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思想【优秀3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本文是勤劳的编辑帮家人们分享的孝道思想【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式孝道 篇1

朱自清笔下父亲“那肥胖的、蹒跚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描绘出了一种深沉博大的爱,无论我们走多远,这种来自父母的爱总为我们默默守候,这种爱也让我们愈加意识到“孝”的弥足珍贵。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孝道文化沉淀千年,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安身立命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铸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夫孝,德之本也,教之初也”,“天地之性, 人为贵,人之行, 莫大于孝”,奉行孝道的精神,早已融汇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鹿乳奉亲”、“芦衣顺母”、“卧冰求鲤”的故事向我们诉说着一个个儿女对父母的感恩和责任。

时光流转至今,从“啃老族”到“空巢老人”,从“深圳公务员打骂母亲”到多起“父母状告子女不赡养案”,社会变迁之下,中国式孝道的内涵和形式正在受到挑战,我们真的正在步入一个“孝道蔽塞,礼敬无存”的社会吗?我们该如何守住我们最后的精神高地――亲情?当代青年的尽孝方式又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空巢老人”与“啃老族”

家住襄阳年近七旬的蔡千老人,老伴18年前就过世了,大儿子因病离世,住在镇上的小儿子基本不回 家,大儿媳改嫁他乡,17岁的孙子前往东莞打工。老人傍晚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他说:“我害怕家里没有声音,跟电视说说话心里也能好受些。”每天夜里,电视节目播放完、电视机发出的沙沙声在屋内回荡时,老人才肯去休息。老人说,他害怕夜里醒来后看到一片漆黑,害怕看到四处空空荡荡,所以不如晚些睡,这样就能快点看到天亮。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梦想飞向了远方,他们相继背起行囊,踏上寻梦之旅。一列列北上或者南下的火车,承载着一个个怀揣美好愿景的人奔向他方,留下了他们强颜欢笑,嘴里念着“不要惦记家里”的父母。离家的儿女都是飞翔的风筝,即使线就牵在这些老人手里,他们也希望儿女能飞得更高、更远,独自承受其中的苦涩与寂寥。

据统计,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这些 “空巢老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失落感、孤独感、寂寞感,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衰老感,非常容易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前段时间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中亦提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然而当今社会,既存在少有子女看望的“空巢老人”,又有子女不愿离家的“啃老族”。“啃老族”最早源于英国,称为“NEET 族”( 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or Training) ,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啃老族”队伍中。这些人在毕业后因一些原因未得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或者畏惧进入激烈的社会竞争转而退出就业,赋闲在家,寄生于父母身边,衣食住行全靠父母。根据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啃老族”大部分都是80后独生子女。

“啃老族”的出现其深层的心理渊源在于我国特有的家庭亲子观,“养儿防老”也是这种观念支配下的典型心态。这种亲子观,在强化亲情的同时,也让亲子之间的“心理脐带”难以剪断,让亲子两代人成了心理上的“连体人”,彼此都失去了应有的独立性,彼此间的权利与责任界限几近消失。

家庭小型化导致的“独生代”现象更是强化了亲子一体化的心理。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假说:“在未来的一百多年里,家庭结构将由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近几十年来,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基本上验证了这一假说。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实施,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特别是城市,基本出现的是核心家庭,通常只有一个子女,而目前“啃老族”大多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他们从小就成为整个家庭的核心,备受父母的溺爱,凡事均在家长的精心安排下进行,从小缺乏历练,即使生理性成年以后,也未必能实现心理上的“断乳”,对其父母仍有很大程度的依赖心理,自然也就产生了“啃老”现象。

孝道中平等意识的加强

随着强调独立意识和个人本位的80后逐渐进入而立之年并纷纷组建家庭,家庭本位和传统孝道中的父权思想、家长制正在受到严重的冲击,80后们提倡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希望在家庭中形成一种平等沟通和交流的氛围。

这种改变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传统孝道中父权思想和家长制色彩十分浓重,典型的如儒家推崇和主张的“父为子纲”, 强调子女对父母意志的绝对服从。

在传统社会,老人以其深厚的经验与占绝大部分的家产决定了他的“一家之主”的权威性地位不可挑战。因此年轻人要向长辈学习基本的生产技能和经验,还要学习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公认的生活方式、精神追求等。这一过程属于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传递过程划分中的“前喻文化”,即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

正由于子女的生活、生产经验多从父母处获得,父母在子女面前就有很高的权威,子女就会对父母由威生敬,由敬生孝。正如颜之推所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这是一种单向度不对等的孝道模式。

而现代社会,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已经不再要靠老年人口授,而主要是通过学校和现代传媒等渠道,年龄已不是权威的象征和宝贵的财富,父母在家庭里既不是知识的至高点,也不是财富的至高点,他们的权威性大打折扣,权力也随之边缘化。加之80后个体意识的强化,自然越来越追求孝道中的平等意识,并推崇“并喻文化”(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和“后喻文化”(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诚如张岱年先生所言:“父母言行有是有非,是者当从, 非者当劝。”尊重家庭成员的人格平等和个性,突出家庭成员之间权利义务的对等关系,强调双向度的“爱”,即“父慈”与“子孝”,这正是走向真正孝道的秩序与基础。

当代青年中有一些人缺乏责任心,自私自利,骨子里一心崇尚的是所谓的“个人主义”和“离经叛道”, 漠视孝道和亲情,动辄以代沟为由回敬父母的谆谆善诱, 似乎父母总是愚不可及的落伍者而不足为伍。显然, 这早已算不上“孝”, 甚至连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都不是了。这也就是近年来出现“深圳公务员打骂母亲”和多起“父母状告子女不赡养案”的深层次原因。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了自己, 父母既老, 不尽赡养之责, 没有尊敬之意, 而专意自私, 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在人格上是健全的, 也很难想象这样的人如何能恪尽职守、尽心为公、善待他人。因此个人本位和平等意识固然重要,但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更加不可或缺。

中国式孝道的走向掌握在中国这一代年轻子女,尤其 是独生子女的手上。在推崇孝道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吸取西方重视代际亲子关系平等的合理因素,也要继续发扬我国尊老敬老的文化传统,确立子女对父母物质上赡养、生活上照料、情感上慰藉的道德义务。

养儿防老与社会养老

在传统社会中, 家庭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养老也只能由家庭来完成, 老年人所有的需要都由家庭来满足,“养老送终”成为晚辈对长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社会变迁缓慢、社会流动封闭、社会开放不够,也使得“养儿防老”在普通民众的观念中根深蒂固。

著名学者费孝通认为,中国的养老方式是反哺式的,而西方则是接力式的。反哺式是指未成年的儿女由父母养育成人,及至父母年老体衰时,由成年儿女来赡养父母,是一种双向代际经济流动模式。接力式是指西方社会父母尽义务抚养子女,子女到一定年龄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组成自己的家庭,尽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属于一种单向代际经济流动模式。“养儿防老”的观念正是“反哺式”养老模式的价值基础。

而如今,中国社会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国务院日前讨论通过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十二五”时期,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同时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正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尽孝模式和养老观念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由血缘和婚姻关系所形成的家庭承担赡养老人、家庭实现“老有所养”的反哺式养老模式正面临着冲击。

现今许多城市居民的家庭结构呈倒宝塔型,“4∶2∶1”(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家庭增多。在家庭中一个人要同时赡养夫妻双方的四位老人,养老压力骤然增大,尤其是对于常年奔波在外的务工人员来说。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保障功能的逐渐弱化,使得子女很难像以前的大家庭那样与兄弟姐妹一起承担起养老的重任。在城镇,对父母进行经济供养问题不很突出,难的是让子女拿出时间和精力在生活上照料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方式,正在受到挑战,人们对社会化养老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已开始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寻求“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的替代。国务院提出,到2012年底前将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届时中国即可进入全民“社会养老”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认为,养老模式和观念是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整个亚细亚文明在总体上都是以养儿防老为主的,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养老的目的是去弥补养儿防老的不足。

尽管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社会保障,但来自子女亲情的精神慰藉却仍然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们所希冀的。在更多的老人能够靠退休金来维持晚年生活的情况下,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心理和精神慰藉, 正所谓“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老人最为需要的恐怕也是这种关怀体贴和精神慰藉, 如经常性的嘘寒问暖和饮食上的“饮则软蒸, 肉则熟煮”等。这种对家庭子女亲情的渴求是任何政府与政策都难以解决的。因此,不论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如何健全,传统的孝道意识和尽孝方式都必不可少。

作为80后的青年一代,在我们的目光里,更多的充斥着未来的意气风发和远方的繁华似景,却常常忽视了父母背影中的不舍与挂念。总以为父母永远都站在我们身后,却忘了他们会在一个又一个的四季交替中里蓦然老去,直到再无法体察我们的悲欢喜乐。“子欲养而亲不待”,在奔跑的年代,放停脚步,转过身去,走向爹娘,捧起他们粗糙的手,去多感受彼此血浓于水的亲情。

“父母在,不远游”的新诠释

中国的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徙,每年的春运,都会成为中国的社会性话题。春节之前,数亿人从上学和工作的城市,千里迢迢,奔赴回家乡与亲人团聚,远隔万里,只为家中那一盏温暖的灯。

诚然,“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高歌猛进,年轻人早已不再束缚于自己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纷纷远赴他乡,寻找生活新的起点。“父母在,不远游”的观念早已淡化,代之是一种波澜壮阔的远行之旅。

但在这股浪潮中,我们发现“不远游”中所蕴含的“尽孝道”理念其实始终未曾改变,北上南下的人们虽然平时为了生计奔波于各地,但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团圆佳节,哪怕再千辛万苦,也要尽最大可能赶回家陪父母过个年,一个个沉甸甸的行囊,载满的是对家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从这个意义上看,数亿人的春运归途实质上是一次群体性的“尽孝道”之旅。

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写道:“父母在哪,家就在哪,心就向着哪。无论春运的路有多艰难,我们都要收拾行囊义无反顾踏上南归的道路。”

回家过年已经成为中国人认祖寻宗的一种文化仪式。远游四方的儿女翻越千山万水, 经历无数坎坷也要回家过年,支撑他们的动力就是对父母的挂念,对亲人的惦记,对家的希冀。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社会的变迁改变着尽孝的方式,却改变不了亲情、孝顺在我们内心深处的分量和价值。

孝道思想范文 篇2

“忠孝”是儒家提倡的一种普遍道德,“神仙”是道教追求的一种终极理想,在许多人看来,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干。然而,在道教发源地青城天师洞,一块“忠孝神仙”的金字巨匾,堂而皇之地悬挂门庭。在道教众多的教派,尚有以忠孝为本的净明忠孝宗。于是,当我们认真审视道教的教理教义时,便发现儒家的伦理道德早已深浸入道教的思想学说之中。正因为如此,要学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具,焉论神仙,这已成为道教界的一个共识。这里,就道教的孝道思想做一探索。

考 察道 教孝道思想的来源, 无疑来自儒家。儒 家继承 西周 以来 的传统 礼 制 ,十 分重 视伦理 道德 的建 设 ,其 中即包括 对孝道 的肯 定与 发扬 。“孝 ” 的思想 ,其产生约 当于 西周 时期 。从金文 及《周 书》和《诗经》 等文献 中, 可 以看 到 已有大 量关于 “孝 ”的内容 ,表 明 “孝 ” 的伦理 观念 已经 形 成 。《说文解字 》日 : “孝 ,善事 父母 者 。从老 省 ,从子 。子 承老 也 。”说 明 “孝”乃是一种家庭伦理 ,并在当时社会生活 中 ,有 着相 当重要 的规范作用 ,被视为高 尚的道 德情操而 为人们 自觉力行 。

中国古代文化 属伦理型文化 ,在中国这样 的宗法制社会 中 ,其伦 理的核心就是忠 孝人伦 ,这一 点特 别表 现在 以忠 孝为 本 的思 想 上 面 。孔 子在 《论语 》 中 曾说 : “君子务 本 ,本 立而 道 生 。孝 悌 也者 ,其为仁之本 。”儒家主张积 极入世 ,认为治 国必先齐家 ,因此将 忠孝说成 “为仁 之本”是合乎逻辑 的 。

从 历 史 角度 上 看 ,孝道 是在 个 体 家庭 出现 以后 ,作 为家庭 内部的行为规 范而 产生的 。其思 想内涵主要表现在 两个 方面 :一 是对 于在世的上辈 的敬爱 、服从和赡养 ,二是对于 已故上辈和先祖 的敬 仰和追念 。应当说 ,这个伦理概念 主要是针对现 实的世 俗生 活 。但 是 ,在 其 发 展意 义 上 ,却 远不 止于此 。其 中的第二个 方面 ,即对于 已死之 先辈 的 “追孝”态度和方式 ,导致 了中国传统 的祖先 崇拜进 一步发展 。显 然 ,也 正是这 点首先 沟通 了 儒 家 与 道 教 的 内在 交流 ,这对 于道教 神学与伦理学 的建设 是很 重要的 。因为 “宗教 ”一词本 身 ,就同祖先崇拜有着不可分割 的 内在联系 ;而祖 先崇拜的 目的 ,就 是 以 先 辈 为伦 理 范型 ,昭示于人 ,要求人们循 蹈其迹 。

然而 ,两家追求 的终极理想毕竟有较大的差异 。在解决 “仙道 ”与 “人道 ”内在的矛 盾时 ,就必须 以某种价值 观为基础 。对此 ,道教 所提 出的调和方 法 ,就是要求 慕道修仙之人 ,首先必须履行社 会共 同的 “人道 ”价值 。《无 上秘要 》 卷 l5说 :  “父母之命 ,不可不从 ,宜先从之 。人道 既备 ,余可投身 。违 父之教 、仙无由成 。”先 当 “仁爱慈孝 ,恭奉尊 长 ,敬承二 亲” 。 《洞玄安志经》亦说 :  “夫学道之为人也 ,先孝 于所 亲 ,忠 于所君 ,悯于所使 ,善 于所友 ,信而可复,谏 恶扬 善 ,无 彼 无 此 ,吾 我 之私 ,不违外教 ,能 事人道 也 ;次绝酒 肉 、声色 、嫉妒 、杀害 、奢贪 、骄恣也 ;次断五 辛伤 生滋味之肴 也 ;次 令 想 念 兼 心 睹清 虚也 ;次服食休粮 ,奉持大戒 ,坚质勤 志 ;导引胎息 ,吐纳和 液 ,修建功德 。”如此则仙道 可成 。这样一来 ,就将儒家忠孝仁信 的思想与道教 养生修仙之间的关 系有机地 融合起来 。

应该看到 ,道教 自创建 之始,便开始吸收儒 家的忠孝观 。  《太平经》就劝人们遵守忠君孝亲 ,认为最 大 的罪过 是 不 孝 ,  “夫天地 至 慈 ,唯 不 孝大逆 ,天地 不赦 。” “孝善之 人 , 人亦不侵之也 ;侵孝善之 人 ,天为治之 。”对 父母 应尽孝,对君王则应 尽忠 :  “为帝王生出慈孝 之臣也 。夫孝子之忧父母也 ,善臣之忧君也 ,乃 当如此 矣 。”葛洪认 为只求金 丹而不修道德 ,长生不 死仍是办不到 的 ,所 以他 反复强调了行善立功是成仙的一种前提和保证 。

《抱 朴子内篇 ·对俗》说 :  “立功德为 上 ,除过次之 。为道者 以救人危使免祸 ,护人疾病令 不枉 死 , 为上功也 。欲求仙 者 ,要 当 以忠孝和顺仁信 为本 。 若德行不修 ,而但 务方术 ,皆不得长生也 。”这就明 白指 出 ,为道者必须先立功德和善行 ,而最重要的善行就是按 照儒家忠孝 仁义的原 则来 立身处世 。

其后 ,在众 多的道经 书 中都一致强调孝道对修仙者 的重要 性 。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 经》说 ,凡修道 之人 , “其能壮 事守善 ,能 如要 言 :臣忠 、子孝 、夫信 、妇 贞 、兄敬 、弟顺 ,内无二心 ,便可为善 ,得种民矣 。”强调 “事师不 可不敬 ,事 亲不可不孝 ,事君不可 不忠 ,仁义不可 不行。 ” 《太 上大道玉清经》卷 一则直接糅合儒 家道 德说教 ,并假 元始天尊 之 口训 日 :  “第 一戒者 ,不得 违 戾父 母师长 ,反逆不 孝 。”而那些 “不孝父母师长 者 ,死入地狱 ,万劫不 出。纵l-i=人中 ’.…一受人 凌刺 ,常居卑贱 。”于是 ,儒 家的道 德说教作为 正面引导 ,道教 的地狱苦难则作 为反 面的恐吓威慑力量 ,在道教伦 理 内协 同发挥作 用 。

《太上洞玄灵 宝智能罪根 上品大戒经》更大量包容儒家道德说教,提 出 :  “与人君言 ,则惠于国;与人父 言 ,则慈于子 ;与人 师言 ,则爱于众 ; 与人兄 言 ,则悌 于行 ;与人 妇言 ,则贞于夫 ;与人夫言 ,则和 于室 ;与人弟子 言 ,则恭于礼;与人奴婢言 ,则慎 于事 。”这种说教 ,可 以说是包容 了社会人伦各个方 面 ,较之儒家经 典的有关论述 ,并不逊色 。

实 际上 ,西汉之 际的道 家已经开始援 引儒 家以正 人 心 。如 《道 学 传》 载 西 汉道 家 学者 成 都人 严遵 ,  “修道 自保 。与人 子言 ,依于孝 ;与人 臣言 , 依 于 忠 ;与 人弟言 ,依 于 顺 ;各 因 其发 ,导之 以善 。蜀 中化之 ,从 其言者过半也 。”北魏 寇谦之则在 《老君音诵戒经》 中 ,假太上老君之 口 ,针对当世之道德 堕 落 说 :  “我今 以世人作 恶 者多 ,父 不慈 ,子不孝 ,臣不 忠 ,运 数应然 ,当疫 毒临之 ,恶人死 尽 。”其 中所体现 的伦理观 与儒 家忠孝等观念在 内涵上并无二致 。

然而 ,道教对 孝道 的理解并未停留在一般做人必备的精神层面 上 ;而是在此基础 上 ,进一步强调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 ,将导致 自我价值的上升 ,取得其 自主命运的能 力 ,从而在追求神仙理想的过程中终得 圆满 。对此 ,  《太 上灵宝净明四规明鉴经》说 : “道 者性所有 ,固非外而烁 ;孝悌道之本 ,固 非强 而 为 。得 孝悌 而 推之 忠 ,故积 而成行 ,行 备 而造 日充 ,是 以 尚士学道 ,忠孝 以立本也 ,本 立 而 道 日生 也 。 ” 这 里将 “忠孝 ” 视 为“道 ”的根本 ,只有讲忠孝才能 “立本 ” ,大力强调忠孝的社会作 用。

经 中说 : “忠孝备而 可以成本,可 以立功 ,立功之 道 无 阳福 ,无 阴骘 ,无物 累 ,无 人 非 ,无鬼责 ,所 以上 合于三元 ,下合于万物也 。下士 呼符 水治药 饵 已人 之一疾 ,救 人 之 一病 而 谓之 功 ?非 功也 ,此道 家之 事方便法 门耳 。吾之 忠孝净明者 ,以之为相举天下之 民齐于寿 ,措 四海 而归太平 ,使君上安民 自阜 ,万物莫不 自然 。以之 将三军之众而神于不 战以屈人之兵 ,则吾之 兵常胜之 兵也 。以吾之忠 ,使不忠之人尽变 以为忠 ;以吾之 孝 ,使不孝 之人 尽变以为孝 ,其功可胜 计哉 !”从而将 “忠孝 ”从 个人修养扩展到社会 实践方面。

在后来道教 的善 书中 ,即反复阐述 了这一重要思想 。如 《劝世 归真》 日 :  “人生在世 ,莫忘忠孝二字。为 臣尽忠 ,为子尽孝 ,乃万古不 易之理也 。吾 劝 世 人 ,或 为 忠 臣 ,或 为 孝 子 ,则不 愧 为 人矣 。” 《太 上感 应篇集注》亦说 :  “父 母为五伦之首 ,孝 亲乃人道 之先 ”。 “立善 多端 ,莫 先忠孝 ,即成仙证佛 ,亦何尝不根基 于此 。”

孝道思想范文 篇3

[论文摘要]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 中,孝 道的根本是 子女伴 随着对父母 的感 恩心理,自然流露 的对 于父母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 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 ,孔子 因此视孝 为“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可 以说 ,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 了维护这 一文 化之根 ,当父母有过 时,子女虽然应 当劝谏 ,但劝谏 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 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有“以孝 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 当注意到在 孔子思想 中“孝”与“忠”与 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它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精神的根源,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了孝,那么也就不能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了。因而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在分析后亦认为,“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 ’,自是没错 。”若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 ,那么便永远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了已经绵延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研究孝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孔子的孝道观对于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中国孝文化必须首先研究孔子的孝道思想。研究孔子孝道思想最为可靠的材料只能是《论语》,虽然在其它一些书籍中亦多有“孔子日”、“子日”之类 的记载,但那多是后人冠以孔子的名头以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即使其中有些确实是孔子的言语,但为慎重起见,我们也只能先采取“阙疑”的态度。下面即以《论语》为主要研究材料,同时参考其它书籍中的孔子言论,对孔子孝道思想进行探讨 。

一、 孝与“报亲恩”

孝在很大程度上起源于子女对父母 的感恩心理。中国诗人在很早以前 ,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进行了热情的讴歌,“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 。”(《诗经 ·蓼莪》)“欲报之德,吴天罔极”,强烈体现了子女思报亲恩的感恩心理 。

孔子在《论语》中亦表达 了子女对于父母的感恩心理。孝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子女对于父母感恩情感 自然流露的思想 ,孔子在与其弟子讨论“三年之丧”的对话中这样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 ·阳货》)子女就算只念到幼时父母对 自己的养育之恩 ,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之丧 。

父母无微不至地疼爱 自己的子女 ,为子女无怨无悔地付出,子女自然从心里产生报答:母之恩的心理 ,对父母 自然怀有“爱敬之心”,向父母行孝尽孝 ,而子女这一点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则是儒家文化最为重视、培养的文化根源。

二、孝与“爱敬之心”

孝是子女的感恩心理的 自然流露。这种对于父母的“爱敬之心”是孝道的根本,而所有外在的孝道礼仪则都是使这种“爱敬之心”合理畅快地表达,因此孔子更为重视作为孝道根本的子女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孔子云: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 马,皆能有养。

无敬,何 以别乎?”(《论语 ·为政》) 子女如果心中没有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需要,那样与养狗养马又有多大区别呢?《为政》篇又云:“子夏问孝。子 日:‘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因为孝的根本是子女心中对于父母的“爱敬”如果没有了根本 ,子女无论怎么做,即使是天天让父母吃山珍海味,住广厦别墅,也不能称为孝。

子女与父母基于血缘亲情的相亲相爱,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的本源与始点,如果父母子女间都不相亲相爱,又怎么奢望人群大众能够相亲相爱呢?故《论语.学而》云:“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的根源,也是仁的始发处。人人皆有敬爱父母之心,循此本心,顺 此本性,扩 而充之 ,由最亲以及于最疏,自然流出,绝不勉强 。故中国传统的社会与文化 ,建筑在孝 的伦理上,从人类 内发而 自然的爱敬为起点,而扩展出去。《孝经 ·开章明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确实一语道出了儒家文化及中国文化的根源与其特殊之处 。

三、孝与“无违”、“几谏”

“父为子纲”是儒家孝道伦理 自近代以来最为人所诟病的地方,而孔子的“无违”之教也会使人很容易认为“父为子纲”由孔子开其端。对于儒家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用孔子的“几谏”来说明孔子并没有主张“父为子纲”,“父为子纲”是 日后法家思想掺人,又由后世君王及一些儒者提倡形成的。在这个地方,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看看孔子是否有这种思想,或者是否有会导出“父为子纲”的思想倾向。“无违”之 说 出现 于《论语 ·为政 》篇 ,其 文云 : 孟懿子问孝。子 日:“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日:“孟子 问孝,对日‘无违。”’樊迟 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 以礼。”

如果我们用“父为子纲”来解释这里孔子所说的“无违”,那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若是这样,孔子就没必要接着对“无违”作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的解释。孔子这里的“无违”指的应当是子女需要不违反礼的要求侍奉父母,却没有无论父母对错 ,子女都要无条件服从父母命令的意思。

如果父母有过时,子女应当如何做呢?孔子这么说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 ·里仁》)“几 ,微也。父母有过,当微纳善言以谏父母也。”即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23父母有过 时,子女应当向父母进谏 ,但是进谏的方式应该是和气悦色,以温柔的声音微微表露自己的意见,只要让父母觉察到 自己的观点即止。子女不能够认为自己有道理,就明白指出父母的不是 ,并要求父母应 当如何如何,这样做是不为孔子所允许的。

四、孝与“父子相隐”

孔子及 el后的孟子所代表的儒家正统将亲子之间的血缘亲情视为其文化的根源 ,无论怎样都不能破坏此根源 ,因为在他们看来,破坏了此根源,就没有了儒家文化的一切。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出现冲突时,孔子认为维护父子亲情是最重要的。《论语 ·子路》篇云: 叶公语孔子日:“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日:“吾党之 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叶公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认为“其父攘羊 ,而子证之”的做法是正 当的,而孔子则从维护血缘亲情的立场上,主张“父子相隐”。在上面提到的“几谏”上,孔子亦表现了同样倾向:如果子女屡次“几谏”,父母依 旧坚持己见,那么子女心中忧伤,也只能“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l3]了。因此站在国家立场上的韩非批评儒家说 :

“楚之有直躬,其 父窈羊,而谒之吏。令尹日‘杀之 。’以为直 于君 而 曲于 父,报 而 罪之 。以是观之 ,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 ,对日:‘吾有老 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 ,夫父之孝子 ,君之背臣也。”(《韩非子 ·五蠹》) “君之 直臣,父 之暴子”、“父 之孝子,君 之背臣”,当亲情与国法冲突时,孔子趋向于取亲情而舍国法 。“父子相隐”顺应于人的自然情感,但其有时又会与国法相违背,这在日后一些 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中产生 了极大 的冲突,造成 了一些人 生悲剧“父子相隐”有人类 自然的心理基础,但孔子及其儒家过于重视亲情的倾向,在现代社会,若不加以限制、转化 ,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五、孝与“以孝治天下”

中国过去的皇帝大都称要“以孝治天下”。那么,“以孝治天下”及 日后无所不包的“泛孝主义”思想在孔子那里究竟如何?《论语 ·为政》云:或问孔子 日:“子 奚不为政?”子 日:“‘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 孔子上面话的意思是说:在家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家庭治理井然有条理,这也是从政,为什么能说只有出外做官才能称为从事政事呢?孔子这里将治家与治国联系在一起,《大学》中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与孔子这里的言论是一致的。在西周至春秋时期,家国同构,治理整个天下与治理一个小家庭是一样 的。家庭里的一切关系均能由“孝”引发米。以孝治家,以孝治天下 ,这在当时是很可能存在的历史现象。因此,可以说“以孝治天下”是孑l子孝道思想中内含 的倾向。《论语 ·为政》又云: 孟武伯问孝。子日:“父母唯其疾之忧。”

“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4 生不生病并不能由子女 自身所能掌控,但子女可以不做不义之事。子女能够让父母 只担忧自己生病与否,并不会担忧 自己为不义之事,这样才能称为孝。子民做任何不义之事 ,都是不孝,都不道德,这确实可称得上是“以孝治天下”。《礼记 ·祭义篇》充分发挥了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其文云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这即是人们所称的“泛孝主义”,从这 可以看出,“以孝治天下”、“泛孝主义”是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的倾向。

这里有一处需要提及的是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与“忠”的标准是不一样的。按照古人的说法 ,亲子之间是“天合”,无论父母如何不是,他毕竟是子女的父母,这是子女不能否认 的,子女无论如何都不能弃他们而去;而君臣之间是“义合”,如果君王不按照君王的要求去做,为人臣的是可以离他而去的。“天下有道则 现,无 道则 隐。”(《论语 ·先进》)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 ,不可则止。”(《论语·泰伯》)在孔子的思想 中,不止没有“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所包含的子对亲、臣对君绝对服从的思想,就是“孝”、“忠”两德目之间也有区别。因为 日后儒家的“移孝作忠”深为近代以来时人所诟病,故在此略为申述 。

最后我们对于以上关于孑l子孝道思想的探讨做一个总结 :在孔子的孝道思想中,孝道的根本,是子女伴随着对父母的感恩心理,自然流露出的对于父母 的“爱敬之心”,这种“爱敬之心”是人群大众相亲相爱和平共处的根源,孔子因此视孝为“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 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根。为了维护这一文化之根,当父母有过时,子女虽然应当劝谏,但劝谏的方式只能是“几谏”,当父子亲情与国法发生冲突时,维护父子亲情重于维护国法。孔子孝道思想中内含有“以孝治天下”与“泛孝主义”的倾向,但也应 当注意到,在孔子 思想中,“孝”与“忠”与 日后“移孝作忠”之间的区别。

从对孔子孝道思想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发现,孝反应了人类 自然的心理情感现象 ,对于培养人的爱心,促进人与人相亲相爱及和平共处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孔予孝思想 中含有的观念,如果不加 以适当限制,给予适 当转化 ,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