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诗歌(经典4篇)

冰心是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诗歌婉约多姿,颇有古诗词的神韵之美。下面是整理的冰心的诗歌(经典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冰心与泰戈尔的诗歌比较 篇1

一、同质――探究冰心诗歌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

在苏教版七年级教材中,冰心的《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四首小诗,是仿照印度文豪泰戈尔著名的《飞鸟集》所作,尽管篇幅精悍,亦未刻意追求诗歌中的。韵律之美,其质朴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仍然使无数读者折服。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精读这四首小诗,并与同单元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散文诗进行对比,挖掘其中的同质之处,通过表格的形式对比罗列,便于学生赏析。

1、诗歌形式的同质性探究

冰心受泰戈尔诗风的影响较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阅读冰心的四首小诗,提炼其诗歌的创作特点。比如《母亲》和《纸船》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抒发对母爱的渴望与眷恋之情,而《成功的花》和《嫩绿的芽儿》则借助“花”“芽儿”来说明奋斗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以及生命的真正意义,充满哲理。冰心的诗歌在形式上最大的特色是在叙述中抒情、阐发哲理,使人读之有所悟。而泰戈尔的诗歌中,《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都描写了母爱,同样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从诗歌形式上,叙事、抒情、哲理是两人作品的最大同质性。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提炼叙事主线和情感主线,使其中的哲理自然闪现出来。

2、艺术风格的同质性探究

诗歌形式相似,必然带来艺术风格的趋同,冰心小诗的艺术风格中很容易找到泰戈尔诗歌的影子。在有关的比较阅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逐句品读两人的诗歌,总结两人的诗歌在语言和修辞上的共性。两人都采用了暗示性的语言风格和象征性的修辞手法,比如冰心在《纸船》中用“纸船”暗喻游子内心的漂泊感,象征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而泰戈尔在《榕树》中也用“榕树”来暗喻故乡,用“风”、“鸭”和“影子”暗喻远离家乡的孩子,用象征的手法再现了离家的孩子对家乡的眷恋。象征是诗歌重要的表现风格,在两人的作品中,都采用了实物象征的手法来展现游子与故土之间的情怀。

3、思想内涵的同质性探究

探讨诗歌的思想内涵,离不开作者生活的时代及继承的历史文化。相对而言,冰心的作品更通俗易懂些,其所呈现的思想内涵建构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之上,容易被学生所理解;而泰戈尔的作品建构在印度历史文化的背景之上,学生理解起来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两人在诗歌创作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同质性最为明显,一方面冰心的《母亲》《纸船》和泰戈尔的三首小诗都写到了“母亲”,这是人类永恒的情愫;另一方面两人又在诗歌中融入了诸多的人生哲理和智慧,用“童心”来颂扬“母爱”,用婴儿般的情怀向母亲致敬。在诗歌的思想内涵上,冰心尽管融入了个人的情感经历,但仍然坚持着泰戈尔展现“爱的哲学”的创作理念,这在教学中也是需要引导学生留心体会之处。

二、异构――剖析冰心诗歌对泰戈尔的影响

纯粹的接纳与学习不会成就一位优秀的诗人,诗歌是靠思想内涵、情感切入点、艺术风格等因素来吸引读者的。冰心虽然受泰戈尔作品的影响颇深,但只在诗歌的结构上借重较多,在其他方面却并非直接借鉴,而是有选择性地接纳。在冰心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自身经历,这些经历是与众不同的,充满了时代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痕迹,这是冰心诗歌与泰戈尔诗歌异构性的本源。在对两人的诗歌作品进行比较阅读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这一点入手,体味两人的诗歌作品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文学鉴赏能力。

1、思想内涵上的差异

思想内涵是诗歌的灵魂所在,是作者抒发情感的重要体现。在教材所展现的几首诗歌中,尽管冰心与泰戈尔都在描写母爱,都在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之情,但两人在思想内涵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品诗中的关键字句与情节,以便融入诗歌的氛围中。如冰心的《母亲》,用质朴的语言叙述了生活中最为普遍而平凡的经历,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处在人生逆境时躺进母亲怀里的冲动,这是对母爱最真实的诠释。而泰戈尔的《金色花》中融入了想象的情节,在表现手法上虚实结合,尽管也展现了母子间的情谊,却为“母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与泰戈尔诗作中的宗教色彩一脉相承。一个追求真实平凡,一个追求宗教神秘,这是两人的诗歌作品在思想内涵上最大的差异。

2、情感视角上的不同

情感是诗歌讴歌的主要内容,情感视角的切入是诗歌吸引读者的关键。在情感表达上,冰心与泰戈尔的诗歌存在本质的不同。尽管两人都以儿童的独特视角作为诗歌的情感切入点,但在表现手法上却截然不同。冰心在《母亲》中用寻求母爱保护的儿童的视角作为切入点,《纸船》一文则以青年人的视角展现对母爱的眷恋,全诗充斥着阳光的色彩,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泰戈尔的《告别》则从分别的角度去描写母子深情,从情感基调来看,展现更多的是眷恋和纯真的童心世界,充斥着感伤的情调。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对照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以便直观地展现两人的诗歌在情感上的差异。

3、艺术风格上的突破

不同经历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文本的艺术风格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提炼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提高写作能力。泰戈尔的《金色花》、《告别》和《榕树》三首小诗,叙事风格偏外向,写作手法虚实结合,给人以细腻的感受和广阔的思想空间,学生在阅读时情感随着叙事主线的推进而被调动;冰心的《母亲》《纸船》两首小诗,虽然也在描写母爱,但语言风格更加内敛,笔触更集中于个体内心世界的独白,学生在阅读时需要不断地剖析探索她的内心情感。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一个偏重外向,一个偏重内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两人的诗歌抒发情感的方式。

在教学中,比较阅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极大的帮助。从教学内容来看,比较阅读所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泛;从教学形式来看,除整合外部教学资源外,比较阅读还能引导学生运用图表等比照方法来辅助阅读,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形式;从教学效果来看,比较阅读除了了解两篇文章的同质性外,更将重点放在了寻找异构性上,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活跃状态,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冰心的诗歌 篇2

《谢“思想”》

只能说一声辜负你,

思想呵!

任你怒潮般卷来,

又轻烟般散去。

沉想中,

凝眸里,

只这一束残花,

几张碎纸,

都深深的受了你的`赠与。

也曾几度思量过,

难道是时间不容?

难道是我自己心情倦慵?

便听凭你,

乘兴而来,

无聊又去。

还是你充满了,

无边微妙,无限神奇;

只答我心中膜拜。

难役使世间的语言文字,

说与旁人?

思想呵!

无可奈何,

只能辜负你,

这枝不听命的笔儿,

难将你我连在一起。

十二,二九,一九二一。

写给母亲的诗 篇3

作者:冰心

母亲,好久以来

就想为你写一首诗

但写了好多次

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

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

不知道该怎样结尾

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

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

哪怕写得不好 哪怕远在老家的你

永远也读不到……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著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著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简介 篇4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1]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