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莫乱给肠子“洗澡”
吃喝是节日不变的主题,但往往是饱了口福,累了胃肠。因此假期一过,不少人就开始了“清肠”计划。
近来医学研究表明,不提倡健康人清肠。清肠即要排便,但排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讲究“先来后到”,代谢早、积累时间长的垃圾会先排出体外。因此,只要每天能正常排便,就不存在垃圾在肠道内长时间停留的问题。同时,有害和有益细菌在肠道内和平共处,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若没有这些细菌,消化、分解就无法进。过度清肠,反而会打破平衡,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因此,无论是节食,喝水还是喝清肠类保健品,都不科学。
短时间内饮水过量,血浓度会不断稀释,全身细胞的氧交换也会受限,脑细胞一旦缺氧,大脑反应就会迟钝。此外,清肠类保健品往往是苦寒之物,长期食用会进一步刺激肠道,降低肠道蠕动功能,加剧便秘,引发口臭,导致贫血等。其实,要想给胃肠道减负,应该从调节生活习惯入手、多运动、饮食清淡。
吃出来的抑郁
抑郁是困扰现代人的一大心病。可是,有谁知道抑郁可能是自己吃出束的!近来研究发现,吃了过多的油I炸食物,可能是导致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班牙纳瓦拉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2万余名未曾患过抑郁症的志愿者进行了长达6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I现,吃含大量反式脂肪的油炸食品的人,患上抑郁症的比例比没有吃的人高出48%。摄入越多的反式脂肪,病症越严重。而且,抑郁症不但让人沮丧,还与许多慢性病相关,如风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和肥胖等。此外,研究还发现,食用橄榄油可降低患抑郁症的几率。
用药指南看药品说明书的7个要点
药品说明书是医生和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科学信息源。因此,学会看药品说明书对安全用药十分重要。
药品说明书包括:药品的成分、性状、适应症、药理、药效、不良反应、用法和用量等基本药品信息。
先看药名
药名通常可用商品名、通用名和化学名来表示。通用名和化学名是世界通用的,一般以英文和译文表示。商品名由生产药厂自取,故相同成分的药品可有多个商品名。购药时一定要认准通用名(或化学名),避免重复购药、重复服药:如果主药叠加,会导致主药过量而发生中毒反应。如抗感冒药大多含有划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醋氨酚),如双扑片、氨酚伪麻片、氯酚那敏片、氨酚双扑片、双扑伪麻片、氨咖愈敏片、酚咖片、黍诺片和美息伪麻片等均含有这一成分,如单纯只看商品名,就可能造成重复给药,给患者带来轻则经济损失,重则发生药物中毒等严重后果。
再看适应症
即药品的“作用与用途”。大多数药品都会根据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情况,将使用本品确有疗效的疾病列入适应症范围。患者自我药疗和医生用药一定要在规定的“适应症”范围内;并学会区分治疗、缓解疾病症状和辅助治疗这王者的区别和关系。特别是非处方药物,自我服药更要认准“适应症”,避免用错药。
寒冬时节当心冻出来的牙病
冬季之所以牙齿出问题的几率高,主要因为寒冷所致的免疫系统相对薄弱。再加上气候干燥,大量的病原体游离在空气中,容易诱发牙病。此外,接触到冷空气的牙齿,还容易引起牙周炎、牙龈出血等。如果再遇到冷l热交替,牙痛的发生率更会大大提高。
因此,冬李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避免冷热刺激,预防因干燥和细菌感染而诱发牙周炎,牙龈出血等病。②牙齿对温度比较敏感,通常低于10℃或高于50℃,牙体就会l有反应,能导致牙髓病变,所以最好用温热水漱口;从室外进屋.由于温度反差大,不要马上喝过烫过热的水,以免出现过敏症状。③科学选用牙膏。如交替使用含氟和1抗过敏的牙膏,能降低牙齿敏感的几率,还可以预防龋齿。
冬季老人要少喝茶
大多数老年人都喜欢喝茶,尤其入冬以后,许多老年人都茶不离手。但也有老人发现,喝热茶并不能越喝越暖,反而有时会手脚冰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美国健康保健协会的罗伯森教授研究发现,铁元素参与人体的体温调节,老年人在寒冷环境中调节体温或保持体温的能力,与每天从饮食中摄取的铁元素量密切相关。而茶属于碱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参与消耗体内铁元素,因此,大量喝茶会导致铁的流失,使人在冬季更容易受凉。
从中医角度来讲,不管是茉莉、菊花等花茶,还是龙井、碧螺春等绿茶都属寒凉,摄入人体后会带走体内的部分热量,从而导致体温下降,并使老人因受寒导致各种疾病的入侵。所以专家建议,老人冬季要少喝茶,如果一定要喝,可适当喝些红茶。红茶性温,可祛寒暖胃,并有助老人消化,在喝花茶、绿茶时,可以放几颗红枣,几片生姜,抵消寒性。此外,老年朋友可以适当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紫菜、豆制品和猪肝、瘦肉、蛋类等。
降压药和柚子是一对“冤家”
柚子味美爽口、提神开胃,不少人都爱吃。但专家提醒,高血压病患者服完降压药后不要马上吃柚子或饮用柚子汁,否则,会产生血压骤降等严重不良反应。
究其原因.由于袖子含有一种生物活性成分,此成分能与很多药物在肠道内结合,促使药物迅速进入血l液,使血液浓度迅速升高,这等于加大了药量,还会影响肝脏解毒,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此外,柚子本身也有降血脉的功效,如果与降压药同服,会使降压的效果增加几倍到几十倍,这就等于加大了药量,使血压骤降,引起头晕、恶心,因此二种东西同服会比较危险。
莫让小儿的扁桃体过早“下岗”
扁桃体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5岁以下的小儿切除扁桃体,要慎之又慎。只有两种情况下,才建议切除:一是有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二是扁桃体过度肥大。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有个标准:1年发作7次以上;连续2年每年发作5次以上;连续3年每年发作3次以上。由于扁桃体发炎很可能继发其他疾病,因此符合上述两种情况要手术切除。6岁以上的儿童,扁桃体的免疫功能会逐渐被其他器官所取代,如果每次感冒扁桃体都会发炎,继发心肌炎、肾炎等疾病的风险较大,或扁桃体发炎致呼吸道受阻情况较严重的,最好还是切除。
谨防冷风吹出颈椎病
天气一冷,除了特别容易感冒外,有些人背和脖子也开始疼痛。原来,冷风也会吹出颈椎病。
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可能因为姿势不当造成颈椎劳损。值得注意的是,颈椎病与受寒及潮湿等因素刺激有直接关系。冬日气温降低,很多颈椎病患者会病情加重,带出现颈部不适、肌肉酸痛,甚至头晕的现象。因此,冬天一定要做好颈部保暖,防止颈椎病的发生或加重。冬季为颈椎保暖。可以围上厚的长围巾,一方面避免颈部受寒,减少顼椎病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能去除颈部疲劳,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造成脑部血液循环减慢和头晕、头痛等症状。
吸烟导致中风提前10年发作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安德鲁·派普博士研究发现,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3倍.而且中风发作危险比非吸烟者早10年,科学家调查了950名中风患者.结果发现,其中吸烟患者700名,平均年龄只有58岁,不吸烟患者250名,半均年龄超过67岁以上。另外。吸烟者发生血管栓塞性中风危险增加2倍,血管破裂性中风增加14倍研究还发现,小中风吸烟患者发生中风的危险会增加10倍。这些患者如果继续吸烟,中风危险还会更大。研究人员表示,吸烟者戒烟之后一年半至两年,其中风危险可降低至非吸烟者中风发病率水平。
戒酒过猛可能导致心脏病
喝酒过度有害身体,戒酒过猛也同样会损害身体。德国医学专家最新研究显示,戒酒过猛有可能导致心脏病。
长期酗酒会造成心肌的直接损伤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紊乱,产生心率变慢、血压下降等。如果戒酒过猛,酒精对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就会突然停止、减弱或消失。此时,戒酒的人如同戒烟和戒毒的人一样都会面临“戒断综合征”,即自主神经系统需要重新调节平衡,被抑制的交感神经会突然活跃,造成心跳加快、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应激反应,严重者尤其是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会由于心脏疾病导致死亡。因此,不论是长期饮酒还是间断性饮洒的人都不要戒酒过猛,要逐渐减量、循序渐进。
维生素D的缺乏可以诱发糖尿病
维生素D缺乏可能引起缺钙,导致骨质疏松,这似乎已成为常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还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出现胰岛素抵抗、肥胖、患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之一。
维生素D的摄人多少与胰岛素敏感性,胰岛β细胞功能有密切关系。维生素D缺乏,β细胞就失去了工作动力,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同时,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长时间待在室内、不爱运动、晒太阳少有关。对女性来说,还可能与其正处绝经期或产后,出现内分泌紊乱有关。这样的人更容易肥胖,出现情绪不稳,易怒和烦躁等,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发病诱因。因此,人们不妨多晒太阳,改善饮食结构,吃虾皮、紫菜等含钙丰富的食物。这样,不但能补充维生素D和钙,还能预防糖尿病。
日常养生保健误区
年轻的女性白领如今成了“亚健康”的高危人群。她们常常会在网上或杂志上搜索时下最流行的养生之道,然后照单全收。那么你知道你有哪些日常养生保健误区吗?
误区一:饭后马上刷牙
错!口腔学专家最新研究认为,饭后立即刷牙有害牙齿健康。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层珐琅质,刚吃过饭,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会使珐琅质变松软。这个时候刷牙容易造成珐琅质的损害。时间一长,牙齿的珐琅质就逐渐减少,容易使人患上牙齿本质过敏症,吃东西时牙齿就会出现酸、痛的症状。因此,口腔学专家提醒,进食后最好用清水漱口,待1—2个小时后再刷牙。
误区二:洗肠、断食,排毒养颜
很多人明显坚持洗肠美容,目的是让自己的身体里没有宿便,不蓄积毒素,避免了社交场合的尴尬,皮肤也会变得透明有光泽,比单纯外用化妆品效果好。不习惯这种方法的人,可以选择断食的方法排毒,即一周里有一天不吃饭,只吃水果或者喝蜂蜜水,同样可以起到排除身体毒素的作用。
错!中医也讲排毒,除了正常的大便、小便及出汗三种排毒通路,古代人甚至还有春秋放血排毒的说法,但洗肠容易让肠管变粗,长时间反复刺激还会使肠管麻痹,最终导致一些人为因素疾病。断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脾胃虚寒,吃水果等凉的东西胃里会发生胀气。如果你是超负荷工作者,到该吃饭的时候不吃,身体会出现乏力、眩晕、低血糖症状,对健康会有影响。
误区三:塑身内衣,不费力就能拥有好身材
听听电视购物栏目上,塑身内衣的导购小姐怎么说?身体的脂肪是可以移动的……再看看最早流行塑身内衣的日本,第一批拥趸者如今已是六十岁的人了,身材还保持在三十多年前穿衣时的样子。你说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
错!塑身内衣紧绷绷地“绑”在身上,既影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和汗液排泄,又会导致外阴潮湿,细菌繁殖。尤其是少女长期穿紧身衣,不仅会影响发育,还会诱发乳腺增生或囊肿等疾病。所以,养生保健专家提醒:女性的腹部有许多重要脏器,如子宫、卵巢等,长时间穿束身衣会使肌肉紧绷,生理功能受到影响。束腰还可能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如果一天有8个小时“塑身”,处在腹腔缺氧的状态下,就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误区四:注意饮食和锻炼等于减肥
如果你认为只要做好这两项就足以保证体重下降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你或许忽略了另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减肥而导致的睡眠问题。芝加哥大学研究睡眠的伊维-凡-科奥特博士说:“体重超标和患肥胖症最多的`也是美国人。或许我们应该考虑一下肥胖和睡眠之间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性,睡眠不足会导致我们胃口失调。”每个人都有其所需的正常睡眠时间,如果睡眠时间少于这个时间哪怕这个差仅为一小时就会导致其体内荷尔蒙失调。
在对这些睡眠不足者的血液进行分析化验后发现,他们血液中控制人食欲的瘦素含量减少。当我们的进食量到了一定的程度,瘦素就会“告诉”我们已经吃饱了。与此同时血液中血浆饥饿激素含量增多。血浆饥饿激素的作用是,当我们的身体热量供应不足时它就会发出饥饿信息,这样就促使我们开始进食。
误区五: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每个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样,喝多了不但无益健康,还会造成肾脏的负担。人体摄取的水分除了经由排汗或呼吸时排出外,仍需经由肾脏来代谢,如果水喝得太多,肾脏排水量增加,会增加肾脏的负担,易让肾脏功能衰竭,反而易影响肾脏的健康;而且,体内的电解质会因为被太多的水稀释,引发电解质不平衡的危险。
很多人只注意喝水的量,却忽略了在日常饮食中也会摄取水分,比如每餐吃的食物、水果、饮料都带有水分,三餐至少占了500毫升;因此,每天喝的水必须低于1600到1950毫升,否则就会饮水过量,肾脏病或心脏病患者甚至需要限水,以免危及生命。
误区六:裸睡比较健康
专家认为:裸睡只是舒服罢了,跟健康一点儿关系也没有。穿衣服睡觉虽然会影响排汗及皮肤散热,但人体皮屑整天都在剥落,而皮屑是尘螨和霉菌的营养来源,被单和床单上一定会有一些微生物,光溜溜地躺在床上,这些微生物更容易接触皮肤,裸睡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危险。
误区七:早睡早起身体好
随着年龄增长,与睡眠有关的褪黑激素分泌时间愈早,所以老人家会倾向早睡、早起,较符合自然生理时钟。年轻人(尤其是仍在发育的青少年)只要按照自己的生理时钟作息即可;但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因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时间,这时候若不睡觉,正在发育的年轻人会长不高,成年人则容易变老。
误区八:中药趁热喝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在我国南方,夏天经常服用的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误区九:不运动肌肉会转成脂肪
对于那些一周中将3到4天的时间花在体育锻炼上的人来说,如果停止锻炼,这些人的肌肉会变成脂肪吗?养生大师多纳-理查德森-尤尔说:“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这两者之间不会相互转化。”佐治亚州立大学运动科学教授华特-汤普森说,肌肉是一种较为密集的物质,而脂肪则比较密实。当你停止运动时,肌肉会变得有些松弛,但不会转化成脂肪。反过来是否成立呢?很遗憾,体育运动也不会使脂肪转化为肌肉。一个运动俱乐部的成员拉尔-斯兹曼斯克说:“虽然脂肪不会转化成肌肉,但若想拥有发达的肌肉就必须进行拉力锻炼,这样才能去除体内的多余脂肪。”
每天摸耳朵有助日常养生保健
耳朵为听觉器官,能够分辨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并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肾开窍于耳,故耳的听觉功能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肾精充足,髓海得养,则耳的听觉功能正常。如果人的肾中精气虚衰,髓海空虚,则听力减退,或有耳鸣、耳聋等,故中医用补肾法以治耳功能减退。
平时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保护耳的功能。在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噪声对耳的损伤,周围环境的噪声不要超过65分贝。如果在噪声超过65分贝的环境下工作,要适当采取措施(如戴耳塞或耳罩)以保护听力,否则将会引起永久性的听力减退。
洗澡或游泳时,要注意防止污水进入耳道,避免诱发耳道感染。如果有污水进入耳道,要用消毒棉签将水吸干,必要时可用少许酒精消毒。尽量不要挖耳屎,因为耳屎对耳道有保护作用,并可以自行排出,如耳屎过多堵塞耳道时,要请耳科医生检查处理。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那么冬季如何做好养生呢?下面中国吃网为您整理了一些冬季养生保健知识,包括冬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原则、冬季养生保健方法、冬季养生保健注意事项、冬季养生保健小常识等。
古代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这个观点是千真万确的。天有春,夏,秋,冬四季之轮替。
人也随着四季的轮替而变化,所以人与自然都出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们脉搏也出现春弦,夏洪,秋至,冬石的现象。就现代医学而言,夏天天热,血管扩张,血压偏低,脉搏浮大。冬天天冷,血管收缩,血压偏高,脉搏见沉。
冬天是一年当中静止时期,万物收藏,对人来说,冬天也是人们进入休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相对缓慢,消耗相对减少。
因此,冬天养生保健是最佳时期。冬季,气候严寒,阴盛阳衰。人体受严寒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改变。
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养生保健知识,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应。
冬天的严寒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冬季健身运动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冬季养生保健知识的食物。
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家用健身器材老年人的其它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高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
蛋白质的供应量以占总热量的15~17%为好,所供应的蛋白质应以保健知识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品种也较单调,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不足维生素c。
冬季养生保健的方法有:精神养生、食物养生和起居养生。
一、宁静为本,保养精神冬季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以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
《黄帝内经》中“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意思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
二、多食温热,少食寒凉冬季养生要以食物养生为辅。
传统养生学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三大类。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保暖,应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温热性质的食物包括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等。
三、早睡晚起,避寒保暖冬季养生贵在空气新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冬季,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研究表明,冬季清晨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因夜间温度下降而沉降于地表,只有待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后,才能升高向空中去。特别是冬季的清晨常常有雾,雾天不仅给交通造成不便,也能损害人体的健康,自古就有“秋冬毒雾杀人刀”之说。据测定,雾滴中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雨滴高出几十倍。
如果冬季清晨在雾天锻炼,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快,会更多地吸入雾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眼结膜炎等诸多病症。
冬季天气寒冷,室内的温度要适宜,室温以18℃~25℃最合适,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健康不利。室内温度过高,会造成室内外温差过大,易引发感冒;室内温度过低,人体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被褥的`厚薄应根据室温的变化适当调整,以人体感觉温暖而不出汗为度。
外出所穿的棉衣应以纯棉布为宜,要松软轻便、贴身暖。冬季人体还要特别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颈部、背部和脚。
一、要注意颈部保暖。
有的人在冬季持续咳嗽且不易治愈,仔细观察一下,原来是因为穿开领服装暴露颈部,使寒冷的空气直接刺激气管所造成的,而改换高领服装并加用毛围脖后症状便消失了。
二、要注意背部保暖。
背部是人体的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背部侵入而引发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注意背部保暖,宜穿棉背心,睡时也要保暖背部,避免寒邪侵袭,以免损伤阳气。
三、是注意脚的保暖。
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腑气血相联系。常言道“寒从脚下起”,因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脚的保暖很重要。除了白天注意对脚的保暖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和消除疲劳、改善睡眠的作用。
冬季养生保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养生保健的最佳时间。
实验证明:早晨5—6时是生物钟高潮,体温上升,此时起床会精神抖擞。
2,注意保暖。
按时收听天气预报,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增添衣服,添置保暖设施。睡前用热水泡脚10分钟
3,房间温度要适宜。
如果开空调温度不宜过高,房间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房间内外温差4—5度为宜。
4,开窗通气每天上午9—11时,下午2—4时开窗通气效果最佳。
5,早晨锻炼莫随便。不可过早。
不少人晨练选择在天亮之前或者天蒙蒙亮时(5时左右),以为此时环境幽静,空气清新。其实并不是这样。由于夜间近地面层空气冷却作用,容易形成稳定的逆温层,就像盖子一样,罩在空中,使近地面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而此时污染物的浓度最大。因此,晨练者应该有意识地避开这段时间,而选择日出之后,因为日出之后气温开始上升,逆气层被破坏,污染物向外扩散出去。这时才是晨练的好机会。
6,切莫选择树林。
很多人都认为树林丛中晨练时,氧气充足,可以满足锻炼时氧气的需求量。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因为植物的叶绿素只有在阳光的参与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新鲜的氧气,而且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绿树林丛中是白天散步的好地方,却非清晨锻炼的理想场所。
7,中老年人不宜晨练。
因为中老年人群的的心脏梗塞和缺血,以及心率紊乱等病变,在一日24小时内,为早晨至中午期间呈高峰发作。若在这个期间特别是清晨锻炼会诱发严重心率紊乱,心肌缺血等意外,甚至引发突然死亡的灾难性后果,而在下午至傍晚时间锻炼则很少发生。
8,喝水由于一夜没有喝水,清晨血液很粘稠,增加了血管堵塞的危险性。
起床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心脏本身需要更多的血液,早晨9—10时还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刻,因而早晨是中风,梗死的多发时间,医学上称之为魔鬼时间,早起后喝一杯开水,可以补充体内水分,有洗涤肠胃的作用,餐前一小时一杯水有阻于消化分泌,促进食欲。
9,睡眠。
人体的"生物钟"在22—23时出现一次低潮,因此,睡眠的最佳时间应是21—22时。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15、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你学佛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7、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害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的缘故。
20、俗语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这个“机”字如果能真正领悟透了,那么你的悟性就算是开了。老师教人,医生治病,其实就是在点拨你的这个“机”,让你“机”打开。这个“机”,有时也叫“关键”。当然,这个“机”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就和氢气只有达到一定浓度,遇火才可以燃烧爆炸一样。记住,别人的作用都是外因,你自己才是真正的内因。
21、其实,许多真正的发现和发明,所需要的不是所谓系统的书本知识;恰恰相反,一个没有受过任何系统教育,但悟性极高的、具有开放思维的人,他往往真正悟到真相。
22、人生最忌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血气,使失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为多病短寿的根源,不但养病时不应乱,即平居时亦忌心乱。
23、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4、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5、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26、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7、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8、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29、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30、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1、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2、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33、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34、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5、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欲强肉身,当调伏精气神。欲调精气神,当拒绝扰乱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学心戒。但空口言戒,无益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6、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37、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无量寿者。
38、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39、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40、人在生病的时候最忌讳是嗔恚心起。这个时候一定要安然顺受,让心安定。然后慢慢调理,健康很快恢复。心安才能气顺,气顺才能除病。否则心急火上,肝气受损,加重病情。心神宁一,那浑身的血气,自可健全发挥。
心有两种,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风动,风止波息,而水不动。寂然无念,是无心心也。
41、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2、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3、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4、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5、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46、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7、养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48、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49、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四、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50、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51、修行要诀: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佛作祖无他秘密。
具体要求:不许任何部分用一点气力,包括意念、呼吸、肢体,做到: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不想。此是唯一条件。若有所思所闻所觉,即是用气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内出纳,而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了动作,或张或翕,此时无我无身无气无心,天然心归本位。所谓引火归元,又名水火既济,为治疗百病之总诀。
52、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么回事?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会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枪,就是遇上,刀枪也不伤他。为什么?因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么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53、人有病,人还不以为有病,这就是人的最大的病。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呢?
54、天天三更半夜还在网上的人,本身就是养生的大忌。包括一些所谓的名医也是这样。还有,他们的心量也是斤斤计较,试问这样的人连自己都保不住,还怎么医人呢?
55、别贪那个小便宜,大便宜也别贪。一个贪字就含着祸。贪,患得患失会导致人得心脏病。贪,患得患失是不懂道法自然的表现。
56、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57、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58、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59、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在吸气时,实际除了肺在吸气,整个身体是在把体内的气向外排,即把人的气释放到天地;而肺在呼气时,实际人是在通过全身毛孔吸收天地的精微之气。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60、运动有两点禁忌:一是不能在气血不足的时候运动;二是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动。
61、运动的作用有二:一是增加气血的运行速度,促进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二是打开皮肤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气。
62、什么是悟性?什么是智慧?悟性和智慧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看待一切事物。但一些庸人自扰的人总是把简单的事情看复杂了、做复杂了。繁和简其实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蠢的人看到的是复杂的一面。
63、人治不了的病,要靠神治;神治不了的病要靠佛治。佛是什么?佛是心。
64、现代的医院和法院差不多,动不动就给病人下了死刑判决通知书。而好多情况下,是把不该判死刑的人判了死刑。为什么这么说呢?就以“癌症”为例,癌症现在在人们的心里=死刑。其实如果我们不叫它癌症,那么对于病人来讲,就等于给病人留下了希望,等于留下了生机。所以我讲,现在的癌症病人有大半是被吓死的,是被精神压力折磨死的。同时也是被医院折磨死的。因为你一旦被诊断成了癌症,那么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处理你,治不死是你命大,治死了,因为你是癌症。事实上讲,没有治不了的病,只是你的心能不能放下,一切病从心生,一切病从心治。只要你还活着,你就有生机。找到了这个生机,对症而治,你就会康复。
65、现在是一个竞争,把所有的秩序都打乱了,把人引入了魔道。竞争是什么?竞争就是把人们引入无限的贪欲世界。你一方面提倡竞争,一方面又谈什么构建和谐社会,这不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吗。
66、根据阴阳互抱的原理来看,清与浊相互吸引。所以人食入清新之物必将与体内污浊之物相抱,从而把它们排除体外。
67、污浊之物的产生一是因为食入不干净食物,但更主要的是食入了过多的食物,体内不能运化造成食物堆积成垃圾。
68、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如果能顺着他的运数去做,就会平安无事。有悟性的人会发现、知道自己的运数,知道他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所以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羡慕别人,要从自己的心里找到自己的悟性。那么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其实这太简单不过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69、很多人一听到医师宣布自己得了重病时,往往都会显现出一副无辜的模样,希望用切、割、毒、杀等外来方式去除疾病,然而,疾病真的会没来由地产生吗?世上绝对没有这种「好好的就突然生病的事情」。以感冒为例,如果真要病人作自我反省的话,通常患者都会表示,自己在感冒之前,曾经一连熬了好几个通宵;有些人会说,自己最近吹了冷风、淋了雨;有些人则说,工作的压力很大,常常头痛又失眠。事实上,诸如此类现象,都是导致感冒的因素,接句话说,假使病人的敏感度及警觉性够的话,自然能够做到「防患未然」的目标。
70、真正的科学是什么?就是因缘果报。不信因果,就不是真正的科学。
71、没有怕吃亏的心,没有占别人便宜的心。换句话说,就是你能吃亏,别人就是要你命你都舍得,你都给他,而自己在任何时候都不去贪便宜,那你的心还能不定吗?世人谁能做到?但佛就做到了。
72、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但愿您也能和我们一样拥有这份自信。
73、学问深时意气平,心定则气平。所以对于一个得道的人来说,观察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这也是相随心转的结果。
74、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色次之,财又次之,食与睡更次之。名心不死,无以入道。
75、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如体气虚弱,营卫失调,或忧思惊恐,酒色劳力,真气耗而外邪入矣。
76、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
77、对于医生而言,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79、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80、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
81、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82、简单和复杂是一对阴阳,越是复杂的事情,往往用最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解决。同样,看似最简单的问题,你往往解决起来并不容易,你付出极大的努力也不一定能解决得了。这就和刚柔一样,柔极能克刚,刚极柔不防。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要有这个思路,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去找简单的方法解决,遇到简单的问题不要忽视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和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就是对问题给予藐视,对过程引起重视。
83、们看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这个道理。吃饭睡觉有几个人能顺其自然,有几个人能遵守自然。你遵守不了,为什么?因为它太简单了,正因为太简单了,所以你就不容易遵守。这就是辩证法。
84、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怎么会伤元气,失去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得好,人就衰老的慢。
85、阴阳之道就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任何一对矛盾,如果一方脱离了另一方,不受另一方的制约了。那它离消失、灭亡就不远了。你看,当今社会,领导们都不喜欢制约,喜欢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贪污受贿,其结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阴和阳就是如此。大自然中,一个事物的出现,总有另它产生的因素,但同时总会出现另一因素来制约它。这就是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也是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道理。所以养生的道理也是如此,你生病了,总有一个使你生病的因素存在,同时也会有一个制约它,令你疾病消失的因素存在。正如自然界中毒蛇存在的地方,必定附近就有解蛇毒的草药存在一样。
86、什么叫人得意忘形?他失去控制了,失去阴的制约了,所以其下场毕竟是……,同样人也不能一味消沉下去,这就是失去阳对他的制约了。
87、如何具有大智慧,没有博大的胸怀,哪来的大智慧。
88、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也要应时,到什么年龄就要学他这个阶段应该学的东西,否则就是不应时,不顺其自然。但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有多少是学了应该学的东西。小时候应该学什么,应该学德,学孝道,接着学识字断句,再往下学如何做事。到青年学如何优生优育、家庭幸福。到了中年,学习养生之道。到了老年,学放下心态,安享晚年。继续教育学什么,就是要学这些。
89、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90、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怕死者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死神就会找到你。这就是道家所讲的,修炼人要有英雄的气质。仁、智、勇三者缺一不可。
91、当你把什么学问理解到她是非常简单朴素的时候,这时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还感到她是那么博大精深,深不可测,那是你还没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见到茂密的树叶,而没看到她的根本,这时候你还是处于“有”的阶段,没有达到“无”的境界。一切离不开阴阳,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这个根本就是阴阳。知其一,万事毕。
92、凝神定气,物我两忘。---养生的真谛。
93、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94、五行相生相克的应用:凡是因五脏太过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对治。同样,凡是因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决。这是运用五行的根本原则。
95、现代人往往都在追求提高物质生活方面下工夫,这种追求的后果是很可怕的。要知道,人们对于物质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这种欲望得不到控制,那等待我们的就是无止境的痛苦。其实,物质能带来的享受,精神也能;药物能治疗疾病,心理疗法也能做到。所以,我们用一生来追求财富,不如用一生来培养出一种好的心态,让我们的精神达到一种超凡的境界。
96、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那种完全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这种感觉真好,愿我们都能拥有这份自信。
97、我们人体是一个充满智能的机体,我们的身体有好多“哨兵”:牙齿、阑尾、扁条体等。本来一旦我们的身体有异常时(通常是“上火”),这些哨兵会立即做出反应通知大脑。聪明的人这时候就应该调整心态,检讨自己,让自己平和下来。但现在我们的西医都做了什么?你疼不是吗,我把你们通通切除掉。现在更有甚者,发明了一种仪器,你不是得了过敏性鼻炎打喷嚏吗?我把你鼻子里的敏感区神经烧毁,这样以后你怎么刺激它都不会打喷嚏了。西医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可能我们再生病后,切掉的就是我们的五脏六腑了。
98、记住,我们偶尔拉肚子、打喷嚏、咳嗽、发烧等都是我们自己的身体修复系统在工作,不要一出现这些症状就滥用药物。
99、很多重病或绝症,都只有一个理由:恨。当这恨没了,病也必一起消失。这世间最难解的是绵延不止的恨,固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
100、笑口常开,延年益寿。
(1)穷奢极欲,算来何益精神。
(2)人有三宝精气神,善用三宝可长生。
(3)乐之方至,乐而弗骄;患之将至,思而弗忧。
(4)大凡快意处,即是受病处。老年人随时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省。
(5)秋风秋雨秋渐凉,秋花秋树秋叶黄,秋水秋日秋意扬,秋耕秋收秋实藏,秋情秋语秋海棠,秋色秋波秋思长。祝福驱你心上秋,愿快乐永无忧。
(6)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7)温暖且美好。
(8)百岁之寿,益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
(9)性格要开朗,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10)寒风凉凉,夜也变长,轻声问候,是否繁忙?换季之时,注意健康;出门添衣,晚上加被;早起早睡,加强营养;喝口热汤,温暖无恙;一早一晚,小心着凉。天气冷了,愿你保持愉快的心情,幸福安康。
(11)你有一万种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变人种,你没有健康,只能是空谈。
(12)动脉硬化,并不可怕。既可预防,又可变化。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轻到重,从重到轻。从本治起,两条措施:快走慢跑,调控饮食。
(13)春季少酸宜食甘,冬季宜苦不宜咸,夏季增辛宜减苦,秋来辛减略加酸。
(14)健康是最好的天赋,知足为最大的财富,信任为最佳的品德。
(15)富贵何欣欣,贫贱何戚戚,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
(16)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7)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18)电话不在乎长短,短信不在乎多少,问候只在我心中,祝福只在乎有没有,开心只在每一刻,快乐只愿和你分享。春天来了,愿你幸福天天。
(19)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20)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
(21)旺盛的精力,来自健康的身体;愉快的笑声,是精神健康的标志。
(22)健康是人生无价之宝,任何人也无法用金钱将它买进或售出。
(23)孩子,感谢你让我体验到孕育和抚养生命的美好。当我用自己的血液凝结成一个你的时候,当你挥舞着弱小的手指,用你那玩世不恭的啼哭声向世人宣告自己的到来的时候,当你呀呀学语及蹒跚踉跄的迈开你人生的第一步的时候。我笑了,你也笑了,我陪你一起走过了你的很多次懵懂,坎坷,我只希望能一直陪你笑着走下去。
(24)独抱浓愁无好梦。
(25)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
(26)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
(27)看尽风光无数,冰山雪花雕画,做好身体养护,健脾护肝养胃,数尽人生前路,安全健康最主。温馨提示,天气多变,注意身体!
(28)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
(29)身体是智能的载体,是事业的本钱。对自己晚年负责,就不应该对晚年的健康透支。
(30)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
(31)治病先治神,药疗先疗心;生理卫生强身,心理卫生强心。
(32)不要用珍宝装饰自己,而要用健康武装身体。
(33)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34)养心莫善于寡欲。欲不可纵,欲纵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衰。
(35)一口冰茶解暑忧,一阵清风爽心头;室内花香养精神,园中树木绿油油;蝶飞鸟鸣人欢笑,闷了林间走一走;炎热也有好风景,生活处处乐悠悠。
(3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知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37)治病花钱不要细,别跟自己过不去。病来身上心放宽,战胜疾病须乐观。
(38)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好憎繁多,祸乃相随。
(39)健康,是我一直以来的好伙伴。她和我,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她陪着我已经度过了十二个春秋。
(40)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