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油田是什么?精选3篇

单一地质构造(或地层)因素控制下的、同一产油气面积内的油气藏总和。一个油气田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油气藏。在同一面积内主要为油藏的称油田,主要为气藏的称气田。按控制产油气面积内的地质因素,将油气田分为3类:①构造型油气田。指产油气面积受单一的构造因素控制,如褶皱和断层。②地层型油气田,区域背斜或单斜构造背景上由地层因素控制(如地层的不整合、尖灭和岩性变化等)的含油面积。③复合型油气田。产油气面积内不受单一的构造或地层因素控制,而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的油气田。接下来就由小编告诉你中国最大的油田是什么油田。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中国最大的油田是什么?精选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钻探深度 篇1

据介绍,在《日本现代史》里,经常能看到“如果当初找到大庆油田将如何如何”的词句,他们为没能在战前找到大庆油田始终感到“遗憾”。原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森川清在回忆“满洲的石油开发”时说,之所以没能找到大庆油田,“是因为战前日本钻探的深度只达到大约700-800米,钻探技术是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实际上,标志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油井———松基三井,恰恰是开钻到1357-1382米之间的油层才出油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说法。对此,最有启发性和权威性的还是我国地质大师黄汲清的说法,他和李四光一起是“陆相地层生油”理论的提出者,他还是大庆油田的主要发现者。他曾讲:日本人在东北找了30年没有找到油田,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陆相地层可以生油。对此,日本地质史学者也认为,从根本上说不是钻探设备不行,而是“探矿思想的问题”。科学,发现了大庆;科学,同样迅速地发展了大庆。早在1964年,大庆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个口号,当时曾是那样地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油田据介绍,一口井打到底,在800—1200米之间,通常有100多个含油的砂岩层,最厚的达20米,最薄的仅0.2米。大庆人的工作对象就在这千米之下的岩层中———那被他们形象地称为“地宫”的地方。在那里,整个石油开采系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黑箱”,开采工作如同一项“隐蔽工程”。如何保证油井准确打入有开采价值的油层?怎样确定不同性质的油层层性以采取相应的配套技术?在开采过程中,以怎样随时掌握油层的变化以改进完善工艺保持稳产?所有这一切,唯有通过可靠的数据,通过一系列反复试验才能找到答案。这便构成了大庆科学的求实精神的客观基础。———大庆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高含水阶段后,油田综合含水已高达90%,储采结构严重失调,成本攀升和效益下降矛盾突出,油田开发难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对于油田二次创业的艰难,有人形象的比喻:“油田综合含水达到90%,就好比人被水淹到了脖子,含水95%相当于淹到了嘴,含水达到98%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从历史上看,一般油田的开采高峰只能维持三五年,以后产量就会递减。但凭什么大庆油田的产量长期保持在5000万吨的水平线上?一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高含水长期稳产注水开采技术》,硬是使大庆油田地质储量由原来的26亿吨增加到48亿吨,相当于又找到了一个大庆油田。———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进一步提高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非常重要。大庆油田自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至2013年以来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在大庆等油田开始成功应用,大庆的科技工作者还在世界首创出一种更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泡沫复合驱油技术。仅大庆油田适用该技术的地质储量就达近20亿吨。专家认为,这是我国石油开采领域中为数不多的原始创新技术,这不仅是现今中国石油工业技术创新的亮点,对于世界石油开采也将是一场革命性的技术进步。

中国最大的油田 篇2

大庆油田是继新中国第一座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被发现后,于1959年9月26日发现的又一个大油田,而后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油田,世界级特大砂岩油田。大庆油田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自1960年开发建设,至2007年,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实现连续27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连续12年稳产4000万吨以上,已累计生产原油21亿多吨,被誉为“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

发展历程 篇3

大庆油田石油,10%是经济,90%是政治,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落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美孚、亚细亚、德士古三大石油公司迅速进入中国。洋油“以空前的规模在中国各地倾销,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的民族石油工业又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1949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破败摊子。1949年,全国石油产量只有12万吨,基本靠国外提供,国家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石油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全国需要原油1000多万吨,缺口一半以上,连街上的公共汽车都因缺油而背上了煤气包甚至木炭,各种物资更是极端匮乏,[1]毛泽东询问李四光:我国天然石油这方面的远景怎么样?李四光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表示深信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这位新中国的缔造者是把石油作为战略资源来看待的。要使社会主义建设大踏步向前,要使年轻的共和国尽快强盛起来,就不能没有强大的石油工业,1959年9月26日16时许,在松嫩平原上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从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东北平原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当时正值国庆10周年之际,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欧阳钦提议将大同改为大庆,将大庆油田作为一份特殊的厚礼献给成立10周年的新中国。“大庆”,这个源于石油、取自国庆的名字,从此叫响全国,传扬世界。大庆油田1959年发现、1960年开发,至今已走过了5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