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筹划咨询方案范文推荐最新8篇

税务筹划方案 篇1

摘 要 税务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利润的提高及资金的积累有重要作用。然而,作为事先的筹划安排,税务筹划在节税的同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企业税务筹划中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规避策略。

关键词 税务筹划 风险 规避

企业税务筹划是合理利用国家政策、合法的节税,直接目的是降低企业税负,减轻纳税负担。税务筹划在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风险;企业如果忽视这些风险的存在进行盲目的税务筹划,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还可能使企业遭受更大的损失。因此企业有必要强化税务筹划的管理,做好风险规避工作。

一、税务筹划风险概述

企业税务筹划风险是企业在开展税务筹划活动时,由于执行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税务筹划的预期结果偏离目标而造成企业发生各种损失的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包括主观估计的误差,也包括客观情况的变化。

企业税务筹划的风险既受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经营等因素的影响,也受企业外部政策、法律等的环境因素的制约。通过加强税务筹划风险的控制,可以保证税务筹划预期目标的顺利达成,把企业风险和可能因此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促进企业利润最优化。

二、税务筹划风险及成因分析

(一)税务筹划方案的不合理风险

税务筹划方案是由企业管理层及筹划人员根据企业的财务水平及会计环境制定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会计核算水平、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内控制度直接影响着税务筹划人员选择最优筹划方案的标准,若纳税人业务素质较低,对税务、财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政策与业务没有较透彻的了解,掌握知识程度不高,那么其税务筹划方案不合理性会较高,如果筹划人员执业严谨,遵守税法,那么也会严格按照规程仔细筹划,从而从源头上降低了税务筹划方案的不合理风险。

(二)执行偏差风险

税务筹划方案制定之后,要由企业的财务、采购、生产、投资、筹资、销售等各个部门来执行,不仅需要内部各个部门严格实施和操作,而且需要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及时交流。如果企业管理层做不好税务筹划在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就会出现执行偏离预期目标的风险,致使税务筹划失败。而现实中企业各部门间自扫门前雪的现象严重,责任互相推诿,导致税务筹划执行效率的丧失。

(三)税务筹划方案执行条件变化的风险

企业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环境,由于税务筹划具有明显的事先计划性,企业是研究当前税收法律及规定,结合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状况和财务及会计水平,在综合平衡成本与收益的基础上确定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一旦税收法律有所变更或调整,或者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财务管理出现调整,会计制度变化等都会直接导致原先制定的税务筹划方案的效果降低,甚至失效,反而发生损失。

(四)税收法律风险

这主要是指企业税务筹划可能面临的法律处罚风险。首先,即使税务筹划人员的税务知识深厚,但面对我国国税和地税庞杂的法规体系,难免会出现对税务精神理解的偏差或说把握不准,使得税务筹划方案某种程度上偏离税收法规的规定而面临违法风险;其次,我国税法赋予税务机关的税收自由裁量权使企业可能面临税务机关执法不规范的风险,合法的节税被认定为逃避税或漏税,享受不到税收优惠等等情况都使合理的税收筹划方案失败。

三、税务筹划风险规避策略

(一)夯实税务筹划的工作基础,加强风险的源头控制

首先,企业应规范内部财务制度和内控体系,提高会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水平,并且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不足,为税务筹划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让税务筹划人员更好的根据企业的现状来选择最优的筹划方案。其次,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税务筹划意识,使企业内部上至管理层,下至税务筹划人员都能将税务筹划自觉地用作合理节税的目的,避免陷入企业利润过多依靠税务筹划的误区。再次,努力提升管理层及税务筹划人员的素质水平,强化培训与实践,形成统一的行为模式,提高税务筹划效率。

(二)规范税务筹划执行中各部门责任,加强配合与协作

税务筹划方案的执行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财务部门,需要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作。企业要将税务筹划方案的目标层层落实,明确各部门的责任,避免各自为政现象的发生,并且加强部门间定期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风险管理制度,使各部门都能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税务筹划风险的控制活动中来。

(三)建立税务筹划信息采集及更新机制,提高筹划方案的适度灵活性

应对变化的最优策略也是变化。一方面,企业要建立税务筹划信息采集数据库,记录国家税法及相关政策的调整或改变,并且根据政策的调整及时审查税务筹划方案,适时更新税务筹划内容,提高税务筹划方案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要对税务筹划风险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定期评估风险程度,做好风险的预警及防范工作,防患于未然。

(四)优化税企关系,使税务筹划方案与税收法律精神一致

企业税务筹划要取得预期的减轻税负的目的,必须取得税务机关的认同,并遵循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但税法规定往往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具体的税收征管过程中税务机关在执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企业税务筹划人员往往很难准确把握税务筹划合法度。对此,企业税务筹划人员一方面要准确理解税收法律的精神,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行事,保证税务筹划的主观合法;另一方面,企业应经常与税务主管机关交流与沟通,了解税务机关税收征管方法及管理特点,尽量与税务机关建立起友好关系,使企业税务筹划方案能得到当地主管税务部门的认可,从而避免企业税务筹划的法律风险,取得良好的预期收益。

参考文献:

[1]贾圣武,金浩。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及控制研究。财会通讯。2010(14).

[2]潘坤。简议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特点、产生原因与防范。中国总会计师。2010(8).

税务筹划方案 篇2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影响;税务筹划

一、前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企业生存压力逐日加大,实施“营改增”有利于改变企业税负普遍过重的现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但是,企业应对不力的话,税负可能反而增加,结果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顺应时展形势,牢牢抓住“营改增”的有利契机,实施税务筹划方案,在变革中谋求发展,是企业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二、“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背景

“营改增”是指将从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2012年开始,我国在部分城市针对部分行业开始了“营改增”试点,2013年试点扩展到全国,之后试点行业逐渐增加,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据统计,2012年到2016年4月,我国试点“营改增”已累计减税5000多亿元。与营业税相比,增值税只是对产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避免了重复纳税。实施“营改增”可促进我国财税体制改革,降低企业赋税,从供给侧促进产业升级,并为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三、“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营改增”能够避免企业重复缴税,对上游供应商统一征收增值税后,企业所需缴纳的增值税金为销项税扣去进项税,所以对应的税费均能够得到抵扣。实施“营改增”意味着企业必须从正规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才能得到抵扣,这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另外,“营改增”的全面实施可促进企业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更新技术和设备,这对于企业发展显然是有利的。当然,实施“营改增”对企业也有着不利影响。营业税适用税率一般为3%、5%,而增值税是3%、6%、11%、13%、17%几档税率,无疑增加了纳税成本,因此企业必须从供应商处取得足够的增值税发票,这为采购和财务管理增加了难度。从实际情况来看,税制调整期间,税务部门加强了对营业税的清理与追缴,结果2016年前7个月我国营业税执行数为1219亿元,同比暴增30倍,其中5-7月的营业税合计高达1160亿元,极大地加重了企业的税负。

四、“营改增”后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

1.全面提升会计核算水平

全面推行“营改增”是我国政府实现减税降负的大手笔,减税规模高达1.1万亿元。企业应积极做好“营改增”的应对工作,对财税人员加强业务技能培养,并构建健全的纳税规章体系,让财税人员能够迅速适应新税改环境及相关业务流程,为企业开展纳税业务提供保障。企业必须改革计价模式,完善会计核算内容,设置相应的会计核算科目,使各税收款项能够清晰明确。在账务处理方面,要完善整个处理流程,注意与之前收入及成本费用记账核算的区别,全面提升会计核算水平,要及时对进项税进行认证和抵扣,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开展税务筹划,以保证纳税活动的合法性,尽可能降低会计核算系统不健全、进项税无法抵扣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2.加强供应商及发票管理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认识到采集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要性,只有取得真实、合法的进项税发票,才具备抵扣销项税金的条件。企业应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认真、全面、系统的筛查,与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加强合作,以扩大进项税可抵扣范围,增加增值税进项税的抵扣额,最终减少税负压力。向外开具发票的时候,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规章和流程,保障整个过程和形式的规范性。企业要改变传统发票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电子发票,在发票申请、认购环节只要进行网上认证,便可完成相关流程,极大程度上节约了管理成本,大幅度提高了办事效率。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要确保所购进物资的合同流、发票流、现金流相符,实现“三流合一”。

3.积极做好纳税筹划工作

企业可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购进计划,充分发挥所购入固定资产在增值税抵扣环节的作用,适当购入自动化机械设备,从而增加进项税抵扣,控制人工劳务支出,提高生产效率,从总体上降低税负。在采购管理工作中,企业可采取集中采购或批量采购的方法,以增大对供应商的话语权,确保高质低价,还能保证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企业在签订合同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当注重时效性,尽快取得进项税发票,尽量延迟开出销售发票,从而增加资金流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核算期间内税负不均衡的现象。随着我国““营改增””的推进,企业应将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主营业务当中,并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从而优化成本费用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发展优势项目。这样既能节省人工费用的开支,又能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切实减轻经营负担。

五、结语

税收体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而“营改增”是我国财政改革的关键举措。经济新常态下,企业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因此应密切关注政策及行业动态,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充分落实基础财务工作,加强供应商及发票管理。同时,增强纳税筹划的意识,有效运用税收筹划政策优化成本结构,以应对“营改增”所带来的挑战,为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岩。“营改增”中的纳税筹划[J].商场现代化,2013(27).

[2]吕振华。营改增下企业纳税筹划的策略[J].中国外资,2013 (16):39-40.

企业税务筹划咨询方案 篇3

金融企业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务筹划的实质,是指金融企业通过对工资薪金的发放方式和金额等纳税活动的事前精心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税收的方法。

因此,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务筹划首先必须年初就对全年的工资总额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工资薪金总额对月度工资和年终奖金进行合理的筹划预测计算全年工资总额。

首先,充分掌握上年度的工资发放情况,对上年月度工资、季度考核、年终奖金的数据进行统计、归集、计算和分析。

其次,分析当年金融经济形势,结合对本企业经营绩效的合理预计和工资薪酬政策的分析,预测当年工资薪金的增长幅度和其他工资性补贴项目的收入金额,从而计算预测年度的工资总额。

全年应税所得额的计算

全年工资薪金总额确定后,对筹划年度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其他扣除”等项目个人承担部分税前扣除金额、住房公积金税前扣除额、个税规定的费用扣除额进行分析计算,最终预测筹划年度的应税所得额。

全年应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全年应税所得额=全年工资总额-税前扣除金额-费用扣除额。

工资薪金发放方案筹划

根据预测计算的全年应税所得额,在《金融企业个人工资所得年初税务筹划查算表》中的全年应税所得额区间这一列中找到对应的行,该行月度发放区间和年终发放区间提供的方案和税率,就是工资薪金发放筹划的最佳方案。

?年初筹划方案应用实例例:某员工上年度工资总额为10万元,工资性补贴每月500元,预计筹划年度工资增长幅度为5%,工资性补贴维持不变,每月的养老保险等项目个人承担部分税前扣除金额470元,其他税前扣除项目30元,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金额1000元,住房公积金的税前扣除额900元、个税规定的费用扣除额20xx元。

筹划过程如下:

第一步:预测计算全年工资总额

全年工资总额=100000×(1+5%)+500×12=111000元。

第二步:计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前扣除额=(470+30+900+20xx)×12=40800元;全年应税所得额=111000-40800=70200元。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金额只有等于或小于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额时,才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否则,只能扣除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额。本例中,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金额1000元,超过了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额900元的标准,因此,在计算全年应税所得额时只能按900元的标准扣除。

第三步:查找工资薪金发放最佳方案

全年应税所得额70200元,从上表中查找得到对应行的级数为5,月度发放区间提供的方案金额为20xx至5000元,税率为15%,年终发放区间提供的方案金额为24000元,税率10%。即年终奖金发放应税所得额为24000元,月度工资发放应税所得额为(70200-24000)÷12=3850元。扣除每月工资性补贴500元,加回每月税前扣除额40800÷12=3400元,每月发放的工资额为3850-500+3400=6750元。

1至12月工资发放方案如下:

每月工资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额3850×税率15%-速算扣除数125=元。

每月实发工资=工资6750+工资性补贴500-养老保险等470-其他扣除30-住房公积金1000-个人所得税=元。

年终奖金发放方案如下:

年终奖金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额24000×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375元。

年终实发奖金=奖金24000-个人所得税2375=21625元。

全年应缴个人所得税=×12+2375=7805元。

企业税务筹划咨询方案 篇4

关键词:营改增 企业 制造业 税收筹划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的调研,中国制造业现已形成配套比较完整、门类比较齐全的体系,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我国制造业的整体优势。不过,从最近李嘉诚、孙正义把投资重心转向海外可以看出,中国急需减税。在全面实施营改增的背景下,企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快速适应新的税制环境,实施纳税筹划方案,以消减营改增的不利影响。

一、营改增税制改革的背景

二、营改增落地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营改增改变了重复征税、无法抵扣、无法退税的弊端,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税务负担。实施营改增意味着企业必须取得合法有效的进项xxx,才能得到抵扣,这有利于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推动行业的优胜劣汰。当然,实施营改增对企业也有着不利影响。营业税适用税率一般为3%、5%,而增值税是3%、6%、11%、13%、17%几档税率,其中制造业适用17%税率,无疑增加了纳税成本,因此企业必须从供应商处取得足够的增值税发票,这为采购和财务管理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实施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且纳税申报更为复杂,短时间内企业往往难以适应统一的税收政策。

三、营改增落地后企业财务的税收筹划方案

(一)重视税务风险评估,全面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营改增的总体减税规模高达1万亿左右,这是我国政府实现减税降负的大手笔。企业应重视对税务风险的内部评估和控制,积极做好营改增的应对工作,让财务人员能够迅速适应新税改环境及相关业务流程。企业应设立专职税务工作岗位,由专人负责税务信息数据收集、税款计算、税务申报缴纳、发票领购等涉税工作。财务部门必须改革计价模式,完善会计核算内容,设置相应的会计核算科目,使各税收款项能够清晰明确。在账务处理方面,要完善整个处理流程,及时对进项税进行认证和抵扣,严格按照会计核算程序开展纳税筹划,以保证纳税活动的合法性,尽可能降低会计核算系统不健全、进项税无法抵扣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二)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注重供应商及发票管理

企业必须认识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重要性,只有取得真实、合法的进项税发票,才具备抵扣的条件。财务部门需要及时掌握增值税最新税收政策和动B,“吃透、用好”政策,为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出力献策。企业应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认真、全面、系统的筛查,与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加强合作,确保能够取得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增加进项税的抵扣额,最终减少税负压力。对于合同管理以及发票的购买、开具、传递、管理等环节,企业应当制定严格的规章和流程,保障整个过程和形式的规范性。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要确保所购进物资的合同流、发票流、现金流相符,实现“三流合一”。

(三)主动做好纳税筹划,积极落实企业涉税工作

营改增已是大势所趋,企业要想提高经营效益,就必须主动做好纳税筹划工作。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政策,统一规划纳税筹划事宜,采用节税、避税、分散、转移、增加费用等手段,以最优的纳税筹划方案降低生产成本。在采购管理工作中,企业可采取集中采购或批量采购的方法,以扩大对供应商的话语权,确保高质低价,还能保证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资金具有较强的时间价值特性,企业应尽快取得进项税发票,尽量延迟开出销售发票,延缓当期应缴纳的税款,从而增加现金流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核算期间内税负不均衡的现象。随着我国“营改增”的推进,传统的制造业生产企业应改变“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将优势资源集中投入到主营业务当中,把非主营的物流配套服务等交给专业的服务公司,以优化成本费用结构,享受税收抵扣政策。

四、结束语

按照著名税收专家李炜光的调研,我国企业的实际税费负担率接近40%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营改增可总体降低企业赋税,从供给侧促进产业升级,这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应抓住税制改革带来的机遇,有效运用纳税筹划政策优化成本结构,降低税收负担,实现效益性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靖。试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3)

[2]李心阳。“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6(9)

[3]朱清。浅谈“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18)

企业税务筹划咨询方案 篇5

【摘 要】 企业税务筹划能带来税收收益,但通常会带来较低的财务报告指标。企业很多重要的财务契约都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这使得企业管理层不愿意降低报告利润。文章阐述了税务筹划的主要路径,并就企业税务筹划中管理层和以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通过博弈理论进行简化分析。

【关键词】 税务筹划; 财务报告; 博弈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对于企业而言,在其设立、开始生产经营直至清算解散的任何阶段,都处于税收的影响之下,税费的支付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因而合理利用国家的政策法规进行税务筹划,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一、税务筹划的主要路径

税务筹划是指企业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通过对筹资、投资、经营和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充分利用税法提供的优惠政策,使企业税负得以减少或延缓,以获得最大税后收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活动。税务筹划的主要方法有:通过资本弱化来进行税务筹划,充分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实现税务筹划,此外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也能起到良好的节税作用。

(一)资本弱化进行合理避税

资本弱化是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合理避税时常用的方法。企业资产就其来源有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两个部分。权益资本是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包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债务资本是从资本市场、银行、关联企业筹集的长期负债及日常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短期负债等。企业通过负债筹集的债务资本需支付利息,记入财务费用后,可在纳税前抵扣,导致企业利润减少,企业承担的所得税降低,具有抵税作用。权益筹资后支付的股利却不具有抵税作用,完全由企业承担。在企业生产经营所用资金中,通过负债筹集资金,有利于企业合理避税。

(二)会计政策选择实现合理避税

由于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某些经济业务在符合会计原则和计量基础的要求下,可以有多种会计处理方法,即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不同会计方法和政策的选择,当期确认的收入和产生的费用不尽相同,带来了不同的报告利润,产生了不同的税收负担。企业可以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和税收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合理地选择会计方法和政策,使企业既依法纳税,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三)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也能起到良好的节税作用。例如,税法规定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可充分把握创业投资企业的认定条件,及时进行相关调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税法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进行税额的抵免。企业应把握专用设备的认定及留存证明,以便享受税额抵免的优惠。税法对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的所得税优惠,并扩大到全国范围,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制定出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实现企业最大的节税效益。

二、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的冲突

税务筹划要实现企业最大的节税效益,首先要从实现税收利益开始。其具体表现一般都是报告较低水平的应税收入,确认较高水平的应税费用,形成较低的报告利润,缴纳较低额度的税款。但企业对外报告的财务报告,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都希望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报告出较高水平的会计收入,优化相关财务比率,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达到融资的目的。因此在企业税务筹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冲突。

(一)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冲突的原因

1.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影响

现代企业理论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出现了委托关系,职业经理人也应运而生。企业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价值,倾向于通过税务筹划减轻企业的负担,达到节税的目的;而在委托关系下,企业管理者及职业经理人的报酬通常与其为企业创造的利润即财务报告利润有关,税务筹划可能带来报告利润的降低。因此,企业内部管理者在与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可能采取放弃纳税筹划的机会,以更好地体现自身的经营业绩。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造成了管理者与所有者之间的意向差异,也造成了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之间的冲突。

2.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会与许多利益相关者发生经济利益关系。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通常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报告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有报告高质量财务信息的压力,例如消费者关心企业能否提供持续的售后服务,企业需要有良好经营业绩的财务报告以传达可持续发展的信息。企业债权人对财务报告中的偿债能力指标非常关心,借助其信息来评估自己债权的保障程度。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也关心企业财务报告数据,判断企业受托责任履行情况。这些都可能导致企业管理者在外部利益相关者影响下,放弃税务筹划机会,更好地体现企业经营业绩。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也造成了企业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的冲突。

(二)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冲突的体现

1.资本弱化影响了资产负债表

企业通过负债筹集资金有利于合理避税。企业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比率的大小,反映了企业资本结构的状况。企业负债资本与权益资本的比例合理,企业可以获得财务上的良性效应,即资本结构的优化。若企业的债务资本超过权益资本过多,比例失调,就会造成资本弱化。根据经济合作组织的解释,企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应为1:1,当权益资本小于债务资本时,即为资本弱化。

企业若以负债筹资来实现税务筹划,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份额就会增加,报表使用者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就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资金风险,潜在投资者对于将要进行的投资也会更加谨慎。此时,企业通过资本弱化进行的税务筹划就影响到了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报出的财务信息。

2.会计政策选择影响了利润表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除了在筹资过程中增大负债筹资外,还可以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降低会计收益,增加成本费用,特别是不会带来现金流出的成本费用,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等。这些会计政策的选择在降低应纳税所得额的同时,也会导致财务报告中的财务成果降低,这会与财务报告使用者期望较高的会计收益目标相冲突。

三、相关文献回顾

税务筹划能使企业在税收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通过节税或延缓税款支付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通常也会带来较低的财务报告指标,造成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目标的冲突。

Scholes-Wolfson(1992)对企业税收筹划进行研究后提出,有效的税务筹划要求筹划者在进行投资和融资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显性税收(直接支付给税务当局的税收),还要考虑隐性税收(享受税收优惠的投资以取得较低税前收益率的形式间接支付给税务当局的税收);同时筹划者要认识到,税收仅仅是企业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在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所有成本,包括成本、非税成本等。Dhaliwal,Frankel and Trezevant(1994)发现税收和财务报告目标都会影响到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同时Frankel and Trezevant(1994)发现税收状况会影响到企业年底采购行为,而财务报告目标则不会。Hunt,Moyer and Shevlin(1996)并没有发现税收会影响企业存货决策,但研究发现,若公司准备通过存货会计政策变更来操纵利润,则税收的重要性就远远低于财务报告目标,员工薪酬是另一项同时受税收和财务报告动机影响的经营成本。一方面员工薪酬在税前抵减可以带来税收收益,另一方面降低利润可能带来财务报告成本。Matsunaga,Shevlin and Shores(1992)检验了雇主在税收收益和财务报告成本之间的权衡问题,发现员工薪酬变化方向与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方向的变化一致。Scholes et al. (1996)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公司更愿意推迟确认收入来节约税收,而且还发现,财务杠杆(替代财务报告成本)较高的公司不愿意降低报告利润。

四、税务筹划的博弈分析

企业税务筹划能带来税收收益,但通常会带来较低的财务报告指标。企业很多重要的财务契约都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的,这使得企业管理层不愿意降低报告利润。这些契约包括与债权人、借款人、客户、供应商、管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签订的各种契约。因此,在一些会计、融资、市场营销、生产及其他经营决策中,企业必须权衡降低应纳税所得的税务动机与提高企业会计利润的报告动机。

在企业税务筹划中,管理层以及所有者等利益相关方形成了博弈关系,现将其决策过程简化为管理层和所有者两方通过博弈理论进行简化分析。

(一)基本假设

1.博弈的当事人有两个:企业管理者、以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

2.企业内部管理者和所有者都是理性经济人,都能充分考虑所面临的局势,为追求自身利益作出战略性选择;

3.税务筹划带来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与报告利润减少一致;

4.管理者报酬与财务报告利润成正比,税务筹划能带来税收收益,但同时引起报告利润的减少。

假设企业管理者只有两种选择{税务筹划,不进行税务筹划(简称为不筹划)},所有者只有两种选择{监督,不监督}。企业进行税务筹划带来的纳税收益为A元,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管理者报酬是报告利润的?酌(0

(二)博弈分析

管理者和所有者的博弈模型可以用表1表示。

如表1所示,第一个数字代表管理者的收益,第二个数字代表所有者的收益。进行税务筹划,会带来纳税收益A元,报告利润减少A元,企业减少纳税支出元,但管理者的报酬减少A?酌元。对所有者而言带来了税收收益元,但若所有者需要进行监督,确保管理者会进行有利于所有者的纳税筹划,会发生监督成本C元。从表1可以看出,若C>,则所有者监督成本大于纳税筹划所能带来的收益,这时所有者一定会选择不监督,而管理者会选择不筹划,均衡战略为{不筹划,不监督}。C

所有者期望收益E1为:

管理者期望收益E2为:

所有者预期收益函数关于β求导,并令其一阶导数为0;同样管理者预期收益函数对α求导,令其一阶导数为0。这样得到该博弈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管理者税务筹划的概率α■时,所有者的最佳选择是不监督。当所有者监督的概率β>■时,管理者的最佳选择是进行税务筹划;当所有者监督的概率β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企业管理者及以所有者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可以看到在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目标冲突的情况下,税收会影响企业财务决策。企业有税务筹划节约资金的动力,但企业同时会受到财务报告目标实现的影响。企业需要综合考虑税务筹划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对管理者报酬的影响以及资本约束,以此作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et.当代会计研究:综述与评论[M].2009:287-291.

[2]李群。会计政策选择下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J].财会通讯,2010(9).

[3]李团团。税务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0(11).

[4]于君俊,邵俊岗。企业财务舞弊以逃税的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2010(9).

[5]任晓敏。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途径及反思[J].投资与合作:学术版,2012(2).

[6]赵丹。税务筹划与财务报告的冲突与协调[J].会计之友,2010(7).

企业税务筹划咨询方案 篇6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国家税收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的前期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以达到潜在税收负担最小化,税后收益或所得最大化。

一、税收筹划的特点。

一是不违反税收政策法规。节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节税是在合法的条件下进行的,是以税法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精心比较后作出的纳税优化选择。二是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税收是政府调节经济产业和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行为的一种有效经济杠杆。政府可以根据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以税收优惠政策加以引导。刺激投资者和消费者采取符合政策导向的行为,从而实现政府要达到的经济和社会目的。三是节税形式的多样性。由于税收政策在不同产业、地区间存在差别,节税的形式也存在差别。

二、税收筹划的方法。

(一)税收政策方面。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通常有两个,即计税依据和税率。计税依据越小,税率越低,应纳税额也越小,因此,做税收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找到合理、合法的办法来降低应纳税额。例如,企业所得税税率有3档,即: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税率18%;应纳税所得额在3-10万元,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在进行该税种税收筹划时,如果现在仅从税率因素考虑,那么就有税收筹划的空间。

例如,假定企业12月30号测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5万元,该企业不进行税收筹划则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100500×33%=33165元。假设该企业进行了税收筹划,12月31日购买办公用品500元,则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500-500=10万元,则应纳税额=100000×27%=27000元,通过比较我们发现通过税收筹划,支付费用成本仅为500元,却获得节税收益=33165-27000=6165元。显然,税收筹划空间是相当大的。

(二)税收滞纳金、罚款方面。纳税人未按照税法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滞纳金比银行贷款利率的高。因此,办理纳税申报,特别是采取递延纳税方式降低利息费用时,应当关注各个税种的纳税期限。与此相关的还有一项规定,即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级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在批准的延长期限内,不加收滞纳金。税法对纳税人的下列行为规定了一定的罚款处理: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未按规定设立账册的,未按规定报送有关备案资料的,未按规定履行纳税申报的,违反发票使用规定的,以及偷税、欠税、抗税等违法行为。纳税人如果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除了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外,还会给企业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如果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履行各项义务,不但可以避免罚款支出,相反还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额外税收负担方面。额外税收负担,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应当予以征税,但却完全可以避免的税收负担。如:(1)与会计核算有关的非正常税收负担。税法规定,纳税人兼营增值税(或营业税)应税项目适用不同税率的,应当单独核算其销售额,未单独核算的,一律从高适用税率;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应当单独核算免税、减税销售额,未单独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对纳税人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如果核算不实,税务机关核定的税款往往要比实际应纳的税款高出很多。例如,《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对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按照不同的行业确定在7―40%的幅度内,事实上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远没有这么高。因此,纳税人应当加强财务核算,主动争取实行查账征收方式,免除这份不公正“待遇”。(2)与纳税申报有关的非正常税收负担。如:纳税人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应提未提的项目,不得转移以后年度补扣;企业实际发生的财产损失,未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的,不得税前扣除;对符合条件的减免税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报批,逾期申请,视同权益放弃,税务机关不再受理等。对于额外税收负担,纳税人可以通过加强财务核算,按规定履行各项报批手续,履行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认真作好纳税调整等方法来解决。

三、税收筹划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从根本上讲,税收筹划应归结于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它的目标是由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决定的,即实现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也就是说,在筹划税收方案时,不能一味地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必须综合考虑采取该税收筹划方案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的收益。因此,决策者在选择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才能保证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一项成功的税收筹划必然是多种税收方案的优化选择,我们不能认为税负最轻的方案就是最优的税收筹划方案,一味追求税收负担的降低往往会导致企业总体利益的下降。

税务筹划方案 篇7

关键词 企业 税务风险 税务筹划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税制改革逐渐深入。2016年5月1日开始,我国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企业从此面临着全新的税务环境,税务风险明显凸显。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很多企业还没有做好面对新税制的准备,税务工作中仍然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主动掌握新规,积极构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利用各种税务筹划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实问题

企业的税务管理涉及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这既包括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包括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影响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当前内外部环境来看,企业税务管理主要面临着政策风险、执法风险、经营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具体而言,政策风险源于企业需要充分理解和及时掌握国家的税务政策,并有效利用各种手段实现减税,在理解和执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执法风险在于外部环境随时变化,各个地区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别,因此税收执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加上税务执法人员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执法重点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和看法有所不同,对于企业税务筹划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执法轻重有异。经营风险牵涉到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各个环节,产生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如果企业整体经济活动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便会给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严重影响。操作风险源于企业的税务管理既具有超前性,也具有滞后性,不同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不一,一旦税务筹划方案不切合实际,就会形成操作风险。

三、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意义和方式

(一)税务筹划的意义

首先,有助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企业发生的成本费用中税务成本占了很大的比例,企业需要积极开展税务筹划活动,以最优的税务方案来降低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其次,有利于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为了实现减轻税负的目标,企业必须科学地调整整个经济活动,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流程,财务人员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税务筹划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的支出、成本、利润比例最优化。

(二)税务筹划的方式

企业开展税务筹划的方式主要有节税筹划、避税筹划、转嫁筹划等。节税筹划,指的是纳税人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合理利用当前我国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实现少缴税甚至不缴税的目的。避税筹划,指的是纳税人采用各种合理、合法、合规的手段,利用当前税法中的漏洞,制定企业的纳税计划或方案,以此获得税务利益的筹划工作。转嫁筹划,指的是纳税人通过调整价格、转变经营模式等将税负转嫁给其他企业,从而减少自己的应缴税额。

四、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

(一)掌握税法政策,加强税企沟通

部分企业未能及时了解、掌握税收政策和申报流程,导致无法按照国家要求纳税,出现了偷税、漏税甚至是多缴税的情况,这将极大地增加企业税收风险,对企业的发展有害无利。因此,企业必须及时、全面、详细地了解税务政策及法律法规,寻找税务方面的利益增长点。其次,企业必须重视税务筹划工作的合法性,财务人员必须具备必需的财务管理知识及税务知识等,重视税务政策的变动或调整,合理安排纳税行为,并及时、适当地调整税务筹划方案,不断提高税务筹划的实际效果。另外,财务人员要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获得税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学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充分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采取预防措施,加强风险防范

首先,企业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高效、快捷的税务管理系统,准确识别税务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对税务风险进行事前预估、事中调节和事后控制,确保企业的税务活动合法、规范、高效,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其次,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在并购、重组、会计核算、利润分配、重大投资、关联交易等事项中规范业务流程,加强涉税管理,从而有效地遏制各种风险的产生。再次,明确企业的税务管理要求和目标,构建纳税筹划风险预测与控制系统,并制定全面系统的纳税风险控制策略,尽可能选择那些切合企业实际、可操作性强、满足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另外,企业内部各部门必须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密切关注税务风险点,及时把控纳税筹划的实施效果,以保障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安全而高效。

(三)提高人员素质,优化经营模式

财务人员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其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实施税制改革后,发票管理、会计核算等财务工作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必须适应新政策、新形势的要求,加强财务、税务管理团队建设,开展财务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涉税人员业务技能,使之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税制。而且,企业要想实现减轻税负的目的,就必须梳理自身业务流程,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重视税务风险管理。企业应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产品、资金、信息的流转速度,以降低财务费用,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如果部分环节无法获得进项税额抵扣,可以选择外包出去,进行税负转移。还可以加强企业合作和项目合作,有效地避免资金短缺,实现优势互补。甚至可以把某些职能部门外包出去,以降低管理成本,有效实现税费转移,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另外,企业可投资新的项目或实行多元化发展,使之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通过多业态发展抵御市场风险。

(四)强化内部控制,开展税务筹划

财务、税务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应该结合税务风险评价结果,加强财税的内部管控,建立岗位责任制和授权审批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发票管理、税款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工作,保证会计报表、会计账簿、原始单证等的全面性、真实性、合法性,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实施营改增政策后,财务部门要负责统一和协调纳税筹划事宜,确立科学合理的税务策略,合理控制企业税负,充分利用营改增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税务法规和会计制度,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及义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税务筹划方案,所制定的方案要与现行的税务制度高度契合,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五、结语

税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是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要想有效防范和规避税务风险,企业就必须重视税务风险管理,认真研究和掌握税务政策,加强内部财务控制,构建一套全面、科学、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合法、合理、有效的税务筹划方案,不断提高税务管理水平,有效防范和规避税务风险,为企业利益增长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浙江金华石油分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茜。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 裴艳芳。浅议“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4(03).

企业税务筹划咨询方案 篇8

摘要:据统计,我国小型微利企业占所有企业总数的比例超过90%,为我国提供了大约80%的工作岗位,实现的产值占比超过50%。虽然小型微利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就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税负重和融资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在减轻税负方面,国家已陆续出台许多税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及时掌握并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型微利企业;纳税筹划;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一、小型微利企业的定义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小型微利企业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2)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0万元(含30万元),年度平均从业人数低于100人(含100人),年度平均资产总额低于3000万元的工业企业(含3000万元);从业人数低于80人(含80人),资产总额低于1000万元的其他企业(含1000万元)。

二、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根据《关于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财税〔2017〕43号)规定:自2017年至2019年期间,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标准上调至5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减半计算,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0%执行,实际执行税率仅10%。

三、进行税务筹划的必要性

根据财税〔2017〕43号规定,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的,才能享受实际税率为10%的企业所得税优惠。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临界点税负测算如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多1元,就需要多缴企业所得税万元,可见小型微利企业进行合理的纳税筹划非常必要。

四、税收筹划方法

(一)推延收入的确认时间

若企业在11月之前的应纳税所得额已经接近50万元,企业应特别注意12月份销售业务收入的确认时点筹划,企业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使销售业务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将销售收入推延至次年。例如,企业采用直接收款销货时,可通过推迟收款时间和推迟货物交付时间,把收入确认时点延至次年,以满足小型微利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税率的条件。

(二)减少收入的确认金额

若企业在11月之前的应纳税所得额已经接近50万元,企业如果确实无法推延收入的确认时间,企业还可以通过给予客户一定的折扣、折让等方式,主动减少当月收入的确认金额,使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以满足小型微利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税率的条件。

(三)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增加税前可抵扣金额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加计扣除和加速折旧等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增加税前可抵扣金额,以便达到降低应纳税所得额的目的。企业通常可以利用以下政策:(1)根据国家xxx公告2014年第64号文规定,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企业可以选择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前时扣除。企业可以通过自查,检查是否存在有单价低于5000元的固定资产,可以享受加速折旧政策而未享受的。(2)根据财税〔2018〕54号文规定,企业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新购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可以选择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前时扣除。(3)根据财税〔2009〕70号文规定,企业符合文件规定安置残疾人员,除可以扣除实际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外,还可以按照实际支付工资的100%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企业除了利用上述政策外,还可以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将应纳税所得额控制在50万元以下,既可以少缴当期企业所得税,又可以同时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

(四)合理增加成本费用支出

企业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接近50万元时,可以通过合理增加人工成本(如提高员工工资、奖金和福利费等方式)、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方式,增加成本费用的支出,以降低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公益性捐赠方式,将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控制在税收文件规定以内,充分享受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税率带来的利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运用上述税收筹划方法时,必须以真实的业务发生为前提,如果仅仅是通过隐瞒收入和虚列成本费用等方式来调节利润,将很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企业将面税收风险,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切税收筹划都应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谋求企业利益最大化。

五、结语

由于小型微利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存在技术落后、人才匮乏、规模小等先天不足,故国家给予小型微利企业特殊扶持,小型微利企业目前执行的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为10%,远远低于西部大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15%的税率,小型微利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文就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了全面的解析,并从收入和成本费用两个维度提出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筹划的路径,对我国小型微利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筹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郑轶。解析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J].华人时刊旬刊,2014(3).

[2]刘锡光,刘厚兵。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新优惠政策解析[J].税收征纳,2014(5):47-49.

[3]江平,刘志耕。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重点、疑点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5(13):45-46.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