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优秀10篇)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1

【关键词】辍学;教育;义务教育;教育目标;赏识教育

国家“十一”五计划提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思想,他把人才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可如今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生缀学现象严重,这已成为困扰农村教育的一个现实性问题,试想,在农村,广大少年得不到最基本的教育,那我们眼下所提倡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是一句空口号。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也很难实现。所以眼下,做好农村中小学的控辍保学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下面我将从中小学生辍学原因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来浅谈我对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分析。

一、辍学原因分析

自己本身是一名从事将近十年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家访和周围同事的谈话得出导致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和家长主观认识、家庭不和谐的原因

人们一贯认为,学生辍学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但从调查可知,经济困难、家庭条件差并不是辍学的最主要原因,学习困难和观念落后、思想封建保守才是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到了初中阶段,因观念落后和学习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人数远远高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人数。观念落后包括的涵义很广,主要指学生本人或家长对学习的看法,如学习就是为考上大学,如果将来考不上大学,学习知识也就没有任何用处:在农村劳动,有小学文化程度,能认字、书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调查的另一结果是,女孩的辍学率高于男孩。主要原因是家长的封建意识太浓厚,认为女孩最终是给别人家培养的,不愿意多投资;若家庭的经济实力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的话,肯定会牺牲女孩而供男孩。再者,家庭矛盾,父母离异也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二)家庭困难、投入与收益的不平衡

谈到辍学,人们往往归之于学生家庭的贫困。应该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学生确实占有相当的比例。在农村特别是西部农村,调查发现,真正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仅占辍学人数的15%左右。实际情况往往是,当子女升学无望、难“跳农门”时,农民就会将对教育的投入转向对家庭生产和劳动的投入。

长期以来,城乡差异使得农村地区的人们向往城市生活,而让子女接受教育,跳过“农门”,是改变子女命运的最现实手段。正是在这一信念支持下,不少农民宁愿节衣缩食,也要地送孩子去上学。一般说来,人们的投入往往以预期收益为前提;当投入得不到预期收益或大于预期收益时,投入就往往难以实现。由此可见,家庭经济贫困固然会导致学生辍学,但投入难以取得预期收益,才是造成辍学现象的最直接的经济原因。

(三)学生厌学、师生关系不融洽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目前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地表现为单一性、应试性、离农性和唯城市性。正是这种目标定位,使农村教育呈现出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是实际情况决定了绝大多数农村学生不可能考入高中、升入大学;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和学生却把能够考入高一级学校当作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奋斗目标。这样使得许多学生把上学视为无聊、无趣、无用和无望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成绩越来越差,学生学业的失败,不仅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而且是造成农村学生厌学、逃学进而辍学的直接心理原因。

二、辍学现象的对策与方法

(一)教育目标与国家政策的制定

农村中小学就不能把教育目标主要定位在培养应试人才上,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而不是把目光主要集中在少数升学有望的所谓“优等生”、“尖子生”上,要构建起既能使学生升入重点高中、又能使学生进入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还能使学生毕业后就能服务当地的教育目标体系。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在开设文化知识课程的同时,还要开设面向农村实际的丰富多彩的课程。其次,在教育评价上,不能只注重升学,要把学校是否培养学生具有多种出路和前途作为评价学校教育的指标。

(二)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办学条件是教育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载体和物质保障,没有好的教学条件很难取得优异成绩,也很难留住学生。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但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远远不够,教育资金的短缺必定造成学校硬件不足和发展滞后。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既要创设环境,提供条件,督促教师加强学习,大力支持教师走出去参加专业及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鼓励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2

[关键词]专科;特困生;就业;理想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70-03

专科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和乡镇,特困学生较多。为更好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针对学生就业的理想信念,以中国医科大学高职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学生毕业前的计划、求职途径选择、就业单位选择、择业的考虑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了解医学院校困难家庭毕业生的真实就业心理及理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各专业在校学生思想情况进行收集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2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26份,有效率为84.93%。

1 调查结果及分析

1.1 毕业前的计划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2011届困难家庭毕业生在毕业去向的计划上大多数选择“直接就业”,约占86.6%,少数人选择自己创业和继续学习。说明多数困难家庭毕业生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求职择业的严峻形势和自己家庭环境的特殊,希望较早地抓住机会,实现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指导思想。调查中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及在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从不同的侧面显示出困难家庭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上的自卑和失望心理,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缺乏表现十分突出。许多困难家庭毕业生总是过低地估计自己,自惭形秽,更怯于别人瞧不起自己。在求职择业中,这些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于竞争。一些学生在遭受挫折后,再次面试中更加自卑懦弱,不敢表现自己,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这种不良心理使许多学生产生精神不振、消极、沮丧、失望和脆弱等现象。做好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心理辅导与疏导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1.2 求职途径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毕业生认为应该积极主动寻求机会求职择业,想通过亲朋介绍的占17%,认为应该由学校推荐帮助的占9%。选择其他途径的占6%。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认识到,自己已经开始走向社会,求职属于自身的事情,自己不放过一切求职机会。依靠自己积极主动求职的毕业生较多,说明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独立性较强,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和社会现实需求。调查中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及在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也从不同角度显示了他们对于就业存在的一些不公平和潜规则的不满心理。在就业压力下,部分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心理不满情绪容易积聚成疾,造成对许多事物产生偏激看法,将不满对象扩大至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例如,对所在学校或主管政府部门的就业管理政策、户籍限制等产生不满,怨恨家庭成员的指导、干涉及家庭经济条件限制等,嫉妒周围同学等。由于个人的具体关注点不同及实际情况差异,心理不满情绪产生原因和对象也千差万别,但社会舆论,包括互联网的导向不容忽视。例如,有的毕业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奖学金,没能在公务员招考中顺利进入政府部门工作,通常片面地将原因归之于人际关系导致的不公平竞争,由此产生消极悲观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1.3 就业单位选择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选择国家党政机关为5%,选择卫生事业单位的占73.9%,私营卫生单位为20%,自由职业不到1.4%。医学院校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大部分把专业是否对口、医院等级是否是三级甲等看做是很重要的参考值。对于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这一群体亦与其他毕业生基本相同,对就业单位的要求同样很高,只是数量略有下降。一部分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并容易实现的工作目标,以达到“先就业后择业”的目的。但大部分大学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总想寻找一份稳定不变的职业,同时又要求这份职业能有较高的稳定收入。他们心中向往的单位通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竞争激烈;对一些有需求的单位,由于社会评价、收入等多方面原因而不愿去。怀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求职应聘时总想一步到位,因此,在许多就业机遇面前,表现出顾虑重重,难于抉择,最终失去机会。

1.4 择业的考虑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在问卷中对择业的考虑因素选择“收入与福利”的为44%,“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为14.3%,“个人兴趣爱好”的为11%,“就业城市与工作环境”的为14.7%,“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为10%,“职业优越与晋升机会”的为6%。由此可见,收入与福利是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在寻找工作中最先考虑的问题,反映出经济困难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生存压力较大,内心有所惧怵,急切希望拥有一份稳定并收入较高的工作。毕业生在选择社会需求与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潜在的就业激情和实现自我发展的意愿,希望将自身的发展与眼前的待遇有所兼顾,寻求二者的平衡。调查中学生对提问的回答,及在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访谈中了解到的情况表明,一部分学生对就业缺乏理性认识,表现出对就业的焦虑和恐惧。就业对经济特困家庭毕业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理想的职业并非唾手可得,需要自己做出正确抉择和不懈努力: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不可能匆忙决定,往往需要经过多方面的了解与考察。许多毕业生在苦苦等待中,形成了焦虑的就业心理。这种焦虑心理,在专科学院尤其是特困毕业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准备就业中,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某种不可知情境时所表现的焦虑发展到严重阶段,就有可能产生“就业恐惧”。

2 对 策

2.1 以勤工俭学方式搭建就业平台

勤工俭学成为专科特困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帮助专科特困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及时又快速地进入就业状态,使学生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方向。勤工俭学能让身处校园环境的专科特困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在职业环境中的实践,了解未来从事职业的特征需求,熟悉工作环境,完成由课本走向实践的合理过渡,从而为毕业前的职业规划和选择提供重要参考,搭建就业平台。

2.2 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一帮一”党员实践活动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帮助专科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信心,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先进性作用,校党委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在全校教工党支部中开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一帮一”党员实践活动。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是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通过开展“一帮一”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党支部要加强对学生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困难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要把党支部与开展“一帮一”紧密结合,领导干部责任制,每一名党员必须全程帮扶一名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过程,及时了解并协助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困难和压力,给予指导并详细记录上报校党委领导,以达到服务学生、教育党员的目的。

2.3 帮助毕业生树立多元化、多形式就业观

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是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专科院校许多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为了不负自己艰苦努力和亲人的厚望,求稳心态严重,追求稳定、高薪的好单位,不愿意到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工作。社会现实与自我能力相背,使许多专科经济困难毕业学生与就业机会擦肩而过,没能很好地抓住机遇,及时就业。在深入分析专科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后,要高度重视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开展报告会、结对子,辅导员谈心等形式,宣传就业形势、政策,让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全面及时地了解国家和地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引导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抛弃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化、多形式的择业和就业观,鼓励高职经济困难毕业生多层次就业。用理想和信念照亮前行的道路,在人生的重要关口,要把到基层、到边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作为自己无悔的选择。

2.4 增强求职择业指导工作

为进一步关注毕业生就业前的求职择业。学校开设的求职择业指导的相关课程要统筹兼顾,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就业教育与指导的灵魂。在指导过程中,要把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毕业生就业成败的实例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专题讲座、就业咨询、座谈讨论、模拟面试、心理测试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增强教育效果,努力实现融素质教育、就业咨询、能力培养于一体。同时与政治思想工作结合,帮助困难家庭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把握就业期望值,转变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积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积极投入到自主择业的行列。

2.5 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开通绿色通道

关注“弱势群体”学生,开通“奖、助、贷”绿色通道,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关心、关爱、扶持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就业,解决后顾之忧。我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一调查、了解、走访,一一审核,真正做到应该资助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同时为鼓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我校与国际友人、国内知名企业冠名设立了各种奖学金,如石川奖学金(日本)、联邦制药、宋玉器、东宇等奖学金,同时还开展了党员一帮一活动,使特困家庭学生减少经济压力,坚定理想信念,建立自信心,战胜自卑心理,顺利完成学业。2009年共有530名同学;2009年共有562名同学;2011年584人得到国家、社会、学校的资助,这些受到学校资助、受到帮助的学生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2.6 建立“特殊群体”档案,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经济困难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跟踪式档案,掌握他们的心理成长历程;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如适应心理教育、恋爱心理教育、就业心理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学生求职择业的过程中,了解困难家庭毕业生所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时,利用网络等先进技术,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设立学生心理咨询信箱,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冲突,迅速消除心理误区,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能以积极心态面对求职择业。对因就业压力而产生不良情绪的学生建立起特殊学生群体档案,以学生工作队伍和心理疏导老师为依托,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注,鼓励他们保持一份稳定、健康的心态,做好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心理准备。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使他们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治疗,战胜挫折,顺利完成学业。几年来,为近50多名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等心理问题。

3 结 论

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一直受到各方的重点关注。促进和保证农村家庭特别是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政策,促进了高校毕业生的广泛就业,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推进援助困难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活动,通过积极搭建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为困难家庭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见习机会,以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搜狐新闻。2006年辽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1.85%[EB/OL].http:///20061120/n246485864.s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2004-10-14).http:///students/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1&id=mn.

[3]蓝琼丽。高职高专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29(3):23-25.

[4]辽宁省人民政府。高校招生和就业指导工作[EB/OL].(2004-12-31).

[5]甘金莲,梅金姣,184名贫困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5,18(1):14-15.

[6]苗军芙,刘振光,杨英华。山东教育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J].山东教育学报,2008,23(6).

[7]汪明,郑禹,包春雷。安徽省部分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89.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3

关键词:人治 法治 转变 原因

提到柏拉图,其《理想国》(又称《国家篇》)最为人们所熟知。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坚定地认为,“只有在某种机遇下,那些被人们称为无用的极少数尚未腐败的哲学家被推上统治地位,出来掌管城邦,无论他们是否自愿,并使公民服从他们的时候,或者说,只有在神的激励下,那些当权者的儿子,或那些君主本人对哲学产生真正的热爱时,城邦、国家或个人才能达到完善”[1],即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应当由哲学王所领导,哲学王在理想国中占有核心地位。然而柏拉图晚期有一本著作叫《法律篇》,他在其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法律思想。因此,一般认为,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经历了一个由《理想国》中的“哲学王”人治到《法律篇》中法治的转变。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其思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

其实,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有着一定的缘由的。柏拉图晚期思想发生转变也是有因可寻的。这既是由其学术思想的内在发展导致的,同时我们在考察期思

想转变时也不能忽视了其人生经历带来的影响。

一、学术思想的内在转变

柏拉图的政治法律思想是建立在其以“理念论”为基础的哲学思想之上的。晚期的柏拉图本人首先对其哲学赖以为基础的“理念论”进行了反思。在《巴门尼德》中,他重新分析了究竟哪些事情有理念。按照柏拉图原来的思想,任何一类事物都有理念,理念作为原本是完美无缺的,具体事物作为摹本总是有缺陷的。那么,污泥、秽物是否有理念呢?如果它们也有理念,这些理念一定比它们更加污秽了。这样,就与理念是完美无缺的思想相矛盾。因此,柏拉图明确否定有污泥、秽物的理念。可是,如果它们没有理念,那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柏拉图在这里陷入两难之中。在这篇著作中,他也仔细分析了具体事物如何分有理念。分有只能两种办法,一是分有整个理念,一是分有理念的部分。如果分有整个理念,一个人分有人的整个理念,另外一个人也分有人的整个理念,那样理念和具体事物一样,也有很多,就不是单一的了。如果分有理念的部分,如一个人分有人的理念的一部分,另一个人分有人的理念的另一部分,那样就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更荒唐的结果。如果说一个东西因为分有大的理念的一部分而成为大的话,那就等于说大的东西因为分有“小”而成为大的,因为大的部分比“大”本身而言无疑是小的。柏拉图发现这些困难后,也曾力图去解决之。但是这些困难都是他的哲学基本观点造成的,他不会放弃他的哲学基本观点,所以他也不可能解决这些困难。而解决不了这些困难到头来又动摇了其《理想国》中政治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于是,其政治哲学思想也必须寻求某种变通。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其晚期政治哲学思想出现了变化。

二、生活经历的外在影响

柏拉图青年时代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度过的,他目睹了当时希腊社会的混乱给城邦公民带来的悲惨遭遇,也目睹了希腊由盛转衰的过程,苏格拉底之死更是深深地刺激了柏拉图,这促使他萌发了强烈的构建一个理想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柏拉图总结当时城邦混乱的教训,认为这是民主法治的不完善所致,而不完善的民主法治直接导致了苏格拉底之死。因此他认为在当时的希腊社会,民主法治已经变质的情况下,只有理念论化身的哲学王才能真正治理好一个国家。当然理想国及哲学王的存在要具备很多条件。柏拉图的《理想国》正是为此而作的。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为希腊城邦的社会秩序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探讨,为此提出了一套详细的理论,并最终期望将这种理论变成制度,付诸实践。然而在奔走实践中,“理想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在西西里的遭遇,差点被狄奥尼修一世处死,后虽经人说情免死,还是被当做奴隶卖掉,后经人搭救才回到雅典,这次心灵和身体的“流放”深深地刺激了他。他开始思考,在一个法治不健全、人治占上风,而统治者本人又非哲学王或变质的话,其造成的后果是不堪想象的。因此,在“理想国”现实地难以实现的时候,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学说,开始寻求新的突破,在后期的《法律篇》中,他指出一个完善的法治的国家是一个次好的国家,也是值得推崇的。

纵观柏拉图的一生,其青年时期师从苏格拉条学习哲学,学法治思想,然而苏格拉底之死及其本人遭遇使其思想经历了一个从法治走向人治,再回到法治的过程。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复归。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是包含了更深内涵的创造性的复归。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2卷)》之“国家篇”[M].人民出版社,2003

[2]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2卷)》之“巴门尼德篇”[M].人民出版社,2003

[3]柏拉图著,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3卷)》之“法篇”[M].人民出版社,2003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4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79周年纪念日。从日历上看,那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不该忘却的日子,是一个让人的心会流血的日子。

79年过去了,斯人相继远去,南京大屠杀的人和事会否变得模糊不清?

79年前的这一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大肆屠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遇难者达30万人,并发生了2万多起**、暴行。

这场震惊中外的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时至今日,日本却连一个正经的“对不起”都没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高官多次参拜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物证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却一再歪曲和否认历史,还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称南京大屠杀是“伪造的谎言”。

他们从未直面真实的历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从未到到南京实地考察,也无视中外学者考证确凿的历史铁证,而是仅凭个人情感和信念曲解事实,掩盖真相。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开放,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开启被日本右翼势力长久封尘的记忆,坦诚面对那段历史,不要忘记和自觉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训。然而,据称今天的日本教科书,很少有把日本的这段真实历史教给他们的下一代。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令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从来都是宽宏和包容的。79年过去了,仇恨不曾生长,时间可以消逝,但记忆不会风化,耻辱更是不容漫长的沉痛所尘封。

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巅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国家公祭日演讲稿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79年前的今天,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3500万中国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中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5

一、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到哪里去”,回答这系列根本问题的答案便是理想信念。

第一,它是事业胜利之“钥”。在战争年代,革命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才能一次次绝境逢生,愈挫愈勇,最后取得了胜利,创造了奇迹。在和平年代,继续前进,需要什么,需要的是向沈浩这样放弃高平台“六载离家、永远留在小岗村”扎根基层的精神,需要的是“坏人们只要看到石头上的字就知道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他们就不敢再过来了”的55年如一日在祖国最西端国境线的坚守(注:来自新疆克州乌恰县吉根乡的布茹玛汗·毛勒朵,是新中国第一代巡边员,就在前不久授予的42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中,布茹玛汗·毛勒朵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第二,它是思想精神之“钙”。总书记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句话很形象,一个人若身体缺钙,就容易骨质疏松,患上软骨病,立不起来;同样,一个人若精神没有支柱,就必然导致思想迷茫、萎靡颓废,甚至误入歧途、坠落深渊。而理想信念便可以给精神补“钙”,正是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经受血与火的考验,抵御名和利的诱惑,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前进。

第三,它是安身立命之“本”。个人也好,国家也罢,其存在和发展总有一个根源存在。这个根源,就是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人才会不断向前、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根本,坚定这个根本,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二、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什么

一是对党忠诚。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头脑清醒,始终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用20个字描摹出好干部的“时代肖像”,强调新形势下,理想信念坚定依然是好干部的第一位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要看这一条。如果信念不坚定,政治不合格,经不起风浪,扛不住考验,这样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

二是服务群众。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点滴做起,把它当作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来讲,就是要把群众高看一眼,把自己看低一点,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拉近群众,家长里短聊得来,大事小情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真正和群众心连心,保持血肉联系。

三是当好公仆。共产党人最基本的身份就是人民公仆,认清角色,并演好自己的角色是为人最基本的要求。古往今来,不管官有多大、级别有多高,能获得老百姓口碑、能青史留名的无不是忠于职守,尽好自己最基本的责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当好一名人民的勤务员。

三、如何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真信”。理想信念高于天,但只有做到真懂真信,心中的信仰才能转化为脚下的力量。要坚决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学而信,信而忠,忠而行。如果不是真信,就没有很难有14年乡镇的坚守,就很难有面对“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而不退缩。建口工作直面群众、直面各方利益矛盾,能够坚持往前靠的就是真信。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6

前两天,被邻居家的吵架声一直吵到两点多才入睡!其实,那只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外来借口罢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自己的家庭吧!?总是会出现那么一个情况,原本计划的好好地过年的时候,原本都开开心心的早早地就准备着过一个好年,然而,总是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前两天,也就是邻居一直吵架的那一天,爸爸从外面做生意回家也是已经快两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已经无数次了,我突然间忘了改怎么数数,我以为我数学很棒的呢!我以为我算术很好的呢!然而,却.....这条数,我却算不来!

我不知道究竟是第几回这样晚回家了,我不知道爸爸不知道究竟是第几次在同一棵树上吊死了!总会因为一些小小的生意,然后破坏了这个美好的氛围,总会因为同一个客户,然后搞得家里鸡犬不宁的!我却忘了,这到底是第几回!让我如此心酸!

我像是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家那本难念的经,不过就是生意上的矛盾了!很多时候,我想要公正一点,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想问题,爸爸这种做法肯定是不正确的,我总会认为金钱肯定没有时间的宝贵,没有好心情的宝贵!然而,要如果站在爸爸的角度想问题,那只是一个保持贸易的道理!然而,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尽管是纠结,那时光也无法挽回曾经的事情,爸爸做过了的事情,不可能在这个关头突然间可以倒回!我想,心狠空落!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7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准资助;大学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03-03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举措,确立了“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指导思想的地位。大学生资助工作是国家扶贫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高等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作为教育扶贫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资助工作也应紧跟国家扶贫工作的总体战略部署,以“精准扶贫”思想为基本理论和指导方针,重新审视现行资助工作,不断改革创新,深入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和实施,积极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以“精准资助”为核心的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学生资助工作。

一、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与基本内容■

2013年10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2014年1月,中办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4年3月,参加两会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015年6月,调研贵州省时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而言的,是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是我国传统扶贫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有三。一是精准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贫困群体识别出来,识别方式应以充分发扬基层民主,明确相应的识别标准。二是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群体识别后,要讲方法、将原则、讲细节、讲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人。三是精准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对扶贫对象实现动态管理,对国家重大资助项目实现阳光管理,改革工作绩效考核方式,实现各级政府权责明晰、工作高效、管理到位。其创新理念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第一,精准化理念。无论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还是精准考核,其核心就是精准化,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应该贯穿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扶贫工作的各个环节。第二,分批分类理念。理念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分期分批理念指出了针对不同群体最终实现共同脱贫的基本路径。第三,精神脱贫理念。扶贫先扶志,物质上的贫困可以通过客观条件的改善快速改变,但主观上的贫困则是很多贫困群体无法彻底脱贫的根源。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自强自立才能做到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因此精神脱贫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

二、当前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主要瓶颈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构筑“奖、贷、勤、助、补”等多维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从资助工作机制上保障了“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贫困失学”,维护国家教育公平。作为国家教育扶贫的主要阵地,用“精准扶贫”思想重新审视高等学校现行的学生资助工作,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进。

1.困难群体识别不够精准。高等学校的资助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往往忽略对学生情况的细致了解或深入区分,加上各生源地的民政部门对于学生家庭困难情况确认责任不明晰,高校在保障资助到位的前提下,难免对资助对象缺乏精准的识别和界定,容易出现资助范围求大求全,粗放有余而精细不足,使得一些家庭不困难的学生容易浑水摸鱼,而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来说学校资助有如“隔靴搔痒”,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只有实现困难学生的精准识别,推动资助工作的精细化,才能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2.帮扶措施不够精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和家庭背景不同,他们对于资助的需求也会有所差别;而同样的困难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或处于不同的阶段,他们的个体需求也存在差异。然而针对不同类别或不同时期的经济困难学生个体或群体,高校的资助工作却鲜有换位思考,缺乏创新思路,资助工作缺少个性化和精细化,往往忽略各类困难学生群体的需要差异,帮扶缺乏动态分析,工作形式不够丰富,工作目标过于功利,这样的资助容易造成资助工作“供需”不对应,精准度差,不能“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资助容易错过最佳时机,使得资助工作效果大大折扣。

3.精神贫困亟待解决。一直以来高校的资助工作主要集中在经济资助层面,重视用国家和各类社会资金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而容易忽略困难学生精神层面的塑造和帮扶,以及受助后的心理引导。家庭困难学生往往更敏感,归属感较难建立,心理落差和压力较大,社交技能相对较弱,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实际问题,这些都很难用单纯的物质资助来解决。部分受助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少自立自强的意识,缺少感恩回报社会的意识,资助工作本身的人文关怀和育人诉求被弱化,难以从根本上让学生感受生活的满足,无法实现“精神脱贫”。

三、“精准扶贫”思想下践行大学生“精准资助”

国家“精准扶贫”思想给当下的大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为解决资助工作中存在的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2015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资助工作新要求:“要提高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依托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平台,确保国家学生资助、奖补等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需要帮扶的学生身上。”2016年初,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又明确提出“十三五”规划期间,大学生资助工作要实现“精准资助”。因此,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行“精准资助”,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资助工作新的目标和任务,这既是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客观体现,也是教育领域资助工作不断提升自我突破的内在需求。因此,新时期高等学校的资助工作应该以资助精准化为基本目标,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为核心内容,全面创新和推进高等教育的“精准资助”。

1.精准识别,细致困难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做到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精准识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度。首先,要建立科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根据精准扶贫思想,困难识别要充分发动基层群众,困难学生的认定主体也一样要发扬基层民主,把握“三结合”的原则,即基层组织认定与辅导员意见相结合,家庭经济普查和校内生活调查相结合,客观标准与主观需求相结合。制定贴近困难学生实际的困难认定标准,细化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内容并建立标准库,依托基层学生观察员、教师和辅导员群体,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水平,联系学生生源地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综合确认学生困难实际。其次,要建立动态的困难认定机制。常态困难认定与突发困难认定相结合。常态困难认定可以分群体分批开展,例如困难认定采取先认定在校生、再认定新生的办法,分批开展,有助于促进常态认定的精细化;动态认定以学生个体及家庭的突发事件为基础,努力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评估、早认定。

2.点面结合,多维精准帮扶。精准帮扶是精准资助工作的核心,高等院校应在了解受助学生的阶段特点和需求差异的基础上,用丰富的内容和学生习惯接受的形式,分人群分重点帮扶到位,最终实现受助群体的按需资助,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性。从体制改革上说,改变现有单一的学生资助工作体制,将经济帮扶主导的资助工作体系转变为多内容、多形式、多层次的多维帮扶体系。主动了解学生需求,明确不同群体不同阶段以及个体之间的需求差异,逐步对应需求变化,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构筑以精准化为核心,以学生需求为着眼点,以共性资助为根本,以个性资助为突破的资助多维体系。从资助内容上说,首先,精准帮扶要做到经济帮扶和精神帮扶双线并行,并且贯穿大学始终。经济帮扶是精神帮扶的基本保障,要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筹措各类资金,给学生提供基本的经济帮扶;而精神帮扶则是经济帮扶的精神指引,树榜样、传励志,给学生提供正能量,引导学生自强自立、积极向上。其次,提供个性化的帮扶活动。在做好基本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类别的在校生提供侧重略有不同的帮扶活动,例如低年级确立以适应大学生活为主的帮扶活动,高年级可以提供以提升技能为主的帮扶活动等,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各个阶段的实际问题,提高帮扶的精准度和有效性。从资助形式上说,首先,要坚持“奖、贷、勤、助、补”为主体形式的资助方式,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解决学生的基本学费压力;推广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学生的奖助学金,充分调动奖学金的激励作用;积极开展以勤工助学为主旨的帮扶活动,提升困难学生的个人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树立自立意识。其次,借助丰富的工作形式,打造多维的工作平台。确立以讲座、宣讲会、报告会、征文等活动为主的资助工作活动载体,构筑以微信、微博、海报、平面宣传媒体为主的多维工作宣传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资助工作。

3.提升服务,实现管理精准。资助工作的精准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精准服务。精准服务首先要做好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制定相关的工作细则,严格规范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和发放的各个环节,保障资助全过程的公正、公开和透明,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人隐私,规范的同时处理好工作细节。其次要讲求时效性,迟到的资助就是打折扣的资助,资助工作应该讲求“雪中送炭”的及时,精准服务要以资助及时、到位为根本要求,不断提升日常工作效率,快速反应,保障服务质量。二是努力实现信息化管理。首先要实现服务宣传信息化。依托各种媒体和网络实现资助管理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平台对各类信息通知进行、推送和宣传,利用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对不同群体的学生实现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其次要实现学生管理信息化。利用信息化的学生管理系统对学生的生活消费、学习情况等日常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利用大数据等最新的技术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预判和设置各类预警,在困难发生之前有效缓解学生的压力,在困难发生的第一时间能为学生提供最需要的、及时的帮扶。

注释:

(1)唐任伍。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10)下。

(2)扶贫新论断: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和精准扶贫[EB/OL].中国经济网,2016-01-03.

(3)提“精准扶贫”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EB/OL].中国经济网,2015-08-04.

参考文献:

[1]唐任伍。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10).

[2]吴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9).

The Targeted Supporting for Poor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LIU Xiao-jie

(USTB.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Beijing 100083,China)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8

关键词:类比教学法;科学教学;运用方法

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是靠他自己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而慢慢地建立起来的。而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从学习者的角度选用教学方法,并通过实践摸索找出最适合大部分学生的方法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真正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初中生的思维水平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对于相对原子质量这一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与领悟。尤其是对“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学生往往出错,只能死记硬背避免出错。可见,这显然造成了教学难点。而笔者在一次课堂教学中运用了类比教学法进行相关教学后,发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很好。于是,笔者以类比教学法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难点突破中的运用案例,呈现这一教学法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妙处。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战时故事,我想分享给大家。在战时的英国,有一本晦涩难懂的书在书店销售一空,它就是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写的《存在主义哲学》。有人就很好奇,那些普通老百姓为何突然对这本书那么热衷起来,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生表示疑惑不解)

师:有一个异国的观察者非常好奇,于是,进入一户人家进行查看,发现原来老奶奶把书买回家后,把它当秤砣用呢。因为在战时的英国,铁质的物件稀缺,铁大多都被用去制造枪支弹药了,所以很多人家都没有秤。而老奶奶从商店买了香蕉,想确认商家有没有缺斤少两,所以要想办法称一称。那这跟萨特的书有什么关系?原来,有人发现这本书刚刚重一磅。于是,这书便成了人们的秤。一磅=一本书。

(生释然,又开始疑惑老师卖什么关子)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请大家找一找那个可以当作一磅的“一本书”!

(展示PPT课件,呈现问题情境“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

1.674×10-27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它们的质量很小,如果用小数表示即0.00000000000…kg了,那要应用它们进行计算是不是很不方便?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来替代?”)

生:就像前面老奶奶找来一本书表示抽象的一磅,我们也可以找到同样有替代作用的东西表示。

师:很好,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看看科学家找到的是什么替代东西?

生:可以借用C-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表示“1”。

师:那他们是如何用这个“1”的?

生:用氢原子的实际质量除以这个C-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得到的数字就是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这就是新的原子质量表示方法。

师:这个新的原子质量表示方法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比较,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表示更简单了,而且没有单位。

师:很好。这其实就是科学家找到的那本书。

在课堂的当堂练习中,学生运用了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相应的练习,从反馈结果看,学生对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这一点掌握很好。可见,类比教学法在相对原子质量这一抽象概念的教学中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这一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存在一些明显的长处。

相对原子质量这一概念在教材中的呈现形式是公式化的,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演绎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对这一难点的突破似乎也仅仅在于强化练习,并没有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搭建支架进行教学。而用具体的生活实例铺设这一思想方法,从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再现应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更需要教师找准、找好有力的支架搭建。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发展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思维水平的提高是科学素养提升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有助于落实这一核心理念。因此,用类比教学法进行抽象概念内容的教学是一条值得尝试和实践的路径。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应当把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而类比教学法恰恰将学习者原有的经验与新的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由此岸顺利到达彼岸。它帮助学习者在新的抽象知识与原有的、熟悉的、直观形象的经验之间找到了一些相似点,由此及彼,化难为易,是一种巧妙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践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加深理解,而且适用于大多数的学生,值得教学者在更多的教学任务中加以应用和拓展。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9

一、在治理家庭暴力的过程中,提升人们的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能更有效地在源头上遏制家庭暴力,大致可从以下几方面略作分析。

(一)克服传统文化与传统法律的负面影响

在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法律中,不仅没有任何的反家庭暴力的概念,甚至对家庭暴力给予某些“鼓励”,许多国家法律给予丈夫殴打妻子的法定特权。例如,古老的英国普通法采用“拇指法则”,允许丈夫使用不超过拇指粗厚的棍子惩戒妻子。中国古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法律文化造就了女性为男性附属物的事实。“夫为妻纲”不仅是封建的伦理纲常,也等于公开宣布了丈夫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的“合法性”。众所周知,前工业化时代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具有世界性和普遍性。

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家庭模式从“男性专权”的传统家长制家庭向“两性平等”的现代民主制家庭转变。但是,制度的飞跃与变迁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观念的变革,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有利于男性家长制的消极因素依然根深蒂固。因此,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着家庭暴力问题,比如,在当代中国家庭暴力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家庭中男性的封建夫权、父权思想根深蒂固。此外,受“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习惯制约,人们往往不愿意通过公开的法律手段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当然,仅仅从传统文化负面影响角度考察,并不能够说明问题的实质,其深层次原因则是法制观念的缺失。

(二)促进反家庭暴力的相关法律出台

许多情况下,家庭暴力更像社会学、论理学等领域的问题。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试图通过“道德法庭”解决问题。然而,道德法庭对人及其行为举止的约束只能是“软”约束,不可能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同时证明,反家庭暴力既需要道德上的自觉,更需要强化法制、法律体系的“硬”约束。结合我们所探讨的主题,立法的疏空是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淡漠的重要外在原因。

时下,我国现行各项法律中,关于家庭暴力的相关条款规定不健全,对家庭暴力事件的处理缺乏法律依据。《宪法》、《民法》、《刑法》、《婚姻法》、《治安处罚条例》、《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太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例如,法律中缺乏“家庭暴力”的法律定义;刑法中没有“家庭暴力罪”的罪名,规定的虐待罪等具体罪定罪标准较高,并且不能完全涵括家庭暴力的犯罪态势,不能适应打击和预防家庭暴力的新情况;我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均规定家庭成员间造成轻伤的案件“告诉才处理”,而实际上许多被害人出于种种原因而不去告诉,致使伤害程度为轻伤的犯罪行为不能得到法律的应有惩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家庭暴力犯罪行为的恶性循环。另外,诉讼过程中,法官大多缺乏对家庭暴力的性质和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危害后果的了解,不明白家庭暴力行为本身是不可能通过调解来解决的。法律规定存在的“盲点”,造成了“有罪不罚”、“有罪难罚”等现象的存在,也使家庭暴力事件的施暴者逍遥法外,受害人有冤难伸。由于法律条文无具体指向性的清晰规定,绝大多数家庭暴力事件被视为“家庭纠纷”,致使很多家庭暴力案件游离于法律处罚之外,致使法律尤其是刑法在调控人们的行为、打击和预防家庭暴力犯罪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法律导向和评价功能的发挥。不仅如此,由于法律惩治不力,不仅造成家庭暴力事件的恶性循环,而且可能导致家庭暴力事件升级为恶性刑事案件。因此,从法制观念视角关注反家庭暴力问题,立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后文专门涉及这一问题)。

(三)法制环境需要优化

法制环境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中,既包括了我们前面论述的法律文化、社会文明程度等宏观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个人修养等微观因素。所谓法制环境一定是由繁纷复杂的要素构成的。家庭暴力事件为现代文明所不齿,是落后陋俗文化的表现。对社会陋俗及陋俗文化的批判,有助于整个社会提升文明层次,但家庭暴力事件除了旧的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之外,还与现代社会的民主法治相背离。由于法律规范上的缺位,通过法律手段打击家庭暴力困难重重的现实,已经说明了法制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之处,而且解决根治家庭暴力首先应侧重的是法制建设和法制观念的构建与普及。

就整个社会大的氛围而言,人们对家庭暴力事件无不口诛笔伐。但我们也应当看到,人们(包括各种媒体)对家庭暴力事件的关注、批判、抨击大()多数还停留在道德、情感等感性层面,上升到法制观念理性层面的认知并不多,甚至包括许多家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也意识不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权益。卓有成效的几次“普法”,的确从整体上提升了公民懂法、用法的意识,但并没有降低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究其原委,不难发现,包括当事人和司法机关在内,家庭暴力事件似乎是“家庭内部事务”,不发生、命案,他人不能介入。这说明,社会的法制观念,尤其是涉及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依然比较淡薄,进而直接影响到了法制环境的优化。

二、(一)反家庭暴力立法的意义

家庭暴力事件虽然属于家庭内部纠纷,但其社会危害性绝不仅限于家庭内部。从社会危害性上看,理应出台专门法律予以制止。鉴于我国的社会实践、司法实践和家庭暴力存在的普遍性,尽快出台《反家庭暴力法》(有学者称之为《家庭暴力防治法》)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关于制定、出台《反家庭暴力法》,国外已有成型的经验可资借鉴。目前,世界上有四十多个国家制定了专门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尚未出台,仅仅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法规,显然落后于其他国家。同时,我国反家庭暴力的法律体系已经滞后于司法实践,落后于社会法律需求。美国的限制令或保护令的实行、丹麦庇护所的普遍设立(33家)[4]136、英国的多机构间合作以应对家庭暴力等成功的经验,均值得我们借鉴。各国司法实践和社会经验表明,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的提升,有利于反家庭暴力体系的构建,并促进反家庭暴力体系的成熟和完善。

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对立法的活动表现为:评价所制定的反家庭暴力方面的法律是否体现了社会和法律的公正性要求,对法律规范是否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及对法律规范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可实现性进行评价,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我们应当根据家庭暴力的现状来制定相关的法律,完善诉讼程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改革司法机关、执法机关的工作体制,以有利于对家庭暴力的治理。在立法过程中,法律议案的提出,要求反家庭暴力立法层面的法制观念,即立法者及全体公民要有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积极提出切合实际的立法建议,以完善立法。

(二)关于《反家庭暴力法》的若干构想

1.立法的目的、发表思想及原则

从根本上防治家庭暴力,引导人们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制止家庭暴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法律。《反家庭暴力法》制订的目的在于,适用依法治家,以德治家,保护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保障其人权,以维护家庭和谐、稳定。发表思想在于,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家庭暴力法的同时,以修正案的形式在《刑法》中界定家庭暴力罪;在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中,规范家庭暴力案件的程序法。以实行关涉家庭暴力法律的系统化;确立预防与制裁相结合的原则、保护与救助相结合的原则、立法、司法、社会救济相结合的原则。

2.基本内容

面对家庭暴力立法空白,取证难、处罚难的问题。笔者建议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明确家庭暴力概念的同时,注意家庭暴力范围的确定。婚姻法中所称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但是疏忽了经济暴力。而且家庭暴力的范围仅限于家庭成员间,忽视了曾有配偶关系的人之间、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因为,据马鞍山妇联的统计,有20%的妇女在离婚后继续遭到前夫的暴力。同时,注意区分犯罪性家庭暴力与非犯罪性家庭暴力。

第二,关于“婚内”的认定。由于刑法中没有明确承认“婚内”,影响了对婚内性暴力的处罚根据。本法应明确“婚内”的要件。将在特定的期间,丈夫违背妻子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妻子发生的行为认定为“婚内”。在界定婚内罪时规定其未自诉案件,这更有利于保护受害者,同时,更有利于取证;规定婚内罪的追诉时效不应过长,以6个月为宜。如在这一时期内,妻子不告诉,就可以推定丈夫无妻子的行为,这样可以敦促妻子及时揭露婚内行为;此外,不能忽视婚内的精神损害赔偿。

第三,关于家庭暴力损害赔偿问题。在婚姻法中已经规定了家庭暴力的损害赔偿制度。从理论上说,它符合民事侵权行为法律责任的一般原则,从实践上讲,它将使婚姻侵权行为的受害人,主要是女性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全面保护。而且,这种损害赔偿与共同财产分割严格区别。公民应当对他的过错行为负责,其正当财产权益也应受到保护。但是,规定只有在离婚时,才能请求损害赔偿,是不科学的。如果不离婚,就要不停地忍受家庭暴力,而不能提起损害赔偿么?而且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不能因其已经受到刑事处罚就免于经济制裁。

第四,引进民事保护令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对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制定了相关的救济途径,如《婚姻法》规定了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基层组织“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予以行政处罚”等。但除治安拘留或刑事拘留外,其他方式均不能使受害人尽速远离施暴者。而民事保护令却可以解决此问题。民事保护令分为暂时保护令和通常保护令,暂时保护令由法院在受害人面临紧迫侵害危险时不经庭审尽速核发,事后据受害人或加害人举证判定是否驳回?鸦通常保护令法院经庭审后核发以较长时间地保护被害人。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对此作出了界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国应引进民事保护令制度。

第五,实行司法别居制度。合法夫妻享有同居权。同居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包括共同寝食、相互扶助和进行性生活。司法别居制度。是指在婚内免除夫妻同居义务的制度。这种制度,能有效保护被害人人身安全,它既是一种独立的保护手段也可作为民事保护令的辅助手段,可以给被害人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同时通过隔离和心理辅导缓冲直至消灭暴力。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民事保护令、庇护等救助措施来解决,而那些有条件分居的受害人则可依法得到安全保障。

第六,实行非常财产制。家庭暴力发生后,法院应当事人申请宣告实行分别财产制。这能够保护受害者的经济权利,同时,使得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受害人损害赔偿的请求具有了现实意义。依现行法,发生家庭暴力时,只要最终没有得到离婚判决,损害赔偿的请求就不予支持,而不离婚就不能要求损害赔偿。引进非常财产制,在发生家庭暴力时改定为宣告为分别财产制,分割共同财产以保护受害方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使家庭暴力受害人能够依法得到相应损害赔偿。

三、反家庭暴力工作是多方面的,仅依靠反家庭暴力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制,更需要人们加强反家庭暴力法制观念,同时,综合救助体系发挥强大作用至关重要。具体构想如下:

(一)与反家庭暴力相关的执法问题

1.建立家庭暴力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反家庭暴力法》在操作过程中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家庭暴力事件往往与个人隐私联系在一起,甚至无法公开举证。证据不足、取证难、认证难等已经成为是司法部门公认的难点。

建立家庭暴力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势在必行。面对家庭暴力,不能实行一般民事责任“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家庭内部,受害人除了可以进行伤情的鉴定外,往往很难提出非常充足的证据。因此,要求原告负全部举证责任,将使受害人出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又没有现行法律可资依据,这势必造成处理相关问题的困难以及司法审判的尴尬。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家庭暴力案件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也就是原告后,被告人主张自己没有人身侵权行为的,应当举出证据加以证明。只有如此,才符合家庭暴力案件的实际。

另外,家庭暴力事件往往后果严重,给被害人造成重伤害时有发生。司法部门应对及时对受害人进行司法医学鉴定,尽快获得相关证据。成立家庭暴力鉴定中心,解决取证难的问题。

2.加大警察的警务改革力度

对家庭暴力案件的报警,警察不仅仅是应当赶赴现场,及时制止正在发生的暴力行为,或对已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现场运用传统的技侦手段去搜集证据,或从目击证人处得到证词等。最关键的是,家庭暴力会在警察离开后再度发生,因此,24小时之内回访行动和“重复到场”,以避免家庭暴力的重复与恶化。同时,警方还要考虑受害者是否还具有危险性,是否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等。故警察的介入,是遏制家庭暴力的最直接的手段。

3.关于对家庭暴力犯罪的追诉权及法定刑问题

现行《刑法》对“虐待罪”公诉条件的规定相当苛刻,如果没有造成被害人重伤以上的极严重后果,国家不主动追究。这种规定的本意在于尊重受害人的意愿,自主处理自己的诉权,但实际上并不利于防止严重的家庭暴力行为,特别是不利于切实保障受害妇女的合法权益。这种对国家追诉权的削弱,甚至会造成纵容某些加害人的不良后果。因此,应当对刑法的有关条款加以修正,规定对实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侦查,提起公诉。效仿韩国,任何发现家庭暴力的人都有权报案。另外,虐待罪的法定刑只有5年。而一般大陆法系的国家将其定为20年。显然,我国的这种侵害生命权的暴力犯罪处罚过轻。

(二)促进反家庭暴力执法与司法公正

要做到执法、司法公正,公安、司法人员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具有关键的作用。因为,公安、司法人员的法制观念的状况与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具有直接的联系。首先,法律适用者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直接影响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运用于法律推理的过程之中,对于贯彻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使我国的法律符合现代法律精神的要求,推动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公安、司法人员正确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能有效遏制司法和执法腐败现象,有利于实现执法、司法公正。法律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往往能起到一种“拾遗补缺”的作用,即“补白功能”。法律适用者的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能在较大程度上弥补我国现行社会转型时期法律制度不健全,减少立法的缺陷和立法不公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

(三)培植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提高社会法律意识

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的树立可以培植人们的法律信仰。对公民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的培植,是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即法律信仰。而只有公民认识并切身感受到法律确实是维护、保障其权利的基本工具和手段,才会对法律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这样才能保证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反家庭暴力的法制观念的培植虽然是针对家庭暴力,但对于没有发生家庭暴力的家庭来说,同样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此观念的培植涉及到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承担,相关的实体法、程序法,甚至涉及到法律的精神,这不但使公民了解了法律知识,还会激发人们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另外,在公民遇到法律事务、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出于对法律的信仰,人们就会积极的运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

(四)构建完善反家庭暴力体系的思想基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范文 篇10

那是在1987年3月31日上午,我到马三立家中采访。当时,马老先生刚刚乔迁新居,四室―厅,宽敞明亮。当我来到他的房间时,他正在窗前伏案作画,一幅水墨草虾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我夸他画意富有生趣,坦露心境悠然。马老笑道:“我还是在瞎画,根本拿不出去,只是用作画调剂精神,蓄养生包。”

我们谈起料理家务的琐事。马老先生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念得好,日子顺当,得福;念得差,生活堵心,是祸。”他点上烟,深思―会儿,接着说:“我看这本经谁都得念,尤其是做家长的必须要念,而且还得世世代代念下去。只有随着社会发展变革,不断改进、充实、提高这本经的内涵,才会念好。有位朋友写了副对联,上联是:生活事,天天做,越做越熟;下联是:家务经,年年念,常念常新。挺有学问,我很佩服。”

那时,马老先生的夫人已经过世,他很怀念老伴儿。他回忆说:“那一次,我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演出,刚要上场,就接到电活,说老伴儿病重。可是,演出是我的天职,等我把笑声留给了观众之后,赶到医院为时已晚,没和我说一句话,她人就走了。”事后,马老先生将老伴儿的遗像挂在床前,朝夕相伴。

马老先生说:“夫妻有点小别扭,尤其是老夫妻爱唠叨,说不对付就吵嘴,不要紧,你就多干活,干得多了,累了,她看了一心疼,就好了。要是她不心疼,麻烦了,累死活该,那就得慢慢来,先从自个儿找毛病,服软,认错,夫妻相伴,没有高低。彼此谦容,家和万事兴。”

马老先生讲了很多有关家庭和睦的生活细节琐事,道理深邃,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寓教于乐”。他说:“家庭和睦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很重要。家庭和睦,才会省心,养神。日子过得不好。很难相伴到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