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简介【优秀10篇】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下面是整理的红楼梦简介【优秀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红楼梦简介 篇1

倾盆大雨中,今天,我又回顾了一遍曹雪芹著作的《红楼梦》。虽然是第二次看,但心中还是感慨万千。

都说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暗夜中的迷途;一本好书就像一轮太阳,在寒冷中送来温暖。它倾照着世界,让所有秘密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所以你只要翻开这本书,就能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这本书里有许多生动的情节,就比如说宝玉和黛玉二人一同随贾母去寺庙,途中,一和尚给宝玉提亲,黛玉回到府上后跟宝玉生气、争吵的情节栩栩如生,还有二人和好如初后,在拜见贾母时,宝钗被宝玉奚落,脸上的怒意,宝钗嘲笑宝黛时,他们二人的羞涩之情都唯妙唯肖。

看到后面的时候,黛玉因为宝玉不能娶她而伤心猝死,多好的一个姑娘啊!长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而且还知书达礼,温文尔雅,我不禁为她感到惋惜。

一本优秀的读物能让你在吸取知识的时候乐趣盎然,从而拨开迷雾,勇敢探索,让你如饥似渴,《红楼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红楼梦 简介 篇2

红楼梦主要人物介绍

林黛玉: 林如海与贾敏的女儿,因母亲去世,又无亲生兄弟姊妹作伴,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扶养。林黛玉出身于钟鼎世家,书香之族,祖籍姑苏,家住扬州。先祖曾世袭列侯,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 情节:1.初进荣国府 (显示出超过同龄人的精细和心机) 2.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菊花诗社一节 林黛玉所作几首 皆为上品 被列为第一 ) 3.曾重建桃花社 (为全书中最后一次诗社 也是大观园彻底衰败前的中兴 ) 4. 黛玉葬花 (诗、歌、画、情,皆为全书之绝 ) 5.凹晶馆联诗(林黛玉和史湘云的凹晶馆联诗 为全书意境最优美的联诗) 6.林黛玉焚稿断痴(林黛玉一缕香魂随风去) 7.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黛玉吃醋) 8.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9.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10.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王熙凤 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王熙凤是贾府的实际当权派。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而且交通官府,为所欲为。这是个政治性很强的人物,不是普通的贵族家庭的管家婆。情节:1.大闹宁国府2. 毒设相思局3. 弄权铁槛寺4. 协理宁国府5.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第一次亮相)6. 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7.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8.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9.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10.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贾宝玉,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出生时口含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纯之爱。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情节:1.《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2. 20回宝玉替麝月篦头3. 宝玉出家 4. 第三回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与林第一次见面)5. 宝玉挨打6. 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7.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8. 国府归省庆元宵9.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10.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夜月如水

红楼梦 简介 篇3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

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红楼梦 简介 篇4

一部《红楼梦》道尽了一个封建大族的兴衰沉浮,从头至尾,让人慨然哀叹。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通过对两玉一钗之间感情纠葛的描写,表现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仅由一部小说,就衍生出了一个学派,实在让人佩服。那么这个写出如此佳作的作者,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又是如何离世的呢?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原名为曹霑,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字芹圃,号芹溪、梦阮。公元1715年生于南京,公元1763年去世,享年48岁,可谓是英年早逝。祖籍辽阳,约十四岁时随家人迁居北京。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曹雪芹祖父曹寅,曾为康熙的侍读,据传还和康熙一起擒拿过鳌拜,很得康熙器重,后来官至江宁织造。曹雪芹与康熙的情分自不必说。应该说在康熙朝时期,是曹家最显赫的时期。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织造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官阶虽不高,但却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亲信万不能充任。

雍正五年是一个分界线,雍正五年前,曹家的富贵权势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生长在这样的富足家庭,曹雪芹早期的生活极为讲究奢华。那个时候的曹雪芹和很多富家子弟一样,精通各种奇巧玩意儿。所以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各种精致事物的描写。正是这样富贵金窝,才能将养出曹雪芹那样素性放达,爱好广泛的性质。他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雍正五年后,是曹家也是曹雪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曹家在宦海风波中翻了船,被下旨抄家,曹家迅速衰落,从一个钟鸣鼎食之家跌落至平凡人家。如此迅速的转变,让曹雪芹尝尽苦痛,在以后的日子饱尝人世间的辛酸。但幸而,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如此瑰宝,让我们看见了当时的繁华。

曹雪芹的死亡时间,一直是后世人争论的焦点。但关于他怎么死的,却大概下了定论。晚年的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潦倒,常举家食粥酒常赊,靠朋友接济过日子。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着手撰写《红楼梦》了,但后来他幼子因患天花,不治身亡,曹雪芹悲痛至极,伤怀成疾。也有人说,其子是不甚跌入河中淹死的,但患痘而死更为准确。总之不管因为什么而死,总之这个孩子的死让曹雪芹被忧成疾,最后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病死在床上。这期间还有说,曹雪芹患病之后,将《红楼梦》的手稿丢失,有此打击下,病情加重,加之没有钱看病,最后凄惨而死。脂砚斋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也就是说,曹雪芹死前还没有将《红楼梦》完成,这位文学巨匠就这样留下未完成的心血,离开了人世。死时年仅四十多岁,死后由众亲友一起凑钱安葬,埋在荒坡上。生前寂寞,死后凄凉,可哀可叹。

红楼梦简介 篇5

《红楼梦》这本名著,我从来都没有兴趣读,自老师给我们上《情真意切释猜嫌》这一课时,我才感受到本书的经典。

从课文中宝钗劝黛玉及时治疗,让她如何治疗,表明了宝钗对黛玉的关心,并非奉承讨好,黛玉病重前来探望,建议黛玉吃燕窝治疗,这让黛玉坦诚地对她说出了自己寄人篱下的感受:苦闷、忧虑、无奈。当黛玉说自己身世不好时,她说她和黛玉一样,虽有个哥哥不如没有,只是比黛玉多个母亲“略强些”,这使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两个说悄悄话心心相印,情同姐妹。

从文中可以看出:黛玉自幼多病,多愁善感,寄人篱下,性情敏感,生怕被别人看轻。因为她敏感,所以做什么事都觉得怕别人说她,使得她多愁善感。

我最大的感受是真诚坦然地去对待别人,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朋友,大家才会相信你,还有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会拉近彼此的距离。

红楼梦简介 篇6

翻开书页,闻着书香,阳光正好的日子,走进红楼,去感知那些梦!

红楼梦里,有太多的人物,而我却钟情于那个爱哭,又有点小性子的林黛玉。喜欢她的真实,喜欢爱与恨。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自己的高贵,有着自己的诗情画意。在红楼梦中,林黛玉不及王煕凤的泼辣,没有薛宝钗的背景,她不懂仰人鼻息的活着,她不懂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她只是自己的世界里做最真实的自己。同样。我也欣赏她对爱情的执着,欣赏她那种唯一,更是叹息她的结局。爱情注定是她的劫数,而她却注定在劫难逃!在生活中,或许王煕凤、薛宝钗那样的人,才有所谓立足的市场,但是我跟欣赏林黛玉那样的人,不用去装,不用去娇柔做作!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至少不会活的太压抑!至少不用活的太累!做林黛玉,做最真实的自己!

五年级:公主之链

红楼梦 简介 篇7

秦可卿,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有双重身份:在人间,她乳名可卿,谐音“情可倾”,是营缮郎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宁国府重孙贾蓉的原配,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温柔和平,被贾母赞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但因爬灰、养小叔子两件丑事曝光,使她年轻早夭,她的丧礼极其豪华,给宁国府埋下了重大祸患;在仙界,她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的妹妹,乳名兼美,意为兼钗黛之美,表字可卿,谐音“情可亲”,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秦可卿身份特殊、出场极少,留下了一堆悬案,成为红学界热议的对象。关于她的死,有病逝、自缢两种说法,其中,脂批[霪]丧天香楼、命删天香楼影响最大。关于她出身养生堂,原本无疑义,自从刘心武揭秘她的原型为“胤礽家无名公主”,也引起了很多争议。

红楼梦 简介 篇8

大概跟黛玉宝钗有点关系的人都会毁誉参半,喜欢的觉得莺儿善解人意聪明灵巧,不喜欢的觉得她世故奸滑一如宝钗,无论是喜欢还是厌恶,对莺儿本身,似乎并不关心,只是与因为她与宝钗挂上了关系,于是得到了些关注。

莺儿是宝钗的贴身大丫头。作为大丫头,其身份地位在屋内算是最高的了,也是很忙碌的。首先,要照管小姐的饮食起居,行虽未必一定跟在身边,但也要了解小姐的行踪,一旦有事发生知道到哪里找人。二要保管小姐的衣物钗环,一应物品包括银钱,小姐是不可能自己保管这些东西的,三要照管屋里的小丫头们,分派工作,四要照管外头的婆子们。总之,小姐的大丫头就是这屋里的一个管家,在内处理大小事物,在外也代表这个小姐的形象。

《红楼梦》的人物命名十分新雅有趣且寓有深意。这在最早的脂砚斋批语里就已指出。早期评点派人物周春也说:“盖此书每于姓氏上着意,作者又长于隐语庾词,各处变换,极尽巧妙,不可不知。

莺儿,而且她姓黄,一只黄莺儿,我记得提到她名字的红学家们曾经提到了:“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在《红楼梦》众多的婢女中,莺儿并不是作者泼墨浓彩的描绘对象。在太虚幻境中,并没有她的册子。对于她的介绍,第三十五回中通过她与宝玉的对话而有所知。“宝玉一面看莺儿打络子,一面说闲话,因问他:‘十几岁了?’莺儿手里打着,一面答话说:‘十六岁了。’宝玉道:‘你本姓什么?’莺儿道:‘姓黄。’宝玉笑道:‘这个名姓倒对了,果然是个黄莺儿。’莺儿笑道:‘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叫作金莺。姑娘嫌拗口,就单叫莺儿,如今就叫开了。’”其实,“金莺”二字读来并不拗口,宝钗之所以要给莺儿改名,可能和她的名字、金锁及所谓的“金玉姻缘”有关。“宝钗”这一饰物是由金属制作的,因此,宝钗的名字里暗含着一个“金”字。而且,宝钗她还有一个和尚送给她的单等有玉的才配的金锁,于是,“金”,“玉”二字便成为贾府里让人比较敏感的字眼。“金莺”的“金”恰恰暗犯了她的“金”。但宝钗她是一个城府很深的人,自然不会以此为由而是假以“拗口”为由将“金莺”改作“莺儿”,使这一姓和名连在一起给人乖巧可爱的感觉而掩盖了她给莺儿改名的真实动机。”

据百科全书记载:“黄莺,生活在茂密的灌木丛中,是所有鸣禽中唱得最动听的鸟儿,歌声千变万化。无论白天、夜晚,都能听到它们的歌声,尤其是在明亮的月夜。”在《花间集》中写鸟多达352处,涉及20多种鸟类,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黄莺,足见诗人与词人对其的喜爱。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莺还具有及第放榜之意,比如登科词中缘题而发的“喜迁莺”。毛文锡曾有咏物词《喜迁莺》:“芳春景,暖晴烟,乔木见莺迁。传枝偎叶语双关,飞过绮丛间。锦翼鲜,金毳软,百啭千娇相唤。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词缘题而发,写黄莺于芳春之时双飞和鸣,其声可闻,其态可睹,其色可亲。另有“碧梧桐映纱窗晚,花谢莺声懒。”“斜阳似共春光语,蝶争舞,更引流莺妒。”山鸟迟飞,黄莺懒啼或妒美,无情之鸟似有情。宝钗身边的丫头名为莺儿,这对于宝钗的命运而言是有一定寓意的。清人解盫居人《石头记臆说》说:“莺儿姓黄,谓其巧言如簧也。倩莺儿打络子以络通灵宝玉,明是遣巧言如簧者以笼络宝玉之心内。”洪秋蕃《红楼梦抉隐》也说:“莺儿,善为枝上啼以惊人梦醒之鸟,宝钗教令笼络宝玉,即游扬其主之美以唤醒梦梦之之,故曰莺儿,而氏以黄。或曰:黄金莺,黄金缨也,宝钗用以络玉,故名,亦通。”

《红楼梦》两个女主角所用的丫鬟不约而同都取的鸟名,正所谓“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莺儿本名黄金莺,因为宝钗嫌拗口,就单叫莺儿了。宝钗身上戴着黄金锁,身边跟着黄金莺,但她对金子却没什么好感,嫌金锁累赘,戴在衣服里边,嫌丫鬟名字里的金字拗口,特意去掉。去掉了金的莺儿真正成了一只高飞欢唱的黄莺,可惜宝钗能去掉丫鬟名字里的金,却去不掉锁住自己的金。与她那端庄谨慎的女主人不同,莺儿的个性是活泼俏皮的,讲话也是直来直去毫无顾忌。我曾说过一个合格的贴身丫环不但要做好保姆,也要能与小姐的优缺点互补,做好陪衬人。紫鹃就是黛玉的最佳陪衬人,莺儿则是宝钗的最佳陪衬人。钗与黛的性格迥异,连她们的丫鬟也是如此。黄色的莺儿和紫色的杜鹃在色彩上是一种鲜明的暖色和冷色的对比,在性格上也是如此。性格的形成是由于环境的熏陶,书里描写的紫鹃是聪慧敦厚循循善诱的,能以巧妙真诚的言辞入情入理地规劝黛玉而不刺激她。而莺儿好像没怎么劝过宝钗——因为宝钗自己看起来比谁都想得开,只有她去劝别人的,倒是莺儿自己有时会使点小性儿。黛玉的丫鬟紫鹃雪雁,名字及具悲剧色彩,泣血杜鹃、雪中孤雁,暗示了黛玉得悲剧命运。《冬夜既事》中有这样的诗句:“松影一庭唯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梨花者,雪花也。红楼梦常常以雪指薛。宝钗将来结局,势必孤凄。翩翩黄金莺,不知道又飞上哪处枝头?同样,黄莺儿的这一隐喻也暗示了宝钗的婚姻悲剧。夫妻分离不相见。诗中的少-妇与丈夫分离还是客观上的原因,而宝钗和宝玉的不相见却是主观的。对于宝钗来说,这悲剧更加深了一层。

贴身丫环应该都是眼快心明的聪明人,对自己主子的性格心思揣摸得没有十分也有八分。宝钗的才志是极高的,可用鸿鹄来比喻。便如她的诗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只可惜,宝姐姐的东风始终没有吹了来,她也就被留在了宫墙之外。这样的宝姐姐对等级是分的极清楚的,素有贤慧识大体之称的她是不会把太多的心思感情暴露给她的丫环。所以,即使莺儿是她的贴身丫头也不能是她的心腹(如平儿),更不能和她论及情同姐妹(如紫鹃)。莺儿与宝钗的关系永远是分明的主仆关系,宝钗用她来笼络宝玉身边的每一个人,却从不将她当作心腹来看待,莺儿在宝钗面前对与错都是不敢回嘴的。她是不敢和宝钗放肆的,更不能说什么体己话的,是看见宝钗微微一个蹙眉,或轻轻一声呵斥便就得懂得分寸,吞下委屈,退到一边的人。

宝钗不但“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而且“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她对各房都是很笼络的,连贾环赵姨娘那边也照看到了,对宝玉房里更是上心了,上至袭人,下至连宝玉都不识的小红,外至茗烟她都安排了人笼络,而莺儿却与其主人不同,小说第20回中,贾环在宝钗那里与莺儿赌钱赖账,“宝钗见贾环急了,便瞅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莺儿满心委屈,见宝钗说,不敢则声,只得放下钱来,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前儿我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宝钗不等说完,连忙断喝。”之后“又骂莺儿”。小说第五十九回中莺儿又因为柳条一事与宝玉房中的婆子发生了不睦。通过这些,我们也可以看出莺儿她很率真,并不是一个世故的丫头,倘若也像宝钗一样地四面逢迎,那她也不会去得罪贾环和宝玉房中的婆子了。虽然率真,但莺儿并不是一个不懂礼数之人,小说第三十五回,“玉钏便向一张杌子上坐了,莺儿不敢坐下。袭人便忙端了个脚踏来,莺儿还不敢坐。” 脂砚斋批语中指出,“宝卿之婢,自应与众不同”与玉钏相比,莺儿显得更加谨慎矜持。宝钗时时以礼教来提醒别人,为人处事方面也做得相当成功,但她自己身边的丫头莺儿却很是率真。儒弱的迎春有个历害丫头司棋,胸有城府的宝钗也有个率真单纯的丫头莺儿,曹雪芹这样的安排实在巧妙。

莺儿虽然孩子气,但是心灵手巧。如果要评选大观园里第一巧丫鬟,晴雯和莺儿铁定是冠军的争夺者。莺儿首见小说第七回,在宝玉眼中,“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莺儿娇媚可爱,心思细巧,小说有好几处描写到她既精于手工工艺,又富有审美情趣。她一出场就是同宝钗一起描花样子,第三十五回莺儿打络子一段,更显出她审美眼光的不俗,她对络子与所装物品间颜色搭配的见解,恐怕至今也为工艺家们所津津乐道。第五十九回,她与蕊官在柳堤边走边编花篮一段,令人赏心悦目,“他却一行走一行编花篮,随路见花便采一二枝,编出一个玲珑过梁的篮子。枝上自有本来翠叶满布,将花放上,却也别致有趣。”就连黛玉也夸她:“怪道人赞你的手巧,这顽意儿却也别致。”看来莺儿果真是一个心灵手巧之人。而紫鹃虽也以聪慧著称,却并没有类似可炫耀的巧手案例。难道紫鹃不如莺儿聪明?或者黛玉不如宝钗会调-教丫鬟。

我想真正的原因是要想成为出众的巧手丫鬟,必须要有时间和精力去不断钻研与练习。如紫鹃袭人这样的丫鬟可能整天忙于照顾和安慰多病多灾的主人,即使做针线,顶多也只限于缝衣服绣花这类平常活计,而不可能有时间去钻研打络子和界线这些不常见的技艺。而晴雯和莺儿平时都是被自己的主人宠爱与纵容惯了的,没那么多家务活的压力,空闲较多,加上本人又很灵巧,于是逐渐成长为巧手丫鬟了。

宝钗对于丫鬟似乎确实比较纵容,她生病时还坚持描花样,身边只有莺儿陪着,而香菱则在外边玩。宝钗本人生活俭朴,不好奢华打扮,不讲究吃穿,还经常跟丫环一起做针线,甚至帮助袭人做针线,可见她是个凡事喜欢亲力亲为的小姐,在这样的小姐手下,体力工作不会很繁重。所以书里宝钗身边的丫鬟,莺儿和香菱多数时候都是快乐自在的。然而亲力亲为的小姐不但喜欢独立干活,多半也喜欢独立思考,心里有主意,外边却不跟任何人说,所以做丫鬟的永远摸不透她的心思。莺儿虽然跟宝钗相处得很好,但她似乎从来不曾真正理解她的女主人。

中文名:莺儿

性别:女

国籍:中国

职业:丫鬟

莺儿,《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丫头。因薛宝钗嫌金莺拗口,改叫莺儿。她甚是乖巧,薛宝钗在观看通灵宝玉,念著玉上所镌之文"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时,她马上想到这和小姐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她手特巧,擅长打络子、编花篮等,还颇懂色彩的搭配。薛宝钗嫁给宝玉后,她就成了薛宝钗的陪房丫头。

莺儿之巧

综述

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小姐,调-教出来的丫鬟也不一样。凤姐作威,平儿作福;探春理直,侍书气壮;惜春心冷,入画受屈;迎春懦弱,司棋性烈;黛玉飘逸,紫鹃明-慧;湘云豪爽,翠缕直言;宝钗端庄,而她的贴身丫鬟莺儿活泼,灵巧。.

嘴巧所在

宝钗把宝玉落草时衔着的那块美玉上面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念了两遍,引起了要去倒茶的莺儿的注意,宝钗问她发呆的缘故,她马上说:"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一听,非要看宝钗的。宝钗递给了宝玉。宝玉看后,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制止了她(八回)在这里,莺儿的作用在于提醒宝玉在意"金玉良缘"的说法。她虽然没有说完,可后面无非是"必须錾在金器上,以后找个有玉的方能婚配"。莺儿是个聪明女孩子,她知道宝钗的心思,时刻不忘在宝玉面前说她主子的好话。宝玉跟她闲聊时说道:"宝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莺儿抿嘴一笑。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宝玉露骨的一句话,莺儿不但不恼,仍是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三十五回)莺儿要说的宝钗的"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因宝钗的出现戛然而止,但是,我们已经可以从宝钗的言谈举止猜出来。这也是曹雪芹"不写之写"的手段。

但是,这张巧嘴,虽然与有"巧嘴"之称的晴雯的锋利不同,发起脾气来,也一样不饶人呢!二十回中,贾环跟莺儿赌钱赖账,宝钗喝斥她,莺儿满心委屈,口内嘟囔说:"一个作爷的,还赖我们这几个钱,连我也不放在眼里。前儿我和宝二爷顽,他输了那些,也没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子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虽然贾环是"主子",自己又寄住人家,她却据理力争,可见她的耿直,不善逢迎,这一点与宝钗迥异。春燕阻止她折柳条子编花篮,莺儿道:"别人乱折乱掐使不得,独我使得。自从分了地基之后,每日里各房皆有分例,吃的不用算,单管花草顽意儿。谁管什么,每日谁就把各房里姑娘丫头戴的,必要各色送些折枝的去,还有插瓶的。惟有我们说了:'一概不用送,等要什么再和你们要。'究竟没有要过一次。我今便掐些,他们也不好意思说的。"她理直气壮,伶牙俐齿,说得头头是道。气得春燕的姑妈拿春燕出气,莺儿拦着:"我才是玩话,你老人家打她,不是臊我吗?"莺儿劝说不成反臊了一鼻子灰,便赌气说:"你老人家要管,哪一刻管不得,偏我说了一句话就管她了。我看你老管去!"春燕母亲骂春燕,她说:"那是我们编的,你老别指桑骂槐。"(五十九回)她不胡搅蛮缠,有见识,敢担当,有话就说,即使得罪了人,也不在乎。莺儿的奴性没有袭人深厚,也没有晴雯那样夹枪带棒,生起气来,也是尊称不离左右,一口一个"你老",可见莺儿的娇憨可爱。

手巧所在

莺儿不只嘴巧,而且心灵手巧。莺儿是打络子的能手,单看三十五回她跟宝玉交谈时说到的花样、色彩搭配等就可知道。正打着,宝钗就来了,她说:"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宝玉听了,喜之不尽,一叠声便叫袭人来取金线。莺儿的梅花络是很出名的,她编的花篮,博得了黛玉的由衷赞赏:"怪道人赞你的手巧,这玩意儿却也别致。"可见,莺儿手巧,不是浪得虚名。

红楼梦简介 篇9

《红楼梦》中的悲欢离合让人沉醉痴迷,即使已经读完《红楼梦》一书,仍然会止不住的回想。

其实,暑假时我已经读过红楼梦了,当时我囫囵吞枣并不认真。

今天我又拿起红楼梦这本书。当我这次读完后,发现自己的泪水已经掉在书上了。我现在回忆内容,泪水又一次流了下来,我当时多么希望我是曹雪芹,因为我希望的结局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一起。可我冷静下来,又一想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没有一个好下场。虽然薛宝钗是黛玉和宝玉之间的第三者可我并不恨她,我觉的她是无辜的,最后也是自己独守空房。在红楼梦中除了黛玉也还有我喜欢的:有痴心的袭人、善良的平儿、泼辣张狂的王熙凤、细心的鸳鸯……

读完红楼梦,我的心里麻麻的。很不是滋味。对于贾宝玉而言黛玉是多么重要!可看破红尘又谈何容易。宝钗是一个大美女,在贾府却被忽视了。

对于我而言红楼梦: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红楼梦 简介 篇10

导语:《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楼梦》的简介,让大家了解小说的主题。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