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古诗【1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

黄鹤楼古诗 1

唐朝诗人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可以说是形影不离。

一天李白正在家里休息。突然,一个书童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告诉李白一个消息:“孟大人因事过几天就要到江苏广陵去了。”李白听了以后,十分难过,心情顿时变得灰暗无比。

在孟浩然临走前的几天里,李白和他天天在一起喝闷酒,心里有说不完的话。终于,孟浩然离开的日子到了。那天,李白早早地来到了黄鹤楼前的江边,给孟浩然饯行。微微的'江风一阵阵吹拂着,江边的柳树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翠绿的草坪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花朵。金灿灿的太阳缓缓地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四射的光芒照在露珠上,晶莹剔透,美丽之极。但李白却没有被这景象所吸引,他只是把孟浩然叫到了一个竹亭里,坐在石凳上,开始做最后的告别。

“孟兄,江上风大,路途遥远,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呀!”“嗯,你也要保重呀!我这一走,还不知到何年何月我们才能相见呀……”

这时,船家高声喊道:“官人,时候不早了,该起程了。”孟浩然含着泪水走上了船头,不停地向李白挥手,李白也抱拳相送。船离开了岸边,渐渐地消失在水天之中,江面上只有滔滔江水在流动。李白站在江边,眼睛湿润了,动情地吟起了一首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

黄鹤楼古诗 2

一、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二、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三、黄鹤楼

登真者谁子,昔有费公禕。

白日玉书下,青天驾鹤飞。

此地少留憩,神标怅依依。

振裾谢尘浊,与尔方远违。

层楼宠陈迹,江山长四围。

登临美商素,雨气薄西晖。

水落州觜嫩,风豪帆背肥。

飘然起遐想,琳馆閟岩扉。

明月识悠阔,白云疑是非。

金桃未遽熟,薤露虞先曦。

高树两华表,长招羽驾归。

灵瓢五色剂,定与遗民挥。

自顾乏仙质,延生犹可希。

刀圭傥不吝,如饱首阳饥。

作者介绍

贺铸朝代:宋代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四、黄鹤楼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千载倚江城。

碧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聘望,草芳南浦遍离情。

登临一晌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五、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

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

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

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

大醉倚楼呼费沱,蓬莱山下几斜晖。

六、黄鹤楼

翚飞栋宇据城端,车马尘中得异观。

双眼莫供淮地阔,一江不尽蜀波寒。

老仙横笛月亭午,骚客怀乡日欲残。

独抚遗踪增慨慕,徘徊不忍不层栏。

七、黄鹤楼

手把仙人绿玉枝,吾行忽及早秋期。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江汉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

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八 、黄鹤楼

和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九、黄鹤楼

崔颢题诗在上头,登临何必更冥搜。

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

万顷烟云连梦泽,一川风景借西州。

黄鹤楼古诗 3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北岸,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我前不久有幸来到了这座古老的楼阁,感受到了它所传承的千年文化底蕴。在这次旅行中,我收获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黄鹤楼让我领略了历史的博大精深。黄鹤楼始建于东晋时期,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登上楼顶,俯瞰长江,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古老的瓦片,精美的楹联,都让我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楼内陈列着许多文物和文献资料,记录了黄鹤楼从兴建到今天的历史变迁。通过这些展品,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延续。

其次,黄鹤楼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黄鹤楼是中国文人雅士的聚集地,也是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从唐代詹养龙的《黄鹤楼》到宋代黄庭坚的《登黄鹤楼》,再到现代作家郭沫若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名篇,都为黄鹤楼增添了无限的文化魅力。在黄鹤楼,我仿佛看到了文人墨客的背影,听到了他们留下的诗词佳作。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黄鹤楼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再次,黄鹤楼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境界。站在黄鹤楼的顶端,我饱览了美不胜收的长江风光。长江滚滚东逝,永恒不息,仿佛将时光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尽收眼底。我不禁想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黄鹤楼给了我深沉的思考。人生如长江的'水,转瞬即逝,而黄鹤楼则是人生价值和境界的象征。我希望自己能像黄鹤楼一样,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追求人生的卓越与精彩。

最后,黄鹤楼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自豪与自信。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和自信地站在黄鹤楼的顶端。黄鹤楼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站在这里,我仿佛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力量,我为自己是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黄鹤楼则是这一切的象征和见证。

在这次黄鹤楼之旅中,我不仅了解了历史的辉煌、文化的传承,还领略到了人生的境界和中华民族的自豪。黄鹤楼的独特魅力激发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人们对黄鹤楼的热爱和仰望都将永存。我相信,黄鹤楼的美丽和伟大将永远激励着人们追求卓越,追求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黄鹤楼古诗 4

黄鹤楼,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与壮丽的长江、优美的楚天风光相互辉� 同时,黄鹤楼也是无数文人雅客们留下诗词墨迹的地方,其中的古诗更是名家之作。在这些古诗中,既有真挚的感情表达,又有独特的意境描绘,让我深受感动。下面,我就通过阅读黄鹤楼古诗的体验与感悟,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黄鹤楼古诗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在黄鹤楼前,我阅读了许多大家的名篇佳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杜甫的《登黄鹤楼》和崔颢的《黄鹤楼诗》。这些诗作都是唐代文人的杰作,通过这些古诗,我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唐朝,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个辉煌灿烂的时代。这些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内涵,使得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欣赏之情。

其次,黄鹤楼古诗让我领略到了壮丽的山水景色和风景如画的意境之美。在登临黄鹤楼的时候,我仰视着那座巍峨的楼阁,俯瞰着长江的奔腾和远处的烟波浩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笔下。有多少文人墨客在此创作佳作,谱写出诗情画意的诗篇。我也仿佛和他们一样,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宏伟和美丽。这些古诗的意境描绘,常常让我陶醉其中,仿佛感受到了诗人们灵魂深处的独特感悟。

再次,黄鹤楼古诗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珍贵。在《登黄鹤楼》中,杜甫写道:“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这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深深思考。而在《黄鹤楼诗》中,崔颢抒发了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瞬息如电的揭示。这些古诗让我明白了人生的脆弱和短暂,激励我要珍惜每一天,活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最后,在阅读黄鹤楼古诗的过程中,我也体验到了诗歌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这些古诗在语言上驾驭自如,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绘,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情与艺术的卓越。诗人通过简洁精炼的文字,将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融为一体,使得古诗如诗如画,别有一番韵味。在阅读中,我深受震撼和感动,受到了诗歌的熏陶和启发。我深深体会到,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人类智慧与感悟的'结晶。

总的来说,黄鹤楼古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通过阅读这些古诗,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体验到了山水风光的壮丽与美丽,领略到了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珍贵,领悟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与美学价值。黄鹤楼古诗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文化与历史熏陶,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思想与感悟。这些古诗使我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思考了生命的本质及人生的意义。因此,我认为黄鹤楼古诗的阅读不仅是对文化传统的顺应,更是对心灵的一种滋养与启迪。

黄鹤一去不复返作文800字 5

黄鹤一去不复返作文800字

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走走停停,既不慌忙也不无聊,看着同学们勾肩搭背,看着父母们焦急等待,再车水马龙喧闹的城市,我要抬头看看天空,脸庞上吹过微风,一切都如此惬意。

我一如既往走上了小区前的小路,忽然我发现,地上撒满了红光,我吃惊地回头看向西边,只见一片炽热的火烧云在天边燃烧得如此绚烂,我被眼前的绚烂吸引。我连忙飞快地奔回家里,坐上电梯,毫不犹豫地按下了34层,飞奔上天台,背上的书包在此刻显得毫无分量,当我登上天台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放眼望去,只见一轮红日正在缓缓滑落,将西边的天空染得通红,那夕阳就像一瓶被打翻了的红色染料浸染了一切。已而白日依山,夕阳的余晖透过朵朵金云,万丈金光,万道霞光,把天空的白云染得红彤彤,把大地山河映得金灿灿,仿佛整个世界在那一瞬间都变得金碧辉煌,热情奔放。

我忽然有强烈的分享这美景的渴望,于是我飞快回到34层,坐上电梯到家把书包一扔,拉着奶奶就冲进电梯间,我在电梯里开心地卖了个关子说,我要让奶奶看个好东西。这一瞬间我得意极了。

可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当我到那里的时候,哪里还有刚才那种意境,太阳已经落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丝余晖在我们视线所及的天空里昏暗了下来,我们俩只好就这样灰溜溜的回来了。我失望极了,奶奶在一旁不明就里地安慰着我。

这时我突然想到一个人,他站在黄鹤楼的最高层,望着已经暗淡下来的远方,看着烟雾缭绕的江水,回想起自己刚刚看到却瞬间消失的芳草萋萋的绿洲,悠悠的白云,阳光下的树林与百年前的。故人一个人喃喃地吟了一首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是啊,无论任何事物,都会有它鼎盛之时,也有乘风而去的时候,不同的仅仅是他们所存在的时间的长短罢了。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何不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为何不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我明白,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我也相信,只要我珍惜眼前的一分一秒,珍惜眼前的每一个人,珍惜眼前的每一段生活,就一定会获得成倍的快乐,想明白这一切的我,颇有一番“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苍龙”的豪迈慷慨。

黄鹤楼古诗 6

作品简介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作品原文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品注释

⑴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⑵昔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⑶悠悠:飘荡的样子。

⑷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历历:清楚可数。汉阳:,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⑸萋萋:形容草木茂盛。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⑹乡关:故乡家园。

⑺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作品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作品鉴赏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之所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

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诗人未必是有意在写拗律,但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

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作品点评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元·方回《瀛奎律髓》: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李白读之,不敢再题此楼,乃去而赋《登金陵凤凰台》也。

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冯舒:何有声病,即是律诗,且不拘平仄,何况对偶?冯班:真奇。上半有千里之势。起四句宕开,有万钧之势,纪昀:偶尔得之,自成绝调。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再一临摹,便成窠臼。许印芳:此篇乃变体律诗,前半是体、以古笔为律诗。无名氏(乙):前六句神兴溢涌,结二语蕴含无穷,千秋第一绝唱。赵熙:此诗万难嗣响,其妙则殷璠所谓“神来,气来,情来”者也。

明·高棅《品汇》:刘后村云: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刘须溪云:恨以滔滔莽莽,有疏宕之气,故胜巧思。

明·高棅《批点唐诗正声》:气格音调,千载独步。

明·郎瑛《七修类稿》:古人不以饾�

明·王世懋《艺圃撷余》:崔郎中作《黄鹤楼》诗,青莲短气,后题《凤凰台》,古 识者谓前六句不能当,结语深悲慷慨,差足胜耳。然余意更有不然,无论中二联不能及,即结语亦大有辨。言诗须道兴比赋,如“日暮乡关”,兴而赋也,“浮云”“蔽日”,比而赋也,以此思之,“使人愁”三字虽同,孰为当乎?“日暮乡关”、“烟波江上”,本无指著,登临者自生愁耳,故曰“使人愁”,烟波使之愁也;“浮云”“蔽日”,“长安不见”,逐客自应愁,宁须使之?青莲才情,标映万载,宁以予言重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窃以为此诗不逮,非一端也,如有罪我者则不敢辞。

明·胡应麟《诗薮》:崔颢《黄鹤楼》、李白《凤凰台》,但略点题面,未尝题黄鹤、凤凰也。……故古人之怍,往往神韵超然,绝去斧凿。

明·李攀龙《唐诗广选》:李宾之曰:崔颢此诗乃律间出古,要自不厌。

明·陆时雍《唐诗镜》:此诗气格高迥,浑若天成。

明·钟惺《唐诗归》:谭云:此诗妙在宽然有余,无所不写。使他人以歌行为之,尤觉不舒,宜尔太白起敬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前四句叙楼名之由,何等流利鲜活?后四句寓感慨之思,何等清迥凄怆?盖黄鹤无返期,白云空在望,睹江树洲草,自不能不触目生愁。赋景摅情,不假斧凿痕,所以成千古脍炙。李梦阳云:一气浑成,净亮奇瑰,太白所以见屈。周敬曰:通篇琉越,煞处悲壮,奇妙天成。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崔《黄鹤》、《雁门》,读之有金石宫商之声,盖晚年作也。

明·邢昉《唐风定》:本歌行体也,作律更入神境。云卿《古意》犹涉锻炼,此最高矣。

明·吴逸一《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吊古伤今,意到笔到之作。

明·谭宗《近体秋阳》:灏高排空,怆浑绝世,此与太白《凤凰台》篇当同冠七言。顾太白不拘粘,唯心师之,不敢辄以程后学,不得不独推此作尔。

明·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诗正以浩浩大笔,连写三“黄鹤”字为奇耳。……四之忽陪“白云”,正妙于有意无意,有谓无谓。通解细寻,他何曾是作诗,直是直上直下放眼恣看,看见道理却是如此,于是立起身,提笔濡墨,前向楼头白粉壁上,恣意大书一行。既已书毕,亦便自看,并不解其好之与否。单只觉得修已不须修,补已不须补,添已不可添,减已不可减,于是满心满意,即便留却去休回,实不料后来有人看见,已更不能跳出其笼罩也。且后人之不能跳出,亦只是修补添减俱用不着,于是便复袖手而去,非谓其有字法、句法、章法,都被占尽,遂更不能争夺也。此解(按:指后四句)又妙于更不牵连上文,只一意凭高望远,别吐自家怀抱,任凭后来读者自作如何会通,真为大家规摹也。五六只是翻跌“乡关何处是”五字,言此处历历是树,此处凄凄是洲,独有目断乡关,却是不知何处。他只于句上横安得“日暮”二字,便令前解四句二十八字,字字一齐摇动入来,此为绝奇之笔也。

明·王夫之《唐诗评选》:鹏飞象行,惊人以远大。竟从起,是题楼诗,非登楼。一结自不如《凤凰台》,以意多碍气也。

清·周容《春酒堂诗话》:评赞者无过随太白为虚声耳。独喜谭友夏“宽然有余”四字,不特尽崔诗之境,且可推之以悟诗道。非学问博大,性情深厚,则蓄缩羞赧,如牧竖咶席见诸将矣。

清·吴昌祺《删订唐诗解》: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

清·毛奇龄《唐七律选》:此律法之最变者,然系意兴所至、信笔抒写而得之,如神驹出水,任其跋踔,无行步工拙,裁摩拟便恶劣矣。前人品此为唐律第一,或未必然,然安可有二也。

清·黄白山《增订唐诗摘钞》:前半一气直走,竟不作对,律之变体。五六“州”一类,“草”“树”一类,上下互换成对(犄角对)。前半即吊古之意,凭空而下。“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即从“白云”“悠悠”生出。结从“汉阳树”、“鹦鹉洲”生出“乡关”,见作者身分;点破“江上”,指明其地;又以“烟波”唤起“愁”字,以“愁”字绾上前半。前半四句笔矫,中二句气和,结又健举,横插“烟波”二字点睛。雄浑傲岸,全以气胜,直如《国策》文字,而其法又极细密。

清·盛传敏《碛砂唐诗》:今细求之,一气浑成,律中带古,自不必言。即“晴川”二句,清迥绝伦,他再有作,皆不过眼前景矣。而且痕迹俱消,所以独步千古乎?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此诗为后来七律之袓,取其气局开展。

清·何焯《唐三体诗评》:此篇体势可与老杜《登岳阳楼》匹敌。

清·屈复《唐诗成法》:格律脱洒,律调叶和,以青莲仙才即时阁笔,已高绝千古。《凤凰台》诸作屡拟此篇,邯郸学步,并故步失之矣。《鹦鹉洲》前半神似,后半又谬以千里者,律调不叶也。在崔实本之《龙池篇》,而沈之字句虽本范云,调则自制,崔一拍便合,当是才性所近。盖此为平商流利之调,而谪仙乃宫音也。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字字针锋相凑,如此作转。方是名手。

清·王阮亭《唐贤三昧集笺注》:此诗得一叠字诀,全从《三百篇》化出。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此何故耶?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若论作法,则崔之妙在凌驾,李之妙在安顿,岂相碍乎?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崔颢《黄鹤楼》,此千古擅名之作,只是以文笔行之,一气转折。五六虽断,而气亦直下喷溢。收亦然。所以可贵。此体不可再学,学则无味,亦不奇矣。细细校之,不如“卢家少妇”有法度,可以为法千古也。

清·张世炜《唐七律隽》:毛秋晴云:张南士谓人不识他诗不碍,惟崔司勋《黄鹤楼》、沈詹事《古意》,若心不能记、口不能诵,便为不识字白丁矣。

清·吴烶《唐诗选胜直解》:此体全是赋体,前四句因登楼而生感。

近代·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起有飘然之致,观太白《凤凰台》、《鹦鹉洲》诗学此,方知工拙。

近代·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吴曰:渺茫无际,高唱入云,太白尚心折,何况余子?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此诗向推绝唱,而未言其故,读者欲索其佳处而无从。评此诗者,谓其“意得象先,神行语外”,崔诗诚足当之,然读者仍未喻其妙也。余谓其佳处有二:七律能一气旋转者,五律已难,七律尤难,大历以后,能手无多。崔诗飘然不群,若仙人行空,趾不履地,足以抗衡李、杜,其佳处在格高而意超也。黄鹤楼与岳阳楼并踞江湖之胜,杜少陵、孟襄阳登岳阳楼诗,皆就江湖壮阔发押。黄鹤楼当江汉之交,水天浩荡,登临者每易从此着想,设崔亦专咏江景,未必能出杜、孟范围,而崔独从“黄鹤楼”三字着想。首二句点明题字,言鹤去楼空,乍观之,若平直铺叙,其意若谓仙人跨鹤,事属虚无,不欲质言之。故三句紧接黄鹤已去,本无重来之望,犹《长恨歌》言入地升天、茫茫不见也。楼以仙得名,仙去楼空,余者唯天际白云,悠悠千载耳。谓其望云思仙固可,谓其因仙不可知,而对此苍茫,百端交集,尤觉有无穷之感,不仅切定“黄鹤楼”三字着笔,其佳处在托想之空灵、寄情之高远也。通篇以虚处既已说尽,五六句自当实写楼中所见,而以恋阙怀乡之意总结全篇。犹岳阳楼二诗,前半首皆实写,后半首皆虚写,虚实相生,五七言同此律法也。

作品相关

唐代诸多诗选,七律部分《黄鹤楼》开篇或压卷,是因为这首诗被后世称为“唐人七律第一”,这和李白的一个典故有关。

在众多的唐代诗人中,和江汉地区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首推唐代号称“诗仙”的李白。李白青少年时代在江汉地区漫游十多年,因而自称“少长江汉”。又说:“我本楚狂人。”这些并非诗人逢场做戏的谑语,实是他出自肺腑的由衷之言。楚山楚水曾造就过战国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李白成长也离不开壮丽的楚地山水对他的哺育和陶冶。李白的诗集中共收诗歌千余首,其中有关黄鹤楼和江夏、汉阳的诗共有五十多首,武昌蛇山留下了许多李白的传说和遗址,有搁笔亭、太白亭、李白读书处等。由于崔颢的《黄鹤楼》诗,还引出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的千古佳话。

历代诗人对李白在黄鹤楼上是否因崔颢诗而“搁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李白并未搁笔。有的对搁笔表示疑问。有的对李白搁笔表示遗憾和惋惜。有的对崔诗不服气,叫喊“不准崔诗在上头”,似是意气用事。清代湖北学者陈诗则冷静进行考证,指出李白搁笔云云,实无其事。陈诗指陈了这一传闻的来历:“李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诗,叹服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原是借此一事设词,非太白诗也。流传之久,信以为真。”后世赞颂李白的谦虚和才华特建搁笔亭,清江夏县令曾衍

作者简介

崔颢(704?—754),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唐玄宗开元(713—741)后期,曾在代州都督杜希望(杜佑父)门下任职。唐玄宗天宝(742—756年)初年,入朝为太仆寺丞,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前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名著当时。《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古诗崔颢《黄鹤楼》 7

【原文】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品简介】

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但举世公认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绝唱,连大诗人李白也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崔颢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可见对此诗的器重。《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注释】

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传说三国时费祎在此楼乘鹤登仙,也有传说仙人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此处,住留于此,故名黄鹤楼。

昔人: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悠悠:久远的意思。

【翻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作者介绍】

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唐代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颢集》。

崔颢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 然行履稍劣,好(艹捕)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讲解】

此诗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即便是大诗人李白也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 他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如此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深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若行云流水,一泻而下。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昔日的仙人子安早已经乘着黄鹤离去,只留下了这座空空荡荡的黄鹤楼。这远古传说的追溯,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也无疑是为黄鹤楼罩上了一层神奇虚幻的神秘色彩。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无论从律诗的格律还是从意思上看都是承首联而来,仙人乘鹤而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过,在这漫长的年月里,黄鹤楼有什么变化吗?没有。“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在说天空的白云千百年来依然在空中飘来荡去,并没有因黄鹤一去不返而有所改变。在诗人的笔下,“白云”也仿佛有了情感,有了灵魂,千百年来朝来夕往,黄鹤楼相伴。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已黄昏,何处是我的家乡?烟波飘渺的大江令人生起无限的乡愁!这是写诗人所感,感叹人生,感叹乡愁。至此,诗人的真正意图才显现出来,吊古是为了伤今,抒发人生之失意,抒发思乡之情怀。

全篇起、承、转、合自然流畅,没有一丝斧凿痕迹。诗的前四句是叙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是传说,是虚幻的;而后四句则是写实,写眼前所见、所感,抒发个人个人情怀。将神话与眼前事物巧妙融为一体,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新,一气贯通。

该诗内容为吊古怀乡。登上黄鹤楼后,诗人为眼前的景色所感染,遂即兴赋诗,一气呵成。该诗自然清新,又有气势,为历代所推崇。据说,李白登楼看到此诗后,不禁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可见该诗的出色。

黄鹤楼的得名缘自其位于武昌黄鹤山的地理位置《齐谐志》中有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的传说,《太平寰宇记》引《图经》中又有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的记载。诗人从楼的来历入手,从传说写起,由怀古进入写景,又从中引发乡愁,场面宏大,情思悠长。

前四句围绕楼的得名写起,写此地空有此楼,人和鹤俱远去。黄鹤一去不复返,只留下悠悠的白云,充满了对此楼变迁的百般感慨。这四句用了散文的写法,一气呵成,没有遵守格律的要求,连用了三次“黄鹤”,但没有丝毫呆滞的感觉。

后四句即景生情,写在楼上北望的见闻。他的写作顺序是由远到近,先写远处江北历历的汉阳树 ,接着写进入眼帘的鹦鹉洲头的萋萋芳草,最后写楼下近处大江上的烟波。但日暮的重重雾霭阻隔了回乡路,使他不禁顿生愁绪。和前半部分不同,后四句又严格遵循起了格律,若断实连,气韵一体。尤其是结尾,不仅收束有力,且给人缥缈苍茫之感。

【鉴赏】

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

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武昌古时叫鄂州。据《元和郡县志》记载:“鄂州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名楼,为黄鹤楼。”也有传说记载,三国时·1297·《唐诗鉴赏大典》

一个名叫费文祎的人登仙,曾乘黄鹤在此楼休息,因此得名黄鹤楼。这使千年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更加闻名天下。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漫游到了这里,乘兴登临,首先诵出了这样的诗句是很自然的。这个起句语言明白晓畅,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辞采,但感情放纵恣肆,借助于楼名的传说,却能一下子将人们带进一个神话境界,引发出无限遐思。从这点说,这首诗的起句笔势突兀陡峭,引人入胜,寓奇崛于平易之中。面对历史陈迹,不免浮想联翩,“已乘”和“空余”,“昔人”与“此地”,两相映衬,凝成了古今变化、物是人非的巨大感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登楼之初的浩然情怀。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颔联由神话传说回到了现实感受。诗人登上了古楼,纵目远眺,只见碧空浩渺,白云悠悠。这样空茫的境界不免又使仕途坎坷的诗人产生人世彷徨的无限惆怅。诗人在这里突破了格律的限制,没有苛求对仗工整,词性和声律似对非对,前对后不对,但读起来音节浏亮,一气贯注,显得自然流动,并不着力。

颈联两句对仗则非常精美工稳了。“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绘出了一幅绚丽的大江景色。当诗人的视线从远处的天际回落到地面景物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与黄鹤楼隔江相望的汉阳。

那里,绿树掩映,汉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只见一丘沙洲隆起江心,这就是鹦鹉洲了。东汉末年的文人弥衡,曾在洲上作过《鹦鹉赋》,弥衡被江夏太守黄祖杀于洲上,后人便改洲名为鹦鹉洲,作为纪念。弥衡素有文气,但怀才不遇,终遭不幸,如今只剩下一片芳草萋萋。诗人见景生情,不由地联想到自己的漂零身世。虽然他以如椽的大笔为眼前的景物勾勒出一幅色彩鲜丽,形象优美的图画:

红艳的阳光,白亮的浪花,浓绿的树木,但是景色虽好,终究还是异乡的土地啊!

于是,那惆怅的情怀就自然地转化为无尽的乡愁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末联描绘的江面已是一片暮霭,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为许多诗人喜用。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烟波”,就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黄昏时分,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在回家了,而自己呢,宦途失意,还面对浩浩大江,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更添异地飘泊之感。一个“愁”字作结,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思乡是古人抒情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游子的登临诗作中更为习见。这样的诗歌,抒发的虽不是忧国忧民的感情,却可以从诗人那飘泊动荡的生活感受中,反映出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的困苦情状。《黄鹤楼》这首诗景色绚烂,境界开阔,在感情基调上并不颓唐,不失为这类主题中的“千古擅名之作”。

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乡愁。诗的前四句主要写诗人登黄鹤楼的凭吊之感。而这种览胜吊古的情思又自然地与有关黄鹤楼命名之由来的美丽传说紧密相联。驾鹤成仙美丽而虚幻,但诗人却浪漫地认无为有,肯定他们“已乘黄鹤去”,现在黄鹄矶上只剩下空楼一座,徒有其名而已!于是,诗人吊古伤今之意,借鹤去楼空点出,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空寂寥落感。而“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二句,又深寓了古人不可见之憾,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这种人事变迁、今非昔比的感慨,在古人心目中是典型的,也是共通的,它是很容易触动政治失意者的共鸣。诗的后四句,写登楼所见景色和因凭吊而生的乡情。诗人登楼远眺,汉阳府东晴川阁附近那平坦的陆地上草木繁茂,历历在目;而江中的鹦鹉洲上则“芳草萋萋”,生意盎然。看到亭亭绿树,萋萋芳草,此时,诗人心中蓦地想起了《楚辞·招隐士》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名句,触发了思乡之情,于是,诗人的目光便落在“日暮”时分的“烟波江上”,想透过眼前迷茫的景色去寻觅自己的“乡关”,然而,故乡遥迢千里,诗人在黄鹤楼上怎么能够看得到呢?从而由“烟波江上使人愁”一句透露出浓重的乡愁。这种情思渺渺、悠悠不尽的心灵感受,对客游异乡的人来说,是不难理解的。

在律诗中,这是一首破格之作。诗的前四句一气贯注,跌岩转折,连用三个“黄鹤”、两个“空”字,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三平调煞尾,完全摆脱格式和平仄的拘束,自然流泄,意到笔随,情跃纸上。对于这一七律中的离格奇绝之笔,沈德潜曾称赞它是“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作为律诗,前四句既然破格,后四句就要力求整饬归正。否则,就把七律写成七古了。由于该诗后四句回到格律时文笔也很自然,因此它在整体上仍然给人以大气磅礴、一气呵成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此诗实在是一种创新和突破,所以,人们不仅不以“离格”责之,反而弥觉新颖。

白云悠悠的诗歌 8

关于白云悠悠的诗歌

天空之上白云悠悠

像个硕大的棉花糖

白云随着风姑娘的节奏

悠悠忽忽的飞来飞去

天空之上缀着

那一些璀璨的`蓝宝石

那些蓝宝石琳琅满目

瞧!

那朵淘气的白云

在那里淘气的搞恶作剧

看!

那朵强壮的白云

在那里飞快地奔驰着

朵朵白云

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在天空上潇洒地玩乐

白云的姿态各不相同

似狗、似猫、似鸟、似人

……

看着那朵朵棉花糖

让人眼馋

迫不及待的想咬上一大口

好吃,好吃

白云的滋味更是丰富多彩

幼年时的白云

是馅儿饼的味道

酥酥的,软软的

香美的气息扑鼻而来

童年时的白云

是香蕉的味道

黄澄澄的、香甜可口

青春时的白云

是钥匙的味道

她虽然没有馅儿饼般的素香

香蕉般的可口

却散发着淡淡而独特的铁锈味儿

我想做一朵白云

没有妈妈的唠叨

没有不自在的拘束

啊!

我是一朵白云

我可以无忧无虑的去玩耍

不过

我舍不得这个美丽、温馨的家

黄鹤楼古诗 9

从前的那一位仙人在我眼前,乘着那仙气的黄鹤离开了。此地已经人去楼空,失去了往日的仙气热闹。只留下了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走了就不会回来了,他也一样不会回来了。看那个孤独飘荡的`白云,像不像我。晴天的时候,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承载着回忆的树木还历历在目,在那鹦鹉洲上,青草长得极为茂盛,天色已经傍晚了,我的故乡又在哪里?看着这江上的烟波,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念与忧愁。

青山上白云悠悠中学生作文 10

青山上白云悠悠中学生作文

家乡山多,不高,但深深浅浅的绿直逼人眼,令人回味。

家在山城,无缘一览海的宽广颇为遗憾,但常可“悠然见南山”,已令我心满意足。

那些山大都叫不出名字,你来时,便在那里,你走时,它还在那里,看不见它的沧桑,知其二三名号又有何用?山,便是那样悠然地飘入你我眼中,叫不出名字,却倍感熟悉。

可能是应了那句“月是故乡明”罢,家乡的青山在我眼中,是独一无二的青,独一无二的淡泊,我可以不用走进山里细看山的每一丝纹理,单是远远望着,心,便已被它服贴地收去。

山,原本就是用来远望的。

生活的洪流里,我有些乏了,累了,心已满目疮痍,我不敢大哭,或是近乎疯狂地大笑,压力并未把我压得喘还过气来,我只是想让心灵有一短暂的慰藉。

看山,成了我最佳的选择。

那山,不会说话,却无时不在与我交流。这家乡的青山,是我熟习的一隅,面对青山,我有时又变得那么语塞,因为我对这熟习的天地感到那么迷茫,失去了我本来的方向……

青山发话了,沉稳的它终于打算对我说些什么了。它的青在暮色中更加耀眼,灰色也掩不住它的青和它那无限奔腾的活力。它露出长者般的微笑,发话了。佛曰:笑对人生,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成功是属于那些执著攀登的人们。

我笑了,彻悟。人生,最朴素的来去,幸福,更深刻的'主题。未来会变,随心随缘,该是我的选择罢。

我是否太主观臆测了,青山许是未给我耳语一二,这些道理我何尝不懂?但我尚未相信呀!青山,你告诉了我答案。那些理,在你身上得到体现。青山上,白云悠悠……

山如此,城亦如此。书里面,看多了繁华过后的残骸,反倒是自足起这宁静致远的小城来。这么偏僻,何等欠发达的,我的小城!宁静,仿佛足以赞美它的全部!我,依恋这小城。

青山上,白云悠悠,宁静得以致远,不亦安然。

古诗崔颢《黄鹤楼》 11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着,影响深远。

【注释】

昔人:仙人子安。曾跨鹤过黄鹤山,因建楼。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鹦鹉洲:原在江中,今移与湖北汉阳接壤。

【简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黄鹤楼古诗 12

故人乘着黄鹤楼飞去,只剩下一座高大但空虚的'黄鹤楼。故人乘黄鹤楼而去再也没有回来,只有白云在此飘荡。在晴天时,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也能看到鹦鹉洲上大片大片茂盛草木。夕阳就快要落山了,烟雨笼罩在江面上,令人发愁。我的故乡又在哪里呢?唉!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那个熟悉的故乡呀?

《乞巧》教学设计--七夕咏叹调:千载悠悠话乞巧 13

【教者简介】

黄慧敏,女,1978年12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曾获“漳州市十佳辅导员”、“漳州市团队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参加省级辅导员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创造“灵动、入情”人课合一的诗意课堂是她的教育理想。积极投身课改,近年来有《在语境中揣摩字词的情味》、《积累感悟表达》在《福建教育》、《漳州课改》发表;《春天的发现》课例获得省级二等奖,《“一线五结合”的快乐作文》、《感悟语言的“动”与“静”》分别获得全国语文论文教学比赛一、二等奖。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六册29课《乞巧》

【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教学目标】

1、会写“乞”等四个生字。

2、能字正腔圆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韵律,并会背诵。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追求幸福的情感。

4、将古诗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在荡漾激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古诗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开神话的面纱

1、课件出示:浩瀚的夜空……

配乐讲述,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板书:乞巧

师提示学生注意字音变调。

生齐读。

二、品读涵咏,渐入古诗意境

【一读】──读准确

自由读古诗。

读后学生评议是否字正腔圆。

【二读】--读得有节奏

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合理停顿。

师生合作读出节奏

【三读】--读出味道

〈一〉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谈谈收获和疑问

〈二〉月下同吟--“七夕今宵看碧霄”

(1)理解宵--霄

通过“望文--联系诗句,生义--体会意思。”感受这两个字的意思。

课件出示:宵--霄

从篆书到楷体,让学生对比部首

把这两个字放回诗句中再细细品味。

齐读:七夕今宵看碧霄

(2)引读

〈三〉走进神话意境--“牵牛织女渡河桥”

课件放大两颗星,简介牵牛星和织女星

齐读:牵牛织女渡河桥。

(1) 利用插图,配乐慢慢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2) 借助故事体会“渡河桥”

(3) 了解“鹊桥”这个意象。

(4) 把感受带进诗句读。(个别指导→齐读)

(5) 课件出示诗词剪辑--历代诗人吟咏“牵牛织女”的诗句:

课件逐句出示:

引读,让学生读出相应诗句。

〈四〉吟咏千古乞巧一寸心--“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齐读这两行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让学生说说地上的人们在做什么:向织女乞巧

(2)课件打出:资料袋的内容

动笔圈圈画画学一学资料袋,和同桌交流。

(3)图文结合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

课件出示:唐朝、宋朝乞巧画面

交流:你从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4)有感情地读诗句(个别指导→齐读)

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表达方式

激发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5)女孩子们向织女乞求什么?让学生填填《乞巧歌》

再打出民间的一首《乞巧歌》。

(6)交流:如果这些愿望都能实现,我们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

小结:对幸福的向往是历朝历代人们共有的情感,人类永恒的情感!七夕--乞巧节

〈五〉咏叹经典

(1)小结诵读:

师:……仰望清朗的夜空--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

师:……茫茫的银河--

生:牵牛织女渡河桥

师:……仰起了头--

生:家家乞巧望秋月

师:……织出了多少美好的心愿--

生:穿尽红丝几万条。

(2)生配乐朗诵。

(3)小结:泱泱中华,悠悠千年,那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了多少我们祖祖辈辈传下的经典啊!

(4)配乐背诵后简介诗人林杰

三、写字

坐端正、仔细看、认真听,示范书写四个字

学生写字

四、余音缭绕

课件:星空

拓展、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 乞巧

鹊桥 智巧

幸福

【设计说明】

本设计意在抓住古诗文的韵味和情味,引导学生走进与乞巧相关的一个家喻户晓神话传说“牵牛织女渡河桥”,体会它千古传颂的魅力,然后一步一步深入人们的内心,感受七夕乞巧节的盛况,品味对幸福的向往之情。在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各种情境,使品读层层递进,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得到碰撞。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渗透古诗学法,倡导个性化教学,并将古诗置于文化背景之下,诗画互为补充,在体验感悟、入境动情的品茗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课文】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教学设计--七夕咏叹调:千载悠悠话乞巧]

黄鹤楼古诗 14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 李 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 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9.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10.《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思 15

这两句诗是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全诗如下:

《黄鹤楼》

唐朝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这首诗先写景再抒情,一气呵成。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人发出的感慨:仙人架着黄鹤离去,纵然此地有一座黄鹤楼也在不能见到当时的`古人,唯有天际白云,表现出世事茫茫的遗憾。

古诗崔颢《黄鹤楼》 16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文解释】

前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去,这里留下的只是那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飞去后就不再回还,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拂。晴朗的汉江平原上,是一片片葱郁的树木和茂密的芳草,它们覆盖着鹦鹉洲。天色渐暗,放眼远望,何处是我的故乡?江上的烟波迷茫,使人生出无限的哀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词语解释】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

黄鹤楼:旧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处。

历历:清楚分明。

汉阳:指今武汉市汉阳县一带。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鹦鹉洲:在今武汉西南长江中。

②历历:清楚可数。

③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

④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⑤空余:只留下。(空:只)

⑥乡关:故乡。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登上今天的黄鹤楼想起昔日的传说,岁月流逝,人去楼空;惟一还像昨天的,只有那悠悠的白云。世事茫茫,真令人有无限的感慨!诗人触景抒怀,一发不可收,一气呵成,气贯长虹。

刚刚抒发了对古人的感慨,又看到了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于是又勾起了一怀乡愁。这正是先放后收,完全合乎格律上「起、承、转、合」的要求,文势波澜起伏,而末句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又重回开篇的渺茫境界,全诗浑然一体,意境天成。

赏析二: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楼头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芳草”二句极富人情味。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特别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千载水空流诗句 17

千载水空流诗句

云梦故城秋望

【作者】戎昱

【朝代】唐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诗人戎昱简介

戎昱(rong yu)(744年~8),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作品赏析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今湖北江陵)人,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异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云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 补充一部分诗:

塞下曲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途中寄李二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移家别湖上亭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