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虽然也包含有好工作,有素质,别人看的有文化这种成分,但目的绝对不能设为这些微不足道的“微量元素”,向我上面说的,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追求高尚,完美。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萌芽阅读答案(精选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关键词: “学为主体” 翻转课堂 教学探索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转变很难。2013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牵头,组成了C20慕课联盟。慕课是指英文缩写MOOC,即“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大胆地“翻转课堂”,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2013年12月底,我参与了由华师大慕课中心主办、杭州学军中学承办的C20慕课联盟(高中)“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开设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课的研究观摩课,尝试以“学为主体”的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研讨会期间开设的公开课谈谈对“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一、关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就是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在课堂外实现在线教学并且将“作业”带入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思想就是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概念最早引自美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视频)而展开。2007年春开始,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则进行了颠覆传统课堂的尝试。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把课堂的时间节省下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
二、教学流程的“翻转”及教学方法的改变
(一)课前准备的充分化
翻转课堂的实质就是学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所以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课前做了诸多准备,落实学生在课前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对所学内容作了初步的思考。
1.微视频的制作
翻转课堂的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微视频的应用,使新技术在课堂上发挥正能量,真正体现新技术的优势和对学习助力的不可替代性。本课微视频的时间是十五分钟,其设计思路和特点如下。
(1)设计思路:微视频讲述了古代中国的两个政策:重农抑商和海禁,它们实行的原因、内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在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影响下,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只能是缓慢发展,三个知识点间实际是因果关系,以此逻辑关系勾勒微视频的线索,使课本中的主干知识予以精练的呈现,为后边课堂展开有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设计特点:在讲述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课本三个知识点逻辑关系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在播放微视频后提出几个颇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重农抑商和海禁之间有何联系?什么是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要发展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对比明清时期东西方不同的经济政策的选择及由此导致命运的天壤之别,你有怎样的收获和启示?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以待他们课前思考,为之后课堂上讨论的展开、交流的深入奠定基础。
以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课本内容进行有趣的呈现,调动学生继续微视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能否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恰当的、合理的解释和客观、全面的评析,关键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对相关历史知识内在联系的梳理,对历史发展逻辑的分析,对历史意义的理解,因此,如何帮助学生获得对核心知识扎实而深刻的理解、掌握核心概念,是一线教师非常重视的实践性研究课题,对此,微视频起到了很好的探索作用。
2.预习学案的编写
学生要有学案的引领。主要目的是配合微视频的使用,使学生对于课本中的主干知识有较深刻的了解。本课的学案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
学习目标:(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3)提高对外开放意识、树立农工商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学习重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学习难点: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社会,要求基于这一点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实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视超越经济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从而认识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找出内容:(1)重农抑商。阅读“重农抑商",找出政策的首倡、含义、目的、影响。(2)2.海禁政策。阅读“海禁”,找出海禁政策的含义、原因、表现及影响。(3)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阅读这一子目,找出它的产生、缓慢发展的原因。
知识体系构建。
课后反思。
针对性训练(略)。
3.学生问题的收集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所提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学生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进行有效筛选,挑出有足够思维含量并且和课本主题相贴切的问题。例如在本节课的课前问题收集中,学生一共提出22个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在课堂上逐一解决时间上根本不允许,另一方面有些问题根本就是无效问题,偏离教学的主线,属于学生的突发奇想。如有学生提出古代商人屡受压迫为何不奋起反抗?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均与本课主题脱节,均属于无效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下一番工夫,对这些问题进行取舍、整合,以使问题的探讨更有效。我在课前将这些问题予以整理,留下六个问题待课堂上展开讨论:①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和传统文化有什么联系?②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③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④为什么明清两朝统治者无法考虑到闭关锁国的弊端?⑤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⑥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
这六个问题涵盖了课本中的三个主要知识点,其中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问题有三个海禁政策的有两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有一个。同时,这些问题也比较有深度,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便于之后课堂讨论的展开。
(二)课堂教学的互动化
1.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
从翻转课堂的流程看,首先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进行预习,然后课堂上进行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就是布置好任务,然后由学生进行研究探讨、合作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只是任务的安排者,学生才是任务的研究者、执行者。为此,在课堂上将全班学生分为九个小组,每组六个人,由组员推举组长,负责问题讨论的记录和整理,每个问题由一至两个小组负责讨论,形成书面观点,同学间亦可以相互辩驳,思想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
学生是翻转课堂中的主体、主角。在小组讨论和发言中,学生思考的深入度和活跃度都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如在讨论“重农抑商和传统文化的联系”这个问题时,学生就曾提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重义轻利观,并引用《论语》中的话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明传统文化中的抑商观念;中国传统中一直存在“安土重迁”意识,这种意识对重农政策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学生的这些观点都颇为新颖,让人眼前一亮。又如对“相比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步性如何体现?”这个问题的讨论,发言的学生提到“小农经济是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状态的产物,只是个体的存在,而不注重相互交流;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生产力水平向前发展的产物,它可以推动科技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形成(如股票、证券)、抗灾能力的增强、世界一体化的发展等”。对于这样一个非常抽象的问题,能有如此的认识,已经属于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真正体会到,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时间、给他们讨论的空间,一定会有更大的惊喜。
2.教师当好新角色——导师
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多地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我们是在引导他们的学习,而不是指令的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他们成为最好的学习者,并真正理解我们课程的内容。当我们在学生身边和他们一起掌握概念时,他们会以最好的行动进行回应。在学生讨论发言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以倾听者的身份出现,在他们讨论出现困惑或分歧时予以适度的点拨。如对于小农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两者的比较,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在讨论和发言之后,针对这两个概念,教师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入手看两者的区别:“小农经济是将人限制在土地上,它限制人的流动和自由,具有封闭性和落后性;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生产社会化,人的自由度增加,而正是在这种生产关系下,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自由、平等、民主、个人主义这些概念才会出现。从对人的解放这一角度来看,从小农经济到资本主义是个巨大的进步。”经过教师的一番解说和提升,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对于“如果不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是否会像欧美一样走入工业时代”这个问题,学生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很不到位,如学生仅仅将闭关锁国归结于君主个人素质,这既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又偏离问题本身。这时,教师就要从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出发,论证进入工业时代需要具备的条件,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认知。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绝不是以视频取代老师,学生也不是在孤立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所探讨问题的引领和提升是非常关键的。
三、课后反思与教学感悟
作为翻转课堂的首次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通过课后反思发现还是有诸多不足之处,在此进行归纳整理。
(一)预习学案的设计可以更厚重些
预习学案的设计从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问题的设计较为浅显,应有的深度感不够。如在对重农抑商、海禁和资本主义萌芽三个知识点的梳理时,以填空的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整理就显得思维含量不足,学生很容易在课本中就找到答案,没有真正把导学的意图体现出来,而最后留下的问题也较简单:
学习思考1:应当怎样认识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思考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危害?
这两个问题不足以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只是对课本内容的重现而已。
(二)课堂师生的互动可以更积极些
伴随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讨论的进行,课堂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场所,对话便成为通向理解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因为,对话既表现为师生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对话,又表现为师生间诚挚的交流与对话,而“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1]整节课应该说有了些翻转课的痕迹,但是可以做得更到位些。如在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和权力时,还是受到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思维的影响,在某些点上教师有越俎代庖之嫌。如在学生针对农、工、商关系问题的发言中,有学生提到他认为“商业是无用的,因为它本身并没有生产,只是进行交换,赚取中间利润而已,于国于民作用不大,国家发展有农业和手工业就足够了”时,打断学生的话语,没有对他的观点进行辩驳,而是将他的观点概括为过于绝对化,没有进行应有的讨论。学生在这里其实是对商业存在的必然性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出现是种历史的必然,通过讨论达到解疑、释惑这一环节的缺失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从此例可以看出,教师控制课堂、掌控话语权的传统教学思维依然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些,让学生充分表达的观点,师生充分互动,在辩驳、讨论声中将智慧和启迪内化心间,这才是翻转课堂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
(三)问题整合可以更到位些
从课堂操作层面看,本节课所选取的六个问题,依然不够精练,有些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全班讨论的意义不大。如第二个问题“重农抑商政策在一以贯之的过程中有没有改变或调整?”和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古代要限制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农、工、商的关系是怎样的?”或者课本中有较明显的答案或者略作思考即可解决。问题太多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课堂收尾环节的缺失:
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巨大的农耕大树下,受到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重压,没有养分,没有阳光,最多只能长成萌芽,永远是萌芽,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收尾的缺失,总是在完整性和对课本内容的总结方面有些缺憾,也导致在对第五、六两个非常有价值问题讨论的时间明显不足。如果将这两个问题去掉,集中精力讨论四个问题,那么在时间安排和效果方面必将大为改善。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会更高些
目前,国外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学科多为理科类课程。理科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道公式、一个实验,其学科特点便于翻转课堂的实施。而在文科类课程中,如历史等人文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会涉及多学科的内容,而且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仅就本课而言,学生在问题中就涉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小农经济等政治经济学术语和传统文化层面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无边界决定了教师必须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随时“关照”学生的突发奇想,这需要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建立与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课堂新关系。因此,在这次翻转课堂中,我切身感受到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有效,教师的专业引领才是源头活水。如果历史教师拥有大气磅礴的宏观视野和挖掘历史细节的专业功底,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引领必然是驾轻就熟、水到渠成。“阅读与思考是一个教师需要终身完成的作业”[2]。
翻转课堂虽然是舶来品,但是只要是我们认准的经验,就要坚定不移地借鉴。不论怎样的改革,都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脑思考,自己的嘴说。翻转课堂,不是彻底,而是重在翻转,转为新形势下的课堂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最终才能发展学生、成就学生。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节课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东马塍①
[宋] 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为谁妍。
[注] 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这首诗,以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奏农村欣欣向荣和农事繁忙的景象。②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③这句的意思是:大家忙得简直没空去领略秀丽的春光。
(1)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耍赏析。(3分)
(2)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暗”字有“默默的”“悄悄的”之意( l分),运用拟人手法,描绘出东马塍芳草碧芊,繁花满目,活水穿流其间,静静地润泽农田的景象(1分)。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1分)。
( 2)以浓浓春*无人欣赏来衬托蚕事的“忙”、农事的“息”( 1分),巧妙地渲染了农村一派繁忙、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1分),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的热爱,又有对辛勤劳作农人的赞美(或说:表达了春*正妍而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情)(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宋代女作家朱淑真在《东马塍》中以激扬的情调,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暮春田园风光图。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作者先从视觉上用实笔勾画了东马塍碧草如茵、沟塍纵横、繁花闹春的迷人风光;接着,又用虚笔把人事安置于芳香浓郁的水彩画里,使诗不只是一首咏景抒情的小调,更为突出的是表现了“以食为天”的农民们的勤劳。虽未与人,但呼之欲出,仿佛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旷野里。“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作者触目感怀,寄情笔端,遣词生彩,如形容词 “暗”、 “急”及动词“穿”、“护”的运用,便把软红春光照耀下的芳草竞绿、繁花争俏、溪水轻唱、农民劳碌……把农村生机勃勃的春景图细腻传神地刻画出来,既是对生活的与真,又是对人情的赞颂。
“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性”是历届高考考生难以突破的瓶颈性问题,2012年全国各地理科综合试题在这个层面的考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需要新一届考生在备考中做好相应的准备。
(一)以核心知识为主线,围绕概念的完整性进行综合考查题型
历届考生在备考中,都难免会经历“海量”训练题的磨炼,在此过程中,考生们的知识视野得到了丰富。但与此同时,不少考生迷恋海量题型追求新异,缺乏通过回归教材从概念多个维度理解知识的训练,导致知识储存碎片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似是而非。
例1.(2012北京理综卷29)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分析:上述(1)问侧重考查植物激素概念的三个关键点,如果考生平时缺乏对植物激素产生部位、生理作用、化学本质的整体关注和关键节点的记忆,答题时就会苦恼于怎样选择最恰当的文字来进行表述,这种题型在近几年的试题中比重较稳定,考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问属于关注概念内涵的考查题型,该问侧重考查对照实验的目的对应的“排除自变量以外的因素的干扰”这一内涵,如果考生在完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相关实验习题后,只形成了如何分组的经验,缺乏对内涵的仔细分析,解答该题时自然就会出现“不知题目究竟考查什么”的困惑。
答案:(1)产生 调节 微量
(2)减少内源因素干扰 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二)以知识多元呈现为主线,围绕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综合考查题型
例2.(2012新课标理综卷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分析:此题看起来是一个图文信息转换题,实际上是依托直观图形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极性运输的特点的完整知识链。考生只需知道“形态学上端与形态学下端物质不随空间位置改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伸长部位”三个知识块即可解决该题。
答案:D
例3.(2012新课标理综卷29)将玉米种子置于25℃、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
,通过 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 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 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 mg·粒-1·d-1。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原因是 。
分析:由于前几年高考试题侧重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主要出题点,考生在备考训练中多关注二氧化碳、氧气、糖类等有机物的动态变化,反而忽视了物质代谢合成(“进”)和分解(“出”)的变化内涵,对其缺乏足够的关注,因此(1)问中,如果考生在平时的练习中缺乏对“围绕生物材料与有机物的关联”分析,解题时自然无法针对“玉米”这一信息选择“单糖”这一不规范的答案表述。与此同时,如果考生对必修一教材91页的文字信息“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细胞呼吸”不够关注,对题干中的 “作用”一词就易忽视,很容易出现不规范答案“细胞呼吸”;(3)问,如若考生平时对“进”“出”“净积累”内涵的理解不足,就很难从题干中发现“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有机物量=胚乳减少的干重量-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这一隐含信息,自然难以得到正确答案。
答案:(1)葡萄糖,呼吸
(2)72~96 26.5
(3)22
(4)下降 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钮勤章,全国教科研优秀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民办教育专委会秘书长。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多项课题研究,多次担任全国范围作文竞赛、赛课的评委。曾获江苏省第11届“五四杯”一等奖、“杏坛杯”素质教育征文一等奖。南京市建邺区领衔教师,南京建邺区语文学科兼职研训员,南京市校报校刊联谊会会长。在《江苏教育》《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等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出版诗集《爱的刻痕》和专著《文化寻根:中学作文写作新思维》(与人合作)。主持编写已公开出版的语文读本29册(小学12册,初中6册,高中11册),与教材配套使用。独立开发编写的校本教材《萌心语文读本》6册,荣获了2012年度南京建邺区普通中学优质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
萌心:还语文以本来面目
语文之博大,令所有的语文人战战兢兢;语文之深沉,让所有的语文人如履薄冰。语文是什么,使所有语文人迷惑困厄……因此,还语文以本来面目,不仅是一代语文人的心灵呼喊,也是语文成为语文之必需。
语文的博大深沉与正名的艰难恰恰造就了语文的美丽,朦胧中的多维解读,迷惘中的本质追问,不但没有伤害语文本身,反而带来更多的探索与追求,不断丰富着语文的内涵。萌心语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在我的观念里,语文应该志趣高远,定位在素养提升的高度上,追求一种融合的境界,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心灵的皈依与精神的养料。回望自己的语文路,真正对语文感兴趣,肇始于小学高年级,不过那时候还不知道叫兴趣,只是喜欢读书罢了。后来进了大学,读了中文,才知道那就是兴趣,是真正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感觉到语文的兴趣就是从阅读开始的。这也是从研究阅读开始,走向语文的深处,来反观语文的本质。从事语文教育之后,遇到了困惑,往往清夜扪心:这么多年来,从学语文到教语文,语文到底给了我一些什么呢?从小学到大学,由惧怕语文到研究语文,是怎样喜欢上语文的?语文的水平到底能不能测试出来?如果不能,那么自己的语文成绩为什么在不断地上升?如果能,那么自己的小学语文成绩为什么会那样的糟糕?
现在想来,这些困惑其实也没有什么,很多情况下,语文水平与语文成绩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阅卷时,也许一些语文高手,他们对于语文习题的理解的深度并不逊于命题的专家,他们思考得往往更深刻,答案也与所谓的参考答案不尽相同,由于阅卷本身的弊端,一些具有深度的、创造性的“另类”答案往往会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所以,语文的测试也就带来了诸多问题,难以把学生语文真正的水平检测出来。其实说来说去,我只想说:语文的兴趣与考试成绩并没有绝对的互动对位联系,语文的四大功能――听、说、读、写,“听”与“读”是接受信息,“说”与“写”是输出信息,四者共融,建构出语文的本质。这个“四维”一直是语文人语文教育大厦的四根支柱。语文的本质在这里,倘若语文回归到这里,才是真正意义的还原。
20年从事语文教学,我不断地求索与反思,一直围绕语文的本质与皈依进行追问与建构。一位有个性的语文人心中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语文,代表着他的情怀,飘溢出他的气质禀赋,沾染着他的汗水甚至泪水。我也以自己的微末的认知建构属于自己的语文园地,这个园地的门扉挂着一个牌子――“萌心语文”。想想也是斗胆,在众多大家面前,虚构一个词语(“萌心”)出来。不过,当我觉得这个词语能够帮助自己找到语文的本质,代表自己对语文教育追求的一份愿望和一种情怀的时候,惶恐之余,也有了一些安慰。其实,“萌心”这个词也不新鲜,关键是“萌”,本意为“种子开裂、发芽”之意,学生的心也似种子,教师的责任就是给学生一颗颗求识之心以阳光雨露,让学生的心自然发芽、开裂与生长。这样看来,“萌心”也就是开悟心智,让心灵成长。巧合的是现在“萌”成了网络语言“可爱”“有趣”之意,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让学生的心变得愉悦”。如今,中国教育太沉重了,时代呼唤的师道尊严,不应是教师板着脸的佯装严肃,而应是贴近学生心灵的呵护与帮助,这也是我的语文教育的初衷:给学生一份让生命灵动可爱的存在,一种让思想成熟深刻的力量,引领学生追求生命成长的快乐。
情怀:让心开悟,让心灵动
“萌心语文”促使我不懈地追求语文的纯净与美好,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我的教学主张。“萌心语文”需要一种情怀来使心“萌”,即让心开悟,让心灵动。
“萌”心源于生活的情怀。“萌心语文”就是生活,是基于生活倾听、生活演说、生活阅读与生活写作。萌心基于生活,也反映着生活。当我们以美与智慧的视角来审视生活,生活也就是“萌”心的语文。自然的、社会的、人生的……一幅幅绝美画卷,等着我们去欣赏,去感悟。我的语文课上有生活的故事,有生活的场景,有生活的思辨,有贴近生活的辩论,有生活化作文的写作。我引领学生以生活感染文字,以文字表现生活,让心灵跟随跃动的记忆奔跑,追寻那些遗落或者尘封在文字里的诗意。文字制造的风景是一条河,绵绵流淌的是上下五千年的智慧;是一座山,巍巍挺立的是纵横几万里的尊严;是一首诗,字里行间悸动的是独行的灵魂;是一幅画,色彩光影调和出缤纷的世态。无论是哪一种风景,都会闪耀着自然与社会的博大与伟岸、情怀的高洁与宽容。是的,是美丽的语文给了我们聆听美的耳朵、发现美的眼睛、领悟美的头脑。
放翁有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学诗不能只盯住诗,需要在诗外做足功课。同样,对于语文学习,倘若我们处处只瞄准语文本身,一定是瞄得越准,打得越偏。“萌”学生之心,功夫却是在语文课外,是在共同交流和相互欣赏中,在一句感动的话语上,在一杯午后飘香的咖啡里……
“萌”心源于喜欢的情怀。也许,我们不一定说得清楚语文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找出无数喜欢语文的理由。如果我把语文课仅仅定位在应试的层面,那么我的学生定会失去语文学习的快乐。“萌”心又如何体现呢?
我曾经问过一些喜欢语文的学生:“为什么喜欢语文呢?”他们回答:“就是喜欢呗。”想想也是,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说喜欢总该有个理由,这样的理由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正常或偏执、或浓或淡,只要我们有了喜欢,就应该仔细甄别与剥离出喜欢的理由,并且把这份喜欢的现况呈现出来,与人分享。
某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题为“乐语文赋”,这位痴迷于语文的考生,以雅洁的辞赋体唱响了语文之歌――乐语文也,胜景每览,好怀常开:
若夫春也,初雷数声,残冰几块;近郊紫红,远山青黛;飞絮竞逐,游丝相赛;粉蝶恋花,黄蛱绕菜;帘外燕舞堪怜,柳底莺穿可爱;鸟鸣春眠不觉,花落未扫犹在。夏也,朝雨迷蒙,暮云;叶浮飘萍,波翻细麦;浅涧水灵,深林天籁;东海涛惊,北泽浪骇;芰荷覆水景致,牛鹭留人风采;西园草盛径迷,南岭藤多路窄。秋也,落日榴赤,流云梨白;薄雾可织,明霞堪裁;山前秋草,庭下凉槐;静菊独傲,过雁相排;丹枫烂漫之极,白鹤野闲之太;碧落爽朗无云,银河澄莹如带。冬也,巷陌流光,亭榭溢彩;苏幕密遮,红樱轻摆;寒烛影煌,暖日杳霭;丝竹冬丁,舟桡唉乃;翠竹环绕地阁,腊梅暗发山脉;凉风遍地骤驰,瑞雪漫天扑盖。
四季花开,语文之美永恒。用作者的话说:语文者,信有醉人之姿,更有养人之态。这不是一般的喜欢了,乃真痴迷之境。登堂入室,诗意栖居。由此,语文之“萌”境全现。
我曾经在网上发过一个帖子,试图找出100个喜欢语文的理由,跟帖如云,当我自己写到喜欢语文的第三个理由时,跟帖的数量已经超过100了。我被网友的热情所振奋,没想到,从小到大一直伴着我们成长的语文,竟然有如此多让我们喜欢的理由。带每一个新班级的第一节语文课,我都让学生来寻找喜欢语文的理由,深则深之,浅则浅之,答案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能否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品味到语文的意义与价值,能否真正地喜欢语文。我也会把名家以及网络上喜欢语文的清音,传给每一个喜欢或者不喜欢语文的学生,这些直接的间接的经验,都是引领学生喜欢语文的跳板,那100个理由就会成为张扬语文精神的最美的感性材料。可见,喜欢不是问题,问题是到哪里寻找喜欢的理由。喜欢语文,真是不需要理由的。
实践:追求有灵魂的语文课
语文,以课的形态,一直被过度开发与关注,人人皆懂语文,人人皆可评语文,本是语文之大幸。然而,过度的关注与开发,只把语文扭捏得不成样子,一句话:语文承载着很多不该是语文承载的威压。我们扪心自问:缘何不从威压中解脱出来,回归到真正的语文中去,倾力追求有灵魂的语文课?“萌心语文”的核心就是语文灵魂的坚守,以灵魂摇动灵魂,唤醒智慧,烘焙情怀。
追求有灵魂的语文课,首先得弄明白语文的灵魂是什么。我们知道,语文的灵魂取决于学习的内容,内容不同,自然会带来灵魂的差异,譬如诗歌教学的灵魂主要在节奏与意境,文言文的灵魂主要在语词与文化,小说的灵魂主要在人物与情节,散文的灵魂主要在结构与语言等等。确立了文本的灵魂,语文课就有了方向,教师追求有灵魂的语文课的思路,便会逐渐浮现胸中。当然一节语文课的灵魂不等于文本的灵魂,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前者要比后者大与丰富得多。一节有灵魂的语文课应该包括下列几个元素。
首先,“萌心语文”需要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学定教,学教相长”是新课改的理念与传统教育思想的结合,也是无数教师的教学追求。就其本质而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以学定教,学教相长”乃真正意义的“学”的主体地位回归,所有的教都是为了学,心中有语文的灵魂,眼里有课堂的灵魂――学生,这两颗灵魂碰撞,才能绽放出熠熠光辉,实现“学”的同时,也成就了“教”。
其次,“萌心语文”需要精神感染,但力避道德的附庸,追求丰厚多彩的语文味。语文课需要人文情怀,需要悲悯之意,尤其需要我们坚守语文的立场,在一词一句、一颦一笑之处把玩、迂回、深入,找到语言的美和情感的真。否则,就容易为道德绑架,这样的课堂非常容易滑向思想品德的课堂,失掉灵魂的语文课就会成为不幸中的孤魂野鬼,着实令无数语文人扼腕痛心。
再次,“萌心语文”必须遵循文本学习的规律。文本学习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潜在千变万化的教学现象的深处,是骨架也是根基。阅读一般都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整体感悟到细节突破,由文本解构之欣赏到文本建构之表达。课堂的设计基于读与写的承继关系,读之欣赏之时,不丢写之运用,充分体现出课文的范本价值。
追求有灵魂的语文课,是当下语文飘离语文本真的一种呼喊,也是语文成为语文的最真要义。语文课的灵魂能帮助我们在茫无涯际的现代应试教育的大海上掌好舵,不至于迷失方向;有灵魂的语文课则显现出了语文学科迷人的风采,诱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亲近语文,继承传统,带着民族的烙印自信地走向未来。
建构:萌心语文的内涵维度与价值体系
近期,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外语课程的调整,释放出一个坚定的信号,既是对外语教学的纠偏,也是对语文主体地位的坚守。如何坚守?当然不能靠行政的力量,也不能以师道尊严来威压。我觉得首先需要语文教师学会整合教材,寻找贴近心灵行走的文字。
语文教学很大的层面还是以文本学习为主,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文本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我把“贴近心灵行走的文字”作为选文的一个标杆,尽可能选一些阅读起来障碍小而思想又深刻的文章:一部分是符合青年学生心理特征的温馨而有趣味的文章,另一部分是提升青年学生思想与文化水平的思辨而有担当的文章。古今中外,同等情况,名家优先。其次,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追求有温度的阅读。这是建立在学生阅读愿望的基础上的价值判断。编制“贴近心灵行走的文字”,就是为学生制造美丽的阅读风景,创设“有温度”的环境(贴近心灵行走的文字来搭建)让他们去阅读。这里的“有温度的阅读”,是我的一种理想预期,也是“贴近心灵行走的文字”目标之一。因此,我把语文教学的情怀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气质层面,语言表达彰显气质,文化素养散发气质,文学审美升华气质。“萌心语文”的内涵维度也就逐渐彰显出来,主要立足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语言锻造。语文首先是语言。锻造学生语言的方法主要是演讲、主题发言、主题写作与辩论。我把演讲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门必修的课程,设置了专门的分值,给每个学生计分。主题发言是口头语言训练的常态,从课堂表现的合理性与机智性两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水平。主题写作与主题发言相结合,说了就要写,教师捕捉学生的发言闪光点与困惑点,进行延展与点染,不定期布置主题写作,同时将一些主题习作修改与提炼之后结集出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每学年举办一次辩论赛,初赛阶段由各班根据抽签决定,选出优秀的两支代表队进入决赛。大赛分为立论、论证辩驳、盘问、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五个环节。双方针锋相对、步步紧逼,现场气氛热烈。辩手们表现出的成熟、睿智、勇敢,令所有的观众也跟着他们的思维在思考,做到了人人参与其中。
其二,文化素养。作为中国人的印记,很多方面是靠文化的力量。这里的文化力量,有外显与内隐两个方面:外显,主要是在掌握汉文化知识的层面,是在师生互动中了解与记忆;内隐则是作用于学生自身的汉文化气质,可以在音像资料与感性故事中升华。从语文的角度而言,前者需要知识的讲解,后者则是基于汉文化基因的熏染。汉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包含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有精华也有糟粕,教师要善于选择,摘取经典,滋养学生的心灵。
其三,文学审美。语文的美丽,源于文学的魅力,欣赏文学作品,是语文学习的一大任务。语文的载体主要是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赏析文本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特性,实现语文的审美教育;要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文字背后的情怀,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要引导学生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基于上面内涵的三个维度,“萌心语文”学习过程主要是达成下列五个层级目标。
其一,知识层面。了解和学习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积累古代、现当代等不同时期的文学、文化的常识。记忆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文学、文化作品名称。
其二,能力层面。以语言训练为方向,准确使用语言文字,流利地表达,丰富地阅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阅读不同时代的优秀作品,品味其语言魅力,感受其深刻的思想,提升审美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能熟练应用汉语质疑、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三,情感价值层面。从文字、语言、文学、思想、文化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品位。以优质文本为依托,吸纳思想文化精髓,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其四,方法层面。指导与促进学生学会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升思维品质,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一、创设宽松氛围,诱发创新欲望
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一言堂,以“填鸭式”为主,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与活力。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孩子们的创新欲望扼杀在萌芽之中。殊不知,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如果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对他的课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好这一学科的知识,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以学生为主,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因势利导,为他们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叩开孩子们情感的闸门,引起孩子们情感的共鸣,以情激情,以情启智,以情动人,使孩子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充满活力的自主性活动中产生创新欲望。
二、挖掘创新因素,发展求异思维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资源。每篇具有创新性的“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新精神。如果教师能积极挖掘、合理利用这些创新因素,就会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开拓思维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精心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例如,我在教《称象》时,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孩子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孩子说,称石头太麻烦,可以让随行的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的重量,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由此可见,要让孩子们摆脱思维定势,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关键还在于老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这样精心地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灵活地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就能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质量,为孩子们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使孩子们充分发挥个性创造力。
三、提倡大胆质疑,呵护创新萌芽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独特的见解,这就是孩子们的创新萌芽。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也要给予珍惜与爱护。怎样做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孩子们的疑问,鼓励孩子们大胆地生疑、质疑,让他们始终保持较强的问题意识,不断地提出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发表的意见,特别是那些跟教科书、跟教师预设不一致的意见,教师都应冷静地对待和思考,谨慎地给予解答。在不明确的情况下,最好延迟作出判断,而不要条件反射式地给予否定。否则,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孩子们的创新萌芽。
教师还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活动。即根据教材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活动的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们在独立思考中掌握方法,自主获得知识。一是要合理安排质疑时机。学生质疑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视情况而定。二是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根据课题发问,从文中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从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发问,或从文章写作特点发问等。
最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选用恰当的诱导方式,并相机进行调控。初读前,可用“直入式”。开课后,直接要求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问。细读时,运用“诱导式”。如教学《将相和》,在学生了解了蔺相如两次为赵国立功,封为上大夫后,问孩子们“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廉颇问什么不服气?”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寻求答案,兴趣浓、效果好。精读后,可用“询问式”。如“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老师哪些地方没讲清楚,请你告诉我”。以此让学生回顾教学过程,进行信息反馈,进行学习的再创新,促使孩子们“创新萌芽”快速成长,同时促进他们个性品质的发展。
四、讲求学法传授,强调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教学中“授人与渔”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并由“习得方法”到“形成能力”。才能使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人。
因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除了要注重学法传授,还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可先由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再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悟出学法。学生的智力、理解能力不同,悟出的方法和道理就不同,更能体现其创造性。学法指导要强调个性化,还必须通过思维训练,教会孩子们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在讨论、争论、辩论等活动中多向交流,充分发挥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转化为创新能力。否则,创新意识会淡化,创新精神会消退,创新能力也是空中楼阁。因而,课外活动就成为创新能力形成的最好平台之一。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和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语文老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开展阅览导读服务活动,使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得到实践和拓宽,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语文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创办自己的报刊、文学社、广播台,发挥主人翁精神,让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体验成就感,为不断发挥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提供缤纷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