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北《秋夜》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通用4篇

那一块东西继续在燃烧,愈烧愈小,终于成了一块像人心一样的东西。它愈燃愈往上升,渐渐地升到了空中,就挂在天空,像一轮初升的红日。

秋夜阅读答案范文 1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浅文深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116-02

“浅文”指的是篇幅短小、文字浅易、表现手法或者思想主题单一明显的文章。由于学生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往往会在教学时对文本浅尝辄止,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缺乏深度。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浅文教出深度来,引导学生揣摩与领悟浅易文字背后的深意,提高其文学素养。

一、起点,寻找认知冲突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可见,提问对于能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是引导学生寻找认知冲突,善于针对全文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先引导学生抓住阅读文本后的第一感觉,尤其是认知冲突,然后

比如,笔者在教学《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时,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然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并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小组交流后,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2.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3.怎样才能成为一根能思想的苇草?4.文中的“道德原则”指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不合乎@个原则?……这是学生在阅读初体验后产生的疑问,这些疑问是浅文深教最好的切入点,接下来笔者从这些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分析。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思考,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激起他们的认知欲望,同时也促使学生对全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支点,打开思维之门

浅文深教需要一个支点,将散文中浅易的文本过渡到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当中,这个支点的建立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实现,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析,从而开启他们的思维之门。

比如,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当学生阅读完全文后,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第一个问题:“夜深人静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学生翻阅课本,快速从文中找到了答案,主要是由于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去荷塘边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紧接着,笔者又问道:“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学生从文中寻找线索,找到了正确答案,游踪是“家―小路―荷塘―家”。接下来,笔者问道:“经过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心灵的宁静了吗?”学生齐声回答:“找到了宁静。”然后笔者说道:“我们一起来看下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大家找到第 3 自然段,然后朗读一遍。”学生朗读完后,笔者问道:“这一段独白展现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与探究,再由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最后笔者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给出正确的答案。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使他们进行横向思考、纵向挖掘、多重聚焦,充分打开思维,全方位理解文本内容,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原点,挖掘现实意义

浅文深教教学的原点是立足于现实意义,为了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更加有深度,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充实文章的背景源,引导学生挖掘现实意义。通过补充背景源,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笔者在教学《故都的秋》时,先向学生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郁达夫于 1934 年 8 月创作了这篇文章。为躲避的恐怖威胁,1933 年 4 月,郁达夫由上海迁居杭州。1934 年 7 月,他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感受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在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章进而挖掘这篇散文的现实意义:“作者极力称赞了秋的味道,将北方秋天的景象刻画得非常真切、意趣深远,并借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对此你们能够领悟到什么意义或有什么感触吗?”接下来,笔者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然后讨论这一问题,最终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总结道:“无论什么人都要领悟生活之美,体验生命的本质。只有融进自然,融进生命,才能真正体会生活之美,秋之精要。”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补充所学散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地探究文章背后的现实意义,使教学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也促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了高效的语文课堂。

四、落点,体会人物情感

散文要反复朗读,在比较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学生与文本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为落脚点,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详细解析,深入细节,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其阅读能力,升华语文素养。

比如,同样是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散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语句进行了分析与解� 文中的“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精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旨,突出了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而“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里通过视觉、触觉等描写展现了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迷恋和不舍。对全文的文本进行解析后,笔者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落脚点,引导学生进行了最后的探讨与总结:这篇散文既是对故都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文中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和积极情绪在纠结、斗争的痕迹,作者在描写故都的秋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担忧,抒发了对故都的向往、眷恋的感情,流露出作者忧思、孤独的感受。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语句,使他们体会了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段落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归纳总结了全文的主旨和感情基调,充分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高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寻找认知冲突、打开思维之门、挖掘现实意义、体会人物情感,能够有效地实现浅文深教,“点”出散文的味道。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忠实于文本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可为深而深,而是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浅中求深,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金林娟。浅文深教,还需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五柳先生传》教学设想例说[J].求知导刊,2015(3)

[2]唐华凤。咬文嚼字:《散步》背后的浅文深教[J].语文知识,2016(19)

秋夜阅读答案范文 2

高考中,考查单个意象的理解呈上升趋势。如2014年天津卷的《暮春山间》、2014年重庆卷的《商调・黄莺儿》、2014年新课标卷Ⅰ的《阮郎归》等,都主要考查单个意象的理解。如何解读古诗词中的单个意象呢?

单个意象的多种解读,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意象自身的内涵。每个意象自身都具有一定的内涵,我们在多角度解读意象时,一般是以意象自身的含义为基础,然后再根据意象在诗词中的具体运用,结合诗句分析,确定意象蕴藏的意义。

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请品析诗的颔联“好鸟不妨眠”一句中“好”字的妙处。

从诗歌标题“醉眠”可知,诗人以“醉”为诗眼,描述远离世事纷扰、终日麻醉自己的人物形象,以致发出“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的慨叹。“好”鸟不妨眠,意指鸟的鸣叫并没有惊醒诗人的梦,而是当做自然的天籁之音入耳,此处分析从“鸟”意象自身的内涵思考即可。参考答案:“好”字写出了鸟鸣虽打破了山间的寂静,但在诗人耳中听来,与树头清风,草中虫鸣也没什么两样,总是天籁,不妨高眠。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单个意象能表现一种意境,但多个意象构成的意境更丰富。分析意象的含义,可以联系作者所要营造的整个意境,看意象对于表现意境有什么作用。

例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双调・蟾宫曲 自乐

孙周卿

草团标①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②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注】①草团标:茅屋。②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

“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分析。

“扫山云惊散林鸦”一句要结合全曲的多个意象分析。“草团标”“山竹”等意象表明居住环境是在山中;“山溜响”是以动写静,细小的流水声能听得见,“云惊散林鸦”也就不足为怪了,多个意象构成了幽深静谧的意境,此处的“惊”运用了衬托手法。参考答案: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两首诗反衬出山间的幽静。

意象与情感的关系。作者为了表达情感,常常将情感寄寓在意象上。很多意象都有相对固定的情感或意义,如“子规”表达的是思乡或伤悲之情,但出现不固定意义或情感的意象时,就要联系诗句中其它意象中蕴含的感情或意义进行分析,因为诗词的感情可能会出现起伏,但总体上是协调一致的,都是为了表情达意服务。

例3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斋独宿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两首诗都写到“鸟惊”,这对诗歌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分析两首诗的“鸟惊”意象要结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韦诗的“独宿”点明作者所处环境的孤独。“夜半鸟惊”之动,惊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感油然而生。赵诗“惊鸟时一鸣”,直接导致“不成宿”,彻夜难眠,“惊鸟”既增添了凄寒气氛,也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参考答案:两首诗写“鸟惊”,既写出了夜的凄寒氛围,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苦。

意象与主题的关系。诗词中意象的选用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有时作者为了使主题表达更深刻,往往选用多个类似的意象来营造氛围,多方面展现同一主题。能正确理解主题,意象的含义不言而喻。

例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怀・独坐空堂上

阮 籍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中的“孤鸟”、“离兽”对表达主题有何作用?

“孤鸟”“离兽”两个意象在诗中的出现,给读者带来惊异,主要原因是登高远望不见人,唯见“鸟”与“兽”,而“鸟”是孤零零的飞,“兽”是离群之兽。联系阮籍的志向与命运,我们可以发现,写“孤鸟”“离兽”不是目的,而是要表现他自己的心境,表达苦闷与孤独的主题。参考答案:只见“孤鸟”“离兽”,既暗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恶劣,也暗喻自己如“孤鸟”“离兽”般无可依托,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欲亲无人、孤独苦闷的心情。

练习

1.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长信秋词五首(其五)

王昌龄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注】昭阳殿是西汉赵飞燕得宠时住的寝宫,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宠嫔妃班婕妤住的寝宫。

诗歌使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捣衣声”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独居有怀

李商隐

麝重愁风逼,罗疏畏月侵。怨魂迷恐断,细疑沈。

数急芙蓉带,频抽翡翠簪。柔情终不远,遥妒已先深。

浦冷鸳鸯去,园空蛱蝶寻。蜡花长递泪,筝柱镇移心。

觅使嵩云暮,回头灞岸阴。只闻凉叶院,露井近寒砧。

诗歌的尾句“只闻凉叶院,露井近寒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同写“捣衣声”,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与主题)

参考答案

秋夜阅读答案范文 3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愁听清猿梦里长。

阅读练习一

8.本诗前两句在写法上或运用反衬,或用字巧妙。请结合具体诗句选择其一,作简要分析。(2分)

9.诗歌后两句,在构思上虚实结合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2分)

参考答案:

8.答案:①示例一:首句运用了反衬的写法,以橘柚飘香的美好景色反衬友人“醉别”,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惜别之情。示例二:首句一个“凉”字,生动地描绘了江风吹雨,雨入船中,使人感到阵阵凉意的江上环境,同时又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内心的凄凉,渲染了一种惜别的凄清气氛。

评分:答对其中一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诗的三四句乃虚拟。诗人借助想象,以“忆”字领起,虚构了一个月夜泊舟、梦中听猿的虚幻境界,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练习二

16、(1)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5分)

(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6、(1)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2)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填,位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1)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消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为景语,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此为第三层。

(2)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主客移位),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阅读练习三

8.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6分)

9.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5分)

8.橘柚香。(1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分)

惜别知音,借酒浇愁;(2分)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2分)结合诗句分析,言之成理即可。(说明: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浇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耐人涵咏,此为第三层。)(6分)

9.这首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2分)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2分)联系诗句分析。(说明: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想象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5分)

赏析

送别魏二的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诗中不仅写了江雨入舟,然而“凉”字却明白的表现出登舟送客的惜别场景来,“凉”字既是身体上的感触,更暗含诗人心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离别的伤怀。“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涵咏。凄凄风雨烘托诗人惜别知音,借酒消愁的悲凉心情。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忆君遥在潇湘月”,以“忆”字勾勒,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秋夜阅读答案范文 4

醉花阴阅读答案

学习完李清照的《醉花阴》之后,语文课后练习频道小编为您整理了醉花阴阅读答案,供您参考学习!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阅读《醉花阴》,回答问题。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渲染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作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作者为何特别提到重阳佳节?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3)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4)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

3、1)天空浓云密布又有薄雾笼罩,瑞脑香的烟雾从兽形的香炉上袅袅升起。“薄雾浓云”:渲染了一种阴沉忧郁的氛围。“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瑞脑销金兽”作者静静地看着袅袅烟雾从金兽炉上慢慢升起——百无聊赖。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2)“佳节又重阳”:“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佳节时本应夫妻团圆,而如今却自己孤身一人,独对良辰美景虚度光阴。“又”表明与亲人离别已久,独过佳节已非一回。“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 凉意表面上是因为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次原因是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