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0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课题研究方案(通用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课题研究方案 篇1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的教育强调教会学生学习。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单凭语文教材那仅有的几篇课文,是不足以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也只有通过大量课外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文化沉淀,提高读书能力。《课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小学生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课文60篇。”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说:“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也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探索它。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课外阅读中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因此,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已是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二、研究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获取知识。

三、研究内容

儿童喜爱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中外名著、跟课文有关的作家、作品介绍、优美的儿童诗歌、泰戈尔散文诗等。

四、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观察法

3、问卷法

五、主要措施

1、营造书香教室,吸引学生课外阅读。

2、结合课文教学,指引学生课外阅读。

3、组织相关读书活动,激活学生课外阅读。

4、开展读书竞赛,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好本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2.制订出班级读书计划。

3.征求学生意见,完善研究内容。

4.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

第二阶段:研究实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着手进行实验研究;

2.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3.完成实验研究报告或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课题实验研究的终结性报告。

2.实验研究成果展示。

七、预期成果

通过一年的努力,使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文化沉淀,提高阅读能力。

八、课题组成员

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篇2

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切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将学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层次推进,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把科研与教研、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经学校研究,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对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讨论立为“小课题”,开展实实在在的研究,并通过小课题研究工作,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

2、从机制上保证教研活动课题化,营造教研组科研氛围,提高教研成效,促进教研组建设。

3、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将教育科研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总体思路

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构建研究团队,开展研究。备课组长要做好引领工作,教师个人要单独申报一项小课题进行研究,形成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研训一体的校本研训机制,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并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学策略,指导自己和同事的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发展。

四、实施流程

1、选题。填写《小课题研究方案》(附件一)。学科组(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的研究课题,应具备“针对性强、切口小、研究周期短”的特点,一般应是所任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个案例等。小课题研究周期不要太长,原则上是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

2、申报立项。参加“小课题研究”的学科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教科室提交《中学小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等。教科室对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一周内公布立项的小课题。不合格的,须重新选题、申报,直至完成立项。

3、实施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成员按照课题方案,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工作,积累研究过程资料(同时完成附件二、三),建立小课题研究档案袋。将常规教研与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开展实践研究,从而解决问题。教科室将对研究进行督查指导。

4、结题(中期小结)。程序是:(1)课题组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2)将研究报告、过程资料及成果资料交教科室;(3)教科室组织有关人员听取研究者的报告,对课题进行评审,向研究者宣布评审意见。

5、成果鉴定与推介。学校将对开展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评奖并纳入学期量化考核,对优秀的研究成果进行全校推介,推动成果在学科内及学科间的应用与共享。

五、课题管理

1、营造良好的小课题研究氛围。学校积极倡导和要求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并提供理论上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具体指导。不断强化“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课题组选择一些内容具体、切口小、周期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克服传统课题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小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课题研究的指导和评审等工作。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对立项的小课题研究建立电子档案。制定小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评定、表彰奖励等制度,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开展。

3、培训小课题研究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介绍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教育理论等,指导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激发教师研究小课题的兴趣和研究欲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出一些思想前瞻、能力突出、成果丰硕的研究型教师。

4、深化小课题研究。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小课题研究的主渠道,积极开展以上课、说课、评课为基本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深入探究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策略;研究组成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讨对策和措施;课题组内部也可以开展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不同系列的小课题研究成果评比活动,引导教师研教结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六、小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李居涛

副组长:刘甲田

成员:孙晋斌张会侯成峰赵炎马强赵雪梅

课题实施方案 篇3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本事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长久以来我们发现学生的课前预习虽然每一天都在进行着,可是收效甚微,没有到达预习的真正目的,是“伪预习”。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更不要说培养学习本事和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甚至造成学生不求甚解、敷衍应付,逐渐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学生有效预习”的落实,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举足轻重,值得探讨和研究。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提出“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先学也就是预习,自主学习,后教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点拨、拔高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取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的本事。

反思多年的英语教学,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预习的习惯,更谈不上有效性预习。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出不一样的预习任务?如何根据教学任务的不一样来把握预习的侧重点?什么样的课前预习最有效?等等,这些都是我一向在思索的问题,也是本课题要研究的资料和意义所在。

2、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经过研究,找出影响初中生养成预习习惯的原因有哪些,从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进而探索出一些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方法和策略,保证课前预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课题名称的界定

预习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课前自学教师要教授的新课的资料。初中英语自主有效性预习习惯的培养与反思研究将着力探究从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方法措施、预习效果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预习效率,并从实践中反思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培养中的策略、效果、科学性等。

二、指导思想

1、《新课程标准》倡导:预习是学习个体的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

2、认知建构主义有关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预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对新课的主要资料和学习重点有个大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就能对新知识有似曾相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3、“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指导学生预习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本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预习方法,使学生能合理地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预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研究目标

1、经过有效预习的指导,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我的思想自我的思维进入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指导不一样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预习方案,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多角度预习,拓展思维空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评价的本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本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四、研究资料

1、调查初中生英语课前预习的现状。

2、分析初中生英语课前预习效率不高的原因。

3、研究适合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预习方法。

4、探索培养初中生养成有效性预习习惯的策略和途径并付诸实践。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调整研究方案。

2、访问调查法:经过访问学生和教师、采用向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预习现状及存在问题。

3、行动研究法:对于所采取的策略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使所采取的方法更科学、合理、有效。

4、个案研究法:对于研究中出现的特殊学生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5、比较分析法:对研究对象定期检测及时对取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不断完善研究方案

6、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研究策略,扎扎实实地做好研究工作,根据研究实践所供给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__.12—__.1)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并积累资料,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

2、调查分析现状,初拟实施方案。

依据课题研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本事,预习习惯等方面的现状,构成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预设出有效预习培养方案。

(二)实施阶段(__.2—__.5)

实施课题研究,此阶段我主要立足于日常课堂教学,探索提高学生预习本事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1、指导学生预习,尝试建立适合学生预习的方案。

2、做好课前预习效果的检查与监督,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展示与交流,激发学生预习的进取性。

3、做好案例研究,并不断调整不一样基础的学生的预习方案。

4、不断调整研究方案,探索适合学生有效性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三)总结阶段(__.5―__.6)

1、整理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2、修改课题研究教学案例集和一些研究成果。

3、申报课题结题,并在教学中进行推广应用。

七、预期成果

1、探索出适合初中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预习方法,并付诸教学实践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为其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学校高度重视

我校高度重视教研活动,异常注重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尽全力给予课题研究者指导和帮忙。

2、学校资源丰富

我校图书馆、备课室、网络教室储存很多关于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资料,能为本课题研究供给优质的资源。

3、课题负责人理论和实践功底扎实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深入教学一线,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提高自我。

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篇4

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力气小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小学阶段是学生计算能力的最佳培养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确立了《如何在素质教育下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实验课题,探索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根据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所下降,许多学校就这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提高学生兴趣的情境教学法;呵护学生的心理分层次作业布置;让学生充满自信的竞赛激励法等等。纵观世界各国,在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上,大都有较高要求,如英国虽然不赞成烦琐笔算,但十分重视心算和估算能力的培养;日本在新修订的课程大纲中明确提出了增加数学教学时间进行“计算的反复训练”。

本课题将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计算教学的经验与理论,在国内外已有的调查,研究,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前我校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际,进一步开展讨论,力求构建符合我校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三、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这是终身有益的事情。而且,学习数与计算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纵观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其中计算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单看各册的教材目录就可以明了;并且在教学评价中,计算的比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单是一张数学试卷,从简单的分值来看,100分的试卷中计算就占了40分,还不包括综合运用中的计算。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四、完成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课题组长是我校完全小学校长,课题组成员有专职教研工作人员作理论及实施方案的过程指导;有业务校长和有丰富的教学及研究经验的骨干教师,为新课题的研究打好了必要的基础。

五、课题界定

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1、课题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影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各种因素,认真研究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和笔算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实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有机结合,探究家庭作业的最优化模式,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2、课题研究的内容

①、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

②、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

③、探究家庭作业的最优化模式,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慢慢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兴趣。

七、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成员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材料进行学习、讨论,并结合本校学生现有的计算情况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对实验班学生计算情况的摸底测试、调查分析,了解各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为第二阶段的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成员注重收集研究活动中的所有资料并进行整理,同时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八、完成课题实验的保障条件

1、技术支持:邀请中心校教研室领导为课题的理论指导和具体指导。

在课题组的组织下,调动学校优秀教师进行实验,保证实验的实效性。

2、经费支持:我校领导一直以“科研兴校”为理念,在教学科研方面一直给与极大支持。可以为本次实验提供活动的经费和设备。并从各方面给与支持和帮助。

九、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

确定课题,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学习有关理论,落实课题组分工。

调查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学校各年级学生计算能力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学生计算水平

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9月)

实施研究方案,根据调查与分析结果,组织讨论研究,提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若干策略,并进行实施尝试。

总结推广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全面收集调查分析、数据;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撰写论文,在学校推广。

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篇5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我认为小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并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不是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学习,而是自主地、主动地去学习,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的学习局而,把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从小培养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培养常用工具书的习惯。

(4)培养学生有效的预习的习惯

(5)培养学生善做自主学习笔记的习惯。

(6)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勇于追根究底的习惯。

(7)认真复习、独立自主的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2、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和指导。

(1)掌握方法,鼓励阅读

(2)优化课堂结构,减轻课业负担

(3)提出要求,自主探索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培养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养成学习的习惯

(6)、要发挥表扬的功效

2、拟定步骤:

1、现状调查及分析(20xx.3——20xx.4)

2、拟定可行性措施(20xx.4——20xx.5)

3、可行性措施的实施(20xx.6——20xx.9)

4、效果调查与分析(教学案例分析)(20xx.10)

5、研究总结(撰写结题报告20xx.11)

3、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积累,积极思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促进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3、经验总结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比对,得出研究效果。

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研究过程中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与同事沟通,及时交流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

为了很好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在完成日常教学及其他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

1、所读书目:

·《学生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欧阳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学出版社

《全新正版。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崔其升,谢金国中国林业出版社

相关的期刊篇目

2、阅读设想:

从即日开始至20xx年10月期间,每天在工作之余,抽取40—60分钟的时间完成预设的读书量。

3、具体时间安排:

完成《学生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阅读的时间为20xx.3—20xx.6

完成《全新正版。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阅读的时间为20xx.4—20xx.7

完成相关的期刊篇目的阅读时间为20xx.9—20xx.10期间的适宜时间。

四、完成读书笔记的具体时间安排

1、网上收集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知识

2、《学生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欧阳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学出版社

3、《全新正版。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崔其升,谢金国中国林业出版社

4、每天读书30分钟,每月写三篇读书笔记

五、完成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xx年6月完成研究案例分析(现状调查及分析)

2、20xx年10月完成教学案例分析

六、申请结题

20xx年11月完成课题研究,申请结题。

研究结果以论文或报告的方式表现。

课题实施方案 篇6

“__”词汇立体学习法于__年1月被批准为河北省“__”重点科研课题。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生成更多的科研成果,为英语教学改革做出更多的贡献,特制定本课题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坚持以教研为基础,在搞好教研的基础上提高科研水平。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求真务实,脚踏实地。

二、工作目标

以“塑科研型教师,育创新型学生”的总体目标,加大教育科研力度,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为先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词汇教学,提高游戏活动的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本事和综合素质。引导全体教师进取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科研原则:求真务实,大胆创新。

课题研究以改变课堂词汇教学模式、教授高效词汇学习方法,改变学生的单词记忆模式为宗旨,实验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和学生的得失。所以,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要本着对学生和学校负责的态度,务必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踏踏实实做研究,真真正正搞学问。实验要在吸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我们不能跟在人家后头跑,要结合自我的独到见解搞研究,拿出自我有特色的真东西。

四、方针策略:三线并举,齐头并进。

为了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实行“三线并举,齐头并进”的工作方针,开展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的研究工作。在本阶段的研究中,不一样年级的实验教师具体研究范围不一样。总体上以本学期所执教学段的课本词汇为主,研究单词的具体学习和活动方法,在此基础上尽量多的与其他学段资料融会贯通。具体研究资料以年级小组为单位,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针对不一样学段的单词学习方法和词汇游戏活动形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各年级负责人为:七年级组由王__教师负责,八年级组由顾京颖教师负责,九年级组由伏会先教师负责,各年级组成员的调配和衔接由组长王__教师负责。课题小组定于周四为组内教研工作日,教研组团体进行教研活动,就日常教学中的实验工作进行交流,共同探讨。

五、工作措施

1、强化职责,提高认识,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课题的研究关系到广大的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前途,甚至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命运。所以,要强化实验教师的职责意识,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不骄不躁,潜心科研,确保科研的实效性。

2、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黑英语》以及其他与词汇学习有关的文件材料,以丰富的理论为先导,结合实际教学进行“__词汇立体记忆法”的探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及时关注与课题相关的前沿性理论的进程,保证科研成果的时效性。

3、健全科研制度,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科研组讨论的基础上制订科研制度,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树立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团结进取,共同提高。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号召本校骨干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以专题研究为载体,指导其他相关英语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其他的教学资源,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事和课件制作的本事。

5、努力探索教育改革,创设新型教学模式。

把课题研究和学校的教研活动相结合,完善教师公开课交流制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词汇教学方式的改革,力争构成自我的教学模式。年级组及时开展说课、做课活动,研究教材,交流教法,并做好评价记录。

6、扩大交流,寻求指导,坚持科研的前沿性。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前沿性和开放性,课题研究要争取得到有关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和引导。同时,聘请一些科研人员来咨询,辅导,解决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坚持科研的开放性,经常和其他学校相互交流。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1、实验法:针对不一样的年级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和词汇立体活动的实验。

2、调查法: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不一样阶段的学习方法和活动形式的调查,了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分析总结法:分析具体单词的构词方法和结构特点,就相同构词规律或特点的词汇进行分类汇总。

七、实施步骤设计: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__年1月—__年3月):

成立课题小组、确定实验课题、制定实验方案。对参与成员进行培训,进行组内分工,进行资料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加工。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__年4月—__年9月):

课题成员及相关的教师在本校进行实验研究,深入开展针对不一样学年段的学生的实验,指导学生运用新的方法进行词汇学习,在班级或学校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辟一条学习英语词汇的新途径。经过听课、讲课、评课、座谈等进行研讨交流,积累优秀课例和优秀课件,写出阶段总结和阶段性论文,不断进行完善和提高。请市教研员进行指导,然后与周边学校进行汇课、讲座交流或网上交流,集思广益,最终构成一整套关于“奥妙爱迪”英语词汇立体学习法的模式,以及组织相应活动的方法和规则。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__年10月—__年12月)

1、对实验进行全面总结,汇集各种实验材料,对实验材料(实验研究报告、研究论文、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案例、工具书、辅导材料等)进行分析和整理。

2、撰写成果报告。

3、写课题结题报告,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鉴定。

课题实施方案 篇7

一、课题名称:___

二、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培育一所好学校,必须培育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教职工队伍。如果把一所好学校比作一座漂亮的大厦,那么,优秀教师就是支撑起这座大厦的栋梁。名教师是优秀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重要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之一。单单一个名教师,也许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可是,对于一所好学校来说,名教师就是教职工队伍的引领者。所以,在新课程改革高潮渐起的今日,各个学校都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对优秀教师的渴求。如何培育出更多的名教师和优秀教师,并最大程度的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模范引领带动作用,是摆在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根本意义所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国内外研究同一研究领域的概况

关于名教师,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尤其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名教师的内涵、名教师教师的思想品德、现代教育观念、法律意识、知识结构、基本技能、良好心态、外在形象、教学艺术、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不少学者进行了专门的探索与研究,并出版了《优秀教师全书》、《新课程优秀教师管理实用手册》等专著。美国学者还专门研究了“美国成功教师的五个标准”、“成功教师的15条特征”、“成功教师八要素”等,对指导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走向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于学校优秀教师与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关系研究,国内外也有所关注,但并不是很多。如有的学者从教师专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关系出发,强调从以往关注教师的自治和个人发展,转而强调名教师与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助、引领示范和合作文化,即首先建立进取的伙伴关系,以使双向学习,在此基础上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经过互动彼此支持,以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从教师作为研究者走向同伴互动。

2、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1)有利于建设研究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自强不息,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完美的教育人生。

(3)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师伍建设,推动学校管理改革,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四、课题研究的资料及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资料

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的资料是“名师与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以名师的成长环境、培养途径、作用与效益、与教师队伍成长之间联系等方面为主要研究对象,贴近名教师的工作实践和成长心路历程,探索名教师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发挥的主力军与引领者作用,并且结合这个课题,研究发挥名教师作用的`途径与策略。

(二)预期目标

认真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名教师的成长、充分发挥名教师的模范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教职工队伍管理评价体系,为优秀教师的成长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在逐步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分阶段构成研究成果,最终构成《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论文获报告。

五、《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总召集人:李国伟,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和行政指导统筹、全程跟踪课题研究。

课题组长:杨建涛。具体主持课题研究,总体构思、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步骤、研究方法,协调组织不一样阶段研究工作,汇集研究经验,并最终构成研究成果。

副组长:虎二伟。负责本课题与学校整体教科研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工作和评价工作。

副组长:刘二定。负责组织课题研究,处理研究材料,进行研究指导。

课题组成员:刘法宪、杨春霞、魏丽霞、杨炎秋、张喜风、李世红。负责子课题研究管理、实践研究、资料搜集等。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20__年5月——20__年5月。

1、20__年5月——20__年8月开题阶段:申报课题,由上报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学校教科室,由学校教科室牵头,课题负责人确定实验小组人员,明确人员职责分工。研讨课题实验方案,做好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2、20__年9月——20__年12月为第二期研究阶段:在此实验研究阶段,主要研究名教师的培养途径成长环境与教师队伍建设之间的联系。

3、20__年1月——20__年5月为课题第三实验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研究和总结名教师在教师队伍成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与学校在名教师的管理使用方面的创新成果,汇集资料,优秀课例成果汇报。总结研究成果,汇编资料,完善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有: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供给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名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国内已有的影响名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的研究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归类,为研究供给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3、个案研究法。选取不一样层次的优秀教师工作实践成长经历作个案研究。

4、经验总结法。广泛收集和总结各学科各年级优秀教师影响个人成长的各种因素并进行归纳整理。

5、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不断修正,探索最佳名教师培养策略

七、《名师与教职工队伍建设的研究》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建立课题网络,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制度。

2、由课题组组长负责开展活动,组员之间结成研究伙伴,定期汇报、交流。每月月底举行课题组长例会,经常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分析,并指导下阶段工作。

3、对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实行不定期检查,并进行阶段性工作汇报和总结,校行政进行监督和管理。

4、筹集经费,保证本课题各项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5、与上级教科室领导多联系,及时汇报课题研究进展,确保课题扎实地有成效地开展。

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篇8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在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真正的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着手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们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尽、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二)、研究目的

1、分析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内容

(一)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原因分析。

1、过于强调合作的形式。

合作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去合作,无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的合作。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内容缺乏挑战性。

3、忽略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不敢放手让学生合作,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合作学习还是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的,学生的合作缺乏自主性,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假象,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这里的互动中,教师主宰了一切。

4、忽视了对学生合作习惯的培养。

现在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三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情况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常规极差,自己做自己的,或者谈一些与合作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第二种情况是,学生在合作中只是敷衍了事,自己做自己的,只是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做着自己的事,毫无合作可言,与其说是在进行合作学习,不如说是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进行自学;第三种情况是,一部分学生在大讲特讲,另一部分学生无所是事,不会倾听,把自己排除在小组之外。

5、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合作小组是几个人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往往我们在合作学习中只看重某一小组学得怎么样,却忽视了小组的组成——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发展,忽略了对每个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

6、合作学习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与其自身内在因素有很大的联系。学生自己的不同的个人因素,自己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层次,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表达能力的不同层次等等,都决定了学生在合作中不同的表现。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迷失自我

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除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外,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

课题研究方案 篇9

《初中生成绩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是由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伏荣超同志主持的徐州市教育科研攻关项目。为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和课题成果的质量,特别制定本计划。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试图从复杂性思维方式的视角对教育理论研究进行一番整体反思,包括本体论层面、认识论层面以及方法论层面等。以新课程改革和实施为主要切入点,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为重点,提出有效解决初中阶段学生动荡分化的对策,探索操作性较强的有助于预防学习困难生出现的干预模式。同时,努力使研究性学习与初中阶段学习困难生研究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学习困难生研究领域。通过本研究,促使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更加关注教育生活世界,将研究基点更加倾向于教育生活世界的复杂性、本土性、实践性;通过本研究,增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的自主性、开放性等适应复杂性研究的一些特征;通过本研究,加强教育理论研究者在方法论上的综合性,改变传统的单一方法论的局面。

实践意义:

1.对邳州市初中分化现状及成因等进行抽样调查,为开展初中阶段学习困难生问题研究奠定基础;

2.研究初中阶段学业分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为主要切入点,探索在新的形势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同时,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培养和造就一些热心于学习困难生研究的科研教师,使初中生分化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学习困难生得到及时帮助,获得健康的发展。

3.通过此项研究为徐州市及其他地区提供实践操作层面的借鉴与参考。

二、本研究的子课题设计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和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实力,我们准备将总课题分解为如下子课题:

1.城市农村初中生分化和辍学成因的调查

2.初中生分化和辍学原因的资料分析研究

3.小学初中教与学的衔接问题研究

4.初中生成绩分化和辍学的对策研究

初中成绩分化和辍学的对策研究是总课题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又将将其作如下分解:

(1)初中生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研究

(2)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研究

(3)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研究

(4)初中生控流止辍策略研究

(5)初中生学业评价改革研究

三、研究的过程设计

1.前期准备阶段(20xx.6—20xx.9)

(1)通过调查研究,初步了解初中生学业、学业分化及辍学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学习中外关于初中生学业分化的相关理论,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总课题研究方案,上报实验研究方案。

(2)成立总课题、子课题攻关领导小组、指导小组、实验小组,以指定和公开招标相结合的办法,建立核心型、紧密型、松散型课题研究组织;公开课题主持人和实验骨干成员培训会,提出组织、管理、实验的具体任务;完成各子课题研究方案。

2.具体实验研究阶段(20xx.9—20xx.2)

第一阶段(20xx.9—20xx.11)健全实验组织、学生摸底分类阶段

(1)公开招标子课题,确定子课题的组成人员

(2)各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小组

(3)语、数、外等科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4)实验学校对学生的语、数、外等科的月考和期中考试成绩进行摸底。

(5)各校对摸底情况进行分析、划分学生层次群类(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学生和中等程度的学生各占百分之几)

(6)各实验学校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xx.9—20xx.2)初中生成绩分化现状调查阶段

(1)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表

(2)进行问卷调查,作量的分析

(3)进行个案访谈,作质的分析

(4)对调查内容进行整合并作统计分析

(5)撰写“初中生成绩分化的现状及成因”的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20xx.9—20xx.2)初中生学业分化的对策研究

(1)(20xx.9—20xx.2)对策的初期研究

a.各子课题制定实验研究计划

b.各子课题进入初期的实验研究

c.各子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d.总课题组召集会议,听取各子课题组反馈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明确下一步的研究任务。

(2)(20xx.2—20xx.8)对策的中期研究

a.子课题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实践研究

b.搜集并甄别研究过程中的资料

(3)(20xx.8—20xx.2)对策的后期研究

a.各子课题对在实验研究中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

b.形成子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

c.各子课题进行调查研究

d.总课题组召集会议,听取各子课题组反馈研究中遇到的困难,明确下一步的研究任务。

第四阶段(20xx.2—20xx.7)实验研究的总结阶段

(1)各学科对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终端测试评价

(2)各子课题组写出实验研究报告

(3)总课题组写出总体实验研究报告

(4)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5)表彰先进学校和个人

(6)鉴定、结题、准备面上推广

四、预期研究成果

1.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

2.《新课改中初中生成绩分化成因及对策研究》专著一本

3.建立城区、农村降低初中生分化的两所示范学校

4.建立完善的网络资源,通过网络的专家系统,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指导。

附:20xx-20xx年度第一学期课题研究具体工作安排

1、20xx年9月:

①召开第一次课题组核心成员会议,确定子课研究主持人、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对子课题研究人员进行招标。

②撰制子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调查问卷。

③做好课题开题的准备工作。

2、20xx年10月

①写出总课题及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②各子课题研究小组对课题研究要点进行分解,确定本学期每个月的研究要点。

③召开课题开题会,届时邀请有关专家作课题研究工作指导。

④课题组例会,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工作任务,强调研究要点,并要求定期拿出研究成果。

3、20xx年11月

①各子课题研究小组建立课题研究专题档案。

②各子课题研究小组全面开始课题研究,具体研究方式可采用案例研究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注意积累原始资料。

③实施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④对实验校学生基础状况调查摸底。

4、20xx年12月

①对全体课题研究人员进行教育理论培训。

②各子课题小组研究札记、教学案例,图像及文本资料进行汇总,分类整理、归档。

③子课题组撰写阶段研究总结。

5、20xx年1月

①各子课题研究小组向主课题组上报有关材料,包括典型案例、教学实录、音像资料、学生作品、阶段研究报告等。

②召开课题人员会议,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

③主课题研究人员,根据上报来的资料及相关文献写出阶段研究报告。

二0XX年十月

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篇10

一、研究背景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发展。

二、研究条件:

1、课题来源于教学实际,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要求相一致,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课题的预见性效果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同。

2、课题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基本达本科学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所写论文多次获奖,多位成员开设过市级、片级研究课、观摩课,并获得一致好评,教学质量名列前茅。

3、课题组成员平时教研气氛浓,有集体备课的良好习惯,经常互相听课帮助指正缺点,坚持写教后札记,教学水平进步较快。

4、课题组人员对本课题的认识统一,决心大,积极性高。

三、研究意义:

1、长期以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多数是被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也是停留在表面,只是机械模仿式的简单运用。学生的学习思想、学习方法都是教师意志的“复制”,这样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而且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了压制,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防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如今,正直新课程改革,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新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自主参与数学课堂活动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

(1)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2)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

(3)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4)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培育学生独立性、创造性,塑造完美个性的重要条件。

四、研究内容

(1)定义:自主参与数学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自己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2)模式研究:教师

学生数学

信息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表现为:

①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师生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②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③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研究方法:

①、自然实验法:所开设的实验班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同时暗设对比班进行平行班对比实验。

②、文献法: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先进教育理论,并及时总结。

③、调查法:及时了解教师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实验的操作情况,了解学生的自主参与,创新意识的发展情况。

④、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变化,学习需求和不同类型学生发展创新能力及时调整的策略。

六、研究计划:(分阶段完成工作的指标)

阶段一:20xx年10月----20xx年1月,实验准备阶段

1、调查和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水平。

2、建立组织,学习有关文献拟定课题方案。

3、集体备课,分工编写每课教案,特别是问题情景的创设。

4、细化计划,形成可操作的具体细则

阶段二:20xx年2月----20xx年2月实验阶段

第一学期:

①转变师生角色,初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③创设问题情景,增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

第二学期:

①强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思维习惯的培养;

②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③愿意参与数学活动,能谈论某些数学话题,能表达解决

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能在数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学期:

①自主参与数学活动,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②引导学生从不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发

展应用意识。

③学生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合作交流中获益。

第四学期:

①学生养成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并能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③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普遍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