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朗诵材料【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成绩呢?
任何一种语言能力的形成必然与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有莫大关联。学习英语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对于每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诵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虽然现在有的六年制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就开设了英语课程,有的甚至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但小学的英语只是为了帮助现在的学生更早的接触到英语,从内心认识到英语是一种他们未来要学会使用的一种工具。因此,可以说英语的学习正式开始于初中阶段。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东方国家来说,英语的内涵和情境必然是不太容易被初中生们所理解的,故而朗诵这种手段也就势必要发挥作用。
大家可以想想,我们学习汉语不也是从朗诵开始的吗?从小学开始,我们开始读拼音、写汉字,背句子和课文,这样我们一路走来,开始会读、会说、会写。然后老师们开始讲解汉语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那么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朗诵是一种值得充分利用的方法。
一、朗诵的优点
1.朗诵可以摆脱环境影响
我们只要给学生们精选出需要诵读的内容并给予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学生们就可以在早读中或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而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和指导。
2.朗诵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
朗诵不需要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可以支配的时间。饭前饭后、上下学路上等时间都可以用来朗诵教师安排的内容。而且闲暇时间的朗诵(不在同学和老师的关注下)可以照顾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时间也可以用来提高自己的记忆水平和能力,锻炼自己的讲话能力和自信心。
3.朗诵可以积累大量的英语语言素材
你肯定见过有的人能“出口成章”,有的人能写出“锦绣文章”,有的人能“神思泉涌”,有的人能“妙笔生花”,而这都跟朗诵脱不开关系。俗语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虽是之于汉语,但语言都是相通的,只是习惯和方式不同而已。优美的英文短语、句子以及习惯用语,这些都可以用来成说、成文。通过朗诵,学生可以存储大量的语言材料,可以进一步增强其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可以从课堂上或者课外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地理常识等,如此又可以为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或许他们会因此产生进一步朗诵的兴趣和欲望。试想一下,在某次考试中,由于学生因比较强的朗诵能力而积累的语言素材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问题,他们能不再接再厉吗?而素材积累的另一个升华就是语感。语感是一个人综合语言能力的体现,如考试中常见的选择题或者补全对话,虽然学生可能不能确切了解整体的情景,但是由于积累了那么多的素材,他们也很有可能回答得很漂亮。
4.朗诵可以训练语言的流畅性、连贯性和思维性
哲学上讲,“量变引起质变”,朗诵虽是技巧性不太强的方法,但是“水滴石穿”,坚持不懈的朗诵势必会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比如说长时间的朗诵肯定会提高学生语言的流畅性。读的多了,再说的时候肯定会比较流畅、连贯。朗诵还可以训练语言的思维性。积累的短语、句子等多了,自然在回答问题时就能信手拈来,随时取用。而效果愈是如此,愈会激起学生新的朗诵欲望。这就走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朗诵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初中生正处于生命发育的黄金时代,其思维的多向性是无法量化的,而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一直是各科老师的目标。我们都知道,“熟能生巧”,对于英语来说,积累的语言素材多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就必然会对这些素材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这样不就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吗?但如果不注重朗诵呢?我们也都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学生的素材不足,语言资源缺乏,那么其思维的创造性也就无从谈起了。
二、教师要善于使用朗诵教学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使用朗诵教学。
1.指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朗诵内容
比如七年级上册的“Shopping”、七年级下册的“Finding your way”,这些都是与日常生活有联系的内容,这样的内容就具有代表性。现在的中外交流已经很常态化了,在街上遇见几个外国人已经不算新鲜的事儿了。如果学生这时候能有机会帮助他们或者跟他们交谈,这样积累的这方面的素材就会派上用场,比如问路等方面的内容。
2.朗诵教学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
朗诵教学并不是说简单地给学生筛选出内容就只让他们朗读和背诵,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评价。比如,可以采用小组背诵比赛的方式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这里还要注意向学生传递英语的内涵、文化及传统,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
艺术传达是创作过程的完成阶段,即运用语言文字等物质材料和各种表现手法、技巧,将构思成熟的意象加以物态化,创造出形象生动、意境隽永、能同时诉诸读者感官和意识的富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从主体心灵中的审美意象到艺术作品中客观存在的艺术形象,构成了艺术传达的过程。朗诵根植于文学作品,拥有艺术土壤,在朗诵艺术中要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在于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力。我们可从艺术传达角度来研究朗诵言语的建构材料和生成策略。 一、从艺术角度看朗诵言语建构材料 列夫舰尔斯泰对艺术作过这样的定义:“只要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那就是艺术。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词句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同样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是这样一种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受到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清。”[,]艺术不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和制造,而是一种意象物化的活动和审美传达的过程,是把构成艺术的材料如语词、音符、色彩等组合建构成一个可视、可闻、蕴含意义的实体。朗诵之所以成为一门艺术,关键就在于它要把无声地作用于人的视觉的符号信息转化为一种有声地作用于人的听觉的语音信息,是朗诵者通过有声语言向听众表达文学作品思想、情感及朗诵者主体感受的一种听觉艺术,意、情、形构成了这一艺术活动中紧密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这一实质为再创造的过程中,朗诵言语既包容了文字语言的底色,又增添了有声语言的亮色,展现了整体和谐、光彩照人的艺术魅力,意象、语流、旋律、色彩组成了朗诵艺术的言语建构材料。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统称,是艺术家内在的审美对象。真正的艺术语言,一方面要唤起与内在情感有着相同动态结构的意象,透过意象达到对情感表现性的把握,另‘方面要有语流的起伏变化。语流是先后说出的一串代表意义的声音,在朗诵艺术中,语流是动态的、立体的,语流的走向,可以极具质感地表现思想感情的趋势和形态。当情感语言指向主观情思,语流本身就富于某种神韵、意味,从而生发出灵动的朗诵旋律、灵活多变的声音色彩和姿态万千的言语样式,朗诵主体通过驾驭朗诵的旋律和色彩赋予朗诵言语生命的活力。例: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拜,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光未然《黄河颂》 这首大气磅礴的诗篇,贯穿着豪迈高亢的朗诵旋律,朗诵者要透过‘黄河滚滚”、“金涛澎湃”、“万丈狂澜”、“浊流宛转”、“九曲连环”这些具有民族精神写照的黄河巨人形象,歌颂坚不可摧的坚定信念,声音色彩明亮,气息沉稳扎实。“奔向”“掀起”“结成”“劈成”几个响亮有力的音节,一气贯通,将黄河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的壮美景象作了宏大的描绘,展示了古老黄河的磅礴雄浑,恢宏壮观。 再如:那醉人的绿啊!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艳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朱自清《绿》文章对梅雨潭的绿写得美到极致,前半部分对绿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应以舒缓的语流展现,“我若”两句句式较整齐,寓赞叹之情于起伏的语流之中,声音稍显明亮,“我用手拍着你……”语调透露出活泼,使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朗诵旋律以柔和明朗的色调为主。 朗诵主体对审美意象唤起鲜活的质感直觉,使朗诵千变万化的语流、色彩、旋律等声情语态有准确的归依,同时,意象、语流、色彩、旋律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实质是朗诵言语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二、从传达角度看朗诵言语生成策略 传达也就是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对审美意象加以确证、规范和完善,使意象变成客观物象,内心图景变成外在图景,诞生了实际的现实作品,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生命[21。这一过程是艺术家变思想、情感为信息符号的制码过程。从内在到外显,正是艺术传达的作用所在。在朗诵艺术中,朗诵言语的生成策略就是对文学作品审美意蕴的内化以及有声语言声音表象的外化,从而展现丰富多彩的有声语言艺术世界。‘对审美主体进行内化的过程,是艺术想象和审美情感自由运行的过程,其间审美意象在创作主体心灵中得到独特而又完整的体现。艺术家由于内在体验对客观世界的潜入和渗透,使平凡的事物在万象纷呈中显示出奇异的精神奥秘。朗诵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它具有表情功能,这种感性的东西往往处于模糊、无序的状态,它根植于人的生命活动,处于人的内心世界。朗诵主体只有努力在审美意蕴中融入自己的审美体验,才能被赋予精神价值,获得朗诵再创作的原动力。 例:如果是一只鸟,你愿意是喜鹊,还是杜鹃?不,我愿意是一只燕子,飞翔在广阔而自由的空间;街着柳丝,衔着花瓣,街着雨滴,衔着万花竞妍的春天。 —雷抒雁《燕子》本诗从字面理解,似乎是燕子在表白自己的生存态度,但“一切物语皆人语”,诗歌是借燕子之语,在描写客体燕子和其潜在涵义之间搭起一座自然过渡的桥梁,从人生目标的深刻层面探讨生命的价值。需深入剖析深层内涵,才能使表达免于平淡与肤浅。内在感性知觉越透彻具体,外部声情语态的附着表现也就越逼真。 再如:我想,白帝城本来就熔铸着两种声音、两番神貌:李白与刘备,诗情与战火,豪迈与沉郁,对自然美的朝规与对山河主宰权的争逐。它高高地孟立在群山之上,它脚下,是为这两个主题日夜争辫着的滔滔江流。#p#分页标题#e# —余秋雨《三峡》 作品把文化历史景观和自然景观水融地结合成艺术的形象,用李白和刘备这两个人文景观来解释三峡的自然景观,赋予自然景观人文的内涵,让情感和智慧交融其间。文字间富含激情与理性的双重色彩,朗诵主体在外化有声语言之前要准确定位作者心中内敛却激越的丰富情感,使情感得到强有力的理性支撑,才能外化出作品的深刻意蕴。 孙绍振在《文学性讲演录》中指出,艺术家要有一种精细的感觉,对字面以外的感觉要特别敏锐,孙教授提出的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现象力、表达力,与朗诵艺术的外化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当文字作品“谙于心”、“熟于耳”的时候,内心的律动,已经使发声器官开始了积极的活动。在朗诵中,朗诵者面临的最大难点是用声音传递内心思想感情的功力是否到位。例:我是编钟……我是提前一千多年录制的唐代琴曲《离骚》的一盘磁带我是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欢乐领》的再次奏鸣我是黎明时震撼四野的亢奋鸡鸣我是大道上奔腾驰骋的响亮蹄声我是文明我是伟大我是复活了的壮丽青春一—赵日升《编钟》这首诗怀古和颂今交融,诗情跳跃,情感色彩极具意蕴和张力,朗诵言语的内化和外化都将考验朗诵主体的功力。朗诵主体内在情感心理的依托要丰富厚实,语势跌宕贯通、收放自如,由于诗句结构相似,一定要避免固定僵化的腔调态势。 再如:只剩下瓦片了,一座城和一个美丽的名字让一摊简陋的碎片看守着叫我想到大海,沙滩上的贝壳看守着曾经生命过的涨潮和落潮一一啊,五千年曾有多少辉煌和疯狂都沉寂为一本叫历史的书那一本书就能是五千年呜?不,那只是装成册的历史瓦片而已—叶延滨《历史的碎片》“语无定势”,面对诗歌饱含的历史沧桑感与厚重感,外化有声语言时不轻易张扬、跌宕,应突出“平而不淡、声平语重”的表现原则,深沉而富有内在的凝重感。 朗诵艺术从内化到外化绝不是“照本宣科”、“念字出声”,而是朗诵主体在再创造过程中把审美认知、独特体味融入有声语言,实现对文本的审美超越,获得有声语言的活力。
一、诗歌朗诵的美感意义
(一)诗歌朗诵启悟人性美
朗诵诗歌,既为人类,也为个人。首先,人类需要诗歌为生命找一个理由。该如荷尔德林所说:“人类诗意地栖居在这个星球上。” 其次,老年如散文,中年人像小说,青少年是诗歌。于朗诵中青年人将诗情、诗意、诗心、诗性潜藏于心,于吟诵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惋惨恻……
(二)诗歌朗诵体味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读出其豪放之情,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要读出淡雅闲情来。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读者更需留心,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清静中寄悲凉,《诗经?硕鼠》痛恨中含警告,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另外,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处,更需细心揣摩。
(三)诗歌朗诵再现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须在脑海中确立自身贬官黄州,独临赤壁,祭奠江月,伤悼古人,感吁“华发早生”,但非失望颓废的主人公“视象”。读《离骚》,这高冠长佩、芰荷衣裳而“好此奇服“之屈原,不同流合污之浩然正气与九死未悔之爱国信念要呼之欲出。又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能凸现辛弃疾睹国事靡烂,痛壮志未酬,于豪壮中略见悲凉之“视象”,诵读与再现形象相得益彰了。
(四)诗歌朗诵理解思想美
古人读书当是今人之朗诵。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文章要由老师、学生反复读,“有时还得背诵”。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朱熹也有同样的体会:“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不熟读《致大海》又如何从大海喧嚣奔腾的气势、雄浑博大的意境中体验到普希金那自由奔放积极奋进的思想感情呢。
(五)诗歌朗诵感受语言美
朗诵,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诵“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生同病相怜人世一叹;诵“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伤之情;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自会如杜甫般心念武侯,许身社稷,涕泗并流。
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旧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二、诗歌朗诵的再创作意义
朗读是一种再创作活动,要求师生用有声语言表现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艺术美感,从而使听众领悟作品内容,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一)陶情养性利其诵
“凡事预则立”,这必要求选好朗诵材料。对高中生来说,好的朗诵材料应该以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内核,以积极进取乐观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依托,以无穷的诗意为动力,以富于形象性而适于口诵的简约质美的语言为外观,以节奏、韵律、音乐的美感为引线。
就这些方面来说,高中语文教材对朗诵诗歌处理得非常好。所选诗词,按照了新大纲“课文要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要求,所选之文全都是各个时代的经典之作,能反映诗歌传承的文史脉络,厚载的思想文化之重。
(二)把握内容悟其义
古语说“诗言志”,古诗词往往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在音乐的美感中传递动人之情,凸现其深邃的思想和喻世的道理。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那么,艺术技巧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要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这是理解作品的基础。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词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其次,理解作品主题。主题是作品中表现的思想、观点,是作品内容的核心。理解主题是理解作品的关键。朗读要求再现作品原貌,要准确传达作品思想,表达作品感情,阐明作品观点,说明作品道理。
再次,了解诗人的写作风格。对中学生来说基本了解文学史中重要的作家风格,并不困难,同时也很有必要。
朗读教学 有效性 语言素养
朗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加强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而不应忽视其独特的功效。要大胆把时间交给学生,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读前设计好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让他们通过读自己解决问题,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益于学生学习,经过长时间的探讨,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我想就语文朗读教学的模式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1.保持朗读的连续性和合理性。语文学习是一个漫长而上升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朗读在其中的连续性和合理性,我们反对把早读时齐读式的朗读,提倡早读时朗读的多样性,这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产生厌烦心理;我们也反对课堂教学中只让学生听专家朗读,老师范读,而不让学生参与的朗读,倡导教学中要因势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这才可调整课堂节奏,实现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更反对把朗读扩大化,把什么文章都拿来乱读一气,倡导朗读选择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才可达到朗读之熏陶渐染,培养语感,升华情操的目的。同时,还要认识到教学生朗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常抓不懈。还要纠正基础年级才需要朗读的错误观点,虽高考中未直接考学生的朗读的情况,经其中许多题目都关乎朗读,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有赖于学生在平时大量的反复朗读来实现的,只靠大量无声的习题只会损伤语文的美感,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出不会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考试高手。
2.加强朗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高中语文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朗读熟悉一批有代表性的包括各种内容、体裁、风格的诗文,消化领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多积累典范的规范汉语的语言材料。朗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通过直觉思维方式直接感受语言,对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多读多记规范的、精当的书面语言,诵读准确、生动、鲜明的精彩诗文,口诵心惟,把这些语言材料消化成为自己的语言。由此可见,朗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手段。而且从读人手,带动说写,可以用规范汉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3.扩大朗读范围。在一些教师与学生的心目中,似乎有这么一个观念:教材上要求背诵的内容才需要朗读。他们把朗读训练与背诵等同起来,于是乎教师只要求学生去朗读那些教材中规定要求背诵的内容,学生也只是去朗读这些要求背诵的内容,其目的只是为了背诵。这无疑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朗读只是进行背诵的一种方式而已,而不能把这两者等同起来。朗读有助于背诵,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朗读的内容应该远远超过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内容。因为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还对学生体会感受文章的形式美、语言美有着重要作用。朗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及其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故而,朗读的内容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要求背诵的内容,应该立足于全部教材且走出教材,全方位地寻找朗读的材料,以期过到朗读真正的要求与目的。另外,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还有一个问题存在,即许多教师认为朗读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并不需要参与进去。其实,我们在具体的朗读训练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必须制定相应的计划,必须明确其目的性。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及甄别朗读内容。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监督与追踪,在必要时应进行示范与检查等等。故此说,朗读训练不是学生单方面的事,而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方缺一不可。语文科的朗读训练必须是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广大语文教师应清楚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上的作用与地位,更应清楚朗读训练在现实具体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才能更好地去扬长避短,科学合理有效地实施朗读训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行动;教学法;应用
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上世纪80年代起源于德国,在1999年制定《框架教学计划》所决定的一种新型的职业培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先进的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又为实践导向、行动引导、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等说法,有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大脑风暴法、小组合作法、学生出题法、现场辩论法、模拟教学法等,是一种用心、用脑、用手的活动。学生是行动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它代表了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 由于这种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与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虽然传统教育中的科学的、系统的学科体系具有极大的概括性,行动引导型学习领域教学计划的实施把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职业教育改革迈上一条通渠大道。
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基础学科的掌握不是很扎实,但动手能力普遍较强,所以行动导向教学法很适合他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法,尽量发挥其优点,朗诵是一门语言的基本功,要求学生对句子作准确的复述,并且要避免任何语言错误。根据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我在学生中开展了英文朗诵模仿大赛,教师要首先进行知识准备,提前两周通知学生朗诵模仿的内容,组织学生集中进行两周的模仿朗读行动,教材为公共英语精读或综合教程。教师为学生提供课本配套的MP3资料。然后是物质准备,教师需要将供学生随机抽取的阅读材料做成PPT,以便在朗诵时展示出来。比赛前让学生多看经典名人演讲或大学生演讲比赛视频。本次英文朗诵模仿大赛是针对大学新生设立,目的是要帮助学生纠正英文语音语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诵习惯。本次大赛包含两个环节:一是每位学生准备1-2分钟的朗诵材料和配套MP3朗诵音频,模仿跟读,二是教师为学生准备一部分朗诵材料供学生随机抽取进行即兴朗诵。教师讲解英文模仿的任务,做好动员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选定大赛的主持人,选定1-2名主持人非常有必要,教师只充当指导者或顾问的角色,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展开全部交与学生,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持人的工作职责是负责统计各个学生的朗诵信息、排序、主持等工作,使朗诵能有序进行。为了给学生朗诵做一个示范,教师给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让大学生认识到经过训练。他们也能达到那样的水平。让学生自己制作朗诵材料,首先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选取朗诵材料及配套音频,朗诵材料的长度在2分钟左右。将选择的朗诵材料的文本内容制作成PPT,进行朗诵表演时展示给观众,方便观众了解朗诵内容。朗诵材料中的生词要差词典,弄清发音、词意。学生模仿朗诵练习,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做适当指导。模仿大赛之前,学生要认真听自选材料,做好注释,对停顿的地方要做好记号,语调、节奏也要做好记号,以便模仿时事半功倍。练习时学生要反复听,反复朗读,反复模仿。大赛中每个学生都要展示自己的朗诵能力,主持人做好安排,统计每个学生朗诵的内容,确定出场顺序,确保活动的有序性。由指导教师作为评委,对每个学生的表演进行评分,学生朗诵自选材料时,可以邀请一位同学做助手,帮助放映朗诵材料的PPT,放映的速度与朗诵的进度一致。最后可由学生按顺序随机抽取指导教师之前准备的朗诵材料(每一份材料都制作成相应的PPT)。学生可用5分钟做准备,熟悉材料,可以查词典。前一名学生准备朗诵时,下一名学生可以抽取材料,开始做准备。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即兴朗诵给予评分。任务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英文朗诵与模仿的小结,总结经验和不足,以及对这类练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