层一些工作当中,同志们的一些谈话、汇报当中,我们也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我们提倡上下一心,加强沟通,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

第四,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下一步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新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要抓紧系统学习农业农村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基本思路和重大政策部署,尽快掌握农村工作的要领,适应“三农”工作要求。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我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一些工作、举办一些活动之类的,一定要紧密联系三农工作的实质,一定要坚持实践标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好不好,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民生活的改善。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也是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成效为标准。比如,有的说自己组织做得好,一个星期开几次会,建立一系列制度等,但是经济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提高,你所做的一切就都不扎实。一定要取得实际成效来证明你所做的这一切是扎实有效的,是创造成功的经验。坚持求实效,以实践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成败。我们以往这方面坚持得不错,以后也一定要很好的坚持。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特别是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确定的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要扎实完成任务, 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业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同志们:

刚才,我们一起收听收看了全省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电视会议,会上,赵润田副省长对做好农业普查工作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陈迪桂局长通报了前期有关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实际,就抓好当前几项重点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农普工作要求

农业普查作为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了解“三农”基本情况,准确把握“三农”发展变化最重要的统计调查。20xx年第二次农业普查以来,“三农”发展情况在十年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大家都知道,滨州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近十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要求,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措施,“三农”事业有了长足发展。20xx年到20xx年,全市农业增加值由97.2亿元增长到217.5亿元;粮食总产量由258.3万吨增长到310.4万吨;蔬菜、瓜类由253.7万吨增长到282.9万吨;水产品37.5万吨增长到46.1万吨。以上数字看出我市农业近十年发展的巨大变化。毛泽东同志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通过这次农业普查,能够获取更多统计指标的真实情况,全面摸清摸准我市“三农”家底,全面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农村建设新面貌、农民生活新变化,对于我市科学分析,正确指导农业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明确要求,本次普查从20xx年开始筹备,至20xx年结束,历时3年时间,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普查准备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0月),主要任务是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为现场调查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3月)。这是整个普查工作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动员力量最多、质量要求最高的一个阶段。第三阶段为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估阶段(20xx年4月~20xx年12月)。这个阶段的工作使普查质量得以体现,也是普查成果的集中反映。第四阶段为工作总结和资料开发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6月)。这是普查的最后阶段,普查的全部成果得以全面展现和运用。当前,我们正处在最关键的第二阶段,10月21日,我市超前谋划,超前行动,召开了全市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会议,对做好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市政府与各县区都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我市的视频会议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对全市农普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下大力气,扎实开展好我市的三农普工作。

二、突出工作重点,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精神,去年11月,市政府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的通知》(滨政字〔20xx〕146号),全市上下根据文件要求,按照“早、细、严、实”的工作理念,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前期准备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目前,市县两级普查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四落实”基本到位;综合试点效果显著,选择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惠民县石庙镇作为市级普查试点,初步检验了工作方案,锻炼了普查队伍,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业务培训初见成效,县、乡两级受训人员达1000多人次;农普宣传形式多样,广泛深入,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出了了解、支持并配合农业普查的良好氛围。下一步,按照时间节点,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任务。

(一)要继续组织好业务培训。第三次农业普查是历史上最难最复杂的一次普查,量大面广,指标繁多,技术要求高。这次农业普查政策性、专业性很强。抓好培训是熟练掌握普查方案的重要手段,也是开展好普查工作的重要基础,让每位参与普查的人员都掌握普查政策,明确普查任务,熟悉普查流程,把握普查技巧。前期,省市两级已经对县区业务骨干进行了两次大培训。今天下午,市农普办还要对乡镇业务人员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培训,涉及到230余人。各县区、乡镇也要迅速行动起来,分层次抓好普查人员的培训,要派业务骨干到乡镇(街道)授课,务必于11月5日前完成对村级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培训工作。

(二)要扎实开展好清查摸底,填好草表。清查摸底是普查的关键环节。清查摸底工作是否细致,清查结果是否真实,直接影响普查登记的质量,关系到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各级农业普查领导小组要切担负起本区域内普查工作的责任,结合各自实际统筹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组织、协调、落实的主导作用,优先选聘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包村干部和“第一书记”作为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利用他们熟悉基层情况的优势,严格按照《普查方案》的规定,认真细致开展清查摸底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填好草表,县乡两级普查办公室认真做好审核评估,以便于对本县区的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此项工作务必做到入户登记,并确保在11月底前完成。在具体工作中,县乡党委、政府要主动关心和体贴普查员与普查员,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他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三)要全力抓好普查登记工作。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明年1月1日起至3月底,将全面组织开展普查登记工作。届时,全市约1.4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逐一进行入户,对所有普查对象的信息和数据指标登记,由普查员使用PDA设备现场完成采集录入和审核上报。工作量大,任务艰巨,并且更具不可逆性。现在离正式普查登记还有2个月的时间,各级各部门要提前对普查登记工作做好谋划,对普查登记工作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都要筹划好、安排好。普查登记期间,各级普查机构要集中一切力量,全力把好现场登记关、查遗补漏关、审核评估关,组织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进行“地毯式”逐户登记,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白,确保普查登记工作的圆满完成。

三、强化工作措施,全力保障农普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这次农业普查覆盖我市92个乡镇(街道)、5000多个村(居)、近百万农户、2万余家农业生产单位和规模经营户;普查表复杂,多达六百余个指标。农业普查是政府行为,各级领导机构要进一步加大组织力度,强化政府推动,搞好组织协调。在农业普查摸底、登记期间,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动员好、组织好各乡镇办,做好农普协调工作,支持农业普查工作、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普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普查工作顺利推进。特别是今年正逢县乡班子换届之年,如果涉及县乡有关领导调整的,要及时做好普查工作的交接、过渡,确保农业普查工作有专人专管、队伍不乱、工作不断,按照全市统一的工作部署、时间安排和操作规范,认真组织实施好农业普查工作。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农普工作能否规范高效运行,工作机制是基础保障。一方面,市直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协调上报涉及到本系统的分县区、乡镇(街道)的有关数据,确保农业普查工作顺利推进。同时,要建立主要成员单位包保县区制度,负责督导所包县区的农普工作。另一方面,各级农普办要发挥好牵头协调作用,研究制定《工作规则》,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每个工作组和每个人的职责,分工要合理,责任要明晰。在日常工作中,要实行倒逼管理,用目标倒逼任务、用任务倒逼时间,整个农普系统要形成一个完整、规范、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按照全市农普工作会议的要求,需要抽调市直部分成员单位业务骨干到市农普办集中办公。还没有报到的,要抓紧落实到位。

三是营造良好的普查氛围。要高度重视农业普查的宣传动员工作,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标语、网络等传统和现代媒介,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全社会的配合支持力度。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与农民能接受的信息渠道相结合,使普查宣传能够深入到调查对象的实际生活之中,使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要发挥宣传部门作用,充分运用各类宣传渠道,尽可能扩大宣传面,提升宣传实效。

四是强化督导考核力度。刚才,赵省长对督导考核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省级督导组将于近期赴各市开展督查检查,各县区要做好迎查准备。同时,市里也将开展督查活动,市三农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包保县区责任制要求,对县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现场协调解决普查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因工作懈怠、失职渎职,影响普查工作的,要通报批评。各县区要按照市的模式,对乡镇(街道)实行分片包干,定期督导检查。乡镇(街道)农普办要逐村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同志们,第三次农业普查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齐心协力、严格标准、积极作为,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普查顺利实施,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农业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十二次党代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的工作成绩,分析当前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三农”各项工作。刚才,我们对20xx年在“三农”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的表彰,所有受表彰的单位都是在我市“三农”战线上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同志,另外,还有4 个单位的同志作了大会书面发言,会议还印发了多个单位的书面发言。在“三农”工作上,我市一些单位、一些地方,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创造了很好的经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我主要讲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我市农业农村形势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三农稳市”方针,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提出并实施了农业“四百工程”,突出抓了100 个农业重点项目,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20xx 年,我市实现了“”的开门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20xx 年以来,我市粮食生产相继突破了60 亿斤、80 亿斤、90 亿斤、100 亿斤几个大台阶,20xx 年首次突破100 亿斤,达到104 亿斤,20xx 年达到107.5 亿斤,成为全省四个粮食过百亿的市之一,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九连增”,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我们可以非常自豪地说,聊城用不到全国1/1000 的土地,生产了全国1% 、全省1/8 的粮食,聊城为全国、全省的粮食安全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第二,提出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聊城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是全省率先提出来的。从去年起,山东省也提出实施了农业调整振兴十大规划。我们按照项目化、具体化、数量化的要求,对全市130 个乡镇(街道)农业调整振兴计划进行了修订并印发,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进行部署,全市所有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都参加会议,全市所有的乡镇都制定了具体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去年一年,我也抽出时间,跑了三十五六个乡镇。应当说我们乡镇的同志们,在抓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推动农民增收上做了大量些具体、实在、有效的工作。有的乡镇在发展中小企业上、在发展乡镇产业园区上有新突破、有新成效。冠县北馆陶镇是和临清接界的一个乡镇,发展轴承园区800 亩,初步形成了规模;茌平乐平铺镇,利用废窑塘等废地招商引资,发展企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还有的乡镇在发展蔬菜生产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全市130 个农业重点项目全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投资49 亿元,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的“四百工程”提前完成。我市的蔬菜生产,经过这几年的农业产业调整,产量达到了1300 多万吨,与潍坊差不多。蔬菜特别是保护地栽培大幅发展,占地一亩的大棚纯收入达到2 万元,对农民增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300 多万吨蔬菜现在销往全国,去年春天,我参加了姜异康书记带队的赴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在香港超市里,就看到了我市的两种鲜菜。我市的蔬菜、畜牧和水产、林果总产值分别达到了150 亿元、140 亿元和160 亿元,应当说,这几年我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在我市,特别是南部的一些地方,成方连片的蔬菜大棚、果品大棚在迅速发展,态势与当年的寿光等地相仿,有些地方发展的态势甚至超过了他们,大幅度提高了我市农业的效益。所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到了7700 多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00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了1000 元,比山东省的总体水平还低了500 元,但是我们和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第三,不断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了新的提升。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了粮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果品、木材、食品、水产、工艺品等十大加工基地,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00 家,其中国家级的4 家、省级的31 家,销售收入达到560 亿元,相当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四分之一;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3324 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了18 家;全市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到了131 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有23 家,特别是我市规划建设的4800 亩的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在去年也取得了良好开局。这个大市场是作为我们聊城农业产业调整振兴、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龙头来定位的,不是原来一般意义上的鲜活交易、大棚交易,而是蔬菜、果品、畜牧都有专业分工,把物流配送、冷链、供应、加工冷藏、研发、检验、信用各种服务都涵盖起来,另外,我们现在已经考虑把荷兰合作社的拍卖市场、期货交易等现代市场形态都规划进去。这个大市场首先着眼于聊城,但是不仅仅着眼于聊城,而是着眼于鲁西、甚至华北。这个市场建成后,在规模、功能等方面在全国都将是一流的,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提升,特别是搞活农业流通,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市场投资至少在30 亿以上,应当说,去年有了良好开端,现在已经建成交易区面积10 万平方米。今年春节以后,我们也进行了一次现场调研、现场办公,开发区相关建设单位的决心很大,今年要开工建设主要功能区,在已建成10 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建设面积100 万平方米以上。这个市场的建设,将对我市农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相关县(市、区)、相关市场要及早做好对接准备。

第四,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品牌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我们积极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抓好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全市新增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 个,新增基地面积42 万亩,累计达到291 万亩,培植起来一批在全国、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品牌。

第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共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8000 多项,投入资金7 亿多元,新增、改善除涝面积26 万亩、灌溉面积89 万亩,全市新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 万亩。八县(市、区)全部列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行列。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到了1024 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5% 。省农机部门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农机补贴资金达到了全省的七分之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在可以说初步地、或者说大步地把农民从以往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到所有的乡村去看,播种、收获这两大任务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机械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第六,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农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我们聊城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与东部地区相比一点不差。我们村村通油路这项工作比较扎实,水平也不错。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通宽带网也达到了要求,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乡镇卫生院建设也基本完成。完成了第三批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解决了全市农村21.78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400 元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有了提高,提高到各级财政扶持240 元,农民自己掏60 元,共计300 元,参合率达到99.5% 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前一年实现全覆盖。中央、省制定的社会保障政策都是一个标准,聊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含糊,不管各级财政有多么大的压力,也确保了农村群众社保和全省平均水平持平。

第七,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从聊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在继续推进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型社区建设的基础上,集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共启动千户社区建设86 个,整村改造300 个,三年建成农村新居22.1 万户,改造危房3.7 万户。综合统计,三年共有60 多万农民住进了新居,这些新居大部分是楼房。绝大多数农民都非常高兴,搬进楼房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特别是在住的问题上做到了和城市基本看齐,绝大多数农民是赞成的。农村新居建设和危房改造三年集中整治以后,下一步要转入常态,仍然应当予以重视,予以推行。

第八,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农村党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村“两委”换届工作顺利完成,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农村社会总体上和谐稳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市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的称号,市委、市政府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我们聊城市和八个县(市、区),无一例外都被国务院和省政府隆重表彰,这在全省是唯一的一个市,在我们聊城农业的发展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农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真抓实干、辛勤劳动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我们全市实现“”的开门红、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强市名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农业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向这次会议受到隆重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三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连续多年增产增收之后,实现农业持续增产增收的压力在增大,出现滑坡、甚至拐点的机率在积累、难度在加大。二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在增大。在农业内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比较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民增收。在农业外部,目前我市农民的收入结构中,非农收入只占不到50 %,而东部沿海地区占到70% 甚至80 %,在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方面,我们也有比较大的差距。另外我们在结构上,20xx 年农业在一产的比重是13.5%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产的比重从17% 、18% 到16% 、15% ,逐步降到13.5% ,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但相比之下,农业的比重还是比较大。三是实现农民转移就业的压力在增大。由于绝大多数农民工没有一门过硬的职业技术,就业面窄,出现了一个一方面就业难、转移任务重,另一方面在城市有些地方出现了用工短缺的问题,在我们聊城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招工难问题,农村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四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压力在增大。一方面,由于我市经济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城乡发展差距比较大;另一方面对统筹城乡发展没有进行全面系统地规划,也缺少相关的有含金量的扶持政策措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也是比较大的。总体上,我们聊城还达不到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但是在局部地方我们可以逐步做到,比如说在我们规划的一些园区,就可以做到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考虑。我们发展园区要上项目,上工业项目,这是工业化。过去工业化不考虑其他的,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求要同步建设配套的城镇设施,因为劳动力要进来就业,就业后就地向城镇人转化,这就是城镇化。在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对农业问题的解决可同步考虑,新农村的建设统一规划到新的城镇来,农业设施的建设纳入到新的开发、发展范畴内,统筹空间的使用,统筹劳动力的使用,统筹生活设施的规划建设,局部可以做到,但就聊城整体而言,我们现在还不具备这样一个实力。但是,各个地方都要注意,推进工业化,同时要配套地推进城镇化。这是聊城重要的历史任务。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才能真正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过去的老话,农业现代化是什么任务呢?就是“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往工业里工作去,往城镇里居住去;“钱从哪里来”,从工业发展上、城镇化的发展上积累资金来改造农业。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最终出路还得从发展二三产业上来,这就是统筹的理念。五是争先进位、加快发展的压力在增大。各地竞相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同时,自然灾害时常发生,农业农村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那么,一句话,我们聊城“三农”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构筑起能够抵抗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波动风险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组织体系。所以,我们农业取得的成绩要看到,农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心里要有底,要清楚。

今年是实施“”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很关键的一年,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要坚持住。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实施这个计划,本身讲的是农业问题,“三农”的工作,但是我们确立的实施主体是乡镇。把主体确定为乡镇,不光是从农业角度考虑的。我们聊城要建设强市名城,要发展,市级要发挥市级作用,县级要发展县域经济。从所有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单位、地区、国家来看,要实现一个区域性的社会的奋进,光有市级经济的发展、县级经济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展乡镇级的经济和村级经济,必须实现每一级的协调。所以实施农业调整振兴计划,主体是乡镇,而且当时确定发展的范围非常广,不光是农业问题,你要发展乡镇工业也行,农业也行,乡镇服务业也行,但是一定要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其中一个很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发展壮大乡镇级的经济,借以提高整个县级经济和全市经济的活力。说老实话,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经济、乡镇社会角色的定位,已经处于不断的变化波动中,甚至一度也出现过一种思潮,要取消乡镇,恢复村公所、乡公所,光承担一般社会管理、不承担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我个人认为,这是脱离中国国情的。从实践的情况看,县域经济的活力之源是村镇经济。南方所有发达的地方,无一例外都是走的这个路子,没有一个发达地方县城很繁华、乡镇村很穷,都是县域经济、县级经济、村镇经济都很发达,这样的地方才真正是一个发达的地方。所以,请乡镇来参加会议的同志,也要思考自己乡镇的地位和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所要承担的任务。这里,我把当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大家作一个说明。应当说,这几年来,庆忠同志和农口的同志们作了大量的工作,所有的乡镇的同志们也作了大量的工作。乡镇的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我去看了,多数乡镇是比较认真、比较扎实的,一开始不客气的说,有少数存在应付,存在糊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把怎样工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给同志们解释、宣传得还不够,所以,如何调整、如何振兴、如何发展村镇经济,这是我们聊城要面临的一个题目。聊城要建设强市名城,我们的县(市、区)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的要提出进入百强县。在这里要说一下,茌平为什么能够进入百强县,茌平有好几个乡镇的工商税收是过亿的,过几年能不能茌平所有乡镇的工商税收都过亿元,我看是有这个可能性的。如果大家能够统一思想,真抓实干,是能够做到的。如果茌平只有张学信,只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各个乡镇没有发展,是支撑不起整个茌平百强县的这个架子的。

当前,全国全省,包括我们聊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深刻把握。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变化:一是农村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业的食物保障、工业原料、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拓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低,全省降到了10% ,我们西部地区比10% 多一点,东部地区已经降到10% 以下,但是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没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是做不到的,农业的基础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强化了。二是农村经营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各类合作组织大量涌现,社会化服务体系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我们聊城3000 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得很好。另外,发展新型合作经济我看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来思考、来探讨。小平同志当年讲,中国的农村改革可能要实现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广大农民千家万户的积极性,把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迸发出来、解放出来,实现农业的全面发展。第二个飞跃,小平同志当时讲,是实现“统”的功能。通过新的“统”的功能,实现农业农村生产力的再提升。现在看,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承包经营的积极性还在发挥作用,但一些地方的实践证明,要实现农民收入大幅度的再提升,农业生产力的再上台阶,在一些地方就显现出“统”的功能。这一个“统”不是回到老路子上去,而是要体现新的“统”的方式,其中,发展合作经济、发展各类合作社,是实现新的“统”的一个方面。在我们聊城还有不少发展集体经济比较好的地方,突出的是茌平小杨官屯村张国忠劳模那里,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了2万元,全村盖了4 座楼房,农民全部搬进了新居,水电费、义务教育全部免费。还有一种“统”是通过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通过市场来实现。分散的小农经济要和市场对接、要参与竞争,有好多的局限性。“统”,不是剥夺农民的利益;“统”,不是回到归大队的老路子上去;“统”,是要解决一家一户分散小规模经营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是农村生产力发展内在的一个规律性要求。我们聊城合作社发展得不错,虽然政府在发展合作社时财政给予一点补贴、一点投入是必要的,但从实践来看,农民的创造性、合作社的生命力是很大的。我到茌平看过一个蘑菇专业合作社,村支部书记担任合作社社长,合作社在统一购买化肥等生产资料时不仅享受一家一户原来享受不到的价格优惠,每袋化肥从100 元降到60 元,而且生产厂家还给予合作社一定的手续费。现在产品统一与北京、天津等地市场对接销售,避免了商户压价及自己内部互相降价的恶性竞争,不仅农户的利益得到保障,商家也有了稳定的货源,也给予合作社每斤商品0.1 —0.2 元的服务费,合作社的年收入也在10 万元左右,这样统一搞技术培训、引进新菌种、请专家讲课的费用就解决了。由此可见,新兴合作社在解决一家一户的实际困难、联合农户形成强大的市场力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家想一想,一个村里的合作社就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要是农民各类生产合作社能够在适当的范围、适当的规模组合起来,会是一个什么状态?所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确实应该很好的探讨。三是农业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发展由注重产量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技进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四是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超过50% ,农民收入呈现出多点支撑、多元增长的新格局,非农产业收入比重逐步超过50% 。五是城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产业融合、工农融合、城乡融合加速发展。这些发展变化需要我们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用于指导我们“三农”工作的实践,以实现“三农”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确定,20xx 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与推广为重点,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实施农业产业调整为着力点,推动农业生产上档次、农民收入上台阶、新农村建设上水平。20xx 年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4% 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00 亿斤以上,实现十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以上,实现十连快。

二、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当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时期的重大任务。推进“三化同步”,最急促、最迫切的任务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以促进粮棉油增产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工作当中,要大力实施吨粮市的建设工程。我们市产量是107 亿斤,我们市粮食的播种面积,小麦一般在600 多万亩,玉米面积要小一些,我们说“吨粮市”这个建设工程,就是经过努力,最多三年,少则两年,使我们聊城粮食亩产超过1 吨,我看这个在我们聊城是个不难的事情。下一步要组织实施“吨粮市”建设工程,立足实现粮食连续十年增产,切实抓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和省千亿斤粮食建设规划建设,抓好全市标准粮田项目、粮食生产以奖代补项目和高产创建活动,推广优质、高效粮食作物新品种,落实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政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主要依靠提高单产来扩大总产,力争实现吨粮市目标。同时要抓好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切实抓好棉花良种补贴工作,油料作物生产重点发展夏播花生,以冠县、莘县、茌平为重点,建设我省两熟制花生重点产区。

(二)以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要继续实施蔬菜、畜牧、水产等产业振兴规划,实施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果蔬建设项目,建设一批高标准生产基地和园区,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蔬菜,要大力发展设施栽培,突出发展优势特色品种。继续抓好食用菌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畜禽,要大力开展“抓千场、促增收”活动,培育壮大优质家禽、优质生猪、优质肉牛、优质奶牛、优质畜产品五大生产基地。林果,要着力建设黄河故道名优果品产业带,形成名优果品经济长廊。水产,要开展万亩健康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工程及千亩健康养殖渔业示范园建设工程。我们这些特色产业都要逐步地建设成品牌、有竞争力的品牌。我们现在蔬菜的产量是比较大的,食用菌的量是比较大的,另外我们聊城的果品也是不错的,现在主要是一个质量的问题,还有有质量有品质,但是打不上品牌、卖不了好价钱的问题。我在北京开会,看到有一种苹果,一个苹果上百元,我专门带了几个苹果给我们搞林业、搞农业的同志,一个人送了一个,看一看,尝一尝,看能不能引进来我们种。不要说一百块钱一个,就是十块钱一个也了不得,十块钱一个你想想一棵树长多少个,这个效益就非常可观。最近林业局引进了高级水果品种蓝莓,目前选了几个点搞实验,并给予适当的补贴,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基本上三、五百块钱一斤,一亩地500 斤、1000 斤是个什么概念?所以,刚才说的这个特色产业,得依靠科技引领,首先是新品种,再就是高水平的加工技术。我们聊城灵芝在全国来说产量是较大的,单纯的在量上来说,是全国最大的基地。但加工在技术一直没有突破,卖不出好价钱,但同时也说明我们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三)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突出抓好畜禽及饲料加工、蔬菜加工保鲜、林果及木材加工、水产加工、粮油加工等五大加工体系建设,以冠丰种业、凤祥集团、蓝山集团、艾科公司等为重点,加快培植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过几十亿,甚至将来出现过百亿的领军企业,要培养一批全省全国知名品牌、一批农产品加工园区。今年力争新增市级规模以上龙头企业60 家、省级8 家、国家级2 家。农产品加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率是农业综合效益的最大的潜力。生产一斤小麦,也就是一块多一点,那么你把它加工成面粉,这是最简单的了,这样就增值了一块,如果你把它做成什么康师傅之类的食品,又增值一块,如果你再有一些其它方面的精深加工,那么一块钱的农产品,最后可能变成几块钱。我在省直工作的时候,就研究探讨西方发达国家农业,那个时候一般从地里生产出来1 块钱的产品,到了市场货架子上,就变成4 、5 块钱,当时山东省加工增值率大约在80% 左右,也就是一块钱的农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能卖一块八。我们聊城现在还没有超过一块八,如果一块钱能够变成4块钱,那么产值就会大幅度提高,对农民增收就有非常好的作用。另外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有机食品品牌,济南从去年、前年就流行一个马家沟芹菜,一个传统的芹菜,可能是一个老品种,无公害,也好吃,最低价格七、八十块钱一斤,高的时候二百块钱一斤,大饭店、大超市都采用。一斤芹菜卖到一百多,现在大田种植芹菜,一亩地六七千斤很普遍,一百块钱就是六七十万,所以品牌和加工非常重要。

二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今年要重点抓好10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力争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辐射带动农户达15% 以上。会上也表彰了一些好的专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总体上来说,还需发展、探索、完善,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要加强资金的联合,共同解决资金困难。田马园老总田洪勋现在生产大棚樱桃,一个大棚一年的效益在7、8 万元,现在缺资金,我问他田马园的群众存了多少钱。他说田马园在信用社存款三、四千万,没法用。那么我觉得可以探讨一下,进行资金上的合作。荷兰的合作社主要是一些小型合作社,我们现在是一家一户,很分散,如果遇到市场供大于求,有人来收购的话,农民都想把自己的产品卖掉,内部竞争压价,最后是中间商得利,荷兰的合作社就反过来了,农民之间没有任何竞争,所有合作社的成员生产出农产品来交给合作社,合作社拿到拍卖市场上,所有买这种农产品的商人在一起出价,谁出的价高卖给谁,出的价低的什么也买不到。竞争都是在中间商中间进行,农民是铁板一块。但是农民也不是什么风险都没有,你生产的产品,如果质量不过关,合作社同意销毁你的产品,你不但一分钱没有,还要承担销毁的费用。但是他们所有的农户都已经习惯了合作社这种方式,出现这种问题的情况是非常少的。我们正好反过来,农户互相压价。在荷兰,在农业生产者里面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自相残杀式的压价。我们探讨发展合作社、发展市场体系,也就是要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三是要大力加强市场建设。我刚才讲了,要以市里农产品大市场为龙头,县(市、区)到乡镇要形成一个配套的、分工合作的大市场。

四是全力打造农产品品牌。要不断提升聊城生态农产品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占有率,将品牌效益真正转化为拉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这个非常重要,我们聊城1300 多万吨蔬菜,但是缺少叫得响的聊城农产品品牌,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刚才我就讲马家沟芹菜,已经做到业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也需要打造这样的品牌,要打造有合作社、有组织、有领导、有加工、有制度、有保障的品牌。

(四)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要切实抓好100 个农业重点项目建设。以东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为依托,力争创建2-3 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县,每个县(市、区)要重点抓好2-3 个现代农业示范乡镇建设。对其他各类示范园区的建设,要整合各种资源,集中打造一批规模大、档次高、适合当地发展路子的重点园区。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加大领导分包、部门帮扶、政策扶持、工作督导、考核奖惩的力度,辐射带动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再上新水平。

(五)以加强监管为重点,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继续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行县域内农药市场准入、登记备案以及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逐步将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信用管理体系。要继续抓好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监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快标准的制修订步伐,争取年内建立起覆盖全市主要农产品的标准体系。要积极推进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切实抓好莘县、阳谷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山东新星农工贸等4 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的创建。

(六)以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为重点,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一是强化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紧徒骇河生态水系开发建设。抓好市级南湖水库、临清张官屯水库、高唐南王水库等9 座平原水库建设。这一个要做为我市水利建设的重点,南水北调工程我们聊城一共是申请了9 座平原水库的建设,省里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原来我们聊城平原水库建设是个薄弱环节,我们农业用水有黄河现引现用,没有大的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不行,平原水库建设不光是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工业和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这9 座平原水库,大约蓄水是1.4 亿立方米,一年如果蓄水3 次的话,有4 个多亿。有这4 亿多立方米水的话,聊城的工业、城镇化用水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得到保障。所以在这个事情上,市政府做出研究,落实全省、全国水利会议的精神,把平原水库建设作为一个突出重点,各县(市、区)要早拿规划,筹集的水利建设基金,要重点用于平原水库建设。这是关系聊城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解决15 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以上。在这里我强调一下,除了平原水库建设以外,各个县(市、区)下一步解决农村安全用水问题要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这个东西投资大,看不见,投资的管网在地下,谁也看不到,但是市委、市政府已经研究,要作为水利下一步两个突出工作来抓。一个是平原水库建设,一个是农村安全用水工程。聊城还有一部分老百姓,用的水、吃的水还达不到饮用水比较高的一个标准,这个对老百姓的健康是有影响的,今天各县(市、区)的县(市、区)长都来了,各县要做一个规划,要下决心把农村用水安全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重点投入,重点予以解决。我原来说过不能“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住在城里的同志,一定要知道还有一部分父老乡亲住在困难的地方,喝的水不行。这个工程可能投资大一点,但是这一投资将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社会效益是巨大的。水利部门要抓紧摸底子、拿计划,各个县也要抓紧,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摸清底子,拿出规划。我们原来设想,把全市的东阿水等优质水源进行统盘考虑,拿出一个整体计划,统筹解决老百姓的饮水供应问题。这个事情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农村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认真抓实抓好。另外要抓好南水北调聊城段的供水建设,省政府对聊城这一段的工作提出了表彰,我市被评为优秀。这是国家工程,必须干好,相关县(市、区)在这个问题上丝毫不能含糊,干不好挨了批评还得干,还不如一开始就好好干,还受表扬。有些同志在这个问题上不说不批不动,这个习惯很不好,大家一定要看清形势,高度重视起来。二是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积极争取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积极创建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强化农机安全监管,全面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三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要继续完善以“聊城农业”网站为核心,连接市、县、乡、村四级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进一步抓好农产品网上即时交易平台建设,加强“12316 ”热线建设,为农民提供政策、技术、市场等全方位的信息咨询服务。

(七)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重点,努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抓好东昌府区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农村沼气。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进程,着力推进肥料、农药等在农业生产环节的科学合理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配套技术,加大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逐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和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的面源污染。这个任务很重,现在整个的污染中农业面源污染占到百分之四十多,除了工业污染中污水、废气排放的治理外,农业的面源污染也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要搞好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推进清洁小流域建设。要加强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建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的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三、关于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科技,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市委、市政府也因此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步伐进一步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意见》,目的是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工作,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要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要依托聊城大学、科研部门、重点龙头企业,在动植物新品种选育、病虫草无公害防治、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和推广。要抓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市农科院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的建设。要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科技。继续加大对以国家级龙头企业——冠丰种业为代表的种子企业育种科研项目的支持,加快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的农业新品种,着力培育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企业。种子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农业讲科技重要的方面就是种子,大国的竞争在这个领域表现得很厉害,好多的品种都控制在大国的种子公司,像美国的先锋等种子企业。寿光是蔬菜大县,一年光卖种子就3 个多亿。转基因大豆技术掌握在美国手里,它的大豆出口量很大。副主席正在访问美国,据说还要签订农产品供应大单,包括大豆的供应。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应对国外的冲击和风险,努力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冠丰种业是国家种子公司重点扶持的企业,大力发展民族种业是我们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市里也是大力支持这些科技企业的。我市的粮食生产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希望冠丰种业为聊城争光,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再做贡献。

二是着力建设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我市只有莘县、东昌府区进行了试点改革。多数乡镇没有设立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市里有关部门要着手搞好前期调研工作,待省政府的文件下发后,市里及时制定改革方案,争取一次改革到位,一并解决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推广人员及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问题。要大力发展社会化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鼓励多种农技推广服务主体开展全程服务,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带成果、带技术开展技术推广与服务,也就是我们实施很成熟的农业特派员工作,要很好地实施,形成公益性和市场化服务同步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着力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突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聊城大学、市农科院、大中型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引进培养一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要加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抓好农村科技特派员和万名科技人才下乡工作,着力培养技术型、创业型、技能型、生产经营型和农技推广型实用人才队伍。加强“乡村之星”选拔培养工作,完善省市县三级衔接配套的“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职业农民。

四、关于城乡统筹改善农村民生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其核心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关键是要把农村民生建设作为整个民生建设的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措施,不断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强化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力争“”期间,让所有适龄农民掌握1-2 项实用技术。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农业农村工作我们一直强调要讲实效,实效在哪里,就是农民增收。凡是能增减民收入的事情,大事大干,小事小干,不利于农民增收的事情就不干。我们就是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一点我们要牢牢坚持。

(二)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的发展。要搞好县域功能定位,力争每个县至少培植一个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特色农业产业。壮大商贸物流、餐饮住宿、文化旅游、金融保险、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突出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加快小城镇建设。立足本地实际,搞好加工小区、服务业小区、物流园区等建设,培育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名镇。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各县(市、区)要把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定位好、谋划好、发展好。要充分发挥乡镇在县域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乡镇,能够发展好农业,就发展农业;能发展好工业,就发展工业;能发展服务业,就发展服务业。一句话,就是要增强乡镇的经济实力。在县域经济中,乡镇要承担起重要的任务。

(三)大力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总结推广东昌府区刘皋、冠县杜行等社区中心建设的经验,重点抓好莘县大王寨、东阿苫山、东昌府堂邑刘庄社区的建设与运营工作,以此推动全市的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一是节约资源,二是有利于农村民生和服务的建设,学校的建设、交通的建设、卫生医疗建设,原来的村庄非常分散,供水供暖也需要走相对集中的路子。社区建设、农村基础建设是改善农村居住条件,一定要注意配套的产业的发展。要把农村设区的建设和农业产业振兴、民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只有这样社区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农民的拥护。

(四)大力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年要把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的力度。这几年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去年全市财政收入200 亿,其中国税总量收了103 亿,地税是50 多亿元,财政专项收费30 多个亿,各类开支是170 多亿,民生开支占到65% ,高于全省10 个百分点,这个民生开支的大头还是实现了向农村倾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和东部是一个水平。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向民生倾斜,特别是向农村民生倾斜。要加大农村教育经费保障力度,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各项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搞好农村扶贫开发。最近,省委、省政府将全省扶贫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500 元,使我市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在全国扶贫会议之前我们进行了专题研究,我们聊城扶贫任务是很重的。我们研究了一个方案,今年要全力实施“整村推进”和“百村扶贫攻坚”计划,领导、部门、市县乡一起下去帮扶,把各方面的力量集中用到扶贫攻坚计划上,把各方面的急需人才向这里集中深入基层锻炼。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一个大的氛围、大的格局,选准突破口,力争一步一步地把困难解决。

五、关于推进农村改革

要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发展和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活力。

一是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上,健全社会化服务,提高产业化经营的层次和水平。各级现在计划农村的改革,特别是经营体制的改革,仍然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仍然要尊重实践。有关的方面我看要共同研究探讨,如果说我们在这方面率先有突破的话,我们聊城的农业生产力可能要率先实现突破,上新的台阶。

二是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要严格落实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长久不变的政策,同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今年基本完成农村各类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确权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颁证的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试点。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效益。巩固提高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

三是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支持商业银行设立村镇银行,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就是我前面说的,农民的资金合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开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涉农金融的租赁业务。鼓励涉农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探索多元化贷款的模式。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支持开展优势农产品生产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的体系。现在农业发展当中的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亟待改善,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另外,各级各部门要用创新的理念,能争取的争取,能创新的创新,能破解的破解。要大力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你不争取到聊城来,它就到别的城市去,所以要全力争取,努力破解资金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金融、单位、农村各方面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解决好资金问题。

四是要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重点抓好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逐步形成立足华北、“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型综合的大市场。聊城市场的功能,不但是经营聊城本地生产的农产品,也要辐射到周边甚至华北、相关省市。要持续扶持县(市、区)批发市场建设。要深入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农社对接”等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大力推进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20xx 年争取在乡镇驻地或大村建设1000 平方米以上的农村日用品超市10 处以上,新建农资配送中心4 处以上。

五是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要全面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优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改革,积极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收尾工作。扎实推进一事一议的财政奖补。抓好村级组织运行经费的保障,切实提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这里我说一下,我刚才说的有条件的乡镇,还是要增加村里的资金的。我们知道,浙江现在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我们原来的概念是,浙江都是民营经济,实质上不是这样的,浙江最发达的还是村镇经济。据前年的数据显示,浙江平均每个村,村自己的修路超过25 万元, 反过来说,我们聊城,村这一级能达到25 万以上共有多少呢?浙江这几年发展更快,有了经济实力后,基层所有的功能、职责会运行得更好。如果是一个空壳村,什么也没有,这是不行的,基层组织的功能的发挥是不完善的。所以我前面讲的一个乡镇组织的问题,在我们聊城也要研究探讨。虽然,我们现在有条件的、有基础的村级组织数量还比较少,但是确实应该得到重视。

六、关于提高“三农”工作的领导水平

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乡镇的干部,要深刻认识“三农”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断提高理论的政策水平,善于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加科学有效地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特别是机构改革以后,新的领导同志在各级领导岗位。农业、三农工作的岗位非常重要,这是固国本的岗位、强国际的岗位,要做好了大有作为。

第一,一定要牢固树立“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一级要始终把践行“重中之重”的思想作为政治责任,作为检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减少投入,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使工作有任何的松懈。重中之重是中央的决定,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积极落实。

第二、要持续加大“三农”投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抓好落实,切实把财政支出向农业农村倾斜。要突出重点,加大对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重大农村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要有效整合各类财政投入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市里庆忠同志分管农业,也有深刻的体会。市本级对农业的投入这些年来连续增加,而且在各行各业增长的幅度是比较大的,几乎翻番。去年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基金1000 万元,今年整合一下资金,约2500 万元。农业其他方面的投入也在逐步增加。各个县(市、区)现在投入的压力比较大,但是压力再大,对农业的投入也要坚持高于财政正常的增长强度。另外,要用好农业资金。实际上,实施农业产业调整振兴,农业产业方面我们主要是鼓励增量,有新的发展。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就是对新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或者对其他的基地建设、市场建设等,要以切实的支持为主,这样才能够促进更多的资源投向农业。

第三,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经常的深入乡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我们的决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我们提倡各级领导干部从办公室里走出来,更多的走出来,到基层去,到农民中间去,到农业企业当中去,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一手的资料,做出科学的判断。不管你当什么官,是什么级别的干部,我们反对过去那种衙门作风、老爷作风,在办公室里无所事事、浪费时光,对下边的具体问题不能及时的研究和解决。要把握基层干部,特别是广大群众思想、经济发展工作的实质和脉搏,及时对工作做出一些指导。我们到基层去,是去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实际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我下去跑了一些乡镇以后,发现了一些能够统一安排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些只能做不能说的共性的问题,我们也都安排进行解决。对于干事创业的干部,在下边扎扎实实干,我们是理解的,是支持的。但是对于不扎实或者不努力、漂浮的,在工作当中我们也会发现的。绝大多数同志都是兢兢业业,认真工作。我们到有些乡镇去,有的书记没在,镇长没在,一些副书记、副镇长也没在,但是通过了解,有的出去招商,有的出去办事,我们非常高兴。有时候,实在找不到人,我们到了某一个站里去了,对站里的同志问问情况,他们说的都是很真实的。对大家的辛苦我们理解,对大家做出的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我们表示肯定。另外希望我们各级都要发扬好的作风,为民办事,为聊城发展出力。同时,深入基层,也是向基层学习一个好机会,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干部,都要在实践中创造、学习、提高,所以要向基层的同志们学习。说实在的,从基层一些工作当中,同志们的一些谈话、汇报当中,我们也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我们提倡上下一心,加强沟通,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

第四,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下一步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新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要抓紧系统学习农业农村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基本思路和重大政策部署,尽快掌握农村工作的要领,适应“三农”工作要求。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完善农村社会管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我们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做一些工作、举办一些活动之类的,一定要紧密联系三农工作的实质,一定要坚持实践标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好不好,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民生活的改善。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也是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成效为标准。比如,有的说自己组织做得好,一个星期开几次会,建立一系列制度等,但是经济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提高,你所做的一切就都不扎实。一定要取得实际成效来证明你所做的这一切是扎实有效的,是创造成功的经验。坚持求实效,以实践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成败。我们以往这方面坚持得不错,以后也一定要很好的坚持。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特别是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确定的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要扎实完成任务, 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强市名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农业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前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刚刚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今天上午召开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下午还要召开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大的工作部署基本上在这三个会议上敲定。大家要按照这三次会议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着重研究安排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充分肯定去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成绩,坚定“”更好更快发展的信心

过去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自然灾害频发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市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有关涉农部门的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粮食总产水平和连年增产纪录实现了双突破。去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了104.5亿斤,实现了建国以来连续8年增产,近三年总产平均突破百亿斤。我市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这个成绩,是在去年春季持续低温、夏季持续降雨、秋冬持续干旱等异常气候严重影响下取得的,来之不易。特别可贵的是,全市各级农业部门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在行政推动和服务指导上用足力,在落实粮食增产和抗灾减灾措施上使足劲,确保了灾害之年夺丰收。特别是在小麦、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都及时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组织广大技术人员靠在生产一线,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为抗灾减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撑。

(二)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实现了双发展。去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按照高端、高质、高效和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及市政府《关于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园区的意见》,积极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大力推进园区建设。全市瓜菜种植面积达到327万亩,比上一年增加10万亩;新增果园面积2万亩,创建绿色和有机食品示范园区79处;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基地33.7万亩,“三品”基地面积已达507万亩,对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农产品质量实现了由无公害向绿色、有机食品为主的转变。同时,农村沼气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稳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了全覆盖,绿色控害技术广泛应用,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快速发展,农业生态建设和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出口实现了双跨越。去年以来,我们克服了人民币升值、国际贸易壁垒以及国内生产成本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出口的历史性跨越。全市新增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10家和77家,新增数量和总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到了433家。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156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6家。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强了产业聚集带动能力。在去年的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工作座谈会上,我市作为地级市代表作了典型发言。组织企业参加了深圳农交会、滨州黄三角农洽会、全国农交会、青岛农交会等一系列重大展示展销活动,有效扩大了国内外市场份额,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90亿元;农产品出口额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3%。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农业产出效益实现了双提高。通过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快农业标准化、园区化基地建设,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步伐,加大品牌培育力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模式在全国进行推广,特别是我市首创的农药登记备案管理制度,为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了制度保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全国、全省农药管理现场会议在我市召开。在国家和省组织的历次蔬菜质量检测中,我市农产品平均合格率均名列前茅。受农产品质量提高和价格上涨拉动,去年我市粮食作物亩均收益小幅增长,棉花、油料、果品、蔬菜效益大幅提高,特别是蔬菜、水果价格一直在高位运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量。

(五)农业科技和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实现了双推进。各县市区按照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基层农技活力大大增强。重点组织实施了良种推广补贴、高产示范创建、标准良田建设、果菜产业振兴等重大项目,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共培训农民18.67万人,为全面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股权化改革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创新等三大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全市已有90个村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93家,5524个村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流转面积达到了118.5万亩,比上年增长33%。按照“户必入社、业必归会”的要求,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了4668家,比上年增加1765家,增长60.8%。深入开展专业社联合社组建试点,联合社总数达到了9家。一系列改革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市农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新的培训工程,把农民中的优秀分子都集中到市里来,培训了2700多人次,这一批优秀农民回去后,又成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去年的整个农业农村工作,应该说,在已有的基础上又向前跨进了一步,一些新型农业农村经济业态已初步显现。特别是去年粮食生产继续维持了增长势头,实属不易。所以,面对今年的旱情,农民的心态都很稳定,原因是家中有粮。前几天我到高密做了些调查,农民户均存粮达到了1700公斤,这是一个很大的保障。也就是说,即便今年颗粒不收,高密的农民也不会存在吃饭问题。就我市来讲,农民有粮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如果农民没有粮食,一旦再遇上今年这种特殊的气候年份,不光农民坐不住,各地政府也坐不住。如果粮食短缺,不光我们以粮食加工为原料的产业链难以保证,由此带来的物价上涨,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粮食安全始终是战略性问题,今年上上下下都高度重视抗旱工作,主要是担心粮食减产。截至目前,今年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已经为我市下拨了近1亿元的抗旱资金。其他各部委也加大了抗旱投入力度,像国土资源部在潍坊要打200眼井,而且都不是在地质条件很好的地方,大部分集中在山区,一眼井需花费20-30万元。加上这些投入,中央、省对潍坊的抗旱投入已经超过了1亿元。去冬以来虽然出现了持续旱情,但实际上并没有形成太大的灾害。我市的小麦主产区大都在井灌区和河灌区,都是水浇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只有100万亩左右的山岭薄地基本上靠天吃饭,但是这场雨雪后,旱情得到了很大缓解。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坐下来研究今年的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不然,大家还在一线抗旱。

二、深入分析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的新形势,牢牢把握“”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动权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都就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作了安排。今年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一一”任务目标和思路举措,作出了“加快实施品牌战略,确保实现现代农业投入的新突破”战略部署。要想再创我市农业发展新优势,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现在看来,我们还面临五个方面的矛盾。

一是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矛盾。农业生存与发展的两大资源——耕地和淡水资源,我市人均占有量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发展所依赖的耕地、淡水资源将会越来越紧缺。在环境约束方面,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临更大的压力。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畜牧业和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农产品需求量将呈刚性增长态势。如何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的情况下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产量增长与品质提升上也面临着矛盾,既要增加产量,又要确保品质,难以统一。过份追求产量,质量就会降低。或者说,大肥大水增加了产量,可能对人有诸多不利的影响。但是不追求一定的产量,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就难以解决。这个矛盾将基本伴随着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有人做过推算,如果中国再有1亿亩的耕地,整个农产品供给情况就会得到很大缓解,就能享受到品质保障,但是中国就缺这1亿亩耕地。有时菜果种多了粮食就减少,粮食种多了菜果就减少,整个结构确实不好调整。也有一些学者建议,为了解决1亿亩的耕地问题,可以到东南亚等地的一些国家去租地,建一些农业企业,租赁1亿亩土地生产粮食,但这样做谈判起来更难。因此,这个矛盾将永远伴随着我们。

二是在提高产出效益方面,面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近年来,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农资价格大幅攀升,再加上劳动力成本、土地租金等逐年增加,农业生产正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据测算,过去五年,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四大主要作物的种植成本分别提高了68%、125%、131%和346%,而市场价格仅分别提高了47%、73%、70%和169%。这种趋势在“”期间还将继续延续,这为农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产生严重制约。现在都抱怨粮食价格高,蔬菜价格高,水果价格也高,实际上这是市场供应的正常体现。近三年整个农业生产的成本翻了一番,农资价格、种子价格,包括劳动力成本,也是三年翻一番的往上涨,但农产品的价格并没有三年翻一番。就劳动力成本来讲,城市劳动力成本价格上升,农村流转出去的劳动力就相对较多,势必造成农村劳动力的不足,农业劳动力价格也势必上升,尽管两者不是那么同步,最终反映到农产品价格中也会造成比较大的提升。

三是在提升劳动者素质方面,面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与现代农业建设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的矛盾。近年来,全市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都在10万人以上,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识、有专长的农村能人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为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加快农民增收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导致了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下降。这是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面临的“两难”局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这块蛋糕只能是越切越小。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后,蛋糕是越做越大,但由于农民素质的降低,蛋糕本身质量也在下降,这也是一对矛盾。这些矛盾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当中,采用一些技术手段,采用一些组织方式的转变来解决。

四是在增强农业发展活力方面,面临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经营规模化之间的矛盾。我市农民户均经营耕地5.5亩,80%的农户经营耕地在10亩以下,现行的土地承包关系将长久不变。“”期间,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还是从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都将进一步加快,必然会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提出新的要求,最为突出的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如何在继续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推进农民的联合与合作,推动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将成为未来五年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关键。农业现代化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看农业体制是不是现代化。如果继续维持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土地的规模效益、集约效益就体现不出来,也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但是,如果像过去那样,搞一大二公,靠行政手段、集体命令强行把土地从农民手中集中起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也绝对不能走回头路。只能在市场体制、市场机制引导下,坚持现行农村基本制度,靠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变革,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土地集中起来,这是完全有条件办到的。

五是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20xx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民增收步伐明显加快,但同期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加更快,再加上本来基数相差就很悬殊,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已由20xx年的5300元,扩大到去年的10803元,而且这个绝对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好在去年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3%,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3.9%,农村比城市高出1.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市居民。如果这个趋势能坚持下去,单纯从经济方面的收入来讲,差距不会拉得太大。另外,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方面,农民应得到的权益,像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教育、养老保险等,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解决得好,大致城乡均等,这在收入中的权重是非常大的,这是无形的收入。所以,直接收入的差距要靠公共财政尽快弥补,这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关键。

我们面临的这些矛盾,是今年或者整个“”期间整个农业农村工作的立足点,需着力解决。解决好这五大矛盾,我们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就能迈出一个新的步伐。如果这些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就谈不上农业农村经济现代化。

三、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努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新局面

今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思路是,以稳定粮食生产和继续促进农民增收为战略重点,以发展安全、优质、高效、品牌农业为目标,以有机农业为引领,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农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真正实现农业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也就是说,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并且根据我市的条件,农业现代化可能率先实现。尽管存在刚才所说的五大矛盾,但毕竟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基础,农业和农村经济还处于“领跑者”地位。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我们在这方面完全可以更快一些,也就是我在农村工作会上讲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全面发展”。这里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质量和效益是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任务。一要抓好粮食产能建设。今年,中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确定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取消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继续增加对粮油生产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并加大对粮食生产先进县的表彰奖励力度,这为粮食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撑。我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结构调整中,既要统筹协调抓好粮食生产与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的用地矛盾,又要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加快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要认真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建设项目,不断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力度,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稳步提高。我市耕地面积大概是1000万亩,可以用500万亩保障粮食安全,500万亩发展经济作物。如果有500万亩的稳产高产田,旱涝保收,就能够保证100亿斤的粮食生产能力,在全国仍处于粮食生产大市的位置,而且为下一步结构调整提供了很大空间。现在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大概300多万亩,还有200万亩的发展空间。二要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各县市区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园区的意见》要求,认真搞好发展规划,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市里将按照实施蔬菜、果业等五大产业振兴计划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确立主导产业,通过集约资源、集中优势、集成技术,在每个乡镇都建设1处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每年建成50处以上市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示范园区,加快形成现代农业园区化格局。特别是下一步500万亩的经济作物必须形成园区,这500万亩园区应该在5年之内完成。在去年园区建设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铺开,每个乡镇都抓1处以上试点。今年,市委、市政府将在原有对经济社会事业每年两次观摩点评的基础上,八九月份增加一次对各县市区现代农业建设情况的观摩,观摩的重点就是园区建设。这要作为今年点评的重要内容,达不到这个要求,就直接取消资格,一票否决。所以今年市委农工办制订镇村产业发展和城镇考评的时候,很大一个方面的变化是增加了现代农业,增加了现代农业在乡镇点评中的分量,整个农业在乡镇总体工作中的权重不低于1/3,并且既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把今年的发展同去年的发展相比,同前三年的发展相比,用20xx年、20xx年和今年的三个数字来考察一个乡镇的发展过程。希望各县市区高度重视,及早谋划,及早安排,及早动手,确保在点评中看到新东西,取得好成绩。三要深入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农业品牌化是农业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的延伸和集中体现。在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有了一定基础,但大量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年市委提出要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推动潍坊农业快速进入品牌时代。我们要在已有寿光蔬菜、昌乐西瓜、寒亭萝卜、安丘大姜等品牌产业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资源,对当地具有特色和一定规模的产业进行分类排序,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以争第一的标准再培育一批名牌产品。要进一步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步伐,不断提升品牌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特别在优质蔬菜和优势水果品种上,进一步打响“潍坊有机农业品牌”。同时,要加大对品牌农业的宣传和推介力度,提高品牌运营和创建能力,扩大我市农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市场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工作重点是推广“安丘模式”,这一模式是近年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一种非常成形的模式。各县市区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研究,抓出成效。去年,我们探索推行了农药登记备案制度,取得了很好效果。凡是进入本辖区的农药产品及生产企业或代理商,必须到所在县市区农业局办理登记备案手续,凭备案手续从事农药生产经营。要压缩国家限用农药经销点数量,全面实行定点经营。要加大对农药经营人员的培训力度,从源头上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防火墙”。要进一步推行“重心下沉、监管前移”的农业执法监管模式,重点加强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三位一体”的农业执法体系建设,从生产环节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现代农业首先是要安全的,这必须成为一种标志,对此,商务部已要求建立可追溯的监管体系。

(三)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要下决心培植一批品牌企业,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集群发展。在支持企业发展上,不再追求龙头企业的个数,而是要通过优胜劣汰、联合重组、资本运营等方式,着力扩大单个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要切实强化龙头企业动态监控工作,真正提升企业家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通过完善对龙头企业的财政、金融扶持方式,进一步引导企业发展壮大,加快上市融资步伐。今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必须要破题,必须有一家过百亿的龙头企业,力争五年内至少达到5家以上。没有过百亿的龙头企业,一方面说明企业自身的水平不高,另一方面说明政府的扶持力度还不够。要实行社会化管理,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都可以实行聘任制,要讲贡献率。要倡导全民创业,在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通过合作社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迅速催生一批中小型企业,充分发挥中小型企业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带领农民致富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要坚持内建市场上规模、外拓市场找销路、内外市场一起抓的原则,逐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联销经营,专业市场、超市、物流配送相结合,国内外市场互动的新型市场体系。要在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市场功能,通过选择性招商等形式,突出发展类似于中凯兴业贸易广场、雨润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以冷链物流为主的鲜活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提升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产地、集散地批发市场,走“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国外设立销售网点和营销机构,不断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国外市场占有率。目前,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处于关键时刻,我们缺乏大型的冷链物流中心,必须要加快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市场的档次和水平,形成价格中心。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很好,但整个潍坊市场档次的提升,仅有蔬菜市场是不够的,还要建立水产品、禽肉产品的市场体系。只要蔬菜、水产品、禽肉产品市场体系规范运作好,就标志着潍坊农业农村经济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农超对接”问题提了好多年了,“农超对接”真正做好了,产地农民可以增收10%-15%,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10%-20%的优惠,但目前真正有起色的没几个地方。要做好这项工作,仅靠政府全力推行是不现实的,需要企业和商家的投入,需要产业规模的扩大。政府从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如何给“农超对接”提供一个可靠的平台,如何平衡两方面的风险,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目前来讲,“农超对接”作为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城市居民支出的一种方式,值得提倡和大力推广。

(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关键技术推广,努力实现四个方面的新突破。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新突破。在建立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上,以实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和乡镇农技站条件建设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健全完善由专家到农技人员再到科技示范户的成果转化快速通道,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长效运行机制。通过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以项目带动基层队伍提高建设水平。农业发展下一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靠科技支撑。去年,我们建立了一支以公益性为主的科技推广队伍。有了这支队伍,面对大旱、大涝等自然灾害就不慌了。但农业科技支撑是全方位的,仅靠这支队伍是不够的。最近研究了市农科院的改革问题。农科院通过改革,能够与市场结合更紧,与潍坊本身经济的发展结合更紧,彻底从学院式研究解放出来,以实用技术研发为主攻方向,为潍坊的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服务。农科院改革到位后,农科院将高端的科技转化吸收,经过农技推广队伍推广到广大农民手中,再加上农业局、科技局提供行政上的支撑,这样就可以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科技支撑。没有科技的支撑,农业现代化、品牌化就是空话。二是农业农快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要按照以人才支撑产业、以产业造就人才的思路,通过组织实施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计划、农村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确保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三是科学施肥上的新突破。要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推进农业低碳、低氮、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措施,加大推广普及力度。要在全面完成土壤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不同作物的配方施肥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的精确度。特别是瓜菜等经济作物,要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力争“”期间,肥料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农业面源污染明显减少。对于新的肥料技术,要勇于接受,大胆试验推广。有机肥料在设施农业土壤改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下决心推广这些技术。目前我们有300多万亩的设施农业,许多大棚种了20多年,这些设施农业土壤生产出的产品至多是无公害的。没有土壤的改良,就不能生产出绿色、有机食品。因此要深入研究,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财力对设施农业土壤的改良予以扶持。四是种苗产业的新突破。种苗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点,是产业链的最高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就我市而言,瓜菜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这是发展种苗产业的良好基础。下一步我们必须以培育高产、优质瓜菜新品种为重点,积极推进研发基地建设和高标准种苗繁育中心建设,把我市的种苗产业做强做大,抢占市场先机。这一点寿光做得比较好,种苗产业在寿光有了一定的规模。潍坊的设施农业有一定优势,但河北等外地的设施农业水平已不低于我们,而我们在劳动力、运输成本上没有优势。因此设施农业要转方式、调结构,必然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种苗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六)积极推进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容易激发农村矛盾的焦点。农村土地承包、农村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及涉农信访等,每一项工作都与农民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特别是在现代农业快速推进时期,很多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需要经管工作来破题。各级经管部门要紧紧围绕农村工作改革发展的主题,认真调查研究,用新的视野和观念审视农经工作,形成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措施,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真正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今年农村改革任务非常繁重,特别是综合配套改革,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实际上都与改革相关。今年如果农村改革迈不出步子,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建设基本上是一句空话。这里面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规范。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各级政府必须以更大的热情、更有力的工作,去关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通过加强领导、量化考核、广泛宣传、强化措施等,进一步提升其发展速度,真正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普及到所有镇街、社区和村,覆盖所有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要按照“户必入社、业必归会”的目标要求,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尽快培育一批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质量安全优、品牌效益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引领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要认真总结合作社联合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经验做法,加大推广力度,探索拓展合作领域,尽快催生一批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启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工程,各县市区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抓好本地培训工作。要把市里的培训成果好好检验一下,看看这期间合作社又增加了多少,还有哪些人愿意去创办合作社,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再进行培训、再进行辅导,等等。可以这么说,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变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的农村产业化、农业产业化,这些都要靠合作社来实现。去年,工商局有几项工作做得很好,土地合作社、合作社联社、农村股份合作社登记注册问题都已解决,从制度的设计上为合作社发展扫清了障碍。

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土地流转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财产性收入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搞好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工作人员配备、网络建立与信息发布、工作经费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真正做到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现在看来,土地流转越来越迫切。特别是设施农业发展特别好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还有城郊镇边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农村,土地闲置浪费比较严重,需要通过合作社这种形式,加速把土地集中起来,流转出来,以实现资源的再次调节和分配,以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效益。不能一方面强调没有可用之地,另外一方面又大量闲置浪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和其他农村产权的流转,要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加速推进,不用再试验,好多地方已经做得非常好。

三要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政治意义、经济意义都很大。前段的统计调查显示各地农村的机动地数量都不多。但一些农民的信访材料反映村里留有不少机动地,有的地方机动地占到一半并掌握在村里。特别是原来村集体经济搞得比较好的地方,这种现象更普遍。这里再强调一下,集体资产改制,村集体可以持有一定比例,但必须股份化,必须确权量化。村集体耕地、村办企业、学校、卫生室、一些水利设施等,都属于村集体资产,原则上都应该量化到集体组织的成员、量化到村民。可以通过股份合作社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经营这块资产,按户分红。要按照现代制度进行管理,不能由村干部自己把持。现在大量的群众来信来访,80%集中反映在这上面,这是群众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村集体资产改制,不只是城边村,普通农村今年也要搞、也要推。承包地问题解决不了,集体资产解决不了,农村劳动力就不能有效转移。

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改制,这三项工作,都与农村配套制度改革有关,经管部门必须紧抓在手。

四、以创先争优为动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市委提出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开展的强大动力。对农业工作来说,就是要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提高为农服务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工作创新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和廉洁勤政能力,真正树立农业系统的良好形象。

一是加强行风建设。要把行风建设贯穿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始终保持农业部门敬业拼搏、崇尚实干的工作状态。农业部门是最来不得虚假的部门,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真正把心思用到干事创业上来,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来。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二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重点培养那些综合素质高、群众认可的优秀干部。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和素质教育,在全系统努力打造一支懂法律、懂管理、懂业务的“复合型”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和一支潜心科研、锐意创新、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各地的基层农技人员是支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个力量应该说现在还是不足,各地要按照去年的文件再检查一下,看看技术推广体系、技术服务队伍建设的成果究竟怎样,该补充的人员是否已经补充,该列的经费是否列足到位。未补充人员的要抓紧时间面向大学生、研究生再招一批,充实到队伍中。这项工作市里要进行检查。

三是加强廉政建设。要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真正从政治上爱护和保护干部。要切实强化对强农惠农政策的监督落实,加强对农业基本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生产救灾资金等的监管,严格按照规定组织好项目的实施。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重中之重”体现得越来越充分,很明显的就是各方面来的资金越来越多,农业部门过手的资金也越来越多,越是这样,越要加强自律自警,在这个事情上不能出任何问题。

四是抓好重大问题的调研。当前,我市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转变的阶段,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城乡统筹深入推进。搞好重大问题的调研,对于科学研判形势、把握发展规律、解决突出问题等意义重大。去年,我们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出台了几个文件,对基层工作的开展发挥了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下一步,要立足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规划深入实施等题目,切实加大调研力度,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使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要加大对农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各类农情上报及时、情报准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精确依据。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有机遇也有挑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一”任务目标和思路举措,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科学作为,圆满完成“”开局之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为开创我市农业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业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6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中央、省、市“三农”工作部署,总结交流20xx年全市农业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xx年重点工作任务。刚才,福宽同志传达了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了20xx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通报,9个县区结合本辖区实际,从不同角度分别作了大会典型发言,还有一些单位做了书面交流,内容具体,措施给力,成效显著,使我们很受启发和鼓舞,请大家在实际工作中互相学习借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众志成城,砥砺攻坚,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xx年,是全市农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出表现为自然灾害多,经济损失大;重点工作多,社会影响大;突发事件多,工作压力大;急难任务多,取得成效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系统紧紧围绕“一产抓特色”和 “六化”战略部署,抓关键重点,攻制约难点,育发展亮点,在高基数上再夺丰收,在高起点上再创佳绩,粮食总产“九连增”,农民收入增长“九连快”,成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突出亮点。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集中攻坚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四大攻坚行动战果丰硕。全市农业系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打响克难攻坚战役。一是强力推进北戴河海域环境综合整治攻坚行动,打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生态环境。坚持将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作为建设沿海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的重大机遇,投入3.7亿元(国家资金1.1亿元、社会投资2.6亿元),举全系统之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浅海养殖及水生生态修复两大工程建设,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确保全部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工,不仅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生态建设攻坚战,也开辟了一条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强市的新路子。二是强力推进暑期服务保障攻坚行动,打造安全和谐暑期环境。围绕“四个上新水平”工作目标,各级渔政部门狠抓渔船噪音污染治理、伏季休渔执法及渔船非法载客整治行动,确保了暑期安谧祥和,特别是北戴河区、抚宁县做到了24小时全天候死看、死守。市质检中心严格落实暑供农产品检测规定,确保了2400批次的农产品食用安全。市局被省暑期工作领导小组评为“暑期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强力推进溢油污染补偿攻坚行动,确保渔民权益和渔区稳定。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要求,坚守“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克服各种困难阻力,积极有序推进补偿金发放工作,为3000多户养殖渔民发放补偿金3亿多元,确保了渔区和谐稳定。四是强力推进抗洪救灾攻坚行动,确保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七、八月份的连续强降雨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市、县及时成立了农业抗洪救灾指挥部,编写抗灾救灾工作意见,组成专家组深入灾区指导生产自救,指导农民增加秋粮播种面积12.7万亩,毁种农田23.75万亩,修复蔬菜棚室2.2万亩、规模养殖场252个,补栏畜禽3.1万头(只),挽回经济损失近17亿元,确保了大灾之年实现农业丰产丰收。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75亿元,同比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5元,同比增长12.9%。

(二)坚持培育特色与扩张规模相结合,优势特色产业跨越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一产抓特色”战略部署,下大力调整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一是种植结构更加优化。突出抓好粮油高产示范带动,建设13个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及38.8万亩市、县、乡领导干部示范田,带动全市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总产量达到90.41万吨;冬小麦平均亩产达到435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卢龙县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大力推进甜玉米、中药材、优质花生、杂粮等特色作物种植基地建设,特色作物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7%以上。二是设施蔬菜规模扩大。突出抓好标准园创建及百亩方建设,建成国家级标准园4个、省级标准园59个、百亩示范方52个,设施蔬菜面积达到54万亩(新增1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65万吨(增长4.3%)。三是畜牧养殖特色彰显。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达到4862个、登记备案企业512家。抚宁县被确定为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区,日销往京津市场的生猪达20xx头左右;青龙县被确定为省级肉鸡标准化示范区,批出栏5000只以上的标准化鸡舍达到1200个;昌黎县成为全国第一的毛皮动物养殖大县,存栏千只以上饲养场达500多个;卢龙县被确定为省级肉羊标准化示范区,一批肉羊育肥专业乡镇接连涌现;北部山区绒山羊养殖快速发展,存栏量突破60万只;奶牛养殖全部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四是生态渔业扎实推进。树立“以水养渔、以渔护水、修复生态”理念,大力发展高效立体养殖和品牌渔业,建设2个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底播增殖及人工鱼礁增殖达到14万亩,工厂化设施渔业突破200万立方水体;北戴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富有成效;农业部与省政府在我市成功举办“20xx渤海生物资源修复放流活动启动仪式”,随后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大规模增殖放流活动,我市各重要水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五是休闲农业提升档次。以星级示范创建为抓手,加快休闲园区建设及改造提升。年内投入5.5亿元,实施新(改)建园区项目20个,全市规模园区总数达到62家,全年接待游客323.4万人,社会总收入达到16.5亿元。卢龙六峪山庄、抚宁骊城隆盛分别被评为全国四星、三星示范休闲农业企业,国家三星级以上园区达到4家。海港区宝润生态园、山海关巨丰公司等8家园区被评为首批市级星级标准园。全市初步形成了国标、市标双轮驱动,三星至五星星星争先的创优格局。

(三)坚持项目带动与夯实基础相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后劲十足。围绕“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主体、打造大品牌”,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快速发展。一是农业投入大幅增长。争取中央和省级投资6亿元(增长140%),其中落实国家惠农补贴2.2亿元,争取重点项目建设资金3.5亿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吸引各类工商资本投入22亿元,中红三融肉鸡、卜蜂猪业等9个亿元项目续建工作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实现重大突破,完成招商项目2个、引资1.6亿元;银企对接取得重大进展,与民生银行合作组建的农业小微企业合作基金缓解了农业投入不足难题;利用暑期争取项目工作成效显著,山海关沟渠寨、昌黎渔岛等休闲渔业项目和开发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达成意向,涉及投资3.8亿元。二是经营主体队伍快速壮大。新增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9家、市级37家,全市国家、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家、36家和301家,企业销售收入达260亿元,同比增长18.7%;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47个,总数达到1096个,入社会员16.8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5.8%;带动农户33.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1.8%。三是品牌建设成绩斐然。成功举办河北省第六届(昌黎)特养产品交易大会,顺利完成第xx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第四届全国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等活动的企业参展组织工作,华夏长城葡园A区干红葡萄酒和“秦皇”干制海参等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殊荣;全市国家名牌农产品达到5个、河北省名牌18个,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四)坚持完善体系与强化推广相结合,科技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着力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兴农水平。一是五大体系建设富有成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争取国家资金1236万元改善硬件环境,建设区域(乡镇)站117个,人员到位率95%(全省排名第五);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动物防疫监督分站达到42个,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重点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项目覆盖4个县,专业化植保组织达到238个,病虫害有效防治面积达1560万亩次,确保粮油增产增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水平及检测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以市农产品检测中心、2个县级综合质检站、6个县级专业质检站以及34个乡镇速检室为骨干,26个市场(超市、基地)速检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完成农业信息网络升级改造工作,建设市县视频指挥系统4个、基层农业信息网点402个,农业信息实现多渠道宽领域进村入户;农业综合执法体系,2个县(区)实现大农业综合执法,5个县区单设种植业执法机构,4个县区实现畜牧水产综合执法。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查处违法案件144起,有力净化了农资市场秩序。二是科技支撑能力快速提升。大力开展“百、千、万”行动,推广关键农业技术53项;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23个,主栽农作物优种覆盖率达到98%;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279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300万千瓦,机械耕种收作业面积达到486万亩次。规范管理种畜禽场27个,建设标准化改良示范点23个,猪、牛、羊、鸡、水产品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90%、90%、98%和97%。引进美国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原种母猪210头,填补了我市空白。三是农民科技培训扎实推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遴选19家培训机构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900人;新建科技进村服务站5个、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0个、培训基地40个,普训农民60万人次,农民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

(五)坚持全程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围绕“打造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强化源头治理,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坚持以标准化示范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创建和“三品一标”认证认定活动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组织9家中药材种植基地创建省级标准示范园;全市有247家农产品种养基地(企业)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有176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家企业68个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开发认证;有5家企业7个产品取得了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二是严把质量安全关口。严格落实特供农产品批批检验规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年内检测各类农产品样本9.7万个,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9.8%、99.94%和99.2%。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围绕女拳世锦赛、北戴河暑期、党的“”等重点时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农产品供应基地驻点监管措施,组织开展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及农资打假行动,各环节的农产品安全生产制度进一步健全,生产者主体及属地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六)坚持规范管理与试点创新相结合,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快速提升。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因势利导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为37.7万亩,占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14.8%,增长2.8个百分点。市、县、乡三级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机构运转良好,乡级土地流转机构硬件建设水平名列全省第二。二是提高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水平。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服务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试点工作,村集体“三资”核算服务中心覆盖全部乡镇。在全国农经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我市作为河北省唯一代表就“三个中心、三级平台、一个系统”建设工作进行经验交流。三是加强农民负担专项治理。扎实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及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查处违纪行为8起;开展大规模农资价格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查处违规金额41.4万元,有力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七)坚持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相结合,干部队伍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以提高履职能力和强化作风建设为重点,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集中组织开展了学习“”、社会管理创新等一系列专题讲座和“我为暑期做贡献”献礼活动,召开 “一先双优”表彰大会表彰了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干部队伍争先创优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组织开展献爱心捐款活动,为保定及我市灾区捐款近5万元。我局被省委评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单位”、“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省级文明单位”。二是大力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提升农业系统服务能力。全力做好重点村帮扶工作,为全市234个重点帮扶村落实“一村一品”项目202个、资金3117.4万元。帮扶工作实绩突出,省委督导组对卢龙及抚宁的“一村一品”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市局及驻抚宁小黄金山村帮扶工作组被省委评为“基层建设年先进单位”和“优秀驻村工作组”。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和民主评议行风建设,树立农业部门良好形象。强化对行政审批事项和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专项资金管理实现了动态管理和网上监察。市局的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连续两年位列优秀档次,工作经验被省厅在全省推广。卢龙县农牧局、海港区农业局等单位在各县区位次靠前,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成绩突出。

与此同时,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农业宣传、新能源示范等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局的14项重点工作及11个县区主管部门的23项重点工作受省农业厅通报表彰。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有许多不容规避的现实问题有待破解。一是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二是农业基础薄弱,资源约束加剧,灾害天气多发,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仍占主体,缺少带动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难以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四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到目前还没有完成,基层队伍人心不稳,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工作难以开展。五是各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不平衡,个别地方问题仍比较突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难度加大。六是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兼业化问题凸显,优质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这些问题不解决,农业生产就难以持续稳定发展,就会存在停滞徘徊甚至滑坡的危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醒,抓紧研究制定应对之策,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破解。

二、把握机遇,拓宽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党的再次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明确“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动纲领。中央及省委1号文件,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主题,跟进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为期三年的北戴河及相邻地区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启动实施,给发展沿海现代生态农业创造了难得的、叠加的重大机遇,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期”。我们要充分把握极为良好的政策环境、极为难得的历史机遇、极为有利的社会氛围,拓宽新思路,谋划新举措,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五大转变”。

(一)推进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目前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直接导致了能源过量消耗、农业生态系统退化、食物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压力加大。20xx年全国第一次污染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源污染超过了工业源和生活源污染接近50%,这是一个很惊人的数据,主要污染源一个是种植业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一个是养殖业粪便排放。农业的发展既要依托城市,实现以城带乡,又能服务城市,涵养自然生态,为城市提供安全放心农产品和生态屏障。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依托传统生产经验,回归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大力发展生态、有机、绿色农业,力争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二)推进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我市农业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成本增加、经营方式分散的现状,决定了实现农业增长必须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依靠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走集约化、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要严格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要重点加强项目建设,加大跑部跑省力度,全力以赴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要开展大招商、大引资活动,吸引各类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资农业;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农业科研院校联合协作,建立战略联盟和研发基地,引智引才,借力发展。

(三)推进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我们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打造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

(四)推进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单打独斗式的家庭生产、散兵游勇式的经营主体,势必会被瞬息万变的市场洪流淹没。必须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要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建设,培育专业村、专业乡,逐步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专业化生产格局,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五)推进农业发展由单纯生产向产加销协调发展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着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实现上述“五个转变”,是我市建设沿海现代生态农业强市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必须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采取有力举措,确保尽快见到成效。

三、锁定目标,强化举措,推动现代生态农业跨越提升

20xx年是贯彻落实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农业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的起步之年。全市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及“做精农业”总体要求,落实“旅游立市”和“一产抓特色”战略部署,瞄准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民持续增收两大目标,突出抓好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主导产业培育、科技支撑、新型主体培育、体制机制改革、农业安全生产“六大重点”,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跨越提升。任务目标是:粮食面积稳定在220万亩,总产稳定在90万吨;蔬菜面积达到105万亩,总产380万吨;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4.8万吨、13万吨、10.7万吨和3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发生重大以上农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关于今年的重点工作,下发的工作要点已经做了具体安排,我这里着重强调六个方面:

(一)实施三大行动,创建一流标准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生态是秦皇岛的生命线,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今年,市里将出台《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意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抓好工作落实。一是持续开展北戴河海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市政府正在研究今年的治理任务,近期将会下达。各单位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任务一旦下达,迅速进入项目施工程序;要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尽量完善前期手续;要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各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工。不管上级有没有资金,发展生态农业都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实现“地绿山清、天蓝水净”这一目标,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全方位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大力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创建行动。在全市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创建行动,力争在3年内建成30个以上亮点突出、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是贯彻落实市委田向利书记“做精农业”要求的具体举措。按照分工,市局每年建设4-5个生态农业园区,各县区每年建设1个以上生态农业园区。这是个硬任务,必须不打折扣地完成。目前,市局已经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建设方案,各县区也要立即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尽快展开相关工作。在项目实施上,要依托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等有实力的生产主体实施项目;在资金筹措上,要积极整合现有项目资金,广泛开展招商活动引入工商资本,发动项目实施主体加大投入;在打造亮点上,要坚持高标准,充分学习借鉴先进模式经验,结合实际搞好关键技术集成,形成自身特色。市局要对各县区的园区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督导,对好的典型要通报表彰,并在政策、资金、项目上予以支持,对进展慢、推进不力的要通报批评。三是大力开展休闲农业园区创建行动。要大力开展星级示范园区创建行动,年内重点打造2个以上全国三星级以上标准园区、18个以上市级星级示范园区(每个县区负责2个);重点扶持星级园区争创中国北方一流休闲观光基地,逐步建成沿海渔业、沟域农业、家庭庄园、科技示范、加工园区等5条休闲农业产业带,确保我市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二)突出三大特色,培育特色鲜明的区域主导产业。围绕“一产抓特色”和“做精农业”要求,加快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打造优势产区。一是突出区域特色,立足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发展城郊都市型农业,重点发展绿色蔬菜、特色经济作物、休闲观光等具有较高成长性的潜力产业;立足抚宁南部、昌黎和卢龙平原区发展外向型农业,重点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及设施蔬菜、畜禽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养殖和加工业,努力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带;立足抚宁北部及青龙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重点发展有机绿色蔬菜、畜禽、小杂粮、中药材、食用菌等具有山区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立足开发区、北戴河新区发展沿海高效农业,大力发展粮油加工业和海珍品养殖、水产品加工出口以及休闲农业园区,建设沿海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二是突出规模特色,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农业部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及领导干部粮食高产示范田建设,逐步扩大优势农作物面积比重,年内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100万亩;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加快老设施基地改造升级,重点推进标准园和工厂化种苗中心建设,争创国家级蔬菜标准园3-5个;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把握抚宁、卢龙、青龙建设省级标准化示范县的有利时机,推进畜禽养殖方式向规模化、工厂化、规范化转变,奶牛、生猪、肉鸡、蛋鸡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100%、70%、90%和85%以上;加快发展生态养护渔业,推进海洋牧场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扩大底播及人工鱼礁增殖,推广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技术,开展大规模增殖放流行动,促进渔业向环境友好型转变。三是突出产品特色,扶持昌黎甜玉米、正大肉鸡、海湾扇贝等产业优势明显、市场份额较高的农产品向规模化、外向化发展,主动参与区域分工,实现提质增效;调整蔬菜、生猪、肉羊、肉牛、对虾、中药材等比较优势突出的农产品品种结构,引导聚集发展,扩大比较优势;加大对毛皮动物、海参、河豚鱼等具备鲜明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的开发力度,推进规模扩张,提升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市级优质农产品展销中心,组织名优农产品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会,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强化三大重点,构建兴业提效的农业科技支撑。着眼于打基础、管长远,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构筑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紧抓《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机遇,争取县区政府支持,全面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要求,尽快规范机构、编制、人员设置,健全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争取财政支持,加强98个基层站的条件建设;落实好农业技术推广奖首次评审奖励活动,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围绕高产、高效、高端目标,大力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60个以上,建设优势品种展示田(区)15个、种畜禽场5个、标准化改良站点40个,粮油作物优种覆盖率稳定在98%,畜禽及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设1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养殖→有机(生物)肥→种植→养殖”的生产方式、“养殖→沼气→果树(蔬菜、花卉)→休闲观光农业”的生态富民家园模式、“畜禽粪便(秸秆)→大中型沼气池→沼气(沼液、沼渣)→生产生活用能”的循环利用模式以及“生活污水→农村清洁工程→达标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模式;完成测土配方施肥272万亩次、机械耕种收495万亩次;引入奶牛专业选种选配技术,提升杂交改良水平;增强种公猪站辐射能力,促进猪人工改良全覆盖;加强循环水工厂化养殖、人工鱼礁增殖、底栖贝类增殖等新技术的推广工作。三是加强农民培训。深化“百千万”行动,实行专家包县、技术指导员包户制度,构建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建设农业科技培训基地20个,围绕传授生态农业科技知识开展农民培训,完成1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任务,普训农民40万人次以上,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自觉性和科学种养水平。

(四)培育三大主体,打造富有活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一是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阳光培训工程,加大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支持流转土地向农村实用人才、种养大户集中,为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从事农业创业提供项目支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从事农业开发,支持外出务工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等返乡创业。二是提升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助力市政府“收入倍增”计划,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面,年内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创建市级示范社20个。扶持示范社做大做强,争创省级及国家级示范社。三是做大做强重点龙头企业。抓好银企对接,强力推进与民生银行合作的小微企业贷款项目,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融资问题;支持企业通过联合重组、资本运营等方式膨胀经营规模,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经营。推动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舞、共进、共赢。

(五)夯实三大基础,完善内生动力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着眼于激发内部活力、优化外部环境,力争在完善农村体制机制的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一是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和水域滩涂养殖证发放工作。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新建流转市场12个、流转示范点10个,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16.6%以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建设,在每个县区确定1个试点村。抚宁县做为全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要认真抓好方案落实,为全市开展确权登记积累经验。同时,水产养殖许可制度是《渔业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是管理规范水产养殖活动、落实惠农政策和维护渔民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去年,抚宁县的水产养殖证发放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做到了应发俱发,探索了一套成熟的办理流程。其他县区要积极学习借鉴,今年必须全部完成养殖证发放工作。二是深化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建设。抓好“三个中心、三级平台、一个系统”建设,力争实现村级全覆盖;抓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试点,探索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三是开展减轻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开展农民负担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完善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对“一事一议”项目管理,切实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六)实现三个确保,创造安全放心的农业发展环境。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盯住责任主体,加强监管执法,确保各业安全发展。一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和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违法使用添加剂行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三品一标”认证和农业品牌建设,加强市场准入和质量追溯制度建设。突出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强化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快建设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测体系,构建农产品质量监管长效机制。二是确保动植物疫病防控安全。加强重大植物疫情监测预警,完成农业有害生物重大疫情阻截带建设;实施农区统一灭鼠项目,保证灭鼠效果。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全面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免疫密度、规模养殖场动物产地检疫率、动物防疫监管面、定点屠宰检疫率及检出不合格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加强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建设,强化疫病监测预警,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三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加强农机检验检修,开展机手安全培训教育,确保农机作业安全。深入开展平安渔业建设,加强敏感海域和重点生产环节管控,确保海上渔业生产安全。认真做好草原防火工作,强化监测预警,力争不发生等级以上草原火灾。积极开展沼气工程安全检查,加强人员培训和行业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四、培树形象,转变作风,打造素质过硬农业干部队伍

在全系统深入开展“树正气、讲团结、聚合力、促发展”大讨论活动,促进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问题大整改,推动全市农业大发展、快发展、科学发展。

(一)要强化争先意识。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加快发展,各项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的非常时期。各级、各单位务必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特殊形势、特殊任务以及特殊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要在更高的层次审视自己的工作,在更广阔的空间寻找定位,敢与强的比、敢与高的攀、敢与勇的争、敢与快的赛,树立逢一必争、逢旗必夺,人人争先、事事一流的理念。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激情和勇往直前、敢于攻坚的精神,抓推进、抓落实,切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在工作职能和任务目标上,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对确定的事情一鼓作气、一抓到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

(二)要强化责任落实。要进一步完善责任落实和考核考评机制,做到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项目责任化、责任督导经常化。全年各项重点工作任务,都要建立起严格的责任制度,把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落实到具体人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机制。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对重点工作要按照进度要求、工作标准,定期调度、全程跟踪、确保落实。要进一步强化奖惩措施,着力把工作落实情况与项目资金支持及业绩考评结合起来,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实施。今后,在项目资金支持上,要形成一种谁干事、谁工作有成效就支持谁的风气。

(三)要改进工作作风。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领导干部要带头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形成上行下效的正能量。要牢记“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和停不得的使命感,尽心尽力谋事业,尽职尽责抓发展;要进一步树立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理念,积极做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群众优先、民生为重,下大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农民群众从改进作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发挥“一村一品”牵头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加强驻村帮扶工作,确保取得实效;要认真对待和办理信访投诉,妥善解决农民合理诉求,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四)要搞好协调配合。全市农业系统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搞好团结协作,凝聚正能量,加强上下联动,发挥整体作战能力。尤其在处理应急和突发事件上,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做到密切配合、步调一致。要加强对外沟通协作,积极争取支持配合,齐心协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要切实加强农业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公共传媒宣传农业发展成效,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理念,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农业的认知程度、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和支持“三农”的浓厚舆论氛围。

同志们,新的征程已经起步,新的一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希望全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今年各项工作中去,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开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农业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同志们:

今天上午,省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希望全省农业农村战线的同志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不辱使命。

20xx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全省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了稳中有进、提质增效、助农增收。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民收入显著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动物防疫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整体向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农产品精深加工取得新进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取得新成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新突破。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向好态势,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 提供了有力支撑。省委、省政府对农业系统的工作充分肯定。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慰问,表示衷心感谢!

上午,我已经就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了要求。我感到,今年的农业工作至少还面临五个方面的艰巨任务。

一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去年,省委召开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东明书记对深化农村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主攻方向,要求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全面落实。一要明确县(市区)在推进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中的主体责任,认真解决好资金投入和力量保障问题,确保今年确权颁证完成75% 以上。二要制定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鼓励农户依法采取租赁、转包、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清产核资、资产量化、股权管理为主要内容,推进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推进赋予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机制,鼓励农村利用当地资源,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

助农增收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要积极培育农民增收新型业态,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和畜禽健康养殖,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增加农民在加工、贮运、销售等环节的收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现代农业与文化创意、休闲体验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增加农民经营服务收入。二要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和信息服务,支持返乡农民、个体工商户、农业经纪人等从事农业开发,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农民就业创业。三要创新土地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利用方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发展休闲养老产业,拓宽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四要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政策性收入不缩水。

三是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意义。去年底,省上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项改革方案》,各地要认真研究、抓紧落实。要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在财政补贴、用地指标、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帮助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力争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取得重大突破。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必然要求创新农业经营方式。目前,各地已经创造出了不少好经验,包括合作社+ 基地+ 农户,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 基地,龙头企业+ 联合社+ 农户,大园区+ 小业主等等。经营方式创新,说到底就是要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联合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同时还要让农民在规模化经营中更多受益。要把农民是否受益、受益多少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推行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利益兜底等做法,让农民直接受益;推行利润返还、二次返利、受益分成等做法,让农民充分受益;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 保底分红等做法,让农民持续受益,不断拓展农民分享收益空间。

四是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

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社会化服务体系作支撑。农业社会化服务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方向,充分发挥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积极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要健全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越是规模化经营,对生产环节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高,越要重视在组织方式、良种良法、疫病防控、农机农资等方面提供完整服务。要落实推进农机服务的支持政策,大力发展农机作业、维修、供应、租赁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推进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开展病虫害监测预警、重点病虫防治等专业化服务;建立和完善新型农资供应体系,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资质量监管。

二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解决好农业科技服务“ 最后一公里” 问题,放活基层农技人员,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满足农民在农业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同时,要总结推广农业科技创新试点经验,制定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推广服务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奖励制度。

三要构建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主要农产品集配中心建设。组织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扶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营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

四要完善农业政策保险体系。农业是弱质产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弱,特别是规模经营风险更大。要把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作为紧迫任务,支持保险业向农业农村纵深发展。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拓展畜牧、水产、果蔬等特色农产品险种。开展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要建立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推进地力监管、疫病诊断、环境监控、肥水药精准实施与辅助决策等逐步实现数字化、精准化。完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乡村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

五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干部,关键在领导。近年来,农业系统相继查出了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既触目惊心,又发人深省,折射出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上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深刻反省。在新常态下,必须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勤政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要强化理论修养。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着力解决好“ 总开关” 问题,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农村政策、农业经济、现代农业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要强化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深化教育实践活动和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强化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防止不良作风反弹。切实抓好“ 三严三实” 主题教育,在农业战线广泛开展争创“ 三严三实好班子” 、争当“ 三严三实好干部” 活动。

三要强化法治意识。手握戒尺、心存敬畏、遵纪守法,强化党纪国法再教育,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顾大局、讲政治、守纪律、懂规矩,绝不触底线、绝不碰红线。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监管。

四要强化廉政建设。班子成员要自觉履行“ 一岗双责” ,认真落实“ 两个责任” ,主要领导要做表率立标杆。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既管好资金、管好项目,更管好自己、管好干部,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严格按照“ 好干部” 标准,践行“ 三严三实” 要求,鲜明“ 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 的用人导向,抓好干部培养、锻炼、选拔和使用。

最后,我要强调一下农业系统机构改革问题。去年3 月,在新一轮省政府机构改革时,将原省畜牧食品局的行政管理职责、水利厅的水产渔政行政管理职责、商务厅的生猪屠宰管理职责整合划入农业厅。今年,市、县农业行政机构改革正进入机构整合、部门设置、人员安排阶段。不管机构怎么改,领导干部要胸怀大局、保持定力,坚持做到机构改革与业务工作“ 两不误” 。把机构改革与稳定队伍、稳定人心、推进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做好衔接,防止出现“ 缺位”“ 空档” ,坚持做到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正常运转,既保证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又保证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在机构改革前,要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主动与地方机构编制部门对接,积极争取科学设置部门机构和内设机构。争取省、市、县三级实现“ 蜂窝煤” 效应,便于对口管理和开展工作。要借鉴省上做法,切实做好市、县农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同志们,农业工作既面临艰巨任务,也面临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开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