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老李给大伙儿收集的最感人情书(通用11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无论时光如何流逝,记忆给我们留下的永远都是无法抹去的伤痕。生命就像未知的旋律,把我们带向无知的深渊之中。一些冥冥中注定的事,早以为随时间的过去会慢慢的消逝,但总会有一些人无缘无故的把它拾起……
今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也是我最痛苦的日子。开心是因为多少年的弟兄们,终于敞开心房,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虽然遵照自己的个性,错误的执行了自己的性格多少年,我以前没有后悔过,直到前一段时间,真正带我出道的哥哥骂我不会做人时,我才知道,这十多年来,我做人方式真的错了,我后悔了,我难过了。但我有什么办法?但这并不是我真的错了,只是他们不够了解我。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考虑我所做的事,而站在我的角度上看我自己,可以说是没有人!此时此刻我只想找个人能理解我。找个可以听我说话的人,除了王峰,可以说没有!错了,我忘了,还有她,每当我做错事时,她都会生气的骂我不争气,骂我不为我的家人考虑骂我不为自己考虑……可惜现在能听我说话的只有王峰一个,骂我的人却没有一个……
我不知道是我自己上辈子犯了错,上帝要惩罚我,还是上辈子我欠她的,这辈子老天让我还她……如果真是我上面所说的那样,我希望把所有的错误加在我的身上,我真的不想让无辜的人为我受任何的伤害!这辈子正确的事我没做几件,错事我却从小做到大,我没后悔过,自从南昌那件事,我退学回来家以后,我才真正的知道,原来真正的是我错了,与别人无关,我错在自己自以为是,以为世界就是我的,年轻就是资本,以为我努力了,我奋斗了,我付出了,就会得到回报,到了现在我才明白,我无畏的付出,得到的结局只是让别人把我看扁,利用我,把我当作他们向上爬的一个台阶!我这辈子注定一错再错,但我想改变这一切,但所有事情的最后表现尽是――无论我怎么说怎么做都是错。
这次是单纯的聚会,只是多少年的兄弟久别重逢,把我们当初傻傻的行为说出来,我们当初单纯的为了荣耀就出来混,以为出来混,混的好就是地位的象征,这一点我今天晚上才明白过来,我出来混了这么多年仍然是他们口中说的垃圾一个,我只是靠别人爬了起来,站了起来,我只所以真正的出来混,不是为了地位,也不是儿提时所想象的那份荣耀,只是为了想保护我所爱的女人,我不想让我所喜欢的女人认为跟她在一起的男孩是个懦夫,我只想告诉她,她跟别人在一起想得到的,我都能给她,我只是不想让她知道那些并不现实的东西,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她知道我只所以当初成全她的追逐,是因为我心中还是无法放下当初第一次见她在雪地里的那句她看似儿戏的承诺……
关键词:纸材 书籍设计 情感 肌理 色彩
中图分类号:TS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133-02
纸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发明至今一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书籍是人类文明物化载体,其构成的最基本元素就是纸,纸材不仅托起书籍的文化内涵,实现书籍物质形态,而且还作为一种特有的设计语言,用质感与人沟通,纸材在书籍设计中传达的情感触动着人们的感官,带给读者不同的心灵感受。
1 纸的情绪
纸材是书籍装帧设计中的主要材料,它是有情绪的,可以传达情感的,正如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所说“纸语,纸会说话的,它性格柔软、坚韧、挺括。希望通过我们的推广,传达出纸的精神。”这恰恰是对书籍装帧设中纸材质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可以传达设计者情感的肯定,可是现在许多的书籍设计却忽视了纸的情感表达作用,选用的纸材仅仅只是从理性的技术角度出发,忽略了纸语言在作品中的合适度,而这样的作品往往只在视觉上成立而已,在深层的情绪交流上,缺少最为重要的一环,即纸的情感与作者想传递的意图是否符合,设计出的书籍能否拉近与读者的情感距离,而选用材质实施一个方案的最大优势正在于材质的语言可以与思维的路径高度契合,如果这之间的连接出现了差池,则完全不能体现出材质的独特魅力。因此以纸材质为例,在大多数人将它定义为边缘的材料时,殊不知这样的理解是有误差的。纸的边缘性不应该仅仅来自于其材质的独特触感,更多的应该是表现独到情感,尤其是在东方,历史对纸的情感寄托定义了这种材料的多重情境属性。不熟悉纸的语境,我们自然无法正确地与纸交流。所以,在我们选择纸材质企图完成一件书籍设计作品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研究纸的情感的特殊性,熟悉、了解,感知纸在作品中的话语地位,而不是把纸材质仅仅当作一个材料。
2 传统观念中纸的情感寄托
历史与文脉,使得纸变得性感与感性起来,对于一些特殊的纸张,即便不集节为一件作品,其本身的情感也被历史与文脉染色的心灵所知晓。
在中国,我认为最具有最代表性的,也是能够体现集体共识的纸有如下三种:红纸、白纸和黄纸。红纸,正如红色所带来的吉祥、热烈的气息一样,红纸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喜庆的意味,在传统民间剪纸中广泛应用红纸来作为欢庆情感的载体,因此看到红纸会给人以喜庆的感觉,在现今的春联和压岁包中同样可以感受到红纸给人带来的喜气之感。与之相对的,白纸则象征了肃静,纯洁和死亡,多在表现纯洁的事物时使用或者是用在发丧的时候,作为一种很冷静、悲悯的情绪载体。而借以祈祷与祭祀的黄表纸,这种特殊的纸张在中国人的集体经验中是用来敬神或祭祀死者之用,具有很强烈的宗教色彩。在中国人的印象中,黄表纸是祭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寄托了悲悯、哀思和种种情感的特殊纸张在人们默念的祷告声中被焚烧。它们承载着我们对一段记忆,一些人的回忆和纪念。上述的三种纸张是非常性感与感性的,他们各自是可以相互依照的,对比和相互交融的,这些特殊的纸张在人们心中寄托了喜庆、哀思、悼念和种种情感。
3 书籍设计中纸材的情感表达
3.1 新型纸材的新语言
由历史文脉中纸的情感寄托转至现今书籍装帧设计中纸材的情感表达,不同纸材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现今书籍设计可以选用的纸材日益丰富,近年来各类不同纸材的书籍层出不穷,尤其是特种纸的运用为书籍装帧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书籍装帧设计者带来了新的挑战。特种纸一般由纯麻质、棉质、木质混合而成,柔韧性好,同时具备可压缩性和可折叠性的优点,在精装画册和书籍封面中备受青睐。《书籍设计四人说》(图1)是由吕敬人、宁成春、朱虹、吴勇四位书籍设计师共同创作编著的―本作品集,开本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一比二比例,书籍封面简洁大方,黑色有光油墨的四人姓名的首字母烫印在黑色特种亚光纸上,纸材的质感与文字的结合,给人一种闹中取静的庄重之感。书中每隔24页加入色彩饱和度极高的特种纸,不同颜色的特种纸带给读者不一样的视觉刺激,彰显出这本书的独特韵味,此书应用到了25种特种纸,重在强调书籍的形态和功能的融合,成功地将四人各自对书籍设计的感悟融进各自的设计作品中。
现代的书籍设计想要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书籍设计师就要对纸张肌理感官、色彩传递进行正确的解读,充分利用纸材在书籍设计中的话语地位与情感表达,结合印刷工艺,准确把握纸材的情感属性,力求书籍所传达的情感与读者心灵的契合。
3.2 纸材的肌理语言
书籍中纸材的肌理给人以直观的感受,肌理可分为自然形态的肌理和人工形态的肌理,纸张本身的自然肌理体现着纤维随意自然的纵横交织,浑然天成的细腻色泽,自然肌理尽情地彰显着纸张的无尽魅力,给人以大自然的亲近美感。纸张的人工形态的肌理通过机器用印压,揉搓等手段,产生有规律或是无规律的肌理效果,给人以精密、理性、稳定的心理感觉。
人们的触觉感知通过触摸感受到不同物体表面的组织,会产生不同的心理认知变化,在书籍中,如触摸麻布类的纸材,则坚挺而粗涩;触摸棉绒类的纸材,则光滑且柔和;触摸纤维类的仿古纸,则清爽与雅致;而纯手工制成的东巴纸,其触感粗犷厚重,这些具有个性肌理和质感的特种纸材,传递给人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体验,触摸肌理的魅力就在于读者在内心深处凭借个人的自身阅历与艺术素养及纸材传达给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和联想。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为范曾设计的《范曾谈艺录》(图2),获第二届“中国最美的书奖”,此书设计的主要元素为手感润柔,洁白稠密的宣纸,书的封套没有使用任何文字和图形,纸材表面不仅具有东方纸张特有的色泽,又塑造出了犹如建筑外墙粗糙凹凸的触觉质感,这种肌理元素好似可以无声无息地在象征与联想中让人寻得一种潜意识的东西,质朴、含蓄、内敛的中国文化在纸材语言与版面设计的结合中缓缓呈现与释放。
多样质地、肌理迥异的特种纸品不仅传递着情感,还体现出事物品味、气质等内涵,如高贵和古朴、雅致和低俗、写实与抽象等丰富的内在表达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图、形、色等视觉语言所不能及的,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触觉感知能力,使纸材之美得以在物与人的情感世界里有了可以转换的纽带。
3.3 纸材的色彩语言
纸材的色彩在书籍设计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种有颜色的物质参与到书籍装帧设计中。在特种纸普及以前,设计师对色彩语言的调动是通过印刷技术来实现的,印刷出的色彩比较灵活自由,但在相同纸质上印刷的色彩,缺乏制造工艺手段的美感差异,且因印刷工艺的复杂性色,纸材的彩表现也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特种纸的出现造就了新的书籍色彩模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被其色彩魅力所征服,由于原材料与加工工艺的差异,特种纸材的色彩和调性具有两大优势:第一,纸材通过加工产生的固有色彩与印刷出的色彩带给受众的视觉体验是截然不同的,纸材的固有色彩和纸材浑然天成,并无附着感,有的纸材结合肌理的特质,还会因光线漫反射效应在纸表面弥散成很多意外的颜色变化;第二,纸材的固有色再叠印上油墨颜色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色彩效果,比如蒙肯类纸固有的淡浅米黄色,色彩印刷上去后显得沉稳大气,书卷气息浓烈;而冰白珠光纸那种冷静得让人发颤的冰白色,对印刷色的还原度极高。以《枕边书香》(图3)为例,这是―本女性枕边书,封面运用具有自然纸纤维的纸材,其主色调为粉色并衬有变色纤维,粉色是很素雅的颜色,传达着女性温柔和优雅的气质,衬托了这本女性读物的文化内涵,书籍的内封套略是带脂粉气的荧光纸,粉黛中蕴含着淡雅的气质,既增加了纸张色彩的亲切感,也以此纸材良好的挺度和开本传达给人给人以宁静恬淡、清新素雅之感。
特种纸品色彩类别琳琅满目、色泽多元且耐看,具有印刷色无可比拟的独特效果,为书籍设计表现增添更多的文化气质和语言魅力。恰当的纸材“色彩语言”运用,不仅可以得到意外的视觉审美收获,还可以在不经意间悄然地触碰人们内心的情感深处。
尊敬的**:
今夜皓月当空,抑林摇曳,晚风轻拂,桂花飘香。校园里,一对对情侣依偎漫步,草坪上,一双双恋人喁喁私语。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感慨万千,我多么希望在那依依情浓的恋人当中能够有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我。
世界上的人那么多,那么多,为什么我偏偏认识了你 ?啊,自从认识了你,我生命的历程便掀开了新的篇章;我认识的人那么多,那么多,为什么我偏偏思念你 ?啊,只要我思念着你,我的心便坠入了蜜的海洋。
你象一股暖暖的春风,漾起了我心海里爱的波澜;你象一片轻柔的云彩,缚获住我多情的视线;你象那沾满露珠的花瓣,给我带来了一室芳香,你象那划过蓝天的哨鸽,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静远和追求。你是那样的美,美得象席慕蓉的一首抒情诗,你是那样的纯,纯得象一块冰莹剔透的水晶石。你清丽秀雅的脸上始终荡漾着春天般美丽的笑容,在你那流转顾盼的眼睛里,我总能捕捉到你的宁静,你的热烈,你的敏感,你的聪颖。倘若西子再世,见到你她也会自惭形秽,无颜见人,唯有投水自溺而死;假如昭君复生,在你面前也会黯然失色,自叹弗如,只能远避边塞,从此不敢再回中原。
看到别的姑娘,我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你,而看到你,我眼中只觉天下再无女人。看到你,我的心里便充满了柔情,以致于看一切都如花似锦。世界因为有了你而美丽,我的心因为有了你而陶醉。我多想变成一条小河,轻轻从你身边流过,把你那美丽的倩影照在碧水之上,为你欢快地扬起清波;我真愿化作一缕清风,悄悄来到你的身边,把你那如瀑的长发轻轻撩动,为你唱一曲风的恋歌。
如果我能拥有这份荣幸,我愿终身陪伴着你,一年四季陪伴着你。春天,我陪你轻轻漫步在盛开的百花之间;夏天,我陪你奔跑在欢乐的小河之畔;秋天,我陪你倘徉在火红的枫林之下;冬天,我陪你围坐在炽热的火炉旁边。如果有一天,我化作了一抔黄土,这黄土上长出的青草也是为你而绿,开出的黄花也是为你而香;如果有一天,我化作了一溪清泉,这清泉里翩跹游摆的鱼儿也是为你而舞,那叮咚的泉响也是为你而唱。
请允许我,允许我说“我爱你”。我爱你,以昔日的剧痛和童年的忠诚;我爱你,以我的眼泪和笑声;我爱你,以我的双臂和肩膀,以及男人全部的力量。
蓝天上飘着白云,红花下衬着绿叶。如果你愿意,我愿,我愿与你共同荡起爱的小船,摇啊摇,摇向那人生幸福的港湾。
愿你今夜能有一个好梦,如果你在梦中也露出甜美的笑容,那是我托明月清风祝福你。
祈盼着你的佳音!
XXX
20xx年XX月XX日
读书好,好在什么地方呢?说起来就多了,读书不仅能把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而且还有拓宽知识面等等好处。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书读得多,决不可能什么都写不出。因此古人的这句话,就应验了多读书的好处。
读好书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人的品德修养,还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具体的说,就是古代小说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必须充满真情实感,而又质朴浅显的书才算是好书。
所以我觉得我应该去读苏联高尔基写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高尔基童年时代,十一岁和十六岁时的故事。这本书充满了真情实感,非常感人。我想,只要读了这本书的人,一定会倍感自己童年的幸福。
其次,我觉得我们中学生还应该读的一本书是《达芬奇密码》。这本书是一本推理破案小说,里面的情节一环扣一环,天衣无缝的雅俗融合,难觅破绽的情节营造,让你感受到欲罢不能的阅读。这类书还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亲爱的老婆:
我爱你!
一直思索着如何去写好这封情书,对我来说这的确是个考验,因为不知道从何下笔。我是个内敛的人,很多想法我更愿意深藏在心里。
流年的钟声敲醒了子夜,也敲醒了梦中的我,午夜梦回,装着一颗梦醒的心,惬意了心情,悠然的微笑,袒露在嘴角。殊不知,却让那思你的沁香,涌动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此刻的自己,感觉是那么的甜蜜,周围全的你影子。整个房间充满着爱的微粒。
爱情,一个多年都遗忘的梦,彼时,像太空的流星,隐没在银河的天际,如今,你却又把它捻回,填满我情愫的苍穹。
你问我期待什么样的爱情,古人有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想爱情应该如此,爱情应该是高山流水般的相知;是细水长流般的相守;是举案齐眉般的扶持。轰轰烈烈山盟海誓的爱情对我而言只是一种奢侈品,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是我期待的爱情。
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爱,我们经历了一年时间的考验。也许你认为我不够主动,看不到我追你的行动,内敛的性格造就我学不会主动,差点错过与你的缘份,但你不能否认我爱你的心,从来不敢想象自己会这么去爱一个人。我爱你柔情的言语,是你支撑起我希望的一片天,我爱你飘逸柔顺的头发,是你拂起我奋斗的羽翼。带我走出了那片孤独和痛楚的森林,我要说声:谢谢你!老婆!
一直思索着如何表达我对你的爱,如果我是诗人的话,我想我可以用一万诗来表达我对你的爱,但我不是, 我只能用我自己最简单的言语来诉说爱你的情怀。我爱那十指相扣时的幸福;我爱那两唇相吻时的甜蜜;我爱那双手拥抱时的温暖。对我来说,这就是爱!老婆;我爱你!
今天你说你即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你哥订婚了,失落的是感觉到失宠了,认为你妈爱你哥比爱你更多点,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对此,我感到很心疼,感觉自己给予你的爱太少,对此我也有两点要说:一是我们要有颗感恩的心,不要认为父母爱你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所以当有一天他们爱你少了,甚至不再爱你了,你就会感到很失落。其实,我们应该把别人给予的爱看作是一种额外的奖赏的话,我想心里应该会更好受些;二是,老婆,对不起,在你失落的时候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安慰,请你相信,我会一辈子都陪在你身边。也许我的肩膀还不够宽广,但我愿意给你一辈子的依靠。所以老婆请不要失落,有我在,我会陪在你身边,爱你一辈子。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老婆,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会经历些风雨,偶尔我们会一起摔倒,伤痕累累,但请老婆不要放开手,我们一定要一起爬起来,共同面对下一次风雨的到来!我们一起牵着手,一直走到最后!
别人说婚姻是一座围城,进去的人都想出来,但我愿意跟你一起走进这座围城,我想信,有你的地方就是天堂!老婆,我们结婚吧!(我们今年5月21日去领结婚证好不好?)
夜深了,很静。窗外下着细雨,泡一杯咖啡,握到它凉了,子夜的时针在转动,不知道
此刻的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你的梦乡,但我的心底仍涌动出思你的沁香。
老婆。晚安!(WAN AN—我爱你,爱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诗文创作追求“中和之美”,强调“诗缘情”,注重意境的创造;中国书法创作则追求志气平和、不激不厉,强调“书为心画”、“达其性情”,中国古代诗文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渗透,使二者的审美精神和理念呈“同源”之势。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除按照自身的艺术规律发展外,还要受到其他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影响。在中国古代艺术中,诗、书、画三者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们都是在以儒、道、释思想为主的哲学基础和文化传统的熏染之下形成的不同艺术门类,其审美精神和理念呈“同源”之势。书与画的渊源关系之密切自不待言,诗文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古代诗文理论中的一些重要观点对书法创作的影响。
一、中和
“中和”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美学范畴和审美形态,它涉及到各个艺术领域。《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上册P630)《左传》曾记载了晏婴对“和”的理解:“和如羹焉……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1](下册P126)他们所说的“中”,就是事物自身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和调和,“和”是矛盾双方的互相交融、调和统一。可见,中国传统的“中和”,既包括同一事物诸多因素的统一,又包括矛盾对立面的调和。孔子论诗乐也很重视“中和”之美,他在《论语》中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上册P275)这是他的中庸之道在文艺思想上的反映,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后来以“温柔敦厚”为基本内容的“诗教”的建立。“中和”广泛而深厚的哲学内涵,决定了它能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和”之美是古代诗文的审美原则和审美追求。
书法创作则吸收了“中和”的思想,并发展成为最重要的创作原则。它要求书法家在创作时要“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说:“数画并布,各异其形,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显乍晦,若行若藏。”[2](P59-60)“各异其形”追求的是对立统一,“众点齐列”犯的是罗列之忌。因之,书法创作要在迟疾、燥润、浓枯、显晦、行藏的对立双方之间做到“以他平他”,调和对立,不使任何一方过于突出。这是书法创作在用笔用墨上追求的“中和”之美。
章法结构是书法创作要考虑的主要内容,“中和”的理念对此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法作品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汉字的笔画组合和结构形式上,正如刘纲纪先生所说:“书法的结构之难,并不在机械地求得平衡对称,而在从多样的微妙的变化中求得平衡对称。”[3](P270)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变化的平衡。清代书法理论家邓石如说:“字画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3](P278)刘熙载在《书概》中也说:“书之章法有大小,小如一字及数字,大如一行及数行、一幅及数幅,皆须有相避相形相呼相应之妙。”[4](P271)这就是说,安排结构要讲疏密,恰当分布,有时让字的笔画左右伸展,突破行间空白,使之活起来;有时要把笔画安排得有远有近,有疏有密,黑白相间,参差不齐,使之具有生动活泼、乱中见整、整中有乱的艺术美,以追求结构章法的“中和”之美。因此,“中和”理论影响了一大批优秀书法家的创作,尤其是晋人书法,平和自然,含蓄委婉,刚柔相济,温文秀雅,被称为“中和”之美的典范。如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似“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被历代书家奉为至善至美的法书宝典。当然,“中和”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书法家艺术个性的发挥,限制了书法创作的表现领域。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人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文理念,推崇“尚真求实”[5](P363)的文艺思想。这种思想同样也影响了书法创作。明代晚期书画家徐渭、清代康乾时期的“扬州八怪”等,他们的书法不遗余力地张扬个性,强烈地表现自我,无不受到当时的文艺思潮的影响。
二、缘情
中国古代诗文是主达情性的。《尚书·尧典》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1](下册218)孔颖达对“志”解释为:“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6](P107)《诗大序》则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7](P75)这些诗论都肯定了“诗缘情”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陆机更明确地肯定了“情”在诗文创作中的作用,他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7](第一册P171)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7]。唐代的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则进一步鲜明地指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7](第二册P96)。唐以后凡重视诗文审美素质的理论家都无一例外地肯定了情感在诗文创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正是吸收了“诗缘情”的理论,书法创作才逐渐实现了由实用到艺术的发展。中国汉字在产生之初就已经注意到了造字的情感问题,如人言为“信”,止戈为“武”,羊大为“美”等,都强烈地表现出人们内在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意识。就连象形文字“日、月、山、川、鸟、兽、虫、鱼”等,也都概括地描摹出客观事物美的形象。即使非象形的文字也没有失去形象性的特征,如鲁迅所说:“今之文字,形声转多,而察其缔构,什九以形象为本底”[8](P3)。这就是说非象形化的文字,其间架结构乃至偏旁部首,仍有形象的因素,仍然同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形象存在着联系,同样可以表达一种意象,使人产生一种美感。
作为抒情艺术的书法创作,其情感的抒发主要是由于书法家的内在情绪同外界刺激发生共振和契合。这种情感的抒发,一方面可以使人内心积郁的情感通过书法创作得以渲泄,从而使心理情绪获得平衡,精神得到陶冶;另一方面,书法家的情感变化也会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喜则气通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轻重,则字之舒敛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常。”[9]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这是他为追念在“安史之乱”中被杀害的侄儿季明所写的祭文草稿。此稿为即兴之作,从文稿的涂抹、推敲和修改,我们可以看出颜真卿的悲痛和沉吟。作品的章法从规整到凌乱,书体从行楷到狂草,这些变化映射出了作者“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悲愤之情,表达了对安禄山叛乱的痛恨和对亡侄季明的深切怀念。而《流州帖》是颜真卿在获悉两处平叛取得胜利后写的,帖上字迹流畅而又纵笔直下,一种欣喜若狂的心情,跃然纸上;《争座位帖》则笔墨间透出怒气;《中兴颂》“宏伟发扬,状其功能之盛”;《颜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其承家之谨”[10](P169)。再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后,面对茅屋、破灶、湿苇、野菜和寒食,百感交集,写下了《黄州寒食帖》,把满腹的哀怨、屈辱、激忿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倾注于诗中。
同时又以错综变化的线条,勾画出了他复杂的感情和痛苦的内心世界。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无一例外地表明笔墨随感情的起伏而跳动,表现了强烈的情感。诗文的抒情具体而直白,书法的抒情则抽象而含蓄。诗文的抒情主要通过言语对客观事物的摹状和主观情感的直接抒发来实现,而书法的抒情则更多的是通过抽象的符号和特殊的形式感来表达;诗文的抒情强调教化、感染,而书法则注重自娱即“自散怀抱”。书法家通常把书法创作当做一种抒发情感、修身养性的手段,而忽略了书法作为艺术对人的感染作用。尽管书法的抒情同诗文的抒情在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在通过一种艺术手段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这一点上,书法创作与诗文创作二者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 转贴于
三、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文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它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典。佛教的理论强调人的心理与精神作用,佛教徒竭力超脱一切物质空间而回归自己的心灵空间。于是汉译经者便借用表现地理空间、国土疆域的“境”或“境界”一词来表述这种心灵空间和精神世界,尤其是表现佛理、佛法所能引导人进入的冥想的极致。“境”或“境界”的概念后来逐渐被引入诗文理论,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11](P270)。而真正大力标举意境,并且深入探讨意境涵义的是清代的王国维,他不仅注意到诗人主观情感的一面,同时又注意到客观物境的一面,必须二者交融才能产生意境。他认为意境是由真景物和真感情两者契合而成,造境和写境都是主客观交融的结果,从而建立了一个新的诗歌评论标准,丰富了中国诗歌理论。
从这些理论可以看出,诗文创造的意境,必须同时具备“情”和“景”,并使二者有机融合。与此相比,书法创作的意境,也是由书法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产生的。它主要通过抽象的点画来创造一种美的形式,从总体上反映客观事物的感性形象,同时又渗透了书法家的某些情感,以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创造一种意境的美。
书法意境的创造,首先要求书法家进入一种虚静的状态,东汉书法家蔡邕说:“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12](P6)王羲之也认为,“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12](P26)清代周星莲说:“神凝则象滋,无意而皆意,不法而皆法。”[12](P726)只有进入这种“虚静”的状态,才能摆脱各种名利杂念的影响,以便充分驰骋自己的艺术想像,在构思中形成最优美的艺术意象。其次,书法意境的创造是书家通过对自然现实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在其作品中抽象地映射出一种美的意境,从而使欣赏者产生一种与客观感性形象相应的联想。如意境庄严的作品可以表现博大的情怀,使人联想到高山瀚海、危楼深宇、忠臣义士,如颜真卿的楷书《大唐中兴颂》、汉隶《乙瑛碑》;意境秀雅的作品行笔活脱轻盈,线条圆润飘逸,结体疏朗空灵,章法舒敛自如,使人想到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簪花仕女,如王羲之《兰亭序》、褚遂良的楷书;意境粗犷的作品运笔奔放,结体开张,章法恣肆,动感强烈,使人联想到迅雷骤雨、龙腾虎跃、骏马驰奔,代表作如张旭《古诗四帖》、汉《石门铭》等等。我们欣赏王羲之《兰亭序》时,总是给人一种平和自然的美感,这种美感又引导我们进一步体味诗人那诗酒集会的闲适、飘逸的情致,这种感受既不全是《兰亭序》的作品本身,也不单是王羲之创作这一艺术作品时的情感,而是二者的结合、融彻后所生成的意蕴和情致,这就是书法艺术作品的意境所在。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诗文理论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虽然这两种艺术形式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从审美思想、创作方法和欣赏习惯上看,二者的交叉点很多。研究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有助于我们把书法艺术放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这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去思考和探索,从而把握其创作规律,促进书法艺术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四书五经[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 冯亦吾。书谱解说[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3] 刘纲纪。书法美学简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4] 田连波。美学原理新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
[5] 王忠阁,孙宏典。中国近古文学思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6]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7]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9] 刘鸣。试论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J].安阳师专学报,1999,(1):78-80.
[10] 钟明善。中国书法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我一直相信,男女之间在一起,是有缘分的。
那时候,我被县里的公司安排到下属的一个乡镇上班。她在乡镇幼儿园。因为同事王阿姨的撮合,我们见了个面。
我们单位离她们幼儿园不过百余米,几分钟的路程。每天彼此都能见到。有时候,偶尔出门晒晒太阳,还能看到她带着孩子在操场做操呢。
她是镇上数得着的美人。不光人长得好看,而且是大学生。镇上好多小伙子都盯着呢。
自从和她明确了恋爱关系后,我心里一直有个心愿。也许是因为看书多的缘故吧,我渴望那种飞鸿传音的效果。渴望得到她的一封情书,晚上躲在被窝
里读,该是莫大的享受啊。
可是,事与愿违。每天我都能看到她。
王阿姨看到我们明确了恋爱关系,也每天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她家的孩子明明就在我女朋友的班里。这样一来,小家伙更被照顾得周全了。
有时候,明明上学前,我就会让他捎一些时令水果,让他带给他老师。晚上我就会受到甜蜜的数落:别再让明明捎东西,同事都笑话我了呢。
嘿嘿,管它呢。
有一天,我去市里参加一个培训。由于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和她打招呼。当我三天后回来,王阿姨递给我一封信,说是明明从幼儿园带回来的。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表白情书她写的。
字不多,就三个字:喂:人呢?
好温馨的三个字。我在心里读了五百遍。
这仅有的三个字,是我今生唯一的情书。
暗恋,我认为,是最美的爱情。曾经的无奈和心底暗藏的情愫,在年青的岁月里,像条小溪一样,湍湍流在心间。美丽了梦,也美丽了自己的心!
现在的我们,早已不会再有那个时候单纯而谨慎的情感。遗失了好多的美好,找不到原始的自我。
所以,这封多年以前的永远没送出去的情书便显的弥足珍贵。请大家带着一颗二十岁的心,好好的品味和感受。希望能给你们带去轻松和愉快!
一封暗恋情书------角落里的红丝线
Z•L:
我想我在寻找勇气。
我清楚,在你的世界里没有我。因为我只是个属于角落的生命。快三年了,不知你现在的生活是否过得幸福而充实。人群中你也许认不出我,但我却常常梦见你。自几年前,寄给你那两封完美的信,我的心已不再属于自己。你当然不知道,那是我二十三年来最最美丽的文字。从那以后,我的笔再也无法找回当年的意境与绝望。我真是个念旧而感性的人,因真爱而胆怯。
新年伊始,我结束了早已名存实亡的爱情。五年的爱恨纠缠,只得出一个结论:我和他都不是彼此要寻找的三生石上注定的爱人。外面的天空很大,真正值得我付出一生的人却只有一个,所以我并不可以选他。我了解自己是个纤细敏感的人,需要理解和安慰,需要的是一份温厚持久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我只相信这世间你能够给予。他的爱是朵带刺盛开的玫瑰,美丽而痛苦,张扬而绝望。
当初的义无反顾、恒久的忍耐宽容,最终还是失败了。尽管我的内心细腻敏感,我的个性独立坚强,我聪明懂事又有才气,可是,我做不出精致可口的饭菜,我固执倔强,可那又怎么样?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永远都不会有结果。缘尽情灭,不必多言。
春季的阳光越来越丰盈明艳,我却越来越消瘦苍白。五年,就当是一场长长的梦。还好,我是笑着醒的。我依然幸福,我终于可以将埋藏于心底的那份对你的依恋大胆如实地坦白,也终于不必再拼命地压抑对你的那颗执着的心。现在,你是我的全部,是我的美丽。
我猜想,你一定是个善于思考、心思缜密而又脾气暴躁的人,不修边幅、个性飞扬。这也是我心目中你的形象。最深的一次印象是在夏季的校园里,你长长的头发、宽松的T恤,肥腿破洞的牛仔裤,趿拉双大拖鞋。笑起来,傻傻的大孩子相。我就是没来由地喜欢你可爱又成熟的样子。每想到这,心里总是很为你骄傲,这种意念的满足任何人也给不了我。只有你,你是我想用一生去珍惜的人。我说的是真的。
那个时候,我在你班楼上,为考试复习。有一天,看书看到书上全都是你。便下楼故意经过你的班级,正巧你走出来。我装出漫不经心的样子用眼睛扫过你,你没注意到我,我悄悄抬起眼角瞄,正得意于自己在你没有知晓时凝望你,你却忽然抬起头,露出一丝稍有惊讶的表情。我迅速移开目光,低下了头,却听见自己的心被撞的怦怦乱跳。你一定看到了那个慌乱无措的我,你的眼神似乎会把我看穿。我的心仍跳个不停,甚至不知道怎样走回的教室。
又有一阵子见不到你,却感觉周围全是你的影子,满世界地找,只为看你一眼便匆匆低头。我承认,自己是个胆小鬼,你别笑我好吗?后来,借二姐同你工作有你电话之便,老六打电话说有人想要看你。电话里你兴奋雀跃的语气我至今仍无法忘记。我那时真的疯了,满脑子全是你,那是我一生最难挨的一节课。
下课了,我们几乎全寝人一同下楼。你如约站在我们指定的位置,正高兴地等待着,我想你一定乐了一节课吧。我终于如愿见到了就几天没见到的你,心里那个舒坦劲儿就别提了。室友友好地对你说你走吧,她看到你了,我们满意地离开了,只丢下被弄得莫名其妙的你。你呆呆地愣一会儿走了,我有点心疼。其实你没看到我那小巧眼镜下善于伪装的眼睛,也感觉不到我走向你时忐忑不安的心跳,可那时,我是多么地满足、多么地快乐呵!
还有一次,大家一起去冰峪沟玩,回沈阳时到一家酒店吃饭。大伙对你发难,让你找舞伴跳舞。我一直在角落里默默注视你又自信又很窘的样子,偷偷在心里笑,真的好开心。后来回学校时,你忽然上了我们系的车,就站在我的前方不远处。我用力地呼吸,拼命想感觉你,好近的距离。看你的侧面那么轮廓分明、刚毅有力,我沉溺在一种欣赏和忘我的情绪里,不能也不愿自拔……
而这一切,你一定不记得吧,也不知现在的你过得快乐吗?身边是否已经拥有你想用一生珍爱的人呢?如果我迟到的表白对你的生活有所影响,我深感抱歉,更不会做破坏别人感情的事。如果在你看到这封信时已是个有家的人,那么就请把我那曾经美丽过的两封文字仔细珍藏。我崇拜事业有成、爱家如命的男人。你能够做到。
现在,孤单的我之所以想方设法地找你,只是想告诉你几句话:
我不必再拼命压抑对你的感觉,我可以去爱一个一直想要爱的人。你若不快乐,别忘了还有一个等你的我。我会用我残余的青春陪伴你,珍爱你,直至老去。
其实,我一直相信冥冥中你我的缘分早已注定,只是还未到相遇的时机。如若有,那一定是个美好的日子。暖暖的阳光照着我们相视而笑的脸,从此,便结束彼此不停的寻觅。知道吗?我真的想结束这无边无际的暗恋,因为,你占据了我的整个世界!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遇见了我。你会在我转身欲逃的一刹那,抓紧我的手吗?
还是那个我
2003-4-8
后记:
似水流年,可怜如花美眷。
很多缘分就是这样的如丝如麻,欲说还休。
自写这封信又过了几年,也知,这红丝线是可遇不可求。
只是,舍不得丢掉。
因为,那是一颗曾经那么美丽过的心。
可是你还记得那个我吗?
也许这一生都不可能与你相扶相持走过漫漫红尘,哪怕只是小小的一段路程——其实我从没有这样奢望过;我只是惊喜于这样的时刻偶然地会遇见你,遇见一段浪漫与温馨的日子。我也总想给你打个电话——却不能不把这个想法深深的放在心里。我不知道你是否还愿意收到来自我的任何一个消息或者一声问讯;我不能确定你是否依旧会想起我,在每一个秋凉如水的夜晚,象我这样,夜夜不眠,一任思绪将自己带回到我们初初相遇的那个路口,带回到我们相识相知的那一段如梦的往事里。
日子如秋天的树叶,一片一片地凋零着。我的心在莫名的国度里忧伤地徘徊着,看花开花落,任雨打风吹。
依旧重复着少年时的那句话:认识你是个偶然,留下你是我的心愿,只为了这一句话,在人海里我做无目标的行走与无助的跋涉。也许人的一生真的就是活在信念与现实之间,我不能被叛信念也不能脱离现——这也许就注定了我今天的道路。望天微叹:如果只能是重逢,我也想只做个过客,但我真的是不能走的从容。你是否感觉到一阵风,飘在空中寻找那份不该匆匆错过的缘份!如果这些文字的痕迹,打搅了你的宁静,就让它们化为风的碎片吧。我会用一生的真诚来为你祝福,以弥补我的过错。我始终渴望自己是流通在精神空间里的风。
等待,是一种痛。
在一瞬的生命中,捧着纯洁而行,并追求现实中的完美。而所谓的诗歌,只是慰藉路和脚印的文字而已。网是空旷的空间,但从那次相遇开始,我心灵之苑的全部已被你占据。我用心呵护这种无法用概念来阐述的感觉,有一天我将带着耕耘者的充实,将全部关于你的故事展现给这个世界。
可是,原谅我,此刻,我却不能写些什么,关于我们曾经共同相守过的点点滴滴。原谅我无法细数心中曾经有过的渴望与梦想;原谅我无法告诉你我曾多少次在夜里醒来,轻声呼唤着你的名字,却只能将满腹的心里话托付清风告诉寒星。我相信自己曾经热烈地燃烧过,虽然那只是一种纯粹精神的爱恋,一种完全唯美的浪漫的飞翔,可是我相信那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感动,每一次流泪,都是那么真实那么清晰,那么生生地颤颤地牵动着你我心底那根细细的情弦。
在生活与理想之间,却总有着那么大的差别。相爱的人未必能相守,相守的人却又未必相爱。从相识相知,到相恋相依,直至相伴相守,看似简单平凡,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真的走得如此完美如此圆满?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梁山伯与祝英台化成的彩蝶早已不知所终,而那华丽浪漫的爱情之船也早已沉睡于冰冷的北大西洋底。或许有时候,没有结局的爱才真的让人心动。
我不知道造化在怎样地捉弄着人们,我也不知道命运究竟在怎样安排着我的一生。当你终于从我的手机中完全地消失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一天你会“离开”——虽然我们根本还不曾相见过。我终于失去了我最珍贵的东西,我一遍一遍对自己说。心已痛的麻木了,我以为自己终究能够从中走出,我以为时光可以医治好心灵的创伤,我以为可以不再去想你,等你,不再期盼着奇迹——可是,可是,可是——原谅我,我真的不能做到。我可以用快乐的笑脸伪装自己,我可以用幸福的外衣掩饰自己,我可以用一切可以麻醉自己的东西来麻醉来欺骗自己,可是,我却骗不了自己的心。在每一个夜晚,在夜深人静的黑暗之中,总会有一个声音在呼唤着你的名字,那声音轻轻的,可以穿透任何时空,可以穿越生与死,可是它竟无法开启你的那扇小小的窗门,无法到达你的梦境,无法向你传达我的思念想念和怀念。
不管你何去何从,不管你我之间隔着怎么样一座不可逾越的山颠,我依旧要告诉你我心中的万千思绪,我依旧会走向那个真实。向你挥挥手,让你知道,在你寂寞的生活里,还有一个人在珍惜着你的人生,分担着你一切的苦痛。我多想面对面的向你说一声:请为我珍重。
等待,是一种痛,也是一种宿命的缘。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象当初你离开的时候一样,你突然出现在我相信会有永铭我心的故事,我相信两个人的故事不会消失在萌芽之中,我相信很多的本来都有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努力最后也能成功。面对你,我不摇头也不点头,我只看我自己的影子。我知道我自己的影子,不同于其它任何一个,而每一个都是美好的。在我身上在大家身上,没有谁比我拥有更多的谷粒和清泉,我也不比谁拥有更多的黑暗或光亮。
等你,是一种风景,一种独享,那风景里有夏日的阳光,正如我躁动的心情;也有冬夜的寒星,那是我几近失望的眼睛。
关键词:图书馆 情感 情感管理
一、情感管理的简述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一系列反应,包括内部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用情感的感召力去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融洽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人正面的积极情绪。而图书馆的管理内容及其丰富,但最主要的内容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图书馆管理中实施情感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图书馆实施情感管理的必要性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作为信息资源的集中地和传播中心的图书馆,因拥有用户而存在,因提供优质服务而发展。努力在馆内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亲情气氛,是启发良性互动、使个人在贡献和满足中得以成长、是使图书馆事业得以发展的关键。
1、情感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管理者能否与馆员心连心,朝着图书馆共同的目标前进,是图书馆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图书馆管理追求的目标。这里所谓的“心连心”,是管理者与馆员的心里相通和情感交融。这种默契关系的建立不是靠权力、奖赏和金钱,而是靠真诚、同志式友谊和感情。这种同志式友谊和感情是共同理想和目标基本一致原则上的友谊和感情,而不是无原则的哥们义气。这种友谊和感情是在不断交往中形成的。管理者通过交流和联系,不仅可以了解员工动态和单位经营状况,而且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使馆员愿意向领导倾诉自己的心声、提出自己的建议,愿意为图书馆事业出谋划策。
2、情感管理是使馆员开发利用资源的前提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图书馆文献信息的收藏和利用从单一的书籍文献收藏和利用向计算机检索、网上信息搜索以及具有数字化和网络化性质的全文光盘等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图书馆成了收集各种知识载体的信息资源中心。由于现代信息量大,散步广、交叉学科多,读者往往于浩瀚的信息前不知如何下手,这就需要馆员通过科学劳动,为读者鉴别筛选,确定和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给用户必要的“导读”。只有馆员的积极参与,才能迅速地为读者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系统的、连续完整的分析加工,生成新的、有价值的二次文献或三次文献提供保证。因此,只有实施情感管理,才能真正为馆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馆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馆员竞争意识,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使得馆员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
三、图书馆实施情感管理的具体策略
人本能地需要正面的情感反应,如幸福感、成功感等。而人都处于一定的文化体系中。情感需要的形成也必然会随着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差异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尽管如此,一些基本的需要都是相同的,有研究认为这些基本的需要包括仁爱、守信、尊重、信任、诚实。但笔者认为公平因素对人的情感反应影响极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人们希望受到平等的对待,害怕不平等,―个人在组织中关注的不是他所得到的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比较的相对值。”如果让人觉得工作生活在不公平的环境中,人们就会情绪低落。因此,图书馆情感管理工作不能忽视公平环境的创造,同时要尽可能消除员工与管理者欠公开透明而产生的不公平错觉。
1、让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
让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是实现情感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图书馆的一切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任何目标都是靠人来实现的,管理者是人,被管理者(包括读者)也是人,而情感管理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推崇现代管理学“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管理学发展过程中,各种管理理论的区别归根到底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上。由美国管理学中的人际关系理论衍生出来的行为科学,对参与管理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行为科学理论,包括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其理论的要点是关于管理过程中的人性问题及其相适应的管理指导原则问题。按照行为科学的理论假设,职工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是“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必须适应这些人性的要求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参与管理主张按人的本性实施管理,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职工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能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对目标的参与可以使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这样,职工个人的价值观与图书馆团体的价值观就统一起来了,在实现图书馆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职工个人的目标。这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种思想的融洽,反映了人的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需求。从而达到调动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尊重员工,关心员工
理解和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情感,肯定员工的价值,是实现情感管理的必要前提。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任何人到了一定阶段都有被尊重的需要,使馆员得到尊重,其积极效果往往大于物质奖励。管理者对馆员不信任,会使馆员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管理者要尊重被管理者,不居高临下,不分亲疏远,靠威信而不是靠权力来管理,才能获得下属的信任,才能焕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管理者要经常给予员工最真诚的认同与肯定,要让员工感受到来自不同层面的重视。管理者要主动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做到真正的感情互动。互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互相关心,管理者关心员工,员工关心管理者。管理者要为员工谋福利,为员工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真心实意为员工排忧解难,在员工遇到困难时伸出关心之手,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度过难关。员工对管理者的感情输出,自然也会心存感激,并把这种感激化作工作热情,开拓性地开展图书馆服务工作。
3、鼓励沟通,建立真挚的情感
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了解员工的需求,还可以改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激发其更大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人际沟通有两种状态,正向状态表现为知晓、兴趣、认同、好感、合作;而逆向沟通表现为无知、漠然、偏见、反感、对对。人性化的情感管理应通过信息,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追求正向状态,避免逆向状态。应在图书馆内部营造一种自由开放、信息分享、人人平等的沟通环境,除正式的、制度化的沟通渠道外,还要鼓励和重视各种自发的、非正式的交流。优秀的领导应定期向群众咨询对馆里重大决策的意见,给予馆员知情的权利和建议机会。公开所有可以公开的文件、制度和政策,形成上下通畅的沟通渠道,下级要认真领会上级的工作意图,上级要积极倾听群众的意见,减少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形成一种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员工更加自愿地努力工作,激发其更大工作热情。
4、建立优秀的图书馆文化,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充满凝聚力的整体
图书馆文化是指图书馆组织在长期工作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等。对图书馆而言,图书馆文化犹如人的灵魂,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图书馆文化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方式,它主要从感性因素出发,来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是一种粘合剂,是图书馆上下全体职工的内在的深层次的认同。
关键词:包装设计 书法 情感因素
书法的发展演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精华,书法不但可以传达文字本身所承载的信息,同时也可向消费者展示商品的文化内涵、品牌形象和商品本身的特色。“书法是线条所形成的无彩图画、无声的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表达了一种思想情感、一种生命的流动,……富有亲和力。”①书法艺术富有情感表达的功能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一、情感活动控制着人们对商品的喜欢度
人的情感活动是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面,设计出具有“人情味”的包装造型就是遵循人的情感活动规律,符合人的文化意识和情感需求。人们希望在获得了较优越的物质条件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文化精神方面的享受。因此,包装设计师应对商品包装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包装设计的精神功能给予特别关注,以文化亲和力拉近人与物的距离,给购物者在消费中带来一种精神平衡,促使商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内心的需求。
在传统概念中,设计所追求的是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这种抒情价值要求设计师在商品的设计中融入情感因素。而书法是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体现,当人看到与之内心情感相一致的书法时,就会感觉到一种亲切感,增加对商品的喜爱度,达到消费商品的结果。
二、书法在包装设计中的情感体现
包装设计元素也应该涉及传统文化思想。包装不仅要给产品创造附加值,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②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更有这种文化感染力和震撼力。
书法家通过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书法本身就具备了多样的性格特征。所以在设计传统商品和具有民族特色商品的包装时,运用书法字体是一个准确、有效的表现方法。在消费者眼中,如果对一件需要的商品没有产生想拥有的情感,是不会选购它的。在众多陈列的商品中,包装上没有让消费者动情的因素,更不会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
以某白酒品牌包装为例,该包装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外型典雅高贵,整个包装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结合,体现了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渊源。但纵观整个设计,最显著的还是包装上的字体设计,庄重中透出清新雅致,显示了行书的自由,具有弹力和阳刚的点画,排列上错落有致,具有韵律美和动感,把美酒的神韵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中国书法的情感内涵及其体现
中国书法的对象也有与之相对应的抽象的意义,所以,它们也是符号。③符号是一切设计的基础,中国书法这种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情感在设计中的一种渗透。中国书法艺术的水平与内涵是超时代的,有着古人和现代人都能够理解的共同内涵,值得设计师对此认真思考。
中国书法是具有思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书法艺术的内涵是含蓄的、朦胧的、生动的、丰富的。书法有音乐的旋律,它于无声之中充满了快慢和谐的节奏;书法有舞蹈的风姿,俯仰有致、跳跃生动;书法有文学的章法,含有起承转合,有呼应、有高潮、有重点、有结尾,它是异步同趋的文字;书法有绘画的经营位置,虚实相生、浓淡相映,它是无彩的绘画。艺术表达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其态度,包含着深厚的情感。书法独具魅力,用线条抒发着书家情感。人们欣赏着书法,便能从中感受到书者的情感,以及在这种情感下形成的形式美及书者的审美理想。在面对运用书法艺术的包装设计时,欣赏者被带入一种审美情感之中,产生对产品特征的认识,便有了与书体相融合的审美认识,从而生发出亲和力和购买欲。
四、中国书法的情感表达在包装设计中的意义
1.书体的情感传达
书法艺术在书体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如篆字古朴高雅、筋骨丰盈、遒劲圆转,富有金石之意味;楷书庄重、匀整,结构平稳,笔实墨沉;隶书强弱虚实,俯仰向背,肥瘦方圆;草书体势放纵,轻重缓急,婉转奔放;行书浓淡相映,动静兼有。总而言之,书法艺术的恰当运用,会使人感受到极高的审美境界和情感的抒发,它的美和情感感染力是难以替代的。
商品包装中书法艺术的应用是一道凝聚民族感情的风景线。在书法字体的书写中,笔势雄浑,体势宽博的楷体书写使得设计愈加端庄宁静。而洒脱奔放的草书则会给设计增添几分神奇绝妙的色彩,如怀素的草书,就可使环境充满动态之美。此外,行书可洋溢潇洒之情,汉碑之体势可使设计有古朴的内涵,隶书则会显其庄重娴雅之感。每一种字体都有其自身的表情,能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书法字体已成为现代包装设计中最为生动的语言之一,在产品包装和消费者之间起着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的作用。与单纯文字不同的是,书法融入了人的思想、情感、修养、爱好,流动的生命形式在与消费者的交流过程中,全然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其效应远大于一般的图形文字。
2.书写的不同风格传递不同的情感
除了选用字体来表现情感,书法中也可用字体的不同风格来表达审美情感。不同的书写风格在包装设计中能够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能使苍白而单调的符号形象变得感情化、视觉化,可以提升设计内容与品质,丰富表现力和冲击力。
书法本来就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一种实用手段,不仅具有形式美,更重要的是具有意境美。书法的意境表达是在笔墨之外的。这种意境的创造把观者带入一种想象和联想中,是情感生发的源泉。书法艺术运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使作品既显得古老沧桑,又富有东方神韵,同时也能体现出现代设计所要求的和谐与韵律。
例如,有一定历史的传统食品,包装中的汉字字体多为传统书法字体;矿泉水饮料包装中的字体多为线条流动感强的行草书;浓烈的白酒一般采用粗重、苍劲且有飞白表现的字体风格来表现酒文化的豪放;针对儿童的玩具产品,包装的汉字字体往往会写成笨拙的风格,童趣十足,更符合儿童的心理;针对成年女性的化妆品,则经常使用形态窈窕、风格隽秀的书法体,这样能很好地体现商品的特质。
结语
作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师,要善于继承前辈创造的书法艺术的精华,要善于探索如何有效地将传统书法艺术演化成当代设计艺术。有些设计师不能高妙地利用优秀传统书法艺术,多数是因为不懂得中国书法的美学精髓和实践经验,这是值得深思的。设计工作者应当重视书法艺术的学习和修养,坚持书法基本功的学习,坚持对书法美的探讨和应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借鉴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宽现代设计领域,让抽象的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产生出巨大的魅力。
注释:
①孙胤,廖涛鹰。包装设计中书法字体设计创意法[J].包装工程,2005(4):207.
②刘宁。浅谈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J].科技信息,2008(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