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论述【最新3篇】

1。费尔巴哈名言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2023年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论述【最新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论述 篇1

姓名:黄珊

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文本谈对人的本质学说的理解

摘要 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了其对于人的本质的界定: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的理论创新,标志着马克思已经从费尔巴哈的人本思维方式转向了科学的实践逻辑指导下的实践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但是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并认定这只是马克思的观点,这并非是对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准确解读。其实费尔巴哈已经从社会关系来界定人的本质了。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自已首先是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来规定人的本质的。由此出发,才能正确认识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性的真实含义及其在自然生态问题空前严重的当今世界的深刻意义。

关键字 人的本质;实践思维方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社会关系;自然

1845年4月,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在《提纲》中,马克思围绕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重读《提纲》,发现其中蕴涵的丰富思想对认识人的本质学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人的问题不断探求,从古代的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后来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性哲学逐渐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对于人的本质的探索也在不断推进,在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把人的本质虽然看成是活动,但是他把这种活动仅仅看成是思维的辩证运动的结

果,在费尔巴哈那里,他把人当成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认为人的“类”本质是所谓的理性,爱,意志。但在二者那里,都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绝对稳定,不随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在论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时,几乎所有的著述都引用的是《提纲》中的下述论点:“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根据这句话,人们断定把人的本质看作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属于费尔巴哈,而与费尔巴哈不同,只有马克思才把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认真研读马克思的原著,细致对照和体会费尔巴哈的相关论述,笔者发现,上述长期流行的解读并不完全准确。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特别是其实践论人类学中,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被称为“人学世纪”的2l世纪更是意义更大。因此,对此有必要加以澄清,对其相关的内涵也应有更深入的认识。马克思在批判吸取前人对人的本质的看法的基础上,坚持从人的实践活动,具体的社会实践出发,来考察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内的活生生现实的人,得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的科学结论。马克思能得出这一科学的认识,其在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上的转变起到了根本作用,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到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的转变,最后和费尔巴哈的人本逻辑的分道扬镳,建立起自己的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正是在这一新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马克思独辟蹊径,从实践来理解和思考相关哲学问题,包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从而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当代的我们在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言说的时候,不能局限在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表层言说上面,要想真正理解到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言说的精髓,就要深刻的深入到历史文本中,探寻马克思思考这一问题的思维道路,遵循着马克思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本真的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解读,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会像马克思那样思考。

马克思的《提纲》共十一节,对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的批判集中在第六节。这一节的全文如下: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p18)

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这段重要论述,首先得了解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

对于人的本质,费尔巴哈首先强调的是它的感性存在。他说:“人的本质是感性„„人的存在只归功于感性。”“人的最内秘的本质不表现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而表现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题中。”[2](p213-214.p59)进一步,他论述得最多的是人区别于动物而具有的“类”意识,即理性、意志和爱。他说:“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又说:“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就是理性、意志、心。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在人里面而又超乎于个别的人之上的属神的三位一体,就是理性、爱和意志的统一。”[3](p26-p28)

在这里,费尔巴哈确如马克思所说,是把“类”当作个人的本质来理解,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和共同性这样的“抽象物”。但是,费尔巴哈并没有停留于此,他超越了自己的这些认识,已经从社会关系来认识人的本质了。他指出:“三位一体之秘密,是社会生活、集体生活之秘密——是我与你的秘密。”[3](p346)在《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中,他就明确地把人的本质与社会性联系起来了。他以第三者的口吻说:“费尔巴哈把人的实体仅仅置放在社会性之中——,他(指费尔巴哈自己——引者按)是社会的人,是共产主义者。”[3](p434)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解读和界定,走的是回答人是什么的道路,回答的方式是以人的属性规定人的本质的道路。而这一条道路是和以前哲学回答人的本质问题上走的道路是一样的,得到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言说是抽象同一的,是没有血肉的人,是“一般的人”,没有达到对人的现实性的理解,要想实现在人的本

质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就要改变其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得到合理正确的认识结论。

尽管费尔巴哈对社会的认识还仅仅是从“我”和“你”这样一种感性直观的认识出发的,但是他已经不是从孤立的单个人来考察人的本质,而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认识人的本质了。在他看来,真正的人是具有“类”意识因而与“类”相统一的人,也就是他所自命的“社会的人”和“共产主义者”。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评价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时就已经明确指出,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2](p158)显然,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已经是从人与人之问的社会关系来界定人的本质了。这个明白无误的论断,对于认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和《提纲》的含义无疑具有极大的参照意义。

费尔巴哈对社会关系的认识无疑还是简单而肤浅的(对于这种肤浅性,恩格斯后来有过极其深入的揭示和批判),但是他毕竟开启了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去考察和规定人的本质的崭新思路。这种由关系思维所认定的关系质,已经不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而是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存在着的、由人与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东西。“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提法,显然概括地表达的是费尔巴哈的观点。在一定的意义上,马克思对这个观点是认同的,但是在如何认识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上,他就大大超越费尔巴哈了。这个超越首先就表现在他在这里对费尔巴哈的观点所作的批判上。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来认识和界定人的本质,并不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总和”对于人的本质就没有关系;而只是说,对于人的本质来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带根本性,社会关系及其总和乃足这种关系的社会性表现。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算是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了这个观点。如果仅仅局限于社会关系本身,看不到社会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联系,也就看不到社会关系的具体历史内容,甚至只是像费尔巴哈那样只是从对“两个人”之间的自然联系的感性直观去认识这种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认识人的本质,对于正确理解社会性的实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的观念,似乎社会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矛盾、对

立和斗争。这显然只是从差别、分化的角度来解释社会性。按照这种解释,阶级社会里的人的社会性也就是阶级性,而阶级性则只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分化和斗争。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还不能满足每个个人自由发展的需要,由最早的分工发展起来的阶级分化和矛盾确实愈来愈尖锐,阶级对阶级的斗争确实成了社会生活中主导性的内容和历史变革的杠杆。但是,即使是在阶级社会中,也只有阶级之间的合作才能直接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而阶级斗争的作用无非是促使这种阶级合作格局的实现和变革。还应该看到,不仅从家庭到氏族到部落到国家是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是人的社会性的扩展,而且从个人到阶级以及由阶级组成国家,也是人的社会性不断扩展和提高的过程。历史上的先进阶级、革命阶级,也就是在社会化的程度上更高的阶级。从这个角度认识社会性,显然就不是分化和差异的观点,而是从人与人的合作、亲和和协作的观点去看了。当初费尔巴哈把理性和爱确定为社会关系的内容,实际上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后来,马克思论及人的社会性时也是持的这种观点,并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坚定地举起社会主义的旗帜,为社会主义在人间的实现奋斗终身。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说得更为明确。他说:“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1](p34)应该说,这才是对社会关系的本质性的说明。正是“许多个人的合作”的范围和水平实际上决定和表现着人的社会性本质。参与合作的个人愈多愈广泛,合作的方式愈符合人性,愈有利于人的本质的生成,社会性的水平就愈高,这样的社会也就愈先进。

以“许多单个人的合作”来说明社会性,是由人和自然之间的实践关系这一更深刻的本质决定的。因为,单个的人只有通过合作才能从事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才能解决自己和自然之间的矛盾。这种合作的范围愈广泛,合作方式愈密切和深入,人的社会性程度就愈高,并最终在“类”水平的合作中实现“类本质”的生成。

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具体内涵和水平所决定,人的社会化的程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内容和形式)也是历史具体的。阶级社会中的不同阶级就是以此划分和形成的社会群体,也就是说,阶级性只是社会化程度不同的一种具体的社会

性。按马克思的原意,阶级的划分和对立以致斗争,实际上是人的类本质生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异化现象,他甚至曾经明确地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是异化的。阶级最终要消灭,那就是人的社会化即全体个人之间的全面合作的真正实现,也就是人类世代向往的大同世界的到来。只有这种“类”水平上的合作,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冲突。今天的人类要真正走出生态危机这个“人类困境”,就迫切需要“类”水平上的合作。

人类的历史就是单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推进和提高的过程,直到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化的人,亦即个体与类相统一。至此,也就足马克思所说的“历史之谜”真正解决之时。人作为类存在物也就是社会存在物,类和社会的情况是什么样,个人也就只能是什么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只有类的解放即社会的解放实现,每一个个人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到那时,个人的自由发展才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费尔巴哈哲学选集.上卷商务印佰馆,1984年版

[3]费尔巴哈哲学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论述 篇2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试析

(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 430072)

摘 要: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是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人的本质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以感觉主义或感性直观作为自己的根本原则。由于费尔巴哈未能汲取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因此, 它具有一切狭隘的感觉主义所共有的缺陷。费尔巴哈要么在说明人的感性本质和或自然本质时陷入他自己所反对的庸俗唯物主义, 要么在说明人的超感性本质或超自然本质(人的精神和社会性)时陷入唯心主义, 或者说, 他必然陷入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同社会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内在矛盾之中。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理论的矛盾, 在马克思的立足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新世界观当中得到了真正的克服。关键词: 费尔巴哈;人;人的本质;感觉;直观;实践;马克思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核心是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恰恰是在这个最关紧要的核心问题上, 他表现出最尖锐的思想矛盾。揭示和分析这一矛盾, 无论对于说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实质, 还是对于加深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对黑格尔“人的本质”观点的批判

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首先是从批判黑格尔对人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观点中建立起来的。

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哲学的决裂, 表现在对黑格尔的主观主义以及理性主义的批判两个方面, 但在开始则更着重于用感觉论和直观经验驳斥黑格尔的抽象理性的思辨。在标志着他第一次完全站到唯物主义立场上来的《黑格尔哲学批判》(1839)一文中, 他着重揭露了黑格尔的逻辑学与感性直观之间、思辨的“纯存在”与现实的存在之间的尖锐对立, 揭露了貌似从“感性确定性”出发的“精神现象学”也不过是“现象学上的逻辑学”, 即不过是同样的抽象概念体系。从时间上说, 费尔巴哈对黑格尔抽象思辨的批判要早于他对基督教神学的批 判;从逻辑上说, 建立自然主义的人的本质的学说也正是费尔巴哈揭示基督教的本质的前提, 因为在他看来, 基督教的本质无非是异化了的人的本质。因此,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最初出发点只能是感觉论, 是对黑格尔抽象思辨的批判。正因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这种感觉论的背景, 他对黑格尔的“人的本质”的批判便带上强烈的感性直观色彩。他认为自我意识是一个“凭借抽象为媒介的实体, 因为是一个可以怀疑的实体。只有感觉的对象, 直观的对象, 知觉的对象, 才是无可怀疑地、直接地确实存在着的”[1 ](p170)。黑格尔的抽象假定了“人以外 的人的本质”, 它“缺少直接的统一性, 直接的确定性, 直接的真理。”[2 ](p105)在黑格尔那里, 自我意识是人的一切精神活动的最高抽象, 它能动地“异化”出一切内容, 自身却是一个没有具体内容的纯粹独立的“主体”。费尔巴哈则指出, “自我意识”不是别的, 正是感性的人的属性, 决不能把“人”这个名称翻译为“自我意识”,“因为旧哲学的自我意识是与人分离的, 乃是一种无实在性的抽象。”

然而, 也恰恰由于费尔巴哈在根本出发点上这种感觉论和直观的色彩, 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 对黑格尔的“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辩证法”的“伟大之处”视而不见;他只看到“黑格尔哲学使人与自己异化, 从而在这种抽象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他的整个体系”[2 ](p105), 却没有看到这种“异化”所包含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内容,没有看到它“抓住了劳动的本质”, 没有看到“人使自身作为现实的类的存在物、亦即作为属人的存在物表现出来⋯8943.首先仍然只有通过异化这种形式才是可能的”[3 ](p116)。通过批判黑格尔的“人”的观点而建立起来的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切狭隘的感觉论者和经验主义者所共有的缺陷。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所遇到的麻烦, 清楚地说明感觉论和感性直观的陈旧武器对于批判地改造黑格尔、建立真正唯物主义的“人的科学”, 即建立唯物史观这一历史重任的无能为力。

二、自然的人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归根结底是建立在自然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正是从这里可以看出18 世纪法国唯物论的深刻影响。费尔巴哈认为: “人在世界上之最初的出现⋯8943.只归功于感性的自然界。”[2 ](p214)“完全与动植物一样, 人也是一个自然本质”[2 ](p312)。

用自然科学的、生物学的观点看待人的本质,固然是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的出发点和基础, 但也不能把费尔巴哈的观点等同于18 世纪法国唯物论的观点。实际上, 费尔巴哈对把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 把人与机器混为一谈的观点也是不满的, 他责难这种人“忘了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感觉对象乃是人本身, 忘了意识和理智的光辉只在人注视人的视线中才呈现出来”[2 ](p173)。这里他强调了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的区别, 突出了人本身的特殊性, 在这种意义上, 人又并非“完全与动植物一样”了。可见, 自然主义的因素只是在唯物主义的意义上, 而不是在机械论的意义上被吸收进他的学说中来的。宗教和哲学唯心主义把人的自然存在和人的本质相割裂, 把后者看作脱离肉体和大脑的独立实体, 为了与这种谬见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费尔巴哈却又把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混为一谈, 把肉体存在当作人的本质, 与机械唯物论一样, 在人类社会领域陷入了唯心史观。虽然费尔巴哈也说过:“‘能够把人从自然界抽出来吗?’不能!但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 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 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 是文化、历史的产物。”[2 ](p247)但他并不知道怎样才能从“纯粹自然的本质”过渡到真正人的本质。在别的地方, 正是他自己竭力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纯粹自然的本质”。

三、感性的人

在理论上, 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是他的人本主义的基础, 反之, 在实际的理解上, 他恰恰是从人本学、从人的感受力或感性、从直接呈现在人感觉中的形象来看待自然界和人的。费尔巴哈唯物论的这个主要特点———直观性, 既是他的优点, 也正是他的弱点。因为它否认了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相对性和表面性, 否认了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抽象对于认识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必要。

在自然主义基础中费尔巴哈遇到的麻烦是必须把人和自然界其他事物、把生命和无生命相区别;而在感觉论这里, 他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便是把人的感觉和动物的感觉相区别。在这个问题上, 他改换了种种说法, 最终却还是没有把两者区别开来。他说: “人作为人而具有那些动物作为动物而具有的东西, 动物的感觉是动物的, 人的感觉是人的。”[2 ](p212)但什么才是“人的”感觉呢? 他说“人:⋯8943.是世界上最感性的、最敏感的生物, 而有别于动物”[2 ](p212);但他又明明说过: “动物的感官虽然比人的感官更敏锐”[2 ](183)。因此, 他改口说:“感官是人和动物共通的, 但只有在人身上, 感官的感觉从相对的、从属于较低的生活目的的本质成为绝对的本质、自我目的、自我享受。”[2 ](p212)他看到, 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 正在于人的感觉有“思想性”: 人的感觉“不是感觉本身, 不是没有头脑、没有理性和思想的感觉, 因为甚至纯粹的视觉都需要思想”[2 ](p252)。对这一唯一正确的结论的解释已显然超出狭隘的感觉论本身的范畴, 甚至超出单纯心理学的范畴了。但费尔巴哈却力图站在心理学的立场上, 用狭隘的感觉本身来说明感觉的这种差别, 来把思维、理性变成感性的东西。虽然他也承 认, “精神不局限于任何固定的领域之中, 它纯然是普遍的;精神是感觉的综合、统一, 一切实在的总和, 但感觉只是固定的、特殊的实在的总和。因此精神是超于感觉的割据性和局限性, 并且把感性的地方精神熔于全体精神之中;就这点而论, 精神是既非感性又超感性的。”[2 ](p216)但他所理解的“普遍”、“联系”、“综合、统一”和“超感性”, 又只不过是一大堆通过回忆和想象而堆积起来的感性,但仍然只是感性。

这样一来, 费尔巴哈的一切努力便成为徒劳了。如他所说: “但人和牲畜真的只有感觉是共通的吗? 记忆、想象力、辨别力, 从而悟性不也是共通的吗?”“假如人在感觉中和牲畜没有区别, 那么人在思维中和牲畜也不能有所区别。”[2 ](212)这样,他解释人和动物的区别的“他作为人而具有那些动物作为动物而具有的东西”这句话, 便成了真正的同语反复。

在费尔巴哈把感觉当成人的本质、甚至人的“绝对本质”的时候, 他自然就很容易把这个本质归结到他的自然物质基础———肉体感官之上, 从而与他的自然主义观点挂上了勾。精神和肉体的对立被归结为“头同身体、躯干、腹部之间的对立”[2 ](p211), 这就把心理学又还原为生理学, 把心与物的关系还原为物与物的关系, 与他极其厌恶的庸俗唯物主义划不清界线了。

一切感觉论者在强调外部感官作用的同时都必然也要强调人的内部感性即感情、欲望、意愿的作用, 费尔巴哈也不例外。在这一方面, 他仍然是始终一贯地从他的自然主义观点出发, 认为人和一切动物一样, 具有一种“自我保持、自我维持”的本能的欲望, “人的最内秘的本质不表现在‘我思故我在’命题中, 而表现在‘我欲故我在’命题中”[2 ](p591)。由这种本能的欲望他直接引出了人的种种特性, 如“自爱”、“追求自由”、“追求幸福”,以至于“性爱”、“自私”、“善”、“利己主义”等等。但同样的问题又出现了: 这个“人的本质”与其他动物的本质有何区别? 如果说在“外感觉”中, 费尔巴哈还致力于这种区分的话, 那么在“内感觉”即欲望中, 他就把人与最低等的动物等同起来了。他举例说: “一个幼虫”停息于“它所期望的适宜于它的植物上”, 这一活动是由于“意志”,由于“对生命的爱, 对自我保存的愿望, 对幸福的追求”而引起的, 这种追求是一切生物“基本的和原始的追求”[2 ](p535207)。他也承认另外一些早就为人们所强调的无法否认的区别, 如思维和语言, 但这种特征远不如外表特征那么容易捉摸, 因为动物也有极简单的推理能力和特种的“语言”, 至于什么是人的思维、语言, 这是既不能用视觉触觉决定, 也不能用动物学的种、类来说明的。费尔巴哈感到, 在动物的类与人的类之间, 的确有某种不一般的区别。他最初是这样来进行区分的: “人的形象不再是一个局限的、有限的形象⋯8943.它是多种多样的动物的类, 但是这个类在人中间不再是作为‘属’, 而是作为‘类’而存在的。”[2 ](p83)也就是说, 人的类是一种无限的、普遍的类,“作为类的类”。在《基督教的本质》第一章“概论人的本质”中, 他对此作了具体的阐明: “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 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但是, “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 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动物固然将个体当作对象, 因此它有自我感, 但是, 它不能将类当作对象, 因此它没有那种由知识得名的意识⋯8943.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来对待的生物, 才能够把别的事物或实体各按其本质特性作为对象。所以, 动物只有单一的生活, 而人却具有双重的生活。在动物, 内在生活跟外在生活合而为一, 而人, 却既有内在生活, 又有外在生 活。人的内在生活, 是对他的类、他的本质发生关系的生活。人思维, 其实就是人跟自己本人交谈、讲话⋯8943.思维、讲话是真正的类的职能, 人本身,既是‘我’, 又是‘你’;他就能够将自己假设成别人。”[1 ](p2629)马克思得出上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的观点, 是由于他批判地改造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的学说。要理解这一点, 我们必须追溯到马克思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时, 马克思已经按照自己的观点把费尔巴哈的命题改造成包含真正历史唯物主义开端的命题了。如前所述, 费尔巴哈在人的存在中找不到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他只能或者说些“人的感觉是人的”这种空话, 或者求助于“作为类的类”, 而在这点上除了人的“内在生活”、“类意识”之外又提不出任何客观物质事实作为根据。马克思则指出: “劳动本身, 生命活动本身, 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成为满足他的一个需要, 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活动也就是类的生活。这是创造生命的生活。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 它的类的特性, 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2 ](p50)至于费尔巴哈所谈到的人所特有的“双重的生活”, 也被马克思紧紧抓住并加以发挥, 但已不再是“外在生活”和“内在生活”的对立, 而是统一于“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上的两面: “劳动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 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为二, 而且在实践中, 在现实中把自己化分为二, 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3 ](p51)。费尔巴哈仅仅满足于这种哲学家书斋的沉思默想: “动物只感受得到生活必要的太阳光, 反之, 人却连来自最遥远的星球的无关紧要的光线也能感受到。只有人, 才具有纯 粹的、智能的、无私的喜悦和热情, 只有人才会欣赏理论的视觉的观玩之乐。”[2 ](p30)马克思则指出:“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 改造无机的自然界, 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的自我确证。⋯⋯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生产, 并且只有在他摆脱了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地进行生产。⋯⋯所以,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3 ](p50-51)费尔巴哈无法区别动物的感觉和人的感觉, 马克思则指出: “一方面为了使人之感觉变成人的感觉, 而另方面为了创造与人的本质和自然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 无论从理论方面来说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 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3 ](p80)这种“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在费尔巴哈那里与人的本质的“异化”混为一谈而被看作是宗教的根源, 马克思则把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看作劳动的本质特征和人类本身产生、发展的动力, 并把在劳动中发生的劳动的自我异化看作私有制、宗教等等一切人的本质的异化现象的最终基础。这样, 整个历史归根结底不是宗教的历史, 而是物质生产劳动的产生、发展、异化的历史。

总之,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改造, 集中于对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的、能动的理解之上。这种理解, 得益于被费尔巴哈当作脏水泼掉了的黑格尔关于对象化和异化的自身否定的辩证法, 借助于在劳动中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自然界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的人化这一深刻思想。马克思把整个人类历史放在真正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来进行考察, 从而发现了人类历史中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异化形式, 发现了由劳动异化而来的整个阶级社会历史中人的本质的异化史, 发现了各种不同的人、人的各种历史形态, 即相互更迭着、矛盾着的社会阶级。从此, 对人的本质的这种现实的理解便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牢固的出发点, 关于人的科学第一次成了真正意义上关于社会的科学, 关于历史的科学。

在这种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 从来被唯心主义当作人的本质, 甚至也被费尔巴哈称为人的“绝对本质”的人的“理性、意志、心”, 人的意识或自我意识, 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不是别的, 正是劳动, 才使人能够“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来看待”, 能够“实现双重的生活”, 能够“将自己假设成别人”, 总之, 能够具有自我意识。

马克思指出: “费尔巴哈在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的全部推论无非是要证明, 人们是相互需要的, 并且过去一直是互相需要的。他希望加强对这一事实的理解, 也就是说, 和其他理论家一样, 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实的理解。然而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任务却在于推翻这种现存的存在。不过, 我们完全承认, 费尔巴哈在力图理解这一事实的时候, 达到了理论家一般可能达到的地步, 但他还是一位理论家和哲学家。”这里, 包含着对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的肯定, 同时也包含着对他的哲学的扬弃。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必然导致的实践后果———指导旨在“推翻现存的存在”的德国工人运动, 是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的终结和出路。参考文献: [1 ]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 下卷[m](荣震华、王 太庆、刘磊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2 ]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著作选集: 上卷[m](荣震华、李 金山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3 ]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4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5 ] 马克思。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c].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6 ]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 第1 卷[c].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论述 篇3

人的本质的思考——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感

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人是极其复杂的,复杂到有时连自己都不能解释自己。到底什么是人的本质呢?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产物;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家说:人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把人的本质看做是自我意识、精神;黑格尔把人逻辑地理解为自己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费尔巴哈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从自然人出发,把人的本质看做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个体的人,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即理性、意志和心。凡此种种,众说纷纭。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前的旧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以附录的形式把这个文件公诸于世,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是“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的经典性表述,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

第一,“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重要的,人还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 1

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由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类自身的区别也主要在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而人的自然属性又总是受着社会属性的规定与制约,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因而,人的本质也就不在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自然界,生物的种类不计其数,然而人却做为独一无二的,具有高度智慧的动物,与其它生物存在本质的差别,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具有社会性。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的故事,就是对此最好的例证:狼孩卡马拉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吃肉时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手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的引颈长嚎。经过7年的教育,她才掌握45个词,勉强学会说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只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必须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而人脑又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它的原材料来自客观外界,来自人们的社会实践。所以,这种社会环境倘若从小丧失了,人类特有的习性、他的智力和才能就发展不了,一如“狼孩”刚被发现时那样,有嘴不会说话,有脑不会思维,人和动物也就没区别了。人出生之后一项最重要的人物就是进行社会化,学习生产、生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培养和习得社会角色等等,完成从生物个体发展成为具备社会成员素质的“社会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非要否定人性中包含的自然属性因素,而是强调社会属性是人性作为与兽性和神性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而与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因此,马克思主义承认并重视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属性,即生理构造和食欲、性欲等生物本能,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的本质主要体现的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所以,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另外,人的社会属性虽然以自然属性为基础,但是,历史和现实中的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都是经过其社会属性洗礼的,都包含有相应的社会内容。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生物

本能与动物的本能是有区别的,例如,人类不仅仅有食欲,还有饮食文化,人类的性欲也是与两性间的感情相联系的,并由此产生了家庭。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就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为自然属性注入了社会内容。所以,如果否认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而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就会将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混为一谈。

第二,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首先,这说明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联系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机的,它们彼此影响、制约、渗透,形成纵横交错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的就是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而不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或某种社会关系的重复。这就要求我们用系统的、全面的方法从总体上,从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联系中把握人的本质。诚如马克思所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其次,各种社会关系在有机统一的联系中不是并列的、平等的,它们在决定人的本质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物质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因此也对人的本质具有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正是在社会关系中才形成了人的本质。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关系式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思想文化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在诸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本质;其他各种社会关系又有其相对独立性,也从各个不同侧面规定着人的本质。因而人的本质也就是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有机结合。“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个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每个人一生下来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否则,一旦脱离社会关系,丧失社会属性,就会和徒具人形的“狼孩”一样,无论先天有多么发达的大脑和健全的躯体,都不可能具备人的本质。

第三,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地发展变化着。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学说,有一个共同的根本性错误在于离开人所生存的具体的历史

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谈论人性和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从分析费尔巴哈入手,批判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彻底否定了抹杀人的社会性、阶级性和历史性,并从这种抽象的、一般的、孤立的单个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的观点。马克思并不完全否认人类具有某些共同性,而是反对将这一共同性抽象化,反对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他主张从现实的具体的个人去理解人。马克思认为在考察人的本质、理解人时,“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社会关系总是具体的,因而由它们的总和所构成的人的本质也就必然是具体的。同时,由于人们的社会关系总是随着社会实践,首先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因此“人的本性”也就是在每个历史时代的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是留给后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德里达所说:“没有马克思就没有将来”“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遗产的继承者”,我们应该更多更细地阅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从他的思想精华中汲取营养,促进自己更好的成长。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