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季羡林【11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我的童年季羡林】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食物,与母亲相关的记忆
季羡林和母亲相处的日子不多,大约只有6年,之后就是远方求学。在季羡林在《我的童年》中写道:“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脚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大概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对门住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每年夏秋收割庄稼的时候,总带我走出去老远到别人割过的地里去拾麦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捡到一小篮麦穗或者谷穗。晚上回家,把篮子递给母亲,看样子她是非常喜欢的。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麦子比较多,她把麦粒磨成面粉,贴了一锅死面饼子。我大概是吃出味道来了,吃完了饭以后,我又偷了一块吃,让母亲看到了,赶着我要打。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我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我6岁那一年,是在春节前夕,公历可能已经是1917年,我离开父母,离开故乡,是叔父把我接到济南去的……到了济南以后,过了一段难过的日子。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我曾有几次从梦里哭着醒来。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这种愿望当然只是一个幻想。我毫无办法,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虽然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关于美食的记忆很少,但是那份来源于母亲的厚重的爱,却不是美食能替代的。
大列巴,补给“一生的远行”
季羡林作为一个生于乱世的人,食物它的笔下充满了奇异的感觉。1934年,季羡林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毕业。1935年9月,季羡林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主修印度学。季羡林搭乘火车去德国,途经哈尔滨,他在《一生的远行》中写道:“我们必须在哈尔滨住上几天,置办长途旅行在火车上吃的东西,这在当时几乎是人人照办的。”
关于置办旅途中吃的东西,24岁的青年学子季羡林写道:“大街上有许多白俄开的铺子,你只要走进去,说明来意,立刻就能买到一大@子装好的食品。主体是几个重七八斤的‘大列巴’,辅之以一两根同样粗大的香肠,再加上几斤干奶酪和黄油,另外再配上几个罐头,共约四五十斤重,足供在西伯利亚火车上约莫八九天之用。”他还提到,“除了食品店以外,大街两旁高楼大厦的地下室里,有许许多多的俄餐馆,主人都是白俄。女主人往往又胖又高大,穿着白大褂,宛如一个白色巨人。然而服务却是热情而又周到。饭菜是精美而又便宜。我在北平久仰俄式大菜的大名,只是无缘品尝。不意今天到了哈尔滨,到处都有俄式大菜,就在简陋的地下室里,以无意中得之,真是不亦乐乎。我们吃过罗宋汤、牛尾、牛舌、猪排、牛排,这些菜不一定很‘大’,然而主人是俄国人,厨师也是俄国人,有足够的保证,这是俄式大菜。好像我们在哈尔滨,天天就吃这些东西,不记得在那个小旅店里吃过什么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哈尔滨已经发展成为开放包容、华洋杂处、经济发达,中西文化交融的国际化都市。不仅季羡林对它称赞有加,朱自清也曾说过:“俄国人,至少在哈尔滨,像是与街有不解缘。在巴黎伦敦最热闹的路上,晚上逛街的似乎也只如此罢了”,由此时人也把哈尔滨誉为“东方莫斯科”“中国小巴黎”。
涮羊肉,北平是世界上最好住的地方
季羡林是1946年归国的,从德国回来,首先到了上海。1946年5月19日,季羡林在日记中写道:“上海,这真是中国地方了,自己去国十一年,以前自己还想象再见祖国时的心情,现在真的见了,但觉得异常陌生,一点温热的感觉都没有,难道是自己变了吗?还是祖国变了呢?”初回祖国,颇有几分近乡情怯的感觉。不过,遇上美食,一切就都美好了。5月2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现在一回国,只恨自己的胃太小,好吃的东西真太多了。”家国情怀就变成了对食物的热爱。
在上海呆了一段时间后,季羡林又去了南京。在南京,他开始疯狂见朋友与师长。李长之、梁实秋、陈寅恪都是他多次拜访的人。他与李长之是山东老乡,又是中学同学外加清华同学,于是干脆住进了李长之供职的国立编译馆。喝茶聊天之余,季羡林又把很多时间用在了搜集书籍上了。似乎书比吃更重要,在买了许多书籍之后,他在日记中立誓说:“决意十天不上馆子,只啃干烧饼。”
之后,季羡林到了北京。北京让季羡林有了家的归属感。1946年9月2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九点五十分到北平,我在黑暗中,看到北平的城墙,不知为什么,忽然流下泪来。”豆浆、烧饼、涮羊肉是季羡林的最爱。9月24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到大陆银行,领出稿费,到市场去买了个热水壶,就到东来顺去吃饭,羊肉做得真好,心中大乐,真觉得北平是世界上最好的住家的地方了。4天后,季羡林又请朋友去吃了涮羊肉。他在日记中写道:“六点我们到东安市场去,我请他们吃涮羊肉,已经十几年没有吃了,真可以说是天下绝美。”
莫斯科餐厅,记取生活美好的时光
莫斯科餐厅是1954年开业的特级俄式西餐厅。建筑风格华贵高雅、大厅气势恢宏,充满浓郁俄罗斯情调。50年代,季羡林被定为一级教授,在六类工资地区的北京,每月拿的是345元,再加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相当于今天的院士)每月津贴100元。这是一个“不菲”的工资数目。因为当时物价奇低,去莫斯科餐厅吃饭,吃一顿大约1.5-2元,汤菜俱全,还有黄油面包,外加啤酒一杯。如果吃烤鸭,六七元钱足矣,还能吃只挺大的。这样的物价,有每月450元的固定工资,简直是“阔死了”。
季羡林的儿子季承在文章中写道:“父亲一家的日子过得还是非常和谐、温暖的。每个星期天中午,总有一顿团聚的午餐。我们还经常邀请李铮夫妇参加。当然,父亲有吝啬的一面,也有浪漫大方的一面。他每逢‘五一’‘十一’‘春节’,总要邀请在北京舞蹈学院工作的我的五舅、舅妈和我们全家一起外出游玩,吃大餐。我们几乎玩遍了北京各处景点,如故宫、天坛、颐和园、动物园、大觉寺、樱桃沟、八达岭等,吃遍了多处著名餐馆,如东来顺、全聚德、翠华楼、莫斯科餐厅等。出外乘车很难,但大家游兴不减。就餐几乎要拼命才能占到座位,但在奋斗之余,能享受美味,其乐也浓。抢位子的任务非我莫属,虽然极为困难,但我奋不顾身,又稍施小计,总能成功。只要能吃到大餐,哪顾得上谦让,谦让是富裕的装饰品。”
油旋,济南的乡情
提到山东的名小吃,就不得不说油旋了。说起油旋,地道的老济南很是津津乐道。一碗甜沫配上两个热腾腾的油旋,曾经是不少老济南最得意的早点。油旋这一济南名小吃,外形像螺旋,表面油润金黄,一股浓郁的葱油香气从中空的旋纹当中散发出来,真的很香。济南人吃油旋多是趁热吃,或者再配一碗鸡丝馄饨,可谓物美价廉,妙不可言。
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家山东临清,季羡林6岁起就离开老家,来到济南投奔叔父,并在济南读私塾,上小学和中学,后来去北京上大学。在济南的生活,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我的童年》、《月是故乡明》等多篇散文中,他都提到了家乡和济南。当然,油旋成为季羡林非常喜欢的济南特色小吃。他的弟子蔡德贵教授很细心,每次来看季羡林,他都特意从济南定做油旋,早上做好,中午赶到北京,让季羡林当天就能吃上。这已成了蔡教授每次到北京的固定“课目”。考虑到老人家的健康,他每次都叮嘱店家少放盐。季羡林对于家乡的小吃非常满意,还专门给做油旋的张姓店家题字:“软酥香,油旋张”。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和西餐
身为学者的季羡林,“美食”也是他仔细观的内容之一。他曾经写过一篇《从哲学的高度来看中餐和西餐》,他在文中说:“中餐与西餐是世界两大菜系。从表面上来看,完全不同。实际上,前者之所以异于后者。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把肉菜合烹呢?这连一举手一投足之劳都用不着。可他们就是不这样干,文化交流,盖亦难矣。”
然而,这中间还有更深一层的理由。
到了今天,烹制西餐,在西方已经机械化、数学化。连煮一个鸡蛋,都要手握钟表,计算几分几妙。做菜,则必须按照食谱,用水若干,盐几克、油几克,仍然是按钟点计算,一丝不苟。这同西方的基本的思维模式、分析的思维模式,紧密相联的。我所说的“哲学的高度”,指的就是这种现象。而在中国,情况则完全不同。中菜系繁多,据说有八大菜系或者更多的菜系。每个系的基本规律是完全相同,这就是我在上面所说的:蔬菜与肉、鱼、鸡、鸭等合烹,但烹出来的结果则不尽相同。鲁菜以咸胜,川菜以辣胜,粤菜以生猛胜,苏沪菜以甜淡胜,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于此道并非内行里手,说不出多少名堂来。至于烹调方式,则更是名目繁多,什么炒、煎、煮、氽、烩等,还有更细微幽深的,可惜我的知识和智慧有限,就只能说这样多了。我从来没见过哪一个掌勺儿的大师傅手持钟表、眼观食谱,按照多少克添油加醋。他面前只摆着一些油、盐、酱、醋、味精等作料。只见他这个碗里舀一点儿、那个碟里舀一点儿,然后用铲子在锅里翻炒,运斤成风,迅速熟练,最后在一团瞬间的火焰中,一盘佳肴就完成了。据说多炒一铲则太老、少炒一铲则太嫩,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谁也说不出一个道道来。老外观之,目瞪口呆,莫名其妙。其中也有科学,这是东方基本思维模式,综合的思维模式在起作用。有“科学”头脑的人, 然而,妙就妙在模糊,最新的科学告诉我们,模糊无所不在。模糊有模糊的妙处,标准化有标准化的科学性,存在就有其必然性。随着时展,飞速发展的餐饮界不断向各方取经,西方的思维方式也被借荐过来。
《糖史》,一部科学史
季承到北京参加高考,才和父亲季羡住到了一起。季承说:“我记得,在父亲的住处,还有美国铁筒装的白砂糖,那恐怕是他在德国时的‘战利品’,我很惊讶,他竟能保存到那个时候。有时,我就把砂糖夹在馒头里当饭吃。”各处辗转,却一定要带着白砂糖,可见季羡林是多么爱白砂糖。
晚年的季羡林用近百万字撰写了一部《糖史》。《糖史》用大量事实证明:糖和制糖术1000多年来,一直在中国与印度、东亚、南洋、伊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在欧、非、美三大洲交流。《糖史》还勾勒出了这些交流的路线,考证出了交流的年代,集散的口岸,以及由于交流,制糖术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糖的种类、品质也随之大大提高,逐渐形成我们今天常见的白沙糖、冰糖的整个历史过程。《糖史》还使我们了解到过去很少有人知道的有关甘蔗和食糖的种种知识,如:甘蔗的种类、名称、种植技术及其传播;糖的名称及其演变,糖的典故传说,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糖的产地分布和贩运、制造工艺等等。
种名号的“大师”备受质疑,连7月故去的季羡林先生,亦难不受波及;这一年,圆明园海外文物摸底启动,鼠兔首被拍卖引发热议;这一年,小沈阳蹿红,余秋雨暴富,千年古刹亦不寂寞,仿佛只有网民的茶几上摆满了“杯具”;这一年,大侠归于庙堂,何处再觅江湖?
档案名称:海外流失文物引发持续关注
关键词:圆明园兽首 乾隆玉玺 文物流失
入档理由:海外中国文物拍卖总是牵动中国人的民族情感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有多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调查表明,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约为这个数目的10倍。2009年初,法国佳士得的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拍卖事件轰动一时。中国律师发起“追索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诉讼律师志愿团”,敦促拍卖行取消拍卖并归还文物。而“谁当原告”和“高额诉讼费哪里来”却一度成为难题。最终,中国律师团虽然向法国巴黎一家法院提出了“禁卖”请求,但没能阻止兽首的拍卖。2月25日在法国巴黎佳士得拍卖会上,厦门商人蔡铭超以3149万欧元拍得从圆明园流失的鼠兔首,并在几天后声明“这个款不能付”,一时舆论哗然。
档案名称:千年少林寺的“商业化”之路
关键词:官网被黑20亿重建北少林 分院扩张
入档理由:千年名刹少林寺,今年依旧延续了其“新闻制造大户”的“传统”
分院数量快速增加、天价袈裟、斥巨资重建北少林传闻……这些,都与一般人心中不问世事的寺庙形象迥异。争议中的少林,尽管因其商业化饱受指责,依旧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是民众的误解,还是时代的必然?众说纷纭中有一点大概是肯定的:关于这座名刹的消息,2010年热度仍然不会减。2009年12月,一则“少林寺拟上市”的消息再次引发关注。
档案名称:季羡林遗产风波
关键词:藏品 北京大学 季承 李玉洁
入档理由:“国学大师”季羡林7月去世,身后遗产因为“说不清楚”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最后由儿子季承处理全部遗产
季羡林藏品外流?此事曾被评为“2008年的文化大事”。藏品外流事件关涉北京大学、季羡林家人、季羡林秘书以及其他季羡林的仰慕者,纷纷扰扰之后,原来“外流藏品”实则赝品。可是,“假画案”引出了“真画案”。2009年7月,随着季羡林的逝世,其包含在身后遗产中的书画藏品何处� 一场“季羡林遗产纠纷”拉开帷幕,季羡林之子季承、季羡林秘书李玉洁以及北京大学之间形成一个难解的结。
档案名称:2009年那些离去的身影
关键词:大师 去世 季羡林 任继愈
入档理由:每到年末,总会有一些盘点让人心情沉重。今年离开的大家是季羡林、任继愈、唐德刚、丁聪、杨宪益、王世襄……
这一长串名字,将铭刻在后人心中。这一年的1月,武侠小说宗师梁羽生驾鹤西去。在“封刀”隐居近三十年后,这位武侠大家终于能够彻底告别江湖的是非。
2009年7月11日,“国丧二宝”,任继愈、季羡林两位重量级的学者相继离世。媒体密集报道的同时,亦有小小缺憾――曾出现了“重季轻任”情况。幸而这种局面并未持久,即得扭转。有评论指出,与季老相比,任老在“国学”方面的著述,不但数量众多,而且涉猎范围极广,在哲学、宗教、文献学等好多方面,都有不小的建树,其渊博学识,在当今学界,罕有其匹。
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红学家唐德刚,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晚,因肾衰竭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89岁。95岁的杨宪益于11月23日因淋巴癌在北京去世,人们将“大翻译家”、“中西文化的桥梁”、“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人”这样的头衔送给这位老人。杨宪益最伟大的翻译成就是和夫人戴乃迭合译《红楼梦》120回,他们还翻译了屈原的《离骚》,是屈原作品英文翻译的第一人。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对鲁迅作品的海外推介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有着“中国第一玩家”的王世襄,于2009年底告别人世。他头衔众多,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还有人称他为奇人、北京最后的贵族、情趣大师、中国第一玩家……
在2009年离开的还有:著名漫画家丁聪,有中国话剧的“活化石”之称的北京人艺“四巨头”和“四大导”之一的欧阳山尊,曾备受争议的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舒芜,以创作革命领袖画像而闻名的著名画家李琦,曾在舞台上塑造“狗儿爷”等形象的表演艺术大师、北京人艺原副院长林连昆,新中国戏曲领军人物、戏曲作家、理论家马少波,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冯纪忠……
档案名称:盘点2009年网络流行语
关键词:杯具 哥 寂寞
入档理由:流行语伴随网络而存在,从“80后”的创意进化到“90后”,是互联网文化中最具活力的点缀
和鼠年网络热词相比,牛年的热词似乎更“书生气”,有惆怅的“杯具”、热血沸腾的“”,有表意丰富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还有丢掉了“贾君鹏”的“寂寞”党等。和“山寨”、“雷”不同的是,牛年的热词“再生能力”和“变异能力”很强,“杯具”不只于“杯具”(悲剧),还衍生出一系列“洗具”(喜剧)、“餐具”(惨剧)和“茶具”(差距)。网友“不要迷恋哥”的一句戏言“哥只是个传说”,在老谋子联手小沈阳打造的《三枪拍案惊奇》主题曲里变成“不要疯狂的迷恋我,我只是个传说”。
档案名称:2009,谁让“中国不高兴”
关键词:圆明园兽首 中国不高兴迪士尼 2012
入档理由:2009年,触发网民热议甚至怒火的文化事件着实不少
年初,佳士得拍卖圆明园兽首引发轩然大波,买家蔡铭超“拒付”使得相关讨论范围更广。尽管有炒作嫌疑,《中国不高兴》一书出炉后,还是赚足了眼球和腰包。临近年底,灾难大片《2012》引发观影热潮。尽管片中实际上仍是美国人主导行动,还是有人慨叹:终于轮到中国拯救世界了。
2009年,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重新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对于“民族主义”的讨论。迪士尼将落户上海的消息,同样备受关注。抛开经济意义不谈,不少人对“美国文化侵略”表示了担忧。2009年即将结束之际,一部商业包装的进口灾难大片《2012》一票难求,“中国元素”是卖点之一。
档案名称:文化明星的喜与悲
关键词:文怀沙 余秋雨 易中天 袁腾飞 韩寒 郭敬明
入档理由:文人越来越富有,有人鼓掌,有人嫉妒,有人抨击
文人也分“冰火两重天”,“文人明星”以其独特的魅力持续引人关注。2009年上半年,学者李辉对文怀沙的质疑引发学界大讨论。事件逐渐降温之时,曾被称为“学术超男”的易中天又烧了一把火,令人们对“国学大师”相关的讨论更加深入。作为历年文化事件盘点的常客,余秋雨的2009年依旧不寻常。“捐款门”风波才降温不久,“是否侵吞国有资产”的质疑又指向持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股份1.5%的余秋雨。一时间,“余秋雨或将成为亿万富翁”的消息在中国媒体上炸开了锅。对余秋雨的“炮轰”牵连甚广,其本人应南京之邀写就的《钟山碑文》被批“令人作呕”、“败笔”和“留后世做笑柄”。《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袁腾飞也是2009年“聚光灯”下的“主唱”。易中天成为学术明星“四处走穴”的代表。一桩“毒舌门”事件将易中天推上议论的风口浪尖。
档案名称:44个汉字会整形吗?
关键词:字形 67% 叫停
入档理由:教育部草拟的《通用规范汉字表》2009年8月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巨大的反响
44个汉字字形要微调?教育部草拟的《通用规范汉字表》8月12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却引来“一片恐慌”。电脑字库中的汉字为方便要笔画统一,但书写汉字如何教学?9天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已收集近1500条建议和意见,其中67%赞成,认为字形调整是必然的;反对的只有6%。此数据一公布,网上的反对情绪更加高涨,多数网友都认为“被67%”。《通用汉字规范表》最终的确定方案如何,成为2009年文化领域一个大的悬疑。
档案名称:作协这一年
关键词:金庸入会 体制 维权
入档理由:近年来饱受诟病的作协,在2009年可谓动作频频
“大侠”金庸入会、吸收更多网络作家、为会员出面维权……凡此种种,莫不显示出作协力图扭转形象的努力。然而,尽管也确实收获一些赞誉,但针对作协的指责声音依然存在。始终处在舆论漩涡中的“作协”,今后将何去何从?纵观2009年与作协有关的消息,最惹眼的当属武侠小说巨匠金庸加入中国作协了。相关传闻一传出,随即引发铺天盖地的评论。多数网友表示不理解“大侠”为何被“招安”,言辞间充满惋惜失望之意。一个拥有8000会员的国家最高级别作家专业组织,在不少网友内心的天平上,分量远不及一个金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有些尴尬的现实。事实上,近年来针对作协机制的质疑之声从未间断。作家不该领工资、官僚作风严重、罕见重量级佳作……在纷起的骂声中,作协的光环渐渐褪去。一些会员的割袍而去,更重创了人们心中对作协曾有的尊重。
作家刘醒龙就曾抨击作协的体制。在他看来,作协成立之初,是考虑到作家写作太忙,而由政府请几个“管家”帮忙打理与写作有关的日常生活,谁知几经异化,大多数作协机关越来越衙门化了,就连小小的科长处长,其地位都在有成就的作家之上。
“童话大王”郑渊洁高调退出作协,亦是今年非常吸引眼球的一件事。尽管郑依旧保留着其中国作协会员的身份,但评论大多仅选择其退出北京作协一事,与金庸入会相提并论。一“出”一“入”之间,引出话题无数。
档案名称:谷歌数字图书馆遭遇中国困境
关键词:谷歌 数字图书馆 文著协
入档理由:2009年下半年,谷歌数字图书馆未经授权收录中国作家作品一事迅速升温,引发各界关注
中国作协、文著协等机构纷纷出面,要求谷歌停止侵权行为。进入11月,文著协与谷歌进行了两轮会谈,双方约定还将继续接触。事件引发文学、出版以及法律等各界专家关注。众说纷纭中,谷歌“版权门”何去何从。
中国有关专家表示,数字图书馆的背后商机无限,如果掌握了大量的读者、作者群,那么,以后可能带来衍生的服务模式非常多,这一市场将是未来争夺的重要目标,这件事情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出版社和出版人的利益,它将关系到谁来主宰未来的数字图书馆,实际上就是谁来掌控全世界范围内巨大的文化资源。
档案名称:“申遗”迎来“中国年”
关键词:人才 开平碉楼 京杭大运河 蜀道
入档理由:2009年,22个中国非遗项目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9月30日,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广东粤剧、端午节、妈祖信俗等22个“非遗”项目入选。“非遗”项目迎来“中国年”,一时间,举国皆欢腾。
作为一种艺术活,写作必然彰显真善美。美是终极境界,而真与善,则是美之根基。如果作品向真、向善,那么作品肯定也向美。一个自觉的作者,一定要有能力去驾驭真与善;而驾驭真善的前提,就是知道何为真,何为善。下面笔者斗胆,就以《我的第一本书》为例,来具体说说文学作品中真与善的问题。
【选段一】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我的第一本书》为纪念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用过的国语书而作,故事距写本文时达60年之久。故事的叙述精确到人物对话,你一言我一语,俨然就是小说的写法,却出现在回忆性散文中,就不能不引起警觉了。
按照常理,一个记忆正常的人要准确复述一周之内的生活细节都是有困难的。文中故事并不涉及改变个人命运的重大瞬间,在荒寒岁月中应该也没有写日记的条件,时隔60年,作者竟能描述出如此之多的细枝末节,确实令人生疑:这怎么可能?
季羡林先生曾在《我的童年》中,用一小段文字回顾了童年时因偷吃面饼被妈妈追打的往事。短短两三百字里,季老用了三个“大概”来概述往事,没有一句人物语言描写;也有故事细节,如“赤条条”、“往水坑里一跳”,但这是饥饿年代里孩子的特有记忆,刻骨铭心,被季老一辈子记住,无可置疑。
【选段二】
抗日战争期间,二黄毛打仗不怕死,负了几回伤。他其实并不真傻,只是心眼有点死,前几年去世了。他的一生受到乡里几代人的尊敬。
这是当年考全班倒数第一的二黄毛的人生结局。
二黄毛的一生真的受到几代人的尊敬吗?
因英勇抗日受到乡亲尊敬,这一点没有问题;说他“一生”都受尊敬,却要仔细琢磨一番了。在笔者看来,至少在上抗日战场之前,二黄毛就是一只受尽歧视和嘲笑的丑小鸭,以文中对童年二黄毛的若干描述为证:在村里,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没有谁不知道;在学堂里,老师夸“我”的狗聪明,“比二黄毛会念书”。――数不清自己的手指头,是怎样由“一些人知道”变成“整个村子都知道”的;连“狗”都比他会念书,可是被人记住了60年。
人们也许记得抗日英雄的他,但是记得更多的却是呆傻的他。没有人会去关心一个孩子曾经遭遇的伤害。60年过去,二黄毛人已经离开,有关他的一切屈辱一切灰败,岂是仅仅作者一人记得?
同样是写童年玩伴,季羡林就显得更真诚:曾有一个叫做哑巴小的,后来做了山大王,练就一身蹿房越梁的惊人本领,盗亦有道,他从不到官庄作案,后来终于被捉杀掉。每每想起伙伴中竟然有这样一个人物,季老就有骄傲之意。
【选段三】
临到开学时,父亲跟我妈妈商量,觉得我们村里的书房不是个念书的地方。我父亲很清楚,老师“弄不成”(本名冯百成,因为他干什么事都办不成,村里给他取了这个外号),为人忠厚却没有本事。
每当我触摸到这几行文字时,我都会感到一丝不安,为冯百成老师,也为这位作者的出言无忌。直呼绰号,已是不敬;至于后来人狗大闹课堂,扰乱教学,再添一辜……儿时不懂事也就罢了。如果在花甲之年回忆起来,仍然觉得这是“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仍然看不见自己的“快乐”对应着某个不幸者难言的苦痛,那么,他的世界真的只剩下他自己了。
言语需要节制,在公开发表的文字更是如此,是为善,为德。
你看,季羡林连童年是否上过私塾都记不起,却记得有过一位“马景功先生”;家教专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那个经常欺负女儿圆圆的男孩,是这样处理的――“这个男孩子是所谓的‘差生’,在这里我把他叫做孙小力”;文化大师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列举那些围攻苏轼的可耻文人时,犹豫过要不要写出一个人――“我真不想写出这个名字,但再一想又没有讳避的理由,还是写出来吧:沈括”。
季羡林的一声“先生”,尹建莉的一个化名,余秋雨的笔底犹豫,都体现了他们崇高的写作修养,折射出真善美的人性光辉。
我以为,做文亦如做人,要真实、善良、美好,人品即是文品。有了面对真的勇敢和理性,有了弘扬善的主动和热情,因此,也就具备了创造美的能力和自由。好的文字,意味着作者有强大的自省自修的能力,使其在求真求善的道路上永不停歇――是为写作之本。人不能忘本。
片段一:
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史铁生《老海棠树》
片段二:
我对小说中的绿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使用的兵器也如数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自己当然也希望成为那样的英雄。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手指往大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到几百次,上千次。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能够戳断树木。我颇想有一个铁砂掌,信以为真,猛练起来,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直流。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遂停止不练。
――季羡林《我的童年》
【妙处可言】
如果说人生如缀满珠宝的项链,童年则是一颗最耀眼的宝石;如果说记忆如美丽无边的汪洋,童年则是一朵最动人的浪花。若想绘出这颗人生宝石,绘出这朵生命浪花之风采,不妨借鉴两位名家写作童年生活的技巧。
一、用鲜活细节展示童趣
要想还原童年那些美得让人流连忘返的生活,细节描写必不可少。就上面两则片段而言,无论是史铁生坐在枝丫上吃饭睡觉的情景,还是季羡林苦练铁砂掌吃到苦头的情节,无不妙趣横生,鲜活如初,读来让人宛如亲历。尤其是“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之类的句子,更是将童年那无与伦比的乐趣展示得淋漓尽致。也由此可见,细节描写不外乎是对动作、语言的描写。
二、借精美场景衬托童心
如果说鲜活有趣的故事是写作的基础,童年那份纯洁而朴实的情感则是成功的关键。唯有起笔于故事,落笔于情感,童年之魅力才会得到极致而完善的呈现。透过两位名家的这两个名段我们发现,景物或场景描写极为关键。看史铁生笔下的老海棠,那“弯曲如一把躺椅”的枝丫,不正是他童年的天堂吗?加上那芬芳四溢的花香,热闹非凡的蜂鸣,自己与奶奶之间的美好情感也便跃然纸上了,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耐人寻味。
【牛刀小试】
记得在我6岁的时候,那时的我才刚刚步入一年级的教室,一切感觉是那么快乐!一开学,爸爸看到我那么爱护那些宝贝的书,就送了我一个书皮。书皮上映着两只可爱的小猫,我当时看了非常高兴,赶紧把它包在心爱的书上。可是过了不久,书皮渐渐有些皱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突然,我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烫斗。我灵机一动,心想:“咦?妈妈平时不就是老拿这个来烫衣服吗,每次烫完以后,原本皱巴巴的衣服就像变魔术一样,一下子变得平整极了。干脆我用这个宝贝玩意拿来烫烫书皮吧!”于是,自作聪明的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烫斗,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烫书皮。可是烫着烫着,我突然发现书皮上的小猫不见了,只留下两个黑洞。我急了,赶紧叫来妈妈,哭着对妈妈说:“妈妈,书皮上的小猫不见了,怎么办?”妈妈看了看烫斗,又看了看书皮上的黑洞,哭笑不得地对我说:“小猫之所以不见,是因为书皮是塑料做的,你一拿烫斗烫,小猫不就融化了吗?哈哈!要记得别再干这样的傻事啊!”我的脸红得像个苹果,点了点头!
点评
一、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此基础上。所谓“文中的信息”包括:传主的典型事例、能表达传主或作者写作观点的语句等。这些信息都掺杂在文本的文字信息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地淘汰无效信息,准确地把有效的信息提取出来,此即“筛选”。筛选出来的信息往往是零乱的,甚至是零碎的,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完整化、条理化,这就是“整合”。
如:从文中看,作者写了季羡林先生的哪些事?
参考答案:⑴直到晚年依然每天坚持写作。⑵和猫亲密相处。⑶关注荷的成活。⑷对母亲很愧疚。
命题意图:考查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找准答案区域,确定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文章2、3两段写了季羡林先生晚年依然坚持写作的事,4、5两段写了他养猫的事,突出他的善良和内心的孤寂,第6段写种荷,第7段写他和母亲的深厚感情。
二、把握文章结构
对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梳理,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之一。把握文章结构是对传记内容整体感知的一个步骤,准确梳理出文章结构,作者行文的思路一目了然,从而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首先从形式方面分析。重视文眼或具有前后衔接、关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词句,如抓中心句,这类句子在全文起着或领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段落间开头、结尾的界限。
其次从内容分析。人物传记着重围绕典型事例、人物特征等刻画人物,通过研读、鉴赏这些情节,可以分析出作者选材、组材的思路: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地点的转换,或按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如:请赏析这篇文章结构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⑴运用倒叙的结构方式,突出了“我”得知季羡林先生病逝时心情的悲痛。⑵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文章开头写季羡林先生逝世,最后以“季老啊,愿您一路走好,愿您不再孤独”结尾,前后呼应。⑶文章开头写季羡林先生“如一池荷花样自然恬静”,中间又写季羡林先生种荷,最后又写“那池荷花还开着”,但先生已远去,“荷”成为组织文章的线索。
命题意图: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文章结构要从结构方式、铺垫照应、线索的安排等方面思考。
三、鉴赏写作技巧
传记的写作技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体现:
材料:传记是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传记作者要通过对材料的深加工来透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并有力地表现出来。在阅读时,要思考选材是否能突出人物性格,是否与主题密切相关,是否对表现中心有用。
人物描写方法: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事件: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如:作者在选材时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独辟蹊径,主要写了季羡林先生平凡的生活以及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写了他未泯的童心和内心的孤独,读来感人至深。
命题意图:考查文章的选材特点。
解题思路: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一般人写缅怀他的文章时或许会从他卓越的学术成就入手,而这篇文章却写了他作为平凡人的一面,由此可看出作者的选材特点。
如:文章特地写到季羡林先生的一只养了16年的猫,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以小见大,突出季羡林先生心地善良的性格特征,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季羡林先生晚年的孤独。
命题意图:考查作者的选材意图。
解题思路:从文章中看,季羡林先生和这只养了16年的猫感情深厚,这只猫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他买小炸鱼给它吃,帮助它吃小炸鱼,它跑后,他为这只猫哭了好长时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从小事入手,突出季羡林先生的性格,也让读者隐约看见了他晚年的孤独生活。
四、探讨写作意图
在确定写传主时,要考虑:对他是否有强烈的感情;是否有值得写的地方;材料是否比较容易收集到。这就要求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作全面的考察、分析与评价,做到爱憎分明,评价中肯,褒贬得当。
如: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以“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为题。
参考答案:⑴荷是季羡林先生亲手所种,如今荷花开得最浓艳,但先生却永远离开了,以“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为题寄托了作者对季老的缅怀和哀思。⑵荷是高洁、正直的象征,以“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季老淡泊名利的情操的赞美。
命题意图: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题思路:文章写了季羡林先生种荷的经历,而且在文章中还写到“现在,那池荷花还开着……不会再等到季老的身影了”,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作者以“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为题所寄托的哀思;同时,荷花历来是高洁、淡泊的象征,文中写到“像他这样一个将一切都看得很淡的大师,心中早已不在意任何事情了,如一池荷花样自然恬静”,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季羡林先生的赞美之情。
附原文
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
王剑冰
今天知道了季羡林逝世的消息,是从一个朋友发给我的信息知道的。而此前一直没有他身体不好的消息,还准备着天凉快的时候去北京看他。我们都坚定地相信,季老是能够活到100岁的。像他这样一个将一切都看得很淡的大师,心中早已不在意任何事情了,如一池荷花样自然恬静。但如今……
……
季老住进北京301医院以后,生活写作都显得有规律起来,一切按照医院的规定执行。那次去301医院看他,房门打开,季老正在休息,护士说他刚刚放下笔躺下。季老脸朝着里墙,弯曲着身子,显得瘦多了。季老的病房里很简单,除了一些书籍纸笔,就是医院的东西了。回来之后,我的脑子里总是浮起病房里的情景,季老此后要一直与医院为伴了。
这让人想到季老的那只长着一身长毛的大强盗,那是季老最亲密的伙伴。季老一直很喜欢猫,他曾养过好多只猫,其中就有养了16年的虎子。16年的猫可谓是老得不能再老的猫了,可季老始终没有嫌弃过它的老。虎子最后的两颗门牙也只剩下了一颗,不好吃东西了,季老看着心疼,就蹒跚去了海淀那一带,买了虎子最爱吃的小炸鱼,虎子自然感激地理解着主人的心,它叼起来吃的时候,却不好嚼碎下咽。季老看着难受啊,就拿着帮助虎子。虎子喵喵叫着,眼里流下了泪水。后来虎子趁季老不注意时跑走了,跑到主人看不到的地方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季老为一只猫哭了,一个历经了无数苦难的老人,为这只猫哭了好长时间。
季老有时也会想起大强盗来,大强盗是季老对大白猫的昵称,说这只猫吃东西有些迫不及待。这只猫曾经每天伴随季老左右,要么随季老去门外看一池荷花,要么在季老看书写作时爬到季老腿上,有时还会上到桌子上,季老从不对它发急。我总觉得季老情感的依托实在是少,老伴不在了,孩子也不在身边,季老晚年有时像孩子似的可爱,也可怜。
季老门前不远处有个池塘,季老整天面对着空空的一池子水。一天,季老撒进去几颗莲子。季老想,能成活固然好,不成活也无关紧要。可撒进去的毕竟是荷花的种子啊,季老还是有了心思,经常冲着一池水发呆。一年的光景过去了,又一年的光景过去了,季老心里都要长芽了,却连荷的影子也没见着。等到第三年的时候,池塘里突然冒出了一些嫩绿,而后这里那里的水里都钻出了嫩嫩的绿芽,季老兴奋得简直要跳起来。我们的大师,其实就是一个老小孩,他未泯的童心使他仍然对一切都充满了关爱和好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感情世界。那次北京电视台请季老录一个公益广告。季老刚说到“从1942年开始,我就再没有见到母亲”,眼泪就下来了,季老摆摆手不让继续,而后止不住的眼泪一直往下流,这是一个大师吗?这分明是一个想起母亲的孩子。季老是6岁离开母亲去济南上学的,大字不识的母亲知道读书的好,想把儿子培养好,但是季老一上学就再没有了回家看母亲的时间,除了祖父去世和父亲去世回去过,此后8年都再也没有回过家。季老后来同时被北大和清华录取,想着能出去深造,季老选择了清华,也就在这时,母亲去世了。“我后悔,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离开母亲。母亲穷,没有文化,可那也是我的母亲。”这是季老的哭诉。
我曾经同季老有过多次通信,都由于自己的疏忽而没有刻意保存,现在季老不在了,我需要细心地找一找了。我今天翻出了季老送给我的他以前的照片,感到有一股热流喷涌而出。
现在,那池荷花还开着,夏天应该是开得最浓艳的季节,那被称为季荷的荷花,不会再等到季老的身影了。
想起季老的话:“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
季老啊,愿您一路走好,愿您不再孤独。
关键词:济南;季羡林散文
6岁离家的季羡林先生因本身担负着光耀门楣的重任被济南叔父接到家中悉心培育。在小学和正谊时,在叔父严格教育下,他系统的学习了“四书五经”,并且 “大概处于一种逆反心理,我爱看的偏是这些书。中国的旧小说,包括《金瓶梅》、《西厢记》等等十几种,我都偷着看了个遍”。他的高中时代是在山大附中度过的,这所当时山东最好的公办高中不仅风景一流:“学校环境有如仙境,荷塘四布,垂柳蔽天,是念书再好不够的地方”。而这时对他的写作起步有着重要影响的有两位先生是:王昆玉和董秋芳。王昆玉先生是家学渊源深厚,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古文写作方面颇有心得。一篇平常的课堂习作《书后》让季羡林在高中国文课上脱颖而出,得到老师青睐,自此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王昆玉本人为文“遵桐城派义法,结构谨严,惜墨如金,逻辑性强”在老师的影响下,季羡林对“韩、柳、欧、苏”的文集认真进行了一番研读,之后的一篇《夜课后闲步校前溪观捕蟹记》在王昆玉先生的命题下写的颇为畅达,成为全班作文压卷之作。
董秋芬先生是鲁迅的小友,他与王昆玉先生的国文教学不同,他主张的是“随意写来”让学生自己拟题而作,上面所说,王昆玉先生自己为文对桐城派的偏好,直接影响了学生季羡林的写作观念,使他一生在散文写作中主张:“惨淡经营,反对松松垮垮,反对生造词句”,十分追求稳重结构的匀称,而严谨的结构离不开有节奏感有韵律的文字,而对此一语点破“梦中人”的正是这位董秋芬先生。他主张直抒胸臆,对学生又是极端负责在作文本上细细批改,他“敏锐地发现了我作文中 的节奏,”“在作文簿每一页上端的空白处批上了“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等等的批语,使那时的季羡林欣喜若狂,并且“影响了我一生的写作。”
在写的能力具备之下,在丰富想象力影响与建构内心和谐渴望驱使下,写
在这样秀丽的风景,接受了新式启蒙教育,并且对写作颇为得心应手的季羡林面对自己内心的敏感与对济南叔父家的从心底的抵触衍生出来的孤独感,自然成为最好的寄托,我们可以看出在人际交往疏离的孤独状态中,移情自然成为他构建内心和谐地一个出口。
在季老的散文中,自然有生物四时之美,动物有灵动之气。
你看,春之兰花,“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云霄,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①二月兰写得极尽绚烂,富有生命的野性与活力。
夏之荷花:水面上“荷花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两者合一,像小船似的飘在那里。”从荷花的萌动发芽、繁花盛开到韶华已尽,荷花在季老的笔下便不单单是燕园里的“季荷”,它向我们展示的完整的自然万物历程。
秋有合欢:“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了一团团红雾。香气就是从这片绿云中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使我仿佛游泳在香海里。”②马缨花,又名合欢。秋天落叶萧瑟的时候,一抹抹在空中的红怜弱而又坚韧在空中摇曳;深秋的清冷之中,仍有“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③的夹竹桃苍郁繁茂,浓翠逼人。
自然的给予远不仅如此,在散文家的眼中,四季之中处处有美景怡情,诗情画意,灵动的生灵则是人孤独时的陪伴,心灵的依偎。童年读书纯真年代,有小兔子在屋中“两个小兔两团白絮似的偎在的大的身旁熟睡,心里仿佛得到点安慰。过了一会儿,再回到屋里来读书的时候,又可以看到它们在脚下来回地跑了,其实并没有什么气息,屋里总仿佛充满了生气与欢腾似的”④相伴;
在《清塘荷韵》中,“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山,静静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看到更幽。”我在寂静中,默默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⑤
童年的经验有着最深刻,最纯真、最丰富的人生体味,他总是把自己的目光以儿童般的赤子之心投向自己的童年时光。他的品格和文字像一目见底的清水,清澈之中能一下子照亮我们的心灵和目光,而他的散文之所以如此,是与他的童年经验分不开的。
注释:
①季羡林,《二月兰》,《季羡林散文全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②季羡林,《清塘荷韵》,《季羡林散文全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③季羡林,《马缨花》,《季羡林散文全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2月版。
④季羡林,《夹竹桃》,《季羡林散文全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2月版。
――郑晓微
新生代感言
笔尖滑过洁白的稿纸,氤氲着一行行优美工整的字迹,只为留下心中的情愫,或欣喜,或迷茫……
闲暇时,我喜欢捧上一本书慢慢地消磨时光。抛开学业的忧虑、生活的烦恼,置身作者精心编织的美好中,心情无比轻松。我喜欢畅游《万物有灵且美》中春风和煦的约克郡,敬佩吉米・哈利对生命的尊重;也爱忐忑不安地徘徊在《解忧杂货店》里的街道旁,思考着该何去何从;不断思索着《苏菲的世界》中抛出的三个终极哲学问题……这些文字给予了我力量。
阅读让我学会感受文字、爱上文字,它们的千变万化总是让我充满期待与惊喜。提笔写一段文字感觉轻松自如,只因为笔端流露的都是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受与憧憬。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用笔墨书写情怀,用灵魂书写人生;不为哗众取宠、取悦旁人,只为表现真实的自己,让生活有滋有味。
新生代简历
2013年在第十届深圳童话节童“画”世界少儿书画大赛中荣获铜奖;
2013年在深圳市第十四届读书月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4年荣获2013―2014学年度区级“优秀班干部”;
2016年在4・23世界读书日“齐运动・健身心”主题征文创作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6年在寻找“最美南粤少年”活动中荣获广东省“自强好少年”称号。
得失之间 郑晓微
郑晓微习作
我一直没去过美术馆,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空闲与朋友同去,最近陈老师布置了参观任务,终于可以拜访关山月美术馆了。
我们去得早,馆内基本只有我们一拨儿人,偶尔能看见一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参观者。馆内极安静,心中的躁动感一下子消散了,我们三三两两各自观赏,不知不觉散开了……
本来想欣赏关山月老先生的绘画作品,但绕着偌大的展厅走了一圈又一圈,眼前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作品很多:缤纷的油画、淡雅的水墨画、独树一帜的版画……唯独没找到关山月老先生的作品。我心灰意冷、无精打采地在一层的展厅里闲逛着,漫不经心地浏览着墙上的画作。忽然,墙上一幅“两虎争霸图”吸引了我。
这是刘怀山老先生的《山月虎啸图》,画面的三分之二都是陡峭的山崖,悬崖边盘踞着两只成年老虎。体形较大的一只前腿紧蹬,后肢呈半蹲状,尾巴高高地翘起,头微微下探,后脖处的皮毛挤出几层皱纹。往头上看,它的双眼泛着绿光,大嘴稍张,露出几颗锋利的牙齿,凝视着天空中的皎月;体形稍小的那只老虎稍侧着身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双耳挺立,后肢肌肉明显紧绷,尾巴中部向下,尾巴尖儿却高高翘起。
已赂咚剩青翠的松柏坚韧地探出崖缝;皎月凄寒,映照着鲜艳的花朵……
我不知道刘怀山先生作画时的想法,但我颇有感触:一山不容二虎,但真正的较量不是望月长啸、卖弄勇武,而是隐藏实力、静待时机
流连在这幅画前,忍不住与身边的同伴交流几句,我的兴致越来越浓。紧接着闯入眼帘的是《秋溪虎啸图》,这幅画的背景是气势磅礴的断崖瀑布,线条一气呵成,瀑布水流湍急,被几块巨石一分为二。一头体形巨大的猛虎潜伏在秋叶中,橙黑相间的条纹在火红的秋叶间若隐若现,锋利的虎爪寒光闪闪。最精妙的莫过于它的双眼,仿佛散发出淡淡的绿光,正锁定猎物……
浏览了一上午,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才有同伴提到关山月老先生的作品都在美术馆二楼,我心想:原来错过了。
虽然错过,却不是完全的遗憾,一切随缘,原来也很好。现在回想起那次错过,也是另一种得到,因为它让我遇见了不一样的精彩……
教师点评
两幅“虎啸图”深深打动了小作者,让她沉迷其中,以至于“忘记”了要看关山月老先生作品的初衷。有时,生命的精彩就在于偶然出现的“意外”中。懂得随时随地投入、欣赏,不执意完成某项“任务”,这是本文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古焕英)
享受快乐 郑晓微
初夏的教室里,没开风扇,十分闷热,但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忙碌……
为了筹备第二天的招生工作,大部分男生和少数女生留下来进行大扫除。
首先要擦拭天花板上吊着的几台电扇。男生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只见李其蔚先踩着椅子,然后踏上桌子,可还是够不着电扇。不过身高不够脚尖凑,他努力踮着脚尖,才刚刚够着电扇,宽厚的手掌在扇叶边胡乱拧了半天,风扇盖还没拆下来,脚下的桌子却不老实了,居然剧烈晃动起来,吓得我赶忙冲过去和站在一旁的叶伟乐扶稳桌子。过了一会儿,叶伟乐不耐烦了,他拍了拍李其蔚的裤腿,示意他下来。李其蔚已累得够呛,不停抱怨着,小心翼翼地踩着凳子跳下来。他刚下来,叶伟乐便抬起大长腿,一只脚直接踩在桌面上,轻松一跃,便稳稳当当地站在桌子上,马上开始拆除风扇盖。我站在下面一边扶着桌子一边惊叹,灰尘纷纷扬扬地落在我的头上……
看着他们越干越顺利,我就走开了,以免妨碍他们干活儿。我刚走到前门,便发现詹岳睿孤身一人与电扇“做斗争”,只见他用几根手指小心翼翼地捏着抹布,使劲儿擦着扇叶的一圈污渍。污渍很顽固,牢牢地粘在叶片上,颇有誓死不从的“豪气”。忙活半天毫无效果,詹岳睿气得龇牙咧嘴,却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我不能站在一旁看热闹,在教室和厕所之间跑来跑去为擦风扇的同学洗抹布,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浑身黏糊糊的,难受极了,更不用说在教室里挥汗如雨的同学们了。
我灵机一动,忙抓起教室后面的塑料桶直奔厕所去接水,再放回教室里供大家洗抹布,后来索性站在门旁边专门洗送过来的脏抹布。我们自动分成几个小组密切合作,大家的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却笑容满面,耳边笑声朗朗……
那天我们干到很晚。走在回家的路上,身体很疲惫,我却很开心。大家齐心协力做卫生,就像家庭里的年前大扫除,忙碌而温馨。
我享受着迎面吹来的清风,阵阵凉风好似吹进燥热的毛孔,倍感惬意。我享受这种齐心协力劳作后的疲累,享受汗水过后舒爽的清风……
我想,你们也一样吧,一样享受这份劳动的快乐。
教师点评
本文描写了一次班级大扫除,场面描写真实自然,表现了同学之间家人般的和睦又温馨的情谊,文字生动感人。劳动中的同学们合作默契,虽没有鼓舞人心的激情话语,却如涓涓流水般温和,如暖暖阳光般和煦,叙述平静而愉快。
(古焕英)
野老话家常――读季羡林《我的童年》随感 郑晓微
“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我想大概就是语言朴实情感浓醇,就像乡村田野中的老人唠叨家中琐事的意思吧。这句话不仅是学者钟敬文对季羡林老先生的评价,更是每位读者的读后感受吧。至少我是如此。
季羡林老先生笔下叙写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只有平实的灰黄,正如他的字里行间,没有艳丽多彩的修饰,甚至稍微花哨的辞藻也没有。这让我想起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全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与夸张等修辞手法,甚至让我感觉,每一句作者都恨不得再修饰得华丽些。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是否平淡如水?的确,可我更觉得,他的散文是那种百读不厌、每读必有感触的类型,完全是“语朴之至”。
《我的童年》全文很长,文章大致分为五大部分,语言朴素却不是记流水账,也没有深深隐藏情感,而是毫无悬念地开诚布公。比如文章里说:“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吃苦咸菜。”以一个孩童天真又真挚的想法,表达了对故乡对亲人浓厚的思念之情,不愧“情醇”。
“语朴情醇”的作家自然不少,但我认为,真正能做到如同“野老话家常”的,恐怕只有季羡林老先生。就《我的童年》来说,真如同跟友人回忆童年往事一样,更恰当地说,是写自己回忆童年的日记。他如同唠家常一般自然平淡,娓娓道来,给我一种舒畅贴心之感,让我深深感到,他的文章不为吸引多少读者,只为取悦自己。这才是写作的真谛,能做到这点的人有多少?季羡林老先生就是这样“野老话家常”,平淡自然,真好!
学者钟敬文说:“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正行。”
我说:“繁花粉饰亦美却不耐,平凡盛花绝美香溢浓。”
教师点评
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语言朴实而隽永,叙事平实而富有内涵,而作者小小年纪竟能品出其中滋味,不能不说是有天赋的。她在叙写自身感受时还懂得运用对比写法,说明书读得不少,并且还有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古焕英)
我看郑晓微
印象最深的是,报到那天,老师问:“上小学时谁当过班长?”晓微悄悄跟我说:“我从幼儿园开始就当班长,一直到现在当了九年了。当班长太累了,我才不举手呢。”
最K她未能如愿。我打趣她说:“晓微太威武了,浑身散发着一种霸气,就算不举手,老师也会把你挖掘出来。”
当班长自然不能只靠霸气,晓微的管理才能总是在不经意处熠熠发光。语文早读课,她站在讲台上带领大家认真朗读;午休时,她坐在后面用严肃又掷地有声的语气警告吵闹调皮的同学……
晓微并不总是这样严肃,她很爱笑,笑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她捂着嘴乐不可支的样子在我眼里便是一种可爱与率真。
――同学 戎雨菡
怎么说呢,晓微这个人啊,就是一板一眼、认认真真的,无论干什么事,做什么作业都特别用心,特招老师喜欢;上课时,最迅速地响应老师提问,发言最积极,这种学习态度是我们1班同学的骄傲。
从初一开始,我们就彼此相伴,一起憧憬未来,一起欢笑,一起迷茫,一起加油,两年时间悄悄过去了。一路走来,有生日时的祝福,有考试时的鼓励,还有跑800米后的拥抱,只想简简单单说一句话:晓微,有你真好!
――同学 黄丽莎
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你是我见过的最认真努力的女孩。我从未见过你迟到或违反校规;你的作业总是干净整洁,字迹端正秀美;遇到问题你不逃避,而是想方设法解决;无论课上课后,总能看见你认真学习的身影,或是拼命奔跑的背影……你认真得纯粹,像泉水;你认真得令人敬佩,像流向远方的江河。阳光下的你蓬勃向上,如同你的文字,散发着平实又独特的味道。
你的成绩是你应得的,你是我们的骄傲。
汗水浸湿你的衣襟,困难搅乱你的思绪,你仍勇往直前,不退缩、不停滞,仿佛前方就是你的未来,那里黎明熹微,初升的太阳冲破云层,照亮你蔚蓝的天空。愿你像飞鸟一样翱翔,永远认真、纯粹,微笑面对未来。
――同学 薛雅仪
午休的铃声准时响起。“好了啊,打铃了,都坐到自己座位上,不要再说话了。”一阵中气十足又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传来,先前的吵闹声戛然而止。循声望去,你正坐在座位上提醒大家。
教室里安静极了。可20分钟后,有些同学耐不住性子,偷偷摸摸讲起话来,而且声音越来越大,影响了正在专心写作业的同学。你抬起头,竖起耳朵,捕捉着声音的方向,对正在讲话的同学们大喊:“不要讲话!”你的眼神像一把利刃,吓得他们赶紧闭了嘴。
可5分钟不到,说话声又响起来,连教室外面的保安叔叔都拍着门喊:“太吵了,安静点儿!”可很快又是老样子。你扯着嗓子一个个点名,吼了无数次“安静”,还拍了几下桌子,但班里并没有安静多少。
你无奈地趴在书桌上,又缓缓站起身,轻轻在我耳边说:“梦琪,你陪我去一趟洗手间吧。”在走廊里,你无力地哽咽:“梦琪,我真的管不动了。”
走进洗手间,你静静地站在洗手盆旁,低下了头,双臂直直地撑在台面上,我看不见你的表情。你缓缓抬起头,看着镜中的自己。我发现镜中的你两眼通红,泪痕清晰可见。你面带悲伤地看着我,带着哭腔说:“我越来越管不住班级了,一天比一天吵闹,我真的很累,怎么办啊,梦琪……”褪去坚强外壳的你与教室里的你判若两人,可一回到班里,你仍面带微笑。
后来,你跟我说,班长这个职务你做不下去了,交给别人了,你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我想,你也许不是管理能力最强的那个,但一定是最有责任心的那个。
――同学 王梦琪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晓微清纯有活力,又成熟稳重,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清晨,我刚进办公室,就听到隔壁教室传来晓微清脆悦耳的领读声:“《望江南》温庭筠,起!”同学们也跟着她大声朗读起来。听说她从幼儿园起就当班长,班级事务管理得特好,我问她当班长怕不怕得罪人?她爽朗地笑着说:“习惯了。再说,班长不就该多管闲事吗?”
晓微也爱读书,我布置了读书任务,一学期过后,好家伙,晓微积累了厚厚一大本读书笔记,自己还起了名字《墨迹生香》。“卷首语”里的一句“去吧,拿上一本书,细细品味,去感受文字的魅力,这是墨迹的芬芳”,令我印象深刻,端正秀气的正楷字让人赏心悦目。读书笔记里都是她对阅读的独特理解,有对水浒英雄、花果山美猴王的赞叹;有对培根、罗曼・罗兰、三毛等名家作品的感悟;有对《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的追逐;也有对徐福贵、骆驼祥子的叹息。
通过大量阅读,她写出了不少佳作,《追思滕子京》《顾乡》《石缝问的生命》《曾经错过的》《阳光的真谛》《赢得芬芳》无不渗透着她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
师生相遇是缘,朋友相待是福。桃李不言,静待花开,遇到晓微那样的孩子,我很欣慰。抚摸着厚厚的《墨迹生香》,真是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
――语文教师 古焕英
郑晓微于2016年在寻找“最美南粤少年”活动中荣获广东省“自强好少年”称号,罗湖区仅晓微一位中学生入选。
她不仅是我们班的班长、语文课代表、学校摄影社社团副社长,还曾荣获翠园管理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上小学时总是年级第一的她,进入中学后名次波动较大,她也迷茫过,但并没有放弃,而是认真听好每堂课,做好每次作业,踏踏实实,每天进步一点点,终于重回前列。同时,她对班级工作也毫不懈怠,每天早上组织同学早读,中午组织同学们午休;同学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都会找她倾诉,有不懂的问题,也会找她咨询。我们班的同W亲切地称她为“一班妈妈”。
正如她自己说的:“也许有人说,没有遭受过大的挫折和打击,怎能体现自强?可我认为,挫折不是检验自强与否的唯一标准,反而是在优越的条件下,养成独立、自主、健全的人格,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领导力,更可 ”晓微就是这样一个自强自立的阳光少年!
一、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此基础上。所谓“文中的信息”包括:传主的典型事例、能表达传主或作者写作观点的语句等。这些信息都掺杂在文本的文字信息之中,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迅速地淘汰无效信息,准确地把有效的信息提取出来,此即“筛选”。筛选出来的信息往往是零乱的,甚至是零碎的,需要我们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完整化、条理化,这就是“整合”。
如:从文中看,作者写了季羡林先生的哪些事?
参考答案:⑴直到晚年依然每天坚持写作。⑵和猫亲密相处。⑶关注荷的成活。⑷对母亲很愧疚。
命题意图:考查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找准答案区域,确定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文章2、3两段写了季羡林先生晚年依然坚持写作的事,4、5两段写了他养猫的事,突出他的善良和内心的孤寂,第6段写种荷,第7段写他和母亲的深厚感情。
二、把握文章结构
对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分析梳理,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能力之一。把握文章结构是对传记内容整体感知的一个步骤,准确梳理出文章结构,作者行文的思路一目了然,从而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首先从形式方面分析。重视文眼或具有前后衔接、关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词句,如抓中心句,这类句子在全文起着或领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段落间开头、结尾的界限。
其次从内容分析。人物传记着重围绕典型事例、人物特征等刻画人物,通过研读、鉴赏这些情节,可以分析出作者选材、组材的思路: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地点的转换,或按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如:请赏析这篇文章结构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⑴运用倒叙的结构方式,突出了“我”得知季羡林先生病逝时心情的悲痛。⑵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文章开头写季羡林先生逝世,最后以“季老啊,愿您一路走好,愿您不再孤独”结尾,前后呼应。⑶文章开头写季羡林先生“如一池荷花样自然恬静”,中间又写季羡林先生种荷,最后又写“那池荷花还开着”,但先生已远去,“荷”成为组织文章的线索。
命题意图: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分析文章结构要从结构方式、铺垫照应、线索的安排等方面思考。
三、鉴赏写作技巧
传记的写作技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体现:
材料:传记是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写成的。传记作者要通过对材料的深加工来透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并有力地表现出来。在阅读时,要思考选材是否能突出人物性格,是否与主题密切相关,是否对表现中心有用。
人物描写方法: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事件: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如:作者在选材时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独辟蹊径,主要写了季羡林先生平凡的生活以及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写了他未泯的童心和内心的孤独,读来感人至深。
命题意图:考查文章的选材特点。
解题思路: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学界泰斗,一般人写缅怀他的文章时或许会从他卓越的学术成就入手,而这篇文章却写了他作为平凡人的一面,由此可看出作者的选材特点。
如:文章特地写到季羡林先生的一只养了16年的猫,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以小见大,突出季羡林先生心地善良的性格特征,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季羡林先生晚年的孤独。
命题意图:考查作者的选材意图。
解题思路:从文章中看,季羡林先生和这只养了16年的猫感情深厚,这只猫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他买小炸鱼给它吃,帮助它吃小炸鱼,它跑后,他为这只猫哭了好长时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从小事入手,突出季羡林先生的性格,也让读者隐约看见了他晚年的孤独生活。
四、探讨写作意图
在确定写传主时,要考虑:对他是否有强烈的感情;是否有值得写的地方;材料是否比较容易收集到。这就要求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作全面的考察、分析与评价,做到爱憎分明,评价中肯,褒贬得当。
如: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以“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为题。
参考答案:⑴荷是季羡林先生亲手所种,如今荷花开得最浓艳,但先生却永远离开了,以“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为题寄托了作者对季老的缅怀和哀思。⑵荷是高洁、正直的象征,以“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为题表达了作者对季老淡泊名利的情操的赞美。
命题意图: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题思路:文章写了季羡林先生种荷的经历,而且在文章中还写到“现在,那池荷花还开着……不会再等到季老的身影了”,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作者以“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为题所寄托的哀思;同时,荷花历来是高洁、淡泊的象征,文中写到“像他这样一个将一切都看得很淡的大师,心中早已不在意任何事情了,如一池荷花样自然恬静”,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季羡林先生的赞美之情。
附原文
那一池按季开花的荷
王剑冰
今天知道了季羡林逝世的消息,是从一个朋友发给我的信息知道的。而此前一直没有他身体不好的消息,还准备着天凉快的时候去北京看他。我们都坚定地相信,季老是能够活到100岁的。像他这样一个将一切都看得很淡的大师,心中早已不在意任何事情了,如一池荷花样自然恬静。但如今……
……
季老住进北京301医院以后,生活写作都显得有规律起来,一切按照医院的规定执行。那次去301医院看他,房门打开,季老正在休息,护士说他刚刚放下笔躺下。季老脸朝着里墙,弯曲着身子,显得瘦多了。季老的病房里很简单,除了一些书籍纸笔,就是医院的东西了。回来之后,我的脑子里总是浮起病房里的情景,季老此后要一直与医院为伴了。
这让人想到季老的那只长着一身长毛的大强盗,那是季老最亲密的伙伴。季老一直很喜欢猫,他曾养过好多只猫,其中就有养了16年的虎子。16年的猫可谓是老得不能再老的猫了,可季老始终没有嫌弃过它的老。虎子最后的两颗门牙也只剩下了一颗,不好吃东西了,季老看着心疼,就蹒跚去了海淀那一带,买了虎子最爱吃的小炸鱼,虎子自然感激地理解着主人的心,它叼起来吃的时候,却不好嚼碎下咽。季老看着难受啊,就拿着帮助虎子。虎子喵喵叫着,眼里流下了泪水。后来虎子趁季老不注意时跑走了,跑到主人看不到的地方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季老为一只猫哭了,一个历经了无数苦难的老人,为这只猫哭了好长时间。
季老有时也会想起大强盗来,大强盗是季老对大白猫的昵称,说这只猫吃东西有些迫不及待。这只猫曾经每天伴随季老左右,要么随季老去门外看一池荷花,要么在季老看书写作时爬到季老腿上,有时还会上到桌子上,季老从不对它发急。我总觉得季老情感的依托实在是少,老伴不在了,孩子也不在身边,季老晚年有时像孩子似的可爱,也可怜。
季老门前不远处有个池塘,季老整天面对着空空的一池子水。一天,季老撒进去几颗莲子。季老想,能成活固然好,不成活也无关紧要。可撒进去的毕竟是荷花的种子啊,季老还是有了心思,经常冲着一池水发呆。一年的光景过去了,又一年的光景过去了,季老心里都要长芽了,却连荷的影子也没见着。等到第三年的时候,池塘里突然冒出了一些嫩绿,而后这里那里的水里都钻出了嫩嫩的绿芽,季老兴奋得简直要跳起来。我们的大师,其实就是一个老小孩,他未泯的童心使他仍然对一切都充满了关爱和好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的感情世界。那次北京电视台请季老录一个公益广告。季老刚说到“从1942年开始,我就再没有见到母亲”,眼泪就下来了,季老摆摆手不让继续,而后止不住的眼泪一直往下流,这是一个大师吗?这分明是一个想起母亲的孩子。季老是6岁离开母亲去济南上学的,大字不识的母亲知道读书的好,想把儿子培养好,但是季老一上学就再没有了回家看母亲的时间,除了祖父去世和父亲去世回去过,此后8年都再也没有回过家。季老后来同时被北大和清华录取,想着能出去深造,季老选择了清华,也就在这时,母亲去世了。“我后悔,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离开母亲。母亲穷,没有文化,可那也是我的母亲。”这是季老的哭诉。
我曾经同季老有过多次通信,都由于自己的疏忽而没有刻意保存,现在季老不在了,我需要细心地找一找了。我今天翻出了季老送给我的他以前的照片,感到有一股热流喷涌而出。
现在,那池荷花还开着,夏天应该是开得最浓艳的季节,那被称为季荷的荷花,不会再等到季老的身影了。
想起季老的话:“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
在其生前,无数
据北大治丧委员会不完全统计,从7月12日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为季羡林先生设立的灵堂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来,每日前来悼念的人都在3000人以上。人们面色凝重,胸前别上一朵小白花,向灵堂正中季羡林先生的遗像深深鞠躬,有的女孩子则眼含泪花走出灵堂。
季羡林先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清苦一生;高龄时却无亲人在身边的寂寞一生;毕生研究的学术部分后继无人,及去世后悬而未决的遗产纠纷,无不让人唏嘘不已。
这个以98岁高龄离去的老人,给他身后这个喧嚣的世界留下了众多的命题。在其生前,无数
季羡林的最后十年
7月15日,季羡林独子季承在电话里对本刊记者说:“等季羡林的事过去后,我们再谈。”
他始终没有称呼过季羡林一声父亲。
去年秋天,季承回到季羡林的身边,此前,他们已有13年不曾相见。与此同步的,是一场“字画失窃”风波。
这场风波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把北京大学推到了漩涡的中心。“软禁”季羡林甚至“盗卖藏画”等种种说法出台,矛头直指北大。经过若干媒体的渲染,再加上有新华社记者唐师曾佐证,一时之间,群情激愤。如果说此前季羡林带给北大的都是光环的话,那“藏画流失”风波则让北大陷入了不道德的诸多质疑中。
但随后《南风窗》记者的调查认为,是有人经过精心设计来到这位学术名宿面前,利用他因年老体衰而有视听等多重功能障碍的困境,假他之手一连炮制出“北大软禁”、“字画失窃”等数起闹剧。
7月13日,北大百年讲堂季羡林灵堂前,一位北大老师肯定了这个说法。他同时指出,跟随闹剧一同出场的“总导演”和推波助澜的人,都是季羡林身边的亲人和弟子。
北大始终不肯正面回应季羡林藏画流失风波中的诸多疑点。北大的工作人员则称,这是因为该事件过于复杂,其中牵涉到季羡林先生复杂的家务事,因此不便向外人说。而媒体则根据自己的采访指出,所谓的“家务事”即季承在13年后回归父亲身边的同时,掀起了一场关于追讨季羡林遗产的“战事”。
自2002年10月份起,季羡林因为身体状况不好住进了301医院的高等病房,这一年,季羡林已经91岁高龄。常年陪伴在他身边的,是跟随了他几十年的秘书李玉洁,一个姓方的保姆,还有他的学生们。2006年,李玉洁突发脑溢血生病,季羡林开始由杨锐照顾。杨锐后来因此卷进“藏画流失”风波,备受质疑。
季羡林的最后十年,既是他社会名望不断攀升的十年,也是最孤独的十年。
有记录显示,1995年是季羡林孤独生活的开始,这一年儿子季承与其决裂,此后13年不相见。作为一位高龄老人,他的婶母、女儿女婿、夫人一个个故去。唯一的独子也因各种“不便说”的缘由离开他身边。“他开始沉默,话越来越少”,了解季羡林的李玉洁说,每个人都知道,老人心里是有痛楚的,但他从来不说,他只是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其实就是个闷葫芦。”北大东语系教授高鸿是1995―1998年跟随季羡林学习梵语的博士。季羡林住进医院前,他一直跟随在老人身边。高鸿告诉本刊记者,季羡林虽然以高龄在学术界闻名,但他却并非性格开朗之人,“他什么事都喜欢放在心里,也不找人说。”
晚年的孤独使季羡林提笔写下了大量的文字,几百万字就是在这种悲伤中完成的。“他把他所有的心思都写进了文字里,我们每年读他写的那些文章,都能深刻领悟到老人心境的变化。”高鸿说,这是季羡林抒怀的一种方式。季羡林也在此前接受香港媒体采访的时候说:“我每天都要写,一天不写东西的话就像犯了罪一样。”
也有人顾虑着老人的孤寂。跟随他多年的李玉洁为季羡林安排过很多的活动。“季先生晚年参加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她揽来的,也是想让老人感觉热闹一些。”高鸿说,而季羡林本人又是一个不善于拒绝的老好人。后来社会对他的一些微词也大多因此而起。
亲情背后的抢夺
1911年出生于山东清平县康庄镇官庄一个贫穷农民家庭的季羡林,在很多文章里都提到了他的故乡。有着浓重故土情结的季羡林在晚�
晚年季羡林作《我的童年》里写到,呆在母亲身边的时候是最快乐的时候。而因为家境贫寒,季羡林过继到身在济南的叔叔家,此后便离开了故乡。季羡林在他的文章里写道:“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
对家庭有着深深依恋的季羡林大概连自己都想不到,他的晚年也如同他的母亲一样,要忍受至亲不在身边的痛苦。
季羡林与儿子季承的隔膜一直存在。1929年,季羡林应媒妁之言迎娶了彭德华,于1935年在山东生下季承之后,随后即抛妻别子、远赴德国。直到1946年,季羡林方始回国,执教于北京大学,但并没有迅速回家探望。上世纪60年代,季羡林才将一家人正式接到北京。幼年的分离使季承对父亲有一种陌生感,后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承认,即使他后来回到季羡林身边,也只是“表面上很好”,的确存在“不和谐”的地方。
季羡林与季承的父子关系之僵是圈内人所共知的。当季承因季羡林与北大交恶的时候,北大则表示,因为不方便参与季羡林的家事而采取回避态度。
高鸿透露,自1995年之后,季羡林身边的亲人越来越少,而与儿子季承的矛盾则成了让老 他公开对学生们说,自己的东西一点也不想留给季承。2001年,季羡林与北大签署捐赠协议,把所藏图书、字画、文稿等全部捐赠给北大图书馆,建立季羡林工作室。
但就在2008年,借“藏画流失”风波回到季羡林身边的季承,很快就持据称是父亲出具的纸条向北大提起了财产诉求,其中包括季羡林在2001年通过正式协议捐赠给北大的那一批藏品,据了解,对于这些捐赠,季承从来持反对意见。2006年,季承曾致信北大,表示季羡林的一切捐赠都是不合法的,他无权捐赠,“按照法律,我们家的东西就应该是我的,不存在争夺一说。”面对重新找上门来的季承,北大公开表态,这些公益性捐赠都是季老早年和北大签署过协议,而且季羡林本人并没有向北大表示过有反悔捐赠协议的意向。同时,这笔捐赠不是一般性赠予,是严肃的公益性捐赠,具有特殊的法律效应,不能因为反悔而作废。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北大的合法权利也依法受到保护。
如今,季老故去,没有留下任何遗嘱,更让其身后的遗产归属成为一个疑点。但季承声称自己已经拿到季羡林亲笔所写的“全权委托儿子季承处理一切事务”的纸条。
家财的归属还只是抢夺季羡林遗产的一小部分,更大一部分的争夺来自学术界。
北大“遗产”
北京大学是一个古老却又永远年轻的学府。 晚年的季羡林在北大接受香港某电台采访的时候,反复提到在这里工作“没感觉自己是老人了”。
被称为“一院”的北大东方文学研究中心里,有季羡林曾执掌的东语系。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模式,推开院门,幽深的古意扑面而来。院子里两棵银杏树浓重的树荫遮住了夏日的炙阳。根据文献资料记载,1946年季羡林经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推荐到北大任教。季羡林因此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
中国系统培养梵文巴利文人才的单位,只有北京大学。目前中国的梵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从20多岁到60多岁不同年龄级别的基本不间断的工作梯队,在梵文语言和文字研究、梵语文学理论研究、古典文献翻译、印度古代哲学和医学研究、贝叶经释读和研究、梵文铭文释读和研究、梵汉佛典对勘等方面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不断有论文和书籍面世。
梵学研究领域颇有生气,人才济济且后继有人,是季羡林留给北大的有形“遗产”之一。
没有人怀疑过季羡林与北大不可分割的关系。季承后来情绪复杂地说季羡林,“他是公家的人,他是北大的人”。而对于北大而言,拥有季羡林意味着拥有很多,即使失去季羡林他们依然拥有很多,季羡林已经成了光耀北大门楣上的一颗星星。
晚年季羡林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他在《病榻杂记》中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98岁的高龄,50多年的从教生涯,桃李满天下、弟子三千都不足以囊括季羡林的门徒。他留给弟子们的除了1200万字的著作,还有作为“北大一盏灯”的永不熄灭的精神之火。
唐师曾在他怀念季羡林的一篇文章里回忆了一件小事: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个研讨会上,一个社科院的先生站起来发言,说我是研究员,是高级知识分子⋯⋯轮到一个穿蓝中山装的老者站起来时,他谦逊地说,“我是北大的教员,我叫季羡林”⋯⋯偌大的会场顿时哑然。
季羡林曾经对他的弟子们说,要耐得住寂寞。耐不住者,其学必流于肤浅。致力于梵文与巴利文等冷门学术研究的季羡林,尽管其学术成就在国际社会都享有盛誉,但他仍然声称自己只是“做了一点事情”。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季羡林在学术外的光环或阴影,他所代表的那个学术时代毫无争议地已�
在很多北大人的记忆里,季羡林只是那个穿蓝中山装,别英雄钢笔,白天出门上班,晚上推自行车进楼的慈祥老人。
季羡林的弟子葛维均说:“我所期望的,只是我们这个世界也能宽厚待他,像他对待所有到过他面前的人一样。”他以自己勤于治学和谦逊求真的品格影响了无数的人,却也无法逃离“寿则多辱”的魔咒。
7月15日,北大朗润园13公寓,一位来自四川大学的年轻学生默默站在门前,凝望那扇已经陈旧发黑的窗户,窗后空空如也。公寓前的池塘里,季羡林亲手种下的荷花还在盛开。
【年谱】
1911/8/6 季羡林出生在山东省清平县康庄镇官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1917 到济南读私塾。
1929 与彭德华结婚。
1930 同时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 有了女儿婉如,1935年有了儿子延宗。
1934 到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
1935 到达柏林。10月31日,被分派到哥廷根大学。
1941 1941年,以论文加口试四个“优”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
1946 回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1952 与北大的陈岱孙、翦伯赞、冯友兰、王力等28名教授,被评为一级教授。
1956 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1973 翻译《罗摩衍那》。
1978 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
1981 开始写作文化交流史著作《糖史》。于1998年完成。
1998 出版了《牛棚杂忆》,对历史进行反思。
2007 出版《病榻杂记》,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的称号。
【 名家简介 】
季羡林,语言学家、比较文化学家、佛学家、翻译家、散文家,中科院院士。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县。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至194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至今,为终身教授。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曾任北大东语系系主任长达40年,为我国亚非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和科研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的东方学、敦煌学、比较文学、佛教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贡献卓越。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全民族人文精神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季羡林创建了东方语文系,开拓了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是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季羡林不仅学贯中西,融会古今,而且在道德品格上同样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爱和恕道,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坚毅的气节和情操,以及西方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观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传统都凝聚融化在季老身上。所以,他能够做大学问,成大事业,有大贡献,他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和榜样。
除了学术研究,季羡林还是国内外公认的散文大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不久前,季羡林当选CCTV“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
【 思想和艺术 】
季羡林的散文有着完美的意境,精巧的结构,纯朴恬淡、极富音乐性的语言。他自己曾说:“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所谓“似散”就是“状身边琐事而不觉其轻”。季羡林所说的不散、严谨之类,表现在他自己的散文创作中,就是用超卓的汉语文条件一丝不苟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传达给他所热爱的读者。超卓的汉语文条件是指他散文中对汉语的运用水平,一丝不苟是说他散文结构的严谨,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则是在严谨与规范之外的独特性。
季羡林的散文有着浓厚的底蕴。“真”与“朴”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也是其散文的独特风格。正如季先生所追求的那样:“淳朴恬淡,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含,形式似散,经营惨淡,有节奏性,有韵律感,似谱乐曲,往复回还……”“真”即其散文是他心灵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映照出近九十年坎坷、曲折、追求、奋斗的人生历程。“实”即他的散文朴实无华、小中见大,如同他一生经常穿在身上的蓝色中山装一样,形成了其散文的独特风格。
【 重要作品 】
主要著述有《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译释》《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大唐西域记〉校注》等,并翻译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已出版《季羡林文集》24卷。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是他学术研究之余的一种“余兴”。他从高中开始创作散文,几十年笔耕不辍,至今已出版散文集20余部。著名散文集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季羡林散文属“学者散文”一派,集史、识、才、情于一体,是当代“老生派”散文的代表之一。
【 经典重读 】
黄昏
季羡林
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年滚着年,月滚着月,他们活下去。有数不清的天,也就有数不清的黄昏。我要问:有几个人觉到过黄昏的存在呢?
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常常待在天井里等候黄昏的来临。我这样说,并不是想表明我比别人强。意思很简单,就是:别人不去,也或者是不愿意去这样做。我(自然也还有别人)适逢其会地常常这样做而已。常常在夏天里,我坐在很矮的小凳上,看墙角里渐渐暗了起来,四周的白墙上也布上了一层淡淡的黑影。在幽暗里,夜来香的花香一阵阵地沁入我的心里。天空里飞着蝙蝠。檐角上的蜘蛛网,映着灰白的天空,在朦胧里,还可以数出网上的线条和粘在上面的蚊子和苍蝇的尸体。在不经意的时候蓦地再一抬头,暗灰的天空里已经嵌上闪着眼的小星了。在冬天,天井里满铺着白雪。我蜷伏在屋里。当我看到白的窗纸渐渐灰了起来,炉子里在白天看不出颜色来的火焰渐渐红起来、亮起来的时候,我也会知道:这是黄昏了。我从风门的缝里望出去:灰白的天空,灰白的盖着雪的屋顶。半弯惨淡的凉月印在天上,虽然有点儿凄凉,但仍然掩不了黄昏的美丽。这时,连常常坐在天井里等着它来临的人也不得不蜷伏在屋里。只剩了灰蒙的雪色伴了它在冷清的门外,这幻变的朦胧的世界造给谁看呢?黄昏不觉得寂寞吗?
但是寂寞也延长不了多久。黄昏仍然要走的。李商隐的诗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不正慨叹黄昏的不能久留吗?它也真的不能久留,一瞬间,这黄昏,像一个轻梦,只在人们心上一掠,留下黑暗的夜,带着它的寂寞走了。
走了,真的走了。现在再让我问:黄昏走到哪里去了呢?这我不比知道它从哪里来更清楚。我也不能抓住黄昏的尾巴,问它到底。但是,推想起来,从北方来的应该到南方去的吧。谁说不是到南方去的呢?我看到它怎样走的了――漫过了南墙,漫过了南边那座小山、那片树林,漫过了美丽的南国,一直到辽阔的非洲。非洲有耸峭的峻岭,岭上有深邃的永古苍暗的大森林。再想下去,森林里有老虎――老虎?黄昏来了,在白天里只呈露着淡绿的暗光的眼睛该亮起来了吧。像不像两盏灯呢?森林里还该有莽苍葳蕤的野草,比人高。草里有狮子,有大蚊子,有大蜘蛛,也该有蝙蝠,比平常的蝙蝠大。夕阳的余晖从树叶的稀薄处,透过了架在树枝上的蜘蛛网,漏了进来,一条条灿烂的金光,照耀得全林子里都发着棕红色,合了草底下毒蛇吐出来的毒气,幻成五色绚烂的彩雾。也该有萤火虫吧。现在一闪一闪地亮起来了。也该有花;但似乎不应该是夜来香或晚香玉。是什么呢?是一切毒艳的恶之花。在毒气里,不正应该产生恶之花吗?这花的香慢慢融入棕红色的空气里,融入绚烂的彩雾里。搅乱成一团,滚成一团暖烘烘的热气。然而,不久这热气就给微明的夜色消融了。只剩一闪一闪的萤火虫,现在渐渐地更亮了。老虎的眼睛更像两盏灯了,在静默里瞅着暗灰的天空里才露面的星星。
然而,在这里,黄昏仍然要走的。再走到哪里去呢?这却真的没人知道了。随了淡白的疏稀的冷月的清光爬上暗沉沉的天空里去吗?随了眨着眼的小星爬上天河吗?压在蝙蝠的翅膀上钻进了屋檐吗?随了西天的晕红消融在远山的后面吗?这又有谁能明白地知道呢?我们知道的,只是:它走了,带了它的寂寞和美丽走了,像一丝微,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走了,现在,现在我再有什么可问呢?等候明天吗?明天来了,又明天,又明天,当人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又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又渴望着梦的来临,把门关上了。关在门外的仍然是黄昏,当他们再伸出头来找的时候,黄昏早已走了。从北冰洋跑了来,一过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再到,再到哪里,谁知道呢?然而夜来了,漫长的漆黑的夜,闪着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动着暗香的夜……只是夜,长长的夜,夜永远也不完,黄昏呢?――黄昏永远不存在人们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精选》,有删节)
[赏析]
季羡林在《漫谈散文》中说“综观古今中外各名家的散文或随笔,既不见‘散’,也不见‘随’。它们多半是结构谨严之作,决不是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的轻率产品。”这是季羡林在阅读、写作了几十年的散文之后对这一文体的理解,也是他创作散文的一个原则。
《黄昏》的语言质朴凝炼,意境优美朦胧,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文学风格与艺术特色。文章毫不隐晦、毫不修饰地以“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便有个黄昏”点明题眼。只要地球不停止转动,只要时间还在流逝,每一天都会有黄昏降临,然而“有几个人觉到过黄昏的存在呢”?于是作者简单明了地描绘了一幅黄昏图: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返回来的时候……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极平常的一些事,但作者却能紧紧抓住其特征,以朴实的语言描绘出来。这不能不归功于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是暂时的,作者将它比喻成“一个轻梦”,“只在人们心上一掠,留下黑暗的夜,带着寂寞走了”。作品的精华之处也就在此处。
通常关于黄昏的作品,都是以黄昏为象征意指人生,以悲哀的笔调将黄昏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继而感慨人生之将结束,抒发心中的惆怅与愁懑。
而作者却将笔端一转,转向了黄昏的来临与离去在何方这个似是荒谬的问题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脱俗的写法。黄昏来自哪里呢?作者以排比的修辞手法猜问黄昏从何而来。“来自北方”,因为黄昏正像北方一样“朦胧灰白”,黄昏从那蜕化出来,尔后扩散开去,漫过大平原,大草原,漫过大森林……一连串的排比,将黄昏的美都展示出来。作者尤其喜用复沓、排比的修辞,以及强调浓郁色块的运用在此表露无遗。
你会问,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书呢?这还得从我上一年级时说起。上学第一天,爸爸笑着对我说:“你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应该学会阅读。”刚开始,我还不怎么认字,只读一些带有注音的童话。虽然只是一则简单的故事,但是我的“魂”已经被这些故事勾走了。书中的人开心,我也跟着他高兴;书中的人悲伤,我也跟着他难过。就是这些故事,使我产生了写读书笔记的念头。最初,所谓的读书笔记其实就是五六个词语、两三个句子。但是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却给我今后的写作道路铺上了成功的垫脚石。
自从三年级起,我就对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罗兰小语》、《 繁星·春水》、《 白色的小贝壳》、《 我的童年》、《 谁动了我的奶酪》、《 欧也妮·葛朗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都是我爱看的书。巴扎克让我感受到了葛朗台老头的吝啬;季羡林爷爷让我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海伦·凯勒让我领悟到了生命的美丽……当然,像管家琪、杨红樱、曹文轩这些现代名家的著作,我也是爱不释手的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读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书很精彩,好词佳句当然就多。所以我写的读书笔记的内容就不仅仅是几个词句了,一下子就变得丰富起来。我又养成了摘抄背诵的习惯,这样我的知识就越来越多了。
记得有一次,我上完英语课回到家便想看书,可是眼看就到了晚饭时间,但是我并不饥饿,因为书籍是最好的精神食粮,正如高尔基所说:“书中自有面包在”。
书是一瓶调味粉,它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书是一把钥匙,它帮助你打开智慧的大门;书是一面帆板,它带你驶向知识的彼岸。阅读吧!
指导老师:汤书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