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简介与生平(精选9篇)

杜牧,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唐代文学家、大和进士。以下是可爱的小编帮大家找到的杜牧简介与生平(精选9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牧简介 篇1

大家好!非常欢迎你们到杏花村古井文化园参观游览,我是景点导游×××。

池州杏花村以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古有杏花村十二景,复建杏花村是池州几代人的梦想,这座牌坊就是杏花村复建的一个重要标志,牌坊上的“杏花村”三个字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题写的。

大门两边有一幅对联:“旭日照池州出墙红杏引春风四时飘绿雨,晓钟惊世界耀眼琼花香碧宇千里醉丹霞”,寓意改革开放的春风和池州优美的生态环境引来无数外商来池州投资兴业,也才有了杏花村复建的开始,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古井文化园就是旅欧华侨詹晓荣先生投资兴建的,下面就请大家随我进园参观,一起探寻杜牧笔下的杏花村。

我们正前方这座山,上面刻有杜牧的《清明》诗,是大书法家启功的手迹,让我们走近看看。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书写不是按照正常的四句诗进行排列的,其实古时候人写字很多都是这样的。传说古时候有个书法家用此诗为人题写纸扇,持扇者不知扇上为杜牧之诗,便把它读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样一读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好词,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艺术家的共同灵感,我们启功老先生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的。有关《清明》诗的有趣话题很多,相传清代大文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纪晓岚,觉得该诗不够精炼,便每句删去两字,成了五绝:“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后来也有不少人改过此诗,但真正流传到现在的还是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关于《清明》诗的传说还有很多故事,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一本我们公司编的《旅游指南》看看。)

接下来我们看山的另一侧,是公园的园记和杜牧的生平简介。下面我就把杜牧的生平作一下简单介绍:

杜牧,陕西人,靠近现在的西安市,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后人为区别杜甫称其为“小杜”。公元844年开始杜牧在池州做了两年的州官,当时叫刺史,足迹遍布池州美丽的山水。留下诗歌4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明》诗。杜牧在池州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减轻赋税、抓社会治安、造计时器、修建一些颇有影响的建筑等等。但真正和旅游有关的还是保护九华山的寺庙,当时在84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杜牧对九华山刚兴起的寺庙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为后来九华山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然我们今天看到的九华山可能就是两样的,所以池州老百姓永远地记着他,现在池州市的很多地名也和他有关,如杜湖、杜坞大桥等。我们在规划中准备在公园的东侧建一座杜公祠(杏花村过去就有杜公祠,是杜氏后人所建,清代知府李暲撰写《建杜公祠记》,现在遗址早废。)

现在我们向前走,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是一颗古老的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是樟树,樟树是我们池州市的市树,那你们知道我们池州市的市花是什么花吗?是杏花(池州市树市花是2002年3月29日池州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八项会议通过的)。

大家请随我这边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杏花村千年古井遗址所在地,这座颇具唐朝风格的建筑就是黄公井院,(指着对联)“红杏花开泉香一井,黄垆酒熟诗醉千秋”,很有气势吧。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口井吧,这口井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井的内壁四周都是青砖砌成的,深有9米,据文物部门考证确是唐代古井,有1000多年的历史。大家再看一下井边“杜刺史行春处”这块碑,是由明代大文人李歧阳题写的。(指着雕像)这是黄公的雕像,旁边一副对联:“幸得仙人传绝技,欣将名酒醉奇葩。”传说当年黄公酿得一手好酒,供不应求,仙人铁拐李路过此处,看到黄公夫妇忠诚勤恳,就暗中点化井水帮助他,后来在酒供不应求时井水都可以当酒卖,黄广润的夫人说:“酒虽好,猪无糟。”

现在我们从后边走,去实地看看酒是怎样酿出来的,酒糟又是什么样的。(手指酒坛)这块空地上的大酒坛,有4米多高,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黄公酒是我们公司注册的商标,那个小井样的标志是我们公司的徽标。现在我们可以闻到酒香了,(走进酿酒坊)这位就是黄公的后代黄师傅,这是发酵池,这是煮熟的饭,酿酒要用米和糠,100斤大米要兑20斤糠呢,现在我把工艺流程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将大米隔锅蒸熟,待熟饭冷却至40℃左右放入酒麯等发酵材料,再入发酵池发酵,10天后起池再上锅蒸,利用循环水加热后出酒。 北武当山导游词·山西导游词 ·观音堂导游词 ·晋祠导游词 ·广胜寺导游词

这黄公美酒大家要不要品尝一下,当年杜牧就是喝了黄公酒才诗意大发写下那首《清明》诗的,现在请我们现代杏花女把杜牧第一次品黄公酒的故事和大家说一遍,愿意品尝的就动手吧。(杏花女叙说这个典故)在清明这一天,杜牧一人私离刺史府,他久闻黄公酒的名气,于是慕名而来,到了黄公酒垆,当时没有什么客人,只有杏花女一人在那,杜牧让杏花女拿酒,但杜牧喝了之后觉得酒不好,不够香醇,说:“有没有好酒呀”,杏花女说:“好酒是有,但我要出一个上联,你若能对上来,就给你喝”然后,杏花女出了一个上联:“白锡壶腰中出咀”,杜牧没对上来非常后悔,当看到杏花女锁门,突然灵光一闪,对出了下联:“黄铜锁腹内生须”,杏花女就给他喝了黄公酒,杏花女要杜牧把这幅对联写下来纪念,不过杜牧在题名的时候没有直接把他的名字题上去,而是用了“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杏花女一看,大吃一惊,慌忙跪下,说到:“不知杜大人到此,多有得罪,还望大人海涵。”其中“半亩山林半亩地,一曲牛歌一卷文”指的就是杜牧,而如今,这铜锁,还有杜牧喝酒的酒壶,都保存在杏花村村志馆里。

(继续向前走)这是贮藏黄公酒用的酒窖,这里面的黄公酒有几十年的历史。大家请这边走,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吟诗台,过去村里有个小亭子,专为文人吟诗作赋用的,自从当年杜牧留下《清明》诗后,杏花村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吟诗作赋,赏花沽酒。据《杏花村志》记载,共有300多位诗人留下诗词1000多首,所以杏花村又被称为“天下第一诗村”。现在的吟诗台不但定期举办诗会,还举行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主要以我们家乡黄梅戏、傩戏、傩舞、民歌为特色。

这匹石马传说是铁拐李的座骑,相传当年酒仙铁拐李,一天酒瘾大发,于是便骑马来到杏花村,大过酒瘾,喝了三天三夜,终于醉倒在一个小池边,后人称这个池子为“醉仙池”,大家看这个池子象不象个酒葫芦。

前面的这个亭,我们称它为“杏花亭”,这个亭子呢,就是当年为一些文人墨客来这里会友观景而特别建造的,此亭最早在嘉靖四年(1525年)由山西蒲州人张邦教兴建的,并撰联“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后来此亭又于崇祯年间由时任池州知府的顾元镜重修。亭内书有杜牧《清明》诗中的石碑而成为杏花村的象征。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粉墙青瓦的建筑呢,就是陆舫,据历史记载最初是一座小桥,由于风景优美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来此赏景叙情,到明朝时贵池县令成都人张灿垣修建了一下,取名“陆舫”。

相传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经常带着他的官妓程氏到这一带饮酒作诗,程氏能歌善舞,懂诗作词,深得杜牧的喜爱。在唐代,县令、县尉都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不能带家属,杜牧当时四十多岁,许多生活料理都是官妓程氏长期服侍,这样,就成了他的次妾,当时唐代明文规定,所有地方官不能取民间的女子作妻妾,杜牧只好将已怀孕的程氏嫁给了石埭县长林乡乡绅杜筠,生下了杜牧的儿子杜荀鹤,后来人们改称程氏为鹤娘。

现在在我们池州市石台县长林乡和贵池茅坦生活的杜氏的家族便是杜牧的后裔。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古建筑呢是村志馆,大家请看这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村在池阳杜诗物候能为证”,下联是“志存馆内赵客图文足释疑”。这里的“村”指的就是我们的“杏花村”,“池阳”就是贵池的别名,“杜诗”指的就是大诗人杜牧的《清明》诗,“物候”指的就是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景致。“志存馆内”的“志”指的就是“杏花村志”这本书,“赵客”指的就是《杏花村志》的作者郎遂,“图文”指的就是我们《杏花村志》里的图文介绍,《杏花村志》是唯一被收入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文献《四库全书》的村志。现在就让我们进去看看,这里有一块石碑刻的是古杏花村全景图,另外我们准备把杏花村志共12万多字,全部刻在墙上。虽然杏花村的争论由来以久,其中以山西的汾阳和安徽贵池为最,多数人也认为“酒是山西的好,村是贵池的真”,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史料让更多的人知道真正的杏花村在我们贵池。

各位游客,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是焕园,据记载,宋朝末年有位大官郎文韶因不愿入元朝为官,到杏花村隐居,建数间房屋,郎氏家族逐渐成为杏花村望族。到了清代,郎遂为纪念先祖在遗址上复建了焕园,今天我们又重新修建了这座名宅。大家请看这门上的对联“焕珠还异彩,盛世扩名园。”焕园又名“郎遂故居”。郎遂是贵池杏花村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康熙时上过太学,从20岁开始起稿撰修《杏花村志》前后共十一年。现在就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介绍屋内陈设、郎遂的挂像、对联等)

杜牧简介 篇2

【关键词】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唐诗阶段;晚唐

在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中,教材在重点讲述唐朝诗歌的繁荣时用一大段文字来论述,把唐诗的发展过程分为初唐、盛唐、中唐,而我们知道唐诗的发展应该还有晚唐时期,笔者认为此中有不妥之处,应在教材中添加晚唐时期诗坛的发展情况简介,以完善对唐朝诗歌的认识。以下就这个问题,作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教材如此编排的用意

本课的课程标准是“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中最具代表性的,知晓它们,就能了解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特色,从而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整体的认识。

人教版教科书在内容和编排上都贴近课程标准,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在第一目中讲从《诗经》到唐诗,讲的就是诗歌在各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到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教科书讲唐诗的发展只谈初唐、盛唐、中唐,不可否认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笔者认为教科书只讲到中唐,肯定不是忘了晚唐这一时期,也不会是为了节省版面,应该是考虑到盛唐、中唐时期是诗歌发展的顶峰时期,从《诗经》到唐诗,即讲述了各阶段的不同特点,也有一条诗歌从起源到顶峰的发展线索。讲述诗歌的发展过程讲到这就足够了。但笔者认为,作为唐诗发展的阶段的介绍,课文的表述却不够完整,存在人为割裂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1.与学生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不符

一个朝代的发展有其兴起到消亡, 诗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没有晚唐诗歌的介绍,人为的割裂这种联系,教科书这样的编排很明显割裂了学生对问题认识的连贯性、逻辑性,有初唐、盛唐、中唐而无视晚唐,这与学生的一般认知不相符。

2.忽视了晚唐诗坛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笔者也赞同盛唐时期诗歌发展到顶峰时期,而这并不能掩盖尤其是晚唐诗坛的辉煌,晚唐诗歌自有其特点。以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诗人杜牧和李商隐为例,他俩被后人称为“小李杜”。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居第二位,而王维入选29首,李白入选27首。这一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其诗构思新奇,风格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如《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创造了一个含义深远、婉曲的境界,把深厚的感情细致而曲折的表达出来,耐人寻思,感染力强,形成了诗歌的新流派、新风格。他的诗也有直面社会现实的,如:“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秋风动地黄云暮,归云嵩阳寻旧师。”李商隐《东还》诗脍灸人口,赏读该诗,可看出李商隐所表露归去寻师学仙只是一句托辞,所谓学道不过借此疏解自己内心不平与感叹自己命运的不幸,更有面对朝政种种荒淫无道的愤慨以及对正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唐皇朝的哀叹。

对杜牧诗的艺术风格,刘熙载有一个总的概括:“杜樊川诗雄姿英发。”(《艺概・诗概》),说明杜牧的诗在内容上多表现诗人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在艺术形式上注重雄俊之獾暮攴懦镉肭楦械男泄激越,有一股豪迈俊爽之气。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后代有许多人写过以华清宫为题的咏史诗,均无超越杜牧的这首绝句。

再如: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语

晚唐诗歌的成就还有很多,其影响也很深远,是唐诗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教科书对晚唐的忽略是存在问题的,缺乏对问题论述的逻辑连贯性。笔者认为教科书应添加对晚唐诗歌的介绍,如“晚唐诗坛同样人才辈出,他们的诗或意境清新、饶有情趣,或别有寄托,或影射政治得失,整体反映了那个时代”。至于以谁为代表、谁的诗最能代表晚唐诗坛的风格和成就、如何措辞,那就需要聆听更多的专家学者的高论了。

【参考文献】

[1]赵荣蔚。晚唐士风与诗风[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2]徐连达。唐朝文化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杜牧简介 篇3

摘 要: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作为晚唐最著名的咏史大家,其咏史怀古诗独具特色,在诗史上有重要地位。从晚唐时代背景与三人个人生平经历出发,可探讨其咏史怀古诗的内容及艺术渊源。如果将晚唐咏史三大家进行比较,温庭筠以艳诗咏史、杜牧刻意翻新、李商隐含蓄蕴藉,三者各有千秋。

关键词:杜牧 李商隐 温庭筠 咏史怀古诗

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致使民生凋敝,国家政治混乱不堪。但岌岌可危的大唐王朝却促使咏史诗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在压抑的时代中,诗人们只得在“沉沦中演进” [1],不能直抒胸臆,只好大肆借历史来表达对这个时代的控诉和不满,于是咏史怀古诗的创作蔚然成风。晚唐咏史怀古诗成就最高的当属杜牧、李商隐、温庭筠。从诗歌体裁上来看,温庭筠的咏史怀古诗主要有乐府类、七律、七绝、五排咏史怀古诗,乐府类和七律咏史成就最高;杜牧最有特点、最有成就的当属他的七言绝句咏史怀古;李商隐近体律绝咏史怀古诗独具一格。他们都致力于咏史怀古诗的创作,为晚唐诗篇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晚唐诗歌创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由于三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等的差异,他们创作的咏史怀古诗也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杜牧生于世代官宦家庭,家世显赫,自小饱读史书,风流倜傥,但同时又兼有忧国忧民的济世之志,有着三分的风流随性,七分的深沉绝望。他眼光犀利,对于咏史诗的创作有着明确的创作意图和艺术追求。杜牧在文宗时举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依次做过江西观察、淮南节度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正是由于在官场的摸爬滚打,深入黑暗的现实内幕,让他深刻的意识似乎到国家命运的不可逆转。李商隐出身寒门,固然才高八斗,但似乎一辈子都在委曲求全,一介儒生本无意卷入风起云涌的政党之争,却因机缘巧合深陷其中,受到两党的排挤倾轧,徒有诗才却只能长期沉沦,遭遇极其不幸。相对于杜牧、李商隐而言,温庭筠既没有杜牧那样情系家园深沉,也没有李商隐那样曲意求成式似的束缚。他出身名门,却偏偏家道中落,因此他身上除了有几分贵公子的才高气盛之外,还多了几分赖气,他只管目之所见,口有所言。他们在晚唐咏史怀古诗的这块广袤的舞台上伸展拳脚,任悲伤和无奈放任自流。

杜牧的咏史怀古诗,风格“爽朗俊逸,蕴含深刻” [2],往往喜欢刻意翻新,以“立意高绝”[3]的议论来表现他过人的卓识,其史论色彩浓厚,并且经常站在高人一等的台阶上来发表新见解,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赵翼《瓯北诗话》评其:“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辞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翻案语,无平正者”。[4]如《 题商山四皓庙一绝》:“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汉初汉高祖刘邦在戚夫人的鼓动之下欲想废太子刘盈而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此事危及吕后权益,因此吕后请商山四皓出山辅佐刘盈,使刘邦放弃废立太子的念头。历来商山四皓为巩固太子的储位而出山相助都是被作为一段历史佳话来传颂的,但杜牧为不落窠臼,竟反说其事,指出正是商山四皓的出山,才导致吕氏外戚专权,差点危及刘氏江山。由此,他的诗中又带有某种深刻的悲哀情绪,如《登乐游园》“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诗人亲眼目睹牛李朋党之争,又亲身经历了“甘露之变”,辉煌的大唐王朝已经像曾经鼎盛的汉家王朝一样,渐渐消亡了,因此从心底慢慢涌上一股不可遏制的悲哀和无奈之感。

李商隐的咏史怀古诗则是多引用生僻的典故和隐晦的比喻,并善于抓住微小的事件,从而以小见大,因此导致他的诗含蓄蕴藉,有不少晦涩难懂之作。如其《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前两句仅用14个字就概述了南齐亡国的起因,经过,结果,从中刻画了齐废帝至死都在纵情享乐的昏庸荒淫。“犹自风摇九子铃”,“九子铃”是宫殿寺观的饰物,史载史载齐废帝曾剥取庄严寺的玉九子铃来装饰潘妃宫殿,诗人借用“九子铃”这样微乎其微的的小物件加以巧妙地暗示,从而从侧面烘托了梁宫的荒淫腐败,用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但李商隐在政治生涯中的举步维艰使得其缺乏杜牧的那种自信,以致于他虽然对史实有清醒的认识,能够切中要害的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却不能大声疾呼,只能默默地用委婉曲折的咏史怀古诗来表现,从而折射出他对这个时代深深的悲哀,众多的愁苦使他的诗蒙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如《锦瑟》以悲切幽怨的“锦瑟”起兴,追叙郁郁不得志的一生。运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典故来喻己命运如浮萍,青春年华不再。“蓝田生玉,沧海有珠”折射出诗人虽有卓越之才,却不为所用的深沉悲哀。越是沉迷,这种情思越是难以排遣,诗人也更加幽婉哀怆。

而温庭筠作为晚唐乐府类咏史怀古诗的终结者,对乐府类咏史怀古诗的创作颇为用心。这接近20首的乐府类咏史怀古诗多取材于东晋、北齐等前代昏君荒淫无道的逸乐亡国之事,诗人对其游乐的场面大肆渲染,吸取齐梁文风中注重形式和辞藻华美的部分,并将其融入其中,同时在咏史诗的内容上予以创新,将其咏怀个人遭遇发展到吟咏国家兴亡、朝代兴衰。温庭筠结合自身优势在表现手法上加以改造,开辟了以艳诗写咏史的传统,开拓了咏史怀古诗的新路径,并成就了乐府诗的最后辉煌。相对于杜牧、李商隐而言,温庭筠近体类咏史怀古诗最重要的特色在于他的乐观洒脱。他不恪守传统伦理道德,三分无赖气铸成了他的不完美,同时也成就了他人生表现的一个重要侧面。飞卿的咏史诗既不像杜牧那样刻意翻新,以善于写出出新的见解见长;也不似李商隐那般含蓄隐晦、委婉曲折,一唱三叹。他只管目有所见,口有所言,无论命运怎样将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依然是愤激而不绝望。同样是表达怀才不遇之感,温庭筠是“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过陈琳墓》),杜牧是“登独还天下,谁会我悠悠”(《题敬寺楼》)。相对于杜牧、李商隐的诗,温庭筠是一种盲目的乐观,正如刘学锴所言,“他的这种积极用世情怀,固与其家世、个性有关,也与他对时代的感受与认识比较表面有关”。[5]但他毕竟不是政治诗人,我们也不能对他苛求太多。

咏史诗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大的分类源远流长。自东汉史学家班固的《咏史》开咏史之先河,建安时期,王粲、阮禹有《咏史诗》,曹植有《三良诗》,但大体都是“隐括本传,不加藻饰”[6],及至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思路,再至晚唐之时,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题材内容分日益广泛,咏史诗的创作达到顶峰。温庭筠、杜牧、李商隐在这片广阔的舞台上,追忆前朝盛世,悲叹今朝之衰亡,抒发怀才不遇之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其新的意义,为其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凸显了一定的历史意义。(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在沉沦中演进——试论晚唐诗歌创作趋向》,南京师范大学编《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

[2] 孙大军:《论杜牧的咏史诗及其怀旧伤时心态》,《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64页。

[3] 房日晞:《杜牧李商隐之咏史比较》,《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64页。

[4] (清)赵翼:《瓯北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63页。

[5] 刘学锴:《温庭筠传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6页。

杜牧简介 篇4

关键词:杜牧;会昌法难;九华山;佛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3005905

收稿日期:2014-02-24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唐武宗会昌灭佛与晚唐文学研究”(13YJC751007);安徽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SK150)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方胜(1977- ),男,安徽桐城人,副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博士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①“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当为“数十万顷”所误,因为当时全国的农田耕地才只有几百万顷,详说见张箭《唐武宗禁佛之经济成效探讨》,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1):59-60.

②现在安徽池州旅游景点的导游词里,还有这样一段文字:“在 845年(唐武宗年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活动,杜牧对九华山刚兴起的寺庙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为后来九华山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umu and Huichang’s extinguishing of Buddhas

――centering on whether there are merits

and virtues of it to Jiuhua Mountain Buddhism

FANG Sheng1,2, LUO Fang-fang1

(1.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2.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Poetic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In Huichang year Tang wuzong Emperor developed one massively movement to extinguish Buddha.But the Jiuhua Buddhism has not been under the impact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ata.Dumu,a famous poet,was Chizhou provincial governer at that time.So some people thought that he must has played the crucial role in protecting Jiuhua Buddhism.However,we inspect some history books such as “old Tangshu”,Tanghuiyao” carefully only to find that this viewpoint has further discussion possibility.

Key words:Dumu; Jiuhua Mountain; Buddhism;Prohibition of Buddhism done by Tang wuzong Emperor

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佛教史上称为“会昌法难”,俗称“会昌灭佛”。在中国古代“三武一宗”灭佛事件中,会昌灭佛是唯一的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大规模灭佛,因而对佛教打击最重,在历史上影响最大。由于中国在唐代已取代印度成为佛教发展和传播的世界中心,所以很多学者都认为,会昌灭佛不仅是中国佛教也是世界佛教由盛到衰的一个转折点[1]101。

据会昌五年(845)八月壬午(七日)武宗诏令天下的《毁佛寺勒僧尼还俗制》统计,共“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①,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2]606。九华山佛寺同样也面临着灭顶之灾,但相关史料均记载,九华佛教在此次“法难”中并没有受到很大冲击,唐末更是不断兴盛壮大。恰巧著名诗人杜牧会昌四年九月至六年九月(844-846)任池州刺史[3]58-65,于是人们普遍认为杜牧保护了九华佛寺免遭毁废[4]17-19②。作为地方行政长官,难道杜牧会对抗朝廷,拒不执行灭佛命令吗?他对九华佛教果真有着“无量功德”吗?此问题涉及到杜牧对于唐武宗灭佛的态度,中晚唐时期九华山佛教的发展规模以及当时灭佛诏令的具体内容等,有必要略加辨析。

一、杜牧的佛教思想及其对灭佛的态度

杜牧在诗文中一再表示自己对于佛教的崇奉态度,他的思想中有着佛教因子;但他的《杭州新造南亭子记》又向来被认为是一篇反佛的檄文,有论者甚至以为此文“与韩愈的《谏迎佛骨表》,堪称双璧”<sup>[5]</sup>。那么,杜牧对于会昌灭佛到底持何态度呢?

《樊川文集》中与佛事相关的诗文为数不少,有人据冯集梧《樊川诗集注》统计,仅诗题里含“寺”、“僧”、“禅”字样的诗有27首,此外,或详或略涉及佛事的诗,又约计15首<sup>[6]</sup>。虽然其中有些是纯粹写景,或题赠之作,但很明显杜牧颇受当时流行的禅宗影响,思想中有着佛教的因素。略举几例,如《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sup>[7]</sup>《怀政禅师院》:“莫讶频来此,修身欲到僧。”《偶游石盎僧舍》:“僧语淡如云,尘事繁堪织。今古几单人,而我何能息。”都表达了他对僧人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和羡慕,而自己坠于尘网之中,为功名所累。佛教把“清静寂灭”,“无思无欲”看作人的本质,杜牧诗中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倾慕,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歌颂,正反映了“自性清净”的追求。杜牧也同诸多晚唐文人一样乐与僧人交游,文集中有多首相关的诗作,如《送大昱禅师》、《寄东塔僧》等,写得情真意切,在《将赴京留赠僧院》中更是道出了自己的事佛之心:“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谢却从前受恩地,归来依止叩禅关。”佛教常借云、水阐发义理,文人们的诗作一旦涉及佛教,多喜用云、水意象,既包含着深远的情趣,又有所寄托。杜牧有一些诗作虽然表面上看不到与佛教有关,但细细体味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佛理趣味,如《同赵二十二访明府郊居联句》:“远檐高树宜幽鸟,出岫孤云逐晚虹。”《洛阳长句》:“树锁千门鸟自还,芝盖不来云杳杳。”与王维《渭川田家》如出一辙,静谧而和谐,是自由自在无所窒碍的禅趣的象征。这种闲淡自然的“禅趣”,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净心”追求的结果<sup>[8]</sup>。

虽然杜牧创作了一些与佛教有关的诗文,也乐与僧人交往,但这并不能说他信佛。他在《上李中丞书》中自述:“某世业儒学,自高、曾至于某身,家风不坠,少小孜孜,至今不怠。”自觉继承祖父大儒杜佑经世之学,研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9]860,但无奈仕途多阻,只能“寻僧解幽梦,乞酒缓愁肠”(《郡斋独酌》)。诚如颜真卿《泛爱寺重修记》所言:“予不信佛法,而好居佛寺,喜与学佛者语。人视之,若酷信佛法者然,而实不然也。”<sup>[10]</sup>与僧人交游酬唱是有唐一代文人们的普遍习尚,杜牧也不例外。

杜牧对于唐武宗开展灭佛运动始终是积极赞同的,其《杭州新造南亭子记》一文集中表现了他的观点。他在文中揭露了统治阶级用盘剥来的钱财奉佛以“买福赎罪”的丑恶行径,“今权归于佛,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也对穷人“啼一稚子,无以与哺,得百钱,必召一僧饭之,冀佛之助,一日获福”的愚蠢行为进行了批判,认为“佛炽害中国六百岁”[9]792。该文作于会昌六年三月唐宣宗即位之后,宣宗即位就着手恢复佛教,在此背景下,杜牧敢于公开表示赞同灭佛,足可见其深深意识到佛教发展过快、僧尼众多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危害。而且在他任职池州刺史时,针对池州出现了大量强盗的情况,作《上李太尉论江贼书》建议李德裕予以严厉打击,并出谋划策提出了有效的方法。这些强盗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寺庙被毁而流离失所的僧人,李德裕《请淮南等五道置游奕船状》中说:“自有还僧以来,江西劫杀,比常年尤甚,自上元至宣池地界,商旅绝行。”<sup>[10]</sup>日僧圆仁也说:“唐国僧尼本来贫,天下僧尼尽令还俗,乍作俗形,无衣可着,无物可吃,艰穷至甚,冻饿不彻,便入乡村,劫夺人物,触处甚多。州县捉获者,皆是还俗僧。”<sup>[11]</sup>杜牧对那些流落为强盗的僧人采取了坚决的打击措施。

由此来看,杜牧虽然创作了一些与佛教有关的诗文,也同僧人交游,但他对于武宗灭佛是持赞同态度的;那么对于朝廷的灭佛命令他定然会坚决拥护,如果没有特别缘由,他不可能会仅凭一己之好而保护九华佛寺。

二、杜牧是否有“功德”于九华佛法

历代《九华山志》和相关史料均记载,九华山佛寺在“会昌法难”中并未受到大的冲击,日后更是不断兴盛壮大。有论者认为,杜牧起到了保护九华佛寺的关键作用,有“功德”于九华佛教。主要依据有三点:其一,杜牧虽然主张灭佛,但他热爱九华山之灵秀,对九华寺庙怀有诗情,对诗仙李白也十分敬仰;其二,杜牧对佛、对命十分信仰;其三,当时九华山寺庙的规模不大,还没有形成朝廷指责的巨大弊端。因此,杜牧采取山下限制、山上保留的措施[4]17-19。乍一看,似乎有理,细加分析,所有依据均难成立。

其一,杜牧热爱九华山、敬仰李白是事实,但他功名事业心极其强烈,素有报国之志,且善论兵,曾注《孙子兵法》,作《战论》、《守论》等文,指斥当时藩镇之祸与时政之失。诚如其《郡斋独酌》所云:“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他即便远在黄州、池州任职,也还始终关注着时局变化,朝廷一举一动都拨动着诗人敏感的政治神经,在此期间就曾几次上书李德裕,如《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上李太尉论江贼书》等,对国家安危和社稷民生给予了高度关注。这样一位重功名、求进取的睿智文人,怎么可能会对抗朝廷呢?而且据杜牧自己所云,为了保证灭佛的效果,朝廷“出四御史缕行天下以督之,御史乘驿未出关,天下寺至于屋基耕而之”[9]155。据日僧圆仁所记,“唯黄河已北,镇、幽、魏、潞等四节度,元来敬重佛法,不拆舍,不条流僧尼”[11]196,杜牧是不会效法西北跋扈藩镇不执行朝廷诏令的。

其二,杜牧虽然具有佛教思想,但如上文所言,他只是“游于佛并不真信佛的”,“他没有深入研究佛家教义,更不是虔诚的佛门信徒。”<sup>[8]</sup>事实上,杜牧诗中对池州灭佛运动就有所反映,《池州废林泉寺》诗云:“废寺碧溪上,颓垣倚乱峰。看栖归树鸟,犹想过山钟。石路寻僧去,此生应不逢。”早些时候,杜牧曾游林泉寺,并赋诗《游池州林泉寺金碧洞》:“袖拂霜林下石棱,潺声断满溪冰。携茶腊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诗人对于此处风光颇为流连,并与僧人交好;寺毁之后,旧地重游,面对满地狼藉,又不见旧友,心中惆怅不已。另有《还俗老僧》诗云:“雪发不长寸,秋寒力更微。独寻一径叶,犹挈衲残衣。日暮千峰里,不知何处归。”陆游《老学庵笔记》评云:“此诗盖会昌寺废佛寺所作也。又有《斫竹》诗,亦同时作,云:‘寺废竹色死,官家宁尔留。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江南苦吟客,何处寄悠悠。’词意凄怆,盖怜之也。”<sup>[12]</sup>由此来看,池州确实按朝廷的要求展开了灭佛行动。

其三,因“当时九华山寺庙的规模不大”而得以保留的说法是完全没有依据的。尽管武宗灭佛不是彻底消灭,而是有限制地保留,但保留下的都是各州中规模最大、制作最精妙的寺庙,不会因为规模不大而留存。况且晚唐会昌年间九华山佛教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特别是化城寺,最起码在池州没有比其更大的佛寺。

唐代以前由于交通梗阻,游人罕至,九华山湮没无闻,可谓“太史南来山未开”;盛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游历至此,改九子山为九华山,留下著名的诗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此后又经过中唐刘禹锡等诗人的题咏和大力宣扬,九华山得以名噪一时。九华山的佛教事业也是在盛唐以后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开元末年,新罗王子金乔觉渡海东来,入唐求)●(法,卓锡九华后,有不少追随者为之建立寺庙,上山求法,佛教开始在九华山广泛传播。中唐诗人费冠卿在《九华山化成寺记》中对此有所描述:

近山之人,闻者四集,伐木筑室,焕乎禅居。有上首僧胜瑜等,同建台殿。楠豫章,土地生焉,断而斫之。琪琼,不求他山,肆其磨砻。开凿涧,尽成稻田;柏水攸潴,为放生池。及当殿设释迦文像,左右备饰。次立朱台,挂蒲牢于其中,立楼门以冠其寺。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岩峦队起于前面,松桧阵横于后岭[13]4313。

此文末自记时间为“元和癸巳岁”,即元和八年(813),距文中所记金地藏圆寂时间贞元十年(794)仅十九年;费冠卿又长期隐居九华,所闻所见均为亲身经历,记载当真实可靠。此时佛寺虽然是一幅筚路蓝缕的开拓建设景象,但在金乔觉的感召下,其影响迅速扩大,初建时期就颇具规模,可谓巍峨壮观。后来,德宗建中初(780-781)池州刺史张岩崇仰大师高风,施舍甚厚,并移旧额,奏请置寺,赐额化城寺。这就是九华山化城寺的由来。该寺也成为九华山最古老的开山寺院,全山寺院的中心<sup>[14]</sup>。从此“胜境,巍巍普放大光”(弘一法师赞语)。费冠卿的友人萧建久闻九华盛名,又未能亲历,故请费冠卿以诗代画描绘九华:“见说九华峰上寺,日宫犹在下方开。其中幽境客难到,请为诗中图画来。”(萧建《代书问费征君九华亭》)诗中特别提到,他曾听说九华佛寺之宏伟壮观。费冠卿应邀创作了长达36句的五言排律《答萧建》,诗云:“径滑石棱上,寺开山掌中。幡花扑净地,台殿印晴空。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泉鱼候洗钵,老戏撞钟。”[15]5613“九华九十九峰,独此处(化城寺)于山顶得平地,有溪有田,四山环绕如城”[16]138,“寺开山掌中”正是描述该寺,可见其规模之大。

另外,冷然、齐己、应物、神颖等晚唐著名的诗僧,曾寓居九华山,与九华僧人研修佛法。据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统计,唐前期驻锡于宣池州的高僧仅2人次、来此进行过佛教活动的高僧仅4人次,到后期分别有4人次和12人次;前期本地没有出现佛教著作,后期有6部之多;而且特别提到了金地藏的东来和九华佛教的发展[17]64、153、287。

由上述可见,在新罗高僧金乔觉卓锡九华山后,九华佛教发展迅速,特别是晚唐时期,山上寺庙建设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僧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且其间不乏高僧、诗僧。对于佛教发展而言,这是一件幸事;但对于唐代会昌灭佛时,九华山佛寺为什么未遭到毁废这个问题而言,更是增加了疑问。

三、九华山佛寺未毁废的主要原因

如果杜牧不会在朝廷严加督办时违背灭佛诏令,那么九华山佛寺未被毁废的原因就要另作解释。事实上,武宗排佛并不是灭尽佛教,而是有限制地保留了一些寺庙和僧尼。经过细致梳理,我们发现会昌灭佛中在佛寺和僧尼的留存问题上,朝廷先后政策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保留佛寺的数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sup>[18]</sup>。九华山佛寺的“幸存”,主要因为是朝廷对于佛教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并非完全是杜牧的“功德”。

《资治通鉴》“会昌五年七月”记:

敕上都、东都两街各留二寺,每寺留僧三十人;天下节度、观察使治所及同、华、商、汝州各留一寺,分为三等:上等留僧二十人,中等留十人,下等五人[19]6015。

据此记述,只有上都、东都和节度、观察使治所及同、华、商、汝州允许留存佛寺。并且在“考异”所引《武宗实录》中具体记载了各州道的等级划分情况,宣歙道属上等。但这个诏令的具体内容在《旧唐书・武宗纪》中有不同记载:

(会昌五年)秋七月庚子,敕并省天下佛寺。中书门下条疏闻奏:“据令式,诸上州国忌日官吏行香于寺,其上州望各留寺一所,有列圣尊容,便令移于寺内;其下州寺并废。其上都、东都两街请留十寺,寺僧十人。”敕曰:“上州合留寺,工作精妙者留之;如破落,亦宜废毁。其合行香日,官吏宜于道观。其上都、下都每街留寺两所,寺留僧三十人。”[2]605

中书门下奏请在上州留佛寺一所,下州尽废,得到了武宗的同意,同时补充上州只有“工作精妙者”方才允许留下。尽管在会昌五年八月七日(壬午)朝廷正式诏告天下总结灭佛成果后不久,“寻又诏东都止留僧二十人,诸道留二十人者减其半,留十人者减三人,留五人者更不留”[19]6018,但此诏令主要是针对僧人的去留,没有涉及到拆毁寺庙的问题,确如论者所言:“武宗禁断佛教在强制还俗僧尼没收奴婢方面是比较严厉的,在保留寺庵方面则相对宽容一点。”<sup>[20]</sup>据《唐会要》记载,会昌六年正月,左右街功德使奏请在两街添置寺宇,“其所添寺,于废寺中拣择堪修建者”,左右街各增加八寺,敕旨:“宜依。”[21]999完全恢复到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条疏建议保留的数额。

也就是说,《旧唐书》所记允许留存佛寺的州比《通鉴》所记要多出很多。具体到池州而言,若按《通鉴》所记,由于宣歙观察使治所在宣州,池州则不应该留有寺庙;若按《旧唐书》所记,如果池州是上州,且有“工作精妙”的佛寺则可以保留。两者所记,孰是孰非?《唐会要》对此也有记述:

会昌五年七月中书门下奏:天下诸州府寺,据令式,上州以上,并合国忌日集官吏行香。臣等商量,上州已上合行香,州各留寺一所,充国忌日行香,列圣真容便移入,合留寺中;其下州寺并合废毁。敕旨:所合留寺,如舍宇精华者,即留;如是废坏不堪者,亦宜毁除。……[21]853

与《旧唐书・武宗纪》相一致,而且二者对中书门下的奏请和武宗的敕答都有明确记载,比《通鉴》所记更具体详实,当依之。

那么,会昌五年池州是否属上州呢?《唐会要》记:会昌四年五月,池州升为上州[21]1239。正是由于在全国性灭佛高潮到来的前一年,池州的级别由中州升格为上州,才得以允许保留一所寺庙,其境内最精妙的九华佛寺因此幸免于难。当然,保留的九华佛寺其实也仅仅只有化城寺一所而已,从上文所引杜牧的《还俗老僧》、《斫竹》以及《池州废林泉寺》等诗可知池州其余的佛寺应该均遭毁废。

综上所述,唐武宗会昌灭佛中九华山最重要的佛寺化城寺未遭毁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其符合朝廷保留部分佛寺的相关规定;而所谓杜牧对九华的“功德”,也完全是在朝廷允许的范围内,尽到了一位地方官应有的职责。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晚唐文人都经历了会昌灭佛,而且其中很多人都信奉佛教或者乐于与僧人交游,但他们对于该事件几乎是“集体失语”,很少在文学作品中表达自己对武宗灭佛的看法和态度,其中原因值得深入探讨。与这些文人相比而言,杜牧可谓是独立特行,他不但亲身经历并参与了灭佛运动,还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相关作品,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唐武宗会昌灭佛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箭。三武一宗灭佛研究(第3章) [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1.

[2] 刘。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缪钺。杜牧年谱[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4] 钱征,丁育民,华子。走进九华圣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16-19.

[5] 魏峨。杜牧思想框架论[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32.

[6] 魏峨。论杜牧取材于僧寺禅院的诗[J].中州大学学报,2002(1):63.

[7] 冯集梧。樊川诗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8] 张鲜华。论杜牧的思想和创作[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3):129.

[9]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0] 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11]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M].顾承甫,何泉达,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 陆游。老学庵笔记[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涵芬楼旧版,1990.

[13] 李,徐铉,宋白,等。文苑英华[M]. 北京:中华书局,1966.

[14] 沈佐民。九华山佛教地藏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和谐社会的互动[J].世界宗教研究,2006(3):40.

[15] 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6] 比丘德森。九华山志[M].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

[17]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8] 方胜。唐武宗会昌灭佛中寺院及僧尼留存情况[J].史学月刊,2009(11):130-131.

[19] 司马光。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1956.

[20] 张箭。论会昌反佛之特点[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63.

杜牧简介 篇5

关键词:唐代 诗人 诗作 特征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创造了激情与荣耀的时代。其绚丽的光芒照耀至今。它的辉煌表现在诸多方面,而其中诗歌的兴盛尤为突出。在这里,本文试图借用当时诗人的名句为题目,以此来简介一下唐代四个不同时期诗人诗作的不同特征。

一、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初唐,约从唐建国始到唐贞观年间,是一个新陈代谢、渐入佳境的过渡时期。被誉为“初唐四杰”的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诗人。除此还有张若虚、陈子昂等人。他们的诗一反前人轻浮柔弱的风格,扩大了诗歌题材的领域,给后世很大的影响。这时的唐诗,正如新春刚刚动绿的梅柳,清晨海天之际初现的霞蔚。

二、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伟大诗人李白神游八荒气吞天地的诗作,我认为是领悟唐代诗歌特别是盛唐诗歌最好的注解。盛唐大致指唐玄宗开元年间到唐代宗大历前这段时间,在诗的王国里,群星闪耀,风云翻卷,江流浩荡。这是唐诗的极盛时期。其标志是:

1、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巨匠型诗人、被誉为诗坛上最伟大的双子星座的李白和杜甫相继出现。

2、创作出千古绝唱,堪称顶级一流的大诗人层出不穷,各领风骚。

3、这个时期诗歌体派纷呈,尤其是带有中国诗歌普遍性主题和意义的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诗等大量涌现,并形成带有个人风格的诗歌流派。同时,各种诗歌的体式也臻于定型成熟。

4、后人所评唐诗中为压卷力作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出自盛唐诗人之手。

具体的说:李白的诗,代表着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水平。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人的边塞诗把时代的主旋律表现得高昂激越。“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高适《送浑将军出塞》)“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慷慨豪迈,令人神往。孟浩然的田园诗清高疏淡,“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王维则诸体兼擅,蔚然大家。他不但是唐山水诗派的领袖,也是最能全面反映盛唐诗坛水平的杰出诗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清丽芊绵中传达出盛世的青春气息和健康向上的激昂请调。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更是盛唐诗歌的集大成者。诸多诗体,他无一不精,其诗歌总体成就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地步。但最让后人敬仰的,却是他在感受民族苦难时所表达出来的悲悯情怀和忧国忧民的高贵灵魂。

三、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从唐代宗大历到德宗贞元前后这段时间称为中唐。经过“安史之乱”,唐帝国元气大伤,诗的王国虽明丽如昨,但盛唐气象已黯淡失色。中唐的诗人们在诗歌里无意识的就渗入了些许悲凉与迷茫。

这个时期的一批优秀诗人有李益、刘禹锡、柳宗元、戴叔伦等。他们紧承盛唐余韵,继续创造着诗歌的神话。“腰悬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李益《边思》)“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江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在绚烂斑驳的背景里,总是涂抹着几缕冷色。

中唐诗歌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高张“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旗帜,以大众化的诗歌语言和超尔不群的诗歌创作卓然成为大家。“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长恨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白居易不象杜甫,他不是那个时代的记录者。他的大部分诗,“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辉,是伟大的同情心使诗人成为伟大了。”

四、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文宗开成年前后至唐亡,是晚唐,杜牧和李商隐可为代表。这是唐诗发展全过程中的最后一波高峰。杜牧的诗俊朗爽达,明媚沆转。可生于末世,哀音难免。“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李商隐一代才华,身世却幽怨寂寞。“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而其千古绝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只用短短十个字,对一个渐行渐远的辉煌时代唱出了最后也最沉痛的挽歌。

唐诗的兴盛有其内在的原因。唐帝国建立后,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开放,诗歌本身的发展,全面而广泛的交流融合等等,都为唐诗的兴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造就了蔚为大观的唐代诗歌。

没有壮美瑰丽诗歌的唐朝让后人是难以想象的,伟大唐帝国的辉煌也许会黯然失色。所以唐代诗人和诗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后人最可敬仰的对象。我们应该为拥有他们而自豪!

杜牧简介 篇6

农牧有限公司简介

县***农牧有限公司原(***县***肉羊养殖场)位于河北省***县境内,座落于美丽的滏漳河畔,是一家集畜禽养殖、杂粮加工、林业花卉、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化企业,总投资500万元,占地面积300亩,其中,羊舍3600平方米,青贮池576立方米,现存栏杜泊羊336只,年出栏800只;林业花卉观光采摘园区200亩,草地面积为70亩。农场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西距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40公里左右,东临京九铁路50余公里,邯黄铁路、邢威高速公路和邢临、邢清、任广、定魏公路等省级公路贴身而过,相距数公里不等。

本农场2012年3月建成杜泊种羊繁育基地,对本地绵羊进行杂交改良提高良种覆盖率,通过杂交,肉羊在肉质、生长繁殖性能、抗病力方面得到大大提高。2012年,在河北农业大学有关专家的协助指导下,实行了肉羊舍饲标准化养殖。2013年升级为***县***种羊场

2011年建立了占地200亩的水果采摘观光园区,目前第一期120亩陆地采摘区已经建成并开始采摘,品种有:樱桃、桑葚、无花果、杏、桃、梨、苹果、李子、枣树、木瓜、山楂、柿子、石榴、核桃等;二期园区餐饮、娱乐、垂钓、健身房、温室大棚采摘区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杜牧简介 篇7

关键词: 语文; 实效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1-12)-0095-01

一、巧设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在我们的课堂上无处不在,精当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顺畅,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一些简单的提问,只要直接回答是或否,但还有一些提问很笼统,没有明确的思维的指向性,使学生感到不知从何答起,一片茫然。这些问题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要问得巧,教师就要精心选择最有价值和最能启发学生理解课文的问题。这样,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就非常明确,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有时候,我们深入研读文本,发现文本中平淡无奇的地方恰恰能设计出平中见奇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作深入探究。例如《孔雀东南飞》一文在描写兰芝殉情时有“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之语,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一细节,设置问题“兰芝作为一个意志坚强的女性,她为何在以死同封建礼教和封建势力抗争的时候偏要脱下鞋子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再引导学生从“履”的意义入手,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对“履”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明白了“履”在婚嫁中不同寻常的意义,使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到刘兰芝在以生命捍卫爱情与人格尊严时所表现出的冷静、果敢、坚强,理解了她的反抗封建礼教和封建权势的精神中还有着更深刻的文化意蕴。

二、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对本节课充满期待,注意力高度集中

(一)课题简介式导语。在教授屈原《国殇》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殇”字,然后让学生用两个字解释它的意思,学生议论纷纷,群情激昂,但不知如何解释,充满期待,然后我在黑板上又写出了“夭折”这两个字,再让学生解释它们的意思,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未成年就死去。”我在“殇”字前面写了一个“国”字,让他们解释“国殇”的意思,学生由此对课文内容一下子明白过来并急于进入其中。

(二)背景简介式导语。《阿房宫赋》是杜牧的不朽之作,作者时年22岁。当时唐王朝已是危机四伏,政权摇摇欲坠。唐敬宗李湛继位,改元宝历。李湛一上台就广造宫室,进铜三千万,金箔十万,翻修清思院新殿,迷恋声色歌舞,不理朝政。当时宰相为牛僧儒,见敬宗荒淫,畏责罪而不敢言,只是上表要求到武昌去作外任以避祸。杜牧敢怒敢言,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一文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在此文中,杜牧借古讽今,将荒政误国的敬宗斥为“独夫”,痛加抨击。他提出的帝王骄奢淫逸必将自取灭亡的重要历史教训,为实际已走上亡秦覆辙的晚唐统治者敲起了警钟。杜牧曾拿这篇赋求人推荐给主考官。大和二年(828年)杜牧应考的那一科主试官礼部侍郎崔郾读了此赋当即惊奇赞叹,并批准取杜牧为第五名进士,《阿房宫赋》从此也名扬天下,成为千古不朽的杰作。

(三)歌曲式导语。《霸王别姬》则用屠洪刚演唱的该歌曲导入,营造出一种悲的氛围,若有该电影相关片段视频播放,则效果会更好。

(四)成语、诗词式导语。《方山子传》导语设计,先在黑板上写了“河东狮吼”这一成语的意思及来历,再将苏轼的有关诗写在黑板上,《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再结合课文注释一对方舟子的介绍,使学生兴趣盎然。

(五)笑话式导语。有一次,教育部的一个官员视察一所非常著名的理工科大学,问该校的学生会主席:“阿房宫是谁烧的?”这个学生会主席回答:“不是我烧的。”主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在旁边,也对着教育部的领导说:“我用党纪和人格担保,确实不是他烧的。”

(六)歇后语式导入语。老鼠钻进风箱里――咬文嚼字,导入《咬文嚼字》。

三、预习检测,形成问题支架

如在学习《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概述》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诗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有哪些流派和代表诗人及代表作?有什么特点?

四、学生先看课本,画出相关内容,再交流讨论

五、教师点拨

可按朝代、流派、代表诗人、代表作品、特点甚至影响这样的顺序制成表格

六、巩固练习

每个学习小组负责一个部分,一共四个部分内容,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黑板是展示,其余组点评。

七、课堂小结

希望学生将这种知识梳理的方法养成习惯,学会自己整理知识要点。

八、布置作业

搜集整理学过的各代表诗人的作品,并熟读成诵。

九、学后反思

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

作文教学平常这样有意识训练学生:为了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我经常要求并布置学生写读后感以及相应体裁的文章,比如小小说、小品之类,以便学以致用。

在高一刚开始接触诗歌时,我要求学生尝试写歌颂父母亲的小诗,并在下节课当堂检查,让学生当堂朗读,其中一位女同学写的歌颂母亲的诗歌,让在坐许多学生动容、哭泣,堂面相当感人,至今让人难以忘怀。还有一次,在我声情并茂朗读并讲解了韩愈的《祭十二郎文》之后,让学生写一篇纪念已故亲友的文章,大部分学生写得相当感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张信安同学还将我批改后的作文寄往《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杂志发表,我也因此被该杂志编辑委员会授予“优秀辅导教师”的光荣称号。

总之,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乐学,平常教学多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知道学了语文跟不学语文不一样,学好语文跟学了语文不一样,语文能改变他们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和质量,用鲜活的事例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让他们身心愉悦,心驰神往。比如谜语、笑话、故事、演讲等等想,还有诗歌朗诵,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兴趣是入门的导师。”

(2)教学实效不在于老师讲的如何精彩,而在于学生领悟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所以应坚决杜绝老师一厢情愿的满堂灌,应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眼、动心、动脑,只有这样,才能算是收到实效。

(3)目前,我们陕西省礼泉县实验中学开创了“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对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很有帮助,具体如下:“三环”指课前、课中、课后,“六步”指课堂教学六个步骤(预习检测,形成问题支架;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我们以此进行日常教学,学生上课都能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突出问题,答疑解惑,互促互进,颇有收获。

杜牧简介 篇8

诵读是一门用声音进行再创造的语言艺术,其基础是诵读者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拜读了《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期刊发的周海燕老师的《品味文化 感受魅力――〈泊秦淮〉〈如梦令〉教学实录》,觉得此课技术性指导到位,但忽略了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课例中,周老师先让学生听“名家”朗诵,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语气、节奏。接着介绍杜牧,学生读“杜牧简介”。然后请学生“把这首诗齐读一遍,要注意朗读的基本要求:一读准字音,二把握节奏,三突出重音,四读出感情”,然后老师依次按照这四个基本要求对学的朗读进行点评和点拨。“第三点突出重音,这首诗哪些字需要重读?”“第四点读出感情,应该根据诗歌内容处理好语调平降升调。比如‘商女不知亡国恨’,‘商女’读得平缓,‘不知’开始上升,‘亡国恨’达到顶点,尤其以‘恨’为甚。”“有时某个字的读音要有所拖延,比如‘隔江犹唱《后庭花》’,‘唱’字应该略为延缓,造成一种回味感,‘后庭花’要一字一顿。”

这些指导注重了朗读技巧的讲解,却忽略了对诗歌的充分理解。这些字为什么要重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为什么要这么读?还有其他更好的读法吗?这些问题应该抛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探究的兴趣,从而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情感韵味。可以说,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值得玩味。可惜课例有些为了朗读而朗读,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玩味把握,特别是对诗的最后两句没有好好引导理解。“夜泊秦淮近酒家”为什么没有听到歌声?是“夜泊”,为什么不是白天?是“近酒家”,为什么不是“靠酒家”?歌舞繁华地的秦淮酒家理应有歌吹,为什么没有听到,而是听到“隔江”的歌声?“隔江”那边是什么?“隔了江还能听到歌女的歌唱,为什么?不但“犹唱”下得妙,“隔江”亦见功力!这两句诗真让人浮想联翩。如果周老师能在这里引导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鼓励学生有个性的朗读,把理解感悟和朗读结合起来,学生的感受一定是真切的独特的,那学生的朗读一定是有个性的,比起单纯的传授朗读技巧来,教学效果肯定好得多。

诵读的基础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福建霞浦县六中 355100

杜牧简介 篇9

关键字:裕固族;民歌;传承人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68-01

一、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界定

祁庆富先生在全面梳理了传承和传承人的学术史后,将传承人定义为“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艺术、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1]。从以上定义中,得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应该是具有超人的才智和强大的记忆力,储存着大量的裕固族传统民歌并有娴熟的演唱技艺,既是裕固族传统民歌的获得宝库,又是裕固族民歌在当代代代相传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的代表性人物。因此,本文把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界定为由国家及其各级政府的相关单位通过多方访谈、调查而认定并颁发证书的裕固族民间歌手杜秀兰、杜秀英、钟玉珍、贺俊山、郭金莲等人。

二、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基本特征

通过长期访谈调查,我们发现裕固族民歌传承人都具有一下的基本特征。(一)超强的记忆力。在对传承人的调查过程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共有的现象。在传承人年轻时一起学习原生态民歌的同龄人很多,其中大部分人天生就一副好嗓子。但经过之后,大都忘记了原生态民歌。而现定的几位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在结束后,仍然记得大量的裕固族原生态民歌。据传承人们讲述,他们在年幼的时候就有很强的记忆力,学习民歌的时间比同龄人要快好几倍。就连歌长篇叙事民歌黄黛琛和萨娜玛珂都只需学两三遍就能学会。(二)对民歌的浓厚兴趣。天生一副好嗓子和惊人的记忆力是决定能否成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必要条件,但对裕固族民歌的爱好却是成为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先决条件。当问及传承人为什么学习裕固族民歌时,传承人的答案都是:自己感兴趣。裕固族民歌传承人自身习得裕固族民歌的兴趣促使他们比其他人学的快、记得多,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了他们更进一步学习民歌的兴趣与动机。(三)艰苦的生活经历。裕固族传统民歌,尤其是西部裕固语的民歌大都比较悲伤。这与解放前裕固族人的生活状态较为相符。传承人贺俊山幼年丧父,过早的挑起生活的重担。他擅长演唱的拉骆驼歌就是在在孤寂、漫长的驼队运输路途中学会的。传承人钟玉珍十五岁时与小自己三岁的表弟成亲,婚后替年幼丈夫照顾一家老小,丈夫却在工作后与其离婚。现在演唱起黄黛琛还会潸然泪下,因为旧社会中妇女因包办婚姻所受的苦她都亲身经历过。

三、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民歌传承研究

在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民歌传承过程中很多因素对其有重要的决定作用,本文通过民歌传承人在主要的几个传承场域对裕固族民歌的传承活动做分类研究。(一)账房内的民歌传承。账房是裕固族人主要居住和代客的活动场所,一天的放牧劳作结束后,一家人或亲朋好友围坐在账房内聊天、唱歌、讲故事。由于人们白天都在外出牧,并无大量时间教导孩子,因此,晚上在账房内的民歌和故事常常就是针对教育晚辈而进行的。在这种场域中,传承人所传承的民歌通常都是一些具有教育性的或与历史传统有关的传统民歌。例如,讲述有各种历史上东迁史的《西至哈至》、歌颂有各种民族英雄的《萨娜玛珂》等。(二)放牧地点的民歌传承。裕固族自古就是一个游牧民族,每天外出放牧是他们生活中的主体部分。裕固族牧民在放牧期间,由于居住地点分散、交通不便、通讯也不发达,人们彼此之间都是通过歌声来互相传递信息。娱乐方式单一,人们除了在漫无边际的草原尽情放歌外,很少有其他娱乐方式来打发漫长而孤寂的放牧时间。而草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不同的人在这里唱各种不同的民歌。因此传承人杜秀英、杜秀兰就在放牧地点学会了很多情歌和当时流行的一些其他民族的歌曲和小调。(三)各种仪式上的民歌传承。裕固族人生活中有很多习俗仪式,主要分为人生仪礼和生产生活仪礼,而这些习俗仪式上都有想对应的习俗歌曲,其中婚礼的习俗歌曲最为典型。由于婚礼是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婚礼上大部分传统歌曲都是由男的来演唱,并由一位当地谙熟裕固族民歌、德高望重之人来担任总敦主持整场婚礼。杜秀英和郭金莲的父亲经常被邀请参加婚礼担任这一要职。但几位传承人并没有从父亲那里传承到婚礼上的礼仪歌曲,只传承了送亲歌、哭嫁歌、戴头面歌几首。父亲在婚礼上演唱的《尧达曲格尔》和唱给各位来宾的赞歌都传承给了自己的男性亲属或其他男性青年。其他仪式上的颂词歌曲也是都有男性传承,女性大都是在这些仪礼结束后的待客宴席上传承一些其他的民歌。

四、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在民歌传承中的困境

(一)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的行使,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裕固族民歌原有的社会功能正在逐渐消失。传承人贺俊山所生活的明花一带的牧区农业化和传承人杜秀英姐妹所在的大河一带的汉族外来人口的增加使得这两个地带牧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牧羊曲、奶幼畜歌在大河明花一带几乎失去了存在的根基。通讯工具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更加促使裕固族民歌的社会功能在这里几近丧失殆尽,在现代化的裕固族牧民生活中无立足之地。(二)裕固族语言的流失。裕固族语言与裕固族原生态民歌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裕固族语言无法继续使用下去,那么裕固族民歌自然无法生存。然而,随着汉文化的普及和普通话的推广,聚居区使用裕固族语的人越来越少了。虽然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曲调能够被民众接受、喜好,单语言的阻隔使得人们只能欣赏而不能传唱。这就决定了原生态的民歌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很难继续传承,由于裕固族语言的丧失,裕固族民歌也必定会被年青一代所遗弃。总之,裕固族民歌传承人是裕固族民歌传承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现在裕固族民歌再生产的宝库。尽管裕固族民歌在这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但社会生活方式的大变革和裕固族语言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民歌传承活动处在了一个十分艰难的状态,也使裕固族民歌传承人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如何使裕固族民歌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对裕固族民歌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作者简介:郎雯瑛(1986—),女,裕固族,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专业09级。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