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研能力通用9篇

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师的教研能力通用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师的教研能力范文 篇1

在今天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个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民族之间乃至国家之间,无不存在着文化差异甚至文化沟壑。增加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和活动,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在全球和国内环境有目共睹。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距离,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求。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解读

随着跨文化交流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普遍,“跨文化能力”的研究在语言学研究和其他相关领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学生或社会各界有各种跨文化需求的人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如跨国公司人员、导游、涉外工作者等等,而对于教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任务的承担者,却鲜有人关注,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相对匮乏。这方面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自从霍尔在1959年提到跨文化之间的人类学,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演变成一个复杂的各种理论和研究方法。过去几十年我们见证了跨文化交际研究戏剧性的增长。这表现在:从理论研究方面看,随着社会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问题被纳入高校外语教学水平评估和大学英语新教学大纲的内容之中,所以开展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定量方法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研究。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二十五名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三所高校的具有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的专业和非专业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问卷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三个层面,它们分别代表跨文化交际动机、跨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答案设计采用莱克特五级量表,其形式是从“非常同意/我经常这样”到“非常不同意/我从不这样”。

四、研究结果分析

测试数据采用 SPSS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1.有关跨文化的研究沟通能力,其方法或评价从研究者更多的关注,这主要是邓炎昌,Gudykunst,鲁本,怀斯曼,Spitzberg。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仅处在中等水平,且在情感、认知和行为层面表现出不均衡分布。他们的交际技能和跨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尤其在后一项上相对薄弱。近年来学生大大强调,这影响了在中国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方向。因此,高校英语教师亟待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及其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提高这种能力的主要方法在于增加跨文化方面的知识,其中又以社会规范、价值观、信仰和态度方面的知识为重。

2.大学英语教师的高水平的国际竞争力的保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受试者的不同背景因素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性别、学历、职称、授课对象的专业背景无论是在各个测试层面还是整个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这一结果出人意料。从表面上看,上述结果似乎与我们的假设背道而驰,但是如果将其放到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即中国英语教育存在着内容结构上的缺陷,因其只注重语言结构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关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上述现象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由于教学体系中没有跨文化部分内容,同时在教学大纲中又不要求教师传授相关知识,因此在这种体制下,一个人学习的时间越长(学历),授课时间越长(职称),以及用英语授课的时间越久(授课对象),其能力的增长不外乎就是掌握了更多的词汇,更精通的语法知识,以及更精于课堂知识的传授。由于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方式为学生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因此,老师应该负责开发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毫无疑问,这方面的知识积累有助于人们的跨文化交流,因为它是一切跨文化交际的基础,但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此,学历、职称和授课对象的不同并未对受试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肯定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它依然是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保持现有教育特色的同时,要重视跨文化知识内容的传授以及相关能力的培养,并在教材设计、教学大纲以及各类英语等级考试方面添加这部分内容。

(2)跨文化交际经历对高校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各个层面上产生了显著影响,经常与外国人交往的受试者的得分远高于对照组。鉴于受试者具备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与外国人交往的频率就成?樘岣咂淇缥幕?交际能力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手段。

(3)建立校际交流,派高校教师到目的语国家接触外国文化,直接体验(Immersion)目的语的民族文化,参与该文化,以达到用目的语的文化来评价跨文化交流心理感受的程度。在这方面,一些高校和沿海发达地区已取得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

(4)让多数高校外语教师直接到目的语国家进修学习是不现实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主动地接触目的语文化,如利用原声影院、卫星电视节目来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感性认识。再者,鼓励高校教师阅读大量有关文化方面的书籍,文学书籍是一个社会的全景图,是社会生活的万花筒,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教师们也可以增加有关目的语文化知识的理性认识。

(5)问卷结果分析还显示,年龄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低年龄层(≤29)受试者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的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英语教学改革,导致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在内容、方法等各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不同。这说明已经实施的英语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效。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距离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应继续加强和深入英语教学改革,将跨文化知识内容贯穿到教材设计、教学大纲以及各类英语等级考试中。在现阶段,为了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师队伍,应为各个层次的教师举办文化讲座、理论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结论

教师的教研能力范文 篇2

摘 要: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是经济建设的基本保证。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好的教师队伍,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对深化教育改革,加速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提高 教师 教学能力 研究

一、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要求

“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具体教学任务的能力,它是教师职业能力构成中的核心能力之一,但并非教师职业的特有能力。“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师育人能力”和“教师从事服务于教书育人一系列活动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能力体系。这个能力体系才是最能体现教师职业特点的能力,我们称之为“教师专业能力”或“教师核心业务能力”,并且只有这个能力体系做为一个能力整体才是教师职业特有的能力,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能力都不能称之为“教师专业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并不是“教师专业能力”,充其量它只是“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一)培养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能潇洒自如、轻车熟路地驾驭教材,教师要在居高临下的前提下,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学把握训练的科学过程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只有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教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在讲课时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二)培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录音、投影、电视、电脑、网络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向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可以化大为小或化小为大,科学、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师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问题情景或动态过程,从而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训练课堂教学基本功

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表达、板书和板画。课堂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清楚、准确、精练、生动。还要注意词汇丰富、条理清晰、风趣幽默、抑扬顿挫。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同时还需借助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表达。板书、板画、体态语言与教学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在表达上有时比语言更准确、更清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精心设计的板书、板画,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能产生美感,又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板书和版画的设计要注意遵循计划性、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示范性和艺术性的要求,使它成为引导学生获得科学结论的思路图。

二、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是提高教师群体素质的需要

为了建设一支面向21世纪的适应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从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技能,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全面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必须把着眼点转到面向全体教师的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继续教育上来,突出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一)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对教材的分析、组织、再创造能力;二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运用、优化组合能力;三是教具制作与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四是实验与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能力;五是对学生评价的原则、方法、技巧的应用能力;六是对教育实践和改革实验中出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管理中,认真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基本环节,并对这些环节提出质量要求,做到“实、细、严”,即态度从实,检查从细,管理从严,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提高教学能力和技能。

首先,增强教育法规意识,坚持按教学计划开课,按教学大纲教学,坚决克服教学活动中随意性。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授全内容,这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前提。

其次,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用教学常规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促使教师在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过程中,形成规范加特点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展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有些学校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常规达标活动,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在一定期限内要掌握制定教学计划,写教案和教学工作总结、讲课、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复习考试、评卷、教研等教学常规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的成功经验。

再次,注重对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的监控与指导。对教师教的基本环节的监控与指导,重点在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在备课监控中,应加强集体备课,落实“三级备课制”和“备课三级检查制”,即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写出总体、单元、课时三种教学计划,由备课组、学年组、教务处三级检查教案。在此,应指导教师完善备课内容,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在上课监控中,应加强教学综合评价,实行联合听课评课制(也称教学诊断)。在此,应指导教师落实上课的基本要求,包括:一是教学目的明确;二是教学内容正确;三是教学方法恰当,创造性贯彻教学原则;四是教学结构紧凑,组织严密;五是教学基本功扎实全面;六是教学效果好。为了有效地对备课、上课两个基本环节进行监控,通常还采用说课、上课与评课跟踪制,既有对教师备课的检查与指导,也有对教师上课的评价与反馈,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10(1).

教师的教研能力范文 篇3

一、全面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1.为教育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不再是简单的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学习以后更好的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面对复杂的教育情况,学校应该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情况有个科学的估计,对自己学校的教学规模、目标、制度等,作出科学的认识和分析,学校在进行教育决策的时候应该要充分利用这些科学的分析数据,做出一些更有利于学校发展,利于学生发展,利于整个社会教育发展的决策。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就是提高整个学校的科研能力,才能够正确的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出更加理性的分析。

2.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成为辅助社会发展的利器。教育的发展不只是大量的资金,还需要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再适应整个教学发展的需求,而发展教育科研、拓展教育科学之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中小学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跟上时展的潮流,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是最根本的。

3.当前教育科研发展面临困难

首先,传统的教育观念依然占主导,思想上的落后成为了发展教育科研的主要障碍。其次,思想上的落后使数学教师普遍采用比较陈旧的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科研能力不被重视导致学校的教研气氛不浓,教师感受不到新的思想的传播,不能对科研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缺乏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把握,教师认识程度不够,难以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

二、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树立科研意识

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推进中小学数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一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思想和学习观,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教师对发展科研能力的主张认识并且理解,他们才能更加主动的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主动提升自身的能力,进行教育研究,去除科研工作的神秘化,逐渐消除科研工作只能专家才能实施的旧观念。转变教师对科研工作的认识,让他们主动进行研究、探索,发现新问题,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更加完善的数学基础。

2.学校领导应该足够重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不仅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的足够重视。首先,发展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是需要场地和资金,只有学校提供资金支持才能够为教师提供完善的场地和技术、实验支持。其次,在进行教育科研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大力度表彰在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完善的奖惩制度能够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重视,也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更加主动地提升自己。最后,只有学校足够重视,才能将整个学校的科研氛围带动起来,提升整个学校的教育水平。

3.加强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

要发展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除了学校等外部条件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目前,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思想观念都比较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某些知识体系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导致学校在发展教师科研能力的时候遇到困难。因此,在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的时候,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应该包括知识体系的更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思想观念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更加专业的教育理论,提升自主创新的意识。只有教师自身的基础得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

4.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一所学校健康发展的保障,而只有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才能推动教育科研的发展,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办学水平提高的重要体现。因此,学校要提高对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视程度,将其提升到制度化的高度,制定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实行透明化的奖惩制度辅助教育科研的发展,并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科研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发展。

5.注重将数学理论联系实践

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培养教师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很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已经进入中小学数学课堂。例如,高中数学教学引进了微积分,作为数学的基础学科,它是伴随着数学应用发展起来的,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师科研意识、能力非常有利。

教师的教研能力范文 篇4

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拥有自我发展意识,着力提高自身教学研究能力,才能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专业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在不断学习中提升专业素养,为教学研究打好基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师应始终以一个积极的学习者的姿态面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把学习当成自己基本的生活方式之一,增加知识储备,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但要向书本学,向专家学,还要向问题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只有首先做好“学习者”,才能真正做好“教育者”。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做到“专”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加强专业学习,不断夯实语文教学基本功,形成系统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知识,掌握语文教学领域的学术动态,以便及时更新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专业学习,为进行教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涉猎,吸收各学科精华,力求“博”

新课标提出了“整合”的概念,强调课程之间的沟通,注重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体现出现代小学教育课程的整体化、综合化趋势。语文的学科性质要求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具有多层复合性,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广博的知识素养。教师要通过学习,广泛涉猎,吸收各学科精华,形成以专业学科知识为核心,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纵横交织的知识结构。只有具有广博的学识和开阔的眼界,才能做到高屋建瓴,灵活驾驭语文课堂。

二、在教学实践中自我评价和改进,培养教学研究能力

日常教学生活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基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为使自身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应该把目光投向日常的语文教学实践,敏于发现问题,在不断的自我反思、研究、调控和改进中解决问题,培养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

(一)问题意识启思考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疏于发现和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显性或隐性的问题,不能把“问题”变成“课题”。我们应着眼于日常教学,敏锐地发现问题,捕捉“一闪念”,寻找教学研究的切入点,存疑、思考,这样才会不断地去反思、回顾,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与课标要求的差距,激励自己学习、提高,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以问题推动教学。

(二)教学反思促自省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根植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是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学情感、智慧、学生现状及对教材的理解,联系教育理论,对自身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进行不间断的批判性思考,以期达到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实现教学效率最优化的过程。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突破习以为常的教学惯性,不断审视、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充满智慧与创新。

我们要摒弃时下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的“应付”心理,沉下心来回归课堂,关注语文课堂中的细节,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行为、教学过程进行理性思考。课前反思,怎样依据有关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学生学习规律等)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课中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生成的新问题该如何处理等;课后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教学的启迪等。在不断的反思中,教师努力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使“问题―反思―研究―形成策略”这一过程逐步成为一种动态的持续发展的教学研究状态,引领教学走向更大的成功。

(三)执教公开课激成长

公开课具有阐述新理念、提供教学范式、推出名师、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教师在执教公开课的过程中,往往能依托教师团队智慧的连续干预,经历理念引导、实践跟进、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与教学反思的过程。通过对一堂课的不断打磨,在一次次的自我评定中实现从模仿到突破的过程,从而获得深刻的专业成长体验,进而辐射到日常教学,促进自身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发展。“所有名师都是在课堂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可以说,执教公开课是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乃至“名师”的必由之路。

三、在集体研修中同研互助,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积极参加集体研修活动、进行互动交流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捷径。

(一)在集体备课中集思广益共研究

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能,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集体备课以学科组为单位,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备课形式多样,可以先由教师分别备课,再集中时间说课、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也可以备课组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集思广益,设计课堂教学,再由实验教师自主上课,课后集体反思改良,形成学习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

(二)在听评课活动中互助交流促提升

学科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行课堂观摩。通过听课、评课,教师之间相互观察、切磋和对话,为教师反思个人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在听课活动中,听课教师并不是“局外人”,也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听课前要做到“有备而进”,了解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学情;听课过程中要做到“有心而听”,要认真观察、记录,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全面衡量教学效果。听课时要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关注师生的课堂活动、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直观有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来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数量与质量如何?教师的讲解与点拨策略是否适宜?听课后要做到“有得而评”,对课堂中呈现的问题冷静思考、整理分析,形成心得,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评课是对执教者课堂教学的指导评价,也是对执教者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评价,同时,又是对评课者自身综合素质的检验。评课时,听课教师可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教学思路设计与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等诸方面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结合科学的教育理念对教学现象进行剖析、探讨、改进。但评课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突出的关键性的研究点进行研讨,从而为教研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使上课同伴感到受启发、有帮助,使听课教师有收获、有发现,两者皆有“得”,促使大家用更高的标准来鞭策自己、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形成一种反思与研究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三)在专题研讨中群体研究同成长

在校本教研中,学校将教师个体、教师集体、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通过专家引领,群体、伙伴合作等方式,聚焦、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专题研讨的形式共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分析教学得失,最大限度地交流信息与经验,开展深入有效的专题教研活动。这种同伴间、专家与教师间合作互助式的教学研讨是教师自我发展和群体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研讨活动中,教师都要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不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并通过专家的点拨指导,养成不断反思重建的良好习惯,既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也能评点他人,同伴互助、合作共生,在互动、互补、合作中共同成长。

四、在成果创建中厚积薄发,发展教学研究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效果即成果。教师要善于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语文教学实践,探讨和掌握语文教学规律,将日常教学中的所疑、所思、所获、所研、所创,撰写成教学论文,更要依托教研团队的力量进行课题研究,实现教学研究的新突破。

(一)静心写论文,促进教学研究科学化

论文的撰写能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升华为科研理论,加快教师知识、能力的实践内化过程,让教师教研能力再度提升。在选题时,我们要从当前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起指导作用的问题中确定选题。选题的写作角度要新、立意要新,可针对教学中因困惑生成的问题、小学语文课改过程中新旧观念碰撞产生的问题、新教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难以解决的焦点问题等,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理论联系实际,写出自己新的经验、观点,写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教学成果,再用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

(二)潜心做课题,实现教学研究系统化

教师的教研能力范文 篇5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骨干教师 教研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培养骨干教师教研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部分,文化则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等。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仅在知识水平中体现其价值,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宣扬起到的无形的作用,使学生们在对于不同文化的不同选择和认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思想启蒙的萌芽阶段,这也就证明小学语文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重要。那么,在此基础上如何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便体现在对于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的提高上来。对于教师而言,在新型的课程标准的条件下,教师不仅仅是“传其道、受其业、解其惑”,更要去成为一名具有创新和探究能力的研究者。只有作为一名研究者,去探究和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去勇于尝试新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不会止步不前,会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要求继续发展。这一切都体现出对于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上来。

2小学骨干教师教研能力培养策略

斯腾豪斯认为"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计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影响教师的教研水平的因素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在的教师参与意愿和外在的培训水平。

2.1外在优化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研培养策略

2.1.1创新引领,继承与开发同步,实现教研活动多样化

素质教育的普及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灵活学习,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改变教育方式,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师的培B不仅需要具有优秀的教学能力与品质,而且要求具备创新的人格和教育能力。而创新教师的培养需以教研方法的改革为基本,使每位骨干教师乐意参与到教研活动中,自觉地提高教研能力。实现教研方法多样化和创新化,需要我们借鉴国外的在职教师的培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形成我国特色的语文骨干教师校验培养体系。

2.1.2监测与评估教研活动质量

学生的学习好坏通常我们会以成绩来衡量,通过与他人对比与教师激励来引发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的培训活动亦是如此。那么如何测评教研活动确实对教师的教研能力有提高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呢?这就需要具有教研活动标准指标体系,实现对教研质量的有效监控。该体系应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情意、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检测。通过对教师教研活动进行评估,促使教师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中,实现对教师的规范与提升。

2.2内在提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教研品质

2.2.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优化自主学习能力

弗洛伊德曾强调:“人类行为的重要推动力是本能驱力”。在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下,教师已然不是知识的权威,要想获得立足之地,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居安思危,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拓宽知识视野,加强学术地位。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坚决摆脱“一次性教育”的思想观点,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当教师具有自主接受学习的动力后,才能更好地接受教研培训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2.2.2反思是提升教师教研水平的翅膀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波斯纳也提出教师的成功来自于:经验+反思=成长。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应养成积累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不断反思,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出对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应对办法,促使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2.2.3增强角色认同感,消除抵制心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传统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改变教学方式,而不是不加思考地把原有的研究结论运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克服做研究的惧怕心理,对自身有正确的定位,认识到教师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从小型的研究课题开始,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看作行动本身,逐步成为研究型教师的一员。

3总结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而在小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示范性和权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局为贯彻“聚焦课改、决战课堂”、“聚焦人才、成就教师”的教育工作思路,将创新培养机制列为“十一五”期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重点。骨干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善不完善,笔者就目前相关现状提出一些建议,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在不久的将来,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文章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机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J201400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魏欢。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教师的教研能力范文 篇6

关键词:教育变革;教学能力;幼儿园;教学效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6-0036-02

在教育变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学在不断变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教育变革形势下,幼儿园应明确对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并采取有效措施让幼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良好行为习惯、与同伴交往、游戏的重要场所。在这个场所里,教师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幼儿教师不仅仅需要有爱心、耐心,还需要有丰富的育人知识,具备专业的教学理论,能够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走进幼儿,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同时,能够采用适合幼儿的方法去教育幼儿。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1.幼儿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幼儿园教师想要教给幼儿本领,自己必须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幼儿教学的技巧铭记于心。只有掌握了足够的教学知识,具备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幼儿教师才能根据各个幼儿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给予相应的指导,抓住幼儿感兴趣的点,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还应当具备教学设计能力,设计出符合本班幼儿的教案。这样设计出来的教案除了实用以外,还多了一份创造性,有利于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2.走进幼儿,成为幼儿的好朋友

在幼儿园里,教师不应该高高在上,这样会使幼儿感到害怕,从而恐惧上学。同时,幼儿的年龄较小,沟通能力也不及成人,他们在与教师交往的时候往往也会感到害羞。所以,教师应该主动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走近幼儿,成为幼儿的好朋友。例如,小班的小T刚刚来幼儿园的时候特别害羞,他不愿意与同伴和老师交流,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于是教师就主动与小T进行交流,问他喜欢什么,今天在家里吃了什么,喜欢什么宠物等。慢慢地,教师走进了小T的内心,他愿意与教师分享他的许多事情。在教师的鼓励下,小T也变得更加勇敢,愿意与小朋友交流了。教师与幼儿进行有效沟通,可以准确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状况,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所以,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单单只是集体教学活动的能力,它还体现在教师能否走近幼儿,与幼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同时,幼儿园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多关心幼儿,多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多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并给予适合的教育。

3.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的能力

为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或区域游戏等,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愿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的能力极为重要。教师要能够将事先准备的活动或游戏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引入,使幼儿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或游戏中。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够合理组织幼儿开展各项活动,并能根据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给予有针对性的教学。

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还应具备教学与科研结合的能力。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幼儿园教师也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关注幼儿教学的最新状况,不断了解和学习新的幼儿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幼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提升教学的质量。

二、教育变革背景下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新的要求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推进,对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體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体教育活动实施能力

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所以,教育教学改革也对幼儿园教师的集体教育活动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选择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样,幼儿能够在游戏的同时学到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应该多读书,多学习进修,学习最先进的育儿理念,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使幼儿从中受益。

2.教学研究能力

教育变革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也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师要通过教学研究,寻找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3.培养幼儿学习意识的能力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的启蒙时期,幼儿就像一张白纸,对学习并没有太多的认识,所以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避免强硬的灌输式教学。同时教师应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进而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幼儿园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策略

为适应教育变革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幼儿都比较喜欢游戏,教师可以多采取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如区域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教师对区域自主游戏进行适当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游戏中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体验。同时,幼儿通过与其他幼儿的交流与合作,还可以提高社会性,促进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游戏融入到集体教学活动中去,以满足幼儿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2.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良好学习氛围

幼儿园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多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有效沟通,使幼儿能够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幼儿园教师应通过沟通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以避免幼儿从小厌倦或害怕学习。另外,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幼儿园教师还要有效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养成主动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组织和管理教学活动,与幼儿沟通交流的能力。

3.加强教学研究,培养创新意识

幼儿园教师应跟随时代潮流,了解最新的前沿教学知识,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及时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幼儿园教师要想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言传身教感染幼儿,让他们自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束语

教师的教研能力范文 篇7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要把“培养人”作为根本任务[1]。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学生和教师人数都在不断增长,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大部分青年教师并非出身于师范专业,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教学经历。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措施、教学思维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本文结合笔者参加竞赛的经历和体会,浅谈课堂教学竞赛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推动作用。

1从比赛规则分析教学基本要素

首先,课堂教学竞赛评分指标体系分为四个方面: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分别对应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师行为。要求教师课前认真分析课程及学生实际,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和地位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科研成果,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合理科学选用教学方法。教案规范,表述精炼准确。课件素材选择恰当,技术应用得当。课堂上思路清晰、内容娴熟、表达准确精练,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问题设计得当,富有启发性,合理运用板书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好,感染力强,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课后结合课堂实际,全面分析反思课堂教学过程。

2从教学片段的选取,培养教师准确把握学生情况、课程性质和地位作用的能力

首先,教学对象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故教学片断的选取最好与材料相关,与有机化学直接相关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其中最常用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则为聚烯烃,因此选择“烯烃”作为讲授内容—紧扣专业方向;其次,根据评分体系,选择合适的教学片断。评分体系要求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科发展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我校处于武陵山片区,杜仲胶资源丰富,而杜仲胶的成份为聚异戊二烯,属于天然的聚烯烃,且我校有杜仲综合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体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明确的地方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2]。

3教学内容的准备,培养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对教材的处理能力

参加教学比赛,首先要保证教学内容要严谨,无知识性的错误。其次,认真加工教材及参考资料,并在此过程中,逐步理清教学思路,认真剖析重点难点,并将其转化为精练、通俗易懂的语言。笔者参加课堂教学竞赛的比赛内容是《有机化学》中烯烃的化学性质,并选取烯烃与卤素的亲电加成反应。通过认真参读汪小兰版的《有机化学》教材,并参考邢其毅版的《基础有机化学》,因此,重难点是反应机理的理解与运用。教学思路为:双键的构成:1个σ键和1个π键π键电子云裸露在外易受亲电试剂进攻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反应机理,以问题入手,层层引入。课件素材选取合适,本次片断教学选用了杜仲胶及其改性引入课程,首先,杜仲胶是当地资源,且我校也在积极研究杜仲胶—让学生产生兴趣;其次,笔者本人正在研究杜仲胶,且有部分学生在参与了部分工作—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最后,杜仲胶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与专业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了有机化学知识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总之,在对教学认真把握的前提下,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学科前沿、个人的科研成果导入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比赛虽然只有15min,但是也要求是一堂完整的课,因此,结课显得尤其重要,大部分教师的方式是小结+作业,而笔者选择的是以课前布置的问题和文献资料结课。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文献资料,提出杜仲胶改性的方法。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引用文献“Chemistry:whysynthesize”[3]结束课程,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学习目的—回归专业方向。

4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运用,培养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思考能力

教学理念的运用要求教师认真了解、分析、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恰当处理教材内容,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本次片断教学,借助经典的实验(溴与乙烯的反应)、与地区资源出发(杜仲胶),用具体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适的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鲜明,基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培养,本次片断教学采用了大量的讨论法,以问题导入、以问题结课,让学生紧跟教学思路。例如课题的引入部分运用要求学生解释杜仲胶与天然橡胶性质的差异来源、如何改性杜仲胶、溴的氯化钠水溶液与乙烯反应的“意外”产物的来源;通过设问,同学讨论,老师讲解,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当然前提是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并对知识点有很深入的理解,能应对不同的问题答案。众所周知,有机化学是基于实验的学科,很多实验在现有条件下根本无法在课堂上实现,因此,在本次比赛中的实验都是基于通过动画模拟,更加直观、安全—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思想。

5教学语言的组织,培养教师的语言组织、课堂把握的能力

对于教学比赛,要求教师讲授娴熟,讲解流畅,表达准确,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时间分配科学。在授课过程中,尤其是精练的语言表达,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初次参赛的教师一般都建议将讲稿写出来,经反复修改、凝练,最终形成定稿。通过这个训练过程,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语言更加精练、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6专家指导,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常,学校、学院都有教学督导,对新进教师进行听评课。但是,由于督导工作量大,不可能对每一位新进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但是教学比赛不同,参赛选手的名额有限,各院系会对选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如对重难点的把握、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的撰写、课堂组织、多媒体与板书的设计、教学语言、教学方法、课堂气氛等。

教师的教研能力范文 篇8

关键词:专业能力 教师 职业院校

教育界普遍认为,一个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科学技术的研究者,更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一个教师的发展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促进教师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是在教师的教育实践、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得以锻炼和培养。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在教师和学生的培养上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其中五种能力(政治鉴别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身心承受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考核标准,同时也是作为学院教师必备的能力。下面结合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的实际情况谈谈培养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措施和途径。

一、加强学习和修养,提高师德水平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工作。各院校应该根据学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制订计划,采取措施,提高师德水平。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营造有利于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学院组织教师学习理解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学习、教育和讨论,真正使自身认识到立业德为首,执教品为先;认识到师德与育人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师德的丰富内涵,以此激发教师认真思考,促进教师提高注重自我形象、注重修身立德的自觉性。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师德监督激励机制

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是一种道德文化,更是一种制度文化,它体现于教学、科研管理及其实际运作等方面。学院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要求,已经出版成册,其中很多都是可操作性制度,以监督、激励广大教师提高师德水平。下一步学院应加大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

3.加强自我修养教育,提高教师自我修养能力

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教育,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在师德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真正提高自我修养能力,才能把职业道德由认识转化为相应的情感、意志、信念,进而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二、加强培养与培训,提高知识水平

1.提高自身学历,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提高学历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具备应有素质的基本保证。提高教师的学历可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引进教师可以从高校引进,也可以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学院将有大部分教师参加研究生考试,以提高自身的学历,一方面是自身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学校发展的要求。同时学院还给予出去参加学习的机会。

2.采取“内培、外训”方法,拓宽教师自身的知识领域

学院在具体执行教师培训计划时,可以采取“内培、外训”相结合的方式。“内培”是指学校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立足校内,在职为主,形式多样,讲究实效。青年教师参加岗前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较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较快地适应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训”是指各高职高专院校利用每年的寒、暑假组织教师到校外企业或其他高校集中学习和培训,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相关领域的知识水平,这也对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的“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的出台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管理和投入,提高能力水平

1.加强培养与考核,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教师的立命之本,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清晰透彻地讲授课程内容,学生才能真正领会课程精髓,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才能提高。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制定培养计划,规划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符合自身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到个人,尤其是青年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应达到的教学水平。培养计划要科学合理,易于操作。在计划中要明确提出教师要达到的普通话水平、发表的教研论文数量、计算机等级和外语能力等,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措施,一切工作为学院教师自己同时也为了学院的发展需要。

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一是改革分配制度,实现优质优酬。学校可根据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教师进行分等,等级不同,课酬不同、津贴不同。如“专业法人”分成四级十二等。二是开展课堂教学大赛,开展教学技能比武,学校对优秀者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在晋职、晋级方面给予倾斜。

2.加大支持与投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通过科研开发,提高科研能力。直接参与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最佳途径。通过参加科学研究,能够培养教师尊重科学、尊重事实、肯于吃苦、勤于钻研、勇于开拓的精神。学校应该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教师创造参加科研的机会;教师本身也要积极主动的深入企事业单位争取合适的科研项目。

通过学术交流,提高科研能力。通过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术交流,教师可以了解到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发展动态,开阔自己的视野;通过学术交流,教师可以学到其他教师的科研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通过撰写学术论文、教材,教师可以提高推广科研成果的能力。

通过建设学科梯队,提高整体科研能力。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也是老教师传、帮、带的结果。建设一支学科梯队是保证教师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的有效方法。

3.制定奖惩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制定奖惩与激励机制,促使教师提高实践能力。首先,学校要制定规章制度,要求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如要求教师必须取得工《·》程实践合格证,否则不能晋升职称;教师必须完成现场实习任务,否则待遇降低等。其次,要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如“双师型”教师每月发“双师”津贴,课酬适当提高,休学术假,派出学习进修等。

提高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各学校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校企挂钩,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为适应当今企业生产设备和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解决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和条件不足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专业课教师经常深入工矿企业第一线,熟悉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是拓宽教师知识面,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利用假期举办专业教师技能培训班,对教师集中培训;设岗练兵,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教师亲自参与到实习的整体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实习达到锻炼自身的目的;定期分批选派素质(下转第92页)(上接第91页)好的专业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脱产学习;进行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既可节约经费,又能培养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依托学校实习工厂、校办产业,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承担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受到职业院校领导的重视,也是教育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宋哈娜。关于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思考[J].企业导报。2009.(07)

2.袁一。高职美术教育推进之策浅议[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

3.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

教师的教研能力范文 篇9

【关键词】会计教师 职业能力 提升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率提升。

当前中国正走在创新变革的道路上,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劳动者。然而,中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与当前产业的要求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作为高职教师如何抓住机遇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正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和严峻的课题。

一、目前本校会计专业师资现状

本校会计专业教师现有成员28名,学历方面,本科学历22人占78.5%,研究生学历6人占21.43%,本科学历占大多数,研究生学历也超过五分之一,说明本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较高。职称方面其中副教授4名,高级职称2名,讲师16名,助教6名。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教师占78.5%,说明大部分教师都拥有中级以上职称。从目前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情况来看,本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结构合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仍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缺乏教育理论的专业背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想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知道用科学理论去指导自己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都是财经类专业出身,对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也只是在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时候进行过短期的集中学习,并没有深入的理论学习,缺乏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科学理论修养,更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专业技能。这种专业知识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二)专业实践经验不足

高职毕业生的优势在于技术应用能力强,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更注重专业技能,以适应企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培养方案。企业希望学生在经过短暂实习后马上能投入工作,缩短实习期,降低企业成本。就业要求的改变必然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也发生变化。“双师型”教师成为对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专业教学。但现实情况是拥有如中级会计师和中级经济师等专业资格证书的教师仅占35.7%,即使取得资格证书的教师,也并不在相应的岗位上执业,多数会计教师专业实践经验不足,不仅影响会计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最终还是影响教学效果。

(三)与行业交流少

多数职业院校的会计教师都是学校到学校,没有在企业、行业工作的经历,本校会计教师有企业从业经历的教师仅占10.7%,八成以上的会计教师少有机会与行业、企业交流,行业市场调查参与面窄。整体与行业交流非常少,行业信息接受滞后,不能及时地把会计行业的变革补充到课堂中去,造成专业教学与会计职业岗位的部分脱节。与行业交流少,也是影响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提升会计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2016年2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做了落实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袁贵仁部长在报告中提出的几点意见对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切实有效地保障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提供了强大动力。

(一)社会层面上

1.切实转变观念,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指出,有些地方、部门以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提出要切实转变观念,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地方政府要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引导工作。2015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5月第二周设为“职业教育活动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举办了以“支撑中国制造 成就出彩人生”为主题的首届活动周。地方政府可以以此为契机,组织本地各个职业院校开展开放校园、开放企业、为民服务等宣传展示和交流体验活动。对于校企合作、示范校建设、院校管理、教学改革、农村职成教育等典型案例可以进行专题报道,让更多地民众深入了解职业教育,转变对职业教育的观念。

2.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尽管国外没有“双师型”的说法,但是强调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许多国家高职教师培养和鉴定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对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美国将高等职业技师学校在职教师在校外各团体中或社会服务的情况作为考察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德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法规,规定教师参加培训进修是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把对教师的培训作为提高其总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他们根据不同的内容、要求和层次分级分类对教师进行培训,形成了全国性的师资培训网络。教师培训一般是免费的,培训经费由政府资助。进修结束后,给接受培训者一个进修证明,作为晋升工资、职称的依据之一。与国外高职院校多交流合作,研究借鉴其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大有裨益。

(二)学校层面上

1.初步建立会计专业教师职业素质评价制度。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础,结合我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教师的性格、特长、能力,制定一系列教师培养的相应政策和管理制度,例如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术考试、学历学位深造、下企业锻炼、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等,引导会计教师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能力的提升途径。初步建立了会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并逐步形成典型化案例。

2.搭建行业合作平台,开展职业能力提升活动。在本校开展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校本培训,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专家为会计教师进行会计实务知识培训,使会计教师了解职业教育发展和会计行业的前沿信息。

3.校企合作,携手共建会计记账工作室。为了解决会计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师生的实务操作能力,缩短理论教学与职业岗位的差距,与会计师事务所携手共建会计记账工作室。企业为会计教师提供实践操作机会,并传授会计工作经验,会计教师可以作为企业的一份子,承担一定的会计工作,并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制定操作规程等,明确合作岗位和岗位工作职责。

4.会计技能教学能力提升与教学资源库建设。进行会计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资源以及微课的建设,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安排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级技能比赛,推行“串行式”的模块化教学模式。

(三)教师层面上

1.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除了参加学校计划安排的培训外,会计教师还有众多的学习机会。参加会计职业资格考试是提升理论水平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参加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相关考试。会计教师平时可以经常关注网上财会方面的新闻,不断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购买会计书籍和杂志,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学,钻研会计专业知识,加强会计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时,会计教师利用学校提供的发展平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建立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实施计划。

2.个人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技能比赛。“强技能”是学生上岗就业的必备本领,也是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之一,更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一项指标。一名优秀的会计教师,不仅要会讲业务,更要会做账;不仅能进课堂,更能进赛场。江苏省财会技能大赛包括手工账实务/电算化实务,点钞,小键盘录入。每位参赛选手要完成三个项目的比赛,以综合成绩排名,这种组合比赛对会计教师的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赛过程中可以迅速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

三、总结

201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来实现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华丽转身。高职会计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水平。所以高职会计教师任重道远,必须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将自己打造成“双师”教师,积极投入到社会服务中。

参考文献

[1]孟娟,李伟。职业院校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途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3.(39)

[2]张永欣。刍议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J].素质教育。商情。2013.2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