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简介最新5篇

鲁迅,一个神圣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处的神话人物一样,在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威慑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不敢双眼直视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鲁迅简介最新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鲁迅简介 篇1

《故乡》是由鲁迅创作的文学作品,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一年五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的,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和突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童年、少年与“故乡”建立起的这种精神联系是一个人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摆脱

(来源:文章屋网

鲁迅简介 篇2

>> 瑞典文学院院士概览(中) 瑞典文学院院士概览(下) 厦门文学院成立 滑铁卢大学文学院 河北文学院、湖北省作协文学院与作家签约 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作家班结业 作家、评论家的摇篮――文学院 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徐根鹏 洛阳文学院签约作家:婧婷 洛阳文学院“青年作家培养计划”启动 昆山国际学校尔雅文学院简介 洛阳文学院开展文化扶贫活动 鲁迅文学院召开青年作家座谈会 重庆文学院第三届巴蜀青年文学奖颁奖 鲁迅文学院第六届高研班儿童文学论坛启动 文学院举办纪实文学创作研讨活动 鲁迅文学院举办文学对话――作家的期待与批评的功能 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高研班赴塘沽进行社会实践鲁迅文学院儿童文学高研班赴山东进行社会实践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简介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4-09-19.

[8]王宁。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埃斯帕马克谈诺贝尔文学奖[N].文艺报,1987-07-18第29期(总第545期第6版).

[9]朱安远。有错即改(栏目)[N].南方周末,2013-02-21(总第1514期第A2版).

[10]堵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暨演讲文库・演讲辞卷(十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11]朱安远。有错即改(栏目)[N].南方周末,2013-03-21(总第1518期第A2版).

[12]朱又可,姜丰,张洁瑶。这18张椅子,决定着诺贝尔文学奖[N].南方周末,2013-01-24(总第1510期第E28版).

[13]朱安远。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概览(上)[J].中国市场(营销版),2013,20(25):142-150,152.

[14]朱安远。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概览(下)[J].中国市场(物流版),2013,20(30):172-179.

[15]李曼。获诺贝尔奖的女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鲁迅简介 篇3

唐弢在致鲁迅博物馆的信中介绍了自己发现这个书目单的经过,并提出了处理意见:

1959年我正式调北京,处理了一些旧书,又从一本线装书内,找到夹在里面的先生于1936年3月17日给我的一封信,书已给蟑螂咬坏,因此信也缺了一角。在这封信内,还夹有《日语学习书目》一纸,也是先生寄给我的。许编《鲁迅书简》第二封(1934年8月9日夜,《全集》未收录)里说:“内山书店的关于日文书籍的目录,今寄上。上用箭头的是书店老板所推举的;我以为可缓买或且不买的,就上面不加圈子。”指的就是这张书目,当时没有找到,这时却发现了,上有先生加的圈,本应作为1934年8月9日夜那封信的附件。(《唐弢文集》第10卷,第806—807页)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唐弢作为收信人指出这张书目单是鲁迅在1934年8月9日致他的那封书信的一个附件。按照唐弢的这一说法,这个书目单也应当和那封信一起被收入《鲁迅全集》之中。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唐弢的意见没有被《鲁迅全集》的编者采纳,造成了现收入《鲁迅全集》之中的那封1934年8月9日鲁迅致唐弢书信实际上是一个残简的失误。

另外,唐弢为了让鲁迅博物馆职工了解这五封书信和一张书目单的详细背景情况,还专门撰写了《鲁迅先生信五封目录一纸说明》,对这张书目单作了如下的说明:

一、《日语学习书目》:

这是我学日本语文,写信向先生请教,先生抱病去向内山书店要来的,于1934年8月9日夜附在信(原信已交许广平同志)的里面寄来,目录上有四本书,由先生用墨加了圈。(《唐弢文集》第10卷,第808页)

关于鲁迅关心并指导唐弢学习日语的情况,唐弢曾在发表于1936年11月15日的《纪念鲁迅先生》一文中也有回忆:

……

两个月后,我的学日文计划失败了,其中的缘故很多,一时说不清。但鲁迅先生仍旧给我鼓励,劝我自修,不要间断。我又终于间断了,而且还索性完全放弃它。所以放弃的缘故也很多,一时说不清。但我得承认一句:艰难犹如钢铁,只有奋斗的火力可以融化它。然而我没有,我因此更其想念鲁迅先生了。(《鲁迅回忆录》(散篇中册),第659页。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

唐弢在这篇纪念鲁迅的文章中碍于当时的社会情况没有说明他为何在得到鲁迅的指点之后又中断学习日语的原因,不过我们可以从1995年出版的《唐弢文集》第9卷附录的“唐弢著作及学术、社会活动年表”中了解一个大概。

(唐弢在1934年1月6日由黎烈文邀请的宴会上和鲁迅初次相见)

7月,唐弢受读书会成员们的委托给鲁迅写信,提出很愿意学习日语,请鲁迅介绍几本社会科学方面的日语学习书。鲁迅几次复信,不但就学习日语方面的情况及学习方法提了意见,而且给唐弢寄去内山书店关于日文书籍的目录;目录上除有内山书店老板推荐的书目外,鲁迅还在他推荐的部分书上画上圈子。

唐弢在鲁迅的教导下,在上海邮局邮务工会酝酿开办了日语学习班,聘请专人讲授,每星期两次。读书会的成员能参加的都参加了,教科书就用鲁迅推荐的《现代日语》上册。当时邮务工会的大权掌握在手里,由于工贼暗中捣乱,学习班不久就宣告结束,停办了。

从上述内容来看,鲁迅对唐弢学习日语的指点,实际上也间接指导了唐弢参加的由进步的邮局工人发起组织的读书会的成员。

鲁迅简介 篇4

一、 “作者介绍”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将“知人论世”理论的运用仅仅局限于“介绍作者”这一固定模式,而忽略了“人”和作品、“人”和学生、“人”和教学的联系,从而导致了作者与我们阅读教学之间的“割裂”。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教师们习惯采用的“作者介绍”方式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 程序固定,教学环节被生硬割裂

“作者介绍”环节往往介于课堂导入和研读课文这两个环节之间。不少语文教师只是走“作者介绍”的过场,把“作者介绍”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点(从高考考点看就是“文学常识”),而忽略了“作者介绍”和前后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于是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精彩的导入之后,是与导入内容无关的作者介绍,作者似乎是被教师生硬地拉入到课堂的。这种“被拉入”现象,不仅使导入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且使课堂前后环节内容脱节,破坏了教学环节的流畅展开,使得文本学习缺少整体感。

(二) 内容干瘪,作者形象被符号化

通常的“作者介绍”往往是作者信息的罗列,在笔者接触到的很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中,作者介绍的内容一般不外乎作家人生履历、创作概况、政治思想等。这种浅层面和公式化的介绍,忽略了作者应有的才能、志向和情趣,忽略了作为交流对象的作者的血肉,作者被概念化、抽象化,成了远离作品、远离读者的一个简单的文化符号。面对这样的“被符号化”的作者,学生内心恐怕只会产生一种疏离感和陌生感,而很难激起与之对话的意愿,从而也就很可能影响到文本的解读。

(三) 教师把握了话语权,课堂教学主体“错位”

“作者介绍”,调换一下词序就是“介绍作者”,谁在介绍,毋庸置疑就是我们教师,于是,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就是课堂的主体。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大多是高高在上的宣讲者,或者滔滔不绝,或者一句带过,或者兴之所起,或者凭个人喜恶……学生默默地听讲,机械地接收。教师决定作者介绍的相关内容,却忽视了学生的学情,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收,参与度并不高。

笔者以为,这样的“作者介绍”与孟子所言的“知人论世”的出发点其实是背道而驰的。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知识目标,还要考虑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生硬的作者介绍虽然可以实现积累文学常识的知识目标,但是通过作者联通“作者之思”和“文本之志”、感受作者的作品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情感目标则很难达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目标则往往容易落空。

二、 “走近作者”阅读教学的尝试

既然孤立的“作者介绍”不能产生良好效果,那么我们能否采取其他的符合“知人论世”原则的呈现方式来达成阅读教学的多层目标呢?为此,笔者进行了多种尝试,不再是单一地“介绍作者”,而是通过多种手段使得学生“走近作者”。

(一) 调动储备“走近作者”

对于作者的相关信息,学生是有收集整合信息的条件和能力的。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完全不必越俎代庖,以自己的灌输代替学生的学习,而是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收集资料合作学习。只要给学生机会,学生是完全可以找到作者的相关资料的。

我们可以以鲁迅的教学为例,鲁迅是一个说不完的主题,不同的学生对鲁迅有不同的解读。为了达到“走近鲁迅”的目的,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之前,笔者请学生把原有的关于鲁迅的知识储备作一个整理:(1)列出你读过的鲁迅的文章(包括教材内篇目与课外自读篇目);(2)找出你最喜爱的文章,谈谈自己的感想;如果不喜欢,谈谈不喜欢的理由;(3)讲讲你知道的有关鲁迅的故事。

这样的准备过程,可以让学生都动起来,可以“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兴奋度。学生掌握的各种关于鲁迅的信息在课堂中碰撞融合,从而使得自己可以“遇见”更为熟悉、更感兴趣、更加全面丰满的鲁迅。这时,鲁迅也就不再是远离学生的教学材料里的鲁迅,而是被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激活”了的让人亲近的鲁迅。阅读自己亲近对象的文章,学生会更有兴趣。

在了解了学生对鲁迅相关材料的掌握情况后,笔者根据学生提到的对于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评价,因势利导,请他们根据鲁迅的爱憎看看《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态度,学生自然而然就看到了文中鲁迅对逝者的痛、对卑劣者的恨、对麻木者的批判。这样,笔者就把了解作者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活了学生的个体思维,融合了课堂的有利因素,不仅使学生能走近作者,而且通过走近作者而走进文本,从而实现了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向,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结合文本“走近作者”

鲁迅简介范文 篇5

关键词:鲁迅;小说;中国民俗词汇

一、鲁迅和鲁迅小说。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政论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在中国具有极高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小说。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鲁迅的作品,被译成多种语言和鲁迅一起闻名世界。许多著名的作家和学者,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和美国作家埃德加·雪,都给予鲁迅很高的评价。

在鲁迅的一生中,他创作的不同时期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鲁迅非常关心农民的生活。他《呐喊》和《彷徨》中的很多作品都如实描绘了辛亥革命之后农民的悲惨生活。在他的作品中中国民俗词汇的频繁使用构成了鲁迅小说的主要特点。这些中国民俗词汇是中国独特文化的直接反映。然而,他们是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的难点。对研究民俗词汇及其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民俗词汇的特点。

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历史背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的差异,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有自己特定的文化遗产。他们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反映某一语言文化的特征。我们的中国民俗词汇,反应了中国的,社会习俗,生活文化等等,属于我国特有的文化,反映了中国的文化内涵。一般来说,中国民俗词汇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1、 是我们中国文化独一无二的结晶。

民俗词汇进行具体的民族文化信息的传递,反映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因此许多民俗词汇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他们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或生活环境,所以,中国民俗词汇直接和间接地反映了我国独特的文化。例如,“旗袍”,“科举”,“八股文”,等词只能在中国文化中找到。还有一些间接的反映了我国的文化,如汉语动物词汇“龙”,“凤” ,植物词汇“松”,“竹”,“梅”,等等。

2、 充分反映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

中国民俗词汇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以“六亲”和“三纲五常”为例。在中国,“六亲”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它是指父母,兄弟,丈夫和妻子。因为这些词语内涵丰富,直接的文字翻译将导致文化的缺失。此外,在看到“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 这样的术语时,原文读者随时都会想到这有关儒家的道德伦理,孔夫子认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在递接东西时连手都不能碰。但对于目的语读者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严格的性别隔离”。

3、 很难或不可能在其他文化中找到对等的表达。

中国民俗词汇和中国背景密切相关,代表那些从中国文化产生的概念,因此完全对等的表达是很难或不可能找到的。例如,中文表达“状元”、”举人”、“秀才”代表了古代中国参加科举考试所中的名次。在其他文化中找不到对等的文化信息,也就无从表达。这就对中国民俗词汇的翻译造成困难,加以渲染才能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三、鲁迅小说中的民俗词汇及其翻译方法。

在鲁迅小说中有大量的反映中国独特文化的民俗词汇,杨宪益夫妇在翻译这些词语时用到了多种翻译技巧,下面我们就分别看几个例子。

1、 直译。

“君子动口不动手”,阿Q歪着头说。(《阿Q正传》)

“‘gentleman uses his tongue but not his hands!’”Protested Ah Q,his head on one side.

2、 意译。

他写了一封“黄伞格”的信,托假洋鬼子带上城,而且托他给自己介绍介绍,去进自由党。(《阿Q正传》)

He had written an extremely formal letter,and asked the Bogus Foreign Devil to take it to town;he had also asked the latter to introduce him to the Freedom Party.

3、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我孩子的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故乡》)

When I was a child there was a Mrs.Yang who used to sit nearly all day long in the beancurd shop across the road,and everybody used to call her Beancurd Beauty.

4、直译加注释。

他对我讲书的时候,亲口说过“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狂人日记》)

When he was teaching me,he told himself,“People exchange their sons to eat.” And once in discussing a bad man he said that not only did the fellow deserved to be killed,he should“have his flesh eaten and his hide slept on.”

Note:The ancient historical record Zuo Zhuan states that during a siege in 488 B.C.the besieged were so famished that they “exchanged their sons to eat.”

四、 结语。

有关鲁迅小说中民俗词汇的翻译技巧还有很多,这里笔者只是简单列举了杨宪益夫妇的译本,笔者人文杨宪益夫妇巧妙的把多种翻译技巧想结合,把原本复杂的原文翻译成目的语读者能容易接受的译文,所以无论何时鲁迅小说的杨译本都值得探究,希望大家的今后的学习中共同探讨,不吝赐教!(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注: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论文

项目名称:从Nida的功能对等看中国民俗词汇的翻译(以鲁迅小说选为例)

参考文献:

[1]Yang Hsien-yi & Gladys Yang.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72.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