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很是熟悉吧,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事迹到底怎么拟定才正确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水利先进集体事迹材料(最新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随着国家水利大发展号角的吹响,陕西省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陕西水利发展的重中之重,渭河综合整治、引汉济渭工程、引红济石、李家河、咸阳亭口、龙潭水库建设等相继开工建设,许许多多的水利人投身到了施工一线。在他们中间,有这样一位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视工程如战役的水利建设者,他就是陕水集团工程项目管理者。
满腔热血投身水利事业十六年
1997年,从就读四年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毕业了,怀揣着对水利事业的梦想和热情,走进了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工程局(陕水集团前身),投身到了陕西水利事业建设的最前沿,一干就是16年。十六年来,他在水利施工一线摸爬滚打,奉献热血,从不抱怨、不放弃、不退缩,参与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坚固牢靠的堤防、水库、大坝、水电站等工程,也见证着陕西水利事业的一步步发展壮大。一路走来,的足迹遍布省内诸多大大小小的水工建设现场,深山里有他摸爬滚打过的痕迹,大坝下有他挑灯夜战的汗水,河堤上有他喜极而泣的泪水。从进入陕水集团以后,他先后参建的大小工程不下于50余项,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杨陵水上运动中心、大荔雨林堤防加高培厚、渭河渭南城区段堤防治理、渭南涧峪水库等一些省内水利建设的重点工程。十六年来,他凭着一股子对水利事业的热情,凭着自己对水利建筑工程的深爱和勤恳务实的工作态度,取得了令水利人交口称赞的好业绩,赢得了陕水集团广大员工的赞许和尊敬。他自己也随着岁月的变迁,从一个初进单位的腼腆书生、初涉工程的迷茫技术员、生产科长、总工、项目经理和工程处处长,一步步成长为了现在的陕水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一名水利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
勤奋好学沉浸水工建筑知识海洋
是一个好学的人,他常常挂到嘴边的两字就是“学习”。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学习劲头丝毫没有松懈过。他上的第一个工地是大荔雨林堤防加高培厚工程,这对他来说正合心意,因为他的愿望就是力争尽快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工作上的实践能力,促进自己成长。他深知自己身为一个名普通的技术人员,与老技术员甚至工地现场工人相比,欠缺工作经验。所以从一个小的测量数据到培厚高度的确认,他都要问个清楚,直到自身完全理解了为止。有一次,快到吃饭时间,埋头于一堆施工图纸中的他突然起身出了项目部,去了施工现场,消失在大家疑惑的眼神当中,后来他没有回项目部吃午饭。等到晚上回到项目部时,大家才知道他为了搞明白图纸和现场的一个数据,竟然“忘食”了。项目上的员工们看到这个年轻的技术员有如此高的学习劲头,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也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他。工程进展了几个月后,他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在的背包里发现三个笔记本,一个笔记本主要记录业务知识学习笔记,第二个笔记本主要记录党史、工程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第三个笔记本主要是工作笔记,随时记录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尤其是他后来胜任工程管理部部长一职后,更是注重学习,通过报考一些职称考试,让自己潜心学习专业知识;通过杂志书本,学习先进企业、重点工程学管理经验;通过向与施工一线的同事们交流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好学必有收获,多年来,通过学习他先后取得了水利水电、公路、市政三项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
严抓细管扎根施工一线铸精品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即以“细节决定成败”。无论他是技术员,还是项目总工、项目经理,他总是能抓住施工项目的细节管理环节,为单位创造效益,为客户提交一个满意的产品。项目上,有人形象地把管理比作树,把产品比作果实,把大树的枝叶比作细节,放弃细节就等于打光树叶,这样,再好的树也结不出美丽的果实。就时常用这个比喻提醒项目部的员工,只有干好施工当中的细枝末节,夯实施工基础,才能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才能结一个好果。在平时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成本控制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细化,分成一个个细小的动态控制目标,区别进行控制,从最小事抓起。同时狠抓三个“过程控制”,让项目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做到决策零失误,技术管理零差错,工程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伤亡。他善于创新,在施工技术的创新上不以重大、高精尖为准绳,经常从工作中的细枝末节切入,在项目部人员的分工,现场道路的布设,检查表格的设定等方面创新了许多可行性强、操作简单的管理方法,且他的很多管理方法在企业的项目管理上得到了传承应用。在注重项目管理细节的同时,他不失为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魅力的项目带头人。
渭南市涧峪水库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作为陕水集团承建的第一个水库枢纽工程,如何干好该工程,对水库主体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工和展现企业的施工实力来说至关重要。时任该工程项目副经理的,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光荣。施工中,他针对该工程的一些施工特点和难点,时常熬夜看施工图纸,汇测量数据,写爆破方案,一头扎进工作里不分白昼黑夜。他虽然担任副经理,但工地上的事情无不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从无怨言,甚至涵盖了测量放线、外围协调等工作都落在了他的肩上,工期紧张时,他可以连续三个月放弃休假,几乎每天都是早上六点左右起床组织开展施工各项工作,晚上12点以前从来没有早休过。他这实干的劲头,为员工做出了表率,带动起了整个项目部的干劲,大家众志成城抓生产,有力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展,得到业主的高度赞许。
开拓创新力创工程管理工作新局面
作为陕水集团施工一线的施工管理骨干力量,在经历数个项目的磨砺后,终于成为了陕水集团工程管理部门负责人,从至今,全面负责陕水集团所有承建项目的施工生产管理工作。他既要从宏观上管理好各项目,确保施工产值的'完成和进度的兑现,又要从细节上确保陕水集团所建项目都能满足合同要求。多年来他始终把工程管理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他上任工程管理部长后,为建立一套科学、有效、规范的项目管理长效机制,他亲身走访同行业单位,学习先进管理经验,虚心向领导、同事、项目部征求管理意见,着手大刀阔斧地修订起了各项工程管理制度。通过修订完善《工程管理成本管理办法》、《文明工地评选办法》、《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有效理清了工程部和各工程项目部的管理职责,严格了施工项目的过程控制,提升了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至,他又组织部门员工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陕水集团工程管理、二级单位管理标准化管理文件,将陕水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同时,极力推进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和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他先后三次组织体系文件换版工作,以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在4月份陕水集团进行的第三次体系文件换版工作中,他更是认真组织编制和审核,换版后第三版体系文件得到了北京方圆委外审老师的高度认可和赞扬。在体系文件的贯彻执行中,他更是严格要求,深入各单位、各项目部检查指导、纠偏改错和解答疑惑,并要求各单位、各项目在各项工作的管理中要以体系文件为依据,认真做好过程管理的相关记录证据,务必将三合一体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工作中,为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他每年组织编制《陕水集团技术论文集》、《技术管理期刊》,开展项目于项目之间的技术管理人员交流活动,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11月份,他组织编写的《混凝土溢流堰拼模施工工法》、《水工特细砂泵送混凝土施工工法》、《柳石搂厢水中进占工程施工工法》三项工法,顺利通过省建设厅工法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得了省级工法证书。在他的推动下,陕水集团承建的项目合格率均达到100%,连续十三年安全生产保持“两个为零”,项目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精品不断,得到了业主和社会的赞誉。
正是因为陕水集团有太多像这样开拓创新、甘于奉献、任劳任怨的水利人,企业才建设了许多亮点工程、代表性工程。承建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s10标工程被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授予“文明工地”,被河北省南水北调办评为“质量、进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文明施工单位”;阎良航空产业基地市政道路工程规范的管理为企业在阎良树立了良好形象;定边供水续建支管工程被省建管局评为“文明工地”;铜川龙潭水库工程被铜川市政府树为“文明工地”样板工程;甘肃庆阳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赢得了业主好评。同时,企业也先后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优秀水利企业”、“陕西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先后连年被陕西省江河水库管理局、陕水集团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中层干部。
十六年来,立足岗位做奉献,矢志不渝干工程,他用行动诠释着对建筑事业的热爱,用行动实现着建筑人心中的梦想。他说,唯有心中有梦,才会努力拼搏;唯有信仰坚定,才会勇往直前。
某某,男,1986年1月参加工作,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技术员、工程队副队长、队长、水利工程公司经理、某单位副处长,现任某单位副处长。
某某同志的事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抓自身建设,思想坚定,作风扎实。
打铁须得自身硬,他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学习者的位置上,坚持学习,严于律己,在实践中磨练、提高自己。他不满足于上水校中专时所学,为了系统掌握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他除了自学,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外,百忙之余,报名参加了宁夏农学院工程专业的自学考试,并以刻苦的精神和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为了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他又参加了中央党校本科班的函授学习。他深知,现代化的企事业单位需要有现代化意识的人来管理,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是大势所趋。在他的呼吁下,管理处逐年挤出资金,培训人才,购置设备。几年来,处机关共购买计算机12台,培训计算机操作人员达30多人次。他本人积极带头参加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了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工程施工和管理知识,他自费订阅了《建筑技术》、《工程施工与管理》等专业杂志,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他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结合实践写出了论文《河冬灌区渠道滑坡治理措施刍议》,发表在《宁夏水利》1999年第二期上。作为管理处思想政治研讨会的理事,他思想活跃,发言积极,每年都能提交论文。对于下属,他言传身教,促其进步。
二、抓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因材用人。
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他接手工程队以后,打破旧框框,建立了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成立公司后,又制定章程,完善用工合同,制订了详尽的《工程施工规范》等,并带头严格执行。
2、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打破喝“大锅水”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无论在工程公司当经理,还是在任副处长后主管财务、综合经营、工程时,他都制订了明确的奖罚细则,兑现起来也决不手软。
3、抓后备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使用年轻人,放手使用,给他们以锻炼机会。他提出每年抽调一批大、中专学生和各所的技术员上大工地实践锻炼,为全处培养了一批懂业务、会管理、能吃苦的技术人才。
三、抓经营管理,大胆改革,大刀阔斧上马新项目。
刘文秀同志在任工程队长期间,就曾顺应形势,提出了试行公司制的构想。经处研究后完成了改制,他又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对外承揽工程,增收节支。他提出,发展我处水利经济,必须以建筑施工业为龙头,以其雄厚的实力,支持、发展农牧业,发展沿渠经济,以工保农,以农养牧,促进良性循环。经过管理处的反复研究、确定,最终采纳了这一建设性的建议。开发渠堤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在东干渠两侧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已开发农田2000亩,养猪500头,养牛100头,初步形成了规模。另外,他摸准了市场脉搏,上马、扩建了水泥预制厂,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抓植树造林,固渠护堤,造福一方。
虽然是施工的“行伍”出身,但他始终认为,工程投资大,寿命短,远远比不上树木的护渠效力。因此,他大力提倡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的方针,经过多年的摸索,他积累了一套植树的经验,比如说:植树要严把选苗、挖坑、栽植、灌水、养护的“五关”,尤其强调要乔灌结合,科学搭配,合理布局,选苗要选择臭椿、白蜡等抗天牛性较强的树种。在他担任秦汉渠管理处副处长期间,每年投资近30万元,大搞植树造林。每逢植树季节,他就成了大忙人,风里来,雨里去。他的执着精神和近乎苛刻的要求令人感动,栽一遍不满意,就亲自上去拔掉让重栽,两遍不行就三遍,直至满意。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几条干渠的第二代林网已初步形成,为管理处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