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话说“不到新疆,不知道祖国之幅员辽阔;不到喀什,就不算真正到了新疆”喀什地区的西南部与四个国家接壤: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境线长388千米。全地区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约535千米,总面积111794。03平方千米,总人口361。54万人(20xx年末),其中城镇人口83。42万人。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喀什【最新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喀什市,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缘,塔里木盆地西部,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西靠帕米尔高原,是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是喀什地区行政公署驻地。喀什市面积651平方千米,人口415.13万(2012年),辖4个街道、6乡。喀什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2100多年。喀什是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农牧产品最大集散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东西方交通的咽喉枢纽和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交汇点。
目录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行政区划收缩展开历史沿革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 000余年。 秦末汉初,喀什为西域三十六国的疏勒等诸国地。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西汉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喀什与中原的联系。 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 公元74年,东汉名将班超出任西域都护,这里是大本营,驻守长达17年。 唐太宗以后,这里为唐朝政府的重要军事据点,当时的安西四镇之一即为喀什噶尔。这里曾留下唐僧西天取经的脚印。 五代至宋,先后为喀喇汗王朝和西辽所管辖。喀喇汗王朝时期,曾以喀什噶尔为首府。 元代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太子的封地。明代,喀什为西域四大回城之一。直到15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 清乾隆时期,这里一度是清政府“总理南八城事宜”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地,清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设置了喀什噶尔道,共辖有疏勒、莎车两个府和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和阗直隶州。 民国年间,先后在此设立第三(喀什)和第十(莎车)行政区。 新中国成立后,曾是南疆区党委、南疆行署和喀什地委、喀什行署驻地,以后莎车专区并人喀什行政区至今。
地理环境位置
喀什市,位于东经73°20′~79°57′,北纬35°20′~40°18′。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克孜勒河中游。距乌鲁木齐市距离1473千米。东西部与疏附县接壤,北倚古玛塔格山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毗邻,南面与疏勒县隔克孜勒苏河遥相对望。
地形
喀什市地形北高南低,海拔最高1502米,最低1264米,平均海拔高度1289.5米,属喀什噶尔河流域冲积平原。
气候
喀什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降水少。喀什地区多年平均气温11.7℃,最高为1956年13.1℃,最低为1974年10.5℃。喀什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1.5毫米,最多为1974年,达146.2毫米,最少为1979年,仅17.3毫米。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
喀什土地总面积1394.79万公顷,约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1/12。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全区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园地3.3万公顷,牧草地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 11.48万公顷,其中改良草场2.96万公顷,围栏草场1.38万公顷,水域面积79.9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
水资源
喀什地区各河系的源头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不同季节水分的融化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全区有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大小河流共有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提孜那甫、克孜孜、盖孜、库山等5条。全区河水年径流量1145.7亿立方米,还有地下回归水1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60万千瓦,易开发120万千瓦。河流的来水特点是枯、洪期差异较大。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为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到80年代初、中期,全区修大、中、小型水库102座,总储水量 13.39亿立方米,冬天储水量最高达10.7亿立方米,夏天储水一般在8~10亿立方米。主要储水季节在7—9月,总储水面积600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390.5万亩次。在102个水库中能储水l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有:小海子水库,储水4.55亿立方米;西克尔水库、永安坝水库、前进水库各储水 l亿立方米左右。这些水库分布在苏吉卡克、依盖尔其、小海子的水库水源主要来自叶尔羌河。全区水库库容变化大,所有水库除苏吉卡克水库有1500立方米死库容外,其余水库很少有死库容。
生物资源
喀什 植物资源有高山植被、平原绿洲植被、荒漠植被、沼泽植被等。全区现有林地面积35.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 22.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2.75%。树种有杨树、柳树、桑树、沙枣、槐树、梧桐、松树、杉树、柏树、红柳、胡杨、沙棘等。果树有桃、杏、梨、苹果、巴旦木、葡萄、无花果、石榴、樱桃、阿月浑子、核桃等。甜瓜和西瓜质地优良、含糖量高。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还有水稻、大麦、高粱、油莱、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药用植物有甘草、党参、麻黄、雪莲等数十种。动物家畜有羊、牛、马、驴、驼、骡、猪、兔等。野生动物有狐狸、野猪、黄羊、雪豹、雪鸡、野兔、松鼠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
矿产资源
喀什已发现矿产67种,矿产地22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地热、铁、铬、钛、锰、钒、金、银、铜、铅、镁、钻、钨、美矿、白云岩、萤石、熔剂灰岩、硫铁矿、自然硫、岩盐、蛇纹岩、重晶石、皂石、方纳磷、膨润土、水泥石灰岩、饰面大理石、石英岩、砂岩、粘土、宝石、玉石、东陵石、黄玉、石榴石、电气石、水晶、金刚石、玛瑙等。其中,石膏储量居全国前茅,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水泥石灰岩、熔剂灰岩、饰面大理石、花岗岩、磁铁矿、硫☆☆铁矿、玉石储量丰富。
行政区划截至2011年12月31日,喀什市辖4个街道,分别是:恰萨街道、亚瓦格街道、吾斯塘博依街道、库木代尔瓦扎街道。两个镇:乃则尔巴格乡、夏马勒巴格镇。6个乡分别是:多来特巴格乡、浩罕乡、色满乡、荒地乡、伯什克然木乡、帕哈太克里乡。市人民政府驻市区人民东路。
喀什地区位于中国西陲,地理坐标东经73°20′-79°57′,北纬35°20′-40°18′。东临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与西藏阿里地区,西靠帕米尔高原,东北与阿克苏地区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乌恰县、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皮山县相连。地区辖1个县级市、10个县和1个自治县,地区行署驻喀什市,喀什市是喀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以及宗教中心,喀什是中国最西边的城市。
目录义项简介喀什地区喀什经济特区义项简介喀什可以指:喀什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区。喀什市,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喀什经济特区,中国政府2010年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期望2015年后全区人均GDP将达全国平均水平。
喀什地区地理位置
喀什地区的西南部与四个国家接壤: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境线长388千米。全地区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约535千米,总面积111794.03平方千米,总人口397.94万人(2010年末),其中城镇人口83.42万人。喀什地区西、南、北三面环山,东面朝塔里木盆地开口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河流为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克孜勒河、盖孜河、库山河等五条大河、八条小河。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因为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可分为平原,沙漠荒漠,山地丘陵,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气候区。喀什市属平原气候区,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低气温-24.4℃,极端最高气温达49.1℃。年平均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雨量30-60毫米。
人口民族
2010年,全区年末总人口397.94万人,比上年增长6.86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93.6万人,比上年增加1.58万人;女性人口185.6万人,增加3.96万人,49.17%。人口出生率10.02‰,死亡率2.61‰,人口自然增长率1.41‰。 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古老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发展经济、文化。截至2005年,境内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31个民族。
地质地貌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高帕米尔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轮廊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印度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北冰洋的寒冷气流也较难穿透,造成喀什地区干旱炎热的暖温带的荒漠景观。而山区的冰雪融水给绿洲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形成较集中的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河两大著名绿洲。境内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 611米,最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海拔1 100米,喀什市城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1 289米。 山脉 天山南脉绵亘于喀什区域的北部。自西至东罗列着高山、中山、低山。高山主要有阿赖岭、 卡什卡苏山、吐鲁尕尔特及阔克沙勒岭,山脉呈鳍状、长垣状,走向北东,切割较深;中山带主要有喀孜尕尔特山自西向东伸延,切割较浅;低山带自西向东有库木别尔、喀什、阿图什、柯坪等一系列背斜。柯坪山地位于乌喀公路北面,西起东经77°00′,东至东经77°5′,分为伽师境内东西走向的西柯坪塔格山和巴楚境内东北——西南走向的东柯坪塔格山。帕米尔高原东部位于喀什境内,北至布仑口谷地,南抵喀喇昆仑山(中巴边境),西抵萨雷阔勒岭,东接西昆仑山。较高的山峰有7 719米的公格尔山,7 546米的慕士塔格山,7 282米的慕士山和6 802米的切尔里丘克山。在喀什境内的喀喇昆仑山为山脉的东北坡,长约280千米,平均海拔5 5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在8 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中,有4座便坐落在喀喇昆仑山脉之中,其中海拔8 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是喀喇昆仑山的主峰。在乔戈里峰周围,还有海拔8 066米的加舒布尔鲁姆山,海拔8 047米的布洛阿特峰,海拔8 034米的加舒尔布鲁姆峰。 平原山前倾斜平原是喀什分布较广的一种地形。一般由洪积扇、洪积锥、洪积裙、洪积平原组成。主要有柯坪、乌帕尔、黑孜、柯克亚(乌鲁克)山前倾斜平原。克孜河冲积平原由冲积扇、冲积平原、干三角洲、托克拉克沙漠组成,由克孜河、恰克玛克河、布古孜河组成平原水系,地形总的趋势是由西向东倾斜。是喀什主要农区之一。盖孜——库山河冲积平原,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向东北微微倾斜。由盖孜河冲积平原、库山河冲积平原、依格孜亚冲积平原、洪积平原组成。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为年轻的砂质冲积平原,由叶尔羌河、乌鲁吾斯塘,提孜那甫河组成平原水系,地形总的趋势是从南向东微微倾斜,是喀什最大的绿洲。 冰川喀什地区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冰川分布很广。在帕米尔东部山地,冰川总面积达2 200多平方千米。其中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冰川面积就达635平方千米,冰层厚度达100米,几乎整个山体都被冰层所覆盖。幕士塔格东坡的可可西里冰川,西北坡的羊布拉克冰川,公格尔山北坡的克拉牙——克拉冰川等,都长达20千米,气势磅礴,景观奇异。喀喇昆仑山分布着巨大的冰雪层和冰川,其中著名的音苏提冰川,长40.2千米,是中国最大的代冰川之一。这些冰川为喀什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水资源,故有“固体水库”之称。 河流 喀什地区水系受地形地貌、地域降水影响,各河系的源头都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水分的融冻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各河都为融补型河流。全区有5大河流,另有短程河3条。 叶尔羌河是喀什地区最大的河流,支流众多,较大的支注解为塔什库尔干河、克勒肯河。它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乔戈里峰,属融雪补给型,河流全长1 000千米,流域面积10.81万平方千米,灌溉着全区农田面积最大的绿洲——叶尔羌河平原。即莎车、泽普、麦盖提、巴楚、农三师11个团场及叶城、岳普湖部分农田。夏洪期有余水灌溉下游胡杨林区,在阿瓦提县汇入塔里木河(占塔河水量的17%)。年径流量为64.33亿立方米,少水年份为54.91亿立方米。克孜勒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特拉普齐亚峰,河长778千米,我国境内流长900千米,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千米。克孜勒河进入平原及疏附县苏乎鲁克处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喀什噶尔河、北支克孜尔保依河。 克孜勒河下游汇集于三角洲的伽师县致西克水库消失。克孜勒河灌溉区包括疏附县、疏勒县、喀什市、伽师县及农三师伽师总场。其年径流量为20.21亿立方米。盖孜河源于慕士塔格、公格尔、阿克塞巴什的融雪,以融雪补给为主,雨水补给量极少。盖孜河河长320千米,流域面积1.62万平方千米,有3条支流,水量较丰的支流为木吉河,另有库西瓦尔及拉依艾更(泉水)支流。盖孜河下游至三角洲的岳普湖县铁里木消失。灌溉区包括疏附、疏勒、岳普湖等县及农三师2个团场。年径流量9.65亿立方米。由于春季融雪量少,故径流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需要,时有春旱。库山河源于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峰,以融冰补给为主。河长200余千米,流域面积0.892万平方千米,由卡拉塔什和且木干两条支流汇合而成,另有皮河克和罕铁列克小溪注入。灌溉区包括疏勒、英吉沙及东风农场,并消失于疏勒和英吉沙两县。年径流量为6.3亿立方米,库山河流域易春旱。依格孜亚河发源于昆仑山北比麓的不勒干积雪带,虽有融雪补给,但其径流形成主要依融于降水和泉水补给。河长76千米,年径流量2.02亿立方米,灌区只有英吉沙县依格孜来乡农田,下游消失于山前洪积扇。另有恰克马克河,因上游引水量大,至喀什地区境内基本上断流,只有在暴雨时才有山洪下泄(历史上曾流入克孜勒河),平时河床干涸。吐曼河为地下水补给河,由山前洪积扇、冲积平原的降水下渗补给,浇灌疏附县英吾斯坦乡,阿克喀什乡。提孜那甫河发源于昆仑山的阳吉峰,属融雪补给型。河长430千米,流域面积1.456万平方千米。提孜那甫河流经叶城县境界,最后消失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河水灌溉叶城县农田及少量麦盖提县农田。年径流量7.768亿立方米。春季水量少,个别年份甚至断流,时有春旱发生。乌鲁克河、柯克亚河、棋盘河均发源于昆仑山北麓,沿河谷北下,属降水、地下水混合补给型。乌鲁克河年径流量5.01亿立方米。柯克亚河年径流量仅为0.132亿立方米。 地下水喀什地下水的动储量约在50~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地下水径流主要补给区是在洪积扇、冲积扇。各大河流在出山口后的砾质洪积物上大量渗漏,其渗漏量约占河水的30%以上,是平原区地下水径流形成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运动规模在上游扇形地上主要为补给形成区,至下游则为蒸发消耗区。 气候喀什地区处在中亚腹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年和日变化大,降水很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但低温期长;春夏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因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5个区:一、喀什平原气候区。包括喀什北部、中部广大冲积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1.4℃~11.7℃,年降水量39~664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降水变化显著。日照长,蒸发强,气候干燥。冬季低温期长,夏季长而炎热。春季升温快,常有倒春寒;秋季短促,降温迅速。春季多大风、沙暴。浮尘日数频繁。二、沙漠荒漠气候区。喀什南部、麦盖提东部和叶城东北部,属塔克拉玛干沙漠荒漠区。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上,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冷暖变化剧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风沙多,日照强。三、山地丘陵气候区。叶城中部,巴楚和伽师北部,疏附、英吉沙和莎车西部海拔1 500`3 000米处山区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下,冬季较长,夏季短促,年降水量在7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时有大雨甚至暴雨山洪发生。山区河谷地带气候适宜,夏季温热,冬季偏暖。四、帕米尔高原气候区。主要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大风日数多,光照充足,辐射强,天气晴朗。五、昆仑山气候区。主要包括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部和叶城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山峰终年积雪,气候严寒,空气干燥,低压缺氧,风大雪多,天气多变。全年可分为冷暖两季。
历史沿革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其语源有突厥语、古伊兰语、波斯语等融演而成,含意有“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初创”等不同的解释。 今日的喀什地区古代称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蒲犁(今塔什库尔干)、莎车、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内)、乌禾宅 (今塔什库尔干南部)、西夜(今叶城)等诸国地。秦末汉初,这些地方属于匈奴的僮仆都尉管辖。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博望候张骞奉旨通西域时进驻疏勒,这里始为汉朝所控制。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 唐太宗以后,这里为唐朝政府的重要军事据点,当时的`安西四镇之一即为喀什噶尔。五代至宋,先后为喀喇汗王朝和西辽所管辖。喀喇汗王朝时期,曾以喀什噶尔为首府。成吉思汗西征后,属次子察合台太子的封地。叶尔羌汗国时,喀什曾作为辅助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清乾隆时期这儿是清政府“总理南八城事宜”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的驻地。光绪十年(1884年),置喀什噶尔道,共辖有疏勒、莎车两个府和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和阗直隶州。 民国年间改为喀什行政区,设行政长公署于疏附。民国32年(1943)改名新疆第三(喀什)行政区。还有第十(莎车)行政区。 解放后建立了喀什专区和莎车专区。1956年撤销莎车专区,并入喀什专区,1971年1月,喀什专区改为喀什地区。 喀什市于一九五二年建市,一九八四年被定为国家乙级对外开放城市,一九八六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新疆境内唯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二00四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中共喀什地委、行署、兵团农三师司令部、喀什军分区、武警部队等党政军所在地,是南疆西部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中心。 2010年,为中国第六大特区。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5年后全区人均GDP将达全国平均水平。
行政区划
基本信息喀什地区辖1个县级市、10个县、1个自治县: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岳普湖县、伽师县、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共有4个街道、28个镇、140个乡,155个社区、2296个村委会。境内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 具体概况 1.喀什市 地区代码:653101。面积:294.21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邮编844000。市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 2.疏附县地区代码:653121。面积 3482.94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邮编844100。县人民政府驻托克扎克镇。 3.疏勒县 地区代码:653122。面积 2262.75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邮编844200。县人民政府驻疏勒镇。 4.英吉沙县地区代码:653123。面积 3420.9 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邮编844500。县人民政府驻英吉沙镇。 5.泽普县地区代码:653124。面积 999.66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邮编844800。县人民政府驻泽普镇。 6.莎车县 地区代码:653125。面积 9036.55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邮编844700。县人民政府驻莎车镇。 7.叶城县 地区代码:653126。面积28928.64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邮编844900。县人民政府驻喀格勒克镇。 8.麦盖提县地区代码:653127。面积11022.53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邮编844600。县人民政府驻麦盖提镇。 9.岳普湖县地区代码:653128。面积 3165.76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邮编844400。县人民政府驻岳普湖镇。 10.伽师县地区代码:653129。面积 6600.68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邮编844300。县人民政府驻巴仁镇。 11.巴楚县地区代码:653130。面积18490.59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邮编843800。县人民政府驻巴楚镇。 12.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区代码:653131。面积24088.82平方千米,人口 3万人。邮编845250。县人民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 行政区划基本情况一览表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所辖街道办、乡、镇 喀什市 294.21 35 844000 市人民东路 4个街道、8个乡 泽普县 999.66 18 844800 泽普镇 2个镇、9个乡、1个民族乡 疏勒县 2262.75 29 844200 疏勒镇 3个镇、12个乡 岳普湖县 3165.76 14 844400 岳普湖镇 2个镇、7个乡 英吉沙县 3420.90 23 844500 英吉沙镇 1个镇、13个乡 疏附县 3482.94 37 844100 疏勒镇 1个镇、12个乡 伽师县 6600.68 33 844300 巴仁镇 2个镇、11个乡 莎车县 9036.55 62 844700 莎车镇 7个镇、22个乡 麦盖提县 11022.53 21 844600 麦盖提镇 1个镇、9个乡 巴楚县 18490.59 39 843800 巴楚镇 4个镇、7个乡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24088.82 3 845250 塔什库尔干镇 2个镇、10个乡、1个民族乡 叶城县 28928.64 37 844900 喀格勒克镇 3个镇、17个乡 喀什地区 111794.03 387.28(2009年) 4个街道、28个镇、138个乡、2个民族乡
各种资源
光热水土条件得天独厚。年均地表径流量可达117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达50亿立方米。现有耕地600万亩,后备耕地资源1500万亩,农业开发潜力巨大。这里光照充足,无霜期220天左右、年有效积温可达4200℃,昼夜温差大,非常适于粮、棉、瓜、果和其它经济作物生长。喀什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30多种矿产。石膏储量居全国前茅,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喀什的古老人文景观和独特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闻名遐迩的阿帕克霍加墓(香妃墓)、艾提尕尔清真寺、班超纪念公园、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墓、叶尔羌汗国遗址、穆罕默德·喀什噶里墓、高台民居、莫尔佛塔、唐王城、石头城等历史遗址,是追寻西域历史文化变迁的好去处。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和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以及原始胡杨林等多种自然景观和原始风光,大漠、绿洲、冰河、雪岭、原始森林在这些都可以领略到。喀什正在与北京中坤集团联合投巨资打造黄金旅游线路,使独特的西域风情尽观世人面前。 喀什主要旅游景点:卡拉库里湖·香妃墓·喀什大巴扎·石头城 ·喀什高台民居·哈吉甫墓 ·盘橐城 ·红其拉甫山口·阿曼尼莎汗纪念陵 ·艾提尕尔清真寺 ·莫尔佛塔 ·麻赫穆德· 喀什噶里墓 ·帕米尔·喀喇昆仑山 ·喀什师范学院 ·罕诺依古城·塔合曼温泉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 ·慕士塔格峰 ·唐王城 ·吉日尕拉 ·莎车王墓 ·棋盘千佛洞 ·公主堡 ·布拉克贝希泉 ·三仙洞 ·丝绸之路博物馆 ·特拉木坎力冰川 ·墨玉河 ·塔克拉玛干沙漠 ·帕米尔高原 ·叶尔羌河 ·白沙山 ·塔吉克博物馆
社会发展
解放以来,喀什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光辉历程,同全国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03年生产总值完成105.1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82元。粮食区内平衡、自给有余。棉花具备了600万担的年生产能力,是全国最大的地区级商品棉基地。杏子、核桃、石榴、巴旦木、酸梅、开心果等优质特色干鲜果品形成了250万亩的规模,果品年产量50万吨,是有名的“瓜果之乡”。农区畜牧业优势明显,牲畜饲养量近1300万头(只),约占全疆的六分之一,年产肉量可达20万吨以上。 工业从无到有,已形成纺织、煤炭、电力、农机、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建材、化工、造纸、塑料加工等10多个初具规模的门类。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欣欣向荣,科技教育发展迅速,现有各类学校1522所。在校学生达83万人,广播和电视人口的覆盖率分别达到95.4%、94.1%。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是全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先进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现有各级各类医院215个。基本形成了地县乡三级群众文化网络。 以民族团结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兵地团结不断加强,各民族间形成了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良好关系,一小撮民族分裂分子受到孤立和打击,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在新世纪新阶段,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党中央又专门对新疆的发展与稳定作出战略部署,并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对于占全疆人口六分之一、农民的四分之一的喀什而言,实观经济的腾飞,面对着极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喀什提出了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点战略机遇期,打开西出东进的大通道,充分发挥周边邻多国的区位优势和集群口岸优势,加快建立“两个基地一个中心”(东联西出的商品加工基地,西进东销的商品集散基地和商贸旅游购物中心),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把喀什打造成为中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到2020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前十年力争经济年均增长12%。第一步是到200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7亿元,年均增长12%,比2000年翻一番。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亿元,年均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40亿元,年均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64亿元,年均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使人民生活改善更加显著。 确定了调强一产,调大二产,调快三产的发展方针,提出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抓好粮食、棉花、畜牧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六项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市民化。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重点发展电力、棉纺、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矿产、轻工业和面向周边国家的服装类、小家电、日用百货等组装工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由农业统领经济向工业统领经济的格局转变;聚全区之力促喀什市、疏勒县、疏附县“一市两县”区域经济的崛起。加快轻工、服装、纺织工业园区、能源材料工业园区、石化工业园区、旅游及文化产品开发园区、农产品加工和高新技术开发园区的建设,构筑5000平方公里、120万人的大喀什市城市圈,发挥对全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引进大的企业集团来促进大经贸、大旅游格局的形成,促进三产快速发展,使喀什成为带动南疆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地特产
喀什瓜果:喀什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田果树无处不有。喀什地处南疆,阳光充足,气候适宜,为瓜果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喀什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营养丰富,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处处瓜果飘香,如石榴、葡萄、无花果、巴旦杏、杏、桑椹、蟠桃、梨、阿月浑子、核桃、沙棘、伽师甜瓜等。 石榴:维语称“阿娜尔”,是喀什重要特产之一。其中以素有“石榴之乡”美称的叶城县石榴最为有名。叶城县地处昆仑山北麓,霜期短,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质好,非常适宜石榴的生长。叶城石榴个大皮薄汁多,风味甘甜清凉,深受人们喜爱,许多人都称赞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葡萄:喀什是葡萄的盛产地之一,除城郊有大面积的葡萄园外,家家庭院一般都种植葡萄。喀什葡萄约有50多个品种,风味各异。葡萄除鲜食外,还可以晾干、制成罐头等。当地果农有着丰富高超的葡萄保鲜技术,一年四季几乎都可以吃上新鲜葡萄。 无花果:喀什盛产无花果,它可与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齐名。无花果果形扁圆,果肉细软,果味甘甜,营养丰富并有药用价值,含糖量高达24%。无花果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果脯和果酱。另外,由于无花果叶片硕大,枝干光洁,树冠整齐,姿态美观等特点,人们往往把它栽在庭院、花圃或培育成盆景放在室内,美化环境。 巴旦杏:是喀什的名贵特产,是维吾尔族人民最珍视的干果,常用它待客赠友,还把它的图案绣在衣帽上,雕刻在建筑物上。巴旦杏属落叶乔木,桃类植物。巴旦杏果肉不能食,可吃的是香甜可口的果仁,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在喀什的维吾尔医药中,60% 的药都配有它。喀什巴旦杏远销国内外,在国际市场干果交易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售价很高。 杏:维语称“玉吕克”,是受人们普遍喜爱的果实之一。喀什杏子品种繁多,其中以英吉沙县的赛来提杏、叶城县的黑叶杏为最佳,肉厚汁多,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杏子除鲜食外,还可以晒制杏干,有的地方还加工制成杏脯、杏包仁。 桑椹:喀什土沃泉甘 ,宜于植桑 ,故桑椹很多。桑椹是喀什成熟比较早的果实,被称为“瓜果中的报春花”。喀什桑椹有白、紫两种。因桑椹性寒、味甘,除有补肝益肾、滋阴养血的功能和对阴虚、头晕目眩、失眠等症有明显疗效外,还含有芸香苷、花色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成分而深受人们喜爱。 蟠桃:较珍贵水果之一。主要产于叶城县等地。蟠桃是桃子的一种,但果实却与桃子完全不同。蟠桃的形状扁圆 ,顶部凹陷形成一个小窝,其果皮呈深黄色,顶部有一片红晕。蟠桃味甜 、汁多、核小,不但好看,而且好吃,色味兼备,不愧为“仙桃”之称。 梨:喀什梨的资源十分丰富,共有60多个品种,其中砀山梨(从安徽砀山县引进)和叶城棋盘梨较为有名,都有果大、皮薄、肉细、汁多、味甜的特点,极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喀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喀什梨含糖量高,维生素 C 、磷、钙含量也较丰富。 阿月浑子:维语称“皮斯特”,是一种稀有名贵果树。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夏秋间果熟,果实呈乳白色,尖端开裂有红晕,果仁香脆可口,营养丰富,果仁含植物油54%至68%,还含有维生素A、B,阿月浑子在国际市场上与巴旦杏同被视为坚果中的上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核桃:又名胡桃,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之一,被公认为“长寿之果”。核桃仁含脂肪65-- 70%、蛋白质15-27%,碳水化合物16%,还含有维生素 A、B、C 、E、K 、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尼克酸和钙、磷、铁、锌、钾、镁、铜、钴、硒、碘等多种元素。核桃油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18种烯酸。核桃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在食品工业中用途广泛,在香料工业中也具有很高价值。叶城县是新疆重要的核桃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年总产量在1200吨左右。 沙棘:资源十分丰富,在喀什生长历史悠久。沙棘营养丰富,果味酸中有甜,内含多种维生素和其他活性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以沙棘为原料,制成的各种饮料,深受人们欢迎。 伽师甜瓜:喀什甜瓜有近百个品种,其中数伽师甜瓜(因产地在伽师县而得名)为最佳。伽师甜瓜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代就被列为贡品,后来经过不断改良,瓜质越来越好。紧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伽师县具有适宜甜瓜生长的独特气候与水土条件,因而香甜可口,肉厚汁丰,风味别具,营养丰富,甜度达11至19度。当地瓜农和维吾尔族群众有贮瓜过冬的习惯,在喀什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美味的甜瓜。
民族风情
喀什市是一座以维吾尔族为主要居民的古老城市,民族特色浓郁,是一个中西亚文化交融的城市。在整个新疆地区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因此服饰、饮食、礼仪、婚俗、丧葬等均受宗教影响。 歌舞之乡:喀什被称为“歌舞之乡”,一千年前喀什歌舞就传到了中原,隋唐时代,喀什的音乐和舞蹈誉满长安。现在,喀什的民族歌舞更是独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乐舞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歌善舞是维吾尔族人的天性,他们无论男女老幼,情之所动,兴之所至,都会翩翩起舞,引吭高歌。维吾尔族舞蹈有的质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有的规模宏大,具有现代色彩;有的以粗犷豪放、鲜明跳跃见长,有的以浓郁雍容、深沉悠长显胜。驰名中外的维吾尔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集维吾尔音乐之大成,是维吾尔乐舞艺术的稀世瑰宝。维吾尔舞蹈有流行广泛、自由多变的“喀什赛乃姆”,还有“刀郎舞”、“萨玛舞”及“麦西来甫”等。 服饰:维吾尔族的服饰多样而美观,具有独特的风格。男子多在衬衣外面穿右衽斜领、无纽扣、长及膝盖的“袷袢”(长袍),腰系方形长带,带中可存放零星物件,随用随取。妇女喜穿色彩鲜艳、有领无衽、从头上套着穿的衣裙。男女老幼都喜戴绣工精致的四楞小花帽,爱穿长统皮靴,有时靴外还加套鞋。妇女喜戴耳环、手镯、项链、戒指等装饰品。围花色头巾,讲究画眉、染指。未婚少女梳有七八条或十多条小辫,以长为美。宗教职业者多用长的白布缠头。 饮食:饮食方面,以面食为主。日常食品有烤馕、拉面、抓饭、包子、汤面、曲曲等。喜食牛肉及马、驼、鸡、鸭、鱼肉。瓜果是维吾尔族群众生活中的必需品。还喜欢喝奶茶和红茶,喜好饮酒。 居住:维吾尔人居住的房屋,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平房,上开天窗,房顶可做晒台或乘凉。维吾尔人喜簇居,村落中 ,沟渠纵横 ,果木成荫。住宅多自成院 落,院内宅旁遍植花草,栽培桃、杏、梨、葡萄、无花果等。室内砌土坑,墙上挂壁毯,还开有大小不等的壁橱,饰以各种花纹图案。 礼仪:维吾尔族是一个热情好客。崇尚礼仪的民族。家里来了客人,即使过去素不相识,也能热情接待。亲友相见,握手问候。邻居间注意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邻里们争相协助。维吾尔族对于禁忌非常严格。饮食方面禁食猪肉、驴肉及其他自死的牲畜,禁食一切动物的血。忌户外着短裤。住宅大门忌朝西开。坐下时,要求跪坐,禁忌双 腿直伸、脚底朝天。接受物质品或奉茶请喝时,要用双手,禁忌单手。未经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动用他人物品。禁止携带污浊之物质进入墓地和清真寺。维吾尔人家作客,饭前饭后要洗手,只限三下,洗后用毛巾擦干,不能乱用。吃馕时,应将馕掰成碎块,不要囫囵啃。进餐时,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要随便到锅灶前面去,不要让饭屑落地。共盘吃饭时,不要将已抓起的饭菜再放入盘中。餐毕,等主人收拾餐具后方可离席。如有长者作“都瓦”时,不要东张西望或站起来。维吾尔族的家庭一般为小家庭,成员包括祖孙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独子不分家。多子女的家庭,子女长大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另立门户。父母常把幼子留在身边,作为养老送终的依靠。维吾尔族的亲属范围比较狭窄,亲属称谓只在祖孙三代直系血亲之间才有。同辈间,比自己年长的男性称“阿喀”(哥哥),女性称“阿恰”(姐姐);比自己年幼的男性称“弗噶木”(弟弟),女性称“森格勒木”( 妹妹)。维吾尔人的名字一般由本名加父名组成,简称时可以省略父名。 婚俗:维吾尔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过去男女结婚多由父母包办,现在仍有包办,但受新时代影响自由恋爱日逐增多。在生育方面,家中生了男孩特别高兴,但对女孩也不歧视。小孩40天后在家中举行起名仪式,第二天进行剃头和洗礼。男孩满 7 岁时要行割礼(割去阴茎前的包皮),这被视为家中一大喜事,张罗得十分热闹,亲朋好友都前来庆贺。维吾尔人的婚配过程,一般要经过说媒、订婚、结婚等程序。结婚一般先在天高气爽、牛羊肥壮、瓜果丰盛的秋季,通常男女双方都要大宴宾客,席间有歌舞、音乐、祝酒歌等。婚礼分两天举行。仪式由阿訇主持,念经毕,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以示同甘共苦,白头到老。 丧葬:维吾尔族实行土葬、快葬,一般晨亡午葬,晚亡次日晨葬,停尸不超过一天。丧葬仪式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入殓前,请阿訇为死者净身,然后缠以白布,将尸体移入“吉那孜”(抬尸木架),由亲友抬到清真寺举行殡礼,旋即抬往坟地,葬入墓穴,地面用土堆成鱼脊形坟堆,一般,死者面朝西方(麦加方向),讲求“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极少有随葬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申报的“萨玛舞”入选,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14。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6月,新疆麦盖提县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类别:民间音乐,遗产级别:国。遗产编号:Ⅱ—70。
旅游提示
喀什气候较干燥,夏长冬短,最冷的是1月,平均气温-6℃;最热的是7月,平均气温27℃。来这里旅游的最佳时间是六、七、八、九月份,这时候不仅每天都是好天气,而且正是瓜果成熟的时节。此外,在开斋节(回历9-10月份)和古尔邦节(回历11-12月份)期间去喀什,可以看到盛大的穆斯林集体朝拜活动。这两个节日的公历时间每年都不一样。人说“没到过喀什,就不算来过新疆。”更有人讲“到过喀什没进色满,就不算来了喀什。”色满系原俄国领事馆,现为宾馆,一些人与公与私慕名前往,诗人、作家陈运和采风也去了。 住宿介绍:喀什市区的宾馆业发达,有涉外星级宾馆,凡是发达地区宾馆拥有的现代服务设施此地应有尽有,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喀什色满宾馆历史悠久,环境幽雅;以巴基斯坦风味菜肴为特色的中巴友谊楼;离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很近的其尼瓦克宾馆、喀什天缘宾馆等交通便利,并提供特色浓郁的地方舞蹈。喀什市区以外的地方住宿不是很方便,自助旅的背包族要注意,有些地方没有宾馆或招待所,甚至没有居民,一定要带好野外露营帐篷。 餐饮介绍:喀什的风味小吃,是中国食苑中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奇葩。喀什的风味小吃做工精细,古朴无华,主副兼备,营养丰富,经济实惠,食用方便。特别是独具一格的烤全羊、烤羊肉串、馕坑烤肉、烤包子、抓饭、拉面、油塔子、馕、馓子、曲曲、 烤鱼、灌面肺和灌米肠等,声誉斐然,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和赞赏。 除此之外,还有如羊肚、羊心、羊肝、羊头、羊蹄等,喷香可口。这些都是维吾尔饮食文化中的佳品。 购物介绍:喀什的民族工艺品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这里因此被中外学者盛赞为“小民间艺术中心”。这些工艺品主要有:地毯、英吉沙小刀、艾德莱斯绸、花帽、木模彩色印花布、土陶、首饰、民族乐器等,并有周边各国精美工艺品。既然到了有“水果之乡”美称的喀什,石榴、巴旦杏、无花果、葡萄、甜瓜等水果也是旅游购物单上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石榴,又甜又酸,其他地方是买不到这样的好石榴,花上五六块钱就能买到一公斤。 在喀什市区东面,有一个星期日牲畜交易市场,特别热闹,很多外国人都喜欢到那里去。 交通介绍:喀什是南疆的交通枢纽,交通业比较发达。 航空:在喀什至乌鲁木齐之间,每天都有大型客机,来往飞行,当旅游旺季到来,每周还增加四个航班,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大方便。喀什到乌鲁木齐每天都有航班,21:30起飞,23:00到达乌鲁木齐。自7月以来,喀什机场又先后迎来山航济南-喀什、东航上海-喀什和南航广州-喀什的直飞航班。 铁路:喀什目前是南疆铁路的中转站,已经延伸至和田,现在主要列车如下:K9788次14:13分从喀什发车,次日15:02到乌鲁木齐;K9787次09:50从乌鲁木齐发车,次日12:11分到达喀什。7558次08:00分从喀什发车,次日17:09到乌鲁木齐;7557次12:00从乌鲁木齐发车,次日19:42分到达喀什。5827次和5828次是和田至乌鲁木齐的客车,在喀什中转。 公路:喀什公路四通八达,全区12个县(市)均通汽车。从喀什市向东北有公路通往克州、阿克苏、库尔勒、吐鲁番,再向北通往乌鲁木齐。从喀什市向东南有公路通往疏勒、英吉沙、莎车、泽普、叶城、和田,再向东可通往甘肃的敦煌和青海的格尔木,由叶城向南可通往西藏的阿里地区。从喀什市向南有中、巴国际公路,向北和向西有两条公路经吐尔尕特口岸通往独联体。从乌鲁木齐坐下午5点的班车,第二天傍晚到达喀什。除喀什市外,该地区其他地方的班车班次有限,交通可租用汽车或拦路搭乘过路车,但请注意安全。如果去塔什库尔干和红其拉甫口岸,请带好有效身份证件或事先办好单位介绍信(如果未办理,可花十元钱请当地旅行社代开)并到喀什市通往火车站的路途中:地区公安局边防大队去办理边防证(到了塔什库尔干后,还需办理另一张边境通行证进红其拉甫)。 嶂石岩门票价格:50元(旺季),30元(淡季)。 旅游小贴士:景区内非常阴凉,即使在炎炎盛夏,也要带长衣长裤。
喀什经济特区喀什经济特区,来自新疆地区代表在2010年两会正式提交的设立提案,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为实现喀什地区乃至新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在北京召开,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5年后全区人均GDP将达全国平均水平。 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中国经济特区分布 1980年建立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1988年又把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 2010年设立喀什经济特区。 深圳(2020平方公里) 珠海(1687.8平方公里) 厦门(1565平方公里) 汕头(2064平方公里) 海南岛(现海南省)(33920平方公里) 喀什(111794平方公里) 特区经济特征 建设资金以外资为主。 经济结构以“三资”(外资、侨资、港澳资)企业为主。 产品以外销为主。 其经济运行机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为主。 特区经济以发展工业为主、实行工贸结合,并相应发展旅游、房地产、金融、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